樵夫故事
Metsurin tarina,木独佬的离奇人生(港),伐木工人好意外(台),The Woodcutter Story
导演:米科·麦利拉提
主演:亚尔科·拉赫蒂,汉努-佩卡·约克曼,马蒂·奥尼斯马,克丽丝·艾芙·埃涅希尔姆,劳里·迈亚拉,卡佳·库科拉,伊沃·图里,乌拉·塔帕尼宁,马克·加索,阿尔米·
类型:电影地区:芬兰,荷兰,丹麦,德国语言:芬兰语年份:2022
简介:快乐的樵夫佩佩在一家木材公司工作,当公司被无情收购后,他的厄运开始了。曾为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获奖影片《奥利最开心的一天》编剧的米科·麦利拉提自编自导的长片处女作,采用35毫米胶片拍摄,分两章叙述一个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谋杀案。在糖果色调下,裹挟着超现实元素,如会说话的鱼头、黑长毛怪兽、发光的漂浮球等,营造成人童..详细 >
画面讲究 魔幻的莫名其妙 有点意思 可能观影时情绪不对 是有意思的
难懂,但我想人生的磨难是真的,活成另外一个人的样子是绝无可能的,人最终抵达了自己的命运。
#25th SIFF【2.0】故事是温吞又无趣的,看得昏昏沉沉不知所云,看似无处不在的深意却是太过疏离的表达,绝望接踵袭来,我们迷失在梦中,混浊而无力……
他的妻子,他的工作,他的朋友,他的儿子,他的房子,他的车子,甚至信仰,一切都被摧毁了。剩下的是什么,剩下的只有他自己和美丽的梦。几乎没有表情的表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克制的疯狂。反复燃烧的火焰,独自经营剃头店的女孩,豪猪,通灵歌手……在这样一座毫无希望的村子里,大家在等待神话。
感觉很莫名,还是一贯羡慕别人有空间去探讨一些更虚无的话题
可能是有生以来在电影院最痛苦的一次,不是说历史最差,只是以前都会排雷,这次因为电影节去影院里看了……100分钟的电影,真的支撑不住,节奏慢,人物反应脱离现实,晦涩的镜头表达,真的观影门槛很高,因为我没看懂,所以我也不能盲目说不好看……但我一直觉得,投向市场的电影是面向观众的,是要让观众感受度好,而不是给导演自嗨炫技的……所以我也不喜欢王家卫(笑)有意思的是观众的反应,现场结束后有人鼓掌,我想说,你们能不能帮我解读一下?回来豆瓣,6.8的评分已经大大超过我预期了,我内心估摸着是不超过6,但是看了以下这个电影的五星好评,发现也不知道在说什么……绝了
很符合我对北欧电影的想象:赏心悦目的风景,诡异却悠扬的音乐,以及理解不了的剧情。
6. 冷峻,黑色幽默,冷笑话,关于宗教,信仰。超现实的东西有点意思,声音也不错。只是没有走进心里。
BJIFF第三部惊喜之作,阿基考里斯马基的冷感幽默加罗伊安德森形而上的意象表达,对死亡以及精神世界的探索,活着的意义是一家人整整齐齐打桌牌还是钻到着火的车里飞驰到不可知的未来,究竟要不要去触碰那个神秘的光球,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许我们都会和男主一样木讷不解。然而生活是雪,政治环境是霜,组合而成的清冷画面点缀以父子的红色暖色对比强烈,还是能够体会到导演对人文主义的乐观态度的。很多cue需要二刷……
Totem Films @Urban Distribution 发行奖
看完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
2023BJIFF#感觉像是北欧电影哲学为王里掺入了乌克兰电影的神秘主义感觉。一切的剧情、台词乃至超现实的元素似乎都在聚焦与回答——“明天是周六,我们准备讨论存在问题”“那是什么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某些超现实元素太过晦涩,这很不北欧;某些人也不要只认识阿基所以看到北欧电影就硬说有阿基的影子了,真的很搞笑
北欧电影有时都想让我感叹一句色即是空。凭借某个意象的出现恰巧传达我某刻的精神状态达成我对电影的一点喜欢。失去一切后重返潜意识中的安宁时刻,人生哭笑不得。
隐喻好多…但知识储备不够…错过开头十分钟 不知道是不是导致了最后的没看懂…
上影节第八场,也是看的人最少的一场,我在中间的一排里除了我只有一个女生而且她还在在看手机。从圆形不知名物体飞到大家面前开始这一幕,电影逐渐精彩起来,还有弗洛伊德+通灵+哲学三大根本问题的灵魂拷问,对伐木和矿工的交替衰败,人生的意义探索都有非常深刻的描写,理发店孤儿女孩这段把我逗乐了,这段戏全场只有我一个人笑。通灵歌手那段歌词太好听了,太有北欧味道了,精彩的北欧电影,太迷人了!真冷门宝藏佳作电影,强烈推荐。上影节第八部。
一般
确实不是每个导演都是考里斯马基,那种冷峻寡言的寒气是独有气质。
“还有希望”7/10
#Thessaloniki# 6- 挺怪的 但摄影还行吧
上次看意识流还是大学 怪我看电影简介只抓住了谋杀 冷幽默 忽略了超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