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再来看这部5年多以前的片子,并不是偶然。
今天的新闻刚刚出来,栖霞金矿事故中已有10人遇难。
因为看过智利2010年矿难的纪录片,感觉这部片子除了一些艺术创作上的修改之外,还是拍得相当真实的。
最令我感到触动的是井下33位矿工共同分享着仅有的十几个罐头,相互支持度过了艰难的头17天,很多评论说,片中插曲、地面的人跳舞太过欢乐和违和,而我认为这却恰恰是拉丁美洲人的乐观之处的表现吧,在真实事件中,33名矿工在井下曾一起看世界杯,一起唱国歌升国旗。
69天,没有一个人放弃生的希望,地面的人在奋力营救,地下的人用信念鼓舞自己,可能有人会说每天因各种事故去世的人远远不止33人,但是,既然有生的可能性,就应该尽一切力量营救。
电影是给人以鼓舞的,也是给人以警示的。
矿工确实是个危险的职业,看过电影之后要去关注企业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追责问责更不能落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救援工作做得有多好。
最后,这是一部美国电影,拍的智利,我觉得吧,剧中语言要么说英语,要么说西班牙语,但是全剧一股子西班牙语口音的英文实在是让人觉得怪怪的
20160306观影《地心营救》感谢《文艺大家谈》给了我这次观影的机会。
我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竟然把11点半当成了1点半。
当我拼命赶往影院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有些事情争取一下,也许就能成功,放弃了就没有希望了。
所以我虽然晚到了20分钟,却没有错过太多的精彩。
真的要感谢小编,观影中间出来给我送票。
影片真的很棒!
感动得几次落泪!
简单写了个观后感,作为表达歉意的方式吧!
《地心营救》是根据智利2010年8月5日圣何塞铜矿33名矿工遭遇矿难,困于矿井下700米深处,69天被成功营救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33名矿工全部生还,这都依赖于他们中有一个精神世界无比强大的马里奥,他说“我相信我们会成功,因为我选择相信!
”信念成了支撑他们活下来的最大的保障。
当有人精神崩溃的时候,马里奥会带着他念祈祷词,当有人选择轻生的时候,马里奥会告诉他我们需要你,你的家人需要你。
食物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平衡的分配,那么也许大家就会哄抢食物,或者因为食物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
700米深处,真的可以说是地心了。
当钻井的声音传到矿工们耳朵里的时候,那成了他们一生中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
而这也是营救最困难的地方。
钻井偏离了方向,营救队几乎放弃,家属们甚至开始祈祷,但是部长的坚持使得地上和井下终于取得了联系。
接下来的营救更是险象环生,但是正是因为“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让这33位矿工全部成功营救。
当钻井钻透矿工们头顶的巨石的时候,我和矿工们一起喜极而泣;当第一个工人成功升井的时候,影院内响起了掌声。
这掌声献给智利政府对矿工们生命的尊重,也献给人类永不放弃的信念。
为了能让家人过得更好,能挣更多的钱,他们选择去挖矿,听着音乐坐着车,从刚开始欢快的音乐随着车慢慢走到了矿井口声音变得沉重,车路过矿井裂缝的时候声音变得更加沉重。
预示着有重要事情发生。
接着他们走到了地下深处,车停了下来。
开始各自干各自的活,突然间管道破裂山体塌方他们加快速度逃到紧急避难的空洞中,这个矿洞是山洞里最坚硬的地方。
这里有个向外烟囱而且有梯子,他们很高兴派了二个人向上爬,惊讶了发现没梯子了,非常生气接着向回走,突然上面有落石他们快速下,落石彻底封住了最后的出路。
他们很绝望很饥饿,疯抢食物,他们其中有个人站出来给大家指导如果这次吃饱就活不过明天。
他们把所有食物锁起来,每天每次分一口。
他们敲打铁管墙体然而里地面太远,外面人根本听不见。
到最后一口粮食最后一顿饭吃完,他们彻底绝望了,每个人都梦见了亲人最爱的人给他们做的最好的食物,他们在美梦中渐渐失去意志,在这过程中他们的亲属都聚集在矿地通过各种活动政府出面,调有各种大型设备打井营救,总统亲自指导观看,事件非常透明。
在绝望的矿工突然听见了钻头的声音非常高兴。
结果钻头打偏了绕过了矿洞,再次绝望,外面打井的技术总工调整偏差继续打。
终于打通了矿洞,地下矿工看到后很激动,终于得救。
灾难大片《地心营救》,该片改编自2010年轰动全球的智利矿难事件,再现33个矿工被困地下深渊69天后的生还奇迹。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对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视,同时通过被困期间矿工们以及社会上不同的人的反应,表现出了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人们最真实的情况。
这种高难度营救,其实救的是人心 !
最悲惨的事儿不是身处绝境,而是失去希望;真正美好的结局不是劫后重生,而是为了那份执着!
33名矿工全员获救,堪称奇迹!
电影也很好的诠释了为什么我们应该有所信仰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该片剧本并不复杂,从矿难发生、救援受阻再到地上地下齐心协力最终创造奇迹,故事平铺直叙。
视觉效果上,期待中所谓“灾难片”的大场面、大制作并没有出现,甚至影片也没有像《火星救援》那样着重刻画营救过程。
可以说,整部片子着重于展现的是温暖感人的人文情怀。
故事本身的传奇色彩已经很浓,《地心营救》作为灾难片,在视效场景上花了很大功夫,虽然没有《火星营救》那样的外星环境考验,但地球内部的各种地质运动危险也挑战不小,画面十分震撼。
但最大看点还是这33个男人之间的协作,以及被困69天的心理戏刻画。
在食物匮乏,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恐惧与绝望弥漫在人群中,他们最终克服种种困难、重燃希望的过程,让观众揪心又感动。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且行且珍惜。
2019-04-29根据真实发生的一起矿难改编。
矿难发生,33人被困井下,在生死困境中,有人挣扎有人抱有希望,矿井内避难区域里,没有足够的药品,逃生的烟囱没有修完,食物也不足,被困的人很恐慌。
地面上的矿井负责人因地质原因提出放弃救援的想法,因为他见多了矿难,认为没有救的必要。
矿业部长坚持救援,不光是为了维护政府形象,同时看到了家属们的渴望与期盼。
家属们知道矿难的消息,如天塌地陷般无助,她们在挣扎,在需要直面死亡的边缘痛苦挣扎,但是,没有一个人放弃,每一个人都期望看着自己的亲人从地下活着出来。
工程师的人带来,给所有人带来了希望。
政府的财力投入,各国的大型救援机器到位,从希望到失望到再次燃起希望,每一个人都在努力,都不曾放弃。
33个人,有过嫌隙,最后却因为一个目标,活下去,而越来越团结,当所有人升到地面,见到阳光后,或许这才是他们友情最真切的开始。
影片最后提到,矿井公司没有责任,矿工们也没有得到赔偿,这也折射了现实中的现象,工人们的权利保障是每个国家都在完善的基本工作,只有权利得以保障,生命才会被真诚对待。
一直觉得地心营救是科幻片,走进电影院发现是由智利矿难改编的电影。
因为某人外派南美了,所以就两个人静心地当旅游画册看。
一个去过非洲外派的朋友说,有盐湖的地方就有火烈鸟。
电影开场的盐湖上真如朋友说有一群奔跑着的火烈鸟群,这种美丽的动物配合开阔的盐湖,想想就很美。
某人说,智利沙漠的星星很美,然后电影也如愿还了一个满眼星空。
另外,印象深刻的是拉美人的乐观,尽管是讲矿难,但是整个基调基本就处于比较狂欢的状态。
家属们几乎也就头一两星期比较down,后面反而结成了互助小组。
呵呵,不知道17年能否跟某人躺在南美洲的沙漠数星星。
PS:本不想学其他豆油的评论标题,但某人现在真的把这个作为沟通暗号了,那我就厚颜再用一次吧。。。
全世界上每年大约有12000名矿工死于矿难。
找到他们的可能性不足1%。
这里有33个人,难道我是唯一一个有点内涵的人?
不懂事的小孩才会记恨。
他们被困在地下610米深的地方。
马里奥,你已成了智利最出名的人。
领导从不放弃。
政府的未来就看这件事情的结果了。
家庭是我们的全部。
你打算为了这个破iPod而杀人?
我们进来是矿工,出去也是矿工。
若不是书上的推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好莱坞大片,我定是不会看的。
情节倒是没有太过吸引我,四平八稳,中规中矩,大概是看之前就知道结局。
但事件本身是很震撼的,当时新闻一出震撼全球。
“我从事挖矿20几年,经历5起事故,没有一个人是救出来的。
”首先是生存概率确实极低,再者,经济成本会允许他们展开施救?
naive … 这倒是让我想说,穷人的命都拽在上层阶级手中,全凭政府和资本家的意志为转移。
这让我想到昨天看的印度推出新公民法引发的骚乱及背后原因… 笑了… 芸芸众生皆是一枚棋子罢了。
(此处省略500次,敏感话语不可说)Chile,作为南美最稳定发展且富裕的国家头衔实在太多了。
铜矿、硝石(唯一生产国)资源位列全球第一,作为国民经济命脉。
这部片子一出,我想是给国民打了一针强心剂,再次在全球打一波广告,也是争气。
只不过作为全球最狭长的国家在地形上实在有点意思,与阿根廷、巴西并列为ABC强国。
教育高度发达,全球最自由经济环境。
题外话:世界边缘国最近“三毛钱乱了智利”这个标题真是魔幻了。
几年来国内经济增速发展,被视为拉美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楷模,圣地亚哥竟因为地铁票涨3毛钱,引发“近几十年来最大规模骚乱”。
为了自由经济发展把自己搞臭掉也是有点意思。
新民主主义的推崇,导致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削减关税壁垒,外资大幅入侵,资本自由流动、甚至国有企业、公共领域、教育、医疗私有化。
政府干预极少,简直可怕,显而易见,贫富差距日愈增大。
18年智利GDP3010,然而75%工薪阶层不过月入5k。
却要承担起所有私有制下的经济费用(显然相对于公有制来说得翻倍)。
体制不改,游行不会终止。
不得感叹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雨天的三八节,选了这部电影。
初衷是了解神秘的南美国家,顺便看看这个某豆友提到的南美最有希望的国家智利。
开头和中间都很平常,遇到灾难,33个壮汉被困地下几百米,矛盾和冲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看的时候并不能切身体会那种紧张的氛围。
但是设身处地的想,他们很勇敢,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没人想放弃,就算每天吃一点点也撑住了。
地面上各利益方的冲突是比较吸引人的,家属的抗争,私矿老板不管不顾,政府从一开始犹豫到后来坚持救人。
新来的矿业部部长起了重要的作用,政府的管理改革需要改变,也需要这群有胆识和谋略,心系民众的人去改变。
在救援中,民众和政府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信任的。
希望国家对待民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能纯粹一些,多为人民争取权益。
智利最终抵住了各方压力。
无论是全球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还是随时都有的前功尽弃的风险,第一个矿工被救上来的时候,一切艰难挣扎,执着等待和不断救援有了回报,奇迹是靠人创造的。
影片最后有33个矿工原型小彩蛋,他们安宁的在海边聚餐,微笑,拥抱,活着真好。
3.5 / 挺喜欢地面上家属载歌载舞和地下避难室里的对比那段。一开始以为是为了反差,后来发现是南美人苦难也不能耽误享受生活,觉得有被鼓舞到,而且不是那种消费苦难式的“享受”,是真实的底层的坚韧。很感动,很敬佩。
女导演是墨西哥人,但在美国学电影拍电影。这个故事编写的很职业,很俗套也很流畅,班德拉斯的演技在向元首看齐么。
真实事件改编,也好也不好。被困69天不知道算不算破纪录,比之前飞机困在山上,困在隧道那些时间确实要长不少。导演剪辑的其实挺好,气氛,音乐,节奏都不错,算是不错的改编了,就是33个人在下面的艺术部分加工比较少吧。矛盾冲突,人性写的很简单,就连表情都不像被困的样子,一个个生机勃勃,还有精力发泄,打架什么的,脸上也没有疲惫感,随着天数的增加,似乎没有任何剧情变化,稍微单调了一些。
剧情太弱,没什么转折跌宕起伏,只是平平淡淡把故事讲完,其中人性的描写还算是亮点,旷工,家属以及官员的心里活动和变化有些看点,但也只是相对来说。还是那个问题,故事是个好故事,题材很是个好题材,但是没拍出来。电影本身只值三星,但这次救援当年确实是轰动世界的事件,吸引全球的目光,当时也就是没有直播网红这个概念,否则这33个旷工妥妥的年度网红。配乐可能是唯一真正值四星的项目。
导演拍电影的时候一定戴着红领巾
在知道故事结果的情况下,剧情上几乎没什么起伏,略感无趣,对政府的态度赞一个。
可能由于充分写实 矿工间的友情共患难表现再矛盾写就更好了
还不错,镜头尤其舒服
智利国家形象宣传片
根据真实事件的改编,《地心营救》以智利矿难33名矿工绝处逢生的生死救援为背景,呈现而出的是一场关于生命的奇迹,诚然电影在型式上不免稍显流于了好莱坞电影的表象,但关于一个国家对生命的尊崇和真挚的情感,依旧如此为人感动。
矿难者生还录。。不是我想象中的地心营救。。
南美电影一如既往的节奏。现在我知道为什么智利是南美最发达最有希望的国家了,这希望是来自于政府的效率,来自底层劳动者的素质和纪律,来自媒体的开放度,来自普通民众的人文情怀
在天朝就只有“盲井”这一个结局……
事件比电影更打动人。
影片改编自智利著名矿难事件,讲述33个男人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困地心深处,出路被塌陷的岩石全部封死,是坐以待毙,还是绝境求生?整整69天,兄弟同心,一路冲关,最终全部生还,创造了人类营救史上的最大奇迹。(地下男主稳定军心,用三天的食物,扛过36天;地上男主为工程师出谋划策和稳定家属情绪,日夜不倦;)
即便跟着套路来拍,还是拍得如此一般。
套路得很无趣。
不知道编剧是怎么讲故事的,这么紧张的故事被讲得这么拖沓无聊,音乐也很奇怪,人的情感表达也很奇怪
南美电影一如既往的节奏,也知道为什么智利是南美最发达最有希望的国家了。
预算:2600万首周末票房:578万北美票房:1222万全球票房:2490万上映日期:15.11.13上映周数:10周分级:PG-13最高院线数:2452北美最高排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