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关于一部人格分裂的片子,分析大鹏从头到脚出现的多重人格有助于观众应对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病例。
首先是胆小怕事人格 偷个车都畏畏缩缩 这时候三观还算正常 觉得偷车是犯法的。
听说有200万赎金 贼大胆人格出现了 对方有枪都敢拼命,三观也瞬间崩坏 比偷车更恶劣的乘人之危抢钱居然毫不犹豫,当然人格转换了 你就当他是另一个人吧。
当他得知小女孩爸爸得了重病需要钱医治时 萝莉控暖心大叔人格上场 圣母心爆棚 把千辛万苦抢来的钱全都治病救人 。
到最后更是正能量人格大爆发 抢了警察的活 独闯龙潭救小女孩。
看到这里我都怀疑他才是小女孩的亲爸。
对于剧中出现的明显不是一个人的行为 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吧。
这让我想到了《分裂》,当然《分裂》比这好得多。
另外大鹏的演技真让人捉急啊
逻辑漏洞太多,大鹏拿到钱非得回修车厂去,到了要把钱袋换到那辆能追踪的车,拿出两万揣兜里,这不是逃命的紧要关头么,为了剧情能往下发展,这一通神操作啊,你把钱扔医院天井里,带着孩子跑了,李梦是怎么找到的,也是开了天眼了。
大鹏的演技实在是太烂了,演小人物 窘迫感不代表一定要佝偻着身子,两眼发直吧,整部戏里眼神完全没戏,感觉这大哥就是在玩干瞪眼,没有情绪变化,看孩子的眼里也没疼爱感,这你还为啥要放心不下这孩子啊,还为了孩子把豁出命弄来的钱给出去,剧情里本来就没多少部分体现你俩之间的羁绊,你的眼神就更没了,哎,还是希望大鹏还是再好好学学演技吧小演员也是可怜,可见剧组其实不太顾及孩子的感受,被推到头撞在柜子上,哐的一声,直接让我出戏,替小演员担心了一把,被大鹏拖着跑,撞车戏一个急刹车,小姑娘也在车里,太多镜头让人感觉揪心,毕竟还是小朋友,应该避免这些危险的镜头和动作吧,看其他有孩子的动作戏都不会有这部这样会直接出戏替小朋友担心的
看了点映,有点失望,可能是我抱着太大期待了跟朋友去看的,我们周围没有人,坐在过道,跟朋友一直在吐槽,一直在猜剧情,还大部分猜中了…尤其是张茜那部分,在她一直问绑匪孩子呢,然后那边奇奇还说想找爸爸什么的,妈妈不让见爸爸,我跟朋友说,这个女的不会是跟奇奇爸爸婚外情什么的然后绑架孩子要钱吧,正好线都能串起来,结果后面真的差不多这样发展了……奇奇爸爸生病我是没想到的,更没想清楚奇奇妈妈是怎样狠心不救一条人命的,感觉两百万几天就凑齐还挺有钱的…是因为男的出轨么?
我一直到结局都在等奇奇妈妈解释她到底跟爸爸怎么回事,结果没有这条线,奇奇妈妈到结尾都没有几个镜头还有刘小俊用他爸的死来怼王队,没看前期怎么铺垫家庭背景,就是觉得王队对刘小俊挺照顾的,刘小俊这样一怼王队,一发狂,我都要以为他是因为他爸的死,才自甘堕落,赌博什么的,但是看刘小俊的年纪也不小,感觉不会这样吧…还有后面夏西开车追赶刘小俊与奇奇,把他们车撞下山,居然就带走了奇奇,感觉刘小俊就在周围,夏西也不搜一下…好吧,夏西有点傻傻的就这三点挺想吐槽的,还有结局太套路,在刘小俊生死关键时刻夏西被射杀了奇奇前期挺大人的,中期小孩子,后期又是小大人,煽情有一点就行 ,这个戏加多了,医院那哭就行了,给孩子加那几句台词,引起不适李梦的张茜没演好…我觉得而已我挺喜欢欧豪演的夏西,他跑酷追逐刘小俊那挺酷的。
好了,就吐槽这些了。
看得出,曹保平对中国西南情有独钟。
西南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确实适合剧情犯罪类电影,加上西南粗犷的语言,让人物充满个性。
本片故事也是发生在西南地区,但电影和纯曹保平作品相比,还是差的挺多。
故事主要讲述大鹏饰演的赌棍刘小俊,好赌成性,还经常性的被人做局。
因为欠下赌债,自己经营的汽车维修点,是不是会有上门要债的来打扰。
有一次债主上门要钱,没钱,点都差点被掀了。
无奈之下,做二手车的朋友老万指了条财路——倒卖黑车。
倒卖黑车按照老万说的,是个打擦边球的事,老万分析的也有道理,不犯法也不会出事。
可是老万没有说,一般买黑车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在刘小俊答应铤而走险和老万干之后,偷的第一辆车就卷入了一宗绑架案当中。
正当刘小俊准备把被绑的小女孩送回家之际,在和女孩妈妈通话过程中,听到了200万赎金。
巨额的赎金,诱惑着刘小俊,于是他再一次铤而走险决定要拿下这个赎金。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宗绑架案背后的复杂情况。
电影通过绑架案把各路人物牵扯到一起,设计的还是可以。
但总体来说,人物的个性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来。
比如沙宝亮和欧豪两个饰演的角色,看上去是很有故事的人,但在电影里显得太浅了。
如果故事以李梦这个卖酒女郎作为主线,把这刘小俊、老万、警察、绑匪这些人串起来,或许更精彩——《铤而走险》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朋友们关注
1.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评分的时候我也犯了难没有明显的扣分项,以至于给了三分,是因为我看完了也没有直接想来看看那豆瓣的影评,就是中庸吧,没有啥思考,但也没啥问题,让人次囊。
2.欧豪总共有几句台词,但是演的真够狠的,亡命徒真是演的淋漓尽致!!
3.大鹏一开始我都没认出来,大鹏演技一直在线。
我觉得大鹏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普通人,通过一件绑架——想当婊子。
但遇见了小女孩——想立牌坊。
我们都是又当又立的人,所以当也没当明白,立也没立明白,就是电影中的大鹏。
很真实。
感觉近几年国产的电影有很多都是这类型的结局。
这种结局的特点是最后都有一个颇为好的或者说是让观众释然的结局,但其实影片中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解决嘛。
正如这部片中,之所以要绑架,就是因为奇奇的爸爸没钱做手术,大鹏铤而走险,也是因为没钱还赌债,想要这个赎金。
片中一顿操作,坏人都死了,好人(大鹏、奇奇)也有一个感情升华。
但最后不是什么都没解决嘛,奇奇的爸爸还是要死,大鹏继续没钱还要坐牢。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暑期档已临近尾声,在上海电影节期间,看的这部入围金爵奖主竞赛的《铤而走险》定档8月30日,不知它能否成为暑期档的最后一匹黑马。
主竞赛单元里少见的犯罪类型片,FIRST青年影展出身的新人导演甘剑宇执导,加上曹保平担任监制保驾护航,影片的整体质量的确不俗,带给了我超过预期的观赏性。
最令我惊喜的地方是:从山路飙车、街巷追逐几场戏,都不难看出甘剑宇这位新人导演,对动作场面的调度和对城市空间的利用,不仅是“颇具潜力”,而可以称得上是“技法娴熟”。
(有不少我很喜欢的独立片导演在拍摄商业作品时,即便影片的整体水准在线,也往往会在动作戏上掉链子,不是人物占位衔接不上,就是空间概念太差。
) 当然,仅靠技术的优秀,并不能决定一部影片的最终质量,情节编排更是犯罪题材的决定因素。
虽然有不够成熟之处,但的确做到了环环相扣,节奏感出色。
这些年来,华语犯罪片领域涌现出来不少黑马佳作,像是《心迷宫》《无名之辈》以及曹保平自己的《追凶者也》,都是多线叙事的小人物群像。
《铤而走险》同样是几组人马阴差阳错,周旋碰撞的群像戏码,只是不同于这几部作品的喜剧处理(《心迷宫》虽不是喜剧但仍充斥着荒诞的黑色幽默),《铤而走险》的剧作核心是“硬核之下的温情”。
片中登场的人物颇多,但几乎每个角色都有鲜活的刻画,看得到背后的难言之隐和心态转化,输出的价值观也并非单纯的正邪对立。
为了偿还赌债而在法律边缘徘徊的刘小俊,因为小女孩奇奇的闯入,在贪婪与善良中重新作出了选择;片中的其他角色,也有着逼不得已的无奈与苦衷;就连亡命徒夏涛夏西两兄弟,都有着令人动容的情感刻画。
片中最核心的一条线,是刘小俊和奇奇的“天真萝莉+落魄大叔”组合。
细数犯罪题材的佳作,从《女煞葛洛莉》到《这个杀手不太冷》,再到《孤胆特工》,老少搭档都是屡试不爽的灵药。
《铤而走险》中对于这两位主角的情感演进,刻画得极为细腻。
影片最初,刘小俊是一个贪婪的小人物,为了偿还赌债“铤而走险”倒卖黑车,面对高额的绑金也不免心生贪念,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而在最后,他又化身平民英雄,在一次次“铤而走险”中找到了人性的释放。
而这中间的人物转变,借着刘小俊和奇奇的“三次重逢”做足了情感铺垫。
两人的关系在长期的相处中抽丝剥茧地发生着转变:从最初刘小俊对奇奇的有利所图,到逐渐被奇奇身上的纯真所触动,再到最后他内心的善良与柔软完全激发,即便活得如蝼蚁般卑微,也要找回了自己的良知与尊严。
剧情虽是一场“寻父之旅”,两位主角却在此过程中,建立起别样的“父女情”。
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一方面得益于奇奇的扮演者乌兰托雅·朵面对镜头的灵气与感染力,另一方面也想赞赏一下大鹏这些年来的进步。
身为一个从网剧走向银幕的喜剧演员,他的导演作品《煎饼侠》和《缝纫机乐队》都称不上优秀的作品,却让我看到了一点难得的真诚和想法,尽管能力有上限,但和许多明摆着玩票捞钱的所谓“导演”相比,他的作品能让我能感受到“俗套”背后的略显笨拙的努力和真挚。
去年金马凭借《吉祥》拿下最佳短片,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前几年在《我不是潘金莲》里的正剧表演也拿捏得挺到位,这次在《铤而走险》的表演也称得上扎实,挺令人刮目相看的。
上海电影节期间,我也看到了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负面评论。
与和它同台竞技的文艺片相比,用同一套体系去衡量一部类型片,难免有失偏颇。
希望在影片公映后,它能获得观众一个公允的评价。
毕竟华语电影,不仅需要个人风格鲜明的新人导演,也同样需要具备掌控类型片能力的新生力量。
铤而走险是一部及格线以上的商业类型片!
能拍出这种小格局写实犯罪片值得鼓励。
这位85后导演一定是被香港欧美电影滋养长大的影迷,观影时处处都能感受到那些经典犯罪电影的设计。
电影的调色阴郁冷峻,美术风格贴合故事主题,逼仄的环境,演员灰头土脸的狼狈状态。
电影的故事脉络是一个小人物阴差阳错的卷入一场离奇复杂的事件,意外的成为各方势力的目标,在挣扎与考验中最终完成自我救赎。
演员的表现中规中矩,最大的惊喜是歌手出身的欧豪。
他把一个走进穷途末路阴狠毒辣的亡命之徒刻画的入木三分,演活了一个人狠话不多的歹徒。
眼神全是戏…电影让我想起几年前同类型的《火锅英雄》也是在重庆取景;也是85后导演,也是资深个影迷。
话说重庆成了导演们的罪恶都市吗?
希望新一代年轻导演能扛起商业类型片写实风格的大旗!
铤而走险题材不错 演员选的也挺好 就是故事讲得太繁琐了 每个人物都交代了 但是没有突出的人物 每个优秀影片 都会有唯一的男一号 剧情围绕一个人展开 这样才顺畅 导演功力不行啊 要不然这片很有可能冲击奖牌 可惜了 可惜了 这片和(证人)挺像的 导演可以研究一下证人是怎么设计人物和剧情剪切的 老实说(证人)也不是多优秀的作品 但胜在是标准的类型片 加上张家辉演技加持
本期精彩语录:·《肖申克的救赎》高中看完一晚上没睡着,太震撼了,睁着眼睛到天亮。
· 编导专业的堂哥说:上课的时候,可以带着女朋友看电影。
· 办公司一学期就倒闭了,但我就是不拍婚庆!
这是底线。
·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片子,放映机那束光,从我头上穿过去,打在银幕上,哇!
· 我拍了一张刘德华照片,发了微博。
第二天起来,炸了,全世界都在找我,因为刘德华造型还没有曝光。
· 找院方谈判,我们要拍!
有没有钱都要拍!
不行你们就把我们的学费拿过来!
· 我刚发给大鹏剧本,他当晚看完,第二天就把这个事给定了。
· 突然监视器就黑了,然后现场有人开始喊,出事了,出车祸了!
我跑过去已经慌了,那车的引擎盖还在冒烟呢,欧豪一直没出来。
· 现在说小女孩过度煽情的比较多,这个问题其实比较两极。
· 有一个小女孩一头撞上冰箱的镜头,那个是意外,是真的。
· 李梦就是不敢(开枪),虽然是空包弹,但是会喷火星,她就死活不敢,在那哭。
甘剑宇,《铤而走险》导演第一次看《铤而走险》是在两个多月前的上影节,映后主创都在,你能一眼认出大鹏,欧豪的白色背带裤也很扎眼,但是曹保平旁边为什么还有一个男星,他演谁了?
但要说这个帅哥是导演本人,你又会产生新的疑虑。
在所有第一导演(ID:diyidy)的新导演专访里,甘剑宇(微信自称阿甘)是最适合去打扮打扮泡妞,少拍些电影的那类青年,有时候像个刚准备参加综艺的艺人,但我们的聊天,却是从腰间盘突出这种中老年话题开始的。
因为记者本人,最近就确诊了这个终生陪伴项目。
这几天所有的采访也都是站着进行的,甘剑宇一听,也站了起来,双眼冒光——“我也得过啊!
你还能站着,那还不严重啊!
”那年他20出头,正猫着腰、翘着腿剪片,突然就“铤”不起来了,更别提走险,严重时躺床不起犹如废人……患者之间交流了20分钟病情,惊世骇俗,这里就不细说了。
想说说作为导演,甘剑宇到底水准怎么样,有什么抱负。
他一直在干着铤而走险的事,学习不好就艺考,导演是什么不知晓,没毕业就办公司,半年倒闭接着考……这就是22岁前的甘剑宇,直到他去了香港,见到杜琪峰这种大咖,他才……真实地闯了大篓子,泄露《盲探》剧组机密,差点被学校开除。
但年轻人对这个世界总是倔强的,为了做导演,他和同学去找校领导示威,争取到已被砍掉的教学拍摄名额,接着直奔FIRST,在忻钰坤光环笼罩下,拿了个没太多人过问的电影奖,却认识了职业导师曹保平。
磨了两年剧本,出来这部《铤而走险》,还差点“害死”欧豪,嗯,去掉引号也能成立。
你说他顺风顺水吧,但人家也得罪过杜琪峰,也得罪过腰间盘。
你说他勤奋刻苦吧,人也不是那性格,总感觉玩性好大。
电影公映至今已有4天,没有爆,也没有垮。
不管怎样,这病,不能根治,这对电影的念想,也不会断。
01、堂哥说学编导能带女友上课看电影,就考这个专业!
我是从小看碟片,家旁边就有一个出租影碟的。
那时候看香港电影最多,喜欢喜剧,还有古惑仔,小时候很多同学模仿陈浩南。
要说电影给我最大的震撼,真让我觉得电影有魔力有力量,是在高中,高一还是高二,我有点忘了,同学突然给了我一张DVD,打开一看,摩根·弗里曼,《刺激1995》(《肖申克的救赎》)。
十六七岁的时候你很少失眠的,看完这个一晚上没睡着,太震撼了,睁着眼睛到天亮,一直在回味,第一次觉得电影有这么大的能量。
我有一个堂哥当时就在学编导专业,当时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导演,然后我就问他,你那个专业是干嘛的?
他觉得跟你说不明白,说反正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带着女朋友看电影。
我说还有这种专业啊!
他说是啊。
我说那这个专业太好了!
另一方面,我念的特别好的中学,但是成绩不太好,讲不出来自己哪里比较好,艺考真的也是因为成绩不行,大学上的浙江传媒学院的广播编导,其实是广播电视编导,07届,制作方向,制作方向更多的是剪辑,后期的部分。
到了大二的时候,学校开了一个新的专业,全院挑了15个人,组了一个导演班,叫“精英班”,以前从没有过。
那个时候你肯定知道什么是导演了,就想去试,通过考核,再考一轮,就进了导演班,班里是一个老师带三个学生。
我就有点类似转了专业一样。
然后就开始去系统地⋯⋯我觉得不是叫学习,叫试错,怎么去拍片,怎么去尝试,那个经验挺宝贵的。
因为只有在那个环境里面,你可以去尝试失败,拍的乱七八糟,全是经验教训。
也翻拍也借鉴,也加一些原创,什么都弄。
拍的这些东西到现在还保留着,但是不敢看。
在电影风格上,同学里会分派系的,会说你是属于哪个导演风格的,但那个时候我喜欢的导演是谁,一是自己都没搞清楚,二是,你会发现,包括你模仿的导演,他们后来也拍了一些挺替他遗憾的东西。
我那时候更倾向于类似于无厘头一点的风格,喜剧吧。
当时拍的主要以身边的一些事情为主,比较难忘的就是,期末会有社团,他们把那些学生的作品放一块放映。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片子,放映机那束光,洒过去,从我头上穿过去,打在银幕上。
然后,还看到一些观众的反应,哇!
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可以做点什么,自己也不是这不行那不行的。
其实老师给我的评价都挺好的,挺喜欢我,我应该还是有些天赋的,哈哈哈。
那时候就挺调皮的,我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乖乖学生,不那么守规矩,有的课也不太爱听。
也没机会去跟组,那个时候资源不那么理想,但有去探班。
那个时候你自己就特别想拍,不管拍什么你都想拍,你觉得跟摄影机在一起或者在剪辑房,那个东西有存在感。
然后还去拍一些广告,赚了钱之后就买单反买摄影机买电脑。
还弄公司,去注册,租了一个场地,接着就老跟甲方撕,交了货,人家不给尾款,还亏,一学期就倒闭了。
但我就是不拍婚庆!
这个我一直保持得特别好!
底线是婚庆不拍!
02、泄露《盲探》剧组机密差点被开除,找校领导夺回教学拍摄权本科阶段其实你没什么样的电影认知,就是瞎弄。
到了硕士阶段,去了香港演艺学院,才开始知道应该以一个从业者的心态去做电影。
以前真的没机会拍电影,不太可能。
去香港我有特别强烈的目的,为什么要念这个学校的硕士——它有一个毕业作业计划,就是毕业的时候,这帮人一块拍一部电影,我就奔这个去的。
刚到香港时,你还是个影迷心态。
就是没有弄清楚,到底是喜欢电影,还是你喜欢“你喜欢的电影”,我觉得我应该是后者。
然后第一个教训是什么呢,就是去杜琪峰的剧组,《盲探》,以学生的身份去那学习观摩。
我就坐在杜Sir后面,他气场太强了,我心跳都很快,第一次见到真人,无比地激动。
当时就犯一个错误,对,观摩你都能犯错误⋯⋯因为太激动,我就想跟大家分享,我现在进了这么厉害的剧组,还看到刘德华了,就坐身边,情不自禁地我就拍了一张刘德华照片,发了微博。
我当时微博就几十个人,都是一帮同学朋友,全是你认识的人,没觉得有问题,之后跟了一天的拍摄,很累,就睡觉了。
第二天起来之后,疯了,炸了,那条微博被转了好像几千上万次,那个时候应该都没有“热搜”这个概念,但就被转得太厉害了,完了,全世界都在找我,包括学校领导、老师,因为刘德华造型都还没有曝光,而且当时也不止你一个人拍了,其他人也拍了,他们都没出事,就我出事了。
特别严重,甚至可能被退学,因为你违反了规定。
我刚去一个来月,什么都没搞清楚,其实你某种程度上干扰了人家的创作。
然后我就开始道歉,给杜琪峰写了一封信,手写的,说怎么怎么喜欢他的片子,真的是因为太激动,太喜欢,没控制住自己。
后来就原谅我了,老师跟我说,导演说算了,不追究了。
我觉得那是一个节点,那个教训真的挺大的。
杜琪峰、刘德华其实之前在大学里,拍的一些小东西,七七八八的,还挺自信,到香港,就已经被放在一个末尾的状态,所以你之前的预计啊,还想拍长片,还想最后争取到导演的位置,你发现你去了之后,差点要被开除了。
在香港的收获挺多,比如说李屏宾过来给我们做摄影指导,拍胶片,为什么之后自己要选择去拍剧情片、类型片,我觉得跟这段经历也有很大关系,你期待成为一个好的类型的导演,是偏工业的。
我第一个电影就是最后的毕业作品《小学鸡大电影》。
它这个就像创投,在学校里,你要当导演吗,要当编剧吗,OK,你上来讲你的故事,你挑一段戏,拍出来大家看哪个作品更好,就选哪个。
学校会找很多业内的人士来评估,比如说游乃海,还有丁云山,银河映像的制片。
因为我在演艺学院的成绩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那么好。
对,甚至还收到警告信,就是你这科分数太低了。
但最后他们还是看你的作品,其它的都不管,就看你这个东西拍得怎么样。
当时拍的就是《小学鸡大电影》剧本里面的一个片段,一个孩子要拍电影,他跟他的影迷父亲说,我要拍电影,借你的8毫米摄影机用一用,这么一场戏。
《小学鸡大电影》剧照就选上了,你预计可以真正地拍一部电影,想上院线,有这个期待。
但是我们是第二届硕士,第一届硕士他们拍了一部《一个复杂故事》,张学友、叶德娴演的,杜Sir监制,在香港上映后成绩特别不理想。
到了我们这一届,没有人愿意给钱了。
那么同学们就不干了,不只我一个人,很多人都是奔着这个来的。
于是找院方谈判,到校长办公室,跟领导直接沟通——我们要拍!
死活都要拍!
有没有钱都要拍!
不行你们就把我们的学费拿过来给我们拍!
后来就是很少的成本,大概三十五万港币,二十几万的人民币,拍了,最后我们还为学校赚钱了。
因为学校是把版权卖给了notv,还是乐视,反正是卖掉了,回收了制作费,但是内地是没有放映过,就是走影展,FIRST影展,华语青年影像论坛。
《小学鸡大电影》还拿了一个FIRST剧情片单元的奖,我现在跟FIRST挺近的,就特别感谢FIRST,给这样一个平台和机会。
不过那一年最佳给了忻钰坤的《心迷宫》,然后那年他火遍全国,全世界都只知道他,哈哈哈。
现在跟他是特别好的朋友,前几天还在聊天,他正在写剧本,一稿一稿的,一会就把自己推翻了,跟自己较劲呢。
忻钰坤03、曹保平是我的一把尺子,拍电影是守分不掉的过程《铤而走险》剧本第一灵感就是要做一个绑架的类型片,它没有“啪”一下,我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片子的瞬间,因为这个时间太漫长了。
从2016年底,搜集资料,到找警察做采访,然后跟监制曹保平沟通,还有编剧成员的沟通,一个一个碰,一步一步来的。
曹老师是一开始就加盟进来的,我《小学鸡》去FIRST那年他就是评委之一,很早就认识了,他当年觉得我挺坎坷,因为竞争特别强,有刘雨霖(刘震云女儿)、文牧野,都是高手。
当年曹老师就说我可能剧情片上面,还是OK的,有一些小潜质,我们从那时候就一直有沟通。
曹保平我们以稿为单位,他是一把尺子,我完了一稿后,他会跟你很详细地反馈,不是说要改变你的设计,他还是把空间留给我来做,他会说这个东西不够,要加强,或者那个东西不合理。
他最在意的是现实主义的底色和基底,这个角色能不能讲出这样的话,是不是在这样的人的语言逻辑里面,是不是他那个阶层该做的事,这个事情的合理程度到底怎么样,包括夏西、夏涛悍匪兄弟,做一个强聚合情节和现实主义精神之间的一个平衡。
其实我有一堆(对标的电影),但是后来你发现,那些东西,在很多层面,其实它是一个抓住分数不放的一个过程。
怎么讲,它是一个减分的过程。
就是你肯定脑海中想到的是一个东西,那个景,那个演员,那个气质。
但是,当你真的去操作的时候,那天真的下雨,那个景真的弄不到,那你需要去做另外一个方案。
那他最后的完成离你最初的想象,一定是有些改变的。
其实后面就是在咬住那个分数,能维持到多久,甚至有的时候一些灵机一动的东西,可以为它加分04、欧豪差点摔下山我都慌了,大鹏越被打他越爽夏西让欧豪来演,给我很大信心,为什么呢?
我跟他聊完之后,他按照我们聊的人物诠释,自己就把造型给做了,直接把头给剃了,而且有意剃得不那么平整,哪怕是个寸头,都有一些坑坑,毛糙的感觉,站在你的面前,你觉得其他参考都不重要了。
欧豪和大鹏,90%的动作都是他们自己做,欧豪的量更大,我后来发现,我们的动作特技演员,都没有他做得好。
真的,因为动作演员不能拍脸,你不拍脸就会有问题,你会避开镜头嘛,欧豪不用你避,那你发挥的空间肯定大。
欧豪最惊险的一幕就是开车的那场戏,我把机位架在车厢上,这么挂着,然后看他撞,一次又一次,一直在碰撞,后来车子就稍微有些变形,车子有点失控,但是他觉得OK,可以再来。
我们就来,突然拍着拍着监视器一下就黑了,然后现场有人开始喊,出事了,出车祸了,我就往现场跑,不知道出什么事了。
他本来撞大鹏的车,他超过去了,后面的车没刹住,怼了欧豪的车一下,就看那个车头,在那个盘山路,绕着往上中间的一层,护栏就破了,车头飞出去。
运气好,山半腰有棵树,把欧豪车顶住,要不然那个车就下去了,十多米高的一个陡坡,掉下去一定出事。
我跑过去已经慌了,那车的引擎盖还在冒烟呢,他一直没出来,跑了100多米,跑到跟前他才出来,他先给你一个微笑,没事,不行咱们再来。
我真的很感动,所以,他后面还要去做一些动作,我说算了,性价比太低了,因为那次车祸之后,我确实怕了。
撞车大鹏呢,他确定参演得特别快,快到什么程度,我刚发给他剧本,他当晚看完,第二天我们约了见面,当天就把这个事给定了,就没什么波折,这事情甚至没有什么故事可讲。
现场他挨打太多,韩国的团队,我不要那么精彩的设计,我要被打的疼痛感,很多都是真的来。
最后和欧豪决战,正脸要被踹飞过栅栏,真踹,避不了,但我们还是做了一些保护,因为之前用脚试过,脚的动作有时候难控制,我们就用胳膊来,套一条裤腿,手钻进一只鞋里,照样打在他脸上,他自己是觉得演得爽。
最后大鹏和欧豪的决斗,我想达到一个以弱胜强的概念。
大鹏靠意志去支撑,对于欧豪那边,他是一个要毁灭自己的状态,当他哥哥死了之后,他是要慢慢把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毁灭掉。
这部电影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30来岁,原本善良真诚,但境遇不太理想,陷入迷茫。
05、李梦死活不敢开枪我劝了她一个小时,沙宝亮讲故事能力巨强现在说那个小女孩过度煽情的比较多,这个问题其实比较两极,有些观众触动的点其实是来自小女孩这边,但你也有使劲过足的地方。
我自己理解,可能不是这场戏情绪多了的原因,可能是我前面的铺垫不够。
乌兰托雅·朵小朋友,是我们花力气从几千人里一个一个选出来的。
先看视频,然后再见面,一波两波三波,淘汰一批,再进入决赛,再试戏,试完戏之后,比如说当时已经选定了主角大鹏了,站过来拍一下,看融合程度,沟通交流感怎么样,在一起,在镜头里感觉怎么样。
选小孩太难了,《小学鸡》里面也有孩子,但强度和它的份量不太一样,这个更重,情绪更加激烈。
有一个她一头撞上冰箱的镜头,那个是意外,是真的,她当时稍微打了一个踉跄就撞上去了,其实不太重,剪辑加上配音就显得效果很重,就保留了下来,旁边大鹏都有一个想看她的动作,其实小孩的很多戏都是偷拍的,我们假装说试一试,其实已经在拍了。
我觉得这个小女孩是个天才,才5岁,5岁我在干吗我都不知道,我都完全没有任何记忆的。
李梦这一次是第一次开枪,打一下,害怕,真的反应,你知道我为了拍这个镜头,做了她一个多小时的心理建设,她就是不敢,从来没有过,虽然是空包弹,但是会喷火星,就死活不敢,在那哭。
我发现这样是对的,她和张茜这个人物是有一点不稳定感的,比如说跟你聊天的时候,一边聊,一边在处理一些事情,又很想跟你聊,但是好像又很焦头烂额,做这个事但是心里揣着另外一个事的感觉,她就一直跟我道歉,然后那边电话也一直在响。
李梦李梦也很拼,审问的那场戏,她是喝醉了演的,当时一直感觉不在情绪,她就提出来,那我们要不要喝一点点。
可我们当时没有特别好的酒,因为临时起意,然后道具就说,有药酒,后劲特别大。
推荐沙哥(沙宝亮)给我的是出品人,那天我们一块在正要去西宁的路上,要做发布会,但这个人我还没有找到,突然一拍脑门,说沙宝亮要不要见一下,我说怎么会想到沙宝亮?
他说,要不你先看一看,他有个片子《完美有多美》客串了可能十几秒的戏,不到一分钟。
我看了一下,约了沙哥。
他就跟我讲他的故事,他的成长,他以前都做了一些什么好玩的事,什么都聊。
一通聊,然后我就觉得,他讲故事的能力特别强,这对演员来说非常重要,就是你叙事能力强,你对于一场戏的理解,以及你用表演的状态去讲这个故事,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二就是从他的言语间,我一直在观察他,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他还去医院观察那些瘸腿的人怎么走路,做很多的功课。
沙宝亮《铤而走险》开机就是拍的电影的第一场,大鹏借钱,10万,杀青就是大鹏跟欧豪那场最后的打戏。
中间最大的变数就是滩涂那场戏,修改蛮大的,因为那个景被淹了,重新搭了一个。
我之前签的黑蚂蚁影业,《铤而走险》算是第一部,先弄个首作看看。
黑蚂蚁影业跟和和影业是一个合作的关系,她们跟FIRST关系也很好,都在一个园区里,就都加入了。
今后类似的戏找上我,不排斥不拒绝,但是也不刻意。
故事肯定是另外的故事了,我一直有一些故事在发展,有几个类型的,都在看,看哪个走得比较通,这个过程很漫长。
(采访、文 / 法兰西胶片)*本文首发于【第一导演】公众号(ID:diyidy)*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本号。
7分吧,最大的惊喜是欧豪,人狠话不多,其次是这个导演对节奏的把握,第一部作品这样效果值得支持。
当电影里丧逼想做个有温度的丧逼,坏逼想做个有思考的坏逼,你就要开始警惕!因为导演要开始扯淡了。
这次大鹏的表现还可以诶,我每次看到他都跳不出屌丝男士的影响,这次电影里的表现我自己还感觉满亮眼的。沙宝亮中枪那嗷一嗓子的时候我脑海里就浮现出暗香了。
6.5分大鹏表演确实有进步。小女童很入戏。
可能我是大鹏脑残粉,看完之后直呼太刺激了,太紧张了。剧情真是跌宕起伏,从一开始把你拉进去。而且大鹏老师真是内心的挣扎和道德底线表现得淋漓尽致。感觉他跟那个小孩的互动非常亲切,就像亲生父亲,可惜不是。当然大家都是夸欧豪,毕竟你让一个小鲜肉演一个狠角色,还无差别打人,确实是一大跨越,还拍那么多动作戏。感觉欧豪以后可以多朝着这个路子走,狂野范。
一个铤而走险一个走投无路,国产犯罪片的套路都太匠气,起承转合毫无波澜,戏剧化也太多。重庆话越来越感觉很适合说唱。
一个用一元二次方程解1+1=?的故事。而且,这是宣扬恶人哲学的故事吗??我坏我是有道理的吗?
斗狠沙宝亮的造型有点意思,状态差点!老万怂的不猥琐,警察太正了,感觉剧本设置的情节不错,节奏也挺好,就是人员的表现总是让观众看着出戏。
第一部作品就这样扎实密集,导演真的是适合吃创作这碗饭的人。这世界上确实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创作这种方向的现实题材,拳拳到肉于他们和观众是多巴胺,于我这种温吞派是害怕惊吓和恐惧,心脏对过于真实的打斗耐受度低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我快厥过去了。
大鹏真努力,但真的不好看。太拧巴的每次剧情都没有突破,没有惊喜。
格局不大的黑色电影,欧豪如果混韩国电影圈应该蛮吃香的吧
打卡欧豪,人狠话不多,寸头很帅。大鹏这角色让人讨厌,想当坏人,又想当好人,婊子立牌坊,两边都不敬业。也看不懂大鹏的演技。一条线是偷车,一条线是绑架,双线故事。导演还想讲三个孩子和父亲的关系,欧豪和哥,大鹏和死去的父亲及王叔,被绑架孩子和住院的父亲。国产同类:《疯狂的石头》、《火锅英雄》、《心迷宫》、《无名之辈》、《追凶者也》
很紧凑的节奏,我喜欢
剧本硬伤,大鹏太满,欧豪耍酷,沙宝亮装13,导致整体太糟糕👎
这小孩加分不少,但故事欠个结局。
大鹏的电影题材感觉比较趋同,欧豪的角色倒是越来越丰富了
国内电影的豆瓣评分不要看,这部片子绝对是年度前五的存在,剧本特别牛,沙宝亮和欧豪都特别惊艳。
作为处女作很不错。用犯罪故事包裹的家庭片。和沙宝亮欧豪很明确但略有些次要的兄弟情故事相比,大鹏和父亲、曹卫宇、奇奇这几段父子/“父女情”的投射更含蓄一些,并且是影片最主要的一条线,大鹏作为儿子对父亲未能充分释怀的情感,调换了位置投射在曹卫宇和奇奇身上,其他情节或多或少都在衬托他们的亲情。
一眼可见的大鹏转型作,却完美展示了编剧脑残有多可怕。演员全部在线,贴地飞行的演技甚至屡屡让人咋舌惊呼,却每一次都被无脑转折所打断,每一次。王叔“我不知道你爸爸会死”用了“你爸爸”而非“老刘”,看上去老战友的关系很脆弱;舞女“有钱就有救”实力甩锅医院医生;男主“我不能让孩子看见她爸是这样的”,编剧恨不得冲进屏幕摆弄演员,让一个孬种角色毫无心理演变过程就给别人下命令做决定……每一个节点,几乎每一个节点,都充满了想当然与不合理。明明上限《无双》的影片,被硬生生拽回地面,苦口婆心告诉我们“看,这就叫烂片是如何制成的”。
豆瓣er们一惯的作风,这电影要是换着是盖里奇导演的,肯定评分8.5+如果再加上杰森郭达森那就得往9.0起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