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当初导演拍《无野之城》的定位是什么,运动主题的励志电影?
港男港女交往的爱情电影?
还原真实常态的纪录片?
三点全暴的三级片?
一部四不象的电影作品来和烂片没什么差。
象励志电影?
看过一些励志电影通常会通过一些运动项目来表达主人公坚韧不拔的精神,像《马拉松》、《百万金婴》、《一球成名》都是不错的运动励志电影,主人公就算是在赛场没有夺冠,至少也是一次完美的自我超越。
《无野之城》讲述的是处于囧境的香港棒球队,如何晋级亚洲杯比赛的一个过程。
本以为可以看到一群帅哥怎么齐心努力夺冠的故事,偏偏导演加入了其他旁杂的内容一大堆,棒球队员刻苦训练、精彩比赛的内容却是寥寥无几,让电影的主题模糊掉,励志的不够鲜明。
象爱情电影?
导演在电影中来一场多角男女相恋的故事,当中涉及到了主教练的海边邂逅,队员午夜马路艳遇,同学间的生离死别,还有新老队员男男间爱意表达。
我们也知道棒球队员也有七情六欲也会谈情说爱,但我们想了解的是棒球队、队员的囧况,而不是队员们丰富的感情生活。
本来一部积极向上的励志电影变得像一部亲亲我我的爱情电影,直接找不到电影的焦点了。
还是纪录片?
导演可能担心电影不够真实,无法打动观众,不时打出字幕“他们不是演员,是真的棒球运动员。
”“电影取材于香港棒球队。
”“他们第一次面对镜头。
”真的不知道导演是要让我们看一部纪录片呢,还是商业电影。
电影有部分演员是原棒球队的队员,在镜头前的表现相当的生硬,说起对白永远都是一种表情,这完可以原谅。
一部电影专业球员与职业演混搭的表演相当的怪,专业球员负责比赛,职业演员负责谈情说爱,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看商业故事电影还是纪录片。
还是三级片?
一群帅哥献上了初一的月亮又送十五的月亮,喜欢帅哥的电影粉丝有眼福。
海边鸳鸯戏水浪花四起,浴室猛男暴点大比拼,大学校宿里男生女生齐嘿咻,新队员裸奔溜鸟好不快活,这些大尺度的镜头可能是这部电影成为2008年香港最有争议的电影。
但这些内容与电影本身内容完全不关联,难道真实还原棒球队员的生活,洗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吗?
也许现在已是男色消费的时代了,这些会成为电影宣传上的一个卖点,成为电影票房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唉,看了半天关于棒球题材的电影,一点棒球知识也没学到。
或许我不懂棒球所以没能读电影本身,但我怀疑导演同样也不懂棒球就用其他内容来填这样一个关于棒球的电影。
《无野之城》只是一部有露点没重点的电影。
真喺唔知點命名.我有個好傻hi既習慣,睇乜語言既電影用乜語言些影評.喺咪好裝逼,喺啦.但喺最衰我英文唔夠自信,拿唔出檯面.西文法文就更加唔好講啦.言歸正傳,睇依出戲純粹喺偶然,我俾咗五星,證明有feel.我睇電影就喺有feel同無feel既區別,依部戲做得好好,俾我感觸都好深.依部電影,穿插好多已故歌手既歌曲,包括耳熟能詳既陳百強,黃家駒,哥哥,羅文等.同時電影既插曲非常有特點,來得快,去的快,根本唔俾機會你反應.無計,我當依部電影喺業餘既,因為演員全部都喺現實生活中既棒球手,so,唔可以用專業既眼光對待.我覺得佢地已經做得好好,非常之現實,又令我林返好多故事.而且電影中好多情節都同我似曾相識.譬如阿靚仔俊,兩條女都搵豪婆,衰既喺自己,活生生將自己逼成gay佬,玩音樂,唔合群,兄弟少,行衰運.唉.咁hi似我..接住落來,我轉載下啊Kelvin OD之後寫俾吖俊既信吖俊:我已經走咗好遠啦,無得追啦.當初我行出第一步,其實就喺為咗一個好簡單既問題---唔夠自信.原來有D路好似爬瀑布石澗,錯一腳就返唔到轉頭啦.記住唔好好似我咁啊,用更加大既問題解決小問題.你玩夠先來搵我啦.你臨收尾時,想試返次都得既.真喺學到好多嘢.叻嘢既遮.
首先是被这部电影及其有魄力的海报征服了,随后看到导演刘国昌,是我很喜欢的《围。
城》的导演。
他所选择的场景都是破破的,与我们想象中的香港有着很大的差距。
知道这是部体育电影后,更感兴趣,因为总觉得我们的体育电影显得非常的幼稚,而且做作。
不知道香港会怎么样。
结果让我有些意外。
因为运动的镜头实在是不多。
而且还加上了在这个时代电影中已经有些烂俗的同性恋情节。
不过电影的真实让我很震惊,而且对于电影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而给人带来的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也很不错。
几个演员本身就是香港棒球队的,他们是在自己演绎自己的故事。
但一开始我真的不相信。
看到俊背着吉他自弹自唱的样子,我觉得这分明就是一个演员,那面容、那身材、那气质……但很可惜他不是。
聪给我的感觉很像《戏王之王》里面的詹瑞文,而且自始至终也没看到他到底哪里傲气……只是自始至终都比较的自我,但这好像是每个老大必备的气质啊……再说回来。
看了很多评论,有喜欢的,更多的是不喜欢的。
不喜欢的有几种,一是因为整部影片以体育为主题,却始终游离于运动之外;二是因为过多的纠缠于同性恋的问题不能自拔;三是大家搞不懂为什么要弄一堆歌星的名字出来,而同样的方式还用在了Kevin的身上。
当然也有喜欢的,也有单纯的为了男体而观看的……我喜欢它。
因为电影自始至终在讲的是一种生活的问题。
即使香港人都不知道香港有支棒球队,甚至有人不相信这个事件是真实的,因为他认为香港不可能有棒球队。
工作、学习、训练。
这让我想到了做奥运志愿者是的一段采访。
央视记者问一个香港运动员,你前半程是第一,为什么最后得了最后一名?
运动员说,我体力不太好吧,前几天一直在补课,要期末考试,都没怎么练力量。
棒球也可以成为活下去的理由?
没人会想到这样一个无人关注的东西竟然如此重要。
工作、学习,再训练。
他们是为了什么?
人到了这里,就变得简单了。
不需要过多的交涉,看到不爽就打一架。
在这里,你不需要把自己变得绅士,因为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来“漂白”自己的。
似乎不可以简单的说他是纪录片或者故事片。
这种模糊的东西,现在有很多。
他们忠实的记录了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一段生活,但同时又加上了很多意向,加上了很多对社会的解读。
《三峡好人》《耳朵大有福》不都是这样的吗?
电影本身不是为了表现那些并不怎么精彩的比赛(我对棒球没什么兴趣)的,他们要记录的是这支球队,而不是一届或几届杯赛。
至于同性恋的问题,确实有些泛滥。
很多在曾经微不足道的友谊最终都被扩大为爱情,并且以最直白的方式展现出来。
不过,电影中的人并不是一个同性恋,或者说,他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启发而变成同性恋的。
之中启发来自比他还开放的大陆女朋友,来自行为放荡不羁的室友,来自同伴一些不经意的关照。
其实暧昧的感觉不就是恋人之下、朋友之上吗?
而这些元素,由于在社会中被反复提起,所以给人造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两个总是在一起的男人就是Gay,两个穿一样衣服的男人是Gay,那个借个肩膀的就是Gay……在这个世界,Gay的定义被无限扩大化,为什么呢?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中,Gay成为了一种主流?
女友的背叛,社会的压力,长期的性压抑,少儿是的女性化培养,还有不及时的性教育……就像《蓝色大门》中对同性恋的解释,其实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样的感觉叫爱,更不懂得什么叫同性恋。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给自己找问题呢?
“过去的问题已经都解决了,未来的问题还没有发生呢。
所以,没问题啦。
为什么我们要给自己找问题呢?
”所以,同性恋不过是一个符号,一个能够被现有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传媒和社会信息给我们带来的思想冲突和一种潜意识的影响。
对于同性恋,我想别泛滥就好了。
因为不管怎么样,他也不是一种主流现象,不应该、也不可以成为一种主流意识。
至于字幕的问题,我觉得没什么不妥。
没有的话确实也没什么,但是电影中貌似有这样一句话:“现在的香港都变了,很多东西都没有了。
”“不明白,人们都喜欢去闹市,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不是很好吗?
”这些应该都是导演或编剧给电影所附加的东西。
这确实是记录本身之外的东西。
加上这些字幕,更多的是出于对旧香港的怀念。
而现在的人们则只能用类似外语的普通话演唱。
而Kevin虽然不是什么主要人物,却是影片中最能反映导演和编剧思想的人。
而且,在我看来,电影的第一主演或许应该是俊。
四个歌手的名字,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歌手,更是一段段令人不可思议的人生,他们的歌唱也是对于他们生活的反应。
俊,作为一个歌手,Kevin对于他和这些鼎鼎大名的个性是一样重要的。
也许是这样吧……结尾处是用字幕来告诉大家比赛结果的。
胜利对于这些队员是重要的,但是胜利其实在那次失败中就已经得到了,那是他们人生的一次光辉胜利。
最后要说,这部电影还是很有些feel的。
而且,一定要说的是,这部电影很适合中国男足观看,接受教育!
无野之城!
水准之作!
没有台湾片的矫情,没有韩片的青涩,没有欧美片的史诗,有的是真实的香港,一个平静下混乱的香港。
我想说的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纪实类型的看过不少,比如前阵子很火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但那是充其可以称为伪纪实片。
而此片,几乎完全是按照真实发生的所拍摄的,在影片的最后几秒,出现这么一行字:本片纯属真实,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是我看电影这么多年唯一一次看到这样的结尾。
开头的一场海边异国男女追逐嬉戏,可谓是发挥了香港cult文化的极致,很是让我欣赏。
除去一些个裸露的镜头,它完全可以成为一部经典的爱情商业片,但是导演刘国昌没有这么做,他继续发挥《围城》中那虚无飘渺的人物叙述,将人物情绪巧妙地带入到观众心中,让人深思,让人难过。
不同于刘国昌87年的《童党》,如今他将写实完全融入电影,让人从头到脚的不舒服,同样是写青年人,那些夸张的血脉喷张早已尘封为过去,如今的刘国昌更像一个围观者,从围观者的角度去审视这些青年人。
无野之城中那些出现又消失的已故明星名字让我久久回味,当响起家驹的《喜欢你》的时候,我几乎落泪。
这么多年就匆匆走去,那些熟悉的人也像过客一样,匆匆离去。
那些忧伤只能深埋心底,不愿去触摸那些伤痛。
早已麻木,早已被时间束缚.....
文/Echo澄/2010.06.20原本是要看《安非他命》的,可是找遍网络也找不到这部片子的完整版。
于是,在找的过程中知道了云翔这个人,知道了他和《无野之城》一群棒球青年的故事,然后很自然就下载下来看了。
这是一部很琐碎的电影,琐碎到不知导演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纪录片?
运动?
情爱?
音乐还是男男之爱?
刚开始的时候,影片大幅的胴体海报和裸露出场让我以为这是一部火辣辣的同志题材电影。
然后一路看下来发现那些裸露的镜头并没有太多的情与欲,那只是导演表达故事内容的一种拍摄方式罢了。
影片以棒球为主线,却不是一部运动电影,主要讲述一群棒球青年生活中的情与欲。
浴房里嬉戏的裸体青年;深夜站在弯道想要自杀的女孩;台湾教练的爱情;KTV的打架事件;训练场上的残酷;球队的比赛;俊室友的遗书......这样一个个看似没有关联的故事串联出一部看似混乱却又温馨的电影。
影片的最后是屡遭女友劈腿的俊,最后竟和移情别恋的女友同样对聪有FEEL,并且对聪表白。
面对俊的表白,平日豪爽的聪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大喊回复:“我在球场上不会想女人,更不会想男人”来回绝俊的表白。
一场男男间青涩的爱恋,就这样在俊的泪眼中没有开始就拉下帷幕。
-- 影片当中又穿插了陈百强,梅姐等已逝世明星的歌曲作为缅怀。
也许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对于这部只有100分钟的记录式电影来说,频频使用先人的歌曲怀念显得有些无趣。
老实说,这并不是一部艺术价值高的电影,但就是这样一部毫无悬念又无趣的电影却打动了我。
因为简单,所以喜欢。
既然影片打的是纪录片的口号,拍的是真实的人生状态,那自然免不了有些琐碎平淡,平淡的人生也就是由琐碎的生活片段拼凑而成的嘛。
所以我们当然也就不能用欣赏艺术片的眼光来欣赏这部电影了
一齐无野....这部片给我最初的印象就是一群棒球运动员在更衣室度冲凉,哇春光无限....当初真是没有想到这部片甘落重本,所有男主角几乎是全裸出场...故事讲述的是香港棒球队的故事,已棒球为载体,揭示了人性最原始的欲望和感情,青春汗水挥洒在球场上,兄弟,手足,教练,爱人,情人....这部片,很鲜明的讲述了香港这个鲜明的城市,有来自台湾的交流,有大陆的餐厅老板,也有来自清华的交换生...有车房仔,有学生,还有殡仪从业员...他们不全部都是因棒球而聚集在一起,只是都同棒球有着多少个关系....原本这部片去反映一支棒球队,真人演出,真是很好的一个题材...只是我不明片中一开头就有甘激烈的镜头,是要体现青春的放肆,还是对欲望的诠释?更不明的是,在戏中对已故歌手们的怀念,感觉很唐突...在这部电影里面,感情可谓错综复杂...有一夜情,有失恋,有暗恋,有男人爱女人,有女人爱男人,有男人爱男人...几乎乜恋都有了,但是每样又讲得不清楚,导演是不是想表现当今年轻人对爱情的态度和无奈呢?在片中,子俊同性情结是由与梅子在床上做爱时时候,梅子对子俊说的那段话:"我觉得,只要是年轻漂亮的,不管他是男生也好女生也好.都很吸引,趁着年轻还可以选择的时候,为何不多做一点尝试,如果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更可怜吗?."在戏中,我很喜欢的一个片段就是:那天是梁宇聪生日,同样都是香子俊的生日,在生日会上,阿聪大显肌肉...子俊的女友梅子很兴奋,在一众的要求下,阿聪更想像在场的梅子展示男人的力量,不过却被子俊阻止...我真是很喜欢这个片段,比这群棒球运动员在浴室冲凉的那个片段更来得过瘾...我不懂棒球,看了成部戏我都没能看出棒球队规则,不过我发觉阿聪的棒球衫很正....阿聪短头发的样都很正,我中意...这部戏想表现的东西太野啦....棒球,青春,爱情,欲望,生命,友情,家庭...青春是什么?青春是无野..不要将这部片当成一部棒球纪录片,更不要将这部片当成一部三级片...因为他只是记录了这个年代的青春.
昨晚刚刚看过,很棒的画面与电影语言阐述技巧专业导演+业余演员,这样的合作倒是曾经遇见过,比如陈果的细路张Little Cheung,还有张艺谋的一个也不能少故事一般,情节曲折也并非这部影片的长项充满内省,展示郑云翔(制片+编剧+导演)的一些个人思考本来就不是一部主流商业片,估计投资商业不在乎票房收入制作者本人圆梦而已,但这种努力令人钦佩依旧看不太懂棒球规则,可能也有碍更深入理解这部电影
不知道为什么 也许是导演云翔与我的灵魂波长实在太相合了 我觉得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奇妙的电影 什么露点 做爱 在导演的镜头下我早已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我只看到了平凡中追求的感动 我只看到了迷茫里的青春骚动我只看到了善良而世故的智慧我只看到了队友之间的白骆驼之爱不知道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把它当做色情片来看天哪 这明明就是一部关于心中之爱的电影啊对于 棒球的印象来自小时候看的touch 那些冲上天空的云和少年心绪 而有他的弧线球我喜欢聪 喜欢他的聪明 喜欢他的小游戏 喜欢他的通脱和潇洒 机智哈哈 无野之城 这个名字取得太好了 对于心中没有球只有点的人来说你的心中当然也无野哎 为什么我这么喜欢和gay们混在一起了 又这么喜欢gay的东西
孤独至极,美的苍凉,流泪已不够化解心中积郁,唯想以死来解脱.如果死真可以解脱的话.无野之城,孤独之城.我们皆是城内孤独的灵魂,躲在各自伤心的地方....我想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孤独,没人会比我更了解它的真正含义.一个人如果与孤单相伴的时间过长,不会厌倦,只会愈发依恋他,把他当成此生最要好的朋友,不求摆脱,只为永不分离.孤独,是我的影子,是我唯一真实存在的朋友,最忠实的守护者.这么多年,经历了无数死生离别、世事沧桑,走过最崎岖最凶险的道路、山川,看过最虚伪最恶毒的背叛、厮杀,听过最口是心非的山盟、海誓,做过最无可救药的荒唐傻事....我的与生俱来的孤独,始终一如既往,如影随形,不离不弃.我常常问自己:这个城市究竟有什么可以给我的,我又为什么要在这个城市生活?我们都很孤独,都需要彼此相互间的关怀.可是我们在叫着别人不理解自己的同时却又不愿意去理解别人.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午夜的城市,身边只有自己的影子.
一部剧情片拍得我只想看裸男,看到了又觉得还不如直接看色情片。
导演真失败。
这片子的裸戏好象跟什么都扯不上关系,表现青春吗?
裸两下就青春了,那青春也太好表现了。
真低级。
港片里表现青春拍得好的我觉得是六楼后座。
年轻漂亮谁也爱。所以是五星。而且。配乐很赞。
你能不能拍纯粹一点儿?
?
那个时候的云翔还没有变成现在越跑越偏的样子,起码还在认认真真的讲一个比较简单但完整的故事,虽然对男色展现的癖好已经一览无遗
唉....好佩服自己,竟然把这片子看完了......
看了爱很烂之后对云翔感兴趣了,这是他的第一部片,不好看,忍不住快进,实在没有看点,很乱,很多男的光屁股,三个女的出现的莫名其妙,奇怪的是三人长得很像,分不出谁是谁😂
不管怎样,香港小电影我都喜欢。
不论内容的深浅,只是有一种力量让我必须给4星,那是我需要的
171st 比预期好很多诶。不敢相信竟然是由现实中的棒球队全员出演,完全没有素人感
第一部云翔,男色的外表,里子居然真的是励志棒球,神奇的电影,导演刘国昌立大功,香港群星众生相的生与死,City Without Baseball / 無野之城,奇怪的解读,王光良的童话真的很好听,本故事取材于香港棒球队成员提供的事迹,并由他们演回自己,没有那次的失败,就不会有这部电影,成功离(魏)未成功只差一次,给自己。
棒球队的裸体宣传片
他更像是部生活杂记,没有浓烈的东西,却涓涓溪水般渗透,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边缘人物的梦想和现实
半职业的球队伪纪录的影片,为啥每隔十几分钟就有香港名人的生卒年~~~这片儿挺奇怪的
两星;真心是冲着那些个裸男去的.....
男色诱惑
相当给力 尤其欣赏导演的才气可以把很多歌手的歌曲应用的恰到好处而且相当FAN这种纪实手法
从之前的练习曲到现在的海角七号、无野之城,电影优秀与否大抵是与国家面积成反比的。
群裸场面太多 但又太不壮观。
取材自香港棒球代表队队员的人生经历,但其中感情线应为编导虚构,并由他们出演队中本人(片头字幕甚至打出各人位置),片名意为「没有棒球的城市」(野意指野球,即棒球)。导演云翔对青春物语和棒球运动未必有什么很独特的认识与见解,他只是简单编排了些同性情结,三角恋(令人想起《盛夏光年》)和死亡老三套(插入的罗文林振强陈百强梅艳芳黄家驹和这些角色有啥关系);但可以看出他是真花了时间和精力与这帮队员相处,各队员首次大银幕亮相就都正面全裸,如此大的牺牲可见是对他非常信任,此外主演梁宇聪戏内戏外居然都严重反同,甚至因采访失言遭遇抵制,这么能抓住演员性格和思想特质的导演实属少见。麦总提及香港足球队0-7惨败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到香港男足有一天也能在正式比赛中主客场逼平国足,甚至在友谊赛爆冷门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