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一颗星,里面有两段情节还是值得肯定的,一个是关于那个孕妇那段情节,还有后面要不要截肢的讨论,都处理得很好,但这个剧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职业剧(不限于医疗行业)的通病,依然严重。
里面的病例怎么样,演员操作规不规范,这些其实无伤大雅,但剧里面的人物关系,医生之间的关系,医护关系,医患关系,都无法引起作为医疗工作者的共鸣。
并不是说要完全按照生活拍,一个剧是否能给人真实感取决于细节,就好像科幻电影情节虽然虚构,细节却源于生活(再有说“难道拍成纪录片?
”的麻烦您重点看看这句吧!
)。
这个剧的主体情节没有问题,一个女医生遇到生病的小偷,送他去医院,然后引出一个发生在急诊科里的故事,这个医院的急诊科里有两个主任医师在争行政主任的职位。
这些都没问题,但是当女主用英文打电话给朋友借钱,结果却来了个中文流利的中国人的时候,当急诊科医生面对重病人却忙着撩妹的时候,当这些违背生活常识的情节出现的时候就给人一种剧情很蠢的感觉。
这就好像,富二代带女孩去美特斯邦威买了“很贵”的衣服一样可笑。
再比如说,第一集我看到刘主任跟何主任说不要使唤我的人我就看不下去了,哪个领导会蠢到把小团体摆到台面上,回到办公室还对下级医生说你要是不想跟着我干了可以跟我说,这要是宫斗戏,这个角色肯定第一集就死了。
另一个情节也很受不了,王珞丹送小孩急救,急诊科的医生却忙着撩妹,emmmm无话可说。
还有动不动飚英文真的很蠢,确实大医院医生英语都很好,因为科研有要求,但很少会在国内说日常英语,医生说英语通常出现在以下几个情况:1.教学 2.和外籍专家或留学生交流 3.学术交流必要的情况下说专业英语。
我不太能够理解,为什么打电话借钱说的是英语,却来了个中文流利的中国人最后,为什么王珞丹口型对不上,看起来很不舒服。
再说几句吧,任何一个职业的人,首先都是人,并不是披上一件职业装就跟普通人从生活习惯到语言习惯就不一样了。
医生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样有利益纠葛有娱乐有抱怨,有拼了命工作的时候也有偷懒的时候,这些日常很无聊当然不会是电视剧的主要情节,但应该成为人物背景,其他的怎么编都不会让人觉得离谱。
高明的编剧把人设融入背景,让人设为剧情服务,而有些编剧让剧情为人设服务,让剧情变得生硬,掩盖了优点
无论是从演员的演技还是从电视剧本身剧情来看,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像剧中的何建一、江晓琪、刘慧敏等为急诊科医生在面对不同情况的患者时从容冷静,从不马虎,不计较个人得失,凭着他们高超的医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在死亡边缘的生命。
急诊科应该可以算是整个医院里最忙最累的一个科,但是里面的医生热爱他们的这份工作,带领着急诊科整个团队,每天奔波在抢救室和手术台上,根据基本生命体征他们可以快速判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甚至疾病的病因,迅速做出处理,在此过程中,难免医护人员会与患者家属有些矛盾,但是在大局面前,医生还是以病人为重,为病人着想。
急诊本来就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我们一边渴望着医生能挽救每个在生命边缘的人,一边也跟随剧情的跌宕起伏经历着担心、惊喜和遗憾。
这个电视剧为我们展现了这一群急诊大夫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我们看到了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为这个社会提供一些正能量。
最近玩游戏,就想在旁边放一些热闹刺激冲突的剧,不动脑子的剧,就又看了一下这剧,谁让我喜欢米莱呢。
又看了一遍这剧吧。
抛开剧情不说,那是编剧导演的事,演员就是负责完成任务嘛。
还是那句话,中国电视剧,大家懂得。
大环境要求,就不可能像国外似的拍的真么真实。
感情啊细腻啊,对自然的和谐感悟啊又做不到日本那两下子,自然也就剩下主旋律和俗套了。
说回演技,大家演技还是可以的。
剧情也就看个热闹。
看个漂亮姐,像欢乐颂那样。
我爱刘涛呵呵。
你们看很多医疗纠纷片段,那些演员,我觉得演的都不错,还看见三德子了,那大师多搞笑。
那大姨妈,让你这么演几分钟你就缺氧了。
那个让自己孩子喝百草枯那个,还有虐猫那个。
洗脚妹那段那个嫖客,演医闹学姜文那个,基本上每个单元情节,大家的演技都不错。
国产剧啊就看个热闹演技,挺好,你看纪晓岚为啥好看,其实就是情景相声剧,铁三角袁立啊台词功底都是不错的。
人品放一边,那个我不管,演技都是很在线的。
这个剧就是这样,演病人的大家伙演的都不错,至于说脑残,那不恰恰说明演的好么。
剧情沙币也不赖他们
看到第35集了 锥子为了给兄弟拿到手术费被老枪骗盗窃老江家里 进了江晓琪家知道自己被骗了但被拿刀威胁 最后为了救局长被捅了 再想到之前宁愿捡垃圾也不愿意跟“混的好”的兄弟去偷 只因为答应过老江自己不再偷东西 锥子这个人物重情重义,内心缺乏爱 又有高血糖这个公主病 不知道他的结局是好是坏 希望锥子有个好的结局❤️
《急诊科》旨在刻画白衣天使们救死扶伤,为病人鞠躬尽瘁的伟大形象,也通过许多病例来表现医生有时候必须面对的艰难抉择和无能为力,通过这些角色的故事来表现医生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老戏骨的戏肯定是没有话说的。
然后一星冲着导演郑晓龙,一星给张嘉译老师,还有一星是给最后片尾的医疗普及小知识,这个确实是很不错,非常棒。
整部剧剧情稍微觉得有些狗血,但是我觉得比白百何和陆毅那个好看多了,至少我这个能看进去,那个完全看不进去。
王珞丹好像又回到了十年前奋斗中米莱的灵气的样子。
我觉得没必要太去纠结演员的英语口语。
虽然作为一部医务剧,没有达到美剧的水平,但医患关系和病情种类还原的程度,还是看得出慈心和诚意的。
大概是我泪点低,被群演感动到哭还有真的好喜欢张嘉译啊!
看了众多的老戏骨,看了郑晓龙,满心期待的停下浏览的模式,专门等着广宣时段过去想好好看部剧,说实话,真挺失望的。
不管是从台词还是从肢体动作,甚至连那些老戏骨的演绎都不能排除掉我满眼的尴尬。
郑晓龙看来也是过了巅峰时期了,我记得甄环传是不是他导的啊,怎么前后差距这么大呢,看了几集,真气的不行,郑晓龙把人民群众当成什么?
感觉不是去治病的,就是去挑医生刺的,现实中难道每个患者跟家属都处处跟医生作对,处处找碴,那医生得多渣呀?
感觉故意夸大医患关系以便制造戏剧般的冲突,演的尴尬,我这个观众看的也尴尬,郑导,走点心吧!!
强烈建议大家看看美剧芝加哥急救。
你们只要看看第一季第一集,就知道差距了。
场景真实,对白简短,节奏明快,病情分析,治疗都很专业,对友情,亲情,爱情,角色的刻画很到位。
最明显的是那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尊重让人感动,充满正能量,还没有撒逼狗血八卦煽情。
在国内急诊科医生感觉就是其他科室混的不如意被排挤的。
在芝加哥急救里,急诊科医生的地位很不错,水平低的医生还进不来。
看了很多医学公众号的推送才决定来看一下该剧,原本抱有很大期待,以为中国终于也能拍出来像豪斯医生,实习医生格雷一样的经典医疗剧了,结果,看了第一集就大失所望。
别说和美剧比较了,就是跟前几年的心术比较也是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医疗操作方面,毕竟有协和医院的把控,还算勉强合格,没有出现很大的漏洞而且剧末还有急救知识科普,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电视剧毕竟不是医院科普宣传片,还是要在剧情上能吸引观众看的下去才算好剧。
从一些小细节上就可以看出一部剧的好坏。
除了张嘉译让人觉得是在正常说话之外,其他的人之间的对话听起来完全就像在听工作汇报,各种医学术语,像说明文一样,读课文一样的讲出来。
医生也是人,实际的交流中肯定不会这么说话的,即便是同样的医疗知识不同人说出来在语调,停顿上也会有不同,而在该剧里面,为了体现医生反应迅速,说到给药的时候,都是脱口而出:“鲁米娜,100mg,肌肉注射” 还有发现病人室颤,嘴里说的是患者室颤,力月西注射完毕这种口令式的交流方式,完全没法让人觉得这真的是医生在抢救,明显的就能感觉到是演戏。
还有孕妇胃穿孔保大人保孩子的问题,大夫根本都还没有告知家属诊断和治疗方案,也没有提及是不是需要有保大保小的选择,孕妇的婆婆自己就提前对状况有了预判,开始喊着要保孩子了,这明显就是不合逻辑的。
还有一点,女医生在讲反跳痛的时候,都没摸病人肚子,病人脸上也没有突然疼痛加重的表情,就能说出有反跳痛。
张嘉译在询问小偷家属情况时直接问的就是你有没有家属?
家属这种书面语出现在口语对话之中,真的是听得别扭。
面对一个未成年人询问他家属的情况,很自然的应该是问你父母在哪,你父母怎么没来之类。
诸如此类的生硬台词还有很多,主要问题就是没有细致的观察生活,自然就无法营造出让人觉得真实的情景。
不是说,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心肺复苏等等操作拍正规了就算好的医疗剧了,想要成为好剧,台词还是得更走心一些。
作为一个医学生,看到第四集一半必须弃剧。
作为一部电视剧为了衬托女主王珞丹的精英人设,其他医生大概是小学毕业,对于一个抽搐病人用鲁米那静推,后面那个小医生一脸懵逼,对于一个破伤风病人最基础的避光避免刺激还要王珞丹亲自上场教,我整个人都斯巴达了好吗?
其他医生上的是个假医学院吧,连这都不知道还用你教?
整部剧值得吐槽的太多了,算了,作为一个医学生表示,真的玷污了我心里的感受。
不值一评。
我能容忍作为电视剧某些医学知识的不严谨,但我不能忍受为了衬托一个人设,其他医学生都是傻子。
马上看《急诊科医生》第十一集了。
这刘主任的私生女究竟为何突兀地出现啊,很好奇。
朋友忍不住要剧透给我,被我制止了。
暂时歇会儿,来分享点看剧体会。
那集餐厅爆炸,“明天要去西直门汽车站接新娘子”的小伙子挂了,被他救了的小女孩跟着妈妈去谢救命之恩,那幕看着真叫人唏嘘。
这世上真有这样无私的人吗?
在剧情里还是被感动了一把。
当小女孩说要看看救命叔叔的脸时,这生死一线徘徊的人还那么费劲地把脸别过去担心烧伤的模糊血肉吓坏小朋友,果然是英雄附体了。
忘记是第几集了,那个医生家属患癌症,命不久矣。
医生请来急诊科的江和何主任,想听听他们的建议。
其实他们要听的并不是治疗建议,因为大家作为医生都心知肚明,跟癌症抗争了三年之久的老太太已经维持不了多久生命,即使转到icu,也只能在痛苦中拖延几十个小时。
江晓琪说的话,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与其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还被插管心肺复苏痛苦地折腾,还不如就平静地走。
人固有一死,生不能选择,死也不能选择,但是死的方式可以选择。
对生命起码的尊重,就是尊重生命本身。
都说是神预言剧,待着也是待着的日子就看了,1.5倍速。剧情有很多感人的环节,我都流泪了,有真实的部分,当然也有神化的部分。说是神预言的部分,确实提到了冠状病毒,但只出现一个个例,且隔离非常快,最终又确认非人传人,所以和现在的情况不相似,我猜是因为剧情上如果说人传人就拍不下去了,但现实可不会惯着任何情况任何人。演员上,说真的王珞丹真的很没有说服力,从头到尾没上过手术台,只靠一张嘴,英文说的好烂又要配合剧情使劲拽,真的看着就出戏。最最最最受不了的是那个刘医生的白痴妹妹,一演就撇嘴哭,除此之外啥也不会,人设完全不成立,到这段我就快进。据说是这段时间这个剧的评分还飙升了,还不到7,这是讽刺它呢吗?给个四星鼓励。至少我看下去了看完了,多少国产剧根本看不下去的,这部已经算良心了
刷了第一集,感觉还不错,继续追追看
前面几集我绝对稳稳的八分,但是后面的大杂烩真是。。。太减分了
我求求张嘉译别演谈恋爱的剧情
不如期待吧,希望后期能更好一点
前面都还不错最后被刘苗给气炸了,真的是一点脑子都不带啊这姑娘!!!
挺硬得.这大主任都当姥爷了还能找一小媳妇.真硬.其次.一看这医院就是北大国际.去过N回了.演绎得过于夸张...........
还不错,有一些还是有点真实
剧情太杂,主线不突出,不过值得一看就是了
不如上半年的《外科风云》。不过可喜可贺,我总算能分清白百何和王珞丹了!
看了好几集了 感觉还不错 喜欢张嘉译 看看后续怎么样再说~
剧情和说不上烂,但是肉,还有点散;演技吧,张嘉译内敛,没个靠谱的对手就闷,偏偏王珞丹已经不是那个撒欢的米莱;咔位就别提了,说不好听的全靠两位主演死撑。但我还是愿意给四星,只为大夫护士们。
@(2017-10-30)急诊科医生(ER Doctors)(1-43)(比起《Blue Code》还是差很多呀。服道化不太用心,细节不够严谨。桥段总给我似曾相识的感觉,矛盾的激化和化解都很刻意。抢救相关剧情占比太少,有点本末倒置了。看着挺漂亮一配角,居然第一集就领便当了。第26集开始,预言了新冠肺炎,处置迅速,N95戴起来,1集多危机就结束了。)
外科风云真的好看太多了,白百合也比王珞丹好看太多了
很早的时候看过的一部医疗剧,挺好看的!
最近张嘉译有点火啊,哪里都有他....剧里的演技都可以,但是剧本实在太矫情~
最近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又翻出了这部剧来看,发现很多地方简直神预言!!!
2017.11.21
成功预言冠状病毒
没想到17年的片子竟然在2020年变成真实的可怕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