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个电影,同时兼具了纯爱和纯变态,准确地说,这电影同时兼具:悬疑、纯变态、色情暴力犯罪、甚至同性、和 纯爱。
使我大受震撼。
片尾曲也好好听。
人怎么能美到吉高这种程度…观后感:要是能嫖到吉高由里子就是杀了我也愿意。
中间看得疼死我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日本真的不是纯爱就是纯变态啊凑!
好看爱看……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变态啊啊啊啊啊啊。
女主和自残姐那一段太对味了……女主好美,未婚妻好美,老姐姐也美,自残姐也很有味道,就连服务员都是大美女,全员美女对我的眼睛非常好。
松山研一好破碎,好会演,身材也好。
这条感情线绝痛也绝美。
但是儿子真的很招人烦。
儿子那条线除了未婚妻是绝色美女以外,真的没什么吸引人的了。
主要儿子人设太差:不过倒是很合理..毕竟不是善良男主的亲生儿子,是冷漠冷静杀人魔母亲和莫名其妙嫖客的孩子..那个嫖客估计人品差又暴躁易怒,如此差的基因,孩子也就这个德行了。
电影总体很好看,很精彩,很背德,我很喜欢。
女主角也太太太太漂亮了吧,简直是汤唯级别的大美女。
但是!
儿子演技和人设双差。
咆哮帝。
恶心🤢🤮好暴躁好矮还试图弑母,你妈对不起全世界唯独对得起你;爆差的人设了。
除了会吼啥也不会。
长得倒是还行..题外话:我一开始以为未婚妻是女主呢。
这部电影对我而言是三星半和四星半的混合,因此最终打了四星。
剧情真的很多一言难尽的地方,但是这部里的吉高真的太美太美了,难以想象是和东京白日梦女同一时期作品。
这部里和松山研一太搭了,祈祷两人日后还能再合作纯爱。
这部的剧情有点emmmm前期宛如恐怖片,一些可怕的比如割腕场景特别爱特写🙃加诡异BGM🙃渲染个没完……吓死人了……儿子的行为逻辑非常莫名……你说看了母亲杀人日记觉得母亲可怕想送她自首啊之类都逻辑可通……突然觉得自己也可以一个人杀死一个黑帮社团是什么玩意……然后母亲帮他杀了后,回来想杀了母亲来证明自己能杀人?
变态杀人狂美砂子前面真是太可怕了……那种无感情状态……真的人间恶鬼感非常生动……那部分剧情我真的一点也不喜欢,但是这部分吉高有种迷之病态美感,特别带感……以及和松山研一相遇后两人互相救赎和逐渐怀有爱的故事的部分,特别好看。
美砂子变的温暖、和男主互相爱慕的日常两人的美好的真的特别的美……因此虽然明白杀人犯的她确实是迟早应该被惩罚的……但被猥琐男打破这份美好的时候真的森气……不过这部分剧情也很迷的,一个猥琐男执着追寻谋杀自己同事的凶手好几年,目的仅仅是为了和这位美丽的杀人犯小姐一度春宵???
这部最喜欢的三个场景一个是吉高和松山初遇的戏,一个是吉高和松山的分别戏,最后一个是两人再会的戏。
都特别的能打动人。
吉高和松山的演技都非常细腻。
在这部剧情很迷的作品里真的是亮点了。
吉高把女主杀人鬼和被爱救赎后的两种状态都演的不能再灵,这个角色确实非常适合她了。
松山这部里颜值回升真的太好看了非常想嫁。
电影结束后还有见面会,但是见面会的翻译真的辣鸡。
主演名字频繁念错,导演的话也翻译不全。
但有个问题很有意思。
有人问导演拍摄期间的趣事,导演说松山为了这部作品减肥期间只早上吃一个苹果,吉高为了表示自己的支持就也不吃午饭来陪他。
太可爱啦。
摇曳的心,豆瓣评分低了,这片值得8.9分,演员和音乐的选择到位,凄凉的美,缓缓的扎进心里,拔不出去,日本人极致的才华也是这么变态,小说应该更惊艳。
为什么非要凑到140字,好奇怪,心里已经极为异样,美丽凄凉,完美,动情。
摇曳的心,豆瓣评分低了,这片值得8.9分,演员和音乐的选择到位,凄凉的美,缓缓的扎进心里,拔不出去,日本人极致的才华也是这么变态,小说应该更惊艳。
为什么非要凑到140字,好奇怪,心里已经极为异样,美丽凄凉,完美,动情
有被感动到,爱果然是永恒的话题,也是被救赎的最大力量。
一直在寻找的百合心就是爱吧。
不得不感叹命运的形式多么残酷,毁灭与拯救仿佛是冥冥之中的早已注定,羁绊一生的复杂情绪。
堕落中的生命被赎罪的初衷按下暂停键,而此后真正的停止继续下坠甚至开始积极向上是因为爱。
有被感动到,因为爱得真挚。
爱是永恒的救赎。
本文首发“巴塞电影”有个法文成语Le coeur d′artichaut,指“人心就像一颗百合,层层剥落之后成为虚无。
”2017年9月上映的日本电影《摇曳的心》,讲述的就是女主“剥离一层层花瓣,最终呈现自我”的故事。
电影用“未婚妻突然失踪、父亲被确诊癌症晚期”的连串噩耗作为开场,却又用极其清新的色调作衬托,木楼翠树、细雨长落。
然后,从松坂桃李扮演的柳原亮介在父亲房中发现那本日记开始,影片温婉、清新的风格开始转变,开始双线推进,一主一副,一“虚”一真,以“为快感杀人”和“为爱杀人”把两代人的人生展示并交汇在一起。
主线属于过往的曾经,记载于一本名为《百合心》的日记中。
一个叫作美纱子的女孩儿,因为没有“百合心”,对周遭的一切充满了恐惧,直到她看到那个玻璃箱中的“喂奶娃娃”。
充满了“性暗示”的“喂奶”开启了美纱子心中的“黑洞”。
之后,美纱子迷恋上了向“黑洞”投祭生命。
她手下的第一个牺牲者是同学。
那一段情节,有着最清新艳丽的色彩和最残酷冷血的旁观,两相对映,成为让人毛骨悚然的诡异。
随后,是一个180度的旋转镜头,象征着美纱子的人生从此“善恶颠倒”。
这样的美纱子,注定远离人群。
她自认是“人类的半成品”,孤独与她形影不离,直到她遇到美津子。
电影中从侧面透露美纱子应该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她童年的戏份至始至终没有出现父亲。
而这个没有现身的父亲,可能给她留下了很负面的心理影响。
电影也没有详细呈述美津子遭受过男人怎样的伤害,只用她一次又一次的自残和浓妆艳抹,来表达她不愿面对自我及对自我的厌弃。
美纱子从凌虐那个“就是我”的玩偶开始,永远将自己封绝于人群之外自我遗弃。
美津子一刀刀划在自己手臂上,自残的是身体;美纱子的刀,却是划在自己的灵魂中。
所以,她们懂得彼此、珍惜彼此,于人生的寒冷中抱团取暖,向往着明天。
但伤害太深,温暖太浅,她们寄望的平淡幸福,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彼岸。
无法拯救好友的美纱子,选择了结束好友的痛苦,让对方在“流血的快感”中获得永恒的“舒服”与平静。
一直认为自己的“百合心”是“杀人”的美纱子,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她杀死那个纠缠美津子的拉面店店员和美津子,初衷都是爱,前者是对美津子的守护,后者充满了绝望。
相偎取暖的人不见了,生命坠入严冬,美纱子在对美津子的怀念追思中向她靠近,以美津子的内心角度,杀死了自己曾经的上司,也将自己的心沉入到更黑更深更冷的地方。
最绝望的时候,她遇到了那个蹲坐在桥边的年轻男子,人生开始出现不同……
副线则是曾经的延伸与透视,属于“真相与接受”,引导者是看日记的“儿子”柳原亮介。
他被日记中记载的“杀人魔”吸引,又因为感觉到记录的真实而慌乱、恐惧,却又吸毒一般欲罢不能。
有一天,一个中年女子出现,陆续为他带来失踪未婚妻的消息。
曾经温润的柳原亮介在一连串的打击中,变得焦躁甚至疯狂,而命运又将更加残酷的真相,摊呈在他的面前……
《摇曳的心》中充满了性暗示、谋杀、血腥、自残等重口味元素,但在它仿佛偏离常规人生的外色下,却是对备受伤害的女性的深刻讨论。
片中的“百合心”,其实就是人最本真的自我。
导演用满身尖刺的“苍耳”来代表美纱子的曾经,而苍耳的“花语”,却是“怀着绝望而戒备的心”,期待着命运注定的那个人将自己带走。
她一直追求的“百合心”,不仅仅是她自我人生的定位和归属,也象征着女性的独立和自强,还代表着“沉默的守望”。
“苍耳”与“百合”,都是美纱子。
她并不是什么“杀人魔”,只是在发现真我之前,先遇到了那个属于夜晚的自己。
美纱子心中的爱,远比片中其他人都更加浓烈炽热。
面对“爱”,她清新、柔婉如同百合;守护“爱”,她不惜双手染血。
当她遇到命运的救赎,便剥去利刺与伪装,最终呈现出真实的模样。
这部电影改编自日本女作家沼田真帆香留的同名小说,曾译作《百合心》,是作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连续数年名列各种推理小说十强榜单。
做过家庭主妇,也曾出家修行,还与友人一起创业,年过半百后才开始创作小说的沼田真帆香留,很擅长描写女性心理的阴暗面,她对这方面的刻画不止是细腻,而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逼真,以至于有人在看她的小说时,产生过她在记录真实自我的感觉。
“杀人是我获得你的唯一方法,也是守护你的最后手段……”电影版《摇曳的心》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心理以及氛围,对原著都有较高的还原度,既有爱情的清新温暖,又有人生暗黑的忧伤与绝望。
电影全程都在展现这种“反差”,用清新与暗黑、华美与杀戮、鲜血与温柔的对比来告诉我们,有一种幸福来得如此艰难,如此悲凉。
将罪恶与爱情融合一体的好作品不多,《白夜行》算一个,而《摇曳的心》,可以说丝毫不逊色于前者。
《摇曳的心》改编自女作家沼田真帆香留的小说《百合心》。
沼田真帆香留很擅长描写女性心理的阴暗面,她对这方面的刻画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逼真感。
电影《摇曳的心》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心理以及氛围,对原著都有较高的还原度,既有爱情的清新温暖,又有人生的灰暗与绝望。
电影全程都在展现这种“反差”,用清新与暗黑、华美与杀戮、鲜血与温柔的对比来告诉我们,有一种幸福来得如此艰难,如此悲凉。
这是一个阴暗冷酷的故事,却开出了温柔的爱之花。
花儿随风摇曳,如同无边黑暗中闪烁的一点荧光。
作为改编电影,《摇曳的心》有着文本向画面重构时会遭遇的危险和机遇。
小说的改编为电影的叙事提供支持,也带来麻烦。
为此,《摇曳的心》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进入女主角美纱子的视角,而是用另一位角色亮介作为故事的引入。
亮介经营着一家餐馆,原本生活平常,但未婚妻突然失踪,父亲患上癌症让他遭受打击,在父亲家中,他发现一本名叫“百合心”的日记本,揭开了母亲身世的惊人秘密。
由此,亮介来自现在的故事,和日记本中过去的故事开始纠缠,影片被分为两部分,女主角美纱子进入了主观叙事的视角中。
这世界有一类人被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他们没有良知、道德、同情心。
他们善于说谎,没有负罪感,因此能很轻易逃过惩罚。
很不幸,美纱子从小身患此病。
她对于父爱的匮乏,导致她一直无法开口说话,对陌生的环境和社会感到恐惧。
她听见心理医生对母亲说,自己缺乏一种“百合心”,也许医生讲的是落脚处,但年少的她将误听来的词当成大敌。
她怕与人接触,好像所有人都是朝她袭来的刺。
直到她从杀戮和恨意中找到了释放渠道后,她才在表面上渐渐融入了正常的生活。
她重复将水灌入洋娃娃下体,不断把活物扔进洞穴。
没有安全感的人心里就像有一个空洞,总是想从外界获取安全感。
她不知道这是在靠折磨弱小,来填补空虚内心的惶恐。
她手下的第一个牺牲者是同学。
木楼翠树、细雨长落的小树林中。
同学池塘溺死,她却见死不救,那是美纱子第一次从他人的死亡挣扎中获得变态的快感。
死亡成了她的“百合心”。
最清新艳丽的色彩和最残酷冷血的旁观,两相映衬,形成让人毛骨悚然的诡异。
一个180度的旋转镜头,象征着美纱子的人生从此“善恶颠倒”。
少女时期的她,假装帮路人抬起下水设施,关键时刻反手猛地一推,压死了半个身子探入下水道捡东西的中学生,并让一旁的高中生为此陷入无穷无尽的内疚和指责中。
鲜血泛滥的一刻,她第一次抵达了令她陷入眩晕的刺激中。
长大了的她其实已经知道医学上没有“百合心”这回事,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她自认是怪胎,孤独与她形影不离。
直到她遇到美津子。
美津子同样有精神病,电影用她一次又一次的割腕自残和浓妆艳抹,来表达她的自我厌弃。
美纱子则是从凌虐玩偶开始,永远将自己封绝于人群之外自我遗弃。
所以她们懂得彼此、珍惜彼此,在人生的寒冷中抱团取暖,心怀希望。
但伤害太深,温暖太浅,她们寄望的平淡幸福,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彼岸。
无法拯救好友的美纱子,选择了结束好友的痛苦,让对方在“流血的快感”中获得永恒的平静。
一直认为自己的“百合心”是“杀人”的美纱子,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她杀死美津子的初衷是爱,但这爱充满了绝望。
相互依偎的人消失了,生命坠入严冬。
没钱生存,美纱子流落为妓女。
她像块生肉般任人宰割,男人的贪婪让她对于性的认知与肮脏联系起来,她杀死了羞辱她的前上司,彻底堕入黑暗。
《摇曳的心》的前半部分是惊悚恐怖的,在塑造美纱子的个人成长时以性心理发展作为符号性隐喻,加上日式恐怖类型片的阴暗元素,既惊艳万分,离奇诡秘,又看得人如坐针毡。
美纱子被丢入到了残酷的社会中,进入了成年人的世界。
她努力使自己正常化,一方面想迎合社会的期望,一方面又希望忠于自己的本性。
濒临崩溃边缘时,她遇到了那个蹲坐在桥边一身黑衣的年轻男子,人生开始出现不同……那个拂晓时分,她问他现在几点。
这本是嫖客妓女商量价钱的暗号,不懂皮肉交易的男人却如实回答:“9点50分”。
此后,这个名为洋介,面无血色的人每天等她,请她吃饭。
从不索取,只求付出。
袒露心扉后,洋介说自己每天都在赎罪——原来他就是她高中时那个路人,中学生的死使他被法院判了过失杀人罪,家里所有财产都用来赔偿了死者家属。
创伤后遗症使他夜不能寐。
原来这个人的痛苦都是她害的。
过去,她从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愧疚,如今,惊奇的罪恶感与宿命的相逢使她呕吐了。
将两人相连的命运红线,紧紧缠绕在了一起。
洋介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温热的爱意。
在被洋介凝视之际,迷失自我的美纱子知晓了什么是脆弱。
爱与温柔,被她深深铭刻于心,当作容身之所。
两人以爱的名义重塑自我,相互赎罪,相互认同。
尽管她肚子里是嫖客的孩子,男人依旧愿意娶她。
儿子的诞生让她有了抚育的母性,她从黑暗之中来到了阳光之下。
他们都像是人类中的半成品,但他们邂逅,因而完整。
日记里说,假设我只是为了和你相遇,所以才把你拉进这地狱之中,那么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我在混沌的黑暗里行走了太久,你是风雪冬夜里的光。
谢谢你把像小动物一样的我捡拾回家,将一碗拉面推到我面前。
他们在乡间买了房子,开始了平淡幸福的生活。
在发生了一场象征着蜕变与放下的关系之后,性从死之欲变成了生之机。
苍耳的“花语”是“怀着绝望而戒备的心”,期待着命运注定的那个人将自己带走。
画面上,爱情把美纱子身上挂满尖刺的苍耳剥落了。
洋介也渐渐被治愈,不复忧郁寡言。
当然,恶之果只是在等待时机萌芽,幸福从来不安稳,痛苦在酝酿潜伏。
《摇曳的心》的主题是从恶到善,向死而生的。
影片的后半部分,摇摇欲坠的幸福拉扯着观众,让人们看到沐浴在家庭和爱情中的美纱子,又亲手摧毁了这份难得的美好。
造化的冷与救赎的暖纠葛不断,最终把剧情推到了无可奈何的高潮。
几年后,美纱子为了守护家庭再度杀人。
警察上门问话,丈夫起了疑心。
她无法说实话,把一切过往都写进了日记。
但洋介还是发现了秘密,要求她以死抵罪。
目睹妻子在水坝上,顺从地绑着脚上的秤砣,有生以来首次流泪。
陷入矛盾的他,最终仅是让她消失,再别出现。
这是电影最虐心的时刻。
结局的阴差阳错之间,美纱子拯救了儿子亮介,并在病床前与癌症末期弥留人间的丈夫重逢。
两个人在彼此眼里还是当初年轻的模样。
虽然这一段稍显刻意而为,但看见整容后的美纱子与处在死亡边缘的洋介相视而笑,重回年轻时刻时,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温暖。
这是一部完成度极高的电影,代入感和沉浸感很强。
在变态与纯爱之间,《摇曳的心》找到了平衡点,让观众在一部影片中看到了两种原本对立的类型元素。
看似不可调和的爱、恨、性与暴力等元素相互融合,使得影片充满了迷人又动荡的魅力。
爱情、亲情、友情和仇恨的消失往返,人的死亡和精神世界的泯灭。
整个电影的情节充斥着失控的无力感。
像鲜血一样的美纱子,原本美丽又肮脏地流动,却又因为一颗真心如苍耳一般死死留驻身边。
被拨开,被拾起,离别,重逢。
摇曳不安的是心,安静守候的是爱。
片中的“百合心”,其实指人真实的自我。
美纱子只是在发现真我之前,先遇到了属于夜晚的自己。
她心中的爱,远比片中其他人都更加浓烈炽热。
“杀人是我获得你的唯一方法,也是守护你的最后手段……”面对爱,她清新、柔婉如同百合;守护爱,她不惜双手染血。
当她遇到命运的救赎,便主动剥去伪装,呈现真实的自己。
演员吉高由里子将所有情绪的藏匿和爆发都拿捏的恰到好处,让观众可以完全沉入到美纱子的世界里。
她甜美的外形让她有着母性的光环,同时那些眼神又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寒意,仿佛《摇曳的心》就是为她量身打造一般。
原著里有这么一段话:“你不能改变你的根本,你的原罪不可饶恕,所犯下的罪孽更是需要承担,但是你的生活方式,处事态度和内心的感情是属于自己的,是可变的。
”在改变中需要勇气和信心,往往我们会迷失,会放弃,会顺从自己的恶意,但是我们要始终相信每个人的存在并不是孤独而无意义的,终究你的人生会因为他人而得到救赎和完善。
「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呢?
假設我只是為了和你相遇,所以才把你拉進這地獄之中,那麼這就是我們的命運嗎?
」整个电影的情节都和打光一样苍白,苍白并不是空洞,而是无法控制住的无力感。
爱情、亲情、友情和仇恨的消失往返,人的死亡和精神世界的泯灭,摇曳不安的心究竟是什么呢。
像鲜血一样的美纱子,随心美丽又肮脏的流动,却又因为一颗真心如苍耳一般死死留驻身边。
被拨开,被拾起,离别,重逢。
摇曳不安的是心,温柔守候的是爱。
还有很多细节没有看懂,但基调实在太沉重人心的描述实在太过细腻,血腥度超过我承受能力,就不打算二刷了。
三星给吉高高女神,所有情绪的藏匿和爆发都拿捏的恰到好处,让人可以完全沉入到美纱子的世界里。
两星给剧情和画面,真的太美了。
顺便松山研一真的瘦了呀5555是我的初恋L酱大帅哥!
先说剧情吧,太多槽点了吧。
其实前半部的铺垫还好,虽然气氛诡异了一点,但剧情基本没有大的硬伤。
后面谜底揭开后就开始跑偏了,水库的时候,那么一个大铁砣砸在了吉高的小腹,居然屁事没有;更不要说整容可以一秒变脸;我为了看他们的脸,真的直接就忽略了这样的剧情。
再说演技。
吉高、松山研一、松坂桃李都是我喜欢的演员,最喜欢的应该是桃李君了。
吉高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演员,无论性格还是演戏。
长相甜美,但说话特别直,很喜欢笑,身材不是那种骨架形,有点肉肉的,非常可爱。
所以她对这种冷血神经质的人物把握得特别好,这部戏里她的演技最高。
松山研一的气质很喜欢,干干净净的盐系男子,浅浅淡淡的感觉,不是一眼帅哥,但越看越有味道。
这部戏和吉高太有CP感了,真的非常搭,演技当然是很稳定,喜欢。
桃李是我很喜欢的演员,一直以来演戏也很努力敬业,虽然很多人吐槽他在这部戏里只会做夸张的表情,但我私心觉得不功不过吧。
希望他能多多磨练演技,以后越走越好。
好啦,作为下饭剧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个故事的框架还是很精彩的。
第一次看新片展,还看到了导演,不过现场采访环节有一半问题问的还真是……导演原来拍过近距离恋爱啊,那是要支持一下了!
毕竟有nana~作为艺术,黑与白平等,为什么就不能歌颂那部分黑呢?
况且日本电影的调性惯于塑造阴暗美。
电影中又造了一个新杀人狂魔女-吉高饰演的美津子。
虽然最后一个中年妇女如何杀了黑帮几人的杀人手法可能性有待考量,但是也可以看出美津子的转变,杀人对她之前是麻木不仁的,最后为了她的儿子也可以理解为为了爱吧,只能再次坠入魔女。
(阳光版本式理解)美津子因为童年阴影而人格扭曲,已成为一具空壳,她认为自己有罪,她杀人会加重她的罪恶,但她就是上瘾于此。
她的割腕朋友也是另一个变态,越是痛越是沉迷。
支离破碎的两人只拥有了短暂相互依靠的时光。
巧合出现了,美津子遇到了因为她而心灵破碎的松山。
片中美津子的自白那一句比较令人难忘,为了遇见你,我把你也拖入了地狱,这也是种幸福吗?
虽然并不觉得他们两人爱情有多么深切,美津子真的因为和松山的爱情而改过了吗?
还是说她作为一个自始自终冷血的杀人魔女会塑造得更成功呢?
吉高的演技是不错,但是感觉颜实在会让人在魔女的印象中出戏…再说电影中类似“不要紧,我体内有杀人狂的血!
”之类台词还是蛮有槽点的…
色情暗示/血腥等场景容易引发观影中途产生不适感…松坂桃李的角色设定暴露了演技短板;看到吉高出演果然应该做好片子(题材和内容都)走偏的准备;第一次get到了松山的好看,高挺的鼻子和笑唇真的很适合这个角色,大屏幕上一点也不输(甚至觉得超过了电视里)。
【这一点上和一同观影的朋友出来后迅速达成了共识这世上男人总觉得自己能拯救流落风尘的可怜女子;就好像女人总觉得自己能令浪子回头再新生。
最后一句:反社会人格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早关爱…早处理!
ps:音乐和片尾曲很值得一听
被悬疑骗进来的,然后是温柔自责男救赎美丽变态女的故事。小火慢炖融化冰山生儿子。松山研一我好喜欢。
整个逻辑都不通??除了吉高由里子的颜还能看啥?
中二心。。。
个人觉得电影比小说改的要好一点,刨去了父亲后来跟别人生儿育女的情节,减掉了原著大团圆的结局,电影这种纯粹又带一点遗憾的结局似乎更让人难忘。
实在是不伦不类,可惜了吉高的颜
松山健一的身体我可以,哈哈哈
吉高妹子演杀人狂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但是现代戏就显得拖沓且没必要,少年真的不考虑一下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前两次杀人拍得不错,那还是吉高由里子没有成为吉高由里子的时候,和割腕女的情感路线也不错,但后面就坠入苦情的魔窟,变态气质不再。我不再相信日本以大女主为卖点的奇情戏,这种电影一开始摆出一副好像要尽情扭曲的引人姿态,但总是在伦理面前畏手畏脚,拿一些奇怪的煽情点当南墙一样撞上去。就像这部片子引进了家庭关系,但几次分分合合完全没有可信性,还分走了吉高妹子一半的戏。
一个女杀手的自述。全片只有吉高由里子的演技可以看,故事很俗套。松坂桃李还要加油啊。
小吉高一脸无辜相,但又特别适合演这种心里病态的角色。她和松山的那段“苍耳子之爱”,莫名的让我想起挪威的森林。
日式变态
故事硬着头皮编,我只能硬着头皮看。
三星,多一星給吉高和松山的表演。
作者像在说:我知道这个故事挺瞎编,但为了编圆它,还得接着编下去。结果呢真编圆了。
你的温柔毫不留情,仿佛苍耳落满了我不曾见光的森林。所有的难言之隐,都源自我黑暗深处的百合之心,所有的片刻光明,都是你赐予我的,过于耀眼的深情。
emmmmmm,其实读日记的点还不错,从以为是读小说——读真实的事——读自己的人生……(年轻的父亲竟然是L,我要加一星)2018.4.22@金逸大悦城
电影应该叫:我的母亲是连环杀手。男主翻到那本日记的时候,我大概就猜到了。日记里记录自己从小开始杀人的女子就是男主的母亲。难得,男主的父亲在经历那么多冤枉委屈后,依旧善待社会,没有扭曲变态。用满满的爱感化把自己推下地狱的妻子。
J
剧情太扯了,吉高太好看了
这不是和《白昼的恶魔》一样的故事嘛……
霓虹什么时候才能放弃【角色整个容=强行换个演员】这种迷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