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我的少女时代》之前,希希推荐先看下这部,说女主是同一个人。
开头吓坏了,暂停问她:是鬼片吗?
那么可怕。
被告知不是,继续往下看。
哦,原来是搞笑片。
女主和变态学长这红线啊,原来一早就拴在一起了。
女主和变态学长的前女友成为了同事,前女友变成拉拉了,超帅超酷,所以跟变态学长分手了。
然后变态学长开始变态了。
做了很多夸张的事情。
但是人还是很单纯很善良。
too young too simple周慧敏这么没有上进心这咖啡店这么多年居然没倒闭还在经营挺神奇啊!
男主的老板到底是混娱乐圈的还是混组织的啊?
演员还是黑道大哥啊?
这一段真的是太夸张了。
最后,女主暗恋的帅哥居然是鬼!
居然是店主周慧敏的老公!
男主也遇见过鬼,经常给他吃烤肠的老伯。
所以他们俩是天造地设的见鬼夫妇。
其实整部电影都不知所云啊……然后又有一个一个的巧合在里面,然后还有灵异事件陈妍希最后作为彩蛋出现,点了一杯“小龙女”,前女友给上了一盘小笼包……自黑给加点分
整个故事开始,我带着点鄙视,毕竟台湾片子大多都文艺到脑残,最后真的被故事有点感动到,最重要的不是恋爱怎样,而是我超不能想象,原来,开始的那个美男子竟然,是个幽灵。
好吧,我觉得真够文艺的。
情比金坚啊,这是,我还是觉得女老板的爱情更让我觉得心里舒服,那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可是出现那么韩版的情节,车祸,我能翻个白眼吗?
谁在马路对面,过马路不先看看有没有车啊?
那车是要开的多高速,能眨眼的功夫,刚好把人撞死?
看来,那司机肯定是故意的。
=。
=
柴智屏、九把刀炮制的粉丝电影《等一个人咖啡》,于10月17号在内地悄悄地上映了。
宣传规模不大,也不敢太大。
档期选择得不很理想,但也不敢再拖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大获成功后,柴、九二人见利逐利,打算榨尽这个类型和自己品牌的经济价值,一口气拍了两个姊妹篇,合称九把刀的“爱情三部曲”。
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我的情敌是超人》,已因柯震东吸毒案搞得上映无期,眼看这第二部《等一个人咖啡》似乎是能在大陆捞上点钱,不料柴智屏涉案被限制出境,九把刀政治立场饱受争议。
这不,就在电影公映的当日,《环球时报》挂出了邱毅的讨九檄文《九把刀新作在大陆火将是耻辱》,各影评网站里此片也被狂刷低分。
柯震东、柴智屏、九把刀三人的问题分别是“毒”、“赌”、“独”。
撇开这些不谈,只谈这部电影,这电影也是有够“毒”、“赌”、“独”的。
毒《等一个人咖啡》在台湾卖得不错,据说票房有2.6亿新台币。
但是,卖得好就是好电影么?
《等一个人咖啡》是很有些毒性的,在审美上它趋向三俗。
首先是庸俗。
九把刀作为一个作家,他的作品是没营养的。
过去大陆的知识分子曾嘲笑汪国真、周国平,觉得他们浅薄。
现在呢,看看现在流行的都是些什么作家,顿时感觉80年代的读者真是逼格顶天。
台湾曾流行过柏杨、李敖,流行过三毛、琼瑶,那时候大陆的老学者们都看不上这些“俗”人,到现在台湾“文豪”成了九把刀,不知当年的老先生们泉下作何想。
《等一个人咖啡》里的爱情,就和日本少女漫画、港台言情小说、网络自曝帖及陆琪的心灵春药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甚至比《暮光之城》、《饥饿游戏》之流还低一些。
不过它倒是具有一些经验真实性,说明创作者是谈过恋爱的,这点比同天上映的崔健的《蓝色骨头》强。
什么巧遇、冤家、挡子弹、出车祸、等一个人……全是三流韩剧的桥段,虽然拼得倒是还算精巧,但再精致,也和片首那条马大便一样,不会变成人大便。
其次是低俗。
《那些年》里面已经有一些完全没必要存在的低俗元素,但是网络作家么,天性就是要哗众取宠,要他不低俗就和要我不吐槽一样困难。
《那些年》里的撸管、颜射在大陆上映时倒是被剪掉了,《等一个人》里的“奶头有毒”、“还魂叫鸡”等却都保留了下来。
留不留,无伤大雅,因为它本就没有什么大雅小雅。
肌肉少男穿比基尼泳装,帅T咖啡师在饮品里加蟑螂……这些东西实在是太像中二生想像出来的“妙”梗,辍学后的韩寒都不会这么写的。
最后就是媚俗。
拍这么俗,不是因为艺术,而是因为钱。
的确他也靠这些赚到了钱。
柴智屏敢投这么多集“小时代”,可见她在艺术水准上是无下限的。
《等一个人咖啡》杂七杂八掺入一大堆包括鬼在内的鬼东西,不是因为它们应该出现,只是因为这些玩意儿有人喜欢看。
那些客串露脸的新人老人,那些网络搞笑短片似的“有才”的包袱,全是为了哄观众开心才被硬塞进来的,就好象过去为了哄军阀开心而让关公战秦琼一样。
赌北上的台湾电影人逐渐学会如何应对大陆的审查制度,也学会了投机。
虽然与他们的香港同行比起来,台湾人迟了点,但在巨额利润的诱惑面前,大家来赌这一把,博这一次,拼的主要是脑子,而不是先来后到。
《等一个人咖啡》最震撼我的地方,是它,作为一部鬼片,居然通过了大陆的审查。
之前文隽的《京城81号》装神弄鬼一整,到最后揭开谜底是并没有鬼,女主角吃了迷幻药。
《等一个人咖啡》把迷幻药喂给观众,小清新、重口味了半天,到最后揭开谜底,竟然是“人鬼情未了”……有鬼怎么行呢?
把鬼的名字改成“天使”就行了。
虽然本质上都是人死了以后的幽灵,但换一个称呼就能通过审查了……“天使”……高,实在是高。
又如,杜琪峰、王晶等曾抱怨大陆不让拍黑社会,搞得杜琪峰拍《毒战》、王晶拍《大上海》,委曲求全变了味。
《等一个人咖啡》就聪明多了,黑社会,拍了,行为、行动、行头都和黑社会一样,但是要自己注明:他不是真正的黑社会,这个暴哥,只是黑社会文化的爱好者,是山寨版coser。
和他起冲突的是另一群自以为是黑社会的小混混,大家互相砍人,但是没有人被砍死,所以只是治安冲突而不算黑帮火拼。
如此就可以拍了……还能公映。
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出国”旅游。
如果是来大陆“出国”旅游,那就有“台独”嫌疑。
所以干脆去非洲,对两岸三地来说都算“出国”。
这做的和《痞子英雄2》里避开“总统”和“国旗”一样巧妙。
台湾人进入大陆电影市场比香港人晚,但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懂得变通的台湾人可能会后来居上哦,毕竟都是讲普通话的嘛,思路更接近。
可惜,就算手里的牌再好,赌运不佳也是无济于事啊。
你看,这不,柯、柴、九相继都出事了,这把骰子没掷好啊。
独平心而论,《等一个人咖啡》没有那么糟,它是我看过的最独特的混搭类型电影,和卢正雨的“嘻哈三部曲”、易小星的“万万没想到”一样“好看”。
就这一部电影里,粗略地遥望一下,至少就有超级英雄片、校园爱情片、美食宣传片、台式黑帮片和鬼片五种类型!
它们居然被创作者用强力胶黏在了一起!
尽就此壮举而言,我向编剧九把刀和导演江金霖表达我个人由衷的敬意。
你们是真的完成了“报告老板”的壮举啊!
作为超级英雄电影,男主角阿拓的人设堪称惊天泣鬼,比他扮演者的名字“布鲁斯”还屌。
造型是身穿比基尼,脚踏直排轮,手中用狗链拴着他的兵器——一棵大白菜,身怀绝世铁头功,有着太阳般的笑颜和超人的正义感。
只看外表的话,基本是《十万个冷笑话》里筋肉哪吒的真人版。
但看人不能只看外表!
他作为一个英雄,当然要有超能力!
他小时候隔壁卖香肠的阿伯死后化作“天使”——记住,是“天使”,不是“鬼”——赋予了他一项超能力,就是如果他遇到自己真心喜欢的女孩,便可以从女孩的头后面拔出一根热腾腾的烤香肠!
这个能力是很强大的,只要他心中有爱,这辈子就饿不死。
不但如此,这个能力还有加强版,就是如果这个女孩也喜欢他,他便能从这个女孩的脑袋后面摸出来一碗刚出锅的加了姜的豆花!
干的、稀的、荤的、素的都能爱到擒来,这么强的英雄,当然得给他的人生稍添几分遗憾了,这不,虽然他能从女主角头发里抽出香肠,但老也端不出豆花……原来女主角心仪另外一个看似从《小时代》里穿越而来的男生——一个高大美颜版的郭敬明。
这男生看上去是真花心,每天都坐在不同的女孩对面喝咖啡,但这不妨碍我们女主角痴情。
女主角为了接近帅哥,就到这家“等一个人咖啡”咖啡店打工。
一个月后,听闻了老板娘周慧敏的故事:老板娘曾经爱过一个人,这个人像韩剧里一样为她挡过子弹,也像韩剧里一样过马路时被车撞死了……末了,女主角向帅哥告白时,真相大白了,原来帅哥就是这家咖啡店曾经的老板,他死后变作一个“天使”,一直守护在这里,只有女主和男主能看见他。
他托女主为他老婆调一杯传说中的“老板娘特调”咖啡,说完就像韩剧里的天使一样长出翅膀飞走了……女主搞清楚自己的单恋是撞到鬼,这才幡然醒悟,一边哭一边从她头上端下来一碗热气冲天的豆花……我服。
电影还差10分钟结束时,影院扫地的老大爷进来看了一会儿。
虽然他不认识我和另外两个仅有的观众,虽然他没看前面的剧情,也没听过九把刀的名字,但他还是自言自语地说出了自己的观后感:“这拍的啥么!
……个烂怂……”虽然大爷您很愤怒,但我还是不建议您说脏话,毕竟您没买票。
据说,《等一个人咖啡》是九把刀这辈子第二好的小说,但改编成现在这副模样,总让人想起一句古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有一条明晰主线,是柯景腾喜欢沈佳宜,掏了心肺。
《等一个人咖啡》也有一个关键事件,那就是调出一杯“不似咖啡”的咖啡,假戏真做。
可惜,在电影行进过程中,电影老跳到不搭嘎的东西上,比如那家海鲜炒面店,比如那些大丈夫的热血打赌。
即便那段故事把台式屎尿屁的趣味发挥到了极致,可惜,它们的显眼反而把咖啡店映衬得缺乏生机,毫无活力。
试看,周慧敏饰演的老板娘完全不在状态,好像幽魂。
阿不思造型虽酷,但角色可有可无,形同鸡肋。
万人迷的泽于,一笑一开口,立马散发着台湾偶像剧的精准神韵。
简言之,这家咖啡店的气场不够,好料不多,导致了放大招反转的时候,整个煽情效果也大打折扣(虽说依然会叫人意外)。
关于咖啡店的台湾电影,《第三十六个故事》已经风靡过一阵。
如今,九把刀卖的似乎只是一个概念了。
由于《杀手欧阳盆栽》和《变身超人》不甚成功,有人也怀疑着九把刀似乎只能卖上九个月,远远够不上九年。
好在,《等一个人咖啡》在台湾票房不错,香港的两千多万也可以交差。
毕竟,这个卡司规模,确实也顶不上《那些年》的三分之一。
人们有直观的对比,面对柯震东和陈妍希,再看看宋芸桦和布鲁斯,我想说,即便后两者不让人讨厌,但也不会有太深刻的印象。
江金霖是《那些年》的执行导演,早先有八卦说,台湾评委在讨论《那些年》时,直言九把刀在拍摄现场完全依赖执行导演。
但大家都看署名,他依然还是作为名正言顺的新导演。
不过,反观内地跨界的郭敬明韩寒,实际上,当预算足够强大,导演只需要做选择的活,而不是创造的活。
摄影方案,A或B。
服装方案,C或D。
就跟有些演员喜欢抢着导戏一样,这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所以,即便有人会觉得不好看,《等一个人咖啡》还是“一部电影”。
暴哥等人的段子好笑,老板娘的故事也感人,甚至连周星驰粉丝都会感到欣慰,居然有人直接致敬起他了,从《破坏之王》到《少林足球》。
可是,《等一个人咖啡》依然无法消除那种乱入感,从神似《艋胛》的谈判追杀,到《鸡排英雄》和《总铺师》的夜市小吃,这些戏码不是不好,而是给我一种单调重复感。
或许它们对台湾观众非常灵验,可是,我的感受更像是一次次往脑袋上敲转头,一次次从后脑勺掏出香肠。
拍第一块砖,掏第一根肠或许是聪明,但后来的,我觉得一点也不。
对比下《少林足球》,铁头功的出场还有老板等人助兴,比《等一个人咖啡》要好玩太多。
如果从放大招的格调上,《等一个人咖啡》在剧本和结构上,真的不逊色于《心花路放》,可惜,香肠豆花爱心笔令这部电影的气质游离于咖啡馆以外,更像是那些主打本土人文风情的台味电影。
某种程度上,《等一个人咖啡》变成了小清新和台味片的混合物,是优雅和低俗的冲突,涂抹了九把刀的屎尿屁趣味于其中,令人难以入戏——而只能当做一部恶搞喜剧来看。
可是,当恶搞起来,你又发现,这些东西在无厘头电影面前,依然是小孩子的过家家游戏,连打手枪的威力都不够,毫无震慑力。
毕竟啊,这些一看就不是什么真实故事,谁会当真呢。
【凤凰网 http://ent.ifeng.com/a/20141020/40333960_0.shtml】
用的仍然是《那些年》的套路,但并不是每个女主角都能像陈妍希那样魅力四射吸引眼球,更何况这一部的人物线索比较松散,轻重难分的主次角色如走马灯般登场,势力均等的电视剧手法令人觉得影片冗长累赘。
毕竟是新人导演,拍的也是别人的剧本,难以发挥自己特色也算情理之中。
魔幻元素的出现勉强是一个亮点,不过依然沾染着变调的性意味,毫无疑问,这就是九把刀的个人癖好。
周慧敏的客串演出惊喜欠奉,让很多奔着她去的影迷愿望落空。
真正的惊喜绝对要数赖雅妍,帅气俊朗的外形根本难以让人相信是个女子!
演绎方式让我印象深刻,可惜戏份不多,有点无疾而终的惋惜感。
看完电影已经是深夜了,我抱着笔记本躺在床上,回想着电影里那些烂俗的桥段,却意外的觉得异常温馨。
看多了爱情电影,我们都希望得到一份自带主角光环的美好爱情,然而正如《长相思》所述,现实中我们遭遇的浪漫桥段很少,最多的仍是爱而不得,忘却不能。
电影当然比生活精彩。
“等一个人咖啡”是电影里一间咖啡店的名字,也是电影想要呈现的关于爱情“咖啡哲学”(即以如咖啡般的轻松形式展现观点)式的思考。
电影没有满足于诉说简单的相遇、恋爱、分手、复合的故事,而是另辟蹊径,创造了一种只属于九把刀的热血、简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温暖形成的一套组合拳。
男主角是大学里的传说,不过既不是男神,也不是学霸,而是光听别人的介绍就已经令人望而却步的阿拓学长。
阿拓学长不负众望,第一次亮相就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脚踩轮滑鞋,手里拎着一捆大白菜,身上穿的是粉红色的条纹比基尼,脸上荡漾着天真的傻笑,笑出一口白牙。
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看阿拓却隐隐然有了一种英雄气概,他一直在用自己平凡的力量做着看起来很蠢却不太平凡的事。
比如和别人定下奇怪的约定而抱大白菜穿比基尼一年,比如为遵守一个承诺而延迟毕业七年,比如同时在分居16年夫妻的洗衣店和海产店打工并赚够了环游世界的旅费,比如喜欢上女主角后还一心一意的鼓励她告白男神…..这些都是最简单平常,却是普通人难以拥有的英雄气概。
九把刀好像无所不写,这使电影在剧情上充分展示了“我猜中了结局却猜不到过程”的走(gou)心(xue),如果你想象力正常,那么十分钟就不难猜到结局。
不过倘若你放下身段,走进故事,你会不断惊讶于电影充满想象力的细节!
这些细节不会暗藏玄机,而是让你重温一遍自己的青春幻想,自己的白日做梦,然后再告诉你这就是真的,让你看到屏幕上倒映出来的自己吃惊的眼睛。
如果你观影丰富,还可以看到电影里对几位“老牌配角演员及电影作品”的致敬,这些很容易让我们会心一笑。
看到故事本身热血的莫名其妙又温暖的刚好治愈的梗,以及几位演员选择上的惊艳,相信我,惊喜会一波接着一波。
电影的彩蛋也在意料之外,不满足于常规套路的主角们出镜逗比秀恩爱,而是富有诚意跟自黑精神的小段子,叫人喜欢!
看到这里,我已然可以毫不犹豫的交出好评了呢!
最后的最后,好想问问男主角,烤肠拌豆花的味道可好?
台湾青春爱情电影总是透露出一种傻傻的淳朴,那种单纯幼稚可笑的情节混掺着无节制的善良,仿佛一下子也让自己单纯了许多,电影总是围绕着纯爱进行展开,不掺杂一点杂质的情感看着那么的让人难以接受,却总能勾引起人们对爱情幻想的兴趣。
爱情的美,无非是两个人对彼此的甘愿付出,爱情的美,让对彼此的牵挂都成了一种幸福。
我们幻想的爱情总是会在心灵深处落地生根,而真实的爱情却一点一滴的割伤了我们,刺痛了心灵。
电影就是一个造梦的机器,它给了我们对内心深处的爱情有了一个完美的幻想,又对真实的爱情鼓起勇气去追求,因为电影的结局总是好的,而我们幻想的结局也会因为追随而梦想着有一天也会是好的。
等一个人,需要付出时间去相处与见证,也许我们会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对的他而完成一场轰轰烈烈华美的爱情,也许我们会在错的的时间,错的地点,遇见对的他,却会付出艰辛与努力去见证自己内心当中最真的感情。
是你的终归是你的,怎么逃也逃不掉,不是你的最终还是无法将他紧紧的攥在自己的手心里,随着时间的飘摇,你还是会选择放手去找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人,没有什么放不下,想不开。
痛了自然会放手,累了会不知不觉的陷入沉睡,只是自己还天真的以为自己还在锲而不舍的追随着,而实际上在自己的心里早已经放下,空缺,等待着爱你抚慰你心灵的人出现。
电影的美是让你感到了爱的纯真,电影的美让你明知道看到了虚假的东西,还能哄骗着自己去相信,去感动。
电影并没有给我们讲述一个真真切切的故事,而是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幻想,创造出了一个夸张虚构的现实童话。
电影的逻辑就像陷入爱情里面的人们一样,没有智商。
却能够让这种傻得可爱的智商,唤起我们对纯真爱情的幻想。
电影很耐看,我们喜欢这样的电影,并不是因为他有丰富的剧情,而是这种电影不需要让人思考而直接体会其中酝酿的感情。
说到剧情,电影堪称无脑,几乎可能出现的弱智剧情都能出现在电影桥段里,不但恶俗,甚至毫无品味,不同时空都能串联起来来营造一个不可能有的爱情,着实难为了作者与编剧的想象力与构造力。
电影作为爱情喜剧的存在,充分发挥了台湾青春偶像剧中的所有商业卖点与元素,毫不吝啬的将所有发生的不可能都可能性的出现在剧情中,不但嘈点多多,口水多多,就连电影所描绘的人生价值观都让人不忍直视,不敢苟同。
但作为一部迎合青少年口味的电影,电影还是给予了青少年观众一种放荡不羁的爱情梦想,因为电影里有甜蜜,有悲伤,有对一个人的眷恋,有对爱情缘分的刻意安排。
不但为我们阐明爱情的道理,也为我们讲述了一场生动活泼的爱情故事,没有背负过重的感情负担,随性而为的人生感悟,加深了电影对爱情的理解,也幻想出了爱情可以永恒的概念,十分具有创意。
电影里面的爱情感觉更像是由二次元的世界里走出来的,夸张的剧情,夸张的戏份,仿佛每一段爱情都能来的惊天地,泣鬼神。
我们触摸电影里面的人物,更像是翻开了一本漫画书,那种感觉仿佛什么都能成为可能,无论是天使还是凡人,无论是活人还是死人,都会有那么一份纯美的爱情守护在你身边,关心你,牵挂你,一直等你重新找回快乐,重新找到自己的幸福才肯离去,才肯走开。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幻想自己也可以有份让自己幸福要命的爱情,因为我们渴望被守护,渴望被关心,渴望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有一段纯洁无暇的完美爱情与自己邂逅,与自己相伴。
哪怕自己缺点多多,毛病多多,都丝毫不会受到影响,丝毫不会动摇爱情陪伴你的决心。
我们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爱的奇迹,这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难以体会的感觉。
虽然电影用一种近乎无厘头的搞笑方式为我们进行诠释,这也难掩爱情透露出来的那种不可抗拒,不能拒绝的魔力。
正因为对爱情颇为深刻的描写,让电影充满了一种颇为饱满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支撑起整部电影,而不让电影的剧情显得枯燥乏味。
我们可以鄙视电影的剧情,也可以看低电影的质量,但我们不能抹去的却是电影饱含深情的爱情。
九把刀写了不少小清新的书,很有一些人气。
九把刀拍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台湾 大陆票房都不错,特别是在大陆,很给原本大陆对他很陌生的名字增长了许多的商业价值!
于是,为了商业利益,大陆有人就特别去投资,拍的等一个人的咖啡,希望也能够再捞一笔!
只是,九把刀自己认为,他需要强烈的展现自己的政治态度,去高涨自己在台湾年轻人,这个受众中的影响力。
于是 就有了服贸太阳花学运一直到现在,九把刀的各种言论!
无论是他自己脸书喊的:跟大陆做生意,台湾就没有民主了,还是他为了台独建国的公投盟泪流满面,包括跟邱毅打的官司,九把刀成功的在自己的台湾青年这个受众中名气威望高度提升!
有人说,他的政治态度是他的自由,当然,没人能硬逼九把刀支持统一,反对台独,也没人能改变九把刀对大陆的敌意和仇视!
只是,你既然选择了如此的政治信仰,如此的仇视和敌意大陆,为什么还要为了商业利益,跑到大陆来卖电影?
政治信仰是你的自由,但为了铜臭却又腆着脸跑到大陆赚钱,这是不是在思维模式上很不要脸呢?
于是,又有人说了,不能因为他的政治态度和信仰,去敌视他的电影和小说!
乍听一下,似乎很有道理唉,但问题是,既然对方把你当敌人,你还能热情的拥抱着敌人去送钱?
这就如同,有人被人砍了一刀,还高喊虽然他砍我不对,但我依然明天还买他的凤梨酥吃!
这是一种怎样的被虐情怀,我不明白,我想,或许绝大部分的大陆人都不明白!
等一个人的咖啡是不是一部好小说,好电影,众说纷纭,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要不要看九把刀的等一个人的咖啡,我想,许多大陆人已经有了定见,就如同杜汶泽一样,大陆人也是人,凭什么,你扇着我的巴掌,还要我给你低头送钱?
有人说,别人打你你送钱,这是大国国民的情操,我觉得,呵呵,这反而是傻逼中的傻逼!
男主角是个打赌打输要带着一颗大白菜穿比基尼过一个学期的头脑很简单的家伙,和《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男主角有点像,女孩是个心灵很细腻,喜欢另一个暖男的新生。
男生有个诅咒,他会从自己喜欢的女生脑袋后面摸出一根热烤肠,还能从一个喜欢自己女生后面摸出一碗豆花。
男生为女生挡下公共汽车,后来男生还为女生挡下一把刀,但是女生最后才知道真相,哭着去追要出国的男生,此时主题歌想起,超感人,超感动。
等男生从国外回来,去找女生的时候,女生的头上可以同时出现豆花和烤香肠,哈哈,好搞笑哦。。。
这片的剧情设置很无厘头,但是节奏很棒,音乐很美,配得恰如其分,主题就是等一个人,所有的角色都在等一个人。
结尾有点出乎意料,但是很感人。
没看过小说,所以并不能评价出和小说的差别再哪里,只是从看这个电影的角度中说一下。
先表白一下阿不思,真心帅啊,但是每次调咖啡前的那句喝什么,总让我联想到金星呢,热门段子害死人啊!
和一般台湾电影有点不同,穿插在主线当中的人物竟然是个天使,我的天啊!
脑洞太大了,有点跟不上了,但是台湾电影永远都离不开那种暖暖的爱情故事,咖啡店的老板娘的故事,和无意中应聘到咖啡店做侍应的思萤的故事,还有阿拓学长打工地方老板的故事,三段各自的爱情故事,却有有着某种联系,表达的没有想象中那么乱,三段主要的爱情,但是却有着各自的不同。
我比较喜欢老板娘的爱情故事,在咖啡店独自郁郁寡欢的咖啡店老板娘却不能喝咖啡,每天沉浸在过去中不能自拔,在第一幕中老板娘看到过去哭坐在大雨中的自己冷漠的走掉了,我想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己,让自己从悲伤中走出来,就是这样的人却一直不自知的被老板化身的天使所守护着,要是没那么抑郁,我应该会很羡慕这样的人设,我觉得台湾这样小清新的爱情故事最有魅力在于每次你看完后,不管两个人在一起还是各自安好,你都可以对爱情重新抱有希望,希望自己可以遇到那样的爱情,那样的人,即时没有在一起也不怨恨。
希望我也能遇到这样一个咖啡店,作出任何一款你想要的咖啡,再遇到一个可以让我在他身上看到豆花的人。
本以为会难过一把,却是笑了一场。
九把刀脑洞无限大。。。等一个人咖啡,好美的名字,也是个感人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等一个人,那个人,或早或晚都会出现。
九把刀有时候会给人一些彭浩翔式恶趣味和小把戏附身的赶脚,台式小清新,宅向,人情义理和轻故事的加持则会呈现出独到的影像风味,这一点跟苏照彬的路子也很像。
20141108 @ Clementi 把等一个人 和 月老结合起来了,但总的来说不好,演员的表演更是灾难~
脑洞巨大的笑点,彩蛋不错
我出问题了嘛,没觉得烂片啊,觉得比那些年好很多啊,就是很胡扯罢了,可能我口味独特?女神的设定是来打酱油的嘛,虽然恨死女神那个颓得像烟鬼一样的状态,不过不会减星,娱乐片嘛,何必太苛求
从拍电影来说,九把刀的才华已经耗尽。尴尬的台词,零散的笑点,肤浅的人物,结尾甬长而刻意的煽情,不是看着身边抹眼泪的台妹,我真想起身提前走了。看完得出一个结论,台妹真是又蠢又嗲又可爱额!!!!!
我可以选择不看电影
除了叙事还算流畅之外完全没有别的优点...最值得吐槽的是我居然给看完了...
宋芸桦那几年挺火啊 咋出来的 男主憨憨的 张立昂可以再油腻点 蓝心湄整到崩 李罗表情演法 喜欢赖雅妍 陈语安眼袋大特写 其实是为了看眼周慧敏 多年前就知道此片了 没有主线比较松散 虽然最后回忆很套路 看见鬼的梗也很老 但是还是很温情 片尾彩蛋台湾电影和小笼包的梗 陈妍希一脸老态 配乐堆流行歌也是醉了 “你爱吃我的卤蛋 只许吃我的卤蛋”
九把刀就是很难超越那些年了。这个是真的。
很不错啊!
剧情是有一点狗血啦,但是很暖很有趣,挺好看的一部片子,欢乐多多也会有感动
两星半。奶子都没长全的妹子都知道以和为贵,你好意思拍成这样来给人看~纯情不纯情,恶搞不恶搞,青春不青春,四不像~
10.19 @ 深圳MCL影院花园城店
九把刀 周慧敏 香港第三周上映, 靠口碑票房比首周更好!!!
剧情设定好穿越,看着周慧敏的脸就出戏.....
[星星][星星],校园套路电影,却想加入小清新的爱情,但更多的看点竟全放到了无关紧要的搞笑上,况且还不怎么逗人,还不如影片结尾彩蛋中小笼包的自黑。看不见的人的暗中帮助与互动的套路更是了无新意,比起那些年,本片就像是飘在天上,找不见多少真实
导演微博玩多了,把微博梗堆积成电影和春晚有什么区别
空留恶搞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