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那个喜欢从背后杀人的燕十三?
”影片刚开始,听到这句话,我已经隐隐不安。
以燕十三的剑术和傲性,怎么可能会从背后杀人?
在古龙的世界里面,从背后杀人的人,怎么会成为一流的剑客?
从知道尔冬升要拍这部电影开始,我就很期待。
一是因为我太喜欢古龙,二是我也还算喜欢尔冬升。
但是古龙的东西,实在是难拍。
如若真的照着书上完完全全的搬下来,想来定不会好看。
这一次尔冬升和徐克,在台词上的确是下了功夫,尽量在保持古龙原有的韵味和演员说出口不尴尬之间找一个平衡。
比如燕十三见到竹叶青第一眼时说的“竹叶青,有毒。
”,便是很经典的古龙味对白。
而且在布景和环境构设上,也在设图寻找一个新的古龙的世界架构的出路。
古龙的武侠世界,独立于历史之外,没有特定的年代,环境描写往往几笔带出,讲究的是一个烘托氛围。
打斗场面也常常是意识流写作,不去具体分析动作,而从天地万物去比拟,触类旁通,讲究的就是一个“感觉”二字。
比如他形容谢晓峰的剑法,便用的是“风”这个意象,世间万物,有谁避得开风呢?
所以他的剑法天下第一。
读他的书就好像看两个一流剑客决斗,你要是看得懂,看得畅快淋漓。
要是看不懂,倒也能觉得这场决斗打得真是精彩绝伦。
这也是他独自开拓出来的,“新武侠”之路。
而尔冬升执导的这版《三少爷的剑》,一定程度上对这种“感觉上的环境”,做到了还原。
燕十三去神剑山庄时,一人,一舟,苍山雾绕,鸟尽人绝。
而船上的东西,也和原著基本相同。
倒是省去了撑船的谢掌柜,倒也无伤大雅。
而影片中用幻影黑人来演示剑法的设定也颇有古龙的韵味。
在人物方面,老苗子和苗婆婆是电影中诠释最好的两个角色。
古龙常常会用这种底层人民的温暖和乐观,去描写他最喜欢的友情和爱。
爱是古龙作品的精髓之一。
花满楼爱万物生灵,温暖如斯;燕十三爱剑,痴至无情;风四娘爱萧十一郎,深至骨髓。
尔冬升自然也去描绘了爱,同时也将慕容秋荻对谢晓峰的爱进行了解构和一定程度上的重塑,然后更为清晰的表现在了观众面前。
慕容秋荻爱权利,也爱谢晓峰,原著中她一边随时计划着杀了他,却又在他决战前夜,出现在他床前,让他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燕十三。
谢晓峰常讲:“到底是我对不起她?
还是她对不起我?
”影片中关于这段感情的塑造,还算叫人满意。
用《东邪西毒》来想的话,爱情本无输赢,又怎么去判断究竟谁负了谁多些。
前面说了,古龙的东西,搬上银幕,若是完全按照原本的东西套上去,那是编剧和导演的无能,但要改得好,留住精华,完成再创作的升华,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而我个人以为,这次的改编,大部分是失败的。
最终看完我只有三分的满意,而这三分,来自于前面我说过的优点。
影片我最不满意的一点。
就是燕十三。
玩游戏的时候总要取id,我一般会用这几个名字:陆小凤,燕十三,司空摘星,胡铁花。
陆小凤这个名字常常被别人占用,燕十三也是,一般到司空摘星,就不会有遇到重名的情况了,要是用到了胡铁花,就说明这个游戏真的很受欢迎。
燕十三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
“以前有个人叫燕五,还有个人叫燕七,你觉得你比他们两个加起来还要厉害一点,所以你叫燕十三。
”乌鸦和他两个人去喝酒,却都不带钱,互相承让着让对方付账,乌鸦要他用剑上的明珠去换酒喝。
燕十三说:“这些珠子都是假的,真的我早卖了。
”得知三少爷已死之后,燕十三刻舟沉剑,从此不知所踪。
影片在燕十三沉剑之后突然引出一个名医,我本以为是为了为之后燕十三救谢晓峰做铺垫,心中本有些暗喜,因为读小说时,便觉得燕十三突然医术高超,有些突兀。
哪知道这一次,命不久矣的,竟然不是谢晓峰,而是燕十三。
而这,就让那一场经典的决斗,那一场命中注定必有的决斗,完全变了滋味。
古龙小说中有很多经典的决斗,而关于决斗的结果,一般都是有原因的。
而这个原因,是早就定下的,是存在于人物本身的性格和情感之中,并非真的是技艺上的较量。
如,上官金虹对李寻欢,李寻欢胜在正义不灭,大义不可能败给邪念。
又如,叶孤城对西门吹雪,其实西门吹雪当时有了妻女,有了牵挂,从剑神化为了人,入了世,本应赢不了叶孤城,而叶孤城与剑通灵的过程中看透了胜败,自甘死在西门吹雪剑下。
而燕十三和谢晓峰一战,燕十三为了能拥有这一战,为了不让谢晓峰无法对施恩过的人用尽全力,他化妆为一个佝偻老人,用五麻散和刮骨去毒,救活了谢晓峰。
决战之前,他已经施展出了“夺命十三剑”中的第十五剑,那让万物陷入死寂的一剑。
谢晓峰的剑法如风,而这要命的死寂如真空,不正好就是风的死对头?
但燕十三自己无法控制这一剑,然而在决战之时,他剑尖一个颤抖,终究是到了这第十五剑,这一剑毫无生气,出手之后必有死亡,燕十三反手一刺,刺向了自己。
为的,是他没有办法,杀一个他救过的人。
高手相争,本就是毫厘之争,一个念头,一阵微风,都会影响整个大局。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谢晓峰,还是西门吹雪,战前都需要稳定心境。
然而,影片设定了绝症不治的,是燕十三。
最不可思议的是,燕十三竟然还教了谢晓峰如何杀人不伤性命。
(ps. 看到豆瓣上有人吐槽燕十三说谢晓峰已经看过了他的剑法,所以自己赢不了他了,文者认为这个不能理解,我觉得可能是武侠看的比较少吧,一旦剑法被对手看过,而对手又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怎能看不出其中的破绽?
)燕十三这样的人,心中定是没有善恶正义的,他无情无义,否则怎会练出让万物都陷入死寂的剑法?
影片竟然给他定了个死前想要为世人做好事的形象,简直让人费解。
而且为何燕十三竟然还在乎名利,说什么不愿意活在三少爷的影子下。
且不说燕十三本人并不在乎名利,而这从他说自己剑上珠子是假的那句话中可以看出,也从他一开始不知道三少爷剑中破绽时,明知自己定会输,也要去赴死的态度中看出。
(ps. 三少爷剑中的破绽是慕容秋荻告诉燕十三的,但其实这个破绽,是有后招的,而用燕十三的第十四剑,也是无法破解的。
)再说,一个人的剑法,和性格有着莫大的联系,行走江湖的人士,常常一两招就能看出这是哪门哪派的武功,燕十三和谢晓峰两个性格迥异的人,一个是祖传的剑法,一个是自创的剑法,定当大有不同,又怎会有“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三少爷”一说?
这简直不能忍。
而被善恶正义所禁锢,为正邪所迷茫的,从来都是谢晓峰。
所以应该经历生死劫,看透善恶的,也从来都该是谢晓峰。
从天下第一的三少爷,到没用的阿吉,再到只是谢晓峰的谢晓峰。
这一路的转变,是谢晓峰的历练。
他天赋过人,又出身名门世家,谢家的灵气,都聚在他身上了。
是,他不会输。
他是天下第一的三少爷。
天下没有他得不到的东西。
他肆意挥霍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己。
终于,他厌倦了。
所以他就成了没用的阿吉。
他想要逃离这种如影随形的空虚。
他想要平静。
但是哪里有这么容易。
一朝入了江湖,怎是改名换姓,忍一忍,就能离开的。
况且他还欠下了这么多债。
风流债,生死债,又或是因天下第一这个名号无端端生出的债。
假死一场,怎可能看得透江湖。
所以他必须亲自走过生死界限。
所以命不久矣,无法医治的人,只能是谢晓峰,不能是燕十三。
而在三少爷欠下的诸多债中,小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
我没有想到影片竟然删了小弟这个角色。
小弟是谢晓峰和慕容秋荻的儿子。
谢晓峰得知小弟的真实身份后,一直想要弥补小弟,然而却因其中曲折,再加以竹叶青等人利用,二人误会一直难解。
执导红旗镖局事件的发生,才给了二人和解第一步的机会。
而在决战之后,谢晓峰终于成了谢晓峰,江湖上又出现了一个新人,名为谢小荻,一路斩杀名剑客无数,颇有成为天下第一的气势。
这才是江湖。
生生不息。
三少爷走了,还有谢小荻。
而燕十三呢?
肯定还有一个燕十三的。
这也是,江湖的迷人之处。
我承认,三少爷的剑这部小说,情节统一度不高,人物出场也多而略微杂了些,因为古龙十分喜欢先写尽一个人的武功高深,然后再一层层的被之后出场的人物打败,以一种“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对比感,去描写最后一个人武艺的精湛。
所以常常会出现很多颇有名气,然后花了些许笔墨去描写的人,实际不过是打了一个巨大的酱油。
所以在进行再创作的时候,对人物的删减,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像小弟这样,牵扯到故事重要情节和精神的人,实在不该删。
再说一说原著中花了不少心思去写的竹叶青。
竹叶青是全电影最不符合原著的一个角色。
明明是一个醉心权力,八面玲珑,心机很深的一个角色。
却活生生变成了一个痴汉。
更不要说,管辖一方的大老板,本是一个智力武力都应高于竹叶青的角色,却如此弱鸡?
他在电影中是天尊的一个舵主,而就这样的人,在怎么当上天尊的舵主?
又怎么能够管住他手中的地盘?
最后,何润东和林更新的几次怒吼,都让我十分尴尬。
以及,为什么何润东不是演西门吹雪,就是燕十三的?
到底他身上哪里有这类人的气质了?
但我必须承认,就他自己演的西门吹雪来说,燕十三演的要好些。
这个对比仅仅是对比何润东自己演的两个角色。
并且,感觉何润东是不是总得罪造型师?
看完电影的我,沐浴更衣,一口气写下这堆胡话。
若这其中有什么破绽,还望大家指出。
尔冬升有他的三少爷情结,我也有我的古龙情结。
大家爱的都是这片如春一般生机盎然的江湖。
但我这套剑法已经成型,也就不再改进了。
好坏与否,自在每个读过的人的心中,而我能否赢得几个同道中人,全看缘分了。
《三少爷的剑》,讲的是天才剑客三少爷不愿再杀生,一心想远离江湖归隐田园,在妓院当打杂,在农夫家挑粪,只是为了赎罪,他觉得自己杀人,破坏别人的生活是犯罪。
从少爷变成平民甚至“没用的阿吉”,他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享受其中,燕十三以为他是普通人要教他练剑防身,他不愿意,燕十三骂他懦夫。
合情合理。
燕十三这个角色最有意思,也是一个天才,他找三少爷比剑,就像练琴需要知音,听说三少爷已死,他扔掉了自己的剑,这人时日无多,在死前为村民除掉恶霸,却无心结识了平民身份的三少爷,和盘托出生平武艺,两人居然真的成了朋友和知音。
这地方很讽刺,江湖中人为什么一定要以剑会友呢?
这部电影讨论的名利生死观也是比较有意思的,树根大佛出现过四次,都与生死有关
第一次出现大佛:三少爷跪在佛前寻死,挑粪人路过问你为什么想死?
他说,我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关于生死问题,燕十三也说过,当你做任何事都知道结果,人生也就没有意义了。
燕十三去杀任何人都会赢,只有去挑战三少爷是不知道结果的,这就是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得知三少爷已死,燕十三也觉得活的没有意义。
坐在坟堆里的燕十三,知道已无法在江湖留名,于是拿起剑为民除害,虽是将死之人,却又像重获新生。
挑粪人对三少爷说,当你吃馒头觉得有味道了,生活就有意义了。
江湖为名,都是求死之人,而普通贱民,求生而已,挑粪人问三少爷,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紧接着是挑粪这段,挑粪人称屎尿为“人中黄”,“金汤”,“木樨香”,人中黄和金汤在中医中都是解毒养生的中药,寓意三少爷由挑粪这贱业中又重新学到了生活的意义,这粪水乃是救命之良药啊!
第二次出现大佛:燕十三教“没用的阿吉”生平武艺,让他防身为村民做好事,不为名利全盘脱出,燕十三一边教一边将平生江湖怨气讲述,他怨三少爷死得太早,而自己没有知音就如同住在棺材里等死一般,大佛中出现了“假想敌”的幻影,燕十三大声咒骂三少爷:愿你在阴间,冥顽不灵!
在教完所有剑法之后,他似乎也放下了名利的负担。
第三次出现大佛:村子被烧,三少爷想要的隐居生活被毁,他负伤倒在树根大佛下,燕十三舀了佛前的水喂他,救活他,并告诉他为什么一定要杀人?
你也可以只败人而不杀人。
(与第一次大佛前有一个将死之人在旁边,三少爷见死不救,却一心求死形成对比)
第四次出现大佛:三少爷打败了天师救了宗族,带上毁容的小丽继续行走江湖,小丽问他:还杀人吗?
他说,不杀人,救人!
大佛前的枯枝败掉,生出新芽。
结尾处三少爷与燕十三的比剑最动人心魄,三少爷决定重归武林,只败人而不杀人,大隐隐于江湖,为了知音与尊重,他用自己的剑真正比武一场,送患绝症的燕十三上路,知音刀下死做鬼也无愁啊,动人至极!
最后三少爷用自己的剑换了燕十三的剑,为他在江湖留名,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啊!
慕容与三少爷爱情不和,在于他们的人生观不同,三少爷是天才,天才可以超越物质去看待人生,把物质看得很淡,而慕容秋荻是权力物质女人,她身上的纠结在于她想把三少爷变成武林至尊,而不明白武林至尊于三少爷何加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
)高高在上的太阳,为什么要把它拉进淤泥里?
她不懂三少爷要的生活是双脚插在淤泥里的真实。
这整部电影就是徐浩峰的“刀背藏身”,刀背只败人而不杀人,三少爷真正出剑之时,是为了友人之爱而不是恨,所以他让慕容不要恨他,刀里有恨才会伤人。
刀与剑,恩与怨,恩一头怨一头,出剑可生怨,也可生恩。
筹备了十九年,被刷成这样的低分,我想尔冬升导演心里也一定感受到了孤独
我经常会遇到自己看过并很喜欢的电影,回头去看网友的评论,才发现打分非常低,很久之前有一部《剑雨》(这电影也有吴宇森的名字,也有韩国影人参演),看过之后十足惊艳,不能说自己近十年来看过最好看的武侠片,但是却至今念念不忘,可是回看,却评分极低(现在分数升到了7.0),前几天翻出了尔冬升导演新拍的《三少爷的剑》来看,也颇有一种惊艳的感觉,没想到在豆瓣翻评论,却看到骂声一片。
评分4.9分。
一直想为这个电影写点什么,恰逢吴导导演的又一部合拍动作片上映,索性一起写了也罢。
《三少爷的剑》老版拍摄于1977年,当时还是当红小生的尔冬升担任主角,饰演三少爷,而今,他敢于将40年前的老片重拍,是一种勇气,也是将自己全新的感悟融入到新片之中,从而成就出全新的气质,新片子特效与画面都做得很唯美,弥补了邵氏背景简陋的缺点,添加了全新的情节,将慕容秋荻与谢晓峰之间的恩怨纠缠描述得难舍难分,小丽的角色也更加复杂而不是天真无暇白莲花。
燕十三与谢晓峰之间的互动,既是笑点,也展现了古龙笔下的侠与义,燕十三对于剑道的热爱与比试,对于对手的珍惜与切磋,最终愿意死于他剑下的惺惺相惜,都令人折服。
谢晓峰拥有着天赋与权势,最终却无法面对自己的杀业,变身成为一无所有没用的阿吉,这个角色本身就充满哲学意味,到底什么才是富有,人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
他与慕容秋荻之间的对抗与爱,令人无奈,却又深深痛惜。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导演的选角有所缺陷,最明显的是扮演竹叶青的顾曹斌,用力过度,让人跳戏,而他御用的万国鹏也是台词生硬,其他人的表现堪称中规中矩,燕十三与小丽的设定十分讨巧,林更新不功不过,而江一燕算得上从影以来最值得琢磨的角色——世故城府,心狠手辣,也有着最决绝的爱,导演把两个人的对手戏演得哀怨缠绵难舍难分,真挚的爱,无法相容的价值观,她不断变换的妆容都对照着自己的内心变化,从青春勃发到心有怨愆,从一次次从希望到绝望,这是一个复杂而且引人深思喟叹的角色。
这个片子收获了谩骂无数,看大家的评论大多是“我从没见过….”,或是古龙看见这部电影如何如何,其实自己没见过的不见得不好,而古龙如果今日仍健在,他也不会站在原地,而是继续向前吧。
大家一边说这片子配不上古龙,一边用一种现时代生活中普遍世俗的标准来衡量这部片子,是的,看起来,燕十三的很多行为都是中二,谢晓峰十足渣男,但是这就是古龙笔下的任侠放荡,不拘小节。
或许大家不喜欢,不适应,不是这个片子不好,而是我们距离侠义,距离古龙,早已经十万亿光年。
记得之前看过刘德华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说过的(大意):曾经台湾电影低谷的时候,各位坚持了50年,现在到了我们坚持的时候了。
然后是深深的一鞠躬久久没有抬头。
当时真的看到泪目。
在一个行业之中,尤其是现在港片风光不再的时代,每一个仍在坚持的电影人,其实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为电影做一份贡献,并且努力开创电影的新形态,尔冬升如此,吴宇森亦如此。
70岁的吴宇森,依然没有离开电影,他又拍了自己那可能费力不讨好的动作片。
我想本身这本事也缘于一种热爱,一种对于电影成长的渴望。
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看到,真正的热爱是不离不弃,共同成长。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这剧是要把古龙气活过来吗?
谢晓峰的武力值差到居然就任由一群人轻易灭了娃娃一家,还得靠燕十三救才得以逃脱。
那个见了娃娃一家的死还无动于衷没有丝毫愤怒的懦弱,还有需要燕十三指点的被动,简直看不下去了。
我是很久以前翻过一点原著,很多情节都记不太清了,但是有几个精彩的点我还隐约记得,一个燕十三第一次去神剑山庄刻舟沉剑,一个是最后谢晓峰自己把大拇指削了以后不再握剑,这些电影里全都没有。
唯一觉得还可以的是谢晓峰和燕十三的对手戏有不同于原著的新意,只是谢晓峰不像是谢晓峰了。
可话说回来燕十三的人设啊……那个奇怪的面相就不说了,什么叫背后杀人的燕十三?
我的天啊~绝望 最奇葩的是结局,慕容秋荻居然跟谢晓峰最后在一起了……两个道不同的人硬生生组了cp
特地跑到影院去看了《三少爷的剑•渣男谢晓峰四角恋爱记》其实一开始也没有抱很大的希望,但考虑到还不曾去影院看过古龙片,而且以后大有可能也不会再有古龙片了,所以还是去看了。
嗯,之前还特地买了《三少爷的剑》读了一遍,然后把当年尔冬升主演的那一版看了看。
其实也是比较期待尔冬升。
但尔冬升挺让我失望的之前就听说,“情节改动很大”,不过这也正常。
《三少爷的剑》在古龙小说中是很有意思的一部,它不是以人物或情节为核心,而是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主旨为核心。
真要论情节,反而是不大适于照原样改编。
但总也不能无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个主题吧,那就不是古龙了。
你不能说古龙不在乎正邪,不在乎爱恨情仇,不在乎争霸、复仇、寻宝的武侠小说三大主题,但古龙凌厉、冷酷的字句背后,是深刻的悲天悯人。
可惜,电影并没有表现出来,甚至连主人公不得不逃避的原因都加以改变,于是只剩下四角恋爱和“一统江湖”了。
就算是“四角恋爱”,也没把故事讲圆啊,谢晓峰对慕容秋荻到底是个什么感情?
凭什么就把人家给睡了?
以及,台词敢写得再弱智一点么?
然后就是,我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拍3D。
《三少爷的剑》和楚留香系列不同,并没有什么必须表现的视觉奇观,包括武打场面在内。
于是3D就主要追求“大”,大房子,大妓院,大片贫民窟,甚至谢晓峰的牌位也要像纪念碑一般(还特么弄个揭幕)。
幸好没有大宝剑。
徐克是江郎才尽了么?
演员也不大出彩。
林更新还是那么苦大仇深,何润东仍然是只会大喊大叫。
蒋梦婕的厚嘴唇和江一燕的非哭非笑脸也太令人出戏了。
徐少强顾冠忠是当年就参加过的老演员,但也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
65分,不能再多。
尽管古龙在小说里多次标榜他笔下的人物是名门正派,比如《武林外史》中的沈浪或者陆小凤楚留香。
但是这些大侠的行事风格和所处环境仍然是黑社会的那一套。
在《楚留香传奇之蝙蝠传奇》这一本里面古龙描写了一个名门正派华山派,掌门人为枯梅大师。
枯梅大师二十五岁的时候遇到“冷面罗刹”挑战华山派,自知力弱不能胜的枯梅大师燃起一锅沸油,将手伸入沸油中,并对冷面罗刹说:“只要你也敢这么做,华山派就认败服输”。
冷面罗刹自是不敢,但枯梅大师的手也已成为焦骨,自此得名枯梅大师。
纵观历史,这种斗狠的手段大多数都是黑帮火并的时候才用到的。
最出名的比如民国时期的天津混混,有的甚至能把自己整个的炸了。
白道的人不会这样原始而露骨,无论是怀柔政策或霹雳手段,面上总要阿弥陀佛的一片慈祥。
所以理解古龙笔下的所有人物,需要明白一个前提,他们都是底层人物,他们的逻辑是黑社会的逻辑。
即使混到了堂主掌门,也是黑社会的堂主掌门,登不得大雅之堂。
在“黑社会”这个设定的前提下,古龙笔下常见的一种意向,叫做“绝望”。
对人生和社会的一整个的绝望。
一个人绝望常常是因为他怀有希望而希望又破灭掉,倘若是这样,那人生尚有可以救赎的余地,因为他见过什么是美好。
而古龙的绝望是生于贫民窟的那种绝望,比如《流星蝴蝶剑》里的孟星魂,孤儿被收养,被培养成杀手,又看着前辈杀手们死的死废的废。
他所生活的地方就是无间地狱,明知走下去只有死路,但也根本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那么好了,三少爷的剑在讲什么呢?
讲的就是这种绝望和怎样逃出这种绝望。
整部电影不断出现的枯木和繁花就是这种意向的外化。
下面的影评独立于《三少爷的剑》原著。
燕十三出场的时候是以鬼魅的外形出现的,黑衣,黥面。
出身底层的苦孩子,为了在地狱里保住一条命,只好把自己也化成恶鬼。
他的第一次出场就是在杀人,杀成名的剑客。
这时候他的逻辑是,只要我跑的够快,命运就追不上我。
殊不知命运根本就不想追他,而是早已在终点处等着他。
没有败给任何人的燕十三败给了自己的身体,这是必然的,他并不是三少爷那样的天才,能走到巅峰,靠的是献祭自己,过苦,过劳,过伤。
燕十三在知道自己必死之后也没有什么惊诧,他很快就接受了自己要死的结局。
做杀手的,就是得有这个觉悟。
但是在他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燕十三的世界里第一次有了绿草和繁花。
他带着一车酒,走向了自己的墓园。
本该是一片孤凄的墓园出乎意外的欣欣向荣,与死气毫不相关,只有一片生机。
连死都能接受,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向死而生,这才是燕十三真正生活的开始。
这个时候谢晓峰在干什么呢?
在苦海镇的妓院里做龟公,苦海中的苦海。
电影后面反复提起谢晓峰的双手不能再拿剑,应该不是他不愿意拿,而是患上了某种创伤后应激障碍,他是真的不能再杀人,不能再见血,不能再拿剑。
所以他只能被家族抛弃,被流放。
他出走以后家族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出来寻他,即使家族面临着灭顶之灾也没有人想到他,因为他是真的废了。
天纵奇才的三少爷原本是武林的继承人,如果他不出事那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武林盟主,现在只能在妓院里给妓女姐姐倒尿,给妓院洒扫,给达官显贵偷偷送人,还得从小门进出,算是从天上跌到了泥里。
谢晓峰和燕十三,此时的境遇已经坏到不能在坏了,两个人都离死不远了。
其实这里才是大多数江湖人的结局,像燕十三一样在巅峰的时候死去,或者像谢晓峰一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放弃,在甘心或者不甘心中寂寂无名的消失。
那么当一切都已经坏到底的时候,触底反弹的时刻也就来了。
“连死都不怕,那就挑大粪吧。
”如果实在找不到人生的意义,那就回归最原本的生物渴望:活着。
三少爷从小锦衣玉食的长大,所以他的成长中始终就缺失一块。
而他偏偏又天资太高,所以他不得不去面对那些他这个年龄不能承受的江湖恩怨。
燕十三跟谢晓峰不同,他是一步一个血脚印走到了今天,见过最丑恶最凶险的人世,所以他杀人毫无负担,而谢晓峰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杀人却不停的杀毫无恩怨的人。
所以谢晓峰就像一棵树,基础还没有打的很牢靠就已经长得太高。
而挑大粪的这段日子弥补了谢晓峰缺失的那节成长教育课,用谢晓峰的话说,走到泥泞里,活的真实一点。
一开始谢晓峰流落到妓院的时候身上的银子都是一大把一大把的撒,丝毫不心疼,挑大粪之后两文铜板也要揣在怀里。
钱的来路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
到娃娃回家的时候,谢晓峰终于不想寻死了,他好歹找了作为一个平凡人活着的意义。
但是谢晓峰是神啊,他怎么可能一直做一个平凡人,所以造神的人也来了。
造神的人,就是燕十三。
燕十三背着自己的墓碑走过人群的场景堪称整部电影最浪漫的画面,比他住的鸟语花香的墓园还要浪漫,他居然还有力气调侃一句,雕的不错。
仿佛对他来说,死亡只是另一场伟大的冒险。
燕十三从来就是为自己,他只相信人为自己而活,所以那群村民跑到燕十三的墓园道德绑架的时候,燕十三毫不留情的斥责,你们那么多人,为什么不指望自己,要指望别人。
这就是强者成为强者的逻辑,弱者成为弱者的原因。
这一段道德绑架也是这部电影被人骂得很多的地方,但是导演自己不知道吗?
肯定知道啊,而且他不是借着燕十三之口怼回去了吗?
但是如果弱者有这个觉悟他就不再是弱者了,起码得是一群反贼。
燕十三被道德绑架之后坐在自己的棺材旁边喝酒,他在想什么呢?
也许是在想,他可以强迫自己成为强者,但没有办法强迫每一个人都变成强者。
而弱者,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就不配活得稍微轻松一点吗?
总之他决定,就帮一回,为了别人一回。
最终,燕十三成神了。
人们给他笑脸,欢呼,赞美,这些东西可能他以前也拥有过,但是这一次的笑脸里面没有恐惧,没有虚伪,没有谄媚。
在生命的最后,燕十三终于放松了。
燕十三之后就是谢晓峰了,他的觉醒之路比燕十三要艰难。
燕十三孤身浪迹江湖,来去无牵挂,他只要一个转念就可以完成蜕变。
但是谢晓峰身为神剑山庄的少爷,他想要回头需要面对太多人,还要面对自己的PTSD。
这时候燕十三给他指明了道路:你是去救人,不是去杀人。
杀人需要夺取另一个人的生命,救人只需打败即可。
最后谢晓峰回到神剑山庄,给恩怨一个交代。
他和他的家族驱逐的人,他亏欠的女人,因他而死的村民。
最后谢晓峰终于重回巅峰,再度封神。
电影的一开始燕十三就要找谢晓峰决斗,一心要杀了谢晓峰。
电影最后他俩也决斗上了,但是两个人心里都没什么戾气,就纯切磋。
一直不能杀人的谢晓峰,再拿起剑后杀的第一个人竟然就是燕十三,一直指引他的燕十三。
所不同的是,这是满怀着尊敬和慈悲的一剑。
电影的结尾是露出微笑的佛像。
这个佛像以前也出现过,就是在谢晓峰最无助最迷茫的时候。
那时候佛像被枯枝败叶所包裹,莲台前堆满了尸骸,挑粪的过路人跟跪在佛前的谢晓峰说,“他早已忘了我们”。
这尊佛像就是谢晓峰,他怀着普度众生的能力,却一直困在仇杀之中。
结尾谢晓峰踏上整顿武林,扶危济困的道路时,佛像前的枯枝终于掉落,重新露出慈悲的微笑。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记起他该做的事,该渡的人。
一个人只顾自己行不行,当然行,这条路顶了天就是觉醒之前的燕十三。
自己生病,自己受苦,再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燕十三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他能承担自己的结局,不会在受苦受难的时候痛哭流涕悔不当初。
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大多数人只顾自己只是希望享福的时候只有自己,受难的时候有人照顾,凭什么呢?
在这部电影里,逃脱这种绝望的方式只有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尤其是当一个人的能力特别强大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只挣扎于泥泞的手向他伸过来,这是出于人性本能的求救,救不救全在他一念之间。
他可以选择害人,选择踩着别人称霸,那就必须要服从狼的规则,愿赌服输,被人踢下来的时候也认命。
同样他也可以选择去拉别人一把,和别人产生连结,病了有人照顾死了有人埋,有家有归处,活在一个不那么冰冷的世界里。
你的选择是什么样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谢晓峰最终也没有回到神剑山庄,世间不再有三少爷,只有一个游侠。
他离开了那个体系,要去创建他心中的江湖。
- 这部片子的古龙味个人认为是非常正宗的。
古龙的打斗场面和招式很难影视化,因为他写的时候就很写意。
古龙一生嗜酒,不知是不是他喝醉以后才写出这些飘渺又神奇的招式。
比如写三少爷的剑快,需要慕容秋荻放慢几倍以后才看得分明。
这明显就不符合物理学定律,怎么拍?
总不能拍的跟某中悍刀行一样全靠慢镜头撑吧。
在招式还原这一块,我不是专家,但是每一场打斗的场景做的都挺好,比如神剑山庄决斗时候树林里苍松翠柏和毒烟来表现险恶,大堂部分用白色来表现凄绝,最后的决斗用非常唯美的花树和云海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美丽和阔朗,总体合格。
另外,古龙的语言非常的散文诗化,就导致他的很多小片段拿出来都非常的唯美。
连在一起反而少了点韵味。
这部电影也是,把很多段落拆分出来剪成短视频都是绝佳的,连在一起反而平庸。
比如燕十三买酒买马时候的问对,还有在妓院里挨4刀要钱,还有慕容秋荻的临死遗言。
每一段都浓缩着大篇故事。
最后一定要踩一下林更新的演技,整部电影他演的最好的部分就是在妓院里当龟公的时候,因为这一时期的阿吉是麻木的,不需要什么表情和情绪的。
等后面三少爷不得不去面对生死和恩仇的时候,他的演技实在太扯后腿了,完全没有演出三少爷内心的痛苦挣扎。
在最后决斗的时候三少爷在燕十三面前简直惨不忍睹,明明他才是锦衣华服的那个,气场却被一身破布的燕十三死死的压制,还驼背,毫无大侠的风姿。
倒是何润东的燕十三很让人惊喜,一人血书请何润东放弃霸总路线,多演些纵横江湖的豪侠。
直接点题了,三少爷谢晓峰究竟在痛苦什么?他的痛苦是整部书和这部莫名其妙的电影的来源,没他出来瞎晃荡,后面的一切故事都不会发生,谢晓峰和燕十三在神剑山庄就玩事了,江湖上无非继续传颂着胜者的神话。
所以说,谢晓峰,你他娘的究竟在痛苦什么?为名为利为女人,这都不可能,最高的名,最多的钱,最美和骚的女人他都有过;如果是拔剑四顾两茫茫的孤寂,他应该提前去找燕十三火并;如果是杀人过多的内疚,我看他成为阿吉以后杀人也不手软,而且书中杀铁虎时也是城府很深。
一个人不想活了总有不想活的理由,像谢晓峰这种没理由的不想活,真是天上地下第一人。
一个人做什么都伤心,都提不起精神,没事又想死,对敌人却下死手,这让我想起了二战时德国那个著名的抑郁症患者师,个个平常沉默不语,心如死灰,打起仗来杀的苏联人怀疑人生。
看到没,多像谢晓峰?所以,我判断谢晓峰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可能并未到重度。
也许太多的美酒女人和血,腐蚀了谢晓峰的神经,一个人终究不可能在凡间成神,哪里可以真正的无情。
慕容秋狄什么的只是借口,谢晓峰当年两次始乱终弃,也没比天尊道德到哪去。
而燕十三,一个人格分裂症患者(书中的段十三,燕十三),则有与谢晓峰同样的痛苦。
所以两个人的相遇相杀是必然,因为一个人的血只能成为另一个人的药。
可怜中华文明一向对心理学有神秘化的倾向,所以抑郁症患者谢晓峰,一直没有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治疗;而人格分裂症患者燕十三更可怜的成了谢晓峰的药。
封建迷信害死人啊,由此可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宣扬精神文明健康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最后,谨向谢晓峰患者和曾经的燕十三患者表示关怀,精神疾病可防可控可治,你们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学治疗,争取早日重返社会继续做对社会有益的人。
先说优点:3D布景色彩和部分特技动作还是体现了江湖二字。
接下来说说不足:1,武侠片,或者说功夫片,这种类型的电影为什么会存在, 有什么特色,主要适合表达什么, 观众为什么要看这种类型的电影,请导演好好做做工作,了解清楚了之后,再去拍片子。
不要用西部片来表达悬疑,不要用爱情片表达恐怖, 不要用科幻片表达爱情。
也不要用武侠片表达和侠义无关的东西2,太多的妓女,太多的非主流, 太多的人生思考, 太少的武侠和江湖3,人物的妆容不要向西方魔幻看齐,东方的魔门也有自己的风格和尊严。
电影里面天尊那一派的装束那叫什么东西待续
古龙最出名的一句话,大概便是那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话说小时候我一直当这句是话是自古流传而来,当知道这是古龙说的时候我惊呆了……这句话还有后两句:寸心之争,生死忘矣。
因为这句话我一直觉得古龙写的才是真正的武侠,也因此在武侠作品中讨论“生,死”是非常下等和不入流的。
江湖上每天都是在杀人人杀,你忽然觉得自己其实并不应该杀人并不表示你会独立思考而且特立独行,仅仅说明你是个傻逼而已。
这一部诠释的谢晓峰完全就是个好日子过多了把脑子过秀逗了的傻屌,与之相对的燕十三是个苦日子过多了把脑子过秀逗了的傻屌。
尔冬升导演在上映之前说想把当年主演的那一部《三少爷的剑》都买回来烧掉——因为那时候自己年轻根本不懂武侠,扮演的人物每天不吃饭不上厕所一早上起来就拎把剑去装酷。
我当时看到这段采访的时候就想:完球,这电影路子要走偏。
但仍然没想到最后怹老人家呈上来这么一坨……“武侠”是童话也罢,春药也好,终究强过一个支离破碎逻辑牵强的蹩脚故事——何况它所探讨的,又十分低级。
《三少爷的剑》电影上映至今,毁誉参半。
夸它好,也许因为徐克、尔冬升等超强制作班底带来的动作、画面等架构,让人认为是香港武侠电影的还魂之作。
贬它坏,也许因为它过度诗化的台词和神经质的主人公逻辑等,会让人觉得是现代症候群的喧宾夺主,丢掉了武侠精神。
评价这部电影,首先我们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三少爷的剑》在武侠小说里不出名?
那我们喜欢看什么故事呢?
比如傻小子郭靖,从打不过杨康一步步成为华山五绝、侠之大者,襄阳城下伉俪情深为国而战;比如病弱孤儿张无忌,从不容于正邪两道,一步步捡宝、艳遇、习得绝世武功,被动周旋于几个美人之间,最后画眉归隐,逍遥自在;比如无赖小儿韦小宝,脚踢吴三桂,拳打鳌少保,黑白通吃,尽享齐人之福。
——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凡人修仙、屌丝逆袭的成长故事更有共鸣。
而古龙的男主角一出场已然是绝世英雄,捡宝练武不是他的日常,克服人性深处的弱点、战胜自我才是。
如果你简单粗暴地直接告诉我,《三少爷》讲的是,一个天下第一高富帅剑客逃婚、离家出走,去妓院做龟奴、挑粪工,只为了体验“寻常”二字,最后连累死了众多前女友、现女友、小兄弟,终于认清“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宿命,回到原位——我内心肯定是拒绝的,no zuo no die。
古龙想通过《三少爷的剑》告诉我们,英雄是凡人,有凡人的恐惧和压力,而我们更喜欢看“凡人能成为英雄”,如此而已。
正是因为缺少共鸣,所以《三少爷的剑》不火,也很难影视化。
然而古龙真的写了一个很无聊的故事吗?
我觉得《三少爷》也许不阳光,但古龙尊重“个人的生存状态”的切入点,很引人入胜。
剑客们杀人前会吃一碗阳春面、喝二两小酒,和小贩聊聊天;落魄的剑客和贪财的妓女在月下谈心,陌生人之间的同病相怜之感;老苗婆收留了谢晓峰,每次敲儿子的头,也会一起敲谢晓峰的头,那种家人的温馨。
古龙的江湖,古龙的人生,古龙的侠客,就是有这种“沉浸感”。
金庸的大侠故事让我高山仰止、击节长叹,而古龙则给读者一种“我也在江湖啊”的YY快感。
复杂深刻的人性内省、快意恩仇的男性友谊、永远性格扭曲的女人。
很遗憾,也许嫌原著太难表达了,导演将所有复杂的因缘、内心戏都丢给了最直接的东西来解释——狗血多角恋。
诸如,他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他爱她但在一起不开心。
她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她太爱他。
那他为什么要杀她?
因为他要拯救她……卧槽,武侠小说的性情中人不是心理变态好吗?
武侠精神的内核原本就与现代的世俗价值观有所不同,这种精神在呈现在大银幕时,更加需要巧妙转化,而非媚俗地用那些狗血恋情,为赋新诗强说愁。
古龙是写孤独的圣手。
金庸写孤独,大多在于对荣誉和异性的求而不得,那是一个少年人的灵魂。
而古龙写孤独,常着笔于那些身处巅峰的侠客,天下无敌,却忍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孤独。
翠云峰,绿水湖,神剑山庄的大厅中有一块很大的横匾。
上面只有五个字,金字:“天下第一剑”。
这并不是他们自己吹嘘,这是多年前江湖中所有闻名的剑客在华山绝顶论剑后,每个人都拿出了一两黄金,铸成了这五个金字,送给谢天的。
谢天就是神剑山庄的第一代主人。
这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匾上的金字虽然依旧光华夺目,“天下第一剑”的名声却不再存在。
近百年来,江湖中名剑辈出,已没有人能被公认为天下第一剑。
神剑山庄的光芒也渐渐由绚烂而归于平淡,直到这一代——因为神剑山庄这一代又出了位了不起的人,绝艳惊才,天下侧目。
这个人就是绿水湖神剑山庄的三少爷。
这个人就是谢晓峰。
天下无双的谢晓峰。
——《三少爷的剑》日复一日,不断有人上门求战。
高通说得一针见血:“因为你太有名,只要杀了你,就可以立刻成名,”冷笑着又道:“要在江湖中成名并不容易,只有这法子比较容易。
”于是三少爷的日常就是接战帖,单挑、群架,发抚恤金。
其实他本来并不一定要胜的,只可惜他是谢晓峰,只要他活著一天,就只许胜,不许败!
因为他绝不能让神剑山庄的声名,毁在他手上。
谢晓峰的父亲告诉燕十三:“谢晓峰从不轻视任同人,所以他对敌时必尽全力。
”一个人对敌时若是必尽全力,剑下就一定会伤人。
所以三少爷的剑下是从来没有活口的。
一生的名气为他带来无尽的杀戮,还招惹了太多女人。
他厌倦,他逃避,他想平凡,他要做最卑微的工作,做个没用的阿吉。
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慢慢地他发现底层的生活更加残酷,有一天,这个贫寒中带给他温暖的小家庭遭遇灭顶之灾。
那个有儿子一口肉汤,就绝对会分他一半的老苗婆横遭不幸的时候,三少爷的剑只能出鞘!
武侠小说是英雄主义,用武功的方式赋予人以一当百的力量,让人们有能力,也有勇气去面对不公和压迫,除暴安良,扬眉吐气。
所以绝少武侠小说去正面描写底层小人物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力量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无力和悲哀。
盛世的蝼蚁,把躯壳纺入盛世繁华的织锦,命若游丝,任人欺凌。
杨过不是,郭靖不是,韦小宝也不是。
阿吉是。
直到阿吉再次成为谢晓峰。
背负侠义和孤独的三少爷。
所以在最后,铁开诚才会说:“只要你一旦做了谢晓峰,就永远是谢晓峰,就算你已不再握剑,也还是谢晓峰。
”这是古龙的厉害之处,有市井的温情,有兄弟的友谊,有酒,浴火重生的英雄还是那个负剑独行的浪子。
残阳如血,也许远远地会有路人飘来一句“那个拿剑的人好像只狗耶。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最后用一首歌来解答:三少爷作为一个完美高富帅,非要贱贱地去做没用的阿吉,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地离开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 也渴望着 也哭也笑平凡着——朴树【享受爱好的快乐,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年华有情状”
林更新实在演不出三少爷
还是相当好看,讨厌特技的我也能看下去。
在一所叫武林的大学里,第一名三少因GPA太高,有时还被迫使诈打击竞争对象而决意放弃保研名额。而第二名十三始终是第一名的影子,为此他不惜毁容、刻苦学习乃至积劳成疾,但还是在最后的考试中不慎落败。三少与意中人浪迹天涯,而第二名躺在了他自掘的坟墓里……本片深刻反映了应试教育对好学生的荼毒
古龙那种装逼气质只在墨镜王《东邪西毒》跟何平《双旗镇刀客》里见过,尔冬升是不行,更多似乎是对自己邵氏大侠履历的一次缅怀跟自我致敬,看点唯有那些徐克助力的飞镖刀剑3D出屏画面,对白跟嘶吼笑到人不行,“遗憾是可以弥补的。”“不可以!!!!”哈哈哈。徐少强和顾冠忠两代云飞扬聚首演亲家。
三星半,本来对剧情就不指望,所以看看3D的刀光剑影还是蛮爽的
netflix上点开看了两个场景,不知道是穷还是审美癌,大部分画面都丑得令人颤抖,妆效也是,好丑,丑得看不进去他们在演什么……
比想象的好很多。动作分解比较详细。虚拟场景看习惯了也没那么讨厌。演员和剧情都没有太多突兀。
哈哈哈哈,这种一本正经在搞笑的武侠喜剧片还挺好笑的。演员用悲痛欲绝到狰狞的表情演绎出喜剧的效果真是开创了一门演技的新门派,恐将独步武林,人人效仿求教。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表演真是各种做作,台词各种出戏,剧情也是非常愚蠢老套生硬的,这种电影转3d除了为钱想不到更多的理由。真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
我觉得挺好看啊
原来是个喜剧,打戏还不错。男性主要角色的表演简直是灾难啊,尤其是反派,一张口就全场笑趴一片,那台词,那表演简直无力吐槽,编导刻意迎合当下主流观众的口味,搞得不伦不类,古龙迷估计会看得吐血,普通观众笑得没心没肺的很欢乐,不会有什么思考的,纯粹看过乐过就忘。5/10
哈哈一颗星给全影院不时发出的爆笑!哈哈哈太特别的体验
哪有那么差,古龙本来就很雷嘛
槽点太多一时无从说起:这就是一个武林世家的富二代少爷厌倦了做家族里打打杀杀的傀儡出走体验生活,遇到了名字随意叫娃娃的KTV公主和脸画的像熊猫的人生导师,中途被完全配不上“武林第一美人”称号的青梅竹马和暗恋青梅的咆哮帝随从横插一脚,但最终正义战胜邪恶,少爷与人生导师决战紫禁之巅,并含泪把人生导师杀了的故事。台词到底谁写的啊,从没见过这个令人无语的对话,“你的眼睛像江南的烟雨,一片凄迷”这他吗说出来真的不会招一大片鸡皮疙瘩吗?公主那一家子那种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到底是从哪届春晚的小品里抄来的啊!还有,演天尊那演员到底是哪儿找的,狰狞的脸咆哮的演技看得我太阳穴直突突!ps 林更新真的不要再演这种堪破红尘的武林大侠了,某个瞬间甚至以为你不是心死,而是面瘫了
不是全方位的平庸,是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的烂。
这打斗和动作也太不用心了。。
还行,蒋梦婕妹子皮肤真的好白好白好白啊,何润东在里面虽然脸画的很花,但是抵挡不住的帅气,演的也很好!就是林狗该钻研下演技了,资源这么好别浪费了啊!
优点和雷点并存,《剑雨》之后又一部难得纯粹的武侠电影,用一个大片的包装做一个很小、很个人的故事。武打设计、美术、配乐、节奏以及剧作传达的主题都很好,但是大部分演员和偶尔矫情的台词比较败笔,尤其是林更新和那个主演天尊的新演员真的很差。
我从没见过有哪个大侠是扛着自己的墓碑游街的,也没见过哪个大侠是人家说你不仗义你就去砍了坏人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我不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了!”更没见过大侠还自带烟熏妆搞得好像脸洗不干净一样。看到之前何润东咆哮我就很尴尬了,后来林更新也咆哮了,我心想:原来傻逼这种病是会传染的。
尔冬升当演员时演过的戏,几十年后再翻拍,充满着邵氏风格的舞美和布景,徐老爷监制下快意恩仇的打斗,在画面观感上显得颇有看点。然而剧情本身有所欠缺,台词尴尬,情节薄弱,难以撑起与画面同样酣畅淋漓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