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静下心来看的话,这不是一部沉闷的电影。
电影画面荒凉,展现了单身汉的独居生活:做一顿饭吃几天,衣服破了也没人缝补,爱动物胜过爱人,平时听听音乐,玩玩拼图游戏,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电影虽然情节平淡但层层递进,影片名字叫《公羊》,公羊是人们孤独生活里的唯一寄托,可他们如此爱羊只是因为不能把满腔热爱倾注在彼此身上。
围绕着公羊,兄弟俩嫉妒,愤怒,自私到团结一致,公羊不见了,他们爱却慢慢复苏了。
在那种寒冷、闭塞的地方,兄弟俩如此排斥又互相需要,眼角余光都带着对方的影子,格维兹常常透过窗子窥伺克里家,看到他过得不好久放心了,看不到他还担心得慌。
每个人周围的一切便是他的整个世界。
和家人吵架,以为所有的亲情都是这样;在社会上被坑,以为人心就是这么险恶;内心的热情渐渐冷却,以为人生不过如此。
眼前的迷雾越来越厚,心里的盔甲越来越硬,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结尾处看到克里抱着格维兹,有些感动,毕竟血浓于水,兄弟之间有不愿解的结,没有解不开的结。
刚从冰岛游玩回来,有空写一写影评。
故事非常简单,暂且写这一篇影评算是以作科普。
1、冰岛远离大陆,土地贫瘠、自然资源匮乏,人口稀少,地广人稀,20世纪以前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家。
2、冰岛的城市里没有所谓的现代化建筑(高楼),往往都是一些几层的house,但是城市和乡村却又高度的发达,所有设施都很全面。
3、自古以来,畜牧业是冰岛的支柱产业之一。
饲养绵羊、牛、马可以得到肉类,奶制品及其各种附属产品,尤其是羊毛产品。
4、冰岛的绵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其纯粹的血统,冰岛人在历年的艰苦环境中以羊为伴,有着浓重的历史感情。
冰岛养羊的历史有1000多年,当年是北欧人从北欧大陆和爱尔兰来带的绵羊杂交的后代,此后再也没有和其他的羊种杂交,是独特的纯种绵羊。
因为环境恶劣,冰岛羊极其抗寒并且是世界上唯一长着两种羊毛的绵羊:外面是一层十几厘米的毛,既能抗寒又能挡风,里面是细密的绒毛(不是羊绒),保暖性强,质量很高。
这也就可以体会为何电影里的每个人物对冰岛羊的感情,并且对外来品种羊的排斥。
5、因为地广人稀,人力资源缺乏,冰岛人的畜牧业非常狂野,任由其在春季和夏季自行吃草觅食,无人看管,只有到了秋季以后才赶回室内。
因为冰岛的羊肉也特别的鲜美,当地人也非常喜欢吃羊肉。
6、冰岛人极其喜爱穿毛衣,毛衣在冰岛极其保暖又美观,冰岛人以本国产的毛衣为傲,电影里男男女女都穿着毛衣。
7、冰岛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山区的路更是困难,特别在冬天,大部分路段在冬季是无法通行的,所以电影里能看到主人公有着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来辅助自己的农场,这在冰岛的现实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8、因为离北极圈很近,冰岛在夏天有极昼现象,冬天有极夜现象,这在电影里都有真实的反映,特别在冬季的镜头里,大部分场景都是黑天,很多都是在室内完成拍摄,给观众一个很真实的体验,由于条件恶劣,冰岛人在冬季很多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
9、冰岛人的教育水平很高,热爱音乐、诗歌、文学,这点和他们作为历史上农业国家的地位有个很奇特的反差,无论是农夫还是渔民都有自己的书房,人均书籍销售量是世界第一,冰岛人的文化水平因此也普遍比较高。
主人公在家中播放着古典乐看书的镜头非常多的出现,这是冰岛人日常生活的真实体现,(我们去到的一个农场主家里堆满了书籍和CD,主人还很在客房里放了音响设备)。
10、冰岛人做事非常认真,并且非常细致,并且冰岛人也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来处理这些细节问题,从电影中可以看到农夫家里竟然能打扫的如此整洁,并且家中的格局都是经过精心布置,不同场合更是有不同的工作服,因此会看到主人公频繁更换各种工作服和工具的镜头,不同职业的角色更是穿着不同种类的衣服。
11、冰岛人非常注重家庭关系,而且家庭地位非常平等(电影里母亲把土地分给了兄弟2个人),往往家庭聚会都是他们非常看重的。
因为人口稀少,往往在一个地区里所有人之间都相互了解。
电影里兄弟2人虽然不说话,但是遇到各种问题还都是想着对方。
全片只是叙事,没有太多的主观镜头来表现导演的主观感受,关于电影是否想要表达孤独这一点,我不太认同,孤独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觉。
像我们生活在几百万人口的城市里的人来说,一个村镇只有几百个人甚至几十人的生活就是孤独的。
冰岛人生活很实用,不会穿很时尚的衣服,除了一些首都和几个大城市外更是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对于一个生活在消费大潮中的我们来说,很多都是无法理解的。
但是我觉得电影可能并没有想表达这些,也许农场里兄弟俩人的生活就是冰岛放牧人生活的日常。
此片最让我感动的是兄弟两人最后在山上的戏,冰岛恶劣的环境在兄弟两人感情的强烈对比下如此残酷,全片色调阴冷(但在冰岛所看到的景色真是就是这样),这个很纯粹很质朴很本地化的故事,让冰岛这个被称为“被上帝遗忘的地方”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温暖。
故事也许过于简单了。
像一个简短的短篇故事,读来让人有余味。
两兄弟间的龃龉,通过养羊赛揭露出来。
哥哥的羊以微弱的优势赢得头筹,弟弟屈居第二。
但在一开始,两人出门之时如同路人的小段落,已经为此埋下伏笔:两兄弟积怨已深。
直到弟弟怀疑哥哥“污蔑”自己养的羊患上传染病乃是出于不轨动机,矛盾背后的原因才被揭示出来。
原来当年,父亲去世留下遗嘱,要将家产留给小儿子,母亲病危之时嘱托哥哥将房产让与弟弟。
至于更深层的原因,电影未曾说明,留下空白。
影片具有北欧人的独特幽默。
兄弟俩的住宅虽然只隔数米,却要用狗来传递讯息。
当气急的哥哥将子弹射穿弟弟家宅的玻璃之后,弟弟煞有介事地将更换玻璃的费用写于纸上,让狗送达给哥哥。
看到这里,观众多会会心一笑,想想这种“仇恨”要是放在中国,铁定老死不想往来,动不动就是大打出手,哪来得这么温情有趣。
龃龉的解开,借助于一次灭羊行动。
为了不让瘟情扩散,整个山区的羊都将遭到屠杀。
两兄弟都是爱羊之人,舍不得羊被平白无故地屠杀。
哥哥偷偷地藏下八只,以保留珍惜羊种。
弟弟知道后,过往恩怨抛下,同心联手,反抗警察毒手。
最后在深山中,哥哥不幸受寒休克,弟弟以身体焐热弟弟。
“是羊让两兄弟走在了一起”,腐女们会心地笑了。
《公羊》尚可一看,但给个“一种关注大奖”就未免过于褒奖了。
就像之前一年的那部《白色上帝》,不知道是何人评出来的。
古米和基蒂是两兄弟,但是四十年来冷战,需要沟通就让一只边牧来传递纸条。
山谷里每年举办的羊比赛中,基蒂得了第一,古米很不服气,偶然间发现基蒂的羊得了羊瘙痒症,随后全村的羊都被屠宰了。
古米偷偷的在地下室里藏了几只羊。
纸包住不火,最终还是被发现了,古米向基蒂求助,俩人冒死想保全仅剩的几只羊。
他们把羊赶去暴风雪的山顶,以求逃过围捕。
风雪中,古米和基蒂走散,基蒂找到古米时,古米已冻僵在雪地里。
基蒂挖开一个雪洞,脱光衣服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兄弟古米。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亲爱的古米。
外面暴风雪还在嘶吼着,但亲情从此刻已解冻。。
其实我看不下去我认认真真观看20分种后觉着好没意思,估计就是一部人与羊的感情故事集。
有很空镜头能体现出片子主要的灰暗情调,结局注定有些悲剧。
(写这句话我还没看完)空旷的大山、辽阔的草原、阴黑的天空。
特别是一望无际的大地上人口稀疏。
咱这儿生育率这么低该不会n年以后就是这个现象吧……………………!
主要就是两个兄弟对羊的爱恨情仇,反正我觉着没意思。
……………………………
这部来自冰岛的温情小品类型片,以无招胜有招的方式在2015年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一种关注大奖。
在北影节上又再一次大放异彩。
电影剧情简单,没有起伏,甚至没什么对白,全片保持着一种一看就知道是北欧人那种特有的高冷。
当然也保持着北欧特有的风光,呼呼的海风,阴郁的天气,一望无际的草原和身后的高山,还有冬天来临之后日夜不息的暴风雪以及一天不出门扫雪就足以把你的家门都堵上的积雪。
电影的名字叫做《公羊》,电影的高冷可想而知,连电影的名字都没能给观众一点可猜测的信息,看到名字只能想到一群公羊而已,几乎对电影没有什么期待。
其实它有一个副标题——《两个兄弟和八只羊的故事》,这个副标题可能没有那些大片一样能够让人浮想联翩,但至少电影的故事性得以展现出来。
至少我们可以知道这部电影里会有两个兄弟和八个公羊,而且还会有一段故事。
这样,看这部电影的欲望就来了。
看了副标题之后,正在期待电影精彩的故事的时候,电影缓缓开始了,你却会慢慢发现电影的节奏实在太慢了,基本上没什么故事性。
即使有故事的话,那也是高冷的你爱听不听的故事。
电影的主人公是两个年过半百的老兄弟,他们住在一座山谷的农场里,而这个山谷里所有的居民都以养羊生,而这群人对羊才是真爱,把羊当作孩子,甚至神明般一样去看待。
他们会把羊放在浴缸里给它洗澡,他们会抱着羊叫它们好宝贝。
电影从这对兄弟的农场开始,虽然他们是一对亲兄弟,但是他们并不交流,相互之间已经从不说话有四十年之久了。
他们就这样住在相隔几米的两座小房子里,各自照顾自己的农场,养着自己的羊。
随着故事的发展,大家能够明显看出来哥哥是一个放荡狂野的人,说话大声,酗酒暴力,脾气急的时候还能拿出猎枪来;而弟弟是一个温柔安静的人,说话温文尔雅,喜欢阅读音乐,而心眼也相对小些。
所以他们之间不交流主要是弟弟不愿意跟哥哥说话,当他有什么事需要通知哥哥的时候,会让一条狗来传递信息;而以哥哥狂野的性子,每次喝多了酒或者不高兴的时候都会来弟弟的窗前大喊大闹,甚至开枪打碎他的玻璃,而弟弟只能慌张地逃到地下室去睡,也从不说话。
这对兄弟俩之间的隔阂或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伏笔了,而他们隔阂的主要原因或许跟很多中国的兄弟一样,为了父母的遗产而争论不休最后互相翻脸。
原来,在他们父亲死去的时候立下遗嘱,要把农场留给弟弟;而在母亲死去的时候,弟弟答应母亲会让哥哥一直留在农场上。
到了最后哥哥就心安理得地住在那,而弟弟只能在边上重新开辟了一个农场。
兄弟俩就因为这件事而一直不相往来,长达四十年之久,直到羊瘙痒症的到来。
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主要故事之一。
“羊瘙痒症”是一种发生在羊身上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具有大面积传染性,并且无法治愈,其病毒来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
简单来说,这就是羊的世界里流传已久的瘟疫。
在一次选美羊的比赛上,哥哥的羊以微弱的优势获得第一名,而弟弟的羊只能屈居第二。
不服气的弟弟亲自去检查了哥哥那只羊,却发现这只可能得了羊瘙痒症,所以就向当地兽医举报了这件事。
兽医经过检查之后,确认了羊瘙痒症的存在,因为这种病毒的大面积传染性,当地政府要求这个山谷中所有农场的所有的羊都必须被屠宰掩埋,并且处理掉所有与羊有关的生产工具,包括:羊圈、草料、木材,以确保杀死所有的病毒。
在两年之后,才会有新的羊被送到这里。
这对这群以牧羊为生,以羊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存在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
把羊处理完之后的他们,有的因此而破产要搬离这个地方;有的每天郁郁寡欢不知何去何从;两兄弟中的哥哥则每日酗酒,经常醉倒在路边差点被冻死。
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只是一批羊而已,而是一种羊。
若是杀了这个山谷中所有的羊,那么波尔斯塔德羊这个种类的羊就要绝种了。
爱羊如命的弟弟却偷偷保留下了八只羊,并把它们养在自己家的地下室。
每天他给它们带去草料和水,看着它们交配,坐在它们身边读书,就这样悄悄地活在有羊的生活中,怡然自得。
为了保护这群羊不被发现,他不愿意别人来他的家,甚至不愿意给朋友来一杯咖啡。
只有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让其他人进门。
但最终,纸终究包不住火,这群羊的存在被一个兽医发现了。
走投无路的弟弟只好去求救于哥哥,他把所有的羊赶到哥哥家门前请求帮助。
同样爱羊的哥哥在这时候很自然地放下过去的恩怨,非常高兴地救了这群羊。
因为政府人员的不断搜寻,藏在哥哥家中的羊迟早会被发现,所以哥哥提议把这群羊赶到高原的山谷中去,让它们在那躲过在这冬天。
兄弟俩齐心合力地上路了。
漫天的暴风雪中,兄弟俩骑着一辆雪地车,赶着这仅存的八只波尔斯塔德羊,带着一只牧羊犬上路了。
夜晚降临后,冰岛的暴风雪足以埋葬一切在野外活动的生命。
羊群在迷雾在不知去向,弟弟也被风雪冻得失去知觉。
这个时候的哥哥,在雪地里挖了一个洞,把弟弟脱离进去,并以身体的温度去温暖失去知觉的弟弟。
电影到此结束,留给观众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这群羊何去何从能否活下来,这种病毒是否会在冰岛上爆发,兄弟俩会不会葬身在风雪之中,这一切我们都无法知道。
但我们知道的是,这座个山谷中的牧羊人是有多么的爱羊,引用电影中的一段话:“在这个国家,在这片冰与火的土地上,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超越羊的重要性,在所有灾难面前抵抗和支持,亦是人类上千年来的朋友和救星。
每一天,无论欢愉或是痛苦,羊的生命和它的牧羊人以及它的辛勤坚韧紧紧相连。
如果我们的羊高兴了,太阳也会温暖地祝福所有人;如果我们的羊不开心,则如同黑夜与诅咒般黑暗。
”可想而知,在冰岛山谷里,人口密度极低,甚至一眼望去找不到一个人的存在,而是大面积的羊。
生活在极度乏味单一而变得孤寂的生活中,他们生活的唯一寄托或许就是羊了。
羊,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生活的经济来源,更是支撑生活要素,就跟活在大都市的你不能没有手机电脑wifi一样。
而更重要的是,这对兄弟因为农场的归属而互不往来,但却以最近的距离互相陪伴着。
虽然他们没有语言上的交流,给外人一张互不相容的感觉,但终究还是有着血浓于水的兄弟之情。
弟弟会在在哥哥冻晕在路边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开起推土机把哥哥送到医院门口。
这样的场面有一种暴力的温暖感,虽然做法不合理,但目的终究是情义。
最后,爱羊如命的哥哥会不顾羊的去向,而在冰天雪地里,以自己的体温去温暖昏迷的弟弟。
这便是这部“兄弟俩和八只羊的故事”,羊和人形成了高度和谐的相处关系,而兄弟之间因为羊才能摈弃隔阂。
极小的格局,极深的感动。
时间一定是要被耗费的。
这部电影就是人把时间用在永远的,漫长如人生的养羊和陪伴上。
它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高浓度,非常单一的浓度。
单一的轴,始终上下搅动着两个老头儿的悲欢离合。
故事始终没有明说他们当年为何决裂,只通过一点点蛛丝马迹,带出那些脆弱又偏执的情感过往。
影片的设计者,不认为这种解释很重要,而是始终保持北欧系克制的叙事,将一切旁枝简至最低。
今天即是今天,此刻含着一切凝望,人与自然环境的孤寂与人的倔强,在高寒的风中奇妙地共振。
1,兄弟俩是两个农场主,都是养绵羊的。
2,公羊比赛得到第一第二。
男主第二。
他哥第一。
3,他把疫情传给第一公羊。
后来农场全部的羊因为疫情要处理掉消毒。
4,他哥开始时不想换。
5,他偷偷留了一批。
被人发现后,两个人带着羊就跑到山上躲着。
绵羊,留胡子的大爷,羊疫情,消毒,保险,隔离。
隐匿。
嫉妒,感情。
去年戛纳“一种注目”单元最佳影片,恰巧跟前年的获奖作品《白色上帝》如出一辙,都是跟动物有关,当然这部《公羊》好看得多。
这并不是从动物眼光去看待人类世界的那类环保题材,导演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质朴的亲情故事,羊是两位老死不相往来的兄弟之间的纽带。
没有叙事技巧和悬念,平铺直叙的故事也可以很吸引人,尤其影片贯穿着北欧人特有的幽默感,以及镜头下展示冰岛的自然景观。
没有呼天抢地的哭诉,也没有夸大其词的渲染,两兄弟之间的恩怨情仇统统在娓娓道来的情节里展现出亲和的感染力,即使在冰天雪地的生存环境里,亲情也能如炽热的火焰将相隔半个多世纪的心结融化掉,正如影片最后的感人一幕。
原发于6月24日《北京青年报》“北青艺评”。
众多以人与动物为题材的电影,惯用动物的忠心耿耿,映衬人的善变摇摆。
不管动物品种寻常或者少见,身上的阴暗面多会被创作者刻意抹去,只放大人类希望它们拥有的美好品质。
获得2015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的北欧电影《公羊》,一只只山羊却不受冰岛牧民,尤其一对互不搭话40年的兄弟的意愿驱使。
不去察言观色的姿态,放置现代社会,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渴望从宠物身上换得某种情感慰藉的男男女女,要的就是它们的眼力劲儿。
片中弟弟在浴缸给爱羊洗澡的画面,如果切换到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无缝对接的应该是,焕然一新的猫猫狗狗迫切钻进主人的怀抱。
可是那只羊却好像正遭受天大的屈辱,只想尽快逃之夭夭。
但羊类的生活准则,在以影片中地广人稀的冰岛为代表的北欧,并没什么不妥。
冰岛作为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人很难以群划分,冷酷仙境的取暖方式,多靠亲友之间的相互扶持。
北欧神话传说中占据重要席位的羊,于北欧尤其冰岛民众而言,不但是生活与经济的来源,更是情感与生命的寄托。
羊无须借助“动物和人平等”的口号宣讲,地位生来就有。
片中均打了大半辈子光棍的两兄弟眼里,羊是他们抵御孤寂单调生活的唯一载体,更是比天还大。
就像肯·洛奇1970年拍摄的电影《男孩与鹰》,鹰对英国某沉闷工业小镇上自卑的少年而言,是他辨识自己少年身份的唯有证明。
哥俩称羊“宝贝儿”时的满脸幸福,完全是一心疼爱子女的家长,而所求的回报,仅是它们能健健康康活着,不离左右。
为灭绝在羊群之间广泛传播近似瘟疫的恶疾,政府发布集中屠宰掩埋山羊的公文。
有家人的牧民悲伤着接受现实,或计划搬迁到别的地方讨生活,或等待两年过后新的羊种的到来。
山羊们更是满不在乎“高贵”的血统会否就此消失,俨然被达尔文的进化论洗脑,明白种族灭绝、优胜劣汰都是自然规律。
两兄弟却如临大敌各想对策。
粗鲁莽撞的哥哥负隅顽抗,无济于事,温和细腻的弟弟偷偷留下八只羊,暗藏生机。
当仅存的硕果也难逃噩运,兄弟俩冰释前嫌,发现彼此依旧是对方的支撑。
相比被公认的片名《公羊》,副题《两个兄弟和八只羊的故事》,倒是更能让观众生发联想。
但羊再被两兄弟视为珍宝,充当的也不过是他们垂暮之年感情复合的道具。
导演格里莫·哈克纳尔森用羊而非其它动物将哥俩联接,是因羊的平常普通,借羊说事更具普适意义。
片中的牧羊犬,也充当过“调解员”,可是它显然没有能力也没有自信,找准兄弟俩心中交集的位置,弟弟心平气和写在纸上的文字,经它快递到哥哥手上,有理有据几乎变为一派胡言。
而如果兄弟俩一直一起生活,羊的重要性会否减弱?
影片结尾给出肯定答案。
两人驱赶着八只羊去高原避难的路上,遭遇极端天气,弟弟在狂风暴雪中失去知觉,哥哥就地用身体给他取暖。
两具赤裸相拥的老年肉体,没有任何视觉上的美感,但放在冰天雪地的环境,却给人难有其它杂念的纯粹感动。
羊会不会被恶劣的天气吞噬,已非重点。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其后重归于好是理所当然。
但其实几十年来,两人都在心里为对方留着位置。
哥哥试图用体温“唤醒”弟弟身体的举措,很容易让观众拿来与前面的画面相比——弟弟曾用挖掘机把醉倒在地的哥哥送到医院救他一命,他倒地之处,是离居所几步之遥的弟弟家的门口。
而父母去世前的不同口谕,让原本属于弟弟名下资产的农场,被哥哥占为己有之后,明明广袤的天地处处可以安居,弟弟非要在哥哥家附近另辟天地。
弟弟偷藏羊的行径,当然也并非单为自己考虑。
这样一部故事简单、风格冷峻的电影,天然带着地域特质,包括钢琴、风笛等乐器打造的音乐,也有一股冷冽之气,似乎冰岛风情能穿透大小屏幕,直接扑向观众。
而一处处互相关联的细节也下足功夫,看似都与羊有关,所指皆是老哥俩的关系变化。
比如有关两人不和原因的交代,是通过弟弟向陌生人的口述。
但观众闪回哥俩握手言和之前的相处方式,已能自动脑补画面——哥哥几乎每回都是爆裂出场,在言语及动作上对弟弟实施双层暴力,而弟弟却甘做受害者。
一场场兄弟对手戏不动声色将观众的情绪牵系,温情最后集中爆发,难怪观众招架不住。
类似用公羊测试两兄弟情感指数的做法,在哈克纳尔森2007年执导的短片《摔跤》中,亦能找到对应。
短片用舞蹈将摔跤动作包装,既有柔美的碰触,也有激烈的对抗,指向的是一对男同性恋情侣的情感曲线。
结尾两人众目睽睽之下,身体越贴越近,将摔跤一步步改写成贴面舞,旁人尤其已婚那位在场的妻女会有怎样的反应隐去不表,倒是与《公羊》的尾声异曲同工:如果下一秒的人生万劫不复,不如就让时间停留——当事人显然比观众狡诈,说服导演把他们想要的温情定格。
略带残酷的生命罅隙开出的小花,至少这刻正开得罗曼蒂克。
画面美丽忧伤,节奏缓慢如羊。冷冽的天空,贫瘠的大地,牧歌式的冰岛电影。
看了很多冰岛片,真都是一个调,感觉都像一个导演拍的
兄弟阋墙,全靠有羊,得了一种关注大奖的藏羊历险记。结束时一个观众大声哀号“No”,我估计是腐女~~(导演是gay无误)
在世界尽头一头精虫上脑的公羊引发的强拆惨案。。好沉闷。。
太闷,看不下去
20160618,羊羊羊,想必此刻有不少小伙伴和我一样打开了豆瓣电影,哈哈哈哈
北欧极简风格,外面冰天雪地,内心尚存温暖。格局小,节奏慢,兄弟俩的和解却显温情。三星半。
画面还行
有点无聊的冰岛牧羊人生活,两个老人和一群羊的故事,最后在风雪中肌肤互暖的结尾有点可怜
好羴
2018.12.6号资料馆大银幕观 #补标#
极简温情
调调老套,情节无聊,那些以此片发挥着情怀大棒的影评成功把评分拉更低。难看就难看,都瞎掰掰什么呢
剧情发展好慢。。。北欧生简直不要太闲适,需要养羊来充当生活支柱。反正剧情慢,下午犯困的时候可以一看。
冰岛山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与人及人与羊关系的紧凑,在这一背景之下是省略交代原因的兄弟之间的间隙。以“选羊”为契机,羊疾,杀羊,藏羊逐渐展开,促使一墙之隔的两人被迫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两人的矛盾让位于与灭羊者的矛盾,继而展开了末尾的这场赶羊逃亡以及无从逃脱的已知结局。
北欧片对我有持之以恒的魅力,清清冷冷不急不缓,冰火岛的故事也有异域情趣。这部讲两个40年没说话的倔老头兄弟因为要共同面对一场羊瘟而打破了坚冰。公羊选美,牧羊犬信使,把醉酒的兄弟拿大铲车铲到急诊部,最后两兄弟联手藏羊,在冰窟里赤身相拥...运镜构图平整干净,故事幽默温暖。一种关注最佳!
冰雪天气地窖里那一段拍得真好。
从冰封到冰释。能将已经分离的人联合起来的,只能是强而有力的共同敌人。
跟老天爷讨饭吃啊,两个兄弟都很执拗,而且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这些共同点,再严寒的冬天也能相互扶持着挨过去。
一只狗,八只羊,两只倔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