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国产恐怖片里再也没有鬼之后,观众的乐趣便只在于两点,一是接受一惊一乍的试听效果,这一点上审查部门向来是欢迎制作费精益求精的,再就是猜测哪个角色或者几个角色精神出了问题。
至于其他的,无非就是带着脚镣跳舞,绝大多数恐怖片的票房上限在3千万左右,而下线就不可说,这样意味着小成本恐怖电影的出品与发行,在相当大程度上告别了过去旱涝保收的阶段,进入俄罗斯轮盘赌的现今阶段,《咒丝》的故事本身也是如此。
那些过去的怨恨、出卖、仇雠其实都是为了这两大目的服务,而人物设置和故事发生的环境,则就更为挑剔和对比的关键。
赵小溪、赵小鸥兄弟联合导演的《咒丝》就将一个家庭的悲剧,通过一连串惊悚、恐怖的连环杀人案揭示出来。
戴立忍饰演的一家之主卓镇涛,是一个红了很久的电台节目主持人,主打心理节目,但是家人的心结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打不开。
梁静饰演的妻子在他眼前自杀多年以后,第三者依然上门纠缠,儿子、女儿及其同事遭遇各种意外,后者并被杀死在地铁站之外,旁观了大部分事件发生的钟点工小夏表示很无奈,但也对家庭成员进行了逐一安抚。
《咒丝》是一出心理游戏,关乎性、死亡、名利、关心等资源在家庭中不正常的分布、衍变和流动及湮灭,真相就隐藏在细节里。
很多观众就很积极的猜测,究竟是哪个角色或多个角色出色出了问题。
似乎每个角色,都有可能有严重的问题,本片有意使用主观镜头,当海洋馆、地铁站、时装发布会后台等大型公开唱所里都空空荡荡之时,便是心魔发作之时。
张艺襦和翟文斌联合编剧的剧本里,后者将部分真实体验融入角色之中,那就是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灵成长,翟文斌并饰演片中儿子卓晓柏,并找来大学同班同学孔千千出演姐姐卓晓艺。
《咒丝》从一顶假发开始,混淆了现实与构想的真假、男与女的性别、现在与过去的时间等区别,情理法也都在移情和通感中失去自我掌控的能力,爱、罪与罚都在自行处理的非法范畴之内,戕害的判决充满了愤懑的恨意里分裂出第三者来执行。
如果在此解释清楚,那便是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往往后导致成人之后的心灵扭曲、分裂,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化后果。
对于精神病人的诊察、救助,在当前中国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心理医生的极度匮乏,当事人和家庭的讳疾忌医,群众的莫名惊诧,家庭成员的冷漠,都会提升本片中的非正常伤害,本片所谓的丝是情感之维系,而咒则必然是一再缺失后的抱负。
当然,《咒丝》里也有一些奇怪的笑点和吐槽位,也许在编剧的有意为之吧,自从吴宇森老师说在《赤壁》里主动埋伏我就这么理解电影了。
本文有专业人士装逼自恋内容,不喜勿入。
《咒丝》这个名字很容易让我想到同是悬疑惊悚的台湾影片《诡丝》,想当年我看《诡丝》还是因为迷恋大S的御姐出演,但看完以后却拍案惊奇,忍不住惊呼精彩,一看再看,赞为神作。
巧合的是,这次的《咒丝》和《诡丝》有一个共同的演员——戴立忍,也有一个共同的情感伏笔,就是家庭的爱与罚。
坐在漆黑的影院里,背后的姑娘在跟晚来的闺蜜碎碎念到“你怎么才来,刚才把我吓死了。
”,我的闺蜜在身旁念:“戴立忍好帅啊,这片子里好有熟男魅力哇”。
我却在心里默默兴奋,国产惊悚片里终于结合了家庭情节剧的核儿了,所谓类型文化精髓,正是惊悚片除了吓人还需要回归的东西,对破碎情感不可弥补的哀叹。
有人觉得学电影理论专业没前途,搞的都是不创造实际生产力的东西,其实不尽然,比如大陆电影公司为什么投了那么多不靠谱的电影项目呢?
为什么国产片里常常会出某山某居图这样的神作呢?
策划和项目开发只会做市场,做宣传,看不到电影依托的是一套和观众之间有各种不同默契的密码组成的嘛。
而我们这些被默默鄙视的人,其实研究的正是所谓这些电影的编码程序。
因此,我看到《咒丝》不会害怕,反而会开心,因为这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利用电影语音编程的惊悚恐怖片。
就像是电影学院教授会成功拍出《北京遇见西雅图》,当今的电影圈“类型”两字成为显学,就是大家看到了用电影的方式和看电影的观众交流是一件多么专业和不容易的事。
当然所谓的专业观影会丧失很多被音效和特技吓到的机会,但是你会清楚什么是惊悚片那种恐怖效果背后更深入的东西,我想在《咒丝》里每一个观众也都会看到,那就是这部电影的诚意和认真。
它不再是毁三观的滥竽充数,而是真的想从恐怖中升华出人性里比较实在的情感,让你在享受了担惊受怕、猜疑颤栗之后,体会到具体而微的感情的力量。
我想这才是一种类型文化的所在和张力,让观影的每个人在凶杀血腥的场面体验以后,问一句为什么,给自己一个交代,把自己放归到一个安全的情感空间。
这些东西看起来很扯,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的大片之所以被骂常常是因为三观不正,即使是最近的《小时代》也由是如此,因此《咒丝》虽然打出16岁以下不宜观看的标语,反而让我觉得适合高考过后的孩子们去修正一下《小时代》“急功近利炫富学”的那套价值观,恐怖刺激了以后,也体会一些成人世界的凶险和无奈。
说到技术层面,我觉得更难得的是《咒丝》的场面处理,通篇冬日萧杀的气氛,海洋馆那种神秘莫测的造型感,巨大的塑像和浮游在蓝色光影中目睹一切的生物,都将一幕幕死亡场景传递出了仪式感的冷峻。
我想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想到过假发可能是多么通灵的一种饰物,也都设想和在西片中观看过空荡地铁站里慌张奔跑的女人。
这些在影片中都合格的呈现了,但凭这点,在国产片中就已经开了先河,头一次难能可贵的将类型场景移植到了社会主义的伟大祖国之中了。
电影的编剧和主演是同一个人,长的帅编的好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我觉得这都正常,难得的是他在一个小小的格局里不但翻转挪移出那么多的悬念,最终更是做出了情怀的东西。
电影结束时,黄妈的歌手响起了,这才是黑暗中的最后一个惊喜,我知道不喜欢黄绮珊的人可能比喜欢她的人还多,但她唱歌的力量还是令我久久坐在座椅上不愿起身,那一刻我挺感同身受的,就像一个被埋没的好声音终于会亮出自己的歌喉一样,一部认真的电影一定也会受到观众的好评,加油少年!
加油,《咒丝》!
电影还可以,就是大半夜的场,容易让人泛瞌睡。
从7点等到11点,喝了三瓶水搞得我看到车震时好像尿尿!!
(嗯?
好像哪里不太对)情节挺精致,也不是很复杂,编排的不错。
只是感觉前半场恐怖的太刻意,滑雪后悬疑起来时才好看了。
不露肉就没市场据说是中国恐怖界的一个传说哇 ( *・ω・)✄╰ひ╯我主要就是来吐槽一下那场华丽丽的秀。
制片方穷到死了吗?
台子都搭了,模特都请了,结果下面的“时尚达人”们都是一群歪瓜裂枣的羽绒派阿!
神马情况┌(ㆆ㉨ㆆ)ʃ那几个观众的大特写真是够了!
简直是对我们时尚圈的侮辱!
片尾还列出来这群大群演的名字。
不知道那女的叫赵小鸥还是叫徐闻阿?
又是一个痴心妄想王保强阿,求这种胚子就不要在横店和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混了。
给这么大特写是被潜规则了嘛。
想想就收不了阿。
重口味阿。
ok,重新回来。
我觉得这个片儿最大的成功点就在于虽然叫咒丝,但是还好,没有吊丝的气质。
国产恐怖片里算拔尖儿了。
可以瞅瞅。
还是推荐吧。
PS:小道消息声称这片儿的摄影是前阵子那个艾xx的犯事儿摄影师,还做过杜可风的助理,怪不得画面拍的真好。
求八卦~求辟谣~!!
不知道出品方是如何想的,想拿宙斯或者吊丝搏出位么?
这个海报太恶心了,旁边的笔仙和校花诡异事件的海报人家起码还是放惊恐元素,宙斯这海报纯恶心人。
导致我开场前一直有抵触心理。
不过,硬着头皮开始看后,知道结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姑且原谅海报和名字给我带来的不适感。
整个剧情还是有点嚼头的。
比较崩溃的是我身边坐了一群奇葩。
大家展开了各种神讨论神猜测。
什么保姆是爸爸的私生女阿,什么保姆跟第三者通奸阿之类。
崩溃结局是弟弟让我确实有些意外。
剧情在这方面引导的不错。
探讨的深度也有,全片没有笑点也算是恐怖片里的佼佼者。
算是推荐吧。
另外,这个海洋馆是哪儿的?
北京动物园的好像没这个好吧
不知什么时候,假发成了恐怖片的经典意象符号了。
从贞子到凌晨三点,人们对于假发的运用和想象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所以本片再用假发来制造恐怖就真的没有新鲜感了。
不过本片的亮点似乎不在假发本身,因为你看过之后就会惊呼,尼玛,这哪是恐怖片,这分明就是个推理剧嘛!
导演的手法也就仅限于一惊一乍了。
一会儿给具尸体,一会儿给张烂脸。
基本上音乐、慢镜头、停顿的运用都很糟糕,直接暗示观众,下一个镜头注意请捂眼!
这和考试放水有啥区别?
难道是怕观众不够胆?说到导演,一开始看海报,居然有两个人的名字,都是同姓,心想应该是有点关系吧。
看名字似乎是两个女的,难道是姐妹?
结果片尾人家打出赵氏兄弟,真是坑爹啊。
也要学人家沃卓斯基兄弟(妹)?
好歹你也有那个能力啊?
剧情虽有若干不太合现实之处,比如那个阿夏,她不是圣母啊不是!
他就是一个保姆,钟点工啊!可为毛一张嘴全是哲理啊寓言啊!
全篇都在启迪男主,推动情节发展.....这钟点工真的只是个钟点工么?
而且,一到她和男主对话的戏,两人就分外的文艺啊,真的是恐怖片吗?
出戏啊!
不过推理的设置还算可以,比那些坑爹的恐怖片好太多了!
虽然我仍然不觉得这真是部恐怖片。
演员。。。。
戴立忍大叔的演技真好,可,他真的是应该出现在这部戏里的人物吗?
跟其他演员格格不入啊!几个新人的表演还算值得赞一下的。
演员2星,剧情2星,用心1星。
从每年的恐怖片在各个档期的上画频率不难看出,这种有着鲜明类型的影片,的确有着它固定的观影人群。
而相对于国产恐怖片来说,在明确“鬼神说”得到严格限制的模式下,怎样能有更合理正常化的形式渲染故事情节以达到恐怖电影的效果,是所有恐怖片制作者最需要费尽心思去设计的,就是故事本身才是王道这个标准在恐怖电影中尤为重要。
凡是制作水准用心精良,故事情节逻辑顺展的恐怖片,在这个所谓大片当道的中国电影现状中,赚个几千万票房已不再是一件难事。
有不少的中小成本恐怖片都在档期上“逆袭”出击,最终达到令人满意的票房成绩。
对于这部惊悚、恐怖电影《咒·丝》来说,它算得上是在恐怖片里特别有人情味的一部。
这样的描述可能会让大家有些不解,在恐怖片里感受和找寻人情味显然是一个特别的诉求。
其实对于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来说,这一定不难以理解。
把内心中渴望家庭温暖,可以一家人团圆这个诉求作为电影最核心的内容,所涉及的关于灵异、恐怖、惊悚事件的发生全部是围绕着希望一家人不被拆散这样的情绪来构思和搭建的。
关于片名一开始会让很多观众不解,因为它不是一个词或者词组,没有看过电影的观众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它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当大家走进影院后就会切身感受得到片名《咒·丝》这两个字相当扣题,整个电影就是围绕着“诅咒的发丝”。
“假发”在整部电影中绝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就如同一个不祥的物品,谁接近、谁试戴、谁拥有,谁就没有好下场。
故事是围绕着一个当红的电台情感心理节目主持人的一家展开的,第一任妻子在不满丈夫只顾工作而不顾家庭,极度缺乏爱与被爱的感受后选择以跳楼自杀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更加不幸的,是她的死,从高空坠落后正巧落在了自己年幼的儿子面前。
在受到极度刺激后儿子出现精神异常、分裂的状况,而后续发生的一切有关于父亲的第二任老婆,以及与她关系亲密的同事的被害,姐姐遭遇的恐怖事件,对偷拍告密者的袭击,都与这个从小受到严重精神摧残的儿子有着千丝万缕的直接关联。
《咒·丝》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它把作为恐怖片必不可少的地点因素分解和打破。
以往恐怖片的地点要不就是在漆黑阴冷的地下室,要不就是选择在医院太平间这样有着鲜明特点的地方。
而《咒·丝》利用多方位、多地点的形式去冲击、融合、渲染,海洋馆、滑雪场、停车库、地下铁、化妆间都是看似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但却被导演运用得如此自如。
当然,看到这些我们熟悉的场景上演恐怖片中的惊悚事件,心中不免害怕与震惊。
由内地首对兄弟导演赵小溪、赵小鸥联合指导的这部电影,导演和编剧在故事本身的设定和表现形式上还是下足了功夫的,在外在恐怖点红衣加假发的搭配下与摄入人内心的情感阴影相互交融,让恐怖效果不断升级,环环相扣,而编剧之一的翟文斌,还作为片中的男主演卓晓柏的扮演者,显然他更加知道本片的精髓在哪里并具体如何的表现。
其实,我想说,看《咒·丝》,也未必一定要把它当作一部恐怖电影,从另一面,从一个家庭成员对家庭的忠诚、从一个幼小少年对母爱的向往上体验,这又是一部非常温暖感人的电影,也会从另一面提示生活中的我们自己,一定不要因过多的物欲世俗之心而忽视亲情和亲人,那将也是件非常恐怖的事。
14年看的其实是一部家庭伦理片·沈莹是电台主持男主的妻子,男主称可以给她自由 但对外要维持住恩爱人设…沈莹对男主已经心死,于是由天台跳下 死在了晓柏的面前…男主第二任妻子在水族馆工作,一个深夜 密闭空间 高跟鞋 独自一人 意外死亡。
男主个买蛋糕给小女儿晓芊庆生,而他完全不知买的蛋糕里有小女儿不能吃的过敏原第二任妻子的好友佳萌去了男主之子晓柏的造型店美发,夜半于地下铁的站里 卒……
没有关键情节透露,情节太简单了,不用透露。
电影院真是个好地方,厦门真是个好地方,来旅游的东北一家人深夜不去酒店睡觉,老的小的一起赶过来看电影,尼玛有啥啥超人这种小孩子片不看,非要带着小孩子来看恐怖片,一边看一边喳喳喳,害得我换了好几次座位。
好在尸体出来了,歪个脑袋,七窍流血,小屁孩儿一看吓得再也不叫唤了;可是又听到旁边的某男子低声对女朋友讲述自己从百度贴吧看来的情节概要,“看,这就是凶手;看,他最后死了”片子还可以,情节简单,然后意义和内涵也还是有一点的。
破绽有一些,不过电影嘛,你苛求什么啊,本来就是人骗人,你还非要保持清醒,傻不傻啊,人家起码把事儿说圆了,至于什么突然停电,假发人人爱,保姆莫名其妙这些,你自己别去想不就圆了?
车震那段实在是可笑极了,首先,车震女猪脚不漂亮没震的意义;其次,车震男猪脚吐头发那段有点恶心了....这段情节概括起来就是嗑药影响性生活....最值得赞叹的其实是那个男二号(凶手)的美发手艺啊,他做了一顶假发,然后人人戴上都超神了,真是洗剪吹的最高境界。
至于那个男演员,作为洗剪吹的升级版,形象气质差不多是染烫卷的层次,那一潮流发型,亮瞎狗眼...不愧是发廊老板啊...就是有“档次”...此外就是这个题材啊,真要了人命了,现在的电影就爱走两端,不是拍时尚达人、高帅富和白富美,就是恶搞臭屌丝,就不能有一两部态度严肃点儿反映点普通人生活的有力量的作品吗?
这就尼玛一个鬼片,你瞅瞅吧,都刻画了些什么鬼东西:他爸是电台感情专家,富得了不得,住高档别墅,豪车出现过的就有两辆,200W随随便便就丢出去。
(我还真不清楚一个电台的情感专家会这么有钱...)她后妈(还有他后妈的闺蜜)是水族馆的普通工作人员,但一出场跟特么超模似地穿着10寸高跟鞋先走了一长段水族馆T台,然后换了双7寸高跟鞋又戴了顶假发去查水表(错了,取水样)接着就呼哧带喘地就被吓死然后丢进水里喂了鱼...唯一能证明她不是模特或时尚杂志编辑的镜头就是人家正用试管取水族馆里的水样做检验呢,然后呢,然后就被掐死了...他女儿是凭着老爸名气混迹于时尚界的中模(但他爸的情感夜话跟她拍杂志封面挨得上吗?
),最后凭借一场秀跃升为超模并准备出国,性格差,大饼脸,并且最擅吊那个臭脸,唯一可圈可点的是每次出场时的服装,应该和友情出演的那位时装设计师鼎力相助不无关系。
他儿子是个高档洗剪吹。
开着一间装潢考究,陈设奢华的美发工作室,专门接待像他姐和他后妈的闺蜜这样高级时尚粉领(这样的高级店尼玛随便洗洗吹吹就要几百上千了吧),我不解的是他后妈的闺蜜作为一名水族馆普通工作人员天天来这样的店消费,一会把头发留长一会变短的是怎么个收入来源在支撑着,难道拉皮条才是她的正经职业?
或者他们天天倒卖中华白鳍豚?
他家里更富丽堂皇地净是中西合璧的好家具,就连杂物间也全是真假古董。
了解了这些人的身份然后来看下推动情节发展的“人性”的扭曲和矛盾:他夫妻没感情,爸不肯离婚,他妈跳楼自杀,他儿子受刺激精分,然后杀了外遇的二妈和二妈的情人和拉皮条的二妈好友,还要杀要准备出国的他姐。
他杀人的原因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家政服务员曾经告诉他:自己的责任是维护这个家,后来他就精分出了这个小保姆。
(这是于丹开的家政服务公司吗?
专门给精英人群卖心灵鸡汤的?
)你一边看就一边觉得好笑啊,这人物设定才是最大的穿帮和吐槽点啊,你掏出手机看个搜狐新闻网易新闻,你会觉得大多数人过得不必非洲难民强多少;但你走进影院随便看个片,哪怕是个鬼片,你又觉得中国人全是穿prada的恶魔啊。
我真不知道这样的故事片拍个给谁看呢?
拍这一小撮人成天介为着“没爱了、不幸福”要死要活还精分的,给那些成天挤公交、坐地铁、住合租房、快餐果腹的人去看吗?
让他们做梦呢?
国产恐怖片的一次革新 囿于国内的电影审查制度,国产恐怖片经常给人是太多的期望与太多的失望。
记得十几年前的大学时代就有电影人欢呼国内终于有真正意义的恐怖片了——但我一直不认同这个观点,直到昨天晚上看了《咒丝》。
恐怖有很多种,视觉与听觉效果,超现实的妖魔鬼怪的能力,心理上给人的压力。
在之前看过的很多恐怖片,都来源与视觉与听觉的效果,而由于审查制度,鬼魅妖魔却不能成为一个电影的真实要素,所有的情节推动,无外乎通过梦境、幻觉来表达,无疑给电影的恐怖效果带来打折的效果。
所幸还有一种心理的恐怖,所幸中国电影有了翟文斌、张艺濡这样的编剧,和赵氏兄弟、徐闻这样的制作人,还有孔芊芊、安虎这样的演员,找到了中国心理恐怖的一条道路。
心理恐怖,其实是对于逻辑不合的恐惧,是对于似乎找到真相却又证伪找到的“真相”的恐惧,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影片,比如《致命ID》的人格分裂、《沉默的羔羊》的心理变态。
《咒丝》在吸取这类优秀影片上做足了功夫,开启了国产恐怖片的新的变革。
在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注意周围观众的反应,这个影片彻头彻尾没有暗示“有鬼”或者“超自然的现象”,而是像你我一样是一个个普通的生活场景,却发生了一次次离奇的案件,证据指向A,也指向B,还指向C。
一直到最后真凶出现时,我后面的两位观众才惊呼“啊!
是TA?
怎么会是TA?
”——我相信,《咒丝》的剧组人员听到这里,一定会安心下来:我们至少做到了。
心理恐怖,还在于不继萦绕在观众内心的恐惧。
有时候,我们想到茫茫的宇宙里无数的未知,人类偏安一隅的地球不过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尘埃,我们会莫名地恐惧;我们看到与现实生活极其相似却又无法释怀的情节,我们会莫名地恐惧。
——观赏完《咒丝》,我内心也一直萦绕着恐惧,甚至夜晚睡梦里还在萦绕着假发,在思考着影片的恐怖元素,这是我成为影迷以来很少有的现象,哪怕是看《午夜凶铃》、《咒怨》都没有感觉到恐怖。
对于影片中的演员,我是非常欣赏。
有经验的老演员演技纯熟,翟文斌、孔芊芊这些新兴演员,演技也越发青纯。
我不得不说,翟文斌对人物的心理把握,有着独特的见解与技巧,眼神刻画内心得非常绝妙,很少能看到生硬的场景。
原本想仔细分析影片的情节,但影片才刚刚上映,我不想做一个剧透哥,还是等过段时间再仔细分析吧。
总之,这部影片非常值得观看,绝对不同于以往的国产恐怖片。
在影片中扮演警察的王小山说:“在印度这个国家有个很荒谬的规定,就是电影的最后必须有警察出现把案子给破了。
”对于国产恐怖片,警察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设置,尽管影片在最后迷局破解上鲜有突破,但《咒丝》仍然在是在最有限的“怪力乱神”的故事空间内,发挥最大的恐怖效力。
所以为了制造氛围,故事在快速发展,从携带致命诅咒的“假发”出现,所触碰的角色便接踵死亡,但恐惧则是虎伏而至的,慢慢的,在熟悉的场景内——地铁站、水族馆、化妆间、停车场、楼梯、走廊……一点点侵蚀观众对生活的理性认知,从而在激情车震或者关灯睡觉这种生活常态中撒布恐惧,使之达到“咒丝”惊悚后遗症式的效果。
《咒丝》特点就在于这个将常态恐怖化的过程,故事把人物范围缩小到一个家庭之内,最多挤进来一个保姆和三两个情人闺蜜,故事更多的是在夫妻姐弟间蔓延,杀戮一点点逼近,一点点让家庭显现危机。
但所有人的行为又都是积极的,无论是父亲的蛋糕还是弟弟的洗碗剪发背妹妹回家,都是在努力维系亲情延续以及家庭的和谐。
所以,其实“假发”这个道具之于家庭亦或对应的个体,只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隐喻,从卓镇涛让妻子戴上假发那一刻起,这种附加其上对身份、情感以及仇恨的隐喻便一再加强,而命运则像一只穿过黑发的手,摆弄发丝下那些可怜人的人生轨迹。
这也是影片乐于在特别生活化场景中安排剧情的原因——恐惧和好奇在寻常中并行,观众却无法理解哪种信息给出的更不可靠,只能随着某个角色的节奏,去猜测揣摩真相。
这就不得不关注每个角色的心理,以及出现的轨迹,父亲的自私、母亲的惨烈、姐姐的决绝,弟弟的善良,保姆的暗示,线索似乎有意无意,真凶仿佛就在眼前,每个正常人的生活因为极端的情绪而有被怀疑的理由,只是无限接近之后,又被另一条线索带入无解的境地。
说回警察,这个出现在故事缝隙中的人物,同样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隐喻,他负责对剧情的审查,当观众发现有无法理解的现象出现时,便及时把故事拉回现实。
也是在警察把案子破掉之后,影片的全貌才渐渐清晰起来,童年阴影与精神分裂虽然并不是合格的谜底,但仍不失讨论的意义,在这个一心追求“和谐”的社会环境里,是不是也存在有很多其实并不健康的心理?
自说自话的安慰和褒奖是成全自己还是迷惑对方,那只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究竟会把人生引向何方,谁能找到谜底?
当我们在咒丝下探视这个世界,不知道能不能向梧州第三人民医院的精神病人一样,找到一次脱管的机会。
我能说还没到一半我就猜出凶手是谁了么……
不够惊悚,结局有点老套,煽情戏太多,但总体还凑合。
哎,大家怎么都那么随便弄到一个假发就戴啊!
这是喜剧啊!
鼓励分。算有良心。
有病
无聊的时候在酒店看的 每分钟都在嘲笑我的智商
真烂
听说世界上最恐怖的事之一,就是跟害怕看恐怖片的人一起看恐怖片T T
似乎是在琢磨怎么吓人了
大宝为何不自导自演!!!虽然叙事能力有限,但还是鼓励下可怜的中国恐怖界吧。减肥真的可以影响性生活啊。
《咒丝》是近期国内十分难得的恐怖电影 戴立忍和梁静都是很有实力的演员 。不管从故事架构 到影像的呈现都是国产恐怖片难得的佳作,建议一看
还可以 。。。有点不过瘾
头发有关的恐怖片有太多经典了,结合着精神分裂的老梗,没那么多必要了。
客观来说。真的有把我吓到。吓人的时候很恐怖,最后解释清楚就没那么害怕了。其实,真的挺有诚意的!
为什么中国的恐怖片到最后都是神经病。你才是神经病,你全家都是神经病。
有一点点国产心理惊悚悬疑片的感觉。不恐怖,故事一般
比以往那些烂片剧情上好太多了~~~
神经病片
烂得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