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口供第一季
The Confession Tapes Season 1,屈打成招
导演:Kelly Loudenberg
主演:David Burns,Loretta Fisher,Brian Hutchinson,Sarah Isaacs,Ken Klonsky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This true documentary series investigates cases where people convicted of murder claim their confessions were coerced, involuntary to false.详细 >
看完纪录片后,明白了律师的重要性,希望再无冤案
第三集中,既然头发后来鉴定证明不是嫌疑人的,那为什么不继续和另一个当年最大的可疑人比对?
案子并不是说所有被判刑的人都完全没有嫌疑 很多疑点并不能有合理的解释 所谓公正也不过是人类的美好愿望而已 看来老话说的在理 言多必失 祸从口出。另外,从另一方警察角度想,他们可以怀疑任何人有犯罪的嫌疑,各种资源和手段的利用,加之一种不可质疑的权威恫吓,稍微脑子欠灵光使或者胆小的面对如此长时间不间断的压力都会精神恍惚或者最后崩溃吧,可怕。
难怪在澳村读书时候有个美国转学过来的女生动不动就talk to my lawyer. 这可真不敢随便开口的呀
这片子真的压抑
大部分案子的凶手是死者最亲近的人,第一个案子有点细思极恐,不过事发后Atif那种毫不在乎的样子也许他真的是凶手吧。所有的案子都是基于被告人的认罪口供而判定的,因此现在所有的人都有权保持沉默,开口之前请先找来自己的律师。还有美国的法律司法制度也并不是那么地十全十美吧。
false confession是不是无解......我记得英国第一个采用DNA对比技术破获的谋杀案,最早就有一个年轻小伙撒谎说自己是凶手,警察在他身上浪费了不少时间。如果不是引进了DNA技术,以及警方大量走访排查解除了他的嫌疑,很难说他会不会莫名其妙就因为证词被定罪。回到剧本身,因为篇幅比较短,每个案件都没能展开细说,比较适合用来快速了解虚假供词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受害者、被告人的影响。宏观层面上是对司法制度的拷问,如何为受害者寻求正义同时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司法体系在其中找到平衡点。法条是客观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陪审团、审讯警察、嫌疑人都无法剔除主观性,完善的制度可以控制这种主观性偏离预计的轨迹,但偏差可能始终稳定存在。
本片真名:GET…A…LAWYER…其实本片的偏向性很明显,这几个案件只是一个载体,它真正的目的不在于翻案,而在于体现美国司法系统中的种种漏洞。第一个案件正东真的足够戏剧性,让人大开眼界,尤其是Sebastian这个人表现出的种种特质;烈火审判一案的庭审记录与几位陪审团成员表露的看法,让我想起《局外人》;我个人倾向于认为down river一案中的父亲并非蒙冤,但司法系统对待他的手段确实并非完全公正。
我只能说 有些时候你确实得承认警察是无能的 他们只想要他们希望的结果
朋友参加过一个陪审团,案子类似纪录片,有嫌犯口供后又翻供,陪审团判无罪。#比你们高不知那里去了 = =
人生第一次因为过于致郁弃剧了
正义不会声张他们自己
看了两集 第一个案件 我终于懂为什么评论全都说致郁了
学刑讯审问technique的时候老师说只要警察认定你犯了罪,不管你是否清白他们最终肯定可以force a confession出来。如果你不幸坐在那把椅子上,唯一的解法就是keep your mouth shut but 99% of people eventually talk without the presence of effective counsel.
看Steve Avery时觉得他侄子Brian被诱导地confess很不可思议 这部全是这种confession on things they didn't do..
没律师千万别说话
让人抑郁。一直信奉的法律是可以抵抗一切不公正的最后防线的信念被推翻。最后谨记自己一定要记得律师的重要性 😥 have your lawyer with u whenever u r telling anything
虽然有点看不懂恍恍惚惚的,但是挺好看的
诱供、构陷、冤狱,文明社会中个体能想象到的最恐怖情境。每案分为事件、审讯、审判、后续四章节,让一向对废死持中立态度的我逐渐滑向支持。作为一种不可逆判决,死刑需要整个司法环节中涉及到的每一方都拥有相当高的开放、客观、负责品质,而根据现状来看,这几种品质显然并不普遍。一个国家,若执法机关忽视证据只想随便找替罪羊冲业绩,陪审团判断被告有罪与否仅靠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那死刑只会带来灾难和冤魂——任何做不到朝着公正方向努力的国家都配不上死刑。与此同时,无期徒刑既能和死刑一样达到隔离罪犯、保护民众、维护秩序、以示惩戒的目的,又给一切人为疏漏的错误可能留下了宝贵的转圜余地,给迟到的正义保存了一定的弥补空间。即便不废除死刑,也应无限降低其使用率,尽可能只在案情100%确定+性质100%恶劣的情况下诉诸死刑。
重复性太强,每集一个套路。其实我也不理解,为啥自己没做过的事认了可能是警方给精神压力和循循善诱,但怎么做到说了那么多细节?连周围人拿了什么做了什么都能说的那么清楚?是真的冤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