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房间里的云
她房间里的云,The Cloud in Her Room
导演:郑陆心源
主演:金晶,陈轴,刘丹,马提亚斯·德尔甫,董康宁,叶鸿鸣,梁翠珊,王睿雯,太田玄一郎,吴伟,丁一,黄丽丽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冬日,北方求学的女大学生赵木子回杭州过春节。父亲组建了新的家庭,同父异母的妹妹刚上小学一年级。母亲交往着一个日本男友,爱得像个少年。一次送妹妹上学,赵木子偶遇另一位家长。他像极了一位故友,赵木子一时恍惚。那段曾经无法定义的关系,如今依旧如幻觉般存在。恰逢现任男友来杭探望,忽然间,赵木子在这个熟悉、陌生、不断变迁中..详细 >
在講好故事之前,就火急火燎地玩起了影像,完成度不高的影像便成了自以為是的賣弄。相較於電影,小說可能是更適合的載體,寫出來一定相當安妮寶貝,文字的私人化更容易代入,也更能讓人忽視對白的書面化。一對沒露面的同志、一對疑似形婚的夫妻、一個莫名其妙的母女親吻,以上加起來不足5分鐘,除外和LGBTQ毫無關係,不明白為什麼可以入選愛酷電影周。本年度大銀幕觀鳥指標提前完成。#2022LQCW#
抽一根烟,喝一杯酒,见一见朋友,又睡了一宿。望一望天,看一看雨,听一听情歌,又为谁泪流。挥之不去的寂寞缠绕在阴毛里面,却之不恭的孤独漂浮在房间当中。你很像我曾经爱过的某个朋友,我很像你即将远行的某种理由。如此爱过二十年,直到大厦崩塌,流离失所的爱人,我们未成形的故事注定烟消云散。丧逼版《我的姐姐》,只不过这个姐姐没有理想,没有保护欲,没有未来,只有原生家庭的破碎与自我意识的破碎,任何一个人的出走,都可以将她心里的大厦强拆。从影像气质到人物表演,深入骨髓的丧,以至于除了酒吧老板以外,剩下的人几乎感受不到活着的气息,这也显出了负片的妙用:黑白中的黑白,让所有的光明都变成黑暗,阳光也变得不再刺眼,而是被黑暗吞噬。极致化的私人影像,导演眼中的致·丧逼的青春。除了开篇的闪电击中了我,其他的就乏善可陈。
thank you GE, thank you BJQFF, thank you Fabian
口头和身体语言的笨拙(男)和脱离故事的肌理(女),让片子的情感从未成立。抽再多烟也遮不住。
对两性肉体的展示赤裸而真诚,并且贡献了今年华语电影最大尺度的床戏,目前看来是杭州新浪潮中最好的一部,从女性视角出发,探讨情欲和亲密关系,黑白摄影不再是故弄玄虚,而是内心孤独的色彩。没有归属的都市青年,只能在性爱里寻求安慰,或许这就是当代都市青年现状:只能依靠炮友获取亲密关系。《安稳觉》和《她房间里的云》一弯一直,一男一女,一西一东,将当代中国都市青年亲密关系拿捏得恰到好处。另外导演对《湮灭》可能是真爱,不仅片中对《湮灭》致敬,连片尾配乐也是《湮灭》的风格。
中国的青年导演太相似了(包括我自己,即使以前是无意识的),相似的母题,相似的影像,相似的审美。但恰恰不应该相似,拥有女性导演的生猛和细腻以及影像直觉,但我总觉得国内的女性电影的真正意义上还是差很大一截,还差很大一步。可能根结在于我并非彻底“文艺”(这或许已经成为贬义词了)吧,因为我就是从狗血低俗的泥潭中成长出来。虽然许多人对我的看法是前者,但我能清晰感觉到和这类的区别,并且厌恶。其实说白了,就是生活的还不够踏实,不够彻底,拔高的艺术哲学人性上的探讨,显得太没文化,太流于表面了。也是自勉,要足够了解人性,了解生活,了解琐碎,才能够控制到将情绪抽离出来是浓烈到令人窒息,而不是稀释飘散,抓不住,要靠外界的烟一根根续着情绪。
FIRST刚约完,灵感全来了!
此片有意思之处在于:人物状态和关系处理较含蓄(赵木子与母亲、父亲、继母、男友、酒吧老板等),有些日常细节空间感不错,黑白摄影将杭州冬日雾气氤氲的气氛呈现得恰到好处。也有过度曝光、负片效果等实验性手法。有保留之处在于:尽管不再是以前中国独立电影刻板印象中被网友嘲笑的“警察妓女黑社会,黑灯瞎火长镜头”,而是影像、节奏有一定创造力,但新鲜的、年轻人作品的表象下,还是老套的、有些大陆“文艺片”的通病:空洞,空虚,苍白,过于用某种自我沉溺的方式“端着”,过滤掉有生猛锐感的生活质感和烟火气,沉浸在孤岛式的都市中产青年私人世界里。甚至那不断烟雾缭绕的“文艺范”吸烟镜头,都因为太缺乏其他有创造力的动机和动作表达,还是那句老话:“戏不够,烟来凑”。这样的电影里,打开不应仅是身体,更应该是与世界的互动关系。
在这样一部小成本的剧情片里,里面的一段性爱戏显得无比真诚,有点惊喜,非常喜欢。
72/100 应该带有郑陆心源一定的私人半自传色彩,在现代城市生活中,22岁归乡女孩以其情感经历为主要脉络来进行个人视觉记录,所见城市也在经历着变化,推倒,重建,其中的人难以获取长久的情感归属,因疏离也因原生家庭的影响,他们缺乏爱的能力,缺乏家的归属,不稳定情感的流动性如同水(城市的江河湖水、雨水、浴缸水、游泳池...),焦虑、主观上的模糊性则体现在烟、雾(无处不在的香烟、人工雾气、大厦倾倒的烟雾...)。作为处女作显得自信,采用了一些实验性的手法,在黑白影像中让真实、幻想、梦境的边界模糊,负片片段可以看作情绪、想象的外化,一些模拟主观的镜头是亲密、诗意、身体性的。作为处女作有时也显得野心过大,缺乏结构上的内在勾连,以及与空间的更多联系,工整精确的远景固定镜头又与那些自由的镜头可能有些不搭。
一部真正意义上驻足当下的电影,感受力和组织力俱佳。
对这类强说愁的东西越来越反感 一堆怼着脸的晃动的镜头也让我反感 文艺这东西 一装就恶心了
在平遥看的片段,既国际且个人。赞叹
你如果非要让我看出来艺术感,我也可以;你如果非要让我看出来实验性,我也可以;你如果非要让我看出来女性主义,我也可以。但问题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基本没有剧情,全片充满灰败和颓废的气息,太多的吸烟内容说明家庭教育缺失,女人浴缸里上下起伏的阴毛仿佛一朵乌云,可惜黑白画面削弱了美感。唯一生机勃勃的是男人的JJ。
如果我想要给一部电影好评的原因是我看到了一些我过于熟悉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实际上并不来自电影本身,那么我就必须更加警惕才行。当我对自己说:“嘿,我曾站在此处”,当我的意识又闯入了同样吹过我的那阵风的时候,我很可能已经不是在看电影。
主要是什么都没讲。作者的生活太空,她的感受力(而不是感受)又溢出太多,她的视角又过于自我。毫无信息量(信息当然包括情绪和态度)的废镜头连着一个又一个废镜头吧,除了时长一无所有。几乎感觉我们这一代新导演是没救的,贫瘠的生命经验和社会经验,是再多设备后期的高新费用和镜头设计的奇思妙想都无法填补的内在空洞,言之无物,无病呻吟,城市越发达住在格子里的人越享受,越满足越匮乏。
《她房间里的云》是这两年最期待的华语作品,但仍沦为遗憾之作。郑陆心源多读一点书便会知道,抽烟蹦迪做爱不是青年的真相。是乏味的一代人,但个体从来不会乏味。
恶臭,打星绝不能手软。
说一句老装逼犯了都是在夸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