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刷到第三集,第一集到最后才看懂,原来是狐狸先生啊。
感触比较深的是第三集,可能是我现在也正处于这个阶段吧,对自己的工作开始感到厌烦,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
让我启发的是摄影师说的只是希望把自己觉得好看的有趣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而不是向别人传达某种特定的感情,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便有了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才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这部电影,我感受到的与你感受到的应该也是不一样的吧
屋子前后的样子
第一集喜欢的可以参考着去做的两餐,还有那个很有特色的厨房备餐区。
第二集感觉那个老爷爷的帐篷特别像是毛毛虫,或者是种蔬菜的大棚。。。
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吧
在拿很多东西满头大汗的时候,在走了很远的路筋疲力竭的时候,真的觉得这样的帮忙太暖心了。
是的呢,不开心的事情,当前遇到的每一件事,仿佛离开了就不会遇到了。
但是冥冥中,似乎一切都是,在哪里都会遇到的。
年岁渐长,这样的时刻是年轻的时刻,值得怀念啊。
不过,为了以后的怀念,现在就要充分的体验人生,追寻自己的光,如此回头看的时候才有这样的骄傲吧。
有时候有些事情确实,说不清道不明,但就是如此。
有时候会想要加入热闹和喧嚣,有时候又觉得疲惫,想要享受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状态。
在外物慵扰之下,有时候真的是会反而怀疑自己了,内心的本质,自我的本质,究竟是坏还是好。
但是,大概就是如台词所说吧,千人千面,我亦是一面,也仅仅只是一面而已。
第三集我喜欢这辆车的样子。
想象一个人无事的时候,独自点燃篝火,确实是不错的方法。
会有些恍惚,会一直变化,然后欲罢不能吧,哈哈。
照片就像一个人一样,外圆内方,外热心冷。
第四集
第五集
最近开心的事情之一,是看了小林聪美主演的新剧集《森林民宿》。
每集里,民宿女主人小林聪美都会接待一位新的客人。
印象中,影视作品中的小林聪美好像一直在开店。
最早那家,当然是2006年的《海鸥食堂》。
电影开头,在遥远的赫尔辛基,她开的那家海鸥食堂开业一个多月还没开张,过往路人只是好奇地从大玻璃窗里张望里面这个淡定的亚洲女人,直到某天,终于,第一个客人走了进来,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故事由此淡淡展开。
再往后,是2013年的《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在这部只有四集的短剧中,女主角经历了母亲突然过世,在公司被恶意调岗,辞职开店,被母亲的朋友告知从未见过的生父身份,以及自己还有一个未曾谋面的同父异母兄弟……列举下来连我自己都吃了一惊,这些情节放到韩国编剧手中,足以产出呼天抢地的三十集悲欢离合。
但《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是一部气氛多么平和的剧集啊,回想起来,只记得女主角一直在散步、做饭、开店,和客人邻居聊天,楼上的小猫咪蹲在窗口,像它的主人一样,安静,不动声色。
近来网上的热门讨论话题之一,是要不要走出舒适圈。
小林聪美主演的绝大部分剧集,其实却都能用“走进舒适圈”来形容,可以确定不会发生什么狗血剧情,即使有,也会处理得云淡风轻。
就像在《孤独的美食家》里,观众永远用不着担心井之头五郎先生进错了店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
这种安全感,该也是日式治愈系影视的魅力之一。
和之前两部略有差别的是,这部最新的《森林民宿》稍稍带上了一点奇幻色彩,第一集被狗叫声吓到半死的狐狸精先生,第五集穿着住院服忽然出现在民宿门口的前男友,虽未点明,但他蓦然消失后回想这集里他的言行,难免生出哀伤联想:“他只怕是已经不在了”。
还有每集都会在末尾出现却一言不发的樽真佐子,看似和剧情毫无关联,但就像诺兰电影里永远的迈克尔·凯恩一样,小林聪美身边少了这位老太太,观众如我真的会怅然若失。
这些影视剧中,小林聪美的典型形象总是相似的:她独立,身边并无家人。
她看似简单,安静不多话,总在整理房间擦拭碗碟,偶尔坐在廊下喝一杯茶。
但每个观众都明白这简单后面是沧桑过尽,就像《三体》中说的:一张空旷天空的照片包含的信息量,要比《清明上河图》的信息量大一到两个数量级。
谁会不想成为小林聪美的邻居呢?
在遥远的赫尔辛基,喝一杯她念着神秘咒语冲出来的咖啡配肉桂卷,在东京的小巷中拉开明亮的大玻璃门,永远有香喷喷的面包配蔬菜汤,在绿树参天的山林里,她的民宿可以在客厅里支起帐篷,可以在廊下和她共话当年,也可以把过往记忆付之一炬。
《森林民宿》的最后一集,小林聪美把民宿的钥匙慷慨地交给一位老客人的女儿,背着行囊又一次走向远方。
区区六集,真的意犹未尽。
相信她会走到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放下行囊,开一家新店,开什么店都好,不能成为她的邻居,也愿意成为她的客人,至少,我们已经有幸成为她的观众,看她聊天,打扫卫生,做饭,微笑,安静地出神,看一百集都没有问题。
首发于GZ号【阿眉的诗书影话】
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想要试着离开。
这部片子就给了你这个幻想,一个人在森林里住在民宿,遇上不同类型的人,每集一个小故事。
可能是误入人世的狐狸大叔,可能是身在闹市想要独处的幼儿园老师,可能是多年前的前任,可能是故友故人之子……宁静,安逸的氛围中促膝而谈,说性格,说友谊,说经历,说社交,说相遇。
所谓的感情才是最麻烦的。
明明拥有在自己喜欢的黑暗森林离随意穿行的自由,却羡慕从林间望去远处的万家灯火。
每个人都不一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温柔地对待别人。
每个人都有想独处的时候,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觉得身边有其他人在也不错。
能云淡风轻的认真坚持做一件事,在生活的美好继续享受生活。
因为过去发生的种种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日剧就是这样,你是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一员,但是我同样也是人群中最闪光,最独一无二的你。
经历生活的美好,品味生活的乐趣。
感谢生活。
@Young
《森林民宿》是一部仅有6集的散文式轻松治愈日剧,小林聪美饰演民宿的女主人典子,她独自一人在风景优美的森林经营一家民宿。
每集都有一位访客来到民宿,典子与客人相遇,吃饭,聊天,谈谈各自的困惑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小林聪美实在很适合出演这一类型的影视剧,她有一张既与世无争又随心所欲的脸,静静地观察、聆听,不评价,不给建议,也不惋惜。
她与别人的交往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清爽恰当,只是简单存在着,就让人安心,就像她在《海鸥食堂》和《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中的角色一样,安静、温暖、踏实。
01山林绅士剧情从一个早上开始,典子在捡树枝的时候,遇到了顶着一头树叶的西装绅士常木先生,他说自己迷路了,被典子带回了民宿。
常木先生闲不下来,他帮助典子拔草、做家务,与典子喝酒、聊天、吃饭,说自己感觉无比幸福。
人是很奇怪和复杂的,典子因为想远离尘嚣,所以在人烟稀少的森林里开了民宿,以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做工序复杂的精致菜肴,可是时间长了,却品尝不出菜的味道。
人可能还是要为别人做些什么,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动物也很奇怪,明明拥有在黑暗森林中随意穿梭的自由,却也向往着从林间望过去的万家灯火。
第二日,常木先生不辞而别,只留下床上的松茸。
典子烤着松茸,想到常木先生诸多奇怪的举动,似乎明白了什么,“常木”的日语发音,反过来是“狐狸”。
镜头一转,一只狐狸走进了森林。
02想一个人生活她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一个温柔善良的人,但是偶尔也会厌倦都市嘈杂的生活,想一个人生活。
她独自来到山野露营,奈何在营地碰到了一个聒噪的老头,她只好重新寻找露营地,恰好碰到了典子,来到了她的民宿。
两个人吃着西餐,喝着红酒,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轻盈的风声,感受着此刻的生活。
然后在民宿里搭帐篷,喝威士忌,聊生活中的困惑,那些从不曾对别人讲过的话,对着陌生人轻易地说出来了。
有时候,我们需要与生活拉开距离,才能感受到它原本的美。
03燃烧第三位访客是典子的老朋友。
她是一位摄影师,热爱摄影,为自己的热爱付出了所有的激情,如今突然觉得有点疲倦,觉得自己不适合摄影师这份职业了。
两个人在盛夏山林的篝火边,翻看、评论过去的老照片,一边等待它们燃烧,一边聊着心事。
摄影师:因为想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美好的事物展示给别人看,所以从事了摄影这一职业,但是现在却觉得遇到了阻塞。
典子:人在不断成长思考的过程中会否定自己之前的想法,但这也是身而为人的意义所在。
摄影师:你做过适合自己的工作吗?
典子:我从未做过适合自己的工作。
摄影师:那民宿呢?
典子: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开民宿。
选择不适合自己的事情,也很有趣,只要那是你自己的决定。
04山彦的休息日天气很好,典子走远路去打山泉水,遇上了休假的山彦。
典子邀请山彦到民宿喝茶。
山彦负责给民宿送菜,两人每次见面只是聊聊天气和邻居的八卦。
这一次他以客人的身份进入了民宿,谈论着房间的柱子、木材和粉刷,因为他在送蔬菜之前做过房屋建筑工作,后来因为受伤,离开了建筑行业,回到曾经停留过的地方从事运送蔬菜的工作,一做就是十五年。
山彦很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有时也会怀疑,自己是否在认真的生活?
在聊天中,山彦自己找到了答案,虽然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但季节不同,蔬菜种类也会改变,同样的路,景色也会不一样。
哪家新添了孙子,哪家的奶奶最近见不到了。
在这样有悲有喜的交替变换中,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这种感觉很好。
山彦离开后,典子用心做了晚饭,细心品尝着美食,一个人也要好好做饭,好好吃饭。
05前男友典子在整理旧物,许多年未见的前男友小间突然带着一束紫色的花来看望她。
两人聊起了一起喝酒、虚度光阴的青春岁月。
第一次见面、一起兼职的山间小屋咖啡馆、一起唱歌的“好友”卡拉OK厅......聊着聊着,两人一起唱起了一首老歌,唱到开心处,还跳起了舞。
明明留下了如此美丽的回忆那时看着同一朵花赞叹其美丽的两人心与心却不再相通......愿那美好的爱再次降临
歌声中有着爱恋、回忆以及淡淡的遗憾。
两个人一起喝咖啡、散步,走很长的路,中途在长椅上休息,有了如下对话:“为什么我们那时候没有结婚?
”“因为时间不对,都过去了,你还是那么多愁善感。
”“你还是那么我行我素。
”“因为过去的种种,才有了现在的我们。
”在气氛最好的时候,小间离开了,说总有一天还会再见。
然后,他在典子的注视下消失不见了。
典子回去后把小间年轻时的照片摆在插那束花的花瓶边。
第五集看的时候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后来在豆瓣讨论组看到大家的讨论,明白了剧中的隐藏剧情:小间原来已在弥留之际,或者甚至说已不在。
在快要离开之前,突然造访典子。
拜访带来的那束紫色的花叫做紫苑,花语是回忆、真挚的爱。
传说死去的人为了告慰爱人,会在坟墓周围开出紫色的小花。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06流浪女孩拎着一个大大的西瓜,穿过树林,趟过溪流,来到了典子的民宿。
女孩是民宿的常客,暑假经常跟着妈妈一起来,妈妈去世后,她不敢再来,多年后终于鼓起勇气再次来到了民宿。
两个人一起洗菜,切菜,准备晚餐,翻看女孩小时候寄过来的明信片,聊以前的趣事,吃西瓜。
突然典子说,你来这里住吧,我准备搬走,想去其他的地方看看。
---你太厉害了,怎么知道我想做民宿?
---当然了,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
女孩离开的时候,典子把民宿的钥匙交给了她,虽然女孩还未做决定。
恍惚中,觉得女孩就是年轻时候的典子,这一集只是昨日重现。
典子也在某一天离开了民宿去流浪。
《森林民宿》还在继续,民宿和山林才是真正的主角,不管主人怎么变化,民宿依然在那里,不喜不悲。
我喜欢这种淡淡的“你我皆过客”的感觉,人来人往,留守别离,都随心随性。
在小林聪美出演的电影中,罇真佐子总会友情出演,她是超越于整个故事的存在,仿佛上帝之眼,无悲无喜地注视着大地上的一切。
《森林民宿》中的她也不例外,穿着蓝色的裙子,出现在每一集快结束的时候,寂静的山林或者无人的溪流,像山中幽灵一样,守护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和每一只动物。
典子离开后,她再次出现在了民宿中,民宿应该会被她照料的很好吧。
虽然《森林民宿》只是一些小小的故事、淡淡的交谈、浅浅的情谊,但自有一种美好贯穿其间,渴望人间烟火的狐狸和守护神一样的蓝裙老奶奶,让整部剧充满了现实奇幻色彩。
大贯妙子的音乐更是将平淡如水的剧情和莫名其妙的奇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豆瓣豆友说,以小林聪美为首的“小森系”成员们仿佛已经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天地,一种图景,形成了一种自己的小气候,没有“聪美体质”的人很难融入其中。
确实如此,拥有“聪美体质”的人自会懂得剧的内涵:看似什么都没有讲,却又讲了很多,这就是“聪美式”生活,穿过丛林,享受阳光,消化过往,顺流而下。
感谢在2021年的春天与这部剧相遇。
比起咖啡,就着酒,更适合谈心里话,谈人生。
说是故事,其实来访的人,都是平凡的我们,他们的苦恼、思考也多么平淡、平凡,也就是我们也会有的苦恼和思考啊。
第三集的摄影师姐姐的苦恼,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现阶段的状态,不适合的事情做起来也可能有乐趣啊,这一句话我真的太需要了。
摄影师姐姐说,她的摄影只是分享好玩的人和事,尽量避免情感表达。
摄影很难不做情感表达,我想她的意思是,她的分享只是对一个场景、一个人、一件事物的分享,不做评判,但是受众是可以进行解读的。
我想是这样的,一件作品进入公共视野后,受众如何解读,已经无法为作者所控制。
摄影师姐姐把过去的底片都烧了,作为爱好摄影的人,我觉得应该她身上发生了什么无法承受的挫折吧,但是姐姐们在饭桌上的谈话,让我觉得,摄影师姐姐的困扰是根本性的,对摄影的价值,和自身生活方式产生了质疑,这样想来,在炎炎夏日,生火将所有底片烧为灰烬,多么畅快。
民宿姐姐说,不管是在家看,还是走出去看,看到人生的尽头是灰烬,都是一件好事儿啊。
我想摄影师姐姐和我都明白了,生活哪有两全其美,既能在世界各地游历,又能守得一处静谧,不管做哪种选择,可能都会去想象没有选择的那种生活是否会更好。
但是啊,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不如投入,去感受,去活着。
喜欢这部片子,即使没有情节,没有剧情,但总觉得也包含了很多故事。
(虽然还是更喜欢面包汤和猫咪好天气) 太多的人追问意义,追问生活,可看来我们大多数人也想要停一停的。
那就停下来吧,在森林中,在一个可爱的房子里,停下来。
也许只是烧烧柴火,给自己精心地做一顿美食,品品酒,或是在摇椅上和朋友们聊聊天,甚至什么都不干,只是看看天空而已。
这样的奢侈和浪漫,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的,不是吗。
我们都想随心所欲,可我们却也有太多的束缚和枷锁。
能否挣脱,能否自由,只能靠自己了。
生命里的过客来来往往,曾经的年少轻狂也可能已经变换成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但不变的是自己。
Let it be, 我们都需要在这个世界上活的轻松一点。
人生一世,就成为一个让自己快乐的人吧。
《森林民宿》EP1:1-谈起来“为什么会开森林民宿”,背后的道理体现出的是生活的道理,或者说价值观和关键。
人大概是一种偶尔必须要为别人做些什么,不然就会意志消沉的生物吧。
2-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比如对于“杂草”,就生物本来而言,这就是一种存在。
而“杂草”则是人们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需求定义的。
比如,“是我们侵占了他们(指的是动物)的生存领地”。
3-人的“复杂性”和“情感性”。
生物之间的生物链间的关系,虽然是一种相互利用相互满足,但是是没有情感的。
而人是有情感的。
4-平时太忙了,所以闲不下来。
休息的时候也会喜欢干个什么。
这也许是现代人的通病了。
没有时间去休息,没有停下来的勇气。
5-人的孤独,以及对建立深度关系的渴望。
提到了喜欢一个人散步,但是吃到别人做的饭菜也很开心。
EP2-独处遇到了“保育员”,经常和小孩子们在一起。
他感觉很吵闹,想要一个人静一静。
同时,她感受到了世界的冷漠。
在电车上大家都相互不认识。
也没有人真正地关心别人的生活怎么样,装作视而不见。
所以经常性地要照顾别人的心情,要体贴别人。
可是人做不到对每一个人都好。
每个人都有所不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和别人。
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想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所以也会觉得,身边有其他人在也是不错的。
EP3-燃烧一直看着火,也不会觉得腻,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为它一直在变化吧!
照片真是神奇—会看到拍照人真实的样子。
人活着,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会出现否定自己的时候,这也是做人的乐趣。
做些不适合自己的事也是蛮好的。
哪怕只是偶然也是自己选择的。
即便现在的事让你烦恼,这也是当初自己选择后做的决定。
如果你在做别的工作,可能会又想到摄影了(女主以往的工作,有些厌倦了,而且开始自我否定和怀疑,真的是否喜欢摄影)。
在死之前我们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看,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无论是出行在外看到的东西,还是同一个地方总能看到的东西,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我们总会死亡,就像是那把火燃烧了所有的东西,一切都会失去。
这句话颇有佛学中的“空”的思想和“无分别心”的思想】。
EP4:不游手好闲的话,有些事情就体会不到了啊。
四处辗转,到处走走,哪怕没有结果,但是也可能会有好的机遇和机会出现。
【一切事情看似没有价值和意义但是最终都促成了后续可能的机会或者际遇,也就有了价值和意义。
】【每件事情或者某段经历,都有其意想不到的价值和意义】人也是大自然的一员,在季节更替中,我们自身也在发生更替和变化。
人在周围的变化中,也参与了其中。
EP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喜欢做什么就随心所欲地去做吧。
因为无牵无挂向未来才有很多不确定性,才更有意思。
人活着其实就挺有意思。
说些不可思议的话,做些不切实际的事。
这也挺好,以后也有的可回忆— 正是因为过去的种种才成就了现在的我们。
看完第三集的第二天早上读到这段话:『你要旅行么?
要旅行的话,你只需要存在就行。
在我身体的列车里,在我的命运旅行途中如同一站接一站的一日复一日里,我探出头去,看见了街道和广场,看见了姿势和面容,它们总是相同,一如它们总是相异。
说到底,命运是穿越所有景观的通道。
如果我想什么,我就能看见它。
如果我旅行的话,我会看得到更多的什么吗?
只有想象的极端贫弱,才能为意在感受的旅行提供辩解。
“通向N市的任何一条道路,都会把你引向世界的终点。
”(十九世纪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语——译者注)但是,一旦你把世界完全看了个透,世界的终点就与你出发时的N市没有什么两样。
事实上,世界的终点以及世界的起点,只不过是我们有关世界的概念。
仅仅是在我们的内心里,景观才成其为景观。
这就是为什么说我想象它们,我就是在创造它们。
如果我创造它们,它们就存在。
如果它们存在,那么我看见它们就像我看见别的景观。
所以干嘛要旅行呢?
在马德里,在柏林,在波斯,在中国,在南极和北极,我在什么地方可以有异于内在的我?
可以感受到我特别不同的感受?
生活全看我们是如何把它造就。
旅行者本身就是旅行。
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而是我们自己。
』 ——费尔南多·佩索阿
从食堂、度假、餐馆、山中生活再到现在的民宿,我的观影路上一直有小林聪美的陪伴,成了我心目中日式小清新治愈系电影的代表性人物,她参演的这些电影和剧集往往传递出在繁杂麻木的都市中生存的我们无限向往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话说每年日本都会拍一些类似的影视剧来抚慰人心,无论是荻上直子,还是大热的《小森林》,算是扎根于传统的日式文化与理念的延续;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融入自然,自给自足,慢节奏,恬淡而舒缓,顺带一些精神粮食,我将其统称为能静心安神的“茶泡饭电影”。
这次小林聪美则在森林里开起了民宿,房子是富有年代感的木质结构,温润舒适(家居风格深得我心),在悦耳优美的钢琴声中,伴随着葱郁静谧的森林美景和精致讲究的日式美食,立马让人心情舒畅而放松,而这剧更值得品味的是分六话记录下小林聪美遇到的不同人物。
看似日常平淡,但细想过后无论是他们的动机还是对话都很有意思和深意。
人之所以高级,很大程度上是有着更复杂的思考模式和情感层次。
在第一话中,小林聪美和役所广司聊到:“明明拥有在自己喜欢的黑暗森林里随意穿行的自由,却羡慕丛林间望去远处的万家灯火。
”“人真是复杂啊。
” 对这两句对话特别有感触。
以往看到这类电影时,常常会暗自下决心以后也要过上这种生活,无限美好自在的画面在脑海中闪现。
现在却逐渐意识到是否真如想象中那般容易和快乐?
如果繁重的生活令人窒息,像剧中的路人一样,来到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暂缓脚步舒缓心情是很不错的选择,但日子久了,或许又会觉得无聊或乏味,开始向往起城市的新鲜和便利。
这句话和最后一话“流浪”有点相呼应,最终小林聪美选择离开了民宿,无论是心境和想法,人更多的是变化而非专一,就像剧中提到的受四季影响,很多时候因为一个人或一件事就会让原本日复一日的生活发生很大的改变,长久和永恒在时间与无常面前不堪一击。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经历会变得停滞和单调,厌倦出现,不满现状,很自然地会想要体验更多,但到头来或许也会发觉曾经舍弃的和往后想要争取的实际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并非人人都有能力、机会和时间去充分体验,这就赋予了旅行更多美好的意义,大部分人可能和剧中从城市来到这里做短暂停留的人更有共鸣,浅显点看人活着就是一种不断化解苦恼和克服无聊的过程。
剧中金句频出:“游手好闲才能体验更多。
”“人活着,在思考的过程中有很多否定自己的时候,这也是做人的乐趣。
”这两句话不由得让我会心一笑,凡事都有两面性,就看是以什么角度和立场去理解了。
透过这剧,让我深觉因为缘分和偶然,你我可能会在人生的某个时段相遇和相识,即便只是匆匆过客,也会在彼此的内心和记忆中留下痕迹,山中绅士、背包女孩、摄影师、前男友、亲切的山彦,西瓜少女,还有神秘的蓝衣奶奶(罇真佐子熟悉的身影);即便想要更多的自由,甘愿与孤独为伴,也不可否认人始终难以脱离旁人而存在,父母、朋友和爱人…甚至是萍水相逢的人,一起经历、一起陪伴、一起交流…,串联起我们人生路上的点滴。
有不少像剧中提到的可以云淡风轻始终专心做一件事的人,但即便是持续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也并非易事(至少我没有这样的把握和信心),所以才会格外的令人佩服和敬仰。
表面看上去别人的生活总是令人羡慕,而自己的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既然做了选择,就要坦然地面对并承担,会有不断的烦恼,但期间制造和收获的小而真实的快乐也会显得格外的珍贵。
即便没有“走出去”的资本,看似每天都在重复,只要留心,也能在贫乏的生活中拥有自己的惊喜和乐趣。
比起如何规划憧憬实现这般生活的遥不可及,现在的我更愿意沉下心来享受剧中每一话不到半小时的美好时光,因为未知的将来便是人生的魅力所在。
欢迎关注 | 公众号:yuchishangjiu
大概是本季最期待的剧了!小林聪美阿姨和罇真佐子奶奶就是基调!开始舍不得看,完结了一口气,太舒服了!这样的屋子,太棒了,这样的屋主,太棒了,这种氛围下,就是会莫名卸下一切敞开心扉的吧,真的太棒了!
啊啦不思议
果然是好东西!想在这个房子里发一整天呆。
小林聪美的剧可以看一辈子
太尴尬了,就是陌生人尬聊,而且还在一种小资氛围里互相吹捧的感觉,有时候搭话搭的给人感觉很用力,表达欲也太强了。正常情况陌生人一见面不会说太多话,有一个慢慢相处的节奏,或者很多人喜欢旅游可能就是不想跟人说话才一个人旅游。其实陌生人之间可以聊,但是真的不是那么刻意。有些场景给人感觉很冒犯,如果在路上有大叔拉着我一顿聊我可能会给烦死,甚至有点害怕,这片子边界感掌握的不太好。如果场景不要那么精致就好了,看着就感觉在那样的环境下呆着很累。
在 Acadia 的森林民宿里一口气看完的《森林民宿》:两栋房子从外观结构到装修风格都很类似,从下午慢慢看到傍晚,窗户洒进来的光在变,但时间好像没有流动,电视屏幕上平面的世界如同自己所处空间的延伸,我屁股下的沙发就摆在主角的餐桌对面,角色和森林都跨越山海与我时空交叠,非常神奇,好像我随时从后门走进北大西洋边的针叶林,也可以瞥见蓝色衣裙的奶奶。
3.5/5 摄影构图都很美,但我始终不知道蓝衣服老太是谁...
202103喜欢什么就随心所欲去做吧。这种剧还是要追着看。春日的柔和气息,山林的生机勃勃,滋润了我干枯的心。小林阿姨的衣服真好看啊,她挺直背的样子还是个少女。我爱大贯妙子!
不喜欢里面神神怪怪的气氛!
小林聪美的饭局访谈,太公式化,反而显得无聊,虽然每集都提出了人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点,包括小林聪美的女主角也在一个变化的无常之中,但我的感受就是利用了这种“自然”偷懒了。那段钢琴曲很好听,是一个不错的加分项。
熟悉的配方和味道,每集都有治愈的人物访谈录。最爱第五集和第一集,带着些超现实和浪漫主义的气息。
一口气看完,不太用心看也没关系。森林里的民宿,翻涌着绿色波涛的田野,穿着白衬衫的青年喝到微醺后走着回家,新鲜采摘的蔬菜和野花,清凉的小溪和甘甜的西瓜,宽松的衣服,时不时出现的蓝裙子老奶奶幽灵,认真对待的每一餐。被完全治愈了,在新的一周开始之前获得了力量和勇气。ost和ed都好听。
太恶心了!
啊这 虽然我非常喜欢这种类型的日剧或者电影 但是这一部我真的没有领会到好的地方 一点也没有治愈到我
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呀。
能静下心来的感觉真好
为了三浦透子看完了整个剧集。和海鸥食堂差了好几个深夜食堂。空洞无聊的对话,让人无法抑制地走神。每集二三十分钟却让人觉得非常漫长。
未完已弃,日剧和我没有共鸣气息…感觉是日本中产回归山林小确幸,和自然是带着隔阂的身近心远,只看剧中人的细节行为和装备穿着都觉得不是山林之人,尤其做的食物也不在地,这点太拉低评价了
目前最喜欢的第四集~小林聪美的剧基本代表了我向往的生活。
有些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