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寂地给我推荐的这部动画片,《霍顿与无名氏》。
讲什么呢?
讲一头大象,有一天在一朵花上发现了一颗灰尘,他听见上面有人说话,于是认定上面生活着人,甚至是很多人。
为了保护这些人,这头大象开始了艰难的跋涉,虽然他看不见。
同时,这颗灰尘上有一个叫做无名氏的小镇子,镇子上所有人都快乐无忧到极点,他们不相信未来会发生灾难,因为过去从未发生过灾难。
只有镇长相信危机在逼近,相信有人能帮助他们,虽然他看不见。
这个故事一下子就把我打动了!
你相信一颗沙子就是一个星球吗?
你相信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吗?
你相信我们所谓伟大的星球,其实也只不过是一颗砂砾,你相信那些根本就看不见的东西,尽管只有你一个人相信?
动画片好玩得要死,(好莱坞的动画片一向如此),又感人得要死,当你看见那朵花堕入一望无际的花海,而那头笨拙的大象坐在那里,在一堆一堆的花里,寻找他的那朵花;当你看见丛林中的人正要审判那只无辜的大象,因为没有人相信他,这时,一颗沙子爆出了尖叫,其实是一个镇子的人在一起大叫:“WE ARE HERE!
WE ARE HERE!
”然后,一个小袋鼠缓缓的说:“我听见了!
”……一个童话,也是一个寓言。
告诉我们这些生活在无名氏小镇上的人,多么沾沾自喜的享受着岌岌可危的幸福。
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无数次的漠视了,那些在发出“我们存在!
”呼喊的生物。
但是,最令我动容的是,这是一个成熟的圆滑的深具技巧遵循规则的美国商业片。
虽然还在等wall e的dvd rip,导致无法断言这部片会是年度最佳动画,但起码与《功夫熊猫》比起来,《霍顿和无名氏》实在是高出一大截。
我小时候也经常做着类似的白日梦:20年后的自己会忽然从空中乘时间机器出现在幼儿园,或者是每天念咒语就可以在过红绿灯时瞬间移动,又抑或是像这部片里一样:自己居住的地球在星球外生物看起来不过是一粒微尘。
一个接着一个不停歇,虽然充满孩子气但也代表了少年纯真的梦。
《霍顿与无名氏》,则圆了我幼时的梦。
当然这样类似的圆梦类型动画有很多,手法却有高低,《霍顿与无名氏》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画面就不说了,话说自史瑞克2以来我就觉得3D动画再比拼画面是一件挺没意思的事情。
整部片的过程及其轻松愉快,毫不拖泥带水,既有适合小朋友的传统迪斯尼类夸张肢体幽默,还有很多大人也会称赞的精致的word play以及暗暗对人类政治的隐喻讽刺。
当然少不了恶搞:中间忽然来了一段恶搞宠物小精灵的片段,直接让我笑到喷泪。
还有小象被猴子群追杀时喊得那句“come on, we are all mammals”也是讽刺与幽默并重。
而从头到尾遥想呼应的几个小伏笔更是体现了编剧的功力。
相比之下,《赤壁上》那只八阵图的乌龟与魔术师诸葛亮的鸽子,恐怕在下集很难再登场了,仅此一点,双方高下立判。
当然和所有的主旋律影片中正义必将属于PARTY一样,所有的家庭电影也都会有个主题,本篇的主题是“相信”:相信与保持自己的童心与想象力,并且永远不要失去它们,还要相信自己的朋友,纵使也许大家几分钟前才萍水相逢,也可以托付与生死。
在IMDB看了下发现只有7.4分,可我觉得这部片与《怪物公司》比起来也不遑多让,怎么样也该有个7.8左右。
还发现原来这部片是改编自数十年前的童话,便忽然很有找来看看的冲动,我喜欢这些想象力诡谲又温馨的童话,可惜他们大多消失在几十年前。
自《哈利波特》以来,似乎所有的童话都有像《龙与地下城》发展的趋势,有着及其严谨的世界观与详细的资料设定集。
我还是喜欢我小时候看的这种,世界观不那么严谨,篇幅不算很长,可以很愉快的看完以后刷牙洗脸上床睡觉的童话。
最近在看苏菲的世界,又在看霍顿与无名氏……发现它有很深的哲学意义。
(1)什么是大?
什么是小?
谁会想到飘落在花上的微小尘埃,住着一个国家的人……谁会相信尘埃之下还有无数的生命。
无名氏们最后大汗出“我们存在”让我想到了哲学中的存在主义……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一朵苜蓿花上有一颗灰尘, 灰尘上可能存在着生命,他选择了相信 可森林里的其他动物都不相信 尤其是那只兴风作浪、自以为是的袋鼠 而住在小小灰尘上的那群无名氏们也不会知道 原来在自己的天空外面有比他们大太多太多的生物存在 也许地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也许它如同尘埃一般,也许宇宙很小……宇宙之外还有宇宙……也许我们只是居住在尘埃之中的无名氏,太小了,还没有被霍顿发现……什么是大?
什么是小?
也许你觉得宇宙无限大……但是某天,你突然发现也许宇宙只是一个小盒子,盒子外还有更大的世界……也许,我们现在所看到什么所有的星体,只是无限世界的一粒粒微小的尘埃,而我们只是尘埃中的无名氏……从霍顿与无名氏中,体味世界的渺小,与人心的伟大……(2)我们看不见的,并不代表不存在……可知论霍顿以他明锐洞察力和相信世界无所不有的哲学搬得好奇心发现了尘埃中无名氏的存在……而其他的森林居民都没有发现,可是大家没发现,无名氏就不存在吗?终有一天,大家都见证了无名氏的存在……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没见过行星,没见过河外星系,没见过大海里的稀奇古怪的生物,可是他们一样还是存在,也许无名氏只是作者动画里的存在,也许我们可以觉得他们是虚无的存在……可是谁又能证明他们不存在,不能证明某样事物存在,就说他不存在,这是需要批判的……不知道并不等于不存在。
(3)苏格拉底——最愚蠢的人就是那些对某些自己一无所知的事自信满满的人。
大家对霍顿与无名氏里那个骄傲又自大的袋鼠不会陌生……她把自己看做真理,凡是违背她的都要消失。
她不知道无名氏的存在,于是就否认它的存在,而最后证明自己才是愚蠢的存在。
苏格拉底说“最聪明是认识明白自己一无所知得人”。
这又让我们想起苏格拉底之死,他只是在质疑,他只是用他苏格拉底使得反讽教人们如何思考,人们在不明白的情况下,赐他毒酒,于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
他死在了别人的无知中……成就了自己智慧的永恒……
我想大概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幻想,每个原子里面还有一个宇宙,可以无限细分下去,而我们的宇宙也只是其中的一层。
不过在关心下一层之前,让我们先从关心我们自己这一层的弱势群体开始把。
Everyone matters, 一部温暖的电影,让我更喜欢大象这种动物了
布莱克告诉我们: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霍顿和无名氏告诉我们:一粒沙里听见一个世界,一朵野花置放一座天堂,把信任放在彼此心上,生命因生命而绽放。
这不是一部让人轻松的动画。
无论是在大象的世界,还是无名镇。
一个声音老是充当着正义的一方,袋鼠说“为了孩子”,镇委会说“为了无名镇的百年庆典”,大家都可以把真相掐死在硫酸里。
火炬已经在中国大陆上奔跑,我们可以看到欢迎的鲜花和掌声,但千万不要忘记还有很多生命需要我们关注,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教育,医疗,孩子,流浪者,环境,食品,物价,房子,社保,。。。
说实话,这部动画让我忧伤。
简单的故事,不简单的道理。
但是我相信看过片子的孩子们应该都会懂,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
生命也许很复杂,我们都在经历,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
珍惜你所拥有的吧。
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大象霍顿偶然发现了一粒普通的灰尘,这灰尘里竟然有一个无名镇,大象听到了来自无名镇镇长的声音,镇长也听到了大象的呼唤。
就这样,一个大世界与一个小世界有了沟通。
然而,无论在大世界还是小世界,霍顿和镇长都因为他们奇异的发现被认为是异类。
不论是大世界还是小世界,当真理只掌握在一个人手里的时候,他必定要为捍卫真理付出代价。
所幸,结局是经典的好莱坞式的大团圆。
大象霍顿是美德的实践者。
他为了承诺可以付出一切。
当它孤寂、落寞地走在悬崖之间的独木桥上时,导演虽然忘不了诙谐一把,但那种勇气和一诺千金的品格,让人深为震撼。
由于是一个童话,我们看到的只是霍顿坚守换来的成功,而没有看到坚守崇高的背后,那种来自旷古的寂寞和忧伤。
他冒着被开除森林公民的危险,去捍卫自己发现的那个小世界。
它只需要放弃这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就可以安全生活下去,但是,它选择了坚守。
它的敌人,袋鼠和秃鹫,处处陷害他,要置他于死地,但是他始终不妥协,选择斗争。
镇长也是美德的实践者。
他得知了自己的世界之外有一个更大的世界之后,试图将这个发现告诉所有无名镇的人,然而,大家都认为他疯了!
镇上的权威依然固执己见,即使镇长的妻子也不能理解他。
他陷入一种先知先觉者的无助之中。
他只能用渺小的个体行动来证明自己。
他也在坚守。
最后的结局是两个坚守者将他们坚守的东西远播到了他们各自的世界。
那些打压异端邪说的人在瞬间就屈服了,也被原谅了。
他们远没有人类那样顽固。
他们所有的错误仅仅在于他们没有看到真相,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去故意掩盖真理,制造假象。
岂知我们不是生活在一颗尘埃上?
岂知外边有没有一头大象守护着我们?
许多时候,人类绝不饶恕得知真相的人。
他们只喜欢在假象中安稳地生活,讨厌因为真实而惴惴不安。
即使他们知道地毯的下边是潮湿发霉,也不愿意掀开让它暴露在阳光的照耀下。
因此,我们的地球上,有的只是被烧死的布鲁诺。
说起好莱坞的3D动画,几乎所有人在夸赞皮克斯那个小台灯的同时,都要不冷不热的开刷下梦工厂的那轮弯月,说其是“千年老二”,并为其悲哀。
然而梦工厂尚且会让人记起,而“蓝天工作室”,对于对3D动画不甚熟悉的观众来说,几乎是陌生的。
然而与其相反的是该工作室的作品却是如雷贯耳——《冰河世纪1&2》以及《机器人总动员》都一度成为业界的标杆作品,而《冰河世纪》的余热直到今天也未有消减,《冰河世纪3》那一段短短的预告片已经让全世界的“松鼠迷”疯狂。
蓝天工作室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境界,虽然其作品可以和皮克斯以及梦工厂的产品平起平坐,但名声却大不如前两者。
而更为尴尬的是,由于对《冰河世纪3》的过分期待,《霍顿与无名氏》所受的关注却少得多。
2008年的暑期档,全球动画迷的目光几乎都被两部电影所吸引——皮克斯的《机器人瓦力》和梦工厂的《功夫熊猫》。
而作为蓝天工作室的重头产品之一《霍顿与无名氏》却在5月份就在北美早早上映,这无疑有避开前两部影片风头的嫌疑。
因为从技术层面上来说,《霍顿与无名氏》的两个敌人实力着实过于强大。
《霍顿与无名氏》中全身光滑的大象的技术是早几年的技术。
不用说和《机器人瓦力》和《功夫熊猫》,就连和同是一个工作室的作品《冰河世纪》相比,也没有什么突出之处。
除了影片出出现的少许水的镜头,从技术上来说,《霍顿与无名氏》并不能让3D动画迷完全满意。
然而《霍顿与无名氏》至今也已经有了超亿的票房,并且连续两周票房冠军。
这足见影片本身还是有着过硬的素质,而影片最大的亮点而是剧本。
前两年的《战地飞鸽》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双双落败并不是因为影片中那不讨人的形象设计以及平庸的3D水平,而是整体故事着实老套。
连皮克斯和梦工厂也已远超出了技术层面的竞争,而是努力将故事变得更为好看。
爱情已成为迪斯尼的标志,残酷和阴冷几乎是那些非主流动画的偏爱,于是友情几乎已经成了现代好莱坞主流动画片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好莱坞的大部分动画工作室依旧乐于将现实中可能是天敌的动物在荧幕上变得团结无比。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折腾,这些动物终究可以在屏幕上偎依在一块,用肢体预言来表达彼此的好感。
然而到了《霍顿与无名氏》中,我们看不到几位主角任何“温存”。
因为这其中是一只大象,而另外一个,是生活在浮尘上的小人——这是一个在我们肉眼完全看不到的一个角色。
至少在主角的设定上,《霍顿与无名氏》确实颇具新意。
也正是这种出奇的设计,让整部影片诙谐无比。
《霍顿与无名氏》中的两个主角无法作出如《马达加斯加》中那样肢体上的互动,对于动画片来说,主角间肢体的互动是增加影片笑料的一个关键。
然而蓝天工作室却让我们看到了迄今为止荧幕上最有意思的互动——这只笨拙的大象屡屡在影片中作出身轻如燕的行为,于是他在荧幕里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其结果就是躲在他鼻子上的小花上的浮尘中的无名市随着他的折腾都要引发一次大地震,而无名市市长也是在这一次次的震动中成了影片的笑点,他那根失去知觉而甩来甩去的胳膊比大象“霍顿”的鼻子更能让你啼笑皆非。
如果你对技术方面不是特别挑剔的话,《霍顿与无名氏》是一部能在剧情的发展上不断给你惊喜的影片,纵然影片的最后有点矫情过度,但这总比《战地飞鸽》这样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影片来得有意思的多。
更何况,影片中还有那群让你难忘的猴子以及那只空有其表的老秃鹰。
我们不奢望《霍顿与无名氏》能和皮克斯以及梦工厂今年的重头戏正面交锋,但却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出色的动画片。
《霍顿与无名氏》的尴尬是它的身边有着太多如《冰河世纪》这样的明星,在《机器人瓦力》以及《功夫熊猫》面前,《霍顿与无名氏》注定只能当2008的老三,这如同蓝天工作室当了多年的“老三”一样,只是一种无奈的尴尬。
故事情节太过简单,基本没什么悬念。
说教的意味太弄,比如集权,比如排除异己。
在宣传上扭曲事实,只报道好的,回避坏的。
里边也安插了一些笑点,但缺乏想象力,有点被挠痒痒的感觉。
不知是不是受奥运会的影响,霍顿也学起了体育明星,游泳、跳水、体操样样都要秀一把。
可并没有给本片添什么彩。
故事由一个讲述者叙述也让节奏有些拖沓,显得不连贯。
俗烂,脑残。情节非常俗套、惨白。笑点非常低。技术也不出众。也没什么可爱成分。那些提到一沙一世界的,你实在是脑容量太低了。
一般
想象力~!
2008-10-24 BDrip 好像是有史以来第一部看不下去的动画片
大象和袋鼠不是都生活在草原之类的地方么………………
政治隐喻味道太浓,剧情无亮点
真的是好无聊好无聊的小孩子动画。。。
花上有一粒灰尘,灰尘里有一个世界,很新奇的设定。
一个简单的故事包含着莫大的哲理(尽管哲理部分是挖自原著。。),剧组给这个曾经感动过无数人的故事增加了新鲜的血液,还算不错,还有就是十分像动物农场
想起man in black里有这么一个缩微世界,简单的剧情简朴的设定背后隐隐约约是哲学的味道
让这一切给每个人上一堂课人毕竟是人不管有多小
用动画片的的形式表现相对论,小孩不一定能看懂,大人看着也觉得无聊。真失败。
很具有启发性~~
可能是我最讨厌的动画了。其实创意还不错。比起丛林世界,spec上的那些人更像人类社会,生一堆小孩 政治 医疗system。只是如果外太空真有庞然大物存在又怎么可能像horton一样试图帮忙。
无聊片
内容有点低幼,人设非常一般,少看一点,真的会降低智商
一花一草一世界..我們只是借居在砂子上的一粒沙..
A person's person,no matter how small.
构思不错 可惜故事老套
6.5/10。“我们在这”,我们也是生命。隐喻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