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黑之时
ดาวคะนอง,生命宛如幽暗长河(台),By the Time It Gets Dark,Dao khanong
导演:安诺查·苏薇查柯邦
主演:亚瑞克·阿莫苏帕西瑞,阿萍雅·萨库尔加伦苏,Achtara Suwan,威斯拉·威奇特-瓦达坎
类型:电影地区:泰国,法国,卡塔尔,荷兰语言:泰语年份:2016
简介:偏僻幽静的房子裡,电影导演架起摄影机採访中年女子,希望汲取剧本灵感,因为她曾参与1976年惨遭泰国政府血腥镇压的学生运动。电影一开始看似平常,影像来回于现在与过去。然而单纯叙事逐渐碎裂,一朵发光的蓝色蘑菇,一个不断换工作的女孩,一个男演员,一个女演员,虚实界线模糊难分,电影之中还有电影⋯⋯。 以《看似平凡的故事》..详细 >
真的看不懂,看得我恼羞成怒。
既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都说了是先锋影人的作品,咱也就不指望表面意义上能看懂。要不是过了一个半小时画面出现湄南河畔法政大学河滨校区的标志性塔楼(幸亏我去参观过认得出来),很难和1976年的历史事件搭上关系。金天鹅会颁给这样的作品,挺难得……唯一的作用大概是引导我拜读了安德森关于事件的著名论文Withdrawal Symptoms: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October 6 Coup。
情节平淡,叙事缓慢,一般人欣赏的时候可能会睡着。女导演骑着摩托车在山间行走,恍惚间看到了一个带着斗笠的少女,累了停下来休息时看到了一个闪闪发光的蘑菇。这是一个十分具有隐喻内涵的画面。那个带帽子的女孩好像一个佛教徒。大家都很知道佛教在泰国的耳濡目染,使得泰国人很和蔼可亲。
底子这么好,野心这么大,太可惜了。
有神而无形,好像面目模糊空有意境的风景片。其实有些碎片我还是挺喜欢的,比如泰本土特色的宗教背景,热带雨林,宿命般的悲观氛围,胴体和夜色中漂浮着的、若有若无的情欲,令人舒适的轻微压抑感,但整体来看不配称作一个完整的电影,故事讲的一塌糊涂。
我好困 好想睡
如果不解读的话,倒是释放出了影像能够达到的文字之外的陌生空间。当然你把一堆馒头渣渣攒起来偶尔会有好味道,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骂浪费粮食。
主角對著攝影機自拍她述說童年的超能力經驗,此時鏡頭緩緩移動了起來,這是後設版的潛行者嗎?年長作家追憶年輕時遭軍方鎮壓死去的同窗情人,後半段電影卻切到對偶像男星的迷戀與傷逝,歷史真實經過數位化的洗禮,死寂的沉重對映到芭樂的感傷,佛經轉化成電子樂,馬賽克後的自然再也找不回真正的顏色。
拍摄手法尚可,导演野心太大
要穿过层层障碍,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奇迹(意念移物般的)才能回到被消音,被遮蔽的历史现场。“我不是活的历史,我只是历史的幸存者”,面对历史废墟,我们最后只能“不如摇摆”,摇摆在一个粉红色的天空下。阿彼察邦丛林里游荡的鬼魂与野兽,在这里幻化为一个披着虎皮的小孩,都是幻象也都是真实。
由片段滋生出的呓语 只能感受 不可理解
如此不相干的情节在同一情绪的引导下变成合理的安排 甚至情绪本身越位成为主要 所有故事情节都仅为“入黑”之感服务 如此接近梦境的构造 太妙了
6. 一开始女导演和女抗议者那段看了相当舒服,尤其是女抗议者那种从容淡定,相当舒服,后来影片的走向变得复杂飘逸,历史与现实,现实与虚构,甚至有点《好男好女》风采。有些地方省略显单薄一点,一不留神就不知所以然,需要好的状态观看。
想装又装不出个名堂,只有几个镜头是很有才气的
1小时之后有点意思
能感受到,但没看明白
俄罗斯套娃一般的叙事文本,神秘又精准的视听设计,很有东南亚那味儿了;可惜的是人物和情绪还是太松散了,尤其后半段几乎完全是概念先行,但是风格质感真不错。
丛林那段也太阿彼察邦了
放以前应该还会挺喜欢的影片,但现在却始终都欣赏不来。两星。
忘了 还看过这个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