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片子质感不错,难得的好国产片,但是导演用杨采钰真是败笔,刚出场的时候并未有太多感觉,在车上审问苏文谦那场戏完全就是读台词,让人完全出戏,后边戏份越来越多,这张僵尸脸到底是什么鬼,以至于每次到她的镜头我都要把眼移开,否则真的没有再看下去的欲望,片子是不错,以后选演员真的要慎重。
看完了前7集,感觉还是挺惊喜的,剧情剪辑节奏明快,场面感很好(特别是苏文谦从警局逃离那段),虽然是年代剧,但是悬疑感特别强。
这是一部以苏文谦和池铁城为双男主、围绕狙击与反狙击等主要情节而展开的悬疑年代剧,两个主角的角色性格都很鲜明,彼此的相爱相杀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苏文谦乍一看比较文气,虽然是个身怀绝技的著名杀手,但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性格沉稳,遇事非常冷静。
从他一出场就排除万难救下了被特务叶冠英当作人质的小男孩来看,初步怀疑他虽然曾经是暗杀组织的成员,但是很有怜悯之心,内心比较柔软。
3年前误杀救命恩人杨之亮之后,苏文谦和池铁城这对多年的老搭档因故分开。
苏文谦从此以木雕师作为职业,改名曾思过在松江隐名埋姓地生活,至于他跟小雪以及秦紫舒之间的关系,相信又会是另一个故事。
池铁城这个角色比较复杂,甫一出场就在客船上杀死了凯西点心房聘用的糕点师,出手迅速狠辣,一点都不拖泥带水,让人咂舌。
但是回到松江城里,听说自己的旧识牧鱼出现之后却要违抗上级命令去救他,对世界上的其他人统统都无情,唯独对牧鱼下不了手,可见他们两人之间的羁绊之深,而正是因为如此,之后两人相杀的剧情看起来才会特别带感。
风云年代,江山旧颜换新颜故事是从1949年6月7日开始的,这一天距离解放军收复松江(1949年5月16日)才仅仅20天,距离结束南京当局在大陆统治的著名的渡江战役(1949年6月2日)也不过刚刚5天。
在经历过战略防御阶段几个大大小小的战役(上党战役、平汉战役、平绥战役、津浦战役、山海关战役等)之后,1947年7月,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北方基本上消灭了国军主力。
1949年4月,因为南京当局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国共两党分别以周恩来和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所谓“划江而治”谈判宣告破裂。
1949年4月21日拂晓5时许,解放军在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开始了著名的渡江战役。
4月23日解放南京,结束了南京当局在中国的统治。
5月17日解放武汉三镇,5月27日解放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岛则宣告了整个渡江战役的结束。
跟北方的三大战役硬碰硬、枪炮底下见真章有些许不同,因为双方军事实力相差过于悬殊,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有过一个暂停时间,例如4月23日解放了南京后,并没有马上进攻地理距离上更近的上海(上海在南京东南约300公里,而杭州则在上海的西南约180公里),而是在5月3日解放杭州,直到一个多月之后的5月27日才解放上海。
在此解放战役的过程中,国军方面是“拖”(撤运物资和希望英美干涉),解放军则是“全”,不是像以往那样注重“消灭有生力量”,而是要尽可能完整地占领上海。
解放军不惜给予国军以重整防御的时间而暂停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做好接管准备。
这段时间里接管准备的各项工作都准备得细致完备,从而使解放军在占领上海后几乎立即就恢复了这座大都市的正常秩序。
解放松江也是渡江战役中的重要一环。
5月上旬,上海局外县工委书记周克委派出中共地下组织人员,赶到苏州向地委书记等汇报了松江地区的各种情况,并接受指示,准备里应外合,迎接解放军。
解放松江之后,根据丹阳整训,接管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接管组织人事、入城政策纪律、人民生活安排和统战政策。
在松江市军管会和市、县政府成立后,在各地张贴《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接管了国民党县政府、县党部、县参议会、警察局、法院、保安团本部、铁路工务段以及邮电、银行等党政军和经济、文教方面的各个单位。
对大部分旧职人员,要求他们照常上班,由人民政府发给生活费,经过集训和审查后,分别作了安排和处理。
得益于上述提及的接管政策,在本剧中可以看到刚刚解放没多久的松江城政府管理工作井然有序,曹必达接管后进行管理的警察局运作正常,松江码头、市内电车等市政基础设施都在有序运行,在城里除了电车等多处地方高挂着的大红绸布和新领导人的画像之外,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市民生活(学校正常开学、蛋糕店依旧营业、学校门口的摊贩在摆摊等等)也正常有序,看起来并不像刚刚经历过炮火连天、打过大仗的样子。
在剧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标注出时间,除了表示剧情发展的时间紧迫之外,可能还有很多没有说出来的言外之意。
双雄对决这部剧的时代背景比较特殊。
在那个比较特殊的历史时间段,因为军事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国军渡江战役败北之后,再以军事实力把丢失的城池赢回来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南京当局采取了另一种更隐蔽的战斗方式。
企图利用狙击手和暗杀组刺杀我方的重要领导人,对我方形成重大的打击,而我方对此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也是要奋起反击,双方转而在另一个战场上进行更加激烈的厮杀。
小雪所在的松江小学的校长方晋甫是保密局松江站的方站长,这个保密局当然就是南京当局国防部保密局,是其政府机关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特务机关,该组织继承了特务头子戴笠的衣钵,由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改组而成立的, 1946年7月1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正式宣告结束,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
保密局本部设七个处、三个室、四个组,另设多个外勤站,水母组显然就是其下属赫赫有名的暗杀组。
心狠手辣的池铁城之所以要处心积虑地杀掉凯西点心房的糕点师傅,我猜应该是跟点心房所在的位置以及他能够居住的阁楼有关,从他刚刚入住点心房阁楼的就着手进行防备安排,以及拿着望远镜监视同盟会元老、楚军创始人秦鹤年的日常行踪,同时联想到三年前他们暗杀的目标本来就是秦鹤年,当年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秦鹤年的秘书杨之亮扮演了秦在广场进行演讲,从而招致了杨的杀身之祸,但同时也破坏了他们的暗杀行动。
池铁城的凶狠是丧心病狂级别的,除了几乎毫无失误的暗杀行动之外,为了得到情报,他会丝毫不顾及昔日的情谊,在医院毫不犹豫地给旧相识叶冠英注射了过量药物导致其死亡,只为了套到几句话;为了跟方晋甫抢夺暗杀行动的主导权,不惜在饭桌上用叉子刺穿崔队长的手,对一起共事的同事都尚且如此,其凶狠毒辣可见一斑。
为了对付凶狠的池铁城和水母组,松江市公安局专案用诚意感动了在民间隐匿三年的狙击高手“牧鱼”苏文谦,以此对抗水母组随之而来的暗杀行动,获取特务叶冠英身上的情报。
牧鱼是池铁城多年的搭档,两人在抗战期间曾一起合作联手刺杀鬼子和汉奸,但抗战结束后两人在三年前分开,牧鱼此后隐身在松江,从目前播出的剧集来看,推测可能跟杨之亮的刺杀案件有关,但也有可能是抗战结束后他不想介入国共两党的相争。
黄轩的戏我之前看过的也不多,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推拿》里的瞎子师傅。
我个人觉得他的苏文谦还是很有看头的。
在码头干活时,一头夹杂灰白的头发略显沧桑,但人又很精神,衣着朴素,看起来好像就是战争动荡时期混口饭吃的普通老百姓。
但从他眼中偶尔闪过的一丝精光之中,又能窥见他算计的某种精明。
苏文谦是一个内心非常复杂的人,首先他是杀手,杀死过的人不计其数,但是他却有很多看似杀手不可能会有的怜悯之心,比如在码头用弹弓木鱼贸然出手救助被特务劫持的小男孩,比如多年来照顾毫无血缘关系的小雪母女俩。
在警察局面对曹必达的审问时,他有一种久经沙场的稳重和冷静,几乎看不到他有任何明显的情绪波动;而在去蛋糕店小雪买蛋糕时又是另一种截然不同性格切面,显出他难得的柔情;从公安局逃脱时,只手劈晕欧阳湘灵,设计开窗逃脱,足见其身手不凡,非常干练。
从前面这几集看,他演绎苏文谦的各种细微情绪都非常到位。
目前已经看完了第七集,后面的几集中苏文谦应该很快就会被曹必达他们动之以情绕之以理地打动,并被争取过来,到时候苏文谦就能够意识到谁才是中国的希望与未来,这会成为他重新拿起枪支的重要原因,到时他会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地站在池铁城的对面,并挫败对方的暗杀阴谋。
两个昔日好搭档、两个足以匹敌的一流狙击高手因为该暗杀行动就此展开一系列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狙击对决,更何况这两个人的对决又关系到前方十万大军的生死命运呢?
真是太刺激了,非常期待后面的剧集。
看到6-7集,剧情播到这里,黄轩刻画的还是一个从优秀狙击手误杀救命恩人,内心充满自责,愧疚,然后用行动来弥补亏欠,内心良知未泯,所有过程中的谎言,逃跑,哭戏,救人,洗脱嫌疑,到温馨的生日聚会的温言软语,以及配合调查,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不拖沓,不做作,精准的表达出角色内心并传递给观众!
演技派
说实话,我是抱着吐槽的心情来的。
我以为它肯定难免这类型剧的共性毛病:细节不合理,逻辑不严密。
1、物价。
黄轩的伪装身份——一个木雕师,他随身带着一块招牌幡,写着“雕刻人像,立等可取,两千元。
”两千块钱?
这也太贵了吧!
不过这倒是挺合理的,因为剧中是1949年,上海刚刚解放,当时正值上海经济走上正轨的前期,受之前的影响,上海的通货膨胀还没有被完全抑制。
剧中的松江区被称为“上海之根”,物价水平当然也跟上海的总体水平如出一辙。
2、幻灯机和幻灯片。
出现了一部幻灯机和幻灯片的镜头。
原以为这是剧中第一个BUG了吧!
但是想到胶卷是19世纪中叶发明的,有幻灯片也不是那么突兀,果然,搜索后发现幻灯机是1654年发明的,工业化生产是在1845年,幻灯机和幻灯片在剧中出现得合情合理。
3、传真机。
这总是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了吧!
弹幕也有人对传真机的出现表示了疑问,看来这就是剧中的第一个BUG了!
但是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我还是搜索了一下相关资料。
这一搜又有点傻眼:1913年,第一台传真机就已经被研发出来了。
1925年,高质量的相片传真机也研发成功。
到1929年,我国就已经购买了一台无线电传真收报机,而且1930年的报纸还刊登了它成功收到传真的照片。
这时候传真的照片还都是黑白的,彩色照片传真虽然也有了相关的技术,但是还没有开放使用,所以剧中的照片也是黑白的。
—————————到这里,我的想法已经有所改观了,第一集结束了,原本的“找茬计划”没能成功实施,自己反而被紧凑的剧情吸引住了。
—————————4、口香糖。
第二集将要过半,出现了一个一直嚼着口香糖的女性角色。
等等,口香糖?
49年的口香糖,出现得合理吗?
实际上,“口香糖”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糖果之一了。
口香糖的基础就是“胶”,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对于咀嚼“胶”可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
1848年,第一块经过加工处理的口香糖就已经被用来销售了。
到了1928年,口香糖的生产技术已经经历了几次更迭,在口感上变得更受欢迎了。
5、白雪公主蛋糕。
剧中的陈赫又换了身份,冒充一位技术精湛的西点师,他来到西点房上班,需要做一个“白雪公主蛋糕”来证明自己的专业水平。
蛋糕当然是历史悠久,可是这么漂亮的蛋糕,在当时真的能做出来吗?
找了一下资料,还真能!
1926年的蛋糕就已经是双层且有裱花了,1946年的蛋糕还增加了人偶装饰。
更何况,陈赫这次冒充的是一位来自法国的顶级西点师。
————————查找完蛋糕的资料,我已经没有心思再执行什么“找茬计划”了,吐槽不成,我的注意力已经都放在剧情上了,这些情节牢牢吸引着观众,也吸引着我。
好久没有看过这么引人入胜的剧情了,但是到了第五集,却又突然出现了让弹幕群众无法冷静的一幕。
————————6、步话机。
一个硕大无比的“大哥大”出现了。
剧中字幕提示的是“我军缴获的先进通讯设备”,可这也太先进了吧?
提示的字幕也无法打消大家的疑虑了。
这个“先进通讯设备”是什么?
这不是移动电话吗?
——还真不是!
这个叫步话机,1940年,肩负式的步话机就已经面世了,后来又出了剧中这种手持式的,通信兵身背这种步话机的形象可是二战时美军的经典形象。
而步话机也可以算是对讲机的鼻祖了。
————————原本抱着想吐槽的心情,却不小心入坑了,希望后续的剧情也能保持这样的高水准。
瞄准,真的是水的世界,它的故事可以叫牧鱼水母灯塔的故事。
水母和牧鱼本来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师出同门留学归来,他们组成了判官组合,专门杀日伪分子,他们配合无间,感情甚笃。
后来他们遇到了灯塔,牧鱼向往着灯塔,于是水母就骗牧鱼射杀了灯塔,牧鱼不愿再和水母在一起。
牧鱼一直照顾着水母的情人和女儿,并在照顾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心,想让小雪给自己叫爸爸。
作为投身军统的水母,为完成暗杀指令,他屡次绑架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老丈人来完成任务,找到牧鱼后一直纠缠不休,并一直要牧鱼跟他在一起,牧鱼受不了这疯子逆反变成卧底套路他让他全军覆没。
牧鱼最后对水母说:“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人在乎你,所以你只有靠做任务才能有存在感"。
然后一枪炸了他身上的炸药包。
随后牧鱼过上了和水母老婆孩子一家亲的幸福生活。
它中间精彩的能够吸引人的是人物命运走向,但每集预告就看完了一集的精华让观众什么心情,看到结局真的想说最后三集真的是灾难性的垮塌。
《瞄准》这部电视剧紧张感和节奏感不错,案件一步一步开始,都著名了时间点,狙击手对时间的观念是非常敏感的,任务的制定和实行对时间也是有限定的。
狙击手就是静中带动地命中,重点也是苏文谦与池铁城的对决!
因性格与品德,这两个角色都是对立,一正一邪的较量,在这部电视剧中体现出跌宕起伏,很容易带动观众的视觉气氛,特别是看电视,2集一更新,使观众更加期待后续发展!
而对于演员的演技,苏文谦的饰演非常到位,从一开始那一头黑白相间的头发中,感受到沧桑感,脸部表情的和善感,到案件发生时,那双眼睛的敏感,使人感知这个人看似简单,却有故事;而池铁城的光鲜与将就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加上谈笑间的笑声中,更加给人不舒服的感觉,陈郝的饰演可圈可点;秦紫舒这个角色,从女性的感性思维来说,非常悲情,期待一生的恋人,付出一切代价,只为心中的爱情,却付之东流;而欧阳湘灵这个角色也属于悲情,但值得庆幸她的选择是值得的,饰演当中她的表情不是很多,作为革命同志,经历了沧桑,生死存亡,对于各种情绪的压抑,她的饰演非常不错
前十集拼命黑女主,让大家疯狂吐槽。
后面开始拼命狗血,尽量拖延,二十多集讲的是一天的内容,57集讲的就是两天要刺杀一个人,为了把一个电影情节排成电视剧,编剧也是神人。
小雪和紫舒明明是池的人却让苏莫名舔狗,25集还引发低级 狗血的误会,苏直接告诉池孩子和女人都是池的让他收手不就得了?
简简单单的一件事被编剧硬生生拖到五十集,看不下去了,太垃圾了
起初被狙击手这个题材吸引,片头动画也做的有模有样,还带点悬疑的意思。
然而高开低走,追了几天受不了这个苏文谦,小雪和池铁城这种“韩剧式”的身世误会,多说一句就能解释清楚,编剧偏偏各种巧合就让你只听半句。
我特么来看双雄对峙的,你给我看这两人猜娃…今天想起来直奔最后一集,以为能有个高潮,结果看到苏文谦一个跃起跳楼,弹弓射出小刀插中池铁城抱小雪的手,顺势接住了小雪,再一个空中360转身单手一枪打爆池铁城身上的炸弹…果然国产剧多半悬浮剧,啥物理定律都不好使!
此时的池铁城已然提前掉线,除了瞪大眼睛看其他啥都不会!
…大结局好歹你也来个《兵临城下》那种大仇得报,众望所归啊!
没有的,只有一句:我艹,这特么也行啊!
反派辛苦了!
坚持了这么久,不哭不哭。
集穿帮、注水、过家家之大成之作非此剧莫属,着实让我开了天眼,居然有人能拍出如此智商的作品,也实在搞不清楚怎么这么多角儿去演这么个剧,都不嫌丢人吗?
剧情不想谈了,主要聊聊水军的问题,我不认为观影者的观影智商能下降到如此程度只能让水军们有锅,这剧能舔成这样你们的底线在哪里?
为了挣点钱至于吗?
能把黑的说成白的睁眼说瞎话你们难道没有一点内疚吗?
靠这个就行?
第一,开头几集挺好的,以为那是开端,没想到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几集了。
剧情拖沓重复,导演编剧简直是在侮辱观众智商,生怕观众忘了,看不懂,不断重复一件事,一集40分钟一半都是水剧情。
第二,剧情逻辑太牵强,跟神剧没啥区别。
比如22集女主那种必死无疑,九死无生的情况,愣是没有死活下来了???
不撕票的理由是啥?
杀了女主和埋伏有啥区别?
埋伏成功也是撕票不成功也是撕票,为什么不撕?
还有本来一枪的事愣是拖拖拖,不想女主死就别让她被抓啊,这段除了凑时长杀死个两个反派有啥意义?
第三,正派人物刻画单薄,各种无能讨人嫌,尤其是女主几乎面瘫一样,一个死了三年的人被她拿出来到处讨人情债,女主的作用除了搬出杨之亮还有啥??
然后正派不管怎么蠢怎么犯错,最后都能赢;反派倒是刻画的不错,陈赫和单棱应该是剧里最讨人喜欢的角色了,有血有肉,水母也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可是就是一次都成功不了,现在动画片都不这么演了吧?
喜洋洋里灰太狼也都赢过一次吧??
第四,刻画的正派冷血无情,反派重情义,正派成功竟然是利用反派重情义这一点??
呵呵。
反派内部和人员还有互动,关心,情义,正派的人呢,几乎没有交流,真的,这部剧多少人希望反派赢??
真的不行。即便不以谍战戏的要求要评断它,情节也还是太拖沓了。五百团队也只能动用视听语言强化紧张感来救场,但张力还是不够,节奏稀碎。演员方面,黄轩的表演很加分。陈赫的表演让人出戏,这个反派不够冷,不够邪,转型不成功。
对陈赫无感,弃
1949年有传真机?编剧脑子呢?至少编之前百度一下啊?1968年,美国率先在公用电话网上开放传真业务,世界各国也随之相继利用电话网开放传真通信业务。1958年9月上海电报局自制成功的我国最早的国产360转传真电报机。那个机器十分巨大,比一般洗衣机都要大。剧里的传真机小巧玲珑。难道这是一部当时年代的科幻剧吗?中国第一台华文传真机”于50年代初期在天津成功开发,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
嘿,完全是因为没得看了,吃饭时看看,还可以啊前两集这小节奏,黄老师爱了,电影咖就是有范儿。(盲猜这戏开分8.3)
喜欢黄轩,有黄轩感觉起码演技会有保障。同时还有狙击这种感兴趣的元素,毕竟游戏里最爱玩的就是射手。现在最出乎意料的是反派的设计会有种多方角力的感觉,有种层层揭秘的味道,很抓人!整个剧目前看下来制作丝毫不拉胯,冲!
演员演技啥的没问题,就是这剧情……特务接头点正好在男主的摊位,男主正好和接头组织有关系,特务正好用狙击的方式灭口,男主正好也是隐藏在民间的神枪手,于是出手阻止特务灭口,这天正好还是和男主关系亲密小女孩的生日,男主要给女孩买蛋糕,正好又是在特务接头的蛋糕店买,蛋糕还正好是特务做的,正好蛋糕端出来被小女孩看到,小女孩嫉妒捣乱破坏蛋糕,小女孩被蛋糕电源追赶的时候,正好躲到她一个不认识的老爷爷旁边,这个老爷爷,嘿!应该正好是这小女孩外公!我x,这剧情推动全靠巧合吗?666,后面不能给个合理的解释,这剧干脆改名叫《正好》得了
剪辑不错,双男主尽力了,灌水灌得不算太难看,但也不到给四星的程度。70分吧。
五百之前聊起《瞄准》时说"我想要主旋律历史大剧不再只是拍给爸爸妈妈看的剧,而是让年轻人也能看也喜欢的剧。"他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瞄准》六十集的戏,在剧中的时间跨度只有八天,其中人物关系与故事线大概率非常复杂(希望别出现大量注水的情况!),五百的视听设计和剧本相辅相成,人物与情节都梳理的清晰又不乏悬念,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有不少惊喜,尤其是"水母"和"牧鱼"的设定,杀马特变态配老实人,期待他们后期相爱相杀、宿命对决的戏份,总的来说是部可以追的剧。PS:看到陈赫就想笑
节奏和剧情都不错,黄轩也非常适合*^o^*
五百导演➕黄晖老师的组合,开头节奏挺紧张的,在反转和解谜的设定上还算巧妙,或许有点小瑕疵,但不妨碍整体观感,期待故事后续发展,以及老师说的人性真善美的一面~希望不会失望!苏文谦很帅哈哈哈哈!
黄轩的台词...功底8太行
中日关系蜜月,抗日神剧被逐渐叫停……所以现在抗“国”神剧抬头了。
质感很低,陈赫还有戏拍?
瞄得不太准。
黄轩演技不错 李溪芮演瞎子还蛮适合的 就是陈赫演反派挺出戏的
没必要50多集吧,真的磨叽。
咋个神神叨叨的。尤其配乐。服化道太刻意追求精致,精致得出戏。妆容也精致得都市丽人范儿。男女特工一个个花枝招展的,裹上个中山装就是民国人了?那水母女成员站大街上吊儿郎当的像个特务样嘛?其中多处竭力营造紧张氛围,可惜不到位。演员选择也是问题。都是谍战剧老毛病了,和前一阵子的局中人如出一辙。冗长乏味。
有被惊艳
剧情也太拖沓了吧 在缩减一半正好
如此精彩的电视剧这几年不多见,这部剧悬念丛丛惊心动魄让人追剧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