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部让我震撼的漫画电影:诺兰的黑暗骑士、守望者和这部黑暗骑士归来,无一例外都是DC家的,所谓超级英雄三件宝“打怪、把妹、秀大脑”,这三部作品一改常规,英雄不是大义凛然的阳光英雄,反派不是穷凶极恶的邪魔外道,这三部作品是不是英雄的英雄电影,无关拯救与被拯救,而是英雄在现实状态下的处境与自我救赎。
《黑暗骑士归来》你看到了什么?
老当益壮的戈登、为英雄造势的欧巴桑拉娜、年老色衰的老鸨猫女、恢复了容貌却迷惘无助的双面人、质疑英雄的砖家学者、打“太极”的政府官员、欺凌弱小的黑帮、断臂入狱的绿箭、沦为鹰犬的超人、只剩下衣衫而远走他乡的夜魔罗宾,只有小丑和玩具人的疯狂依旧,只有国际间的大国争霸依旧,快意恩仇的英雄白银时代已经落幕,这是个没有英雄、也不相信英雄的时代。
穷尽一生保卫人类的超人终究没能阻止核战,毁誉半生的绿箭一条臂膀难以发射一枚神箭,那个正义联盟的“大脑”蝙蝠侠追不上犯人、打不过变种人,面对电视里每况愈下的夜色哥谭市他越发愤怒,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难道仅仅是南柯一梦?
重披战袍,王者归来,没有掌声与鲜花,也没有痛扁坏蛋的快感,无论正方反派,都只有无尽落寞,双面人跪地哭诉,小丑拗断了自己的脖子、终于“赢了”蝙蝠侠,超人在核辐射中扭曲变形,高富帅的绿箭一身囚衣。
超人作为美国第一位超级英雄,也是最强大的超级英雄,更代表了美国梦和正能量,在最后的激战中,蝙蝠侠击战超人,实际也是反英雄反传统的逆袭,是对超级英雄这个命题的反思,何为“英雄”?
如何作为英雄?
这是和中国传统的侠客类似的,同是游离于体制外的“闲杂人等”,即便除魔卫道,一旦个人威望超过权力机关,任何政权都会予以消灭,这时“诏安”就提上日程,被诏安者无疑会丧失独立性、失去初衷,不被诏安英雄事业又难以为继,而如何区分自己行为的正确性无疑又需要英雄自身有较高的素养。
这是个“圈”,每个英雄必须面对。
水浒传之所以是中国最好的武侠小说也在于此(一直认为鼓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金庸是个战斗力只有5的渣渣)。
所以很难说与政府合作、换取政府对外星人宽容的超人做错了什么,也很难说一意孤行滥用死刑的绿箭作对了什么,游戏规则必需遵循,可惜“超级英雄”们本身不在规则之内,要么跟着玩,要么推翻规则,可这种行为又和小丑、双面人仅有一墙之隔。
古往今来,每个优秀的英雄都是踩钢丝的高手。
还有,内个什么,认为老爷完爆大超的还是省省吧,大超也就是玩玩的,认真打的话,老爷抗不过三个回合,地球人都知道,露易丝只是招牌,大超对蝙蝠侠才是真爱,怎么忍心下得去手?。。。。。
\(^o^)/最后一句话,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当一个社会传承足够多的思考和文明的时候,混乱中出现民众“顿悟”,选择互信,互爱的可能是有的,这就是“詩性正义”的希望所在,但几率又是非常小的,所以哥谭永远是哥谭,不会因为有侠和体制内正义力量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其实到最后,蝙蝠侠已真正不再在意体制是否认可他(体制对他的认可从警长退休时就结束了),也不再在乎民众如何看他(身份彻底揭秘,盖馆后由别人去论是非功过),甚至自己的爱人如何看自己都不必挂心了,他进入了一种新境界,丢弃了恼人的人性挣扎、对虚荣的追求,依然在守护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做最好的自己。
对蝙蝠侠如此的结局设置,可见编剧导演的丰富内心,真是很棒!
但就一个人的局限性而言,强大如蝙蝠侠这般,仅靠自己,面对年龄的一步步侵蚀,人性怠惰的倾向,终其一生保持如此“诗性正义”并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和意义是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的,除非来自属灵的力量,也就是上帝的力量。
那种超越肉体的欲望,累赘的力量!
所以我坚信导演和编剧肯定有基督信仰,虽然在片中没有把基督提出来(就人对宗教和神学的自以为是的皮毛了解和先入为主的浅薄认知,最后让蝙蝠侠最后归向基督会减弱受众的自我思考)看懂蝙蝠侠,就看懂了人性,也就理解为什么那么无暇没有任何罪的基督会被订十字架了,也就理解人性中善与恶的纠缠让我们都只能生活在哥谭而不会是任何美好的地方(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坚持“诗性的正义”依然是值得的,因为在茫茫人海中,我们会遇到罗宾,戈登,猫女这样少但足够温暖的“同类”,使我们在哥谭和泥巴的一生过得好受一些最重要的是,从基督,从上帝那汲取力量和智慧的增进,仅靠自己是不可能的(谁不是在靠自己,做自己认为对的呢?
那什么是对的呢?
人自己自以为对的就一定对了吗?
)对不仅仅是看热闹的来看这部电影的人来说,从这部电影里能得到太多的启发,学到太多关于人性的事。
以上文字来源于有宗教信仰的我的老妈。
我也相信Miller是有信仰的,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有,信仰的力量就是无敌的,才能够创造出蝙蝠侠这样的人物。
故事讲述了老蝙蝠复出三个月后,打败了因为自己再次复出的宿命对手小丑,又设计在和代表政府的超人对决中假死重回黑暗。
影片一开始,小丑和超人就相继行动,让观众看到看蝙蝠处于潜在的危机之中,而老蝙蝠并不所知。
这背后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绝对的黑白之分,人物关系上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小丑是罪犯,但因为老蝙蝠才选择复出是不争的事实。
超人同是英雄,却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和蝙蝠侠对立。
接着,商店里小丑的崇拜者被化妆成流浪老太太的老蝙蝠打败。
这场戏首先是整个影片打斗元素的预售,再者通过商店老板的强硬态度表现哥谭市已经被老蝙蝠改变,其次借助比较有趣的化妆设计、新罗宾也缓解了片头的紧张气氛。
由于故事不需要再向上部那样大量铺垫,在新老局长的对手戏后,超人很快出场了。
接着又延续上部通过新闻交代信息、转场的特点,交代了战争背景有发动核武器的可能性。
这里小丑、新老局长、超人的出场顺序都和接下来的故事相吻合。
小丑先是引敌国发动核武,然后用自己的死让老蝙蝠成为罪犯。
在大灾难背景下,老蝙蝠带领蝙蝠之子组织维持秩序,改变了新局长对他的看法。
最后和超人进行终极对决。
关于对决超人其实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解漫威宇宙的人都能预想到过程、结果。
整部故事的结局里老蝙蝠依然贯彻着自己的原则,他也很宿命性的通过假死让那些和自己羁绊很强的对手们归于平静,自己则默默的训练接班人。
致心中的黑暗骑士《黑暗骑士三部曲》已然完结,《蝙蝠侠大战超人》仍在拍摄,于是找来久负盛名的《黑暗骑士归来》电影版想要延续心中对黑骑士的那份期待与崇拜。
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电影开场了。
看着两鬓斑白的老爷驾驶着赛车在赛道上驰骋的样子,心下不禁升腾出一种英雄迟暮却依然壮心不已的悲壮感。
配合着他的老搭档戈登警长宣布退休的情景,我知道属于他俩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新上任的警长信誓旦旦向法制程序与精神的效忠以及其呆板不知变通的行事作风,换来的只有如小丑般天才罪犯轻蔑的笑。
于是,那个在哥谭市的暗夜中消失许久的黑色声影不得不重新出现。
虽然身手已不再矫健,但好在精明的头脑却随着时间的历练越发睿智了。
在老爷精心策划下,全城的变种人罪犯亲眼见证了他们的老大倒在了黑骑士的面前,对力量无比盲从的恶棍们瞬间拜倒在黑色披风之下,从此唯黑骑士马首是瞻——困扰哥谭多年的最大犯罪群体终于被一劳永逸解决了——计划的第一步实现了。
然而,面对如此重大变化,政府竟如局外人般无所事事。
此实乃民主制度下社会运行机制之大忌。
于是,执法部门展开了对这名法外义警的全力追捕,而老爷命中注定的老对手小丑也终于趁此良机重新回到了他那久违的犯罪舞台。
已经不再年轻的这对宿命仇敌都深知,这回可能是彼此的谢幕演出,所以双方都竭尽全力。
这一次,黑骑士终于在时日无多、腹背受敌的多重困境下不敌老对手的诱惑,将其注定万劫不复的灵魂打入了地狱,结束了这场对他来说几乎是必败的精神对决——他是无奈的,因为他明白,要想按照自己的计划重塑哥谭,自己最后的对手,必然是那个地球上最强大的人,那个一直以来并肩作战的兄弟——超人。
与此同时,身处冷战背景下的美苏两国,也终于不再隐忍,兵戎相见起来。
而早已与美国政府休戚与共的超人也得以扮演他救世主的角色,凭借自己的超凡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使他的祖国与人民免遭苏联核弹的直接打击。
但核爆炸的余威仍在,几乎全美的城市都因此而陷入断电的一片黑暗以及由此引发的巨大恐慌之中。
于是,城市中的混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而民选政府有限的决策动员能力面对如此乱局束手无策,又将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完全置于毫无保障的极端情况之下。
在寒夜的哥谭街道上,惶恐不安的民众们突然听到了逐渐靠近的急促马蹄声。
那个熟悉的黑色身影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只不过这次他并没有驾驶着酷炫的蝙蝠车,而是驾驭着胯下黑色的骏马,像一个国王那样指挥着他的变种人大军,果断制服了哄抢物资的暴徒,扑灭了平民家中熊熊的烈火,顺利恢复了濒临失控的城市秩序。
望着那个身穿黑色战衣,身骑黑色骏马,用镇定自若地演讲安抚着民众情绪的暗夜骑士。
我的内心不禁被他的王者气概深深折服:这一刻,哥谭终于不仅在他的心中而且在事实上成为了他的城市。
对这座城市,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但他无怨无悔!
这种根深蒂固的贵族精神,即使在贵族时代早已成为昨日黄花的当今,却仍然如此打动人心。
诚然,贵族政治因为它的先天缺陷而被历史进程无情地淘汰了。
但在我们身处的平民时代,贵族精神的现实意义却依旧存在——它总是默默隐藏在人类的精神根基中,一旦平民主义束手无策,它就会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救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的责任,它是如此地令人动容——正如老爷为他的哥谭所做的那样。
然而,这种中世纪领主式的井然有序,在现世美国是那样的刺眼,因为它触动了民主政治的底线——政客们在他们民众支持率急剧下降的当口终于坐不住了。
他们唤来了愿意站在他们这边的英雄,于是哥谭市终于迎来了决定它命运的一战,而影片的最高潮也终于到来了!
此刻作为观众的我心中五味杂陈:既对即将到来的终极一战充满期待,又深深为老爷的结局捏一把汗——这位曾经休戚与共的战友会不会令老爷无心恋战?
即使拥有无数高科技装备,但已经不再年轻的老爷面对的可是无限接近神的超人啊!
——我不想这位已然身心布满伤痕的黑暗骑士就这样倒在他知己的拳下……该来的总会来的。
坚毅的骑士早已为这一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他的战甲升级了,他的战场布置好了,他的助手也出现了,甚至他的后事也安排的妥妥帖帖——他还是那个思维缜密、谋定后动的骑士,为了他的城市,他不会对任何人手下留情,也从来都是全力以赴!
于是,在烧毁韦恩庄园的熊熊大火中,在老迈的阿福倒在漫天风雪中后,在政府军飞机、坦克的轰鸣声里,哥谭迎来了它最重要的保卫战。
美漫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超级英雄也终于为了各自牢不可破的信念而开战了!
在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之后,奥利佛奎恩那至关重要的一箭终于让我听到了黑骑士那睥睨天下的宣言:“…我要你…记住…克拉克…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你独处的时候…我要你记住…我…扼住你喉咙的手…我要…你记住…唯一打败过你的人…” 然后,他悲壮无比的倒下了,我的眼泪也终于漫过眼眶不住的流向了脸颊。
然而,克拉克在老爷葬礼上听到的那一声心跳,让我不禁暗笑自己的多愁善感——老爷果然还是那个算无遗策的老爷,美漫也还是那个总是大团圆结局的美漫——一切都在黑骑士的掌控之中,布鲁斯韦恩作为一个为哥谭慷慨就义的英雄而被盖棺论定;夜晚的哥谭则出现了一支人多势众、对黑骑士本人俯首帖耳的义警部队——黑骑士之子;至于黑骑士本人,他永远在某个角落里默默关注守护着这座他生于斯、长于斯,令他魂牵梦萦,与他休戚与共的城市。
哥谭的夜晚注定永远都需要那个黑暗骑士。
因为人力有限、制度有限,所以人性需要慰藉,需要喘息,需要平衡——这就是英雄存在的空间与土壤,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我们期待英雄,崇拜英雄,离不开英雄——因为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
蝙蝠侠是美漫里我最喜欢的超级英雄。
从诺兰的TDK开始喜欢上这个暗夜骑士。
老爷的思想也是我最认同的。
虽然只是个普通人类,身体素质远远比不上七巨头里的其他人,但依然不妨碍他成为最伟大的英雄之一。
原以为TDK里的蝙蝠侠已经是最不像英雄的英雄了,直到我点开了黑暗骑士归来…英雄迟暮,退休十年的老爷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罪犯的梦魇。
当年的猫女也成了身材严重变形的妈妈桑,高富帅绿箭断了一只手臂穿着破旧囚衣落魄不堪,只有超人青春依旧,但却失去了自己的心成为了总统的走狗。
“归来”中的老爷落魄的让我好心酸。
满头白发,不被世人所理解,除了陪伴在自己身边的罗宾和阿福,没有任何同伴。
不仅要对抗犯罪者,还要抵挡警察对他的围捕,一个人拖着衰老的身体孤独的战斗。
生肉已阅。
其实可以考虑自己做个字幕来玩玩看,但是有以下几点顾虑最终作罢。
1.弗兰克米勒大神的原作也只是草草看过没认真读。
2.Multivac大神的译作也是草草看过没认真读。
3.我还有两百页PPT要认真读。
4.我还有六份模拟试卷没有做。
以上是闲话。
弗兰克米勒大神的作品看过四部的样子,看了觉得无聊又放下的不算的话三部。
Sin City, Year One,还有这部黑暗骑士归来。
与昨天看的悲惨世界不同,大神的作品更注重现实的沉重和阴暗,这也就是为什么蝙蝠侠和弗兰克大神能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气场绝对吻合才能造就神作的。
如果是Sin City中将男人的暴力美学发挥到了极致的话,蝙蝠侠却更加注重人内心世界的挣扎。
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的挣扎,因为这不仅仅是蝙蝠一个人的战役。
超人挣扎于权威的命令和蝙蝠的【友】爱,电台记者挣扎于是否支持其黑暗中的所谓暴行,人民挣扎于生存和恐惧的边缘。。。
在这场战斗中没有是非对错,即使最强如大超,依旧无法逃避。
这居然让我想到了一代宗师所讲的“都是时势使然”。
大超在每部和蝙蝠侠有对手戏的片或者是书中,都被严格的削弱了能力。
你看他可以撼动核导弹,其实一拳就可以打穿布鲁斯,终究没有一下爆死他也许只是因为他拒绝杀人以及对布鲁斯的友(zhen)情(ai)。
如果不是绿箭和阿蝙这两个愤怒的人类联手,大超怎么会被打肿了脸。
与诺兰系列的电影不同,暮年的英雄苍老感让整部剧有种大漠苍凉的感觉。
除了不老的超人之外,蝙蝠,猫女,绿箭,都已经到了爷爷奶奶的年纪。
当初杀人越货不用刀,勾魂摄魄只靠腰的猫妹妹,摇身一变成了欧巴桑真是让我老泪沾襟。
小丑的变态形象显然受到了已故的希斯莱杰的影响,从恐怖感上虽然仍然略逊一筹,可是相比其他作品,尤其是动画作品中的小丑,已经在其狠辣和狡猾的特点上着手足够了。
第二部最惊心的一段,也是整部漫画自认为最华丽的人神之战,以布鲁斯胜利却心脏病发作结束。
音效配的非常到位,两位超级英雄的打击感拳拳到肉,战斗时甚至有种穿越到钢铁侠片场的感觉。
只是钢铁侠只知道丢导弹和激光,而蝙蝠侠的战斗手法更加街头、现实、专业。
超人全身都是兵器,蝙蝠穿上了重铠也只能勉强抗住几下,身边任何东西都能作为战斗工具,如是才像都市传奇,也只有这样才能和超人激烈的战个痛快,不至于在一眨眼之内被打成片儿。
结尾显然在节奏上不够给力。
在所有人都认为蝙蝠死了之后不到两分钟他就出来了= =显然老外不是那么理解“留白”这个词的犀利含义。
即便是最后要给布鲁斯一个明确交代,这部电影依旧没有很好的带动起观众的情绪,尤其是在爽快紧张的人神大战后。
从肾上腺素高速分泌,到超级英雄欢乐大讲堂,刷的一声转折显得略唐突。
四星。
争论蝙蝠侠和超人谁强谁弱本质上没太大意义,这两个人一直都明白他们要对决的是精神,要击垮的是对方的意志,这不是拳头或者氪石能做到的。
最后那场经典的对决中,是双方思想和意志的对决,肉体碰撞不过是手段,就算超人真的一拳把老蝙蝠弄死,他赢了吗?
全世界只会看到一个外星刽子手把黑暗骑士杀死,老蝙蝠跟烈士一样死去,而超人代表的政府则是彻头彻尾的懦夫,因为蝙蝠侠比他们做的更好,让他们难堪,所以除掉他,这行为跟反派有什么区别?
真人电影bvs里蝙蝠侠想杀死超人,总觉得感觉蝙蝠侠想要的是处决超人,击垮他的意志和肉体,而不是单单杀掉他。
所以蝙蝠侠才特意穿个铁疙瘩跟看似不可战胜的超人正面交锋,证明超人不过是个外星人不是什么神明,而不是偷偷在星球日报克拉克的工位椅子底下装个氪石炸弹什么的。
蝙蝠侠打败对手,从来都没有追求最高效的手段,往往是用最为象征性的方法,就算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因为他要把摧垮对手的意志,填上最深刻的恐惧。
DKR超人和蝙蝠侠的对决,在我看来是蝙蝠侠赢了,不是用武力得胜,而是他把信念传达了出去,通过悲壮的陨落(假死)。
他以凡人之躯挑战超人,就像个人以微薄力量反抗不合理的体制,提醒人们何为正义,即使身处黑暗,依然守望正义。
他要把信念和畏惧植入超人脑子里面,让超人知道自己并不是无敌的,只要超人站在错误的一方,就有人站出来挑战他,无论他有多强大。
《V字仇杀队》里代表反抗精神的V死在当局手里,可成千上万的人带着V的面具向政府走去,因为“面具之下不只是血肉之躯,而是一种思想。
”摧毁肉体只会让思想变得伟大,无论是蝙蝠侠和超人的对决,蝙蝠侠跟小丑的对决,本质上都是思想的对决。
小丑要证明蝙蝠侠是错的,他要把这个戴蝙蝠面具的坏人逼疯,像双面人一样“轻轻的推一把”摧毁蝙蝠侠,而蝙蝠侠努力证明自己没能被推进疯狂的深渊,这是个绝望疯狂的游戏,而上了年纪的蝙蝠侠终于玩够了,他亲手扭断小丑脖子,他输了吗?
也许是的,因为他失控了,违反了自己的准则,他怎么看待自己杀掉小丑我们不得而知,电影没有给出他的想法,他太忙了,哥谭市等着他重建秩序,超人等着要跟他对决,处理完剩下的事情以后,他安排蝙蝠侠跟布鲁斯·韦恩一起死去,是因为失去控制(杀人)的蝙蝠侠已经没有存在理由了吧。
这才是最真的Batman.诺兰的蝙蝠侠固然喜爱。
可原著的黑暗与无奈是商业电影不能简简单单表现的。
动画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漫画的剧情。
当B与S决裂的时候,我说,这一幕早该出现。
天真的Superman永远是站在光明,用他外星坠落时摔坏的脑子维护着他所坚持的条框正义;阴暗的Batman成如影子般,用他的黑色外衣保护着那脆弱腐朽的法律下的微弱烛光。
明与暗,是统一的,也是对立的。
也许Batman的坠落,是最合理的,最能警醒的结局。
小丑死之前说他自己赢了,但我们都知道其实并没有赢家。
在没有蝙蝠侠的那些日子,小丑的生活也失去了意义,每天只是面无表情地坐在阿克汉姆疗养院的椅子上,直到他听到电视里蝙蝠侠的消息,这才露出了久违的专属于他的笑脸。
小丑因蝙蝠侠而死,但蝙蝠侠并没有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他已经决定退居幕后,所以他最后朝小丑的脸上吐了一口痰,以这样的方式向这位老朋友告别。
而另一位老朋友超人此时却归顺了美国政府,成为美军的一大杀器。
当时正处于美苏争霸的最后时期,超人凭一己之力摧毁了苏联的大部分战队。
最终,苏联动用了核武器,射向美军基地,如无意外超人把它挡了下来,但也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让我们第一次见到如骷髅一般的大超。
这个接近神的男人,此时不知道有没有一丝恐惧,人类的科技竟然也可以达到这个程度。
伴随着核爆,美国全国陷入停电状态,美国人民疯了,特别是哥谭人民,打砸抢烧,全市完全失去秩序。
这时候,唯一能够维持秩序的只有一个人——蝙蝠侠。
骑着战马的蝙蝠侠向他的变种人部队高呼:“今晚,我就是法律。
”他们共同承担了在这样的夜晚维持高谭市秩序的责任。
鼓吹完全放任自由是一定会造成混乱的,人性使然,在没有任何控制的情况下,人性中的恶将会完全爆发出来。
要结束这样的混乱,就必须要有领导者站出来,带领一帮人平定动乱,然后再呼吁全体市民团结一起,共同来维护城市秩序。
蝙蝠侠做到了,高谭市成为当晚美国唯一一座秩序没被破坏的城市,他是伟大的城市英雄。
这样的英雄却是不受政府待见的,你要么就归顺政府,要么你就不出来,政府可以容得下犯罪分子,但容不下凌驾于自己权力之上的个体或团队,所以为政府卖命的超人与蝙蝠侠之间的一战就不可避免了。
蝙蝠侠布鲁斯韦恩的目的很明显,他只是想证明自己能够击败超人。
依靠着局内人装甲,和绿箭射出的氪石,他做到了,他希望超人永远记住自己是唯一击败过他的人,永远不要再来挡自己的路。
超人毕竟是外星人,不了解地球人的人性,地球的事还是让我们地球人管吧。
蝙蝠侠最后选择了假死,自己的身份随后也公布于天下,蝙蝠侠的故事结束了。
但蝙蝠侠的精神传承了下来,蝙蝠侠之子们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以蝙蝠侠的方式守护哥潭市。
理想的社会是永远都不会存在的,犯罪是不会消失的,而法治系统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蝙蝠侠之子们将会一直和犯罪分子作斗争,一代接着一代为哥潭市做奉献,绝不停息,这就是蝙蝠侠的正义。
对布鲁斯韦恩来说,这是最好的结局。
老爷说:“I want you to remember that.I wanted to remind you to stay out of my way. In all the years to come,in your most private moments. I want you to remember the one man who beat you.”他是唯一一个能战胜超人的凡人,他隐藏在黑暗里,却带给人光明。
Heroes never die
延续上半部的压抑,中年猫女与重归的绿箭侠。
這才是Batman真正講述的故事。
反派依然弱智...
尽管动画片的尺度大,结局也如dc动漫一如既往的黑暗,但是对于人性的探索,导演显然无法跟诺兰比,3.0。
84/100。DC动画中的神作!下集一点没让人失望!
一直只能把这作品当同人看,这么想的话还能接受。其实作品本身相当不错,frank miller把电视广播继续发扬光大。。。话说superman对老爷好温柔呀,即便在本作里也一样~
嗯,米勒终于开始了盘算已久的剧情暴走。要知道这是在他出DK2/ASBAR毁自己一世英名之前的作品,影响力足以留名漫画史,但对我来说,这就是一本迷弟树稻草人靶子来攻击所有看不惯自己爱豆的终极自high实录。与其说米勒反对强人政治,倒不如说他反对的是“不正确"的强人。至于谁是正确的?当然是他自己。
元素多但精彩少,一盘大杂烩的东西只让人觉得无聊
难看,弱智
最经典的还是小丑那部
DC超级英雄的动画看过不少,几乎每部或多或少都会看得很热血或亢奋,但这部不但完全没有,相反让我非常伤心,这种伤心并不是出于“感动”,更像是出于“委屈”…Clark沦为政府鹰犬、Bruce对Clark说“我们都是罪犯”、Oliver被Clark烧断左手、Alfred烧毁韦恩大宅并死去等等,一幕幕都像刀子插进心脏一样
超人成政治工具了,
狼狈的蝙爷爷和崛起的蝙蝠帮,he's too big. omg,omfg
不好看!
上下两集都是,剧情扯淡,人设崩坏,真是呵呵
节奏很差,据说删了很多超人的思考导致角色动机不明,几条故事线几乎没有联系,尤其帮派线草率收尾。老爷既然能揍超人又怎么在上集被揍成那样,实力飘忽不定,失去了那种无力感。不如上集
总之你是不能死的!
根据弗兰克米勒的漫画改编而来,老年蝙蝠侠,还有瞎眼小丑和打酱油的中年大妈猫女。小丑在无数心的背景下对蝙蝠侠说,继续啊,告诉他们你从没杀过人,杀掉我,我又成功了,让你失控。蝙蝠侠说,别笑了,别笑了!
莫名其妙的超人戏份,冷战背景也交代的很幼稚
三星半。动画版蝙蝠侠,比(上)好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