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情来维系的两人关系,本来就不会有happy ending。
无论是两个玻璃杯在一起,还是一个塑料杯和玻璃杯在一起,都不会有happy ending。
年轻时我们就像两只玻璃杯,充满了攻击性和破坏性,彼此相爱也彼此伤害,结局往往是两人粉身碎骨。
或许有一天,你再遇到一只玻璃杯时,你会像阿诗那样,把自己变成一只塑料杯,避免带给对方更多的伤害。
但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你的悲剧:摔不坏,也擦不出一丝的激情。
最多也只会像阿苏一样,换来一个吻的感激。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乐此不彼的沉浸于一段又一段的爱情。
或许应该像周怡一样做一只玻璃杯,起码你在回忆EX时,EX也忘不了你。
不得不說 電影與名字緊緊扣住電影最後的字幕:「給所有愛過的人」所說的就是——認了吧 他不過是你的前度 再也回不去的了而「前度」就字面而言 已揭露了現代男女戀愛觀前度v.s.現任 說起來就像把一段感情形容成一個職銜 多不堪那麼 既然說的是前度 就少不免有flashback [ 當然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於是整套電影不斷在回憶與現在之間穿插回憶反而比現在的色彩更鮮明而且動輒浮現眼前任何事物對白場景都成為連接過去的橋樑棉被耳環膠杯天花板飛蛾衛生巾在嘴邊哼着的調子調味料的倒影每一樣東西——都是你周怡從一開始在機場與陳均平狹路相逢到最後獨自上路機場總是一個象徵離離合合散散聚聚的地方每次戀愛都是一段旅行在機場 妳遇上他的現任 你遇上你的前度這邊廂你們剛下機 另一邊廂他們準備上機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每段旅程未必盡如人意現任阿詩引狼入室適當的大方與無知同時亦象徵自信本以為她會故意在周怡面前與陳均平調情 [ 竟然沒有 ! ]卻由始至終以雍容華貴的「大婆」姿態對待周怡以投懷送抱堅忍寬容的態度對待陳均平結果「太聰明」原來沒有好下場躲在衣櫃的那個晚上「乜我個樣真係好蠢咩?」周怡問。
前度的多疑敏感任性愚蠢都是現任所缺乏的偏偏陳均平就是離不開周怡手中的膠杯墜地——「唔緊要啦……」現任說。
「不如我哋以後買膠杯吖。
」前度一邊說, 一邊還徒手撿起滿地碎片。
被拋棄的女人到最後一刻都會變回白癡努力掙扎覆水難收玻璃杯也好 膠杯也好遇有風吹草動 杯中水仍舊傾瀉而出如同感情 流逝了就沒了或許陳均平與周怡仍有機會復合但至少 到了最後 他們(暫時)仍只是彼此的前度備註:1.二汶的配樂實在太美好, 如推出OST, 必買2.鍾欣桐的眼神/造型令人賞心悅目, 在大銀幕前面, 她不再是阿嬌, 而是一個演員3.向佐的髮型, 與鍾欣桐分手的一幕, 令我忍不住偷笑, 暗地裡覺得是電影中的敗筆4.鍾欣桐質問陳偉霆為何仍留著舊女友的東西, 然後把一本書擲到地上, 那本書竟然是盧凱彤的攝影集, 太有意思了5.詩雅的演出有驚喜, 之前曾飾演香港電台某短劇中一個患上絕症的少女, 如今化為成熟OL, 相當自然
《前度》上映的时候,和《恋人絮语》一同出现在荧幕上。
那时和朋友约好去看电影。
说这两部港片看哪一个好。
我选择了后者。
看完《前度》,再次对香港电影充满了信心。
港式爱情片。
有特别的味道。
令我深爱不已。
每每看完。
得以平静的接受它的结局。
却又内心充满无法言语的情感。
After all。
电影的插曲。
却又是最好能诠释这部电影的词汇。
After all。
他不爱她。
均平。
诗雅。
After all。
他想念她。
均平。
周怡After all。
他仍爱她。
阿苏。
周怡。
After all。
她还爱他。
周妈。
周爸。
After all。
有些人,成了「前度」。
「那些早已成为自身一部分的习惯」印痕。
涂抹在墙上的印痕,可以用新漆覆盖。
刻画在物品的印痕,可以丢弃而了之。
纹印在身上的印痕,可以用激光清除。
而这世上最难磨灭的痕迹,便是习惯。
初初,均平和周怡在一起。
他们挤在破旧的小房间里。
他们吵架,砸摔物品。
她任性。
爱撒娇。
依赖强。
痛经。
半夜也要指使着男友去买药和用品。
买错。
埋怨。
甚至闹来要上医院。
他都一概接受。
所以。
他知道,杯子要买塑料的,才不会被她摔碎。
所以。
他知道,她生理期会很痛,一定要买正确的卫生棉和止痛药。
所以。
他知道,丢三落四的她,没带手机充电器并不是件奇怪的事。
所以。
他知道,任性且随性的她,一定会肆意的触及自己怒点,且会发生肢体冲突。
可是。
他知道,她这麻烦又难伺候的性格,他早就熟悉了。
并且,习惯了。
所以纵使分手多年,他依然记得她的习惯。
也许此生,他也无法忘怀她的一切。
尽管。
After all。
他们,还是没能在一起。
最初,当均平和周怡在一起的时候,阿苏是他们的调和剂。
半夜上医院。
均平喊来阿苏开车载。
决定去旅行。
均平又让阿苏开车载。
周怡无处归。
均平再嘱阿苏开车载。
阿苏见周怡很多次。
却没有很多话。
在她不适柔弱的时候。
在她赌气倔强的时候。
在她失落无助的时候。
最后。
在她充满期待的时候。
他看过这个女生性格的不同面。
却又一直做着守护人的角色。
他习惯,陪伴纠葛的这两人。
周怡的父亲离开很久。
起初,周怡母亲会前往扫墓。
并且抱怨着「最爱的人不是身边的那个」。
而最后,她不再前往拜祭。
因为「最爱的人已不在身边」。
她心中有他,且习惯空守一个人的寂寞。
便将他深搁内心,四处旅行。
习惯是一件可怕的事。
它如此强大,让你不由自主,被夺取理智思考。
周怡和均平在一起时。
他买给她情侣耳钉和戒指。
即便后来分开,她都依然佩戴这两样信物。
她遇到古惑仔阿升时,戴着均平给的耳钉和他缠绵。
她遇到写字人阿树时,戴着均平给的戒指和他调情。
她重逢旧情人均平时,脚踝上留有为阿升而纹的星。
每逢她遇到不同的人时,都带着前人所留的印记。
这,究竟是她忘不掉,还是习惯了?
「谁出现在上一秒」前度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豆瓣小组上经常有讨论。
比如。
男友得知女生发帖讨论前男友之后,盛怒并提出分手。
还有问如何对付男友前人。
有人给了个心狠手辣的答案。
泼她硫酸。
想想,人们担心现任的前度,不仅是为醋意。
前度所带给现任的影响是可怕的。
甚至是灾难性的。
之所以成为前度,自然是源自于错误的结合。
里面必然搀和着争吵与恼怒。
有人可以因为前度的伤害而不轻信爱情,甚至避离,抗拒。
前度所遗留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敏感。
比如某种性格,态度。
又甚至如星座组里的发誓「我绝对不会再找XX座的人了!
」所以,情侣间的吵架点,不免又多了一个「我没他/她好是吧?
那你回你前任那里去啊!
」当阿诗见到周怡煮夜宵,说「我们都没有吃夜宵的习惯」。
周怡便记得这「习惯」。
次夜,当她见到均平煮夜宵,便嫉恨的闹「你们不是没有这习惯嘛!
」而后来阿诗在早上见到池子里有夜宵留下来的锅,脸色顿时就变了。
一顿夜宵,不过一包面,一个蛋。
周怡和均平,都习惯直接在锅里打一个蛋。
而阿诗更喜欢用煎的。
她们两个,介意的,都是一种习惯。
每个人看待前度都持有不同的态度。
有人说,经历了上一任的错误,带着更好的自己,去面对现任。
经过了失败与教训,自省与检讨,在新一段的感情里,能够表现得更为成熟理性。
但也有人会保有太多来自上一任的遗留。
好比习惯,兴趣,偏好。
比如,你习惯了和这个人去一间店里淘物。
即便你不曾留意,或是感兴趣,会因为对方而习惯甚至喜欢上这样的活动。
当有一天,你的身边空缺,或是换人了。
某天路过同一间店,依然会不由自主的停下步伐,或是呆呆凝望。
也许最初会害怕,因为睹物思人。
也许过了许久,再踏入这间店里,也许会勾勒起淡淡的回忆。
就想一想,念一念。
过了很久,当你再次路过这间店时,也许身边就是别人。
也许会感慨,也许我还习惯着来这里,只是陪伴的是另一个人了。
看着前度,便会想起一个曾经的你自己。
「你在寻找一个什么样的人?
」均平因为周怡的任性和倔拗的脾气而与之分手。
后来便遇上性格温顺的阿诗。
他告诉阿诗自己的故事,甚至是关于周怡的。
如此坦诚。
而阿诗也是个明理人。
或者说,无比宽容。
她对着周怡可以露出微笑。
甚至不介意多载她一程。
还能和她轻松交谈。
她允许周怡坐在副驾驶座。
(我一直觉得副驾驶座某些时刻是个相当敏感又暧昧的位置)她在大半夜里载周怡寻求落脚点。
甚至同意让无处落脚周怡借住家里。
作为一个女友,对待男友的前任可以到这个份上,乃令人佩服不已。
当她猜测到男友和前任的暧昧时,板起脸来,毫不客气的赶走了周怡。
然后,她转身,用热烈的激情去迎合男友。
他们缠绵在那张巨大的椅子里,那张最初当均平和周怡在一起时购置的椅子,在楼道里搬运时均平初睹阿诗和她前任亲吻的椅子,白日里当阿诗工作时均平与周怡调情的椅子。
当阿诗尽力的取悦着男友时,她的脸上留下一道道泪痕,甚至,还要挤出笑容来面对男友。
因为她真的慌了。
她不知道,除了生理需求以外,她还有什么能够挽留住身边的这个人。
她知道,男人忌讳女人乱吃醋,所以她以笑脸和善意去面对他的前任。
她知道,男人在人前介意面子,所以她介绍家里状况便说「房子是他租的,我只是过来住的」。
她知道,男人不喜欢无理争吵,所以她只管冷漠对待敌人,却没有责备质问男友半句。
她知道,男人需要温柔与体谅,所以她见他为寻前任的耳钉而弄到满地水,立刻拿抹布擦地还装没事。
她知道,男人也许会因泪而柔,所以她苦苦哀求他「我哪点不好,你说,我改」,又说「我不能没有你」。
她没想到,两个人在一起这么久,会因为前度出现的短短几日,而毁了一切。
看的时候,我问朋友,「周怡和阿诗,你会喜欢谁?
一个爱耍自己性子,而另一个温柔又顺从」。
他说,「当然会选阿诗」。
看着片子,看着「模范女友」,当然好做选择。
可是在生活里,真实情况往往又不是这样了。
早些时候,和这位朋友讨论到「人都是犯贱的」这个话题时,他戏谑的说自己,纠结的那段感情,对方并不完美。
他爱她如此之深切,愿为牺牲许多,也给了她许多物质上的帮助。
可是她就如此任性。
看看身边其他的朋友,信手拈来的优点,都比她多得太多。
可是,他就偏偏的,那么的爱她。
越是令自己纠结的人,往往自己纠结的越深。
想起昨天和另一位朋友看《单身男女》的时候,问他,「古天乐和吴彦祖你选谁?
」古天乐的角色,花心多情,追高圆圆却也锲而不舍。
只是爱她的同时,目光随时会被其他女生给勾走。
吴彦祖的角色,专心痴情,默默的等待着女生多年,眼里未有其他人存在。
我说,不选吴彦祖,这编剧绝对脑残了!
朋友却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会选古天乐。
男生的潜意识里,痴情等待多年,是件不靠谱的事,而爱恋的同时保持各种小暧昧,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因此,便有了「欺骗女生的烂男」和「常被发好人卡的憨厚老实人」。
如果女生都选择老实人,那自己就不会被伤害,而老实人也不会一直被拒绝。
所以,人们往往会被「不靠谱」的因素吸引。
没有人选择爱情像购物,要挑质量最好最耐用的。
那么多年,脾气躁急的坏女生周怡,却能轻易的击溃温顺体贴的阿诗。
也许人性本当如此,爱折腾,不能过度满足,否则就不懂珍惜。
但也许是因为人性,才让均平离开阿诗。
也许阿诗本身是一个温和的女子,体贴忍让。
可是,面对着现任的前度,没有一个人是会不介意的。
轻则抓狂抱怨,重则挑明争吵。
而她,却能够说服自己,去报以善解人意去热情对待周怡。
可是爱情本来就是一种竞争。
赢家夺走爱人的真心。
礼让和谦和,在战场上,对自己毫无利处。
介意前任,是一件自然的事,为此抱怨和争执,虽然现任会埋怨「为何如此敏感计较」。
可是正因为知道了你的醋意和不满,对方才会谨慎面对前任。
因为你会不高兴,会闹,会吵,而没有人天生愿意争执吵闹。
若是一味的体谅和宽容,对方便觉,无论如何,你都不会介意,既然不介意,那来往界限便变得模糊,也许就有许多意料不到的事会发生。
因为回忆是危险的,而习惯是灾难性的。
哪一样爆发,你都承受不起。
「一个人的洒脱」和均平在一起的时候,周怡错过了台湾之行。
和阿升在一起的时候,周怡拒绝了泰国之行。
和阿树在一起的时候,周怡放弃了英国之行。
和几任前度在一起的时候,她都有过旅行的梦想,可是,每一个,她都错过了。
直到她母亲告诉她,「有些旅行,可以一个人完成」。
人生便是一场旅行。
好比周母,虽然丧夫多年,未有遇到合适的人相伴终老,她便选择一个人过着洒脱的生活,甚至还保有一颗童心。
对她而言,这样轻松的活着,自由自在,好过匆匆寻伴,然后急着嫁掉。
很多时候,人生的许多东西,比如感情,无法急于速成。
它们需要经历一个旅程,或漫长或短暂,去寻觅最适合自己的结局。
有时候,在这样过程里,或许孤单寂寞,但是,与其随意寻伴去排除寂寞,不妨一个人踏上路途,慢慢体会目所见耳所闻心所感。
「港式爱情片」港式爱情片的反应很奇妙。
好比之前为《恋人絮语》而写的影评《关于爱情的N种方式》。
在豆瓣影评和博客原文下,不少人留言表示原本看不懂电影,看了影评以后才领悟到导演的用意。
而我本身在电影院里观看影片的时候,或许因为非周末非晚上这样的热门时段,偌大的放映厅里才六个观众,除了我和同行的朋友外,有一对提前离场,另一对抱怨不知所云。
而《前度》,依然有不少中年观众表示幼稚。
在他们眼里,也许只有阅历尚浅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才会纠葛于情感里。
我想我是极其喜爱这样的港片。
特别是由新生代导演所制的片子。
这里面探讨的爱情,有各式各样的面貌。
香港不同于大陆,题材无限制,更开放。
因此会有不少导演敢于尝新,勇于探讨现代人的爱情。
而非一味的老一代相守一生的爱情观。
时常和母亲聊天时谈及许多感情的话题,她表示与她成长年代所经历的感情观相差甚远。
她说起中学时代男女生避忌交流,否则会被指指点点。
她说起一名大学女同学和男友去逛百货,老家的冬天极为寒冷,走在路上冷风刺骨。
进了店里,男生发觉女生手很冰凉,便让她脱鞋,让她的脚搁在自己怀里帮她暖和。
而一旁的售货员都很羡慕的围观。
这个女生把这件事告诉了包括母亲在内的几名好友,这群闺蜜们便无比感动的说,「这样的男生,嫁了吧!
」后来他们结婚,有了个女儿,非常幸福。
母亲说,她们那个年代,都是被琼瑶小说影响长大的一代。
所以许多观念,和生长在不同时代的我们,必然有所出入。
但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一个与父母辈不同的时代里,对待爱情观,便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看安妮宝贝,读她笔下那些「海藻般长发」的寂寞而又不安的女子。
看亦舒,读她眼里那些大时代转折点里命运多舛的女子,又有不一样的意味。
还有微博上盛行的张小娴语录,提醒女生在爱情里要学会保护自己。
还有各种偶像剧里的「麻雀变凤凰」老套戏路。
都在反映着这个时代的爱情观。
不同于长辈的时代,爱情是女生的顺从与守候,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影视和作品题材里,女生都具有个性和挑战性,在爱情里担纲起重要的角色,而不再仅仅是泪水,柔情与誓言。
女作家们笔下的爱情,其实更多为对这个时代女性的一种期待,在感情里,生活中,更具有选择权和自身价值。
彻底的颠覆着上一代。
我没有看《山楂树之恋》。
不是它不好,而是我觉得不符合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
并不是说这个时代里没有那种一生的守候,我知道一定会有这样的人存在的。
但是,这个时代里谈论爱情,已经不像上一辈的时代里那么保守。
我们可以大方的讨论性如何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感情,也可以说人的自私,任性和冷酷。
爱情远不止是一个凄美的童话,一个长达一生的守候。
它有多种可能性。
朋友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何成为爱情经典?
因为他们都死了。
如果他们活着,也许在尚且幼稚任性的年纪里,罗密欧也许会迷上另一个妙曼身姿,而朱丽叶也许也会移情别恋。
可是他们都死了,故事继续不下去,我们看不到爱情里所存在的危机和浮躁,所以我们觉得它是经典。
我喜欢港式爱情片,因为它们会大大方方的讨论爱情里的另外的可能,比如背叛,出轨和纠葛。
爱情不是单一的判断题,不仅仅是爱或不爱。
它包含太多的内容。
选择题?
嫌单调。
填空题?
太狭隘。
问答题?
最好是写作文!
《前度》讨论了人在感情里的犹豫与徘徊。
这样纠葛的感情,往往正存在于八零九零年代出生的年轻的一代里。
因此,这样的片子,对于这个年龄段的观众来说,最适合,也最有共鸣和警示性。
另外。
钟欣桐是个很棒的演员。
以前未有看过她的作品。
但至少这一部,她真的很出彩。
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感情与恋人。
After all,会和最适合的人过完余生。
也许这个人未必是最初你最爱的。
After all,他/她终究会成为你最深爱的。
前度。
After all,就留给回忆,一同随时间而淡忘吧。
这是一个纠结前任,然后现任悲催的故事。
前半段我都看的很平静,看周怡和陈均平的分分合合,看周怡和陈均平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的无法抹去的烙印,看周怡同其他男人的痴痴缠缠。
直到看到阿诗同陈均平做爱时,在他背上留下的眼泪,我的心终于为之一颤。
阿诗爱陈均平,只要能够留住他,哪怕多委屈都愿意,哪怕换来的胜利是多么的卑微多么的一触即破。
陈均平终于同阿诗分了手,而周怡也踏上了一个人的旅途。
陈均平最后并没有同周怡走回一起,就好像最后的那只杯子,即使换了塑胶的,即使摔不坏了,但是有了裂痕,水一样会漏。
有些感情,不论当初多刻骨铭心,不论当初爱的多歇斯底里,痛彻心扉,不论当年的他在你身上留下了多少难以磨灭的印记,不论他带给你的成长有多少,但是有些东西,一旦产生裂痕就再也回不去了。
其实如果换一种角度来想想,再次面对分开多年的前度,我们心中的那一丝悸动,是否真的就是那曾经天雷勾动地火的爱情又再次死灰复燃的感觉。
其实,我爱的不是你,是过去的自己。
我的回忆有你,而回忆总是太让人魂牵梦绕,不是么。
我们都曾遇到过那么一个人,我在你的怀抱中成长,我的倔强,我的偏执,我的任性,我的无理取闹,我的不可理喻,全都融化在了你的怀里。
是你让我变得坚强,是你让我懂得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
是你,因为你,我把拥有你的回忆变成了我的习惯,当做生命中拥有你的证据。
但是,当我变得成熟,当我开始懂得如何去爱时,你却走了。
于是,我只能小心翼翼收藏起你我的回忆,把我们的故事提炼成点点滴滴,带进我以后的生活。
当我们多年后再次遇到当年那个怀抱着我们让我们成长的人时,任何一个爱过伤过痛过的人,都不可能表现的无动于衷。
只是,有多少人真的是觉得,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发现,最懂我的人其实还是你,在没有你的这些日子里,我的生活总觉得缺了些什么,而直到再次遇见你,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生命缺少的只是一个你。
但是,我相信还有更多的人,在面对前度时那欲合欲离摇摆不定时常沉湎于回忆中的那种纠结,是出于对过去青葱岁月的缅怀。
我爱你带给我的那些快乐,我爱你带给我的点点伤痛,我爱你让我懂得如何去爱人,我爱你在我生命中留下的每个痕迹,我爱我们曾有过的那些岁月,那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但,其实,我爱的已经不是你了,是过去的自己和那些美好的回忆,是我自己的成长,我日益成熟的感情世界。
我们生命中总有一个人,让我们明白,有些时候,命运让你遇见某人,不是为了所谓的结果,而是为了让你领悟一些东西。
而他教会你的东西,将伴随你以后的生命历程。
而逝去的,终将只是个美好的回忆罢了。
这三天 分别看了《单身男女》《属于你的我的初恋》《前度》把我本来就不怎么明确的爱情观搞得搅屎了一般。
可是我独独想给这个写影评,可能这个让我的内心更痛苦更挣扎更矛盾吧人都是自贱,难受的才能让你印象深刻。
【分裂一:女主角】你看,周怡是吧就是阿娇演的,她对每个男友都是无理取闹发现没一点芝麻小事都大吵大闹还砸东西。
男友因为旅行藏了她一下护照,这种小玩笑,她突然就火了就翻脸了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是为什么。
但是,但是你发现了吗她的陈均亭回头了,阿树也回头了。
明明这两个人,都是在她无理取闹时甩掉的,都回来跟她道歉想要重新开始。
她这种火爆的脾气 大小姐公主病反倒换来一个接一个男人的喜欢。
【分裂二:男一号】他是喜欢的前度么 他是喜欢现任的么他真的是用上半身在思念前度并用下身来折磨现任么你是不是受虐狂啊喂前度嫩么刁蛮 动不动就拿分手来说事 你还惦记她她跟别人分手 你还可以容忍她 还把她接自己家里呢现任这么大度 都可以允许刚失恋的你的前度来家里住发现你出轨都可以说没事你说分手都先自我检讨但是你就不喜欢她。
【分裂三:男一号的现任女友】不是说男生要适当的给自由,适当的给面子,适当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么这个小女生做得够可以了吧男友的EX 她负责送男友的EX 她可以让住 虽然那是男友租的房子但是如果换做男友的EX 还不把这房子都轰平了么住狗屁你们住你做得再完美,也抵不上敌不过人家什么都不做有时候科普什么的教材什么的都没用如果真的是你的 就算吵闹打分 最后还是牵肠挂肚就表现你的真性情又怎样大不了最后就是她妈妈那样“旅行不用人带,自己去就行了”真爱也不用找,是时候他就会自己来了你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活着,好好完善自己,耐心的等待他。
所以 别再相信什么怎么收服男友了别再相信什么给他自由的鬼话别再相信什么不要把分手挂嘴边别再相信什么给他面子他会觉得你懂事别再相信什么砸东西的女生男人会远离她一辈子别再相信什么分手不能做朋友别再相信什么分手也可以做朋友别再相信什么家务都做得井井有条他就老实爱你别再相信什么自己可以忘了谁然后从新开始--有多少次爱情 就会受多少次伤 不管是甩还是被甩--男生会记住教会他东西的女生 但却不会跟她在一起女生会享用男生周到体贴的照顾 但都是他EX们教的躲着想照顾你的人追着你想照顾的人你不回TA的短信 装作没看见却在想那个TA不回你短信 是不是因为太忙TA对你好的无可挑剔 可你却在想 光好是不够的 我要的是感觉TA对你爱答不理 可你却觉得那也没关系 重要的是感觉跟TA在一起的时候 你想着TA跟TA在一起的时候 你知道TA在想着谁吗伤害着爱你的人被你爱的人伤害人都是自贱的而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恶性循环
没当过“周怡”的人也许觉得周怡是不幸的,恐慌前女友的人们觉得周怡是具攻击的。
这世界上的“周怡”们,哪个不是真实的付出过? 遇到钟意的男人就全心的爱着,希望他就是共度一生的人。
可周怡,遇到的,不过是些自私、劈腿的男人们。
“共度”变成了“前度”。
总有人不懂你,类似周怡,总有更多人不懂。
“为什么你爱过不止一个人? 你不专情吧!”周怡愿意和阿平委屈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分享着阿平的梦想,周怡是幸福的。
可,连搬一个小小的沙发椅,都能遇到阿诗。
这男人的心,也太容易被搬起了。
周怡问阿平:“你有别人了吧? ”周怡摔两个杯子,阿平就摔所有杯子。
阿平说:“那就分手啊。
”面对阿平这样的烂男人,周怡还是蹲下来打扫残破的碎片。
周怡不知道阿平是烂男人吗? 不,周怡知道。
但,她爱阿平。
他们还是分手了,为什么? 因为那些琐碎的小争吵?错,不过是因为阿诗。
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说:女人总是不断的栽在同一类男人的手里。
为什么? 我想,有的女人只喜欢那一类人,你觉得这个男人身上有吸引你的特质,不如反过来说,具有某种特质的那一类男人才会吸引你。
周怡遇到了阿昇。
周怡染了红色的头发,她想离阿昇的世界更近一点。
她不在乎阿昇没有工作,她去餐厅打工赚钱。
她爱这个男人,全心付出。
可是,阿昇还是要走。
争吵中,周怡的手机掉落水里。
她和阿昇拉扯时大声问阿昇:“为什么你们每一个人都这样? 说过的话不算话! ”阿昇走了,周怡蹲在码头哭。
她无助。
她需要迫切的找到一个人。
她打给妈妈,收讯却不好。
她想到了阿平,她打给阿平,接电话的却是一个女人。
周怡遇到了阿树。
阿树爱旅行,周怡对阿树说:“带我去旅行。
”阿树也劈了腿,和去了澳洲的前女友。
我想换成其他的女人,不会像周怡这样敏感加第六感准确。
但,周怡毕竟是周怡。
周怡和阿树分手了。
这次的周怡没有像阿昇离开时那样无助和痛哭。
因为她,开始慢慢懂得了男人。
所以这次的她,只有气愤没有伤心。
周怡搬到了阿平和阿诗的房子里。
那一件件摆设,触动了周怡的回忆。
她曾经付出的青春,曾经用真心爱过的男人。
这个男人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梦想,他变得势利。
阿诗上班不在家。
周怡坐在曾让阿平遇到阿诗的椅子上,和阿平“忆当年”。
然后,说着说着……阿平向周怡表白。
他们拥抱,他们接吻。
阿平想要进一步的时候,周怡说:“例假。
”真的是因为例假?就像当初,周怡和阿平分手,真的是“没有别人”?周怡这样的女人,她会因为“例假”而拒绝和她爱的人做爱吗?她不会。
此时的阿平在周怡的心里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她可以为他付出一切的人了。
她心里还有阿平,但心里的阿平和她眼前的阿平已经不同了。
阿诗回来了。
阿诗让周怡离开。
周怡换下阿诗的衣服,看着躲在房间里的阿平。
那眼光里的是恨? 还是鄙视?阿苏来接周怡,周怡发着脾气,却被阿苏的一句“对不起”逗笑了。
周怡一路没有哭。
阿苏载她到空旷的河边,窗外飘着小雨。
周怡撑伞站在河边,望着远方……周怡哭了出来。
周怡因为阿平哭? 不,周怡这次的哭,不同于当初祈求阿平的不分手,也不同于阿昇的食言。
不是因为此刻无处可去,也不是因为刚刚阿平的懦弱。
周怡这次的哭,是为了自己。
她会想起这些年用心经营的这些感情,想起已变势利的阿平说:“我现在是制作人,你呢?
你是什么?
你还什么都不是吧!
”周怡哭,因为她这么多年为了爱情付出了事业付出了自己,付出了所有。
可是,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局。
周怡撑着白色的伞。
白色是最透明的颜色,白色和任何一种颜色混合到一起,都会变成那种颜色的相近色。
白色的周怡曾经为了爱情,愿意把自己的白色变成男人的依附色。
她以为这样调合在一起,这个男人就不会走了,就不会变了,就会一直和她爱了。
可是,阿平、阿昇、阿树……周怡长大了,懂了。
周怡的妈妈回来了。
同时,前男友阿树也回来求周怡再给一次机会。
周怡和妈妈在房间里,周怡说:“选错了才知道身边不是最喜欢的那个。
”妈妈说:“错,不是身边的那个不是自己最喜欢的,我是说,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已经不在身边。
”妈妈教给周怡,“最重要的是你自己。
”周怡想让妈妈带她旅行,她含着泪,她想让妈妈带她离开,离开这些过去,离开这些苦难。
妈妈说:“去旅行,自己去就可以了。
”人生,何尝不是一种旅行。
我们会遇到同路人,但你无法知道,这次的同路人,会不会陪我们到最后一站。
他们陪了我们一段路,然后离开。
只是这一切都要我们自己去经历,自己去体会。
周怡终于能放下过去的心结。
画面转到阿平,他拔开洗手池下的管子,发现周怡紧张的是当初和他一起的情侣耳环。
阿平想着周怡,他不知道周怡现在在哪里。
这时,阿诗回来了,阿诗看出了阿平心里所想,阿诗亲吻阿平,想用做爱来证明这个男人还爱她。
清晨,阿诗小心翼翼的问了。
阿平直接的说了。
不是塑胶杯子就摔不碎。
塑胶杯子的裂缝足以将水漏空……戏剧的是,阿平和阿诗的分手,却播放了阿平和周怡当年的分手片段。
这个男人爱周怡吗?
还是爱阿诗?
更爱谁呢?
其实,这个男人真正爱的是他自己。
他和周怡在一起时遇到了阿诗,他就爱阿诗。
他和阿诗在一起时又遇到了周怡,他就爱周怡。
反反复复,重重叠叠……不过是个自私的男人罢了。
周怡在阿苏的车上,阿苏送她去机场。
周怡要一个人去旅行。
阿苏说回来记得找他。
周怡说,为什么你不来找我。
暗示了,周怡找到了对的同路人。
阿苏说他没有带护照。
周怡说,那就迟一些的时候。
周怡下了车,脖子上挂着拍有阿苏照片的相机,她不时摸了摸相机,她知道,阿苏一定会来找她。
轻松前行的周怡是那么的美。
她轻轻的撩动头发,迈着大步子,向前走着……¨¨¨¨¨¨¨¨¨¨¨¨¨¨¨¨¨¨¨¨¨¨¨¨¨¨¨¨¨¨¨¨¨¨¨¨¨¨¨¨¨¨¨¨¨¨¨¨周怡是不幸的吗? 当她遇到一个又一个“坏女孩头衔”的质疑时。
我反而觉得,那些过去,也是另一种幸运。
没有他们,周怡不会更懂得人生。
有人说,通过爱情来看人生的女孩,注定要流很多眼泪。
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眼泪能把眼睛擦的更明亮,更加看清楚所谓“人”和“情”。
应该要羡慕那些“青梅竹马”的爱情吗?
不要了吧。
所谓“一次成功”的爱情只是被外人的眼光加了光环的装饰品。
那些与初恋结婚的人就不会婚外情了吗?
那些与青梅走进婚姻的竹马就不会在青梅变成黄脸婆之后爱上另一支红梅了吗?
我不能保证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但,我们经历的真实又残酷的爱情,很难面对却慢慢懂得了的现实,才是真真切切的人生。
只有经历过,才能更加懂得。
只有懂得了,才能更好的生活。
不要去怕感情的苦,也不要去怕人生的苦。
因为,没有什么苦难是过不去的。
相信我,所有的苦难会过去。
只要,你懂得了一切,然后放下一切。
只要,你有了一个人去旅行的勇气…… 爱情,会去找你。
这是出现在片尾的两句话。
片子里精雕细琢的对白和众多的细节道具的设置,无不一击直中观者最隐秘的内心,认同感自始至终环绕心头。
没有谁在恋爱的时候不是真心喜欢,也没有谁是完全放得下前任的,这种矛盾着的心情在影片里被表达的直白透彻,看这部片,始终有着偷情一般的愧疚感和兴奋感并存以及对于过去的惋惜。
只是两天短短的时间里,熟悉的一切,不经意的一句耳熟的话,生活中重复出现的段落足以破坏当下平静安稳的恋情,也勾起一直在心底埋藏着的思念,原来彼此都没有放下过曾经,只是一直缺少唤醒记忆的契机。
有多少分手的人是像片子里的周怡和陈均平一样,还相爱着,却因为一时的赌气赔上了这份最真挚的感情,转身之后,自欺欺人的开始一段又一段新的感情,每一段感情莫不是真真切切的,又莫不是在最不经意间触发对过往的回忆,短暂的感伤出现了多少遍,明明知道心里的那个名字从来没有被抹去过,还要假装出一份潇洒神气,甚至要故意用恶言恶语去中伤对方来表达自己的洒脱,可这难道又不是掩饰自己的慌张和嫉妒么。
过去永远不会真正过去,你一句暧昧的关怀,我一句故意挑起的熟悉话语,其实都在宣告对方自己并没有真正放下你,也让彼此都萌发了侥幸心理,剩下的只是时间的谁主动地问题了。
麦曦茵可以说是把现在大多数的同龄人的恋爱群态作了最精准的剖析,对旧爱年年不忘,对新的恋情轻易接受,对默默关心自己的人忽视,对自己的真实内心一直逃避,冲动感性情绪化,不小心错过了后悔了也碍于面子将错就错,猜来猜去让自己更加难受。
电影在结尾让陈均平直面了自己内心,长镜头对准塑胶杯子中的水缓缓流出,宣告了就算换成了摔不碎的塑胶杯,也弥补不了心里的裂痕,只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做出这种坦率的选择,怕是大多数人会像阿诗一样,明知道感情的虚假,也要用身体和情欲最终试图留下那个不爱自己的人。
而被现任女主人扫地出门的周怡,也完成了一次自我成长。
一开始是委屈又愤怒不已的心情,以致于莫名伤害不相干的人,之后冷静下来来到曾经两个人回忆的发生地收拾狼狈的自己,卸下伪装让眼泪喷涌,而最终的成熟是妈妈引导自己发泄自己的情绪,原来,并不是最喜欢的不是身边的那个,而是最喜欢的已经不在了,旅行,不需要人带,自己就足够了。
每个人其实都是在一次次分手中成长,或早或晚,总有一天,会懂得珍惜身边的人,跟随真实的内心,学会妥协和平衡自己与对方。
麦曦茵真的是前途不可限量的新生导演,年纪轻轻,却能一出手就打动观者,用心与敷衍,真心热爱和金钱至上一看就能分出,很可贵的是,他没有像很多新导演一样过分追求空洞的形式和画面,对白设计亲切又带点小幽默,不拖沓也不太激进,虽然是讲现在男女之间的情事却有种纯洁又可爱的感觉。
一个好导演会让你在看他的作品时感受到平视的目光而不是俯视你要你臣服的王者姿态。
这部片其实给我带来了很深很深的认同感,因此在这种共鸣和默契下来看,理智似乎显得不重要又可笑,谁会在乎开头情节设计上的勉强,谁会在乎太过刻意的摄影调调,这是一部能打动人心起码使我深陷其中的片子,我相信,经历过真心投入过的感情的人都会有一点共鸣的,爱看电影不就是因为有那么一些电影总能让自己感动总能给自己带来些感同身受的思考么,别去计较太多,投入去看它你会发现它的可贵。
大期末的,忙裡偷閒看個電影,《前度》,鐘欣桐的新作,英皇電影。
和名字一樣,這電影就是獻給各位“ex”的,講的就是男的想前任女友,所以虧待了現任女友,前任女友還離開了男的,找自己的新生活去了。
故事挺簡單的,本來很期待阿嬌和陳偉霆的激情戲,沒想到阿嬌沒有激情戲,詩雅倒是和陳偉霆有激情戲。
那麼也就是說,在戲裡,男主角把對前任沒泄欲成功的苦悶,發洩給現任了,然後做了之後還告訴現任的姑娘說,不如算了吧,對不起。
其實吧,前任神馬的就是那麼回事兒,愛情這個東西很少有對等的,分手大都也是因為感情不對等。
那麼分手后就必然有一方很不甘心,很想挽回,於是成就了一個個的邪惡的“前任”,姑娘我曾經也是其中一員啊。
前任是一個很尷尬的位置。
有句話怎麼說呢,“分手后不能做朋友,因為曾經傷害過”。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如果分手后還是朋友,就證明愛得不夠深,起碼恨得不夠深,而恨得反面是愛,說過來,還是愛的不夠深。
你最愛最愛的那一個,分開了,也只能是不聯繫,不要再有交集,所有都停在回憶里。
於是,你成了前任,旁人眼中無辜的前任,又是現任眼中處心積慮的前任,就算你不做什麽,都會讓某些人想起你來就眉頭一鎖,更別說你有動作,不管是小到去他空間踩一下,或者大到像電影里演的那樣機緣巧合,就乾脆住進前任男友和他現任女友的家(又是一個沒創意的用巧合製造劇情的編劇),作為前任女友的你,你的任何動作都會是對現任的一種挑戰,甚至威脅。
其實哪個前任都不無辜,真的放得下看得開的前任,就不會再去關注已分手的戀人了。
那是不是前任也就無所謂了。
我曾經是不善良的前任,也對某位現任造成了傷害,後來我有點後悔,不該那麼打擊人家小姑娘,不過如果從自己的感情看,我也不後悔自己那麼做。
可是我從現實到銀幕看見的各位“現任”,怎麼都那麼悲催呢(當然是那些男友忘不掉前任的,各位不要多想)。
本篇的重點到了,關於題目,想到這兩句話,是因為看到電影里阿詩爲了挽回阿平的心,抱住他的大腿不讓他走,還主動和他發生關係,換來的卻是第二天阿平的一句對不起,算了吧。
阿詩就哭,哭的大眼睛濕濕紅紅的。
這時候我就想說,姑娘啊,別傻了,不管你是為他上面濕還是下面濕,你都挽不回他的心了。
男人是忠於感覺的動物,都說女人很感性,其實男的才是自私的只顧自己感覺的動物。
你不是他的妻子,你沒有他的孩子,只是同居的女友,你有什麽資格讓他對你有責任心有絕對高的忠誠度?
更別說那些爲了小三拋棄妻子的大有人在了。
所以當你發現他的心已經不在你這了,你就應該有志氣一點。
好啊,那就分開,分開就分開,感情不是你說要,說要就能要,感情卻是我說拋,說拋就能拋。
這樣的姑娘才是好樣的!
不光是因為男友忘不掉前任而被拋棄的現任,還有那些絞盡腦汁想挽回前任男友的姑娘,你們要知道,上床是沒用的。
除非你能做到慾望都市里的Samantha那樣,能把愛和性分開——老娘找你就是爲了fuck you,而不是love you。
不過就我所見所聞,能做到那樣的,除了妓女,也就Samantha一個,就連她也只是戲劇裡的假人物。
女人的性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你願意用身體挽回愛情,是因為你還愛那個男人。
而男人不是,男人很容易就能把愛和性分開,這也就能稍微解釋一下爲什麽妓女一直很充足,而男妓一直較少見了吧。
再說,有送上門的姑娘誰不要啊,所以也就是姑娘們傻,太傻。
所以啊,做個有志氣的前任或現任吧,想讓別人尊重你,首先要尊重自己。
就像電影里的阿嬌,當前任男友再想和她發生關係時她拒絕了,當另一個前任男友想和她重修舊好的時候她也拒絕了,她之前一直想被男朋友帶領著去旅行,但是媽媽告訴她,想旅行,不用被人帶著,自己去就好呀。
那就自己去吧,讓真正在意自己的男人開車,送她去機場,告訴他,如果你想我,你就買張機票來找我吧,你要跟隨我,而不是我跟隨你。
什麽叫女性意識的覺醒?
這就是女性意識的覺醒啊!
真的想由衷地表揚鐘欣桐。
這個電影她演的真好,我以前也看過她twins時代的電影,真是不會演戲啊,就板著一張美麗的面孔打打殺殺。
現在她是真的蛻變了,大家都知道她經歷過什麽,其實那些也都可以看成一種財富,讓現在的阿嬌這麼會演戲,這麼有潛力,而且依舊美麗。
她長的真的太美了,我一直這麼覺得。
我不是抽風了寫這些,也不是感同身受什麽的,我看這個電影都沒哭。
最近又有個姐妹在爲了一男的付出一切之後,遭遇了冷淡,遭遇了分手。
她很難過,帶著一身的傷痛。
我心疼她,好像看見當年的自己,可是還是會不停地有女子會這樣付出,會這樣受傷。
其實我想說,當他對你冷淡了,當他覺得就算分手也無所謂了,請你像他一樣揮袖而去。
告訴他,姑娘我玩得起,也輸得起,更何況我沒有輸,離開我是你的損失,就算是錯過,也不是我的過錯,是你不忠心沒有責任感的後果。
姐妹們都要開心的美美的,愛情是美好的,性愛也是美好的,誰都不差啥,只要你愛自己,信自己,就沒問題。
在電影的預告片裡導演說電影要拍給戀愛過一次的人看,都市生活兜兜轉轉,有些人迷失在燈紅酒綠的世界,有些人沉澱在一場又一場沒結果的苦戀中,也有些人連自己追求什麼都不知道。
有人會問「明知愛情世界會受傷,那我們為什麼要戀愛?」也有人會問「到底戀愛是為了什麼?為結婚?為生育?」那愛過的人會明白「身邊的人可能不是一生中最愛的」,然後又引伸了一個問題,那我們為什麼要愛?陳均平和周怡只是一對很普通分了手的過氣情人,然而在彼此的心目中都有對方的一個位置,是對過去愛的見證也好,也是在逝去光陰裡的一個回憶錄。
沒法忘得了對方所做的事,一景一物都挑動著他們這六年來的生活點滴。
三十個小時,六年的思念,下一位的到來正正就是我們都市人情感的故事,是如此的真實而殘酷。
沒有保證得到的愛,也只有帶著某種情慾的功利性。
有些人的一生會有好幾位的「前度」,然後就會問現在的那位是自己喜歡的嗎,戀愛是為了讓我們在沒答案尋尋覓覓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興趣,還是精神的快感?曾經聽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的生活是不完滿的」,可是戀愛中有時候仍然是一個人,一個人思念,一個人笑,一個人想太多。
各種形形式式的戀愛,有激情,有平淡,有快樂,有和諧的相處,然後一句的分手吧,打破了從前所擁有的一切。
回歸單身,重塑人生,方才發現戀愛是為了「成長」,在歲月的年輪裡警醒愛情的本質, 一段愛情筆者認為是為了彼此間的進步與學習,在當中就像照一面鏡子,與潛意識或與他人抗爭,審視自己。
無論是在那個的圈子,同性戀,異性戀世界裡「前度」卻是無處不在,有人感激前度教曉他上了一課,有些緣份不易強求,也有些愛只能停在某位置,在理性與感情之間回望昨天的自己,不是可笑,而是一個成長的記憶,也某程度上是命運的安排。
看到身邊朋友曾經被「前度」二字精神虐待,偶爾談到了令他們痛心的事,感覺到愛情相愛時很開心,可是大部份時間是忍耐與遷就。
陳均平與周怡,分手後見面誤打誤撞地讓他們再次遇到,而此時對方身邊已經有他人,相互的客套,然後一物捲起了無數的思念,是過去的溫暖,是愛情曾經來過的回憶。
是情慾,也是一份思念。
在某程度上陳均平是個壞人,他的壞是建基在性慾的基礎上,周怡也很壞,她的任性,可是她表現得是緊張,是認真的愛過。
假若沒有認真就不會想愛,曾經我們都很傻的盲目去愛,只少這些愛在某個時刻溫暖過,快樂過。
我們都知道感情是有「賞味期限」,有些暗戀,錯愛,畸戀都一一成為了身體的一部份。
前度的愛,現任的愛,都是不同方式表達的愛,有些人說一句「我愛你」是很難做到,可是有些人又會很容易,有時我們都太傻了,在愛情的世界沒有永遠的勝利者,也沒有永遠的犧牲者,有的只是共同的「相愛者」。
麥曦茵的故事成為了愛過的人的寫照,哭笑不得的回憶鏡頭,一份流放在遠方的愛與少女對愛情的感覺。
再配上林二汶的NO SUCH MEMORY,逝去的感情應該得到解脫,沉澱然後再上路。
就像是在水流經的地方,輕輕地停留一下,不帶走河裡的一滴水,是如此的清徹而不混濁。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前度是給我們遇上下一個的機會。
即使這份愛再沒有機會重來,卻成為了一份寶貴的回憶與見證歷史的鏡子。
比較烈日當空 前度的故事無礙貼近更多人的生命很喜歡麥曦茵 寫的愛情故事 現實得可以讓人窩心和痛心記憶可以忘記 卻多少總有前度所留下痕跡電影中 一些細節就是有過經歷 然後轉變自覺或不自覺地 改過戀愛過一次的人遇上的多少次愛情情節都是大同小異來去就是這種從曖昧熱戀激情轉淡爭執復合放手分開跟前度發生的過去 刻板預算成將來 同樣結果傷心只是因為未明白愛情其實從來短暫能夠走到最後的 不是愛情 而是愛
再也不相信豆瓣了again,为什么这种片都可以上四星?听台词好想用力摇晃编剧肩膀:拜托抽点水分好不好,用点心好不好,脾气暴烈的女人怎么会做这么没水平的事,不要欺负我们坏脾气好不好?不好意思,又没撑过十分钟。音乐不错,台词垃圾。
所有exes,你们一定要过得没我好,死得比我早,谢谢你们啦。
好吧,還挺行的。有點誠意。不過感覺場景的切換上有點吃力。
还算看得过去,就是。。。
不适合我
用新欢治旧爱的戏码 表示 厌烦
作男作女の日常,有情人终成前任。恋爱里的人都是这样吗?可能是我不懂爱吧,还好我不懂。
哎 看得太纠结了
阿娇依然很精致,这才是香港电影的味道,喜剧无厘头已不再属于香港
跟着现任想前任真特码的贱,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吧
片尾的话和相片比电影儿本身更动人 特别是内句 太理智就不叫青春
女人,有点骨气好不好。做现任,就别去计较与仇恨他的前任。做前任,就别去打扰他的现任。去旅行,不需别人带,自己去就行了。爱情里,活在当下就好了。一个男人,需要抓破脸撕破裙去抢才是你的,需要用足了三十六计才是你的,那么他早已不是你的,因为胶杯没有碎,却不等于不漏水。
其实难看得不得了,但是支持阿娇~
故事性不够
谁没有爱过几个人渣?谁爱的时候又不是拼尽全力呢?感谢你离开我,才让我成为现在的我。感谢陈均平们
阿娇很美好呢.不只讲前任,也是讲成长吧
HK新生代文艺编剧、导演。这个小品还挺不错的,送给所有恋爱超过一次的人~~
阿娇在里面好美。
陈伟霆,你要闹哪样啊?阿sa、阿娇都不放过呀!
真恶心,这么泛滥的感情。是不是是男的你都喜欢啊!太轻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