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这片子太好哭了,哭了大半集,看完了还在哭,哭的脑壳疼(╥﹏╥)通篇都是姐妹情却说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人再也容不下别人略显诡异,也没有舟车劳顿(不要问),但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没读过什么书(推测)、努力讨生活的底层劳动人民可能大概也不懂两个人就那样自然而然相识相知相守彼此温暖相濡以沫意外怀孕,一句生下来我跟你一起养,就真的生下来,都这样还姐妹情你是不是傻(╥﹏╥)日子一天一天过,生娃、一家三口同框、哼哼唧唧的小东西一点点长大阳光灿烂,风风雨雨在你以为日子就这么继续的时候,一个彪乎乎的台湾人冷不丁要娶诗诗,于是彪乎乎的灵灵心合计就这么办,推开了你最爱和最爱你的人,TMD(╥﹏╥)骗她说孩子送走了,她说孩子没有爸爸妈妈很可怜的,都这样还姐妹情你是不是傻(╥﹏╥)这一推就是永别,一句代代相传的“为了你好”坑死个人(╥﹏╥)恨死你了,再也不要看到你另一边,她泪流满面但对于没什么文化的她,这是她所知道的爱人的方式。
过时了,大家不要学(╥﹏╥)日子再难过也好过心里难过,因为有你,我无所不能被推开的诗诗终日以酒续命,心被穿了一个洞,脸上没了笑容一篇讣告将诗诗带回过去,故地重游,姐妹依旧,可是没了你,只剩下了我我们的儿子长大了,你不要再唠叨了,我让他去做自己我盘下了那家当初说要盘下的蛋糕店十几年前,你在这儿,我走了十几年后,你走了,我在这儿
年轻谁都会有,年轻时候从来都不会遗漏朋友的存在。
朋友一起打闹,一起哭,一起笑,会担心对方为什么不开心,会逗她笑,会时不时担心她的小小世界会不会出现波澜……可是,友谊却又参杂着太多现实。
一个努力挽留,怎么也拦不住一个执意要走的人。
或许曾经每天欢快的垫着小脚尖的时间就是一个幻影而已……电影也是围绕友谊展开,故事最后将友谊拉入理想的最高境界,那就是相互喜欢着对方,这种喜欢已经凌驾于朋友、好朋友之上,所以,可以在彼此心中装着对方那么多年。
曾经和好友关系好到无法言喻的阶段,当时好怕这样的状态会消逝,那时我第一次有想和她成为结拜姐妹的冲动,这样,至少有个明目,我们可以一直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可是,物极必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性是人,抛开吃吃喝喝,生活的本质意义是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求发展,结果,差强人意,留下的都是伤痕。
回头想想,其实她只是喜欢和我吃喝打闹,共患难,开玩笑……共富贵,我又是谁…致敬遇到真爱以及遇到真友谊的大家。
《骨妹》国语中字版终于来了!
等了整整一年,终于有了资源。
这也是续1999年的《心动》后,时隔十八年,梁咏琪再度出演的百合拉拉片。
《骨妹》是一段铺设在90年代澳门按摩店里的姐妹情感回忆录。
按摩店里的19号骨妹诗诗(廖子妤饰演)和18号骨妹灵灵(余香凝饰演)之间的故事是全片的主线。
在经历了十多年澳门的巨大变迁后,人到中年的诗诗(梁咏琪饰演)再回故里,物是人非,灵灵已不在人世,两人的那一段尘封已久的秘密却就此从回忆开启……
梁咏琪在24岁时《心动》里饰演的那一个深夜拒绝莫文蔚失魂落魄示爱的小柔;
到如今42岁《骨妹》里饰演站在细雨霏霏里向幻觉中的爱人痛倾衷肠的中年女子诗诗。
时隔18年,她的表演依旧如此,一直给观众留下的是无法回避的尴尬与出戏。
为了防止剧透,Dongdong在这里就不展开剧情解说了,就来说说电影本身吧作为导演的处女作,整部电影故事叙述性还是比较强的。
但不得不说,故事虽用插叙、倒叙的方式展开,衔接却是硬伤。
在本片中,只是跨越十几年的时间,不明白为什么导演就要安排两个女演员来演绎同一个成年人。
这个跨度的改变只会让观众无法避免的感到角色的突兀,尤其在回忆画面切换时,给角色关系平添了不必要的断层感。
尽管梁咏琪准确延续了廖子妤在饰演诗诗这个角色的善良,但除此之外,观众只看到曾经清丽短发的Gigi如今产后发福的体型,角色十几年后在她身上并没有留下岁月的沉淀和其他变化。
明显的演绎硬伤也证实了这部电影在参加第36届香港金像奖时,最佳女配奖提名和最佳新演员提名都是两位年轻女主角获得,而梁咏琪全无提名。
尤其是饰演灵灵的新晋90后演员余香凝,《骨妹》也算是她第一部主演的电影,而她在影片中的表演成熟、自如。
《骨妹》在女女爱这条主线上,自始自终是收着的,无论从演员之间的表演,还是最终电影要表达的含义,都是点到即止,不深切入。
特别是影片后半部分,试图以反转来揭示所谓“姐妹情”的真相,但用闪回手法重新解读角色情感关系的力量非常散乱和薄弱,令主角之间本可歌可泣的长线爱情,最终变得差强人意、不痛不痒、隔靴搔痒。
相对导演拿捏准确的部分,也算电影最丰满的地方:按摩女郎的底层生活、讨债、卖身、私生子……然而这些无一不是港澳台影视剧中多年的陈词滥调,虽无差错,但已毫无新意。
很奇怪,影片请的是香港著名电影团队“银河映像”的编剧,剧情却出现很多学生作品般的硬伤。
当然,除了姐妹情深般的女女感情之外,不难看出影片中还时不时泛着导演对澳门的丝丝情愫,只是表现略为浅显和平庸
影片最后,诗诗对老公说的那段话,倒是可以让还在犹豫要不要找个男人就此嫁了的姬友一些参考(继续跌在Gigi尴尬的表演里)
影片结局对诗诗来说是正面的,因为她终于幡然醒悟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只是,若这样的结局放到现实生活里,终究对那个真心真意爱了十多年的男人过于残忍。
毕竟,电影比生活美好。
--end--文/整理:Dongdong 配图:影片截图 豆瓣转载请注明:深秋小屋ladyscn公众号,关注深秋小屋公众号后台回复 骨妹可获取影片国语中字全片
我认为一部电影如果值得观影的话,可能需要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两种,这部电影上映于2016年12月,在2017年中旬台湾也迎来了同性恋婚姻的的合法化,在那个时间段提出这么一个思想内核至少也在2-3星,犹豫了一会,我觉得只能给2星。
首先,其实电影在前面70-80分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姐妹情深,至于哦在最后十分钟用回忆来说明LGBT的内核,在整个电影手法上看起来很唯美,但是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说只是用了几个小片段来一带而过。
想起一部电影里的经典台词,“i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ess of stranger”,这部电影过于依赖陌生人的好意了。
导致电影就变成了一部小清新的唯美电影,如果不带入其精神内核,我觉得可能甚至不如小时代。
今日看了一部澳门电影,叫《骨妹》,女导演徐欣羡的处女作。
这是一部同性电影,虽然比较隐晦了些,说的是一对按摩女的爱情故事。
故事整体问题不大,但过于女权,看着不太舒服。
为避免各位浪费时间,我把这个故事拆解了(担心剧透的话,可以直接关了)。
一个澳门孤儿院的女孩子,叫诗诗,长大后出来找一份技师工作,粤语叫做骨妹,其实,职业不分贵贱,做什么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自己喜欢,并且学到技术,正所谓招牌广告上写的那样:“一技傍身,世界通行”。
不过做个“骨妹”并不是看身材就够了,上岗前你得学会怎么按摩才行,诗诗当然也不例外。
好在有朋友帮助,练习一段时间后,顺利出师。
一般只去按摩,都会找个阿姨,因为她们技术熟练,也有力度,能够按到点上,除非你想要推油之类的套餐,才会选择身材棒长相好的年轻妹子。
培训完之后就可以领号正式上岗,女主角认识的3个死党,盈盈38号,芝芝8号,灵灵18号,因为女主角跟灵灵关系更好,所以她选择了19号。
接下来就是等客人叫号了,刚开始诗诗没什么人叫号,熟客也是需要一次次服务建立和维系的,后来18号灵灵帮助了她,于是两人齐齐服务。
做按摩这一行有很多潜规则嘛,初次去的时候可能你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推油。
诗诗也是,幸好有灵灵在场,又帮助了她。
随着按摩技术的精进,业务的熟练,诗诗很快就赚到不少钱。
工作之余,和几个朋友聚餐,唱K,玩得很开心。
影片中唱的这首歌还是《再见二丁目》,如果你对这首歌的背景故事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这首歌是林夕和黄耀明的故事。
故事转折开始了,有天诗诗被房东赶出门了,没地方去,灵灵收留了她,两人一起同居。
诗诗把灵灵的家里收拾得非常干净,还做饭做菜,二人世界过得很幸福。
除了灵灵出去约会外,两人几乎形影不离,诗诗还带灵灵去吃童年喜欢吃的东西,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
灵灵在天台用打火机当蜡烛给诗诗过生日,还和她在码头的一个板凳下面刻下“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的誓言。
故事转折又来了,灵灵约会乱搞,不知道怀的是谁的孩子,想要打掉孩子,诗诗阻止了,于是,灵灵生下一个儿子叫乐乐。
两人决定一起将孩子培养到大,原本这样安安静静地生活就好了。
可是这一切还是被打破了。
先是被街坊邻居闲言碎语,说两人没有老公,带着孩子,经常粘着一起,看起来很恶心。
然后是一个台湾客人的穷追猛打,认识不到几天,第一次约会就在餐厅里下跪求婚,想要娶她回台湾。
两人这时候才意识到彼此的关系过于亲密,灵灵开始跟诗诗刻意保持距离感。
听说台湾男要带诗诗离开,灵灵感到由衷地开心,于是她以送儿子回大陆的借口跟诗诗断绝好友关系。
诗诗伤痛欲绝,于是跟着台湾男离开了澳门,在台湾经营一个家庭旅馆。
但诗诗其实心理一直都不开心,每次都喝到烂醉摔倒,经常看医生。
台湾男也很暖心,在家里装了防撞条和软垫,担心诗诗又不小心跌倒。
直到有一天,诗诗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灵灵死了的消息,决定回去澳门。
原来之前灵灵买了保险,保单的名字写的是诗诗。
注意,她没有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诗诗哟。
重回澳门后,她又见了当年的死党和乐乐,还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
在和乐乐聊天过程中,她意外知道,原来灵灵一直都是爱她的。
当时灵灵并没有送乐乐回大陆,她经常到码头上发呆,还将当时刻在小板凳上的誓言更改了,从【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变成【希望诗诗永远幸福】。
知道这一切的诗诗十分地懊恼和后悔,她终于明白灵灵当年的心意。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诗诗只能在梦里说出积压在内心十几年的话——我只想跟你在一起。
这个镜头是整部影片最好的一个,灵灵似乎从梦中穿越到现实,帮诗诗擦拭掉眼角的泪水。
醒来之后,诗诗跟自己的老公袒露心声,先是夸一下老公说这些年来对她很好很好,然后说自己开心不起来,因为心里一直留着一个人,没有办法再接受其他人,最后说了一声谢谢,表示自己想留在澳门。
故事就到此为止,结尾,诗诗和当年的朋友恢复来往,在澳门开了个小店。
这个故事相对而言比较简单,采用倒叙的方式,然后不断寻找线索回忆过去,最后找到开启答案的钥匙。
剪辑方式也有点粗糙,不过毕竟这是澳门电影徐欣羡的处女作嘛。
梁咏琪在片中的演技还是勉强合格的,其他也没有太多亮点。
唯一想吐槽的就是故事太过于女权,把里面的男人形象弄得太简单,尤其是骨妹跟黑社会大佬打交道,以及诗诗的老公。
一个男人真心去追你,对你好,你却利用了他十几年,如果不开心,早点说出来嘛,何必总是喝酒,摔倒后要人照顾,如果是同性恋,早点说出来嘛,何必浪费他人的时间和感情。
醒来之后,跟老公说句谢谢,就完事了?
还不许他发火,要轻声细语,温柔以待,这样的价值观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我从来不反对女权,但是面对这样中华田园式的女权,真令人反感。
这也是我为什么直接把这部电影故事以这样的方式剧透了,也是避免大家浪费太多时间在这部影片上。
片名《骨妹》,不知是不是粤语,初听起来不是很喜欢,瘆得慌,没有温度。
Sisterhood呢,好像也不够,两人互相深爱到最后才揭晓,超越友情,大概算是无性的爱情,sisterhood不够准确。
《姐妹》当然也不行。
取两人工号《1819》,也没劲。
之所以难,是因为没有现成的概念来描述。
两个住一起,照顾一个小孩,处于一种很开心的状态,所以“同性”这个标签很多余,世上感情千千万,非得同性恋?
因为做按摩女相识,喜欢有对方的日子,亲姐妹一样,灵灵意外生了一个小孩,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就是这个样子,不需要描述。
片子最后往同性方面引,低级了。
灵灵为了让诗诗嫁人,不惜演戏得罪她,这么做固然伟大,但是为什么不直说?
她自己后来不找对象不结婚,这是不是有点和前面穿梭于ABC三个对象之间有矛盾?
可怜的台湾大帅哥只是一张船票,一个道具,片中话叫“码头”,这么温柔帅气照顾你这么多年你最后居然说我这些年过得都不开心,因为我发现我心里一直只有灵灵一个人。
what the f××k?
是个人都受不了好不,结果老帅哥来一句,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正常人不会是这种反应,那我只能往暗黑方面想了,比如……可是台湾哥的人设实在太坚固了,我不忍心。
片子毛病很多,过于理想化,人物单纯到有点傻,转折有有点生硬,但是依然是个好片子,值得一看。
比如两女一小孩的家庭就很好,不一定非得百合,就那么住在一起,柴米油盐就很好。
你非点加点颜色,那只能女同。
能不能两人都各有对象但不结婚,还是一家三口住一起呢。
不行,诗诗单纯痴线的人设不允许,灵灵认为她是一定要嫁人而且要嫁个好人的,机会来了就会推她出去,不想耽误她。
灵灵一定要装酷才能达到目的吗?
可能是性格使然,但是不让诗诗伤透心,她是不会离开的。
这么看也合理。
片子温情默默口味清淡,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四个女人另外两个形象太扁平,如果能丰富点,互相之间矛盾也多点,那就是郭敬明做梦都想要拍出来的《小时代》(关于小时代我觉得郭敬明是有能力拍得没那么烂的,之所以那么烂,是为了报复社会,喂屎,不然实在无法理解。
) 剧情方面也有点像经典的《情书》,斯人已逝,才开始顺着记忆来一个解谜,谜底揭晓,他妈的,是爱。
最后想说一点,整部片子没有出现灵灵老了的样子,实在是电影最大的亮点,我看的过程中都在担心,千万不要出现她老了的照片,为什么?
她那么美,那么酷,就让她永远年轻好了,永远活在20岁。
电影不是现实,它可以是永恒。
写了10几篇了,第一次写中国电影。
中国的女性电影不少,其中百合电影虽少但也不是没有好作品,可我不太有勇气写。
因为多数看着都太难过了。
反映现实的故事,通常都会比较残酷。
而中国的故事,无论从社会环境,还是人的思维方式,自己人总是更能戳中痛点。
这部片子,讨去了我前面几部欠下的所有眼泪。
西方的女性电影中,表现文化、种族、信仰方面的矛盾冲突比较多,而中国的女性电影中,矛盾通常来自所谓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习俗,而用习俗来约束和伤害女性的人,往往是她们身边最亲近的人。
这种差异,让我们在看中国电影时,更容易感同身受。
这部电影最戳人的地方,也是最有这种地域特色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有两点: 一是,我们可以克服经济上、生活上、身体上的各种困难,甚至看淡生死,却无法坦然面对周围人的闲言碎语。
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工作、生活,只要你和别人不同,你就永远是人们指指点点的对象,永远是那个异类。
但,谁又能保证,自己处处都在大多数的阵营呢?
二就是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的“我这样是为、你、好、啊。
”——用心良苦,真心实意。
但这样的自我牺牲,既不能解脱自己,也不能成全别人。
最终双双遗憾终生。
剧中的“我”在最后得知了一切,又能怎么样呢?
内心多年的空洞突然被曾经如此炙热的感情填满,但,一切早已无可挽回。
看似温暖的结局,越想越觉得残忍。
“我们”原本不必这样的。
片中的这种感情并不只针对爱情,也有一定笔墨表现在亲情、友情上。
希望儿子考公务员的妈妈,希望姐妹有份正经工作的朋友,她们发自内心的希望对方好,但如果对方不接受这样的安排,便是不识好歹了。
========以下是概括全剧透,慎看=======
诗诗是一个酗酒成瘾的中年女人,经常因为醉酒摔伤。
人总是淡淡的,不喜不悲的样子。
她和丈夫在台湾经营着一家民宿。
有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寻人消息“诗诗:灵灵死了,有要事商讨,来电XX”,于是她赶回澳门。
随着见到当年的朋友、经过当年熟悉的地方,记忆也随之慢慢展开。
90年代的澳门,诗诗到古场(按摩店)找工作,学徒期间受到前辈灵灵的指点和照顾,开始工作后要了挨着前辈的号牌19号开始一起打工。
和按摩店的小姐妹盈盈、芝芝四人很合得来,相互照应着。
房东要卖房,诗诗无处落脚,就搬到灵灵的房子同住。
诗诗把灵灵的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
相处久了,两人也更了解对方,诗诗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灵灵的家人对她从不关心,只是一直不停地找她要钱。
两个从小生活窘困、从未得到家庭温暖的人相互扶持着,勉强支撑艰辛的生活。
灵灵怀孕了,不知道孩子的爸爸是谁,她让诗诗陪她去堕胎,但诗诗说自己帮她养。
从怀孕到儿子出生,进而两人一起抚养着孩子,诗诗一直尽全力帮助灵灵。
时间久了少不了街坊四邻的闲言闲语。
有一次,两人一起过生日,把许下的愿望写在了路边长椅的下面,她们各自写下愿望,然后给对方看“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希望和灵灵相约到永远”。
店里来了个很老实的台湾男孩儿追求诗诗,因为照顾灵灵和孩子,诗诗一直没理他。
澳门回归时,灵灵说有男人要娶她,她要带着孩子回大陆了,和诗诗就此绝交,诗诗觉得灵灵非常自私。
于是,她跟着台湾男孩走了。
故事穿插着从回忆到现实,诗诗找到了灵灵的儿子乐乐。
乐乐告诉她,自己的妈妈从来没有结过婚,也从来没有离开澳门。
她对乐乐说,自己有个很喜欢的人,和TA有过很多开心的时光。
诗诗冲到当年写下愿望的长椅,一个个长椅找了过去,在其中一个下面看到,“希望和诗诗感情到老”变成了“希望诗诗永远幸福”,她跪在长椅边泣不成声。
镜头一幕幕回忆着过去,诗诗知道的,和她不知道的。
诗诗生病了,她老公来澳门找她。
她对老公说:“我知道你很好很好,但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洞,不管你对我多好,我就是开心不起来。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因为我心里一直留着一个人。
我想留在澳门,对不起。
” 诗诗在澳门开了一家小零食店,在当年和灵灵每天路过的街边。
乐乐不想做公务员,以前总是跟灵灵对着干,现在,诗诗让他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乐乐寄回的明信片上,抬头都是:“妈”。
可以從你的演繹看到我的故事那就是一個打動人心的電影昨天看了骨妹看了不同人的觀後感發現它打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真實用緩緩地回憶、平實的場景讓我們從不同的演繹裡面看到我們自己的故事勾起心中的感動時光改變了舊時的澳門只留下滿滿的回憶在心中難免感傷但不論世事如何變改依舊陪伴人心的愛又喚起年少的純真和勇氣無論世事令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穿上了多少的盔甲最裡面的仍是一顆柔軟的心***有人跟我說奇怪明明是尋常可見,甚至俗套的情節為什麼我的眼淚還是不自覺的留下來我想說俗不俗套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情節有沒有去到人性的深處如果有剩下的就只是你允不允許你的心去感受所以會哭很正常因為那個情節通到了你的心不哭也很正常你可能只是在用你的方式保護自己
(温馨提示:剧透了........)进入正题: 看完之后只觉的无限感伤......这两天只要有点空闲,脑海中这个电影就会无缝衔接进来.......... 诗诗在孤儿院长大,灵灵家人对她缺乏关心…..两人又同是在按摩店工作.....她们的境遇其实多有相似.....相似境遇的人有的时候真的莫名的有磁场...更容易惺惺相惜...........诗诗初到按摩店,灵灵十分义气的帮助照顾,房东要将她赶出时,毫无犹豫的带她到自己家;诗诗的到来让灵灵家变的整洁而温馨、三餐规律丰富了起来、一切都是家的气息...........看电影时发现,她们对对方的好都是那么自然不经意,渗透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 却很打动人。
尤其有一幕,灵灵因为家人只知道问她要钱,而对她的生活丝毫不闻不问而难过,诗诗安慰的抱抱她,问她晚上有没有想吃的好吃的....看的时候我就觉得诗诗太会安慰人了(影片中有好几处诗诗适实的安慰真的很温暖、给人力量......这里就不剧透太多了.....)机缘巧合住在一块儿后,她俩一起上下班、一起骑着摩托穿梭在小巷中、一起窝在沙发上看各种电影、一起分享各种食物.......包括后期一起承受怀孕分娩的不易、一起照顾孩子.......不经意间她们彼此已经参与了对方生活的点点滴滴......影片展现的很温馨....个人觉得与以往讲同性感情的影片不同的一点是,她们两个人的感情很自然,没有暧昧,是循序渐进经历一些事后,感情的累积...彼此在对方心中的意义已不同于一般….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两个人应该是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了从未体会过的家的温暖 .......但有些事真的是一旦错过了就永远挽回不了了…感叹,诗诗也真的好倔啊…这么多年真的都没回来看过一眼…灵灵突然反差这么大,她怎么一点怀疑都没有............个人还是很心疼灵灵,最终都没能确认到对方的心意 题外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电影叙事方式...展现朋友情谊的部分..让我想到韩国电影《阳光姐妹淘》(也是个人很喜欢的一部影片)。
尤其两个女主选的感觉好像(沈恩京和诗诗的扮演者).....在影片中都属于很有朋友缘、让人莫名好感......心生怜爱型...
《骨妹》讲述了18(灵灵)与入行新人19(诗诗)的爱情故事。
发生在澳门回归时期社会背景,社会动荡下的萧条经济。
骨妹们纷纷转行自谋生路,18和19也因为一些误会分居两地,18留在澳门,19去了台湾,她们却一直爱着对方。
多年后19在报纸刊登的寻人启事上得知18去世了,18回澳门“寻亲”,看到了8和38等姐妹。
找到18的儿子乐乐,和他讲述了19年轻时候的故事。
离开的这些年19并不快乐,每日酗酒度日,犹如一个没有心的躯壳。
她自己也说心好像穿了一个洞一样,心里一直留着一个人,这些话让我心疼,心疼18为了让19幸福而离开,心疼年轻的19遇到“爱情”不懂爱。
真的是特别羡慕18和19之间纯纯洁的爱情,也惋惜当时的社会对异类“爱情”的认知模糊,灵灵也没有勇气和诗诗走下去。
不适合爷们看的一部电影
澳门导演 , 不错 , 梁咏演技差
小人物的故事,真的是姐妹情比金坚……一起养大的儿子、结尾反转让故事有暖意
神烦爱情中的一方自以为是的成全
三星半。故事可以,但槽点还是蛮多的。同行的朋友对于强行悲剧表示很生气。感觉 情感的细节表现的不够,结尾让人觉得bug。最后明明很姬,评论刷姐妹情深的,姬老听见会想打人。内地上的话会二刷。确实看的时候感觉有些部分很七月与安生,但是貌似很早拍的,可能只是巧合。很喜欢新演员。梁咏琪值得鼓励
国语配音太尴尬了
总觉得缺很多东西,两个女生的感情脉络没有那种很“黏糊”的感觉,最后分开也太过套路。
不用凶,用胸!
非常细腻的感情,没有大起大落,只有细水长流。
灵灵真的好靓,回忆部分好好看。生活不易,但是还好有你,多年后,甚至对方离世后才意识到的感情。长椅下刻字的变化,让这份感情变得有回应起来。不过其实同性感情影片里没有表现出来,只看得出姐妹情深,但是互动还是很吸引人的。只是多年后的形象和当年的诗诗,总联系不起来,我只沉浸在当年两个年轻女孩子共同生活带孩子的剧情。
故事俗套,还说不通,Gigi的演技更是辣眼。
本片借由不同年代的诗诗 展现了回归前后澳门的巨变 本片太虐心 又太过暖心 导演的高明在于操纵了观者的心 两位新人的表演很出色 梁咏琪大概是因为刚生完孩子 看起来显得有些吃力 以往澳门题材 多数是围绕着赌场 这部片子用正骨这一行作为切入点 描述了小姐妹之间的友情亲情与后来才明白的感情 温情感人
梁咏琪看着让人心疼
新人导演某些戏拍得老套和幼稚了点,不过还是有打动人的地方,居然有看哭的戏…这也是古仔公司投的戏啊。
为了廖子妤看了这部…好像余香凝更出彩但余香凝的辨识度略差…就属于寡淡的擦边蕾丝电影…对于时过境迁的故事永远会被拨弄心弦,但是没啥特别深刻的戳中我的moment
只能说这是很走心的影迷作品。情感很澎湃,细节很用心,导演在剪辑台前一定是痛哭流涕。但是,电影是一门大众传播型的艺术品类。一定是先有观众认知再有情感共鸣,这是一个很高的门槛。
淡淡的相濡以沫的百合情。挺俗套的。
友情以上,恋人未满,感情拍得很细腻,还爱的时候就绝不该放手,世上没有比错过更大的遗憾。
剧情既没有吸引力也没有说服力 而且整体太粗线条了
国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