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下一个素熙

다음 소희,阴影下的她(台),Next Sohee,About Kim Sohee

主演:金时恩,裴斗娜,崔熙真,宋永世,金宇谦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2

《下一个素熙》剧照

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2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3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4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5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6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3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4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5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6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7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8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19下一个素熙 剧照 NO.20

《下一个素熙》剧情介绍

下一个素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高三女生金素熙(金时恩 饰)即将毕业,她被学校安排到某大型通讯公司下的客户中心实习。这个热爱跳舞并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女孩,怎么也不会想到人生却开启了阴暗之旅。客户中心接线员要求精通各类话术,她们必须想方设法留住客户,提升业绩,为此不惜用带有欺骗性的话语,当然也要承受难缠客 户的侮辱与谩骂。作为前辈的组长对她时有苛责,却还尽心维护,可是他本人也无法忍受这种吃人的体制而选择自杀。在此之后,素熙拒绝签订隐瞒真相的承诺书,未过多久也在各方压力下走上绝路。本来是一桩稀松平常的自杀事件,刑警吴宥真(裴斗娜 饰)却执意揪出每一个道貌岸然的加害者。 为了冷冰冰的数字,这个世界所有的人都成为共犯,并且理直气壮……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七人魔法使OAD长梦法律与秩序:组织犯罪第二季命运呼叫转移孤独的美食家除夕特别篇~最后一食!濑户内出差篇黑洞社区女支书绿萝花浪客剑心:传说的完结篇美洲豹罪证子弹2大村官魔兽之副本人生糟糕的兄弟情昨日欢愉伶工学社导购女郎暧昧的便利店鸣鸟破晓东方深夜的红酒我们在此消失黄炎培探长雷布斯第一季绝密追击杂种亲兄热弟超级无敌掌门狗:发明的世界鬼驱人大城市小浪漫

《下一个素熙》长篇影评

 1 ) 下一个素熙

没有采用花哨的叙述技巧,比如从一个悬念出发而辅以耸动视听的碎片式倒叙,而是平铺直叙、静如流水地去逐步显现、揭露,这应当是本片颇具魄力与显得真挚的地方。

两段视角(素熙的切身遭遇与宥真由外而内地渐进与融入),两种时间路线(倾覆之前颇具不安乃至惊悚感的压抑的逐步累积,令人窒息的临场实感,以及事后回溯,正是依凭那些缓慢甚至冗长的走访、追问,才足以凸显耐心与尊重,才有可能一点一点渐进地靠近被长久忽略的她)。

前段是纯然的批判现实主义,她的由热望经冷落直至混沌的无望的整条心理线索得以经由客观的现实情境而披露。

后段一方面是创作者急切乃至顾不得体面的正面强攻,知不可为而为之、痛心疾首的战斗姿态表现于持久的人物动作上。

矛头不可谓不锋利密集。

另一方面,借面冷肠热的宥真而向亡者传达抚慰,这一场漫长而无所得的追索,在剧作上可能是直白乃至累赘的,但在情感上我们无法不认同,因为不能让受害者无声无息地死去。

这全部的拷问与辩难可能是为了一代人的多数者大声疾呼,也可能是仅仅为了一个具体珍贵的生命而仗义执言。

 2 ) 如果不那样,素熙不会死

一段时间没有看到如此现实、如此震撼的电影。

在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一个花际少女不堪“重负”,投河而死。

作为一个父亲,一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无力之感油然而生。

我作了很多假设,一个爱跳舞、有好朋友、谈着恋爱、父母都健在的素熙,怎么都不会离开这个世界?

素熙是可以活下去的,如果她像其他人一样顺从听话,忍字当头,她能活下去,像她一样遭遇的人比比皆是,别人能活下去,为什么你那么娇气,不能苟活,你依然可以跳舞恋爱,为完成指标而工作。

素熙是可以活下去的,如果她不善良的话。

她完全可以辞掉那份工作,可她有太多的顾虑,学校老师威胁她不好好工作,会影响学弟学妹以后的就业;在单位会牵连其他同事;在家里会让父母担心等等,如果她只顾自己,她也许会活得很好。

素熙是可以活下去的,如果她不断抗争,拿出她为朋友出头的勇气,甩开她对工作组长的巴掌,利用媒体舆论,她可能会成为英雄。

可她只是一名高中实习生,除了手机她连电脑都没有。

素熙是可以活下去的,如果她的父母是真的关心她。

可是母亲竟然不知道她喜欢跳舞,在第一次割腕被救后她向父母说出不想上班时,父母却假装没有听到,我知道生为父母都不容易,但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暧,肯定是不够的。

素熙是可以活下去的,如果她不是生活在如此冷漠的社会管理下。

教育部门把就业率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指标;企业更是注重业绩考核,在大数据时代,人变成了一个个数据和柱状图。

现在干什么都离不开考核,但考核何尝不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把人异化。

素熙是可以活下去的,如果她有一个好的恋人。

从她两次主动去看男朋友,从她男朋友说出多次放她鸽子,可以看出她的一箱情愿,她人生的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男朋友的,可是没有接听,可能这就是最后一根稻草。

素熙有太多的理由活下去,她没有留下遗书,删除了手机里所有资料和APP,唯独留下一段她独舞的视频,把她最美丽的一面留在了这个对她一点都不美好的社会。

原来有人说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那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现在的人只能做一个传动系统中的齿轮,被动的旋转,定期会停下来检修,加一点润滑油,老旧了逃脱不了被新的齿轮替换的命运。

素熙不愿意做那个齿轮,她选择了提前离开,她的离开能警醒多少想做齿轮的人?

 3 ) 凶手不只一个,死者不只一个

现在成了吃苦才能受到尊重的情况,其实反而更被看不起,没人关心实际发生了什么。

和朋友道别后,素熙喝完最后一瓶啤酒,看着门缝透过的阳光,往山的湖边走去,她的脚步是悲凉但坚定的。

人常说脚暖和了全身就会暖,因为脚是人的第二颗心脏。

她上身穿着棉袄,脚上只有一双没穿袜的拖鞋,双脚已经被凛冽的寒风和飘零在头顶的雪花无情的肆虐,只身踏入冰冷的湖中。

素熙的故事让我想起有位rapper唱的饶舌歌《凶手不只一个》,故事也是控诉学生自杀而周遭社会的冷漠,我还依稀记得几句歌词是这么写的:凶手不只一个 死者不只一个 被害的加害者 加害的被害者 人们何时开始如此彼此对待着 受伤的人不只一个 伤害的人不只一个 有些伤看不见的 人如此彼此对待着 素熙,一个开朗率真的女孩子,是众多即将踏入社会圈的学生中的一个。

因为旁边吃饭的大叔的出言不逊,可以帮朋友大打出手。

因为喜欢跳舞,所以经常一个人在舞蹈室练习到很久。

身为宠物管理班的她,接到大厂实习工作后,即将成为办公室白领,和男友一起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可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却是她步入无尽的黑暗中。

根本上来说,家庭是个体中最小的综合体,其次是企业,然后是身处的社会体系。

但当社会体系中的一部分失控,那么个体的代价会是伤痕累累。

素熙面对的不只是一个无情的家庭、企业、学校,是整个失控的社会体系,而大部分人都在不作声响地苟活着。

家庭与个体之间的沟通是最纯粹的,大家都漠守着家庭利益至上的准则中。

但是素熙的爸妈,可能也是众多父母的典型,关心表面,从不深入内心。

一个人想沟通的时候通常会望向另一个人的眼睛,这也是母亲在边吃饭边看电视的时候问素熙她说了什么,其实她什么都没说,也不想诉说了,两个人尴尬的笑出来。

父亲在素熙死后也不愿面对女儿自杀的事实,因为在他们眼中,女儿是那么坚强开朗,绝不会想不开。

父亲甚至不惜把女儿的遗体拿去做解刨复检(遗体的完整保全至少是体面的),素熙划伤的时候也没有关心女儿,一味的推脱责任给学校、企业。

企业是一个巨大的切割机,把一个人的大部分思想阉割掉,切割成它需要的形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校也是一个企业,还是父母眼中的国企央企,必须严格服从命令,稍有闪失就会提前毕业。

在企业和学校的眼中,数据指标是至上的,崇尚内卷,树立典型代表,给自己盈利。

面对两座这两座大山,素熙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一面是班主任(学校)的PUSH,另一面是组长(企业)的PUSH。

显然班主任就像企业的组长一样,满口所谓帮助学生就业,实际上只是赚取自己个人的利益,糊弄调查报告,代购物品,获得提成。

不过,再怎么刻薄可毕竟班主任或者组长也是打工人,一边忍受着领导的施压,一边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内容,以过来人的身份看待素熙难免有些恻隐,于是前组长选择了自杀,以遗书的形式将企业压榨实习生的事实公之于众。

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薄弱的,前组长的妻子面对企业强大的控制能力妥协了。

这让我想起一段往事,读书时候的寒暑假曾经去一家工厂打工,那里的员工大多都是来自各地中专的实习生。

学校安排他们实习半年,企业将他们的身份证没收以防逃走。

两班倒一天工作12个小时,工厂的环境不算好,特别是食堂的饭菜可以说难吃到极点。

当时听老员工说,他们半个厂都是实习生。

期间还目睹过一个实习生干了几天就跑路了,连身份证都不要了,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搭上回家的火车的。

不止是中专,听说某知名211学校的专硕也是要去偏远地区的企业修够学分的。

其实朋友给的帮助也有限,这种压力下人人自危,提供不了情绪输出。

虽然划伤过自己,但她也努力接受过现实,接受处分,提高业绩,可是在最后都没有得到她所应得的起码的尊重关心,所以她选择了解脱。

所以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封遗书也没有写,不想去责怪任何人,只留下一段跳舞的视频,证明她那美丽的人生曾盛放过。

 4 ) 我想,做点文章

“别人求人求己,你却求神拜佛”“别人加班奋斗,你却积极上香” 这是高薪阶层对于当下年轻人评价的最好总结,忙碌的社会中,国内年轻人却另辟蹊径选择了佛系人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作为一个韩国电影已经给出了答案——一个刚刚步入职场生涯的实习生的所见所闻,悲剧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一个功利化的社会,说着自己讨厌的话,忍受着他人冲击底线的辱骂,承受着上层领导的轻视,这种种因素加起来却换来的是老师的指责,父母的责怪,以及,朋友相同的境遇,每每看到这里,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我们国内当下这个充满内卷以及精神内耗的年轻人圈子。

早在之前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篇文章,《正视孔乙己的精神焦虑》,本以为是一篇替我们年轻人发声的文章却没想到是一篇沉重的打击。

“你们为什么会有当下孔乙己的焦虑,还不是因为你们不够努力,还不是因为在机会来临时你们选择了睡觉!” 我想,这个沉寂已久的怒火应该是时候燃烧了,“敢问说这句话的人有没有切身体会过我们年轻人的处境!” 我想,这才是《下一个素熙》为什么我会打五颗星的重要原因,它让我深思,令我感慨,我们在不断批判鲁迅笔下任务的同时难道不也成为了他们么,下一站究竟是什么,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还是考上博士?

有这样一个令人无奈的新闻,一家高级律师事务所招聘律师助理,要求最低是法学硕士学位,但当我们看到它的薪资时,不禁陷入了沉思,月薪2000-3000,一个努力读书,不断奋斗的知识分子却拿了不到4k的工资,不仅如此,公司招聘部更是一副轻蔑的态度面对每一位质疑的年轻人。

我们读了这么多书,换来的还不如每个月出去买几根淀粉肠挣的工资多,所以,我们质疑自己,“学这么多有什么用!”,孔乙己的模样不也成了我们自己,这件孔乙己的长衫脱还是不脱,其实,这就是一个社会伪命题,如果我们选择了脱掉长衫,那么我们就得甘愿去做一个小镇做题家,懂得很多,却无用武之地,如果我们不脱,那我们就得甘愿忍受非自我意识下的待遇,二者选择其一都不是一个完美的出路,所以,我会选择摆烂或是安慰。

我们甘愿生活的洗礼,选择随波逐流的摆烂,终究成了一心干大事却麻痹自己的祥子,我们选择烧香拜佛,祈求自己下一站上岸,可还是会被人说是不求上进的闰土,当我们足够努力,攒够了钱,买了一间属于自己的10平米小房,也许自己过得实在滋润,却还是被人说是当下的祥林嫂... 这不就是上层高薪阶层对于当下年轻人生活态度的讽刺么,都说一件事情具有外因与内因双重关系的,倘若这是外因,那么家庭因素以及国内大家长式教育一定是内因,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总是会不断的告诉我们,考上高中,考上大学,这是当下中国大多数家庭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什么说是问题,因为当我们发现我们考上高中后,压力的来源在于考大学,考上大学后压力来源在内卷,总之,哪有什么好不好的,都是不断的自我欺骗式的上进,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年轻人自嘲自己是“小镇做题家”,会解很多题,懂得也很多,如愿考上了985,211,可是进入社会后受到的待遇并不尽人意,学的东西无处发挥,就像无用功一样。

著名文学家傅雷曾给儿子写下了200多封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激励儿子的好父亲,可是傅雷现实里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好父亲,在傅聪小时候,傅雷经常打压儿子,甚至实行暴力虐待,因为钢琴弹错一个音就要受到一顿毒打,所以,傅雷在第54篇家书中写下“原谅我对你的虐待”,可是,真的能原谅么,虽然傅聪最后成为了知名的钢琴艺术家,但是这并不代表棍棒教育是正确的,大多家长一直盲目认同这样一个教育链,打压孩子-孩子去的成就-孩子感恩父母-孩子用同样方式教育下一代,看似完美无瑕,实则漏洞百出啊,这是幸存者偏差,傅聪的成功也只是偶然,多少同傅聪待遇一样的孩子早在打压孩子这一环节就已经石沉大海了,所以,一个不正确的教育也同样是压死当下年轻人的一大元素,但就算如此了,一些家长们还是要嘱咐孩子,一个好的单位有多好多好,《下一个素熙》中女主的工作好吧,可结果呢?

可想而知,我们总是在蒙蔽双眼的过程中摸爬滚打。

所以,重新说回那个话题,在这样一个内外因素打压的情况下,我们总得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港湾,也许,拜佛烧香就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如今,多少年轻人选择了“周末出家”导致寺庙义工供不应求,就连我们的心理安慰,净化心灵都要沦为内卷之地,你不积极抢义工名额,你连安慰都没有! 鲁迅在《孔乙己》中这么形容过孔乙己“用沾满泥土的手爬了进来”多么具有讽刺意义啊,对于读书人来说,手是握笔的,手是书写真理的唯一途径,如今沾满了泥土,让他沾满泥土的还是那些不懂知识的高薪资本家,反观现在,我们年轻人焦虑的不正是如此么,明明自己很努力了,可是在面对诸多因素下,根本无力回天,这场内卷的潮流中也的确充满错综复杂的观念,只有被逼无奈,才肯发声,明明只是想得到一点继续努力的动力和方法,却换来的是那些已经有成就的上层阶级无情打压和肆意轻蔑,这与打断孔乙己腿的人有什么区别!“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换到当下就是在批判这些没有切身体会过年轻人处境就肆意批判的高薪阶级,这里没有说高薪阶层不好,也不代表所有人,只是,如果年轻人们同病相怜,为何肆意批判。

而电影《下一个素熙》中女主的死就是对这种现状最好的批判,难道我们还不够阳光面对生活么,最起码的是,我们不像电影女主一样选择自杀,仅仅是想烧香拜佛寻求一丝安慰。

在这部电影中,既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很多人,最后,鲁迅先生曾在抄石碑时与钱玄同有过这样一番对话“你抄这些有什么用”“没什么用”“那你抄这些有什么意义”“没什么意义”“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5 ) 谁也改变不了现状

中韩没有赶上大航海和工业革命,沦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但是二战后中韩凭借儒家思想性和农耕文明付出就会有收获的底蕴,通过内卷赶上了,甚至在部分文化产业和制造业超过了欧美国家,过程是艰辛的,收获也是颇丰的,现阶段我们生产力还是很低,很多低端工作还是要有人去做,希望东亚民族能够实现复兴,占领世界分工的高端产业,用贸易顺差去剪欧美的羊毛。

 6 ) 《下一个素熙》——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整个观影过程几乎就是不断在被死去的记忆攻击的过程,当年被签三方支配的恐惧,当年作为实习生拿不到正式员工薪资的落差,当年做类似客服的工作客户不管你是实习生还是什么拿着实习的钱挨着一样的骂的憋屈,素熙的遭遇与我的过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与她有区别的是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毕业,总归是可以随时抽离再去找其他去处,素熙没有。

这是只有东亚人才能切身体会的痛,是学历在普通一本及以下,家境普通的孩子都会遭遇的痛,家境好些的同学不用遭受这些,直到今天,嫉妒还是会让我质壁分离,所幸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不用再处于那样窒息的环境,代价是和刚参加工作时的素熙一样,告别部分的自己,素熙不再起舞,我也再没心力体会当初的热爱。

前几天看了帕梅拉从中国旅行回家后拍的视频,她在视频里问:“每次要做力量训练的时候,中国女孩都会说“I’M SO TIRED”,我几乎每天都会听到“ TIRED”为什么你们总是会这么累呢?

”是啊,为什么我们总是这么累呢?

永远睡眠不足,永远为前途担忧,永远卷生卷死,被排名,被表格,被报告支配,像被吸干的冻梨一样无精打采。

电影中的一幕幕冷静、细腻又令人窒息,整个社会都在病态中运转,裴斗娜饰演的警察在短暂的求索后却认识到一切努力都是蚍蜉撼大树,影片没有给出解决的办法,电影无法给任何一种社会难题提供解答,只是讲了心酸的边缘人,素熙死了,围观了素熙的死亡的我们,在短暂的觉醒后,只怕还是要回归到日复一日不得不做的琐碎中,最后沉沦到底部,彻底忘记起舞的日子。

其他碎碎念:尬舞男孩好帅 有点像蒋奇明 不过女孩摔了还自顾自的跳属实很自恋女主实习生能拿5k+ 不知道韩国物价啥样,不过中国客服能3k+都很不错了 而且也得加班 别跟我杠,你杠你对。

相对于女主学校来说肯定算个好工作了,不然不能成为全村的骄傲。

也许熬过毕业就好了,毕业后与学校两清,离职了也不用回去穿红马甲。

实习生真的会给绩效吗?

毕业了签正式合同后还不给仲裁肯定会赢啊。

就业率这个指标真的太恐怖了。

百分之九十几的就业率念过大学的都知道有多水,可是如果不靠财政,学西方,是有机会GAP了,后果是学费高昂,可能大家连学都上不起,靠财政拨款又必须搞点排名。

 7 ) 曾有类似经历,还好已经过去。

我“有幸”做过话务员的工作(去掉培训的时间,实际只做了半个月不到就辞职了),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操作系统。

一个电话打完以后没过几秒马上就是下一个,你可以手动截断来电,但是系统精确记录你每天的通话时间,浑水摸鱼是很容易挨批的;想上厕所,必须系统上先提交小休申请;通话记录当然也都会保留下来、领导会随机抽检;吃饭也要严格控制时间。

总之我就没体验过比这更像坐牢的工作。

而片中素熙这种超低工资、超长加班、烂人领导PUA、加上本身涉及的话务又大量涉及解约和投诉,可以说是DEBUFF拉满了。

所以素熙ZS前的部分我基本就是感同身受的抑郁。

其实她报到后的第一通电话(甚至还不是她自己接的),我就已经感觉很窒息的。

我虽然当时只干了半个月不到,还是有点PTSD发作。

ZS后其实也一样致郁。

就业单位、学校、警察局、教育局、劳动局,没有任何一方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而吊诡的是,其中的某些辩解居然真的有些道理。

当裴斗娜质疑学校和企业有利益输送时,学校领导极力反驳,痛陈就业率和教育资源不足带来的困境,我其实也倾向于认为这位领导没有说谎。

一个庞大的、社会面的、结构性问题,你好像可以归咎于任何一方,但这其实就等同于,你无法归咎于任何一方。

所以,虽然我私心觉得电影的结局不应该停在那个位置 —— 明明该做的调查都做了,但是没有进一步的结果,没有谁站出来道歉;学校还会年复一年地把这群曾被认为是不良少年的孩子送去恶毒的资本家手里,把这群孩子原本就所剩无几的希望再杀个片甲不留 —— 但导演可能也只能停在这里了,因为不知道如何继续,没有人知道要如何继续。

只好用那段青春无限的舞蹈短暂地安抚一下无边的绝望。

另外,不得不感叹,过度消耗身体,真的会摧残心志,至少是在某个瞬间。

明知对方死了孩子还在坚持推销希望对方不要解约的素熙,她麻木,麻木到不去共情一个死了孩子的爸爸;还有最后,只是一味地说着自己当时太过忙碌,忙到真的没有时间去见素熙的泰俊,他麻木,麻木到甚至表露不出好友死去的难过。

 8 ) 东亚社会的集体性囚徒困境

素熙的死亡是社会整体系统的合谋,但在其中每一环里每个人都有看似“合理”的理由为己开脱,直到最后就演变成了所有人都没有罪过,自然不会承担对其死亡的责任和心理负担,可以心安理得、得过且过的活着。

因为她的死,参与其中的我们都没有责任,都是她自己的过错,是她自己不珍惜生命,可是她为何从一个开朗有自信的女孩变成一个彻底抛弃生命的人?探究个体“自杀”背后的真相不应该是一个文明社会所重视、所反思的吗?

学校成了没有人性的“劳务市场”,教育局只看标准化和量化的数据来给予下面学校奖惩,公司阴阳合同极力压榨、PUA实习生。

公司用媒体、上司的力量给调查的警官施压,阻扰真相的调查。

个体在面对重重阻碍困难时,放弃调查是最容易做到的,可作为一名警官的职责和良心又安放在何地? 家长对女儿漠不关心,女儿自杀前的割腕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女儿说出“不想工作”后家长直接冷暴力,家庭本来是最为温馨的港湾,可家长的冷漠和忽视使得本就疲劳过度的素熙精神危机愈加严重。

走向最后不可挽回之路,可以说家庭是压垮她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社会里的工作就已经让自我精神面临崩溃的境地,回到家里依旧是父母无休止的催促和埋怨,那么对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一丝留恋了。

更令人难受的是东亚式职场的严格等级化,逃不出的系统困境,任何人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个既成的体系。

警察所做的一切无法为死者追回一个公道,顿时感受到无力感迎面袭来。

若社会的良知良能所不能发挥到它应有的作用,社会里有正义感的媒体记者、追求真相的警官和公正的司法人员,他们被背后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所捂嘴,怕带来社会动荡和引发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愤怒。

如若所有的关注都缺失的话,那个体就是被利用后“用完即弃”的草灰,将会有更多的“素熙”前仆后继地去寻死。

素熙是整个东亚社会变态职场的缩影,“劳务派遣”“阴阳合同”“职场压榨”“功绩职场”等等,更别说职场霸凌了,现在所谓的00后整顿职场真是自说自话,人进入到那个就业环境里,只会被职场所同化、所整顿,关键是有更多的人面临失业问题,会争抢着进去。

“内卷化”更是东亚社会让人感到疲困的一个原因,可那些不想内卷、只想按时下班的低欲望的人该怎么办呢?电影里有一个细节是素熙加班工作使所在小组的业绩得了第一,为了保持这个第一名,所有人都得更加努力加班而素熙遭到其他实习生的厌恶和远离。

已经成为“奴隶”的成人,还会想让他们的孩子成为“奴隶”吗?

现在韩国年轻人选择都不生不育,我想也是一种对社会最直接有力的抗议。

最后我还是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些反抗的勇气,面对自己权益受到损害、人格受到侮辱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据理力争到底。

因为错的不是你,而是没有人性的他们。

 9 ) 为了生活

越是垃圾学校 职业中专 专业高职 所谓的安排工作 签的全是真行垃圾公司 不干满几个月别想拿毕业证 你为了拿证你去不去 而且干同样的活拿实习生工资 吸血啊 我毕业后进厂第一份工作就碰到了太多这样的 ctmd 小孩子心智不成熟时候碰到职场pua或者不合理就会自我怀疑 导致情绪低落 想不开 那时候最需要开导他们的天使 要不然自我封闭 就会走窄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碰到会开导的人 …… 艾 愿世界底层人遇到不公多为自己而活一点 韩国真的好样的 佩服 虽然改变不了什么 但是也拍 从安排就业到牵扯出层层黑暗 …… 全看数据说话 不考虑别的 数据是根本 就某7:点天天念gdp 什么人均啊 什么出口增长啊 一样…… 这片半夜看完直接给我看难受了 ctmd 我们为了生存都被迫放弃自己心里追寻的那道光 就像警察追到最后 也去了那家酒馆喝酒 阳光洒过脚面 我想她懂了当时是有多绝望…… 愿我们都多爱自己一点

 10 ) 东方有个肯洛奇?

和《年会》比本片视角绝非隔靴搔痒,非常犀利。

同时镜头有效率:比如40分钟处镜头带过业绩版素熙卡在最低要求以下的信息,然后新组长入画,镜头位置没移动只是保证新组长为引起注意拍巴掌的手在中央;组长讲话的时候给俯角镜头同时带墙上的电子钟,六点,已是下班时间;全州教育局的俯角镜头和素熙工作的地方全景镜头的照应——都是蚂蚁般工作的人们。

导演以一种朴素善良的正义来构建面对制度性压迫时的深深无力感,这世界是这么糟,我们却真的无法摆脱它。

这超越了一般韩式类型片的煽情、夸张、上价值的窠臼,而是用接近肯洛奇的白描让韩国标准制下的现实主义题材社会向电影有了新方向。

编剧非常大胆,中段直接换叙事视角和主角。

看完前半部我们似乎认为,已经没有再揭疮疤的必要,但事实上随着裴斗娜饰演的警察的一步步调查(剧作上回环之她作为警察也有破案、预算的上级压力),我们看到了素熙生活中的其他面,原来她的朋友是这样的,原来她和父母有这样的对话,原来自杀的前组长写的揭发书是这样的结局……每个人物都用上了。

也是因为引入了警察视角,电影这把锋利的刀才由指向公司、学校转而指向再上层,让本片的核心表达更有时代性,可供参考。

最后,希望大陆有一天也把《年会》里那句,时代的车轮下总需要有人在底下增加摩擦力,给真正拍出来。

《下一个素熙》短评

是自杀,也是系统性谋杀。

6分钟前
  • 无人应答
  • 推荐

我们最终会失去所有的梦想 成为不断忍耐的大人。

10分钟前
  • serney
  • 还行

虽然现实不一定是对的,但这个社会这样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是一部讲抑郁情绪的电影。没有什么黑暗可揭露。

13分钟前
  • 绿色的边
  • 较差

???就这?花了一个小时讲职场的恶心(广告民工的日常就是这样),后半裴斗娜才出来,自己有问题吧?然后执意调查,最后落点就在教育局层层施压学校与企业勾结吃回扣?花季少女本活泼开朗最后压力大崩溃自莎???就这?对韩片再次失望透顶,剧情慢不说,最后屁都没有,what a waste of time(不得不说与朝内太像了年轻人像通过成为爱豆少努力,吃播自媒体,不考虑实际的指标层层下压(一天能看到两个横割腕也是醉了

17分钟前
  • 我也不在乎
  • 很差

下一个素熙,是任人揉捏的你我他。

22分钟前
  • 电影Mark
  • 推荐

剧本太差

27分钟前
  • mmok8891
  • 很差

尊重他人命运,谨防圣母情节。是的,我没努力读书导致读了中职,我心理素质差自杀了,但这都是社会的错;让小警察炒菜,让厨师抓小偷,完全无视现代社会术业有专攻,总想着社会有问题,社会有错,我们都是受害者。

30分钟前
  • 蒙克的房子
  • 很差

不管剧情多有深度,在电影上面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多管闲事的警察,做着从一开始就知道是徒劳无功的事儿,让人看不下去

35分钟前
  • Franktongsun
  • 较差

为这种老老实实拍现实主义题材、没有任何炫技的女性导演致敬一下!

37分钟前
  • 阿廖沙
  • 还行

这片子看一半就行了,后一半都是废戏,裴斗娜都快成马大姐,这哪是办案,还以为是纪委来了,居然还延续上一部的人设,想煽动的心情太过强烈,导致故事变得很啰嗦,不如看《杀马特我爱你》,强烈不推荐

41分钟前
  • 梁西米
  • 较差

风格和故事都生冷至极,像冬日早晨牛皮鞋底摩擦冻僵的柏油马路时发出的噪音。题材非常好,联想起之前的一些关于职校生的社会新闻,那些有着不切实际梦想的鲜活的孩子、或许会光芒万丈的孩子,为了配合整个社会的运转规律成了一颗颗拧紧的螺丝,随时被替换。前半段是让我们目击一场“熄灭”,后半段借裴斗娜的眼睛一遍遍溯回那些微小的火光。剧本极其工整对仗,有几幕非常有灵气(工厂斗舞、半地下的无名舞团、缝隙里的阳光、几次落雪)。但是依然会有一点隔靴搔痒的遗憾,这种无力感总是让我想起《负罪少女》里面那把牛排刀,似乎正中了要害,却因为刀钝,无法真正见血。裴斗娜的状态似乎是《道熙呀》的前传,因为见证一位少女陨灭而无力施救的女警被贬到乡下,最后拯救了那里的女孩。P.S老裴真的是全世界穿衬衣最好看的女人之一,表情再丧也赏心悦目

46分钟前
  • 萨罗迈拉
  • 推荐

真实程度是每一个应届毕业实习生都能感同身受。止不住边看边想骂人

49分钟前
  • coconut lover
  • 力荐

前后两段叙事都浮于表面 拼在一起并不高级

53分钟前
  • 地球流浪者
  • 较差

意义大于电影本身,前半段讲现实对年轻人的撕扯,被变态职场的PUA,被效绩考核的压榨,每一次抗衡,就会面临新的不公,来自家庭,学校和职场各方面的心理施压,压垮对尘世的最后留恋,对于父母的不理解,调查部门的不作为,电影通过镜头直接对准社会问题和群体困境来引发思考,这样的创作者足够勇敢。后半段裴斗娜饰演的警察登场,以公职视角对死亡事件进行回溯与梳理,牵涉出社会机构与利益捆绑的运转,以及结构性的不公所摊开来的窒息,即便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介入,也无法轻易撼动链条环扣,无力会将人吞噬,残酷现实也不过一纸檄文,门缝探出的光是灿烂的也是绝望的,每个人都是利益的一环,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被牺牲,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素熙。★★★

54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裴斗娜怎么演啥都一个样啊

55分钟前
  • Y.E.M
  • 还行

描写无情资本主义社会逼死个体的电影有很多,这部是表现手法最差的那一类。流水账,事无巨细漫长铺陈,各种人物脸谱化,剧情设置完全可预期,几乎所有的叙事错误都呈现了一遍,看得实在是太折磨。

58分钟前
  • Trey
  • 较差

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共情不了。韩语真的太难听了,尤其语速快或者内容多时。

59分钟前
  • 颠倒的吞大人
  • 较差

盘根错节,已经找不到恶果的种子。题材有价值,拍摄乏善可陈。

1小时前
  • 破辐
  • 还行

照各位的意思,这片子赶得上熔炉还是素熙?说事情就说事情,富士康跳楼还大惊小怪吗?别人拍了上映了就一定要给高分?请还给电影一点单纯吧

1小时前
  • 名字只是个代号
  • 较差

作为一部电影,挺失败的。但作为一个事实,挺深刻,又永久。

1小时前
  • 冲啊宁啊冲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