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搞笑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靠设定来达成特定的喜剧效果,这就很考验编剧和导演的脑洞的。
电影《绝望主夫》就是用穿越的形式,结合喜剧的风格,用新奇的手法且又非常符合当下社会话题的笑点,不是那种老套的男扮女装的故事,而是将男人转变为女生,奇幻感直接拉满了。
而且对另一个世界的塑造也非常完整,能看到很多细节,好玩但又非常贴合剧情的发展。
尤其特别说一下,李诚儒老师饰演的岳父非常出彩,一个打扮成大妈样子的老大爷太有喜感了,台词也很真实,转换之后还真有种小媳妇的感觉。
当然本片最大的亮点还是对婚姻关系中,男女不同分工这一主题的表达,在层出不穷的笑料中探讨非常现代的婚恋观,敢于去触碰和反对我们旧观念中男尊女卑的观点。
演员反差的表演更多是在讲述全职主妇在婚姻中的状态,家务负担重、个人价值不被认可、没有安全感等问题,传达家庭中的双方都应该理解和尊重对方,相互支持。
深刻的主题不单纯是在迎合女性观众,也是以电影这一形式在推动观念的改变。
传统固然有值得继承发扬的,但其中一些不再符合我们时代发展的,也需要去转变了!
文/电影怅客
恶心,真的好恶心!
影片的故事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男人进入了一个女子为尊的现代都市,经过一系列Pua后成功娘化,变为了家庭主夫,并对以前的自己产生反思的故事。
恶心的点就是,女子为尊的世界里,男人的性格都是娘化的,而女人的性格都比较强硬,也就是说男女性格进行了调换。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就算老总,警察,消防员保安等等职业全是女性,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女人必须要变成男人的性格才可以在这些职业里活动,那么这个女子为尊有多么可笑?
男人的性格娘化就要相夫教子,换句话说,拥有女人的性格,就应该在家当好贤内助,哪怕就是男人,拥有女人的性格就得当家庭主夫?
这是对的吗?
之前的影视作品也展现过女子为尊的世界,比如传闻中的陈芊芊,比如卿卿日常的丹川,赘婿也算半个,其中没有一个作品把男人变得娘化,因为那样的话,骨子里还是男子为尊,只不过换了个皮罢了。
换皮,这就是最恶心的地方,主创团队骨子里还是那副男子为尊的傲慢,却硬要换一个皮好赚女人的钱,甚至里面还有三从四德之类裹小脚的东西,不由怀疑编剧是不是裹了小脑!
该片讲述了主人公胡铁男突遭电梯意外,经历了一场令人捧腹的异世界旅程的故事。
电影开篇,知名企业家胡铁男,铁男人生管理机构的CEO,因为女性工作人员没穿裙子和高跟鞋而一脸嫌弃,直男癌的表现已经入木三分,开篇动漫也很有趣。
第一幅:女人躺在沙发上,男人站在一边,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背上背着孩子,扫帚,皮搋子,鸡毛掸子,手里拿着拖布,猫在俯视,狗在咆哮,花盆还倒了一个。
第二幅:一群穿着瑜珈服的男人,在练习空中瑜珈,地上还有一个瑜伽球滚过。
第三幅:酒场上,女人在沙发上端着酒杯已经醉意朦胧,旁边三个端着酒的服务生都是男性,最显眼的是聚光灯下那个穿着紧身衣的男人。
第四幅:一个奔跑在大长腿上的男人,在他身后紧跟着的是一只剃须刀,正在刮腿毛。
如果侍左君没有记错的话,在《男人要自爱》中,特意将刮腿毛这一片段着重演出过,毕竟在那个世界里,男人要脱的不仅仅是腿毛。
第五幅:两个女人用力的将一名男性的腰用力的勒细。
第六幅:藏在高跟鞋下的男人。
胡铁男的新书《成功男人与伟大女性》,不得不说这书名起的还是非常讽刺的,男人经营事业,女人经营男人。
胡铁男以自己为例,表达自己的成功,得益于背后的那个女人,而那个女人的幸福得益于自己。
他背后的女人许薇薇生活的一地鸡毛,因为身材走样而被崩坏的衣服,干不完的家务活,不停叫嚷的女儿,每天喝得烂醉才回家的老公,总是被催生儿子。
胡铁男宁愿在酒吧喝到睡着,也不愿意回家,甚至电话不接,旁边的高达甚至直接提议换个嫂子,十三少直接建议不听话就打。
胡铁男被安排了平行世界一次游。
这个平行世界里,女权至上,男人很少出来工作,只需要在家生孩子、带孩子、做家务,当好贤内助,就是胡铁男口中的幸福而伟大的女人所经历的人生,这一次他要自己体验幸福了。
而胡铁男的公司也变成了许薇薇的,胡铁男冲进许薇薇办公室的一刻,就是让人不适的开始。
叼着烟斗的,抽着雪茄的,翘着二郎腿的,打着扇盘着串的,喝着酒的,不得不说,画面冲击力是非常之大。
接下来就是许薇薇的表演时刻了,椅子咚,“撒娇呢”、“看上哪个包了,给你买”、“不让你工作是为你好”。
还有梁讲师那一番恶臭发言“老爷们,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两天不骂提溜拴挂,一天不揍他浑身难受,你得盘他。
”坐在她身后的一群人笑得肆意张狂。
铁男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受电梯的影响,进入了一个颠倒的世界,所以就回到公司开始折腾电梯,结果把警察折腾来了。
许薇薇把人带走,路上表演了一番女性路怒,顺便讽刺了一下“男司机”。
接下来又是一番常见的男性发言:“供你吃供你喝,你还想要啥”“回爹家也没用”“作”
幼儿园门口因为送孩子晚了五分钟而挨了一巴掌的男人,激发了铁男继续管理人生的欲望。
站在幼儿园门口就准备来一场激情昂扬的演讲,结果迎来的却是“神经病啊”。
铁男找到高达,说出自己“大丈夫启蒙班的想法”,直接被高达扼杀在摇篮里。
尽管如此,高达几人还是在铁男办班的时候前来捧场了,人越来越多,班越来越大,男人开始学会对老婆说“不”。
群情激愤的时候,迎来了女人们的压制,一场男人与女人的战争在警察到来时终于算是平息下来。
这些不听话的男人统统被送进了领男书院。
领男书院就像现实中的女德班,学刺绣,古筝,厨艺,跳舞,男德,横幅上的“依人大鸟”着实有些好笑了,难得的笑点。
男德班里老师讲的全是《成功男人与伟大女人》中的内容,只是男女正好反过来。
学院里的生活就是听话便能好吃好喝,不听话就电击、关禁闭。
考试过关顺利毕业的男人们迎来了毕业典礼,有趣的是铁男毕业似乎就变了一个样,忽然就懂得了老婆的不容易。
他刮掉胡子,学会了温顺,做家务,做饭,带孩子,学烘焙,尽管不情愿还是在床上配合老婆交作业,一瞬间就成了贤夫。
铁男在结婚纪念日一番深情剖白,自己感动的稀里哗啦,结果许薇薇睡着了,根本没听到,也让他体会了一次被对方忽视。
但他却开始享受当家庭主夫的乐趣,聊护肤,聊烹饪,还怀了孕。
家里人知道他怀孕后的第一件事,先是找人把脉验男女。
丈母娘一番话“你要是给我生个孙女儿,那你可给我们老许家,光宗耀祖了。
”把脉得知怀的是男孩后,所有人满脸失望,老太太把炖给女婿的汤全自己喝掉,非常还原现实,还有那句:“生出男孩能干什么?
生出来我可伺候不了,回你爹家去。
”
许薇薇劝铁男打胎,只因为怀的是个男孩子。
铁男孕期发现老婆在KTV找小哥哥,气愤之下带着孩子离家出走,却发生了车祸,提前生了孩子,结果孩子刚生下来,他就回到自己的世界了。
铁男回到自己的世界,虽然表现出一幅理解女人的模样,但是在许薇薇提出离婚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我怎么办?
”,
他还是同以前一样,不在乎薇薇想要什么,虽然看着他带女儿去游乐场,像个合格爹的样子,甚至写了一本《女人背后的男人》似乎是把男德刻在书本上,目的就是回到薇薇身边
很荣幸,能在电影上映前提前观看,还有幸见到了主创人员,各位主创状态也都不错
言归正传,我们说电影。
其实看过电影就不难发现这是个讨论性别不公的电影,从最开始男主一脸爹味的言之凿凿“女性成就男人”来说,虽然冠冕堂皇,但言外之意就是女人在家替男人做好后勤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然后呢,然后就是一连串男主的骚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不让前台穿裙子,挤兑孕妇让她辞职,把老婆作为生育机器,他的家庭保姆等。
接着就经历了电梯惊魂,男主来到了一个男女颠倒的新世界,至此,电影开始。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男女颠倒的世界,其实这个世界真的是男女颠倒吗?
我倒不觉得,这其实更像是性别颠倒的世界。
有区别吗?
有!
因为这个所谓的新世界,女的都大腹便便油腻男人样,男的都一个个娘化女人样,这是反向世界吗,这只是一个对调男女性别的旧世界而已啊,充满刻板印象的旧世界,会怀孕的依旧得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带孩子,满嘴仁义道德撒钱寻欢的依旧掌控着世界的话语权,等等这些,而这和现在这个社会有什么本质区别?
一点没区别啊,这不就是现在的社会的翻版吗?
女权真正的意义是让女性掌权或者贬低男性吗?
女权真正要表达的不应该是女性和少数性别群体需要被平等对待生理上心理上的弱势从而获得其应有的社会权益吗!
电影里反转后的世界,遭受性别不公对待的依然是弱势的那方啊?
所以是性别除了问题吗?
不是啊!
是世界运行规则出了问题啊,是陈旧的沿袭自父系社会伊始的社会运行规则,导致的现在女性或者少数性别群体习惯性的被无视而遭受的不公的对待。
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这不是一个性别调换能简单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这也不是这个电影在讨论的问题,我们就不要揪着女权等这些关键词给这个电影扣上本不该属于它的讨论热度了。
或者导演压根就只是想拍个喜剧呢?
或者用男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让男人感受女性的不容易呢(不是,再或者,纯粹是为了告诉你们刻板形象存在于世界的角角落落呢?
好吧,编不下去了……当然从喜剧这一方面来评价这个电影,其实还算是合格的,虽然这里用各种反差产生的冲突来甩包袱,但是比起之前谐音梗,低俗恶搞,可以说好很多,演员充分的舞台剧经验,以及三如老艺术家的无私奉献(懂得都懂)也为笑料增色不少。
外加还增添进了现实问题,虽然会让人不舒服,但还是一种新的喜剧尝试不是,明确喜剧之外还有东西要告诉你,是什么你自己感受,是吧,多好!
所以不要抱着看喜剧你要学会什么或者得到什么的心态去看,还是能笑的,笑一笑,就好了(狗头)
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爱情神话里有这么一句话:下坡路当然好走咯。
开心麻花身体力行的履行了这句话,从夏洛特烦恼到这个杀手不冷静再到如今的绝望主夫。
一部一步,烂出高度。
标题怎么擦边蹭是弄清楚了,拍出来的东西是越来越不清不楚了。
影片很明显想要表达女性在生活中遭受的歧视,遇到的不平等。
职场欺压,家庭暴力,男权威胁。
但是真的很你妈好笑,尽管他拿了一份无数人拿过的方案,位置互换(许多美剧都用过这种剧情,甚至我小学生的侄女都写得出来这种剧情)大男子主义男主遇到电梯事故然后,啪,一下到了女人主导的世界,他依然表现出了强大的怎么把去年高考题做出0分的好成绩。
第一,作品真的时时刻刻不在贴一些生理不适的标签,出现的男性一律油腻,挺着啤酒肚,毛孔比眼睛大。
出现的女性一律被压迫的苦命角色。
反转之后,也是互换一下而已。
这样的表现,真的给我电影制片方媚俗的抱着女性观众的大腿,一个劲的使劲舔:你看,我们多么了解你们的处境,你们所对抗的男权就是这么恶俗。
这样的示好,太低级,太恶俗。
如果放在百年年前的清朝,这部片子一定会饱受追捧的。
第二,电影本身风格商业化确实可以理解,大家要赚钱嘛,必须俗。
但是女性平权这件事是一个社会现象,是一个无法忽视的议题。
你拿他来逗乐,来搞笑,可以但观众希望看到辛辣的批判,希望能有黑色幽默的反讽。
结果呢,我们看到了制片方很努力的搞笑(但是不好笑)没有价值没有影响,堪称依托答辩。
上世纪的草纸,擦屁股都嫌弃硬。
拿一系列恶俗桥段,单纯的挑起性别对立。
哈哈,去死。
第三,影片真的有可能冒犯一些群体,影片反转后出现的男性大多数以一种反串的腔调出现,这种打性别炮的的做法,我真的不知道导演有没有过过脑子想一些LGBT群体的看法。
(换而言之,现在世界趋势的性别早就不是简单的二元性别了,刻板的性别形象在这样一个敏感的议题下,这部电影注定要冲烂了)第四,我真的不确定影片是不是真的尊敬女性,女性生活困难,我们可以了解,但是影片只是浅薄的停留在家庭主妇工作层面,女性真正的安全问题一点没有提及…甚至在影片中出现的生育情节不超过2分钟???
这真的了解女性的困境了吗?
我们要知道生育是12级的痛,是犹如肋骨断裂的痛,而不是想看男演员在床上,脸色红润,膀大腰圆的呻吟几声。
又不是母鸡下蛋。
尊重女性的旗帜,又不肯下功夫真有你的。
第五,开心麻花要做电影,商业化浓重的同时,还有一股浓浓的粗制滥造味。
一些表现,一些段子是很新。
但是,你想要表现一个性别反转的世界,你至少要做全套吧…小男孩依旧玩橄榄球头盔,依旧玩小汽车,但长大后一律拿着手帕林黛玉。
不合逻辑,不经思考。
丈母娘喝鸡汤的镜头,演员撒几滴水,就表现出了狼吞虎咽。
一些无意义的地方又很用心,吃饭对话时的咀嚼音比演员台词还大声!
这真的只会让人犯恶心!
没有别的作用了!
第六,我真的不敢确定导演加入一些角色是什么意思…比如学习委员…他到底借这个人物表达什么…暗讽女性学习能力弱?
暗示死读书?
开心麻花真的不能给男演员整一下牙吗?
毛孔个个比眼睛都大了,甚至辣目洋子包的小三都粗犷的不行…还特别喜欢给特写镜头,好几次扫到常远的脸,我都快吐了……说真的,这部电影,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女性编剧来写。
一群抠脚男人,平常混迹男权圈子,然后臆测女性的表达,拍他们眼中所谓的性别问题。
这样的反讽,已经比电影本身有趣了。
在隔壁韩国人18年就拍出《82年生的金智英》这样的作品时,我们还在拿女权来开低智的玩笑,随意在观众眼睛里排泄。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祝电影跌破4分,早日被冲烂,导演和编剧被骂的妈都不认得。
最后:魏翔真的讨喜,演技也好,他会有前途的。
辣目洋子演男人真的又虚有差劲,无时无刻是女性作风,但她真的很适合一些悲苦角色。
27日,电影《绝望主夫》在英皇电影城举办首映活动,怀着不高的期望值,反而乐在其中,也不觉得91分钟有多漫长。
张琦导演有剧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高口碑加持,这次也算稳定(甚至超常)发挥。
影片讲述一个大男子主义者意外遁入“异世界”,在那里,男女身份对调,无所适从的主角铁男被送入主夫学习班,成为一个贤惠的主夫;之后他被妻子家暴、冷暴力,又体验了一把怀孕、生子、车祸,最终回到现实世界。
铁男意识到,一切都是魏翔饰演的神秘角色创造的一种幻象,然而,这种感同身受的体验还是让他醒悟了。
回到现实里,他仍然保留着“女尊男卑”的习惯,见到女性便大声道谢,不再要求女员工穿裙子和高跟鞋,原本计划开除的怀孕女员工得到了升职,铁男更是对妻子真诚道歉。
然而许薇薇并没有被他的大彻大悟所感动,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离开了这段不幸福的婚姻。
这样的故事,我们在《玩偶之家》《克莱默夫妇》中都见过。
就连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也早已完成过类似的表达——痛改前非的丈夫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找到爱情原本的样子,终于明白了妻子的不易,从而珍惜生活。
还有一部更类似的法国电影《致我的陌生恋人》,俊男美女从校园恋爱到步入婚姻,事业有成的知名作家男主角进入平行时空,成为一名平庸的中学老师,而原本默默无闻的妻子在这个世界反倒是位知名钢琴家,男主角经历身份颠倒,明白了妻子的默默付出与不易,故事最后他甚至放弃了回到原本世界。
我想它是《绝望主夫》可能成为、却又没能成为的样子。
不过前者主打爱情、温情,而《绝望主夫》显然主打喜剧招牌。
首映现场在《绝望主夫》构想的错位世界里,女性穿西装、抽雪茄,泡ktv应酬时搂着娇嗔的男人;男人则成为“他者”,男人负责生育,生不出女孩要被指指点点。
这样简单粗暴的身份对换制造出了很多笑点,甚至刚进入异世界时,像极了一个遍布(刻板印象下的)同性恋的神奇国度:男性花枝招展、娇嗔连连,女性则干练直接,这种离奇的观影感受十分罕见。
其中男性生育这一设定,在所谓的异世界其实也是合理的。
这个幻想世界由魏翔饰演的保安所创造,他从最开始就指出铁男大男子主义病入膏肓,他的书里充满了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如果不早点醒悟,将会摔地粉身碎骨,所以一切幻象都为了改变他而造。
这与影片英文译名“Better Man”也是一脉相承的,为了让他成为更好的(男)人,就是要直观地对调过来,给他一次全方位的“男性”体验。
随着故事进展,铁男成为“女性菲克斯中心主义”的受害者,在性生活方面,铁男同样是夫妻关系里的被动一方,所以才有薇薇主动向他暗示、以及薇薇的放纵和出轨被纵容的桥段。
这种设定也是符合异世界理念的,在这种对换之下,女性的困境与挣扎才透过银幕,向观众委婉地表达出来。
在电影《绝望主夫》里,男性角色成为生理性别(sex)的女性、社会性别(gender)的女性,也同样延续了相应的社会性别规范、社会性别刻板印象。
结局妻子许薇薇的“出走”,也是合情合理的。
离开这段婚姻,她主动结束了情感关系,逃离了不幸的生活,也重拾社会身份。
在一个理想的、两性秩序和谐的世界里,结束婚姻关系也没什么好羞耻的,离婚本就是法律赋予个人的重要人身权利。
在男性中心主义根深蒂固的中国社会,“她”的故事整体是越讲越好的,尽管本片给女性角色的篇幅并不算多,但其中塑造的许薇薇、李虹女性形象,也展现了女性不同的人生轨迹,这无疑是创作者们包容、开放的体现。
总体来说,你会时常被这部喜剧所逗笑,从影片一开始的“靠我/靠我/靠我”就立下范例,接着,男性角色在女性主导的世界里又闹出各种荒唐可笑的傻事;但笑的时候,你的脸会僵住,因为男人在这部电影里经历的一切都是女人们的真实经历,所以我作为女性又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所有的付出都是因为爱,致敬我们的另一半。
这是绝望主夫结尾的一段话,我觉得挺贴切。
毕竟在现代婚姻观念中,男女地位平等挺重要的。
特别是男人如果太大男子主义,巨婴的话,女性地位的提升很重要,特别是很多女性独立成为女强人之后。
我感觉《绝望主夫》中这种换性别,比起羞羞的铁拳中单纯的换性别更有意义。
毕竟片中有不少童话故事性别的转换,灰姑娘改成灰小子,小蝌蚪找妈妈改成小蝌蚪找爸爸。
蒙娜丽莎的画像换成魏翔诸如此类的。
男性娘化,自己怀孕(捉妖记既视感),做饭,特别让我惊喜和开心。
李成儒的娘化是特别让我开心和快乐。
我觉得他这次演绎真是挺精彩,也是这次《绝望的主夫》最亮眼的表现。
娘化的家庭主夫真是被他狠狠拿捏了。
常远也是贡献了精彩的演绎,以前拍喜剧电影是单纯搞喜剧效果,现在有了前后的层次变化。
前面的大男子主义,巨婴表现对比之后相妻教子思维让常远他演的角色领悟到妻子的辛苦,生孩子养孩子的痛心。
虽然没有最后复合,但我想俩人是相爱的吧。
反正李嘉琦演的女主也是挺厉害的,我觉得是李老师第一次见到的银幕大秀(之前都是综艺),特别牛逼,演绎了女性在人生中三种不同的状态。
许薇薇在现实那个时空中,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得不到丈夫理解,还要天天照顾这个巨婴。
母系社会的她却又是一个霸气侧漏,特别强势的女强人(这角色好适合她,可以演职场剧了都)。
结尾离婚后又成了阳光潇洒,开开心心的女人。
喜剧效果也是十足的。
除了之前的所提到的童话故事性别转换之外,还有相妻教子中泼夫和孕夫的段子。
最喜欢的桥段就是那个叫你当家庭主夫那个学院,特别好玩,搞笑,学习绣花,主夫礼节啥的。
总之,这部影片真是诠释了现代夫妻观念里必不可少的爱与理解,相互扶持相互理解。
感觉现实里还要残酷的多,因为有家暴男啥的。
希望元旦大家可以去影院支持一下《绝望主夫》,促进一下夫妻情感。
这是我第一部没有看完就离场的电影,冲着开心麻花的演员阵容去的结果是一部烂到不行的片儿。
当然不是对演员们失望,一如既往的喜欢,但这部电影的编剧我觉得真的是有大问题。
作为一部喜剧首先没有几个能够笑出来的点,其次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没有引起观众的共鸣。
同主题的影视作品不如电视剧《赘婿》。
但让我走出电影院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相比之下不出色,而是我认为,整个剧本设定非常的肤浅。
看似在为在社会中受到歧视的女性发声,实则无时无刻在刻画着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剧本设定男主电梯穿越后世界上男女地位颠倒,女性成为了社会劳动力主流而男性多为家庭主夫,想通过描写男主角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种种困境来表达女性在当前社会下的困境。
主题很好,当时为什么会让人觉得特别的烂呢?
首先,我不明白穿越之后的世界里,为什么成功女性都要穿着男款西装呢?
难道成功的女性不能是穿着亮丽的衣服,妆容精致,谈吐优雅的样子吗?
只有穿笔直的西装、抽雪茄才能定义成功和社会地位吗?
男性穿着裙子短裤就代表受压迫吗?
第二,既然穿越后的世界男性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女性,那么穿越后男性聚会只关注美容护肤自拍完全无脑,也是在表达编剧心里现在女性就都是这样的吗?
一边想颠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一边又拿这些刻板印象当笑点真的有些自相矛盾。
第三,电影整个的情感推进莫名其妙,一个从来不管孩子的父亲因为穿越,穿越后就开始会照顾孩子了,开始在意孩子头发脏没脏了。
然后莫名其妙开始低眉顺耳的成为了乖巧的主夫,然后向妻子反思自己的过去。
虽然剧情交代是孩子说不想离开爸爸所以男主开始努力顺应社会,但首先一开始父亲和孩子的情感建立我觉得就让人没信服感,更何况穿越后的孩子都不是他曾经真实生活中的孩子,怎么能让观众相信男主这么快速的情感过度呢?
第四,片名叫绝望主夫,可纵观全文,我没有感觉这个主夫哪里绝望,可见编剧对女性到底在生活中有哪些绝望的体会不真,自然刻画不深。
写了好多女性生活难的点,包括家务、孩子、公婆,可是哪一个都没有写进人心里。
因为编剧只写了一些生活中不痛不痒的烦躁小片段,但真正的绝望是什么,是成为家庭主夫这件事没得选,也逃不出来,看不到希望,并不只是每天多干点活。
第五,难以共情。
穿越后的世界是借男人写女人,但设定上男人成了会生孩子的,男人成了力气小的弱势群体。
那这男和女换与不换有什么区别呢?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表达明白这个意思,全换了那不是和没换是一个样子吗?
本片想表达女性在社会的困境,并且希望男主这样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在经历过穿越后理解女性。
那我觉得想表达这个的方法不应该是实现一个绝对的男女互换,而是应该保持现实中的男女本身特点,改变穿越后的社会环境。
这样的设定下剧情才不会假,也容易产生共鸣让观众信服。
比如,现实生活中,怀孕女性会受到职场歧视,做家庭主妇会丧失社会地位被老公看不起。
那么互换后的世界不一定非要女性都走入职场,不一定怀孕的都变成男的,不一定做家庭主妇就被瞧不起。
如果是我,我会设定穿越后的世界——首先男性女性的生理特征不变,男主的工作状态不变,而穿越后的世界公司更爱招聘女性,且同处一个岗位时怀孕女性更容易受到重用,人们会更信任将工作交给家庭合睦,夫妻相爱,子女带得好的女性。
而男主空有工作能力却得不到领导和客户赏识。
我认为这种设定更可以让我共情到现在社会上有能力的女性没有出路的问题。
然后是家庭方面的设定,如果是我我会设定社会环境上全职爸爸成为主流,各种声音要求男性要达到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然后正逢孩子考试不及格或者不学习什么的,周围人,包括妻子都劝他辞职回家带孩子,反正工资也不如老婆一个零头。
男主被迫辞掉了工作,开始了家庭主夫的生活。
婆媳矛盾方面,我认为不应该将婆婆刻画成张牙舞爪只会吼着你干活的人,因为这是一个小辈对婆婆的忍让,并不是绝望。
真正的绝望是,没人有错,但现实的车轮就是将你逼到无处可去。
那么穿越后的设定应该是丈母娘是真的身体有问题需要人照顾,可自己女儿忙于工作只能男主这个赚钱能力差的人牺牲自己去照料。
男主人公就这样陷入家庭的“泥潭”中丢失了自我。
在这样由需求、感情、责任构成的“泥潭”中男主真正理解了妻子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妻子没有出去工作不只是因为社会不公平,也不是因为丈夫的拒绝,更不是妻子没有工作能力,而是感情和责任困住了她。
其实妻子只要想工作随时都可以,来征求他的意见不过是因为她还爱这个家,还把他当家人还愿意征求他的意见。
从今以后无论妻子是出去工作还是当全职妈妈,丈夫都会尊重妻子了。
这样一个走内心的情感线我认为才能真正的表达大多数成为全职妈妈的人的心路历程。
故事中只有男性将这种心路历程带入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体会出那种绝望。
还是那句话,绝望的不是多干一些活,而是开始无从选择,结束时又无法抽离,丢了自我又丢了价值。
赶在30号点映时看了这部跨年档,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有笑料也能让人思考。
故事大概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进入了一个性别倒置、女性更加强势的世界中,逐渐理解女性的不易、对家庭有了更成熟的感悟。
这是一部非常开心、能让你忘却一切烦恼的电影,最初进入新世界、打破大男子主义、打破刻板印象的部分,男性角色的女性化和女性角色的男性化都带来了不少反差的笑料:将各种典故、俗语和经典作品中的男女相互调换,令人感受到语言的精妙;几位开心麻花电影中的熟面孔,都将女性化的“反差萌”表演的恰如其分、令人捧腹大笑。
这样的设定显然是非常容易制造出喜剧效果的。
除了喜剧元素之外,这部电影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关于两性关系和夫妻关系的思考。
男性赚钱养家、女性做饭带娃、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实在是过于迂腐陈旧了,并不是只有男性能够在外打拼,女性完全有权利、也有能力创造自己的事业,不一定非要被家庭的鸡毛蒜皮捆绑住。
夫妻双方应该互相理解彼此扶持,不应该有任何一方过于强势地去压迫另一方。
我们应该拒绝所有自以为是的大男子主义和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婚恋观、拒绝那些轻视女性的陈旧陋习、拒绝所有与性别相关的歧视和刻板印象,让婚姻中的双方彼此慰藉、互相温暖,做对方的好伴侣。
我想这是这部电影能够带给我们的最大的、最有意义的启示与感触。
如果准确打分的话 我大概会给5.9~6.7首先,立意和出发点真的不错,反应女性处境,没有扭曲诋毁,台词和情节非常、非常典型。
然后,演员演技和细节也比较到位。
在男女地位颠倒的世界,女主等一众女性对于原世界男性行为的再现,男主决心离婚开车离开婆家的衣着(帆布鞋),另外女主在两个世界的气质对比很不一样。
还有一点很打动人心,即穿越世界中男主为儿子读睡前童话,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等经典童话的性转翻版。
导演和编剧着实用心了。
最后,电影结尾没有落俗套。
女主一句“想干啥干啥”和与男主渐行渐远的身影让我内心熨帖。
算是OE吧。
比女主不分青红皂白的原谅终于过上美好生活的HE结局好多了。
有些缺点:节奏掌握不太行,不够紧凑。
观影过程中让人屡次走神。
情节较为单一,看见开头大概猜到过程和结尾,比较普。
看几分钟开头我就猜到女主必然会在男主穿回来时提出离婚等等。
某些情节过渡比较生硬。
比如使男主了解到自己来到另一个相反世界的情节,广告屏幕、传单等因素的使用有些突兀,没有很好地融入电影整体。
再有男主女主之间的相处这一点。
男女性之间的相处和社会对男女性之间的差别对待是两性电影题材的重头戏,可惜本影片对前者的展现粗略浅显短少,性转世界女主的性格很典型,但表现力不够,不比真实世界的性与力量主导者所带来的压抑(也可能是出于喜剧这一题材的考虑,有意淡化)。
存在刻板印象。
典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于男性女性都存在刻板印象(或许是为了在电影中有更好地表现吧),对于两性行为的观察不够深入,人物性格不明晰。
具体表现为兰花指,烹饪课等。
结局的运镜很奇怪,感觉结束在女主背对男主渐行渐远这一画面就够了,但是又来侧面运镜和大景,导致有些混乱。
窃以为,评分低还有一大原因在于结尾。
这同时也是本影片有些高开低走的起因和表现。
过于理想化的结尾——男主悔改。
于此,男主性格与行为的转换有待商榷。
男主只是身临其境地体会了妻子的处境,但并不代表他的思维模式更新换代。
可以看得出,他没有彻底的改变。
面对妻子的离婚请求,或许是出于对妻子和女儿的爱,他说我怎么办,菲菲怎么办。
这是一种隐形的非强硬性胁迫。
他一厢情愿地想用自己以后的悔改行为弥补妻子,他仍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的。
他缺失对于妻子真正想要的东西的思考。
他见过相反世界中助理李虹对弱势性别的温柔与体贴,所以回到在原世界后他对助理态度大变。
他也改变了对周围女性的态度。
由此可知,他对于两性问题的思考有,但是不足够,没有触及根本。
他最后写出的新书是《女人背后的男人》,这和影片始他的《男人背后的女人》一书是同样的逻辑思维所著成的。
《怎样不喝酒谈成一门生意》是他为男性所著的书,但是浅显。
他只知道怎么做——不要让女人屈居于男人身后,不要辜负女人。
不过,他不知道真正的男女平等是如何内涵如何光景,他不会谈“女性的处境”,也不清楚女性的平等是女性应该拥有什么。
他还没有参悟,他仍然软弱愚昧。
假若换成另一个世界,人类性别多样化,不再以男女划分,而是采用其他的方式,那么,倘若男主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性主导者,那么他仍然会贯彻类似大男子主义的利己思想,吃遍红利;倘若他成为性中弱势方,他会被同化,逐渐忘记反抗,在社会环境的束缚、性主导者的压迫下放弃争取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拥有的正当权利。
如同影片中一样。
经典的喜剧中总是蕴含悲剧。
本影片是含有悲剧因素的,女性处境本身就含有悲剧色彩。
然而,还不够。
私以为,更加发人深省的结局可以是男主回归自己的世界,但是他沉浸在自己仍然是社会结构中的获利者的狂喜,不用承受生育之苦与社会环境明里暗里的束缚打压,他依旧颐指气使,大男子主义不改,他会更清醒地意识到并且享受作为男性的性别红利,甚至因为另一个世界被女性压迫触底反弹,继而报复性地对待周围的女性甚至妻子。
面对妻子的离婚请求,他可能借着离婚冷静期一拖再拖,磨磋妻子的自由意志,利用当下社会赋予的优势与妻子展开拉锯战,直至妻子放弃自由回归家庭,继续做他背后的女人。
或者,男主同意离婚,与支持他讲座的黄衣女人结合,黄衣女人已经被男主的“男人背后的女人”的观点洗脑,她会成为下一个女主,成为男主家中的物件,周而复始。
不过,作为轻松喜剧向,影片结局也不能被大肆批判,毕竟轻松喜剧总要给出一个令人开怀、积极向上的结局。
以上对于电影缺点属于个人主观判断,希望同类题材电影能够越来越好。
剧情稀碎,两边不讨好,远儿啊要不你仔细挑挑剧本呢?最不适的地方就是男主穿越回来,第一件事是为自己不是女人高兴,然后居高临下地跟女员工握手,他到底还是没明白。
这部电影在当下的2024年看,刚刚好,评论里的破防男让这部电影升华了
三年前,一种流行性病毒横空出世,凡是亲身经历过它的人,几个礼拜之内都会浑身难受、头痛乏力且久久不能平息,甚至还会留下后遗症,没错,它就是常远主演的元旦档电影
又是一个谐音梗,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谐音梗喜剧?
如坐针毡的一个多小时,给咱看绝望了…尬得我找不着北,硬加笑点…对女性浮于表面的理解,这相反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有什么区别,女人穿西服,全工种都是女人,男人都是娘炮,这就是对相反世界的理解吗???我不理解…让男人洗衣服做家务,就受不辽反抗了吗🫠🫠🫠
2022最后一次糟心。想蹭女性题材红利结果比普通的男性中心更恶心。某些演员就只适合演春晚小品。
幽默不足,讽刺有余且生理不适(讽刺大男子主义确实很有必要,但是怎么演出来这么不舒服呢),常远真的不太适合做主演(可能是挑本子有问题吧)……他演的这个反转,首先应该阳刚气特足,这样落差才会大,还有剧情上逻辑衔接也不行,燃也很突然(单指男德培训班那段,因为之后我人生第一次中途退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感觉就是性别主义旗帜口号下的投机产物。还有就是性别逆转,也不是说,男的就全是阴柔的,女的全穿的和铁t一样,塑造角色太纸片化。是需要这样形式的电影,但绝对不是这种借题不好好发挥,剧本单薄,主演撑不起来的影片,这种粗糙的影片在现在这种社会对于平权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作为喜剧片,它不够幽默;作为类型片,它过于扁平;作为新电影,内容过于老生常谈!还有男主演演技没撑起来!!
这么拍是对的,但能看出导演编剧和演员对女性认知的一些局限。既然这么拍,就不要蜻蜓点水,流于表面。女人上位不够恶,男人下位也不够惨。产房那里更是一下子拉了。常远上救护车时对女性的赞美感激那段演得挺假的,但如果真这么安排,再加上刚回到现实世界时的欢呼,那讽刺效果就拉满了,可惜。。不知导演是有意还是无意,最后拍出这么个对女性假模假式关怀理解的片。
什么狗屎!曹尼玛的开心麻花,全家得死!
性别互换之后,歧视并未消除,而是刻板化的对待着男女关系,流于表面的情节设计,“男德”教育更像一个包袱笑料而已,整个片子看的尴尬到抠出三室一厅。
别出心裁的创意,很值得一看
看了整部电影之后,我就只想大声的喊三遍过瘾,过瘾过瘾啊!
这个喜剧阵容我觉得是可以期待,感觉可以看一下,也许会有惊喜呢
我老公要求看的。最大亮点应该是宋木子宋宋宋木子
好的关系需要转换立场,相互体谅。
含尬量:每毫升好几斤
就还行吧,虽然现在讲平权,女性也在不断独立自主,但即使是老一辈女性心里,男权永远存在,即便是女性的母亲大都还认为女性管孩子做家务天经地义,男人出轨逢场作戏也都该睁一眼闭一眼,导致太多女性从上一辈和自家人身上都得不到任何平等的对待,这一问题的改善大概会从80后90后做母亲开始吧,没有自己就干净的屋子,没有自然就长大的孩子,更没有只付出不求回报的心。女人要尊重自己,才能被男人尊重。希望更多老一辈的女性能支持自己的女儿,而不是让她忍耐,让她接受。
就题材而言,表现的也没那么生硬,结局也不是为了结局而结局,挺不错的了
这部电影还是有关注到家庭主妇的辛苦,也有突出家庭和睦真的很不容易
诗萌太厉害了,把盘串儿的中年男人演活了,给诗萌点一万个赞!!!其他的,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