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豆瓣分数不高一直没看,昨天给加拿大碎尸案视频刺激了,决定找部片子洗涤心灵就选择了这部《神奇海盗团》,观影环境很重要,如果旁边全是小朋友在咋呼,就算在看《阿凡达》估计也看不进去,我们这全是年轻人80后居多,只有两个小朋友。
笑点很很一致,中文配音很亮点,它不是胖只是骨架大,各种神仙姐姐,闹哪样,HOLD不住等流行词汇运用无压力,对比起看英文理解老外的幽默,转为本土化也很不错,近两年中文配音的动画亮点挺多的。
情节很简单,胜在无负担乱侃拿女王开唰,腹黑和基情交织。
船长呆傻得很萌啊。
二当家样貌美,智商足,身板靓可惜偏偏喜欢这个宠物+胡须控的船长,片中闪现的一张照片是船长和二当家抱着渡渡鸟,我惊呼这不就是红果果的全家福啊有木有!
达尔文是个自虐型的小腹黑,居然那么重口味的喜欢女王,其实旁边的小猴子才是他的本命不要抗拒命运了呀渡渡鸟一路卖萌表情只有无辜眨眼和被掐着脖子欲死这两种。
女王就是个钱多,势大无聊到变态的家伙。
对于这种技术流的动画我一直很崇拜,黏土感不是很重因为人物真是太精致了,海面的颜色处理和波动非常极致,我们和朋友一直在想啤酒的泡沫是怎么弄的……笑点很多很零碎,喜剧一定要和幽默细胞多和笑点低的人看,快乐是会传染的,所以全程看得很愉快。
对原声挺好奇,不过没必要那么较真,因为我相信这次欢乐的观影感受会比独自观看原版的要开心得多。
阴影被拂去很开心,早上看新闻说凶手被抓住了。
变态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下次再也不猎奇了,hold不住啊%>_<%
大英帝国真是连动画片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腐味儿。
剧情中规中矩,笑点做的恰到好处,就是关于调侃这一块,我觉得那一时期的英国名人似乎都被提上日程笑话了一遍,而且船长和副手欲说还休的感情戏也拿捏的恰到好处,哈哈自由人和格兰特的搭档很好玩!
但编剧导演对于维多利亚女王和达尔文的看法都很有特点,有点政治外衣!
这个片子好像不是梦工厂或者迪斯尼拍的,风格有点像小时候看过的阿凡提,小孩子的片子嘛,不敢对它有很多要求。
娱乐看看即可。
看完该片后,我在想,英国人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其勇于自嘲的精神实在值得嘉奖。
这部3D粘土定格动画,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在告诉你——我们来自英国。
该片的故事非常简单,却有众多让人想吐槽的细节。
本片的大反派,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牌的动画片反派了——维多利亚女王。
是的,日不落帝国的子民在这部动画里,把他们的女王塑造成了一位“肥胖”、“凶狠”、“玩弄感情”的“吃货”,最后还让她落荒而逃,最终掉落到某热带雨林的树上。
而女王“玩弄”的是谁的感情呢?
是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
知道达尔文为什么造访全球搜集物种吗?
其实他是为了给他的梦中情人——女王献上珍稀动物,知道“成天为没有妹子而苦恼”的达尔文最后到了哪里,就不在继续探寻科学真理了?
“女人大多不穿衣服”的非洲。
而且,该片中达尔文的形象有着几分“Sheldon”的神韵,尤其是刚开始“为爱迷失”时的邪恶状态。
试想,除了英国人,还有哪个国家能够这样的自嘲?
即使美国人也做不到,而如果是中国拍,那就该判你“颠覆GJ主权罪”了。
当然,本片的主角——海盗们也是欢乐不断。
男一号海盗船长(他的名字就叫海盗船长),为了得年度海盗大奖(奖杯与英国学院奖相同)可以说是剧情主线,但对他来讲,海盗的生存意义,不是抢掠,不是剑术,而是火腿派对。
而“潮爷”Martin·Freeman配音的二当家,对他的船长则是不离不弃,腐国在动画里都不忘卖腐。
至于海盗们在“皇家科学大会”上的变装秀,更是爆笑桥段之一。
最后要说的,自然是动画片中永远少不了的动画角色。
分别是“只问其声、未见其人”的被摘了两个肾的狒狒,还有就是dodo鸟,和达尔文的“远房亲戚”猴子。
其中,猴子的戏份是最多的,一场“成龙式”的动作戏,再加上多次打劫,最后又救了船长,在片中可以说是绝对的抢戏。
英国人喜欢在电影中嘲讽美国人,比如《真爱至上》里对于美国总统形象的塑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说到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自然能让人想到许多美国动画,所以片中,有着两处对《马达加斯加》和《冰河世纪》的“致敬”(或者说是“嘲讽”)。
图片:194957_67952369.jpg
这个分数是冲着粘土动画,而非动画本身。
财大气粗其实并非什么好事,虽然影片故事构成和人物设置还依旧保留着阿德曼公司的影子,但好莱坞的精致把阿德曼公司拿印在粘土小人身上的指纹印却抹平了。
曾经我挚爱《超级无敌掌门狗》系列,但《神奇海盗团》却印了太多仓促而就的遗憾。
那些反复斟酌大概也印了太多市场痕迹,包括人物造型和空间造型,于是华美的好莱坞再度吞噬了英伦的质感,宛如麦当劳、星巴克的为所欲为。
想起月前在布拉格,抬眼满是麦当劳、KFC、星巴克,那种兴味索然的郁闷。
此月的《环球银幕》中有篇文章——英国怎么就腐国了?
是啊,英国似乎也在应和着全世界的趣味,卖腐为生得很愉快。
但凡事过犹不及,连动画都如此腐得彻底,就不免让人心生担忧。
对粘土动画不是很感冒,尽管阿德曼依然在坚持,但这类动画最大的优势--质感,正在不断被电脑3D动画所蚕食,未来的发展我其实不太看好。
(《玛丽和麦克斯》是神作,除外)本片结构上依然是很传统的励志片模式,不过英国人拿历史人物开涮的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最后的彩蛋有亮点哦~
没有到迪斯尼动画好看的程度,故事老套,讲述的过程也没有新意。
说实话,影评的灵魂莫非就是这个故事有没有意思,另外看讲述的是否精致,海盗团都没有做到,很遗憾。。
《The Pirates》里有个叫Number 2的男人,很明显他就是Pirate Captain的一个贤内助。
在Captain基本上二到生活不能自理,还得养活一大帮船员的情况下,船上大大小小的事就都由Number 2一个人忙活着,而且做得漂亮。
海盗是个高危职业,做得好危害别人,做不好自己就危了,爷们更适合这个职业,所以在Pirate Captain的船上也都是男海盗(即使有个女海盗,也得戴着假胡子冒充爷们)。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
大家都一致认为女人在家是贤内助,在外能顶半边天。
所以如果Number 2在电影中不是个男人,而是个妞儿的话,她会把翩翩长发盘起,戴上头套,续上浓密的胡须,放弃黑丝高跟,穿着制服系着粗腰带,再来一双马丁靴,跟着Pirate Captain横跨七大洲而毫发无伤。
在Captain在达尔文的贼窝毫无防备的进入梦乡时,Number 2会和Captain相拥入眠,但右手会握着一把短刀,守护她的爱人。
在Captain飞身跃上别人的船,亮刀looting时,Number 2会在自家船上,扶着桅杆托着腮,眼里流露出期盼的目光。
在Captain屡遭失败之后产生退隐江湖的想法时,Number 2会给她的挚爱Captain深情一吻,只为让她爱的人重新找回自信。
在Captain被剥夺海盗权力而后被逐出blood island时,只有Number 2会上前搀扶起水坑中的Captain,无论Captain沦落成什么样,始终不离不弃。
在Captain明白了金钱可以没有,但dodo一定要有,以至于最终Captain奋勇闯入维多利亚女王号,其实一直有一个人在后面默默地支持着Captain,那就是Number 2。
当Captain在维多利亚女王号的厨房里跟女王搏斗,被腊肠缠身,眼看就要被女王坐死的危急时刻,Number 2出现了!
穿着黑丝高跟,前凸后翘,大喊一声:“Captain!
”,将宝刀扔到Captain手中,自己则拽着一根草绳从空中划过,抓起dodo送到安全的地方,然后跳下来和维多利亚女王展开终极PK。
辗转腾挪,刀光剑影之间,Number 2趁乱砍掉角落的草绳,空中的酒桶顷刻落下,砸中女王,将女王冲出了船外。
Number 2一个转身,竟是一枚惊艳美女,跟那个平时戴上头套,续上浓密的胡须,穿着制服系着粗腰带,再来一双马丁靴的她完全不一样。
众人欢欣鼓舞,霸占维多利亚女王号,升起海盗旗,将船头的女王换成dodo,扬帆逐浪;船长抱着美人则继续漂洋过海,探寻地图上那只“怪兽”是不是真的存在去了。
属于周末晚上特别受欢迎的喜剧乐呵片儿。
粘土动画,不知道背后要做多少了黏土小人儿才能完成。
超出预料的精彩。
加勒比海盗船长英勇的救鸟历险,维多利亚女王和达尔文友情客串。
自从去了加勒比海之后,便对海盗的逍遥乐天,自由勇猛多了一层理解。
从头到尾,动画充满了奇思妙想的设计,3D效果显著,各种幽默和画面动作,让全场人自始至终捧腹。
恰到好处的音乐,在不正经中加入了一丝正经,印象深刻。
不必期待剧情会多么深刻,不必期待大片恢弘气势。
加勒比的童话梦,就是周末的晚上全家老小,亲朋好友凑个热闹,简简单单开开心心。
因为影片的剧情就是为了告诉你,有他们在身旁,一切的幸福与快乐就在这里。
挺平淡的一海盗题材的粘土动画片,虽然无甚太大亮点,但仍能让人欢乐的看完。
每次切换到“世界地图模式”后的行驶画面都无比带感。
“火腿之夜”看的我饿了,想吃火腿。
三个船长的出场很霸气:瘸腿,弯刀魅,黑胡子。
度度鸟,达尔文。
每个船员都挺有个性:女扮男装的,拉手风琴的,患有白化病的,瘸腿的,带着可更换假肢的,等等等等。
海盗船长把度度鸟藏在他的大胡子里,牛逼!
看来大胡子还有藏东西这种功能。
拿着牌子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的猴子,怎么看怎么眼熟,一番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想起来,这他妈不是《银魂》里的伊丽莎白吗!
欢呼声测量仪,四个尺度:反应惨淡,礼貌示意,为之一惊,女士昏厥。
伊丽莎白女王打开锁住下体的巨型铁罐(这玩意儿瞬间让我联想到铁处女),解锁双刀模式,炫酷。
女王真的笑到我了哈哈哈哈哈.好适合小朋友看的温馨动画片.
boring
异常喜欢粘土动画!!特别是在现代技术发达的现在..这种实在的手工活儿给人安心的感觉...以往看的粘土动画都是安静的感觉...这次冒险的题材让人好过瘾~个人更喜欢操刀的维多利亚女王...那打斗场景要是见血就好了哈哈~顾着注重粘土都没怎么在意剧情呢...
NUM.2神馬的真適合小自由...是不是任任刀客特都是當壞蛋的料~創意笑點抵消了我對粘土定格的恐懼.....
苦逼的电影。
無聊死了。
女王被黑出翔,达尔文,奥斯汀,象人,泰坦尼克浑身枪眼。故事欢乐,充满英式段子,只是挺低龄的,成年人或许会觉得无趣,然而小朋友又抓不到英国人的笑点,所以本片的位置很尴尬
【高亮】自古紅藍出CP【高亮】 忠犬年下部屬X見錢眼開的傲嬌上司 有虐戲 很典型的美式商業片套路 個別設定惡搞滿出彩的...只猜出了Martin Freeman 達爾文是DTT一剛!! 爲了這兩個人加多一顆星
(j)
给视觉满足就可以的小孩看的动画片
达尔文成了小丑,女王成了超杀女。有点搞。
这样的作品评分那么低实在是理解不能啊,难道大众审美都被快餐式的美式商业动画拉低了?anyway 满眼的英式梗和小细节都棒炸了!Aardman就是牛逼!!!
零笑点,dodo还真的让我直接在影院里dodo了
DTT的声音都不像他自己的O_o
还算是挺有趣的一部3D粘土动画片。国外的动画片连大人都爱看,而国产动画片就做不到。这的确是不小的差距。国内的电影创作者真的是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创作态度。
我艹 我从头笑到尾 太经典了
维多利亚女王和达尔文形象全毁……里面貌似还有一个简·奥斯丁……定格动画真心美哟~~~虽然情节比较老套,不过笑点还是蛮多的。最喜欢那个自带字幕的猩猩啦~~
毫无剧情,毫无画风,毫无动漫精髓。差评!
技术不是问题,故事有待多虑。—— 2014.04.23 北京 中国电影博物馆:10:00 放映的1961年版《大闹天宫》重温观影结束后,走出6号厅,就在中央圆厅听「探索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动画电影的艺术与技术」的演讲,刚好是导演彼得·洛伊德在讲述《神奇海盗团》的拍摄经历,……。要不是博物馆下午6号厅 14:00 放映的不是2004年版《加菲猫》,我也许就不会选择转场去观看4号厅 14:00《神奇海盗团》(3D效果差强人意)。…… 现在有点后悔看完《大闹天宫》没跑去资料馆观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好欢乐的~泥巴娃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