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前几集看得完全提不起兴致,但是挡不住Legal High编剧和杏的噱头,坚持看了下去,没想到意外的好看!!!
这部剧在让你关于婚姻与恋爱的三观不断崩坏,然后再用嘴炮为你重塑,但到最后又回归了本来面目,只是之前的一切都是在对你进行曲线教育。
追这部剧的时候我是依子也是巧。
是依子的我,没有恋爱经验,被父母催婚,在母亲积极寻找相亲对象的时候我都全盘接受,然后内心无措的表面冷漠的和男嘉宾们聊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爱人的能力,挑剔挑剔是很多人对我择偶的评价,其实我并不挑剔,因为我没有挑过,我都直接否定,我只是很喜欢在内心否定异性,为自己不用去接近他们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因为不敢面对自己所以不敢面对一段感情。
恋爱有很多东西让人害怕,会改变你的生活规律,会让你心烦意乱,会让你偷偷傻笑,会让你掉眼泪,当然恋爱可能并没有那么让人意乱情迷,但是我却习惯了躲避它,直到现在我都在说服自己单身生活的各种好处,可是内心深处却明白我已经开始慢慢意识到一个人生活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
夜晚开始越来越安静了,我开始想养宠物了,我开始想微信里骚扰每一个人了,我开始心里默念希望我不要成为一个老死都没嫁出去的女人。
是巧的我,现在还嗣业在家,我也有在市中心公园里看着西装革履的人匆匆走过,心想每一个人都那么优秀,为什么我还是这样。
我也有怕过,自己如果进入了新工作面对办公室里的人面对各种事务怎么办。
我自尊心极强,心知自己一无是处,却喜欢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甚至对于身边的人苛刻批判。
我奇怪自己怎么变得那么固执,开始变得不觉得自己是错的,为自己的懒惰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看了几部电影读了几本酸书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也是醉了。
我不敢说自己以后会遇到一个适合的人然后结婚,因为我觉得太难了,已经不敢祈求什么了,这么地吧
我想这应该是用轻松的手法来表现主题的,并非有些人说的喜剧,至少没有那么刻意制造笑点,日剧从来都不是用来深刻讨论的,那是英美剧,日剧只是用手法来表现,自己看后讨论吧!
而且剧中很多小细节可以体现布古泽的思考,例如女主有正当工作,并且能养活自己时,就只希望有恋爱,并且能理直气壮的去男人签结婚契约,而且一般韩剧里女主是灰姑娘,为了钱而去签契约婚约,并且也非一般日剧里男人为主导的婚姻.这是我喜欢这部剧的原因,就是因为女主有三观正确,高学历,数年如一日的自我管理.并且努力以一个有用的人而且努力着,所以当男二以各种礼物去打动她,以各种形式的方式去表现他的爱时,依子却并不为所动,如果没有最后她和男主的电车相遇,恐怕这样子的爱情没有说通的理由,但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两人也许有发展的可能性.因为两人都着自己的世界,并且在自己的世界里充满自信,他们不需要以控制别人的情感,或者以得到别人的赞赏而自信,就如两人最后赏花一样,可以平心静气的欣赏,不用把自己的情绪去附加在两人相处的小事上.因为他们不需要.所以两个人才可以这么步调一致,意气相投
我平常很少看连续剧,日剧也仅限于《深食》和《孤美》,还是是被老婆拉着一起看入了迷的,最近适逢春节追这个片子追到不行,实在是大爱。
前两集中三不五时爆出对爱情、普世价值等等方面的辛辣言辞,无不拜男一这位奇葩所赐。
“恋爱不过是对性欲的包装”“人的活法没有对错之分”“你们满口的善和正义不过是对世俗价值的鹦鹉学舌,如同家畜的同进同退”男一在集2末尾的为自我的辩论招来满屏的弹幕的谩骂,主流价值观的声音几乎要把男一淹死在口水里,让人感觉现在日本是不是不婚、不性、不育的社会问题太过尖锐了,要为这样的高龄妈宝树立正面形象,鼓励更多年轻女性接受这样甘在女人背后的男人,接纳他们,爱护他们,做他们的小妈,以期为日本惨不忍睹的出生率做一点细微的贡献。
其实不然,回到本剧的标题,“约会恋爱究竟为什么”,编剧们似乎从一开始就是试图在尝试重新唤醒人们对择偶、恋爱、婚姻的本源上的思考。
奇葩剧,奇葩男一女一,所谓奇葩,正是相对于主流社会观念的说法。
男一奇葩,在于不工作,不出门,不挣钱,不养家;女一奇葩,在于高智商,低情商,只谈数字,不谈生活。
如果把全社会是一个整体,这俩孩子至少有大半截是在这个社会之外的。
然而又是为何这两游走在社会边缘的奇葩在社会这个整体之外的空间勾上了小手?
男一基本被国内绝大多数女性观众扣上了渣男的帽子,但在女一眼里却并不是。
集2最后女一就曾说过,“我理解你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不赞同”。
理解源于何处,源于这两人其实是俩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女一在考公前的追求是要成为破解世界难题的数学家,因为失败,所以考公;而男一也从来不是个纨绔酒色之徒,他的梦想是当一个作家,每天就是书和电影。
可以说这两人有极类似之处,说好听点,怀才不遇,说难听点志大才疏。
两人的区别就在于在面对理想产生挫折和困境的时候,女一选择了立世,而男一的选择是出世。
然而女一除了本本分分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对所有外在社交关系方面选择交白卷其实未必是天生的,难道不是对这些世俗生活打心眼里不在乎的一种表现?
我能说男一是小隐隐于野,女一是大隐隐于世么?
两个理想主义的隐士源于家庭压力和生存压力选择了模仿世俗的方式恋爱、结婚,因此在前几集演出了好多的滑稽和笑话,逗乐了我们一杆世俗之人。
凭什么男一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这是为我们大多数人所最不能容忍的问题。
但男一在集3相亲大会上就说过,我不要什么娱乐,养活我,买书买碟就可以。
他早已打算放弃物质上的任何享乐可能,甘愿压缩个人的各种生活成本,只是为了想要一个宽阔的精神世界。
这可以说就是他的人生选择。
女一尖锐地看到了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选择了什么、放弃了什么的可贵之处;志大才疏、力有不逮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对生活真正意义和价值的独立思考和追求——是他们俩唯一共通的地方,但也是牵引他们走到一起的最重要因素。
男一可以说,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蒙对了人。
那为什么女一眼里看不到男二?
因为这不是个横向比较的选择题,压根就不是,女一决不是要在男一和男二里像做数学题一样选一个。
(在某集女一在和男一又一次到分手边缘的时候,女一向父亲剖心说可能这辈子就得单着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值得思考的问题——恋爱是选出来的吗?
是你身体繁衍后代的基因需求,导致你选择了一个身高更高、收入更高、颜值更高的人作为你交往、结婚、繁衍的对象吗?
还是像女一一样,无视那些表面数字的比较,去思考作为一个真正有理想,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非动物的深层次需求?
一个因理想受挫而搁置数学家梦想尝试回归世俗的女一和一个笨到不知如何重拾社会身份,决意为了文学家之梦要搭上自己的后半生物质享受乃至社会尊严等等一切的男一,我觉得只要碰在了一起就注定应该发生些什么。
可巧的是,这两瓜娃子一个是男生,一个是女生,所以他们在互相了解后最终选择了恋爱,这种油然而生的爱情应该是高于为了动物繁衍的需要而在身高、学历、颜值上优胜略汰地选择对象吧?
可不巧的是,这两人在整个相对关系中的性别错了个位,设想剧中地主角如果是一个爱看书爱看电影专心写作梦执着地要当作家的女性和一个从小立志做数学家未成转而投身公务员队伍的男主人公,这个戏就太符合大家的审美以至于没有那么多可以讨论可以拓展的价值边界了。
没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对于人生来说最重要的恋爱、约会、结婚,那究竟是怎样的一件事情呢,是包裹性欲的方式?
是繁衍子嗣的基因冲动?
还是我们在短短3万天的生命中,恰好恰好,命中注定,碰到了一个互相理解的人,那个对的人,从而义无反顾地放弃了独自一人生活下去的自由自在生活的权力,去签下那一纸契约?
日剧总是那么写实,本剧的男女主分明就是真实的我们。
渴望完美而日常恐婚的我们,被职场上的激烈竞争打击到的我们。
为孩子牵肠挂肚,付出所有的我们的父母。
让观众感同身受这就是本剧成功的原因。
朴实的对话分明就是日常的再现,男女主由互相排斥嘲笑转为理解包容的心理历程又是那么熟悉,剧中的人物面临的困境也是大家苦苦挣扎的现状。
感谢全体主创为我们带来的这部良心作品。
剧情好现实,虽然我比不上女主那么处女座理科女不过看到女主爸爸为了女儿相亲做的努力也想到自己爸妈也是这样,将女儿嫁出去是做最后的工作感觉剧里的2位家长其实蛮宠自己的小孩一个做了neet,一个偏执狂到底看女主吃饭,每周每月固定食谱,还有相亲那天吃寿司只吃饭和生姜换成天朝的父母肯定是要被骂死了女主的爸爸却是说我不好,没考虑到约了寿司还有买了牛肉来,但是那天应该吃鸡肉咖喱,女主2话不说去买了鸡肉换成正常人肯定就像爸爸一样换吃牛肉咖喱了另外,女主不爱变通,虽然照着杂志和书学了化妆弄的像鬼一样的出门,但是看着一排小车跟着她后面,换天朝老早超车按喇叭或者打大光灯了吧还有那朵应该是胸花的装饰,一直神表情的鸭唇简直还不如霓虹小学生男主自称高等游民,整天关在家里幸好还有好基友,好基友的妹妹关心,教他一些正常人的道理电话远程操控否则这个约会肯定在去中华街的洗手间后就完结了哪里还有后面游船上那么欢乐的箭头啊看预告第二集就要求婚了肯定不会那么顺利的,否则后面9集放啥啊PS:学生时代曾经也是看脸吃饭这个帅哥,那个帅哥大家都是讨论颜和身材后来到30岁,算是女生人生的分割点吧结婚的结婚,没结婚的就只能靠相亲了相亲了n年之后,女生的心里指标绝对是直线下降的现在就是看条件的社会。。。
PPS:第一集太欢乐了,大概看了不下10遍-我是分割线--第二集还是走约会奇葩搞笑路线现实中看到这样奇葩的cp我估计会吓到了女主虽然robot点了,但是三观还是正的,这点真是欣慰男主最后的嘴炮“高等游民”一出来,大家的脸估计都和男二一样WTF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奔过了甚至一些人还要倒戈男二让男二上位拜托这是日剧不是韩剧啊,一般的设定男二是永不翻身的哇下集预告到是看到了希望,英雄救美肯定会获得女主的心的而且估计要给男一“高能游民”生活洗白白了吧很期待编剧的脑洞
第一集看过之后,深感本剧又可以改名为横滨男女奇葩之恋。
隔壁的泡菜国最近热衷于制作精神病和人格分裂患者大搞虐恋,连美国都制作出了《我爱上的人是奇葩》这出重口味小清新剧集来反映“非常规人”的恋爱之路。
自然亚洲爱情剧发源之地的霓虹不会落他人之后,炮制了这出反映现实的男女奇葩之恋。
藪下依子和谷口巧说白了就是你我身边那些大龄未嫁男女的夸张版。
君不见有多少理科男木讷闷骚不解女人心,又有多少屏幕前的妹子边撸剧撸动漫沉浸在非二/三次元的男神不嫁的角色扮演中。
(同理,适用于各种宅男)只不过相对于我大天朝国情来说,这部多拉马的男女角色配置来了个互换,更能彰显戏剧的矛盾冲突和角色的反差萌笑点。
女主角藪下依子=女学霸+理科女+处女座+强迫症+一系列尚未被开发的怪癖,过着如同机器人一般按部就班地生活,同时可以看出情商几乎为0,不仅体现在恋爱力上,连与同事之间也几乎没有交流。
本来觉得自己的生活还好,起码物质生活不用担忧。
但是在亚洲文化圈内,说到底谁都逃不过亲情的羁绊,听到父亲在母亲的遗像前对自己的未来担忧,依子也没办法过着只考虑自己的生活,开始了主动寻求恋爱对象之路。
这边厢有不愿让老父独自伤心的孝顺女儿,那边就有妈宝儿谷口巧,这里的妈宝当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上所定义的凡是都以母亲为中心的男子。
但如果没有母亲的纵容,恐怕男主也不会不工作,长达10年之久心安理得地沉浸在自己的精神圣域中一直撸剧撸电影撸动漫撸小说。
不过相对于女主来说,男主至少还有两个死党,软硬兼施将自己拽出死宅生活。
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论题恐怕数万字的论文也无法给出明确的定义,因为不同的人基于自己的理解有不同的答案。
有些基于条件的选择,挑挑选选,终于觅得一人过着相敬如宾的生活。
有些追求浪漫刺激,偏要去挑战自己掌控不了的结果,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坏的。
终究婚姻不是一场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答案。
有些人就算用一生的时间也只不过换来了彼此默默妥协的结果。
但是对于我来说,男女之间可以相互坦诚自己,毫无保留就是最佳的状态。
卸下盔甲,抛去伪装,以轻松自然的状态面对最亲密的人。
扯个题外话,听说当年神尾叶子在创作花样男子之时,本来是将花泽类作为第一男主和牧野杉菜配对的,可是在漫画连载之时,道明寺的人气却扶摇直上,读者越来越倾向于这对CP。
的确,牧野在道明ji面前才可以展露出自己的本性。
这种经典搭配后来在亚洲各国言情创作之中被广泛应用。
说了这番废话,PO主想表达的就是从藪下依子和谷口巧互相说对不起并暴露自己的本性之时,就说明了在本部电视剧结局这对奇葩最后肯定要在一起。
可惜男友力这么强的芋头,注定只能充当暖男的角色来推动或者阻碍男女主角的恋爱结婚之路。
考虑日剧中,向来没有脸谱化的坏人,所以我也不担心芋头这个角色会变坏。
同理,适用于国仲凉子。
必须强调的是男女主角的设定放入现实,肯定不会成功。
顶多止于男主从厕所逃跑,但是多拉马不就是在造梦,为我们提供另一种可能性,尤其是日剧的造梦技术更加出神入化,因为作品更加注重主角的精神交流,让你觉得这些情节发展反倒是你们两不在一起不科学!
PS:别看剧里的杏和凉子多么霸气,两人近期都在现实生活中姐弟恋修成正果。
——————————————————————————————分割线
古泽良太用月九爱情剧的壳,为我们说了一个很严肃的三观话题: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世界里活下去。
在第九集谷口巧说出自己当年求职活动的遭遇之前,我一直以为这部剧是在说“要尊重别人的活法”,着重教育客体。
直到阿巧说出自己当年在求职活动中附和面试官,即便人家嘲笑自己的爸爸,自己也只能呵呵傻笑。
阿巧意识到其实他无法面对虚伪的自己,没办法像别人一样成为圆滑世故的人,不能扮演社会中职员的角色,所以干脆一退到底,躲进自己家二楼的神圣领域,从此不和外界交流。
多数人认为他这是啃老,但编剧古泽大神告诉我们,谷口巧其实只是想做自己。
如果走入社会,就要把自己变成适合他人的自己,为了不断获得他人的认可,不得不忍气吞声、点头哈腰、随声附和,随着结识不同的人,自己也要不断改变,可能上一个自己刚被打磨好,换了个上司自己就要回路再造。
打个比喻来说,本来自己是一条鱼,活着活着,就变成了羊。
每当一部特别喜爱的剧完结时我就会陷入近乎失恋的情绪。
在下一次邂逅来临之前精神生活暂时失去寄托,没有动力迎接周一升起的太阳。
反复观看,撸遍剧评,浮想联翩,为又发现了某一细节设置处的小巧思或体会到了作者的另一层深意而暗自雀跃不已。
《约会》,作为一部描述社会“边缘人”的喜感话痨型恋爱剧,熨帖地符合了包括鄙人在内的众多宅男女及恋爱不适症患者的三观,毫无悬念地在开赛10分钟之内成功俘获了我的心。
趁血还未冷,趁脑洞还未关闭,我要写下几点对本剧的(过度)解读,献给编剧大人、主创和真爱CP党们。
关于编剧。
古沢良太是一个有态度的编剧。
他的目标似乎真是要通过剧本传达思想。
观点清晰明确,不屑采用“和稀泥”的手段笼络大众。
本剧的结构就是一篇标准的议论文。
剧名即为论题,每一集从不同角度逐层深入提出论据支撑论点(在每次可以捅破窗户纸之际轻巧避开,留待最后总结陈词),从正反两个方向进行论述(用拆CP实践之失败作为反例证明男一女一之间going on的是真爱),最后抛出论点:恋爱与一切世俗评价标准无关,恋爱是两颗相契的心灵之间的引力,恋爱是我懂你的伤痛和脆弱,我懂你的美好,我尊重你的生活方式,我想让你变成“你”心中更好的自己。
恋爱是“你的出现让我开始觉得人生不是那么索然无味”(by巧),是“无论痛苦抑或不幸,若没了那个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意义”(by依子)。
恋爱是我们或许都平凡渺小,但有你相伴,我不再害怕面对这个世界。
关于CP。
一个是小半生熏在文学艺术里,满身书卷气,一颗玻璃心的男人。
不读不美的文章,拒绝丑陋的事物。
文学梦破灭,乍临职场,惊诧于现实的野蛮冰冷,多年文学修炼培养出的敏锐及时地跳出来帮他一眼看透了生活的残酷,原来生存需要用牺牲尊严和自由来换取。
从而绝望,退回到只有爱与美的文学世界,甘于贫乏的物质生活。
一个是小半生流连在数理逻辑构筑的王国里,用规则和定理解释一切事物,没有有效渠道向外界传达情感的女人。
数学家梦碎,多年科学训练培养出的分析判断力及时地跳出来帮她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务实选择,成为一枚WGZ的国家公务员(中外皆同)。
在这里感慨一句,看来一个有才的不谙世事的理科生比一个同样有才的不谙世事的文科生就业前景多少还是乐观些。
现实虽然无奈,两个人却始终心无旁贷地凝视着理想世界里最高的山峰,竭力保持着灵魂的纯粹。
两个受挫的理想主义者相遇了,他们单纯又傻气,他们矛盾又统一。
这样两个人,如果不能相爱,一定是发生了诸如车祸、失忆、兄妹、卖身救父等天崩地裂惨绝人寰的事件。
而制造这种桥段的编剧估计也正在盘算着移民韩国(或某国)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本人变态地认为男女主在游艇上承认自己是奇葩,约会很痛苦,然后相视一笑的时候就已经对彼此完全心动了,从此本人笑对各种反转。
必须承认,男二女二,尤其是男二,都是美好的存在。
看到英气热血的男二,本人整个人都感觉清爽了。
但是,很不幸,男二女二是被无良编剧作为助攻和反例证明辅助线设置的。
两人分别被男主的感性文艺范儿和女主的凌厉诡谲招式晃了眼,交往之后才明白和丫无法沟通,慷慨转身,蓦然发现咱失恋二人组颇为投契,貌似可以发展一段良缘。
好人有好报啊。
嗯,这是个团结的剧,友谊的剧。
有人评说男二演技浮夸(也许是真的),本人倒是觉得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男二的设定是颇为单一和脸谱化的,需要演得相对夸张。
女主的心里从未在男主和男二中间进行过真正的挣扎,编剧和导演也压根儿没打算对男二进行什么走心的分析,这完全不是本剧的火力所在。
如前所述,该剧是议论文,加入与证明论点无关的事实是要扣分的!
在看男二的两场哭戏时我彻底笑趴。
这不是演员的失误,编剧就想在这里让你笑好吧!
哭点根本不在这儿啊。
有人说男女主与男二和女二交往后都往正常人的道儿上混了,纷纷习得各种技能,如:不具任何功能性的时尚捯饬方法、唱K等。
这多好啊?
然而,如果这些技能对男女主毫无意义怎么办呢?
一个人穷尽一生所能学到的知识也只是恒河中的一粒沙。
我们为了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已经练了不少千奇百怪的招式,剩下那一点点气力就用来做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吧!
对于那些不懂但也没有很想懂的东西就不必懂了吧!
本人脑补的男女主交往细节如下:一个晴朗无风的午后(妈呀!
),一只窝在桌边看书,一只趴在桌上解题(此处必须是地桌,四周能挂棉帘的那种),渴了喝杯“等分茶”,累了用张“按摩卷”,无聊了坐着电车四处逛逛,有樱花的时候就赏樱,没樱花的时候就去电器店或中华街,心中温暖踏实,不知岁月长。
这难道不是有意义的生活吗?
关于人造人009。
很喜欢这场戏。
为坚持做自己的男女超人点赞!
为一脸坚毅地骑着小绵羊向前冲并把时速保持在50公里内的女主倾倒!
相信那黑夜中疾驰而来的机车的头灯一定照亮了男主的心。
我认为女主就是男主的理想女神组除以四:美丽、坚定、智慧、善良。
关于“病因”。
对于男主变宅的原因过于肤浅没有说服力的观点,本人尊重地表示不能同意。
试想,我们生命中的阴影有都少是由满地狗血的事件造成的?
难道大多不是被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刺到了心里最脆弱的地方,伤了自尊,毁了自信,辜负了期望,像流感病毒在不经意间就击中了你,让你的内心涕泪交流。
更何况是男主这样纤细敏感具有较高洞察力的人。
如果编剧端出什么雷人理由来我倒要鄙视他了。
关于车票。
个人认为编剧安排车票梗并不只是想表明“有缘千里来相会”这么简单。
每天在公共场所缠着爹妈要这要那的熊孩子多了去了,凭什么女主引起了男主的注意?
因为他看到了她对真理的热爱,这种感觉他也有,所以他理解这个古怪的女孩子,愿意帮她。
简单说,他们是一种人,他懂她!
时隔二十一年,两个人都没有变,依然单纯执着,虽然是缘分让他们重聚,但使他们最终走到一起的还是两颗澄澈的心灵之间强大的引力。
本人更愿意相信这是编剧对所有单纯美好的人们的祝福。
关于苹果。
我在短评里说编剧这厮肯定读过红楼梦。
贾母的一句“不是冤家不聚头”在宝黛的心头萦绕不去,之后两个人和好拉着手儿哭。
这个场面被编剧用另一种方式神还原了。
在被众人当头棒喝“恋爱是修罗场”之后,两个人哭着啃苹果,拉着手kiss,亚当夏娃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无论是演员实际年龄还是剧中人物设定这俩人都是老大不小的了,可看到这一幕我心里还是浮现出了“两小无猜”这几个字。
纯爱果然无敌啊!
极爱巧在接过依子递来的苹果时坚定地连咬两口的画面。
不知这是编剧的设计,导演的安排,还是演员的发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不是无意为之。
一个不脑残的主创会利用剧中每一个细节传递信息,绝对不会允许毫无意义的片段出现。
依子羞涩忐忑地伸出橄榄枝:“你愿意和我陷入这爱情的泥沼么?
”巧用双倍的坚定回答:“我愿意就这样陪你一直沉下去”。
这爱情“奇葩”得太美好。
关于契约。
俩死心眼儿在确认彼此的心意之后决定“重走革命路”。
景物依旧,怪异依旧,心境却已大为不同。
继续老调重弹“不以恋爱为前提的婚姻磋商”。
然而,之前的磋商是在“不知有爱”的懵懂中发展。
而现在的磋商却是在“明知有爱”的觉悟中进行。
二者天差地远。
这是男女主让我赞赏的地方。
两个喜爱思考的人,即使在恋爱中也不放弃对爱情艰巨性以及持久性的质疑和探讨。
我们对恋爱都太陌生,而爱情来得又太猛烈,美好得不科学,那就让我们制定规则,以便在爱情消失,婚姻无法继续的时候,能够体面收场。
此为“科学发展观”。
在此隆重推出本人珍藏的另一对高难度嘴炮型情侣档,《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的尹京和浩俊。
(唉,本人如果在工作中也能这样神驰八荒,旁征博引该有多好!
)在那部剧里,一对冤家也在几轮磋商后达成婚前协议。
虽然事情大多数时候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发展,而这些协议大多最终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可对于一些人,确实需要事先设定心理承受底线才能放手去爱。
关于樱花。
山坡上独立一株樱花树兀自开得烂漫,一如主人公难以被世人欣赏的爱情。
但是没关系。
亲爱的,让我们再赏一会吧,这只属于我俩的,来之不易的春天。
甜死人的节奏。
本次恋爱笔记到此结束。
期待下一场邂逅,也期待与用心有才的编剧大人重逢。
第六集 见岳父没有经历过情敌和见家长的恋爱,都不是完整的。
当男二一进家门,我就觉得他们就好像是一家的,高学历 游戏厉害做饭好吃,可是我却觉得一事无成的男主才是命中注定的那一个。
(邱晨说你在哈利波特什么时候觉得哈利波特是命中注定去挑战伏地魔的,是看到了他脸上的伤疤?
伏地魔已然成了大家的心魔,大家避而不谈,就像我们谈性色变,谈死色变,我觉得无论是他勇敢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哈利波特叫出伏地魔的真名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命中注定挑战伏地魔的那个人)很奇怪,也可能我只有世俗眼光,我就明明觉得男主女主是一对,不是因为他们是设定上的一对,是因为他们的磁场异常契合,尽管有发小喜欢,尽管有数据上匹配的契合,就是这么奇妙,就是看好他,尽管有情敌貌合可是还是有点神离。
我竟然还是不太喜欢这个男主的,前六集里,男主的付出远远少于他的回报,女主的付出远远低于回报。
我希望他以后有工作,上进,体贴,我不希望他现在这个样子。
那有没有类似那个命中注定的瞬间呢,我还找不出来,但我觉得这一定和心底最底层的需要有关。
只有男主和父亲去扮了圣诞老人,男二没有,所以接收到机器的时候没有说 就是这个,只有在女主引导男主找到那个点的时候,才说了就是这个。
在整个恋爱过程中几乎都是女主主动,让我们回顾一下,第一次约会,在游轮上男二说他不喜欢女主的时候想走的时候,男主女主理性世界观的契合让女主给了第二次机会。
第二次约会,求婚女主不接受男主生活方式,不欢而散。
第三次约会,发小帮忙,参加相亲会,男主救女主。
第四次约会,说她没有心,礼物不领情,伤心离去,扮圣诞老人,想让她认为有圣诞老人,不想让她希望落空。
第五次约会,女方太主动,男方不想负责。
第六次约会,新年烟火,我觉得结尾完全为了反转而反转,实际上听到我再努力最后一次,女主的选择上就已经确定她认定是他了。
第七次,见岳父。
她希望打动父亲,帮助他战胜男二。
所有的外在条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的选择,女主是有心的,她选择了男主,就不再选择其他人,她不断努力,男主也走出了舒适区,上街,连最珍贵的书都卖了,对他来说最荒诞的派对都去了,爱真的会让人改变吧,才不是性欲的美化。
游乐场的年轻情侣嘴上说喜欢,晚上也是说分就分。
她们这对,嘴上说不喜欢,心里确是不离不弃。
从中还学会了一个点,就是无论是男主高等游民,还是女主对理性过于执着,我们都不要什么都不了解,就骂他懒惰,骂女主没有心,他们都是有无法言说的苦衷的。
男主是因为天才梦的破碎,自尊心不允许,于是从大家都喜欢他到一蹶不振,我猜后面一定会讲他父亲的事。
女主是想继承母亲的研究,才过于理性,没有时间提高情商。
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了解一个人,不能理所当然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明明什么都不懂,就像女主的亲戚一样指手画脚。
如果非要说是哪一个瞬间觉得他是女主命中注定的那一个我说不出,无论是说可以不喜欢就结婚的奇怪论点,无论是扮圣诞老人不想让她心愿落空,还是说女主有心,这种不同于男二浮于表面的追求,这种打击到内心深处的体贴和了解,后面应该还有支持,才是女主看来最打动她的。
我明白了,女主解封厨艺,和过去的自己和解,迟到粘糕哭成泪人的时候,就是那个时候。
原来,母亲的存在,自言自语是有量子力学原理的,真可爱,母亲就是女主最深处的想法,母亲旁敲侧击,一直站在男主这边。
女主每一次迟到母亲的饭菜的时候都会哭成泪人,不是因为菜好吃,不是因为男主有多好,是因为菜是引子,勾起了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所以和男主在一起就会有一家子的感觉。
女主的爸妈都是理解女主想法,支持女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真开明,女主真幸福,所以结婚,女主说了算。
女主认定了男主,别人就不再有机会了。
愿这对欢喜冤家终成眷属。
古泽良太是鬼才李狗嗨大家都领教过编剧的嘴炮了。
这次触及恋爱剧,依然辛辣。
对于啃老族正当也能说的很有道理,还要寄生女主。
不过这里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虽然啃老不齿,但是父母对于男主的选择是不干涉的 “虽然岂有此理,但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by 爸爸名字其实可以改为“万万没想到”翻转再翻转再翻转,玩弄观众于股掌之间。
这种翻转想到部电影《心理游戏》。
就算明知道最后男一女一会在一起,还是被剧情走势颠簸,第九集就是巅峰。
一些已经用烂的梗居然还能新用,比如第六集男主做出了女主妈妈12年前汤的味道,用烂是因为以前这方式来表现命运啊,缘分啊,这次不是了,编剧最后居然用很甜的方式圆回来。
此片是喜剧,问题是前一秒笑的不行,下一秒就泪奔,再一集是这一秒马上要泪奔了,下一秒瞬间笑喷。
导演很多细节很出众,例如第四集结尾一秒天亮,ed插进的非常完美。
女主应该是这会彻底心动了。
丢的伏笔都收回来再利用,比如男二拿到的钥匙。
还是喜欢这样的短剧和英剧,能把一个故事好好说完,而不会因为商业目的拼命拉长故事,榨干所有商业价值。
貌似很多人没看出结尾看樱花的梗,以前的老片结局或是片尾经常是男女主45度仰望天空,山花烂漫,阵阵花瓣飘落,人物特写慢慢平移。
这样表现只为美感,没有逻辑。
此片结局也用这桥段,但是只有一棵树(此处应有笑),但是男主文艺的特资这样欣赏樱花反而对了,这都能圆了逻辑漏洞。
编剧的功底深厚把人物性格,剧情吃的很透。
男女主是2个极端,一个工科女一个文艺宅男,但是基本涵盖了大部分人的特质。
我也有整理癖,又容易被音乐和影视作品触动。
应该很多人也能感同身受吧。
片子走势奇葩,价值观其实还是很正的。
2个都是傲娇,但是骨子里都是在为对方着想,虽然情商不高不知道什么是恋爱,但是身体挺老实的。
两个人性格合不合适其实不重要,只要是发只内心在为对方好,缺点也会慢慢改,慢慢学会包容,婚姻难道不是一样吗?
对于结尾的车票很多人喷,梗有些老。
我更愿意认为是编剧希望要有颗少女心。
想到这些,有空再补。
笑出腹肌系列。结婚就是订立互助互利的生活契约,这种明显有违现时「爱情大过天」的政治正确的观点,居然很合心意。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结构也是合理的。但要在10集内撮合成这一对还要观众接受,还是颇为挑战。光是欣赏编剧的突破之旅和演员们的颜艺就够干一壶了。我非常期待最后的圆满大结局呢。
只允许一种价值观的不是广阔的世界,只存在甜蜜幸福的不是真正的恋爱。 by 古沢良太
对刻板人设的刻板印象,其一是:爱情即灵药,其二是:奇葩还需奇葩医。
冬季档里最值得看的一部,快节奏语速加三观不正人设果然是古沢良太的法宝,理科女和文科男的组合也是笑点频频,最值得赞许的是编剧没有特意地去扭转主角的生活状态,而是通过恋爱来让这对小白打开心扉,既保留个性又收获爱情大致是最好的结果了。
男主是过于幸福的...即便家里蹲啃老也有坚实支持他的朋友和家人 更是因为这些人的怂恿和帮助一次次把男主推向女主,而女主即便比较懵却在关键时刻非常给力从不掉链子(放现在这种连环夺命留言早就被当作下头小作文处理了吧?)就这设定都快赶上galgame了... 归根结底,女主的这种设定其实是为了塑造出迎合男主的类型,与其说是奇葩不如说是一种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功能装置。另一个奇怪的配对是男主母亲和女主父亲 或许他们更合适吧...这剧说到底更像是扮演了国策电视剧的功能来鼓励死宅出来约会吧//但五郎拖着竹剑在河堤上追击连续闯祸的长谷川博己这种极其昭和影像的画风还是笑到我了ww
这剧太魔性了,严重洗脑啊!但是最后两集有些流俗了,特别是最后一集真是......虐狗啊
一集弃 我也曾经是个家里蹲的谷口巧,然后看到他怕人的样子有时候会觉得似曾相识,可是又要用世俗男强女弱的观点来批判他。后来我发现我并不是讨厌 他 而是讨厌那个不愿承认又不愿继续的自己。(鸭嘴
典型的浮夸风,刚开始还算搞笑,后面什么玩意儿啊
这个…… 呃~~ -______-"
哈哈哈古沢良太实在是太棒了!这种世界观真是斯巴拉西,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活法,所以才万分美妙。你可以不认同不理解,但请你尊重与你不同的人。
很好笑。日剧三观普遍奇怪可以理解,但这部剧是奇怪的有点过分了。
整部剧看得我超难受!男女主看上去完全无爱,而且女主男主都奇葩过头,太有特点而少与人类的共性,太难引起共鸣了。整部剧最喜欢的是女主的爸爸,感觉是唯一正常的人!
结尾硬插进一个车票梗,太刻意了啊,严重扫兴。前面到中段真是非常好看,笑点都不错,也探讨了不少有意思的问题,无论是关于恋爱本身还是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杏穿和服太好看,长手长脚的高妹真的好喜欢><
2.5 看了一半
好吵
嘤嘤嘤,我喜欢中岛裕翔😘😘😘
冬季最佳!女版谢耳朵+嘴炮古美门+中二啃老族+神逻辑文艺死宅=大逆转甜爱,如果日剧也有套路,就是什么样的奇葩都会击中你,看他们成长,为他们哭笑。潜意识里,你们只能互相拯救。3集往后开始全线高能!杏演的太棒,松重丰完全爱!第6集哭死我,中岛裕翔帅的一脸正直,注定没男一命。
最后一集给一分……把这个剧彻底毁了。编剧把脖子都转断了。
已然成为编剧脑残粉。三观太赞。这部剧讲的是自我: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活法,没有好坏之分;而人就该按自己的方式去活,哪怕恋爱了,也不该逼着自己改变。虽然男主啃老让人难以接受,但第九集出来的原因太赞,男主假笑的那一刻,我一下子想到了人间失格;是啊,一辈子伪装地活着太坏了。
总体挺好,有点烂尾。高等游民实在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