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诸位网友关于结尾的评论。
我想大家的共识是对的,大家都看到了恒源死的时候头上没有伤口。
但是,我发现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男人们身上,这也难怪,大家故意不提及嘉伦的最后命运那一段,可能是因为她在为阿一口交之后的死,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我看完电影以后,一直如鲠在喉,嘉伦的命运一直令我困惑。
她为什么会问阿叔,“你有没有给我催眠?
“阿叔给阿一编造了一个他高中时目睹女孩被强暴的故事,而同时嘉伦也有完全一样的回忆。
我能想到的理解——这是我主观或客观的为编剧圆满这个故事,当然,也可能编剧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个纰漏:为什么嘉伦在临死前,没有逃生,却在执着于她是否被强奸这个故事?
她在想什么?
她想告诉阿一什么?
我的解释是,她确实被强奸,而且有人在旁观,而那个旁观的人不是阿一,而是阿叔。
阿叔在把自己的经历讲给阿一听。
这也符合阿一和阿叔的病态性格。
阿叔浑身都是肌肉,许多杀戮完全可以由他自己完成,但是他没有,他喜欢旁观。
当时旁观嘉伦被强奸的人就是阿叔。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嘉伦会和他如此相熟。
因为嘉伦是他第一个受害者。
最近压力不小,找了些较暴力的电影来看,渲泄情绪。
找到几部,从《杀手阿一》开始看。
当看到垣原把另一个老大捉来,用钩子穿过肉吊起拷问,用锥子刺透脸、用热油浇时,发现这部电影不是一般的暴力,而是变态、相当的变态,已经超过了自己可接受的程度,但还是抱着反正是电影、里面都不是真的的大无畏精神,耐着性子看完了电影。
如果是在现实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实在是想象不出自己的反应。
把电影看了一部分的同时,也去找了些影评看,有人说这是暴力美学的极致,我想这应该是了,如果不是,那真正的极致是什么呢?
如果有人和我说,还有一部暴力到比这部电影更极致的片子,那么我是不会去看的。
也有人、尤其是日本人说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
据报道,还有日本人说这部电影像童话一般的美,真是不一样的民族,要是没看到这样的评论,我是不敢往爱情这方面想的,但毕竟是看到了,接着看电影时就留意了这一点,似乎真有那么一回事。
垣原一直在虐待与被虐待中寻找快感,而这种快感的极致也是他一直所追寻的,所以在他老大被阿一杀了以后,他怒不可遏、疯狂的要寻仇。
在此之前,他老大是唯一能给他以强烈快感的人,忽然间失去了这一切,让他倍感失落,是失恋,但他的恋人不是他的老大,是那种被虐的极致快感,是无路可退、犹如待宰羔羊临死前那般彻底绝望的感觉,对垣原来说,这是最痛的痛快。
在垣原发现阿一是凶手后,充满了期待,以致于阿一找上门来后,他不是先选择反抗,而是逃,不是害怕,而是为了得到。
所以他不是向楼下逃,而是向楼上跑,跑到屋顶,一个四周都是铁网、退无可退的地方,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绝望的境地,却没有失去希望。
但当阿一被枪击中,被那个叫阿武的小孩打时,垣原失望了,他发现他所追求的东西已经得不到了,恍若一个失恋的人,失望之余,刺聋了自己的耳朵。
然而,阿一提着阿武的头站起来,并向他走去。
在他被阿一打下楼时,终于感受到那种感觉,最痛快的叫出。
那场景是美的、凄美的?
垣原是在阿一受伤的情况下很快被打败,垣原不应该这么快就输了,他只是不想反抗,想那种感觉更强、更快的到来。
这是因为失去了所爱的老大,还是为了那最极致的痛快呢?
我真的不知道。
其实,阿一也在追求一些东西,为了摆脱心灵上的桎梏,在一系列的杀戮后,阿一杀了那个指导他杀人的阿叔,一个用言语就能控制他的、折磨他的人,之后阿一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
影片最后,阿叔被吊死在树上,树下一群很小的小朋友走过,这样的场面在电影里是如此的平静,但我却是如此的震撼,这也是美吧!
其实,我不知道这样理解有无道理,只知道垣原和阿一都是追寻“爱”的人,只是这爱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
看完电影,我的情绪没有得到渲泄,反而有些压抑,看到最后有些愁怅。
以前写的,不久前发现豆瓣这个好地方,现在转过来。
【不建议未看电影先看此文,建议观影结束后食用】—————————— 看完《杀手阿一》的结局有一种被导演愚弄了的感觉,迫不得已翻豆瓣影评找答案。
然而很可惜,没有一篇能够给我的疑惑以合理解释。
朋友的一句话让我汗毛倒立,他说:“阿叔就是老大啊。
” 这句话让我很不服气,几乎要从头到尾再看一遍来推翻他的理论。
然而不得不承认虽然有些牵强,但这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理解。
让我们从头理顺。
我们已知的内容有以下几个: 1.阿一是一个极端s,虐杀技能爆棚,性快感伴随杀戮。
本性懦弱爱哭,受阿叔催眠,成为最强杀人工具。
最后生死不明。
2.阿叔是个超级肌肉男,掌握催眠术,虐杀技能满点。
策划了整场屠杀,以老大之死为开端,以垣源之死为终结。
最后自己上吊身亡。
(也有人说是小男孩报复,持保留意见。
) 3.垣源是个极端m,折磨别人和自己的手段血腥至极,但是最爱被虐待。
与老大是情侣关系,得知老大死后将寻找重点放在阿一身上,极其渴望被阿一虐待。
最后死于自己幻想。
4.Karen是老大的女人。
Karen和阿叔关系很亲密。
Karen曾试图满足垣源未果。
(个人认为Karen和垣源的感情不是爱情,更像是m病友。
)Karen找阿一倾诉渴望被虐的心情,被杀。
5.金子是个弄丢了饭碗的警察,受老大照顾,忠心耿耿,发誓要替老大报仇。
最后被阿叔以亲哥哥的身份介绍给阿一,还是被虐杀。
假如阿叔就是老大,先忽略为什么所有人都认不出他这个bug,那么故事的发展就是这个样子的—— 拥有强大催眠能力的阿叔(即老大)收留并驯养了杀死自己父母的超强s阿一。
阿叔与垣源在sm游戏里相亲相爱(情妇Karen也是个抖m,那就顺便也相亲相爱好了。
)有一天阿叔发现自己无法满足垣源的m需求了,于是他想办法为垣源找更多刺激。
先塑造出自己已死的假象,然后嫁祸铃木。
然而弱爆了的铃木甚至整个黑帮公司都不能满足垣源的需求,于是阿叔祭出了阿一这个s之神。
之后的故事就是阿一杀杀杀,垣源找找找。
垣源终于找到了阿一,然而阿一已经因为误杀“亲哥哥”陷入悲伤,成了个小孩子都能踢爆的废人。
垣源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用小针戳脑子产生幻觉,在幻觉里和阿一PK,达到终极m高潮,摔死。
阿叔检查爱人尸体,自缢。
什么?
你觉得很扯?
是的我很理解你,因为我曾经也这么想。
然而为了写这篇影评我不得不自圆其说。
不用提问了,我知道你的疑惑: 1.为什么大家都认不出阿叔就是老大?
答:因为阿叔会催眠。
他催眠了整个安生组的人,和自己手下,以及第一步棋子铃木,让他们认不出自己。
(如果不相信催眠有这么强大能力的人一定是没有看过朴赞郁的《老男孩》,其实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在棒子国霓虹国的人心中催眠可以有这么神的力量。
然而在他们的设定里这个的确很强。
) 2.那为什么阿叔在别人面前没有露马脚?
答:阿叔只在安生组、铃木、自己帮手和Karen面前出现过,Karen是知道阿叔计划的,可以信赖。
而且你一定不会忘记,在同公司另一组流氓为铃木打上门来的时候,大家回头找阿叔,阿叔已经不见了。
3.Karen为何去找阿一?
答:阿叔要她去的。
因为当时的阿一吃了金子的面,有了向善的欲望,不想再伤害别人了。
这与诱导阿一去虐杀垣源的初衷违背,所以需要Karen刺激点拨。
而作为老大女人的Karen也乐于帮助老大,没想到招来杀身之祸。
(ps: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到Karen临死前想到的画面,那个被强X的镜头。
镜头里那个站在门口不是所措的少年和阿叔长得一模一样。
由此我怀疑,阿叔给阿一灌输的故事是真实存在在阿叔和Karen之间过的。
只是Karen被催眠,已经不记得了。
) 4.阿叔为什么要策划这场大屠杀?
答:首先你可以理解成这是阿叔对阿一的s进阶训练。
其次一切都建立在阿叔对垣源的爱情的基础上,其他人包括Karen都是无足轻重的存在。
全部目的都是为了最终满足垣源。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到最后,你会发现,阿一只是一个工具,一个阿叔满足自己爱人的受虐欲望的工具。
影片的最后,真正的激情迸发在阿叔和垣原之间。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导演三池崇史说的。
(摊手 5.阿叔为何秀肌肉亲自解决三当家的?
答:正如阿叔在电话里所说,三当家的还不配让阿一来解决。
就像一道美味的菜肴,既然要给心爱的人享用,怎能让他人染指。
当然,既然阿叔就是老大,怎么能不在最后秀一下他的满点虐杀神技呢?
6.阿叔为什么要告诉阿一,金子是他的亲生哥哥?
答:整个安生组里,最善良最干净的就应该数金子了。
老大一直很照顾金子,金子也很知恩图报。
既然阿一已经决定去虐垣源了,阿叔就决定救一下金子,给他个“哥哥”保命符。
谁知道最后金子成了变数,害得垣源还是没有享受到被终极s虐的快感,还是靠幻觉自行了断的。
垣源死了,阿叔也就不活了(哭 7.最后阿一死了没有?
答:阿一死没死,金子的儿子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都不是重点。
因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到最后,你会发现,阿一只是一个工具,一个阿叔满足自己爱人的受虐欲望的工具。
影片的最后,真正的激情迸发在阿叔和垣原之间。
”(再次无耻祭出导演的话) 8.为何名字叫做《杀手阿一》,电影封面却是垣源?
答:不要逼我第三次祭出导演的话!!
好啦,这就是我的全部分析啦。
第一次写剧情分析类的影评,大家看看就好。
看了还是有问题就自己在下面留言,我有时间就帮你自圆其说一下,实在圆不了的问题就筹邮费寄刀片给三池崇史吧。
写在最后:0.哎呦喂~小哥哥小姐姐看完了不要直接退出嘛~好歹点个有用好嘛~1.摄影+编剧+原著漫画家山本英夫真是个开了外挂的男子orz,已果断收藏该男子。
2.暴力美学的巅峰作品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很血腥,很暴力,但也真的很美很美。
有点《松子》味道的血腥画面很是符合我这种老龄少女的口味,然而心理承受能力10岁以下的小仙女还是不要看了。
3.我很中意这种打分两极分化的电影。
这证明它的确是个很棒的片子,虽然被很多1星拉低到八分以下。
如果要我打分,这部片子可以有8.8分那么多。
4.转载解析请豆油。
————以上————
首先必须承认,《杀手阿一》是部好片子,而且是部用最艺术家(而不是指最艺术)的方式——靠艺术直觉拍出来的片子。
正是因此,《杀手阿一》显得不好描述,难于解读。
看了几篇网上的帖子,也映证了我的想法,这些帖子不是言之无物,但是影片本身的不好描述,让这些影评力所不及,最终显得片面与单薄(当然了我比他们更差,只能写写影评的评论)。
《杀手阿一》对暴力的运用十分极端。
在很多人看来,极端就意味着纯粹,意味着真实。
这些影评大都赞赏《杀手阿一》对人性阴暗的逼视,并进一步暗示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是出于懦弱,于是油然而生一种优越感。
但是,就好像张侃文拍《冰度80代性爱启示录》却正好显示出那群人的性观念并不自然,《杀手阿一》的某些影迷激赏极端暴力,也正好映证他们对人性之恶并没有作更多思考——他们不过简单地承认人性的丑恶,然后便置身事外,以“虚伪”的名义事不关己地对人性之善冷嘲热讽。
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能不能正视人之阴暗(我们当然能够),而在于更进一步:人性之恶究竟对人意味着什么。
在我看来,即使人性之恶能达到《杀手阿一》的程度,那也并不意味着人性之善是不好的,更不意味着人性之善不存在。
而一些人为了表达对《杀手阿一》“虐恋情结”的“切肤之爱”,不惜在影评里把自己伪装成“虐待狂”或“被虐狂”,就更加可笑,几近于周黎明挂在嘴边的“Camp”。
如果说喜欢《杀手阿一》仅仅是因为敢于直面片中的变态暴力并对其颇有好感的话,那么我们岂不是该把大清朝的凌迟行刑官视作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
另外一种观点,是把《杀手阿一》和“Cult”相提并论,对此我也不喜欢。
我觉得,Cult电影里的血腥场景大多带着感官刺激(具体说是某种快感),而在《杀手阿一》里,导演处理暴力场景时至少是冷酷而置身事外的,正是这种冷静态度,才能促使观者对人性之恶作深入思考,也才能使影片里的暴力并非简单的变态猥琐。
对电影本身,我只有一些零碎想法。
《杀手阿一》运用的元素很多,但主题并不难懂——用极端的残暴逼视人性之阴暗。
在这一点上,电影十分成功,已经成功到了“非人”的程度——我的意思是,人性本是善恶皆有,恶纯粹到一定程度,人便已经不能称作“人”了;既然已经陷入虚妄,那么直面这种程度的恶,也就谈不上什么“坦诚”或是“勇敢”。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讲,《杀手阿一》所讲述的已经不是人类的普遍问题,它的命题并非“人性”,而是“日本人性”。
其实,正如同《狗镇》无法达成纯粹之善,《杀手阿一》也未能达成纯粹之恶。
必须注意二郎与三郎的对话,这两个人一直在相互较劲,看谁更“邪恶”。
在看到恒原手下尸体的惨状时,三郎嘲笑二郎说:“你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亦即,即使对三郎、二郎这种级别的恶人,行恶也是一种“挑战”,他们也必须竭尽全力才能完成残暴恶行,极端之恶并非与生俱来。
我想在这里,电影实际上已经透露出了对纯粹之恶的态度。
有些东西,不是人想改就能更改的。
三池本人说这其实是一部爱情片,血腥之类的都是点缀。
由此看来,其实阿叔这个神秘人物的真实身份就是失踪的大佬,他因为不能满 足桓元日趋强烈的暴力需求,所以假死之后整容,并培养阿一,因为只有阿一能让桓元害怕,能让他体会到最大程度的快感,大佬是真正的爱上了桓元,仔细想想最 后阿叔看桓元的表情不正是看情人的表情么,高兴中带着绝望和痛苦,在带给爱人最后一次的欢愉后,阿叔也就是大佬选择了自杀上吊。
这也是为什么这电影名叫杀 手阿一但封面上却是桓元的脸,他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迷恋濒临无限接近死亡的感觉为了追逐最纯粹的暴力和绝望而活着的一个男人。
影片刚开始时并未出现大佬,那个死的人只是大佬找的一个替身,整部影片中阿一都一直为阿叔所操纵,阿叔灌输给他记忆,让他去杀人,他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我说 的让自己的爱人桓元得到最大程度的快感,并且最后殉情自杀。
不知你还能否记得桓元和阿叔的情人有一段情节是桓元被打然后说你差大佬差远了,然后后面阿叔有 一段镜头是脱下雨衣露出一身与相貌不相符的肌肉,这也能说明阿叔是整过容的,他原来很孔武有力所以才能在折磨桓元时带给桓元最大的快感。
阿一只是阿叔手中 的一枚棋子,我也说过,电影真正的主角是桓元。
还有影片前半部那个在电视机箱里的胖子也说了桓元和大佬的关系是不正常的.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精髓所在,他根本没有交代桓元为何这么的酷爱暴力,没有说他小时候如何如何,只是反复描述他的对暴力的无限迷恋和追逐。
之前杀的这些人都 只是铺垫,因为每次杀了人后桓元都没能找到阿一,然后看到了血腥无比的惨状,只有这样一种未知的危险才能让桓元感到害怕,感到兴奋。
阿一的经历放大这样一 个大背景下来看不过就是一个陪衬罢了,当然阿一这个角色也很重要
以前只是隐约听过这个片子,师兄强烈推荐,忍不住买来看。
是个血色淋漓的电影。
一直以来,对于所谓的变态美学,尤其是日系的很有好感,却并不单纯是为了满足内心中想要的视觉刺激,因为比较而言,《杀手阿一》的血腥程度,还比不上美国的“僵尸”、“电锯”之流,真正吸引我的,是在强烈个人风格的场景后面隐藏的充满人性光辉的意义。
《杀手阿一》讲述的是一群变态的故事,无论是割掉舌头举到别人面前的垣原,还是一面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一面把别人切得支离破碎的阿一,都完全符合“执著追求让人不舒服的真实”的变态的定义。
所谓变态,其实都是一些坚定追求真相的人,只不过他们追求的东西,以常态的社会标准来说,非常极端和难以理解,例如说杀人后血液溅在脸颊之上的感觉,或是肉体被虐后带来的性欲的满足。
被虐狂垣原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
他坦然地接受别人的殴打,然后说:“不行……你的暴力里没有感情”,这恰恰表现了血腥暴力之下更深层次的心灵需求。
疼痛感、恐惧感,都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更高满足感的一种途径而已。
对于欲望,亦舒的爱情小说里有直接而精彩的表达:“见不到你,我感到渴,没有什么能解除那种渴。
”所以垣原那样执著地期待着阿一来杀死他,他认为阿一是唯一能够带着完全的感情把暴力施加在他的身上从而成就并满足他的那个人。
而他摔死之后,脸上确实充满了平静的满足。
垣原所渴求的死亡,其实是一种被爱,被认可,从这一点来说,变态的人或是所谓正常人,渴望的东西其实非常相似,只是寻求的方法有极端的差异。
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极端,变态的成分。
也许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期待着阿一,并藉由这种追求,体现自身的价值,寻求别人的认可,得到想要的那种爱情。
我一直以为这是部虐杀片,看着看着这不就是喜剧片嘛!
那水龙头一样飙的血浆,大家看着老大诚惶诚恐的表情,阿叔躲在外套🧥下的那坨坨胸大肌,最想笑的是那个把人捆在电视机里。。。
变态也确实够变态,只有想不到,没有拍不出,特别是虐那个酒吧女凶前两点,搞得我倒施一口凉气(tm确实教坏小朋友,最近河北初中生犯罪事件,有所谓专家解读这不是创新,不是性起,是记忆,是脑袋对以前的看到的,听到的记忆片段的存取,有同感)。。。
看到后面有点坐不住了,太长了,也有点审变态疲劳了,一堆变态有点烦,原来是一部搞基片,嗨,一开始明说不是更好嘛!
本来我以为自己够变态了,看看他们觉得自己还算正常,还好还好。
这电影出现了许多霓虹黑帮片的熟面孔,比如国村。。。
那个裹成木乃伊的果然是寺岛进。。。
《杀手阿一》是我看三池崇史导演的第一部电影。
高中的时候看过一部分,后来有机会看完了整部电影。
山本英夫的漫画原作还没有看。
恒原自然是这部电影里最为出彩的一个角色,受虐狂,那股散漫和神经质的气质让人沉迷。
阿一作为一个精神分裂和狂暴症的患者,他的世界里只有坏蛋和眼泪,以及无穷无尽的愤怒和勃起。
那个阿叔露出浑身肌肉的那个段落非常惊人,他捏碎了对手的浑身的骨骼。
三池崇史在这部电影了造就了很多让人无法忘怀的CULT镜头,比如恒原为了认错而切开自己的舌头,比如吊着别人然后用银签扎人。
我印象里最深刻的镜头则是恒原揪人脸蛋的部分,最后那个人的脸被揪烂了。
人类的确具有兽与人的双面狭隘,从动物性上讲,无疑证实了人类在趋向法的行程中刻意回避了暴力与性的各种倾向,持阉割之势。
(这应该可以算影片的话外音背景)不过我没有看出导演这方面的动机有多明确,似乎也是追势之作。
影片的结构也并不是太吸引人。
从人性上看,真正的恶是认为恶有魅力,这就引发一种行施的主动与被动的思考,影片中垣原和阿一终于碰头的那几个短镜头让我感触很多,阿一被看作是一个记忆灌输后的动物性符号,并不是真正的恶。
这也就解释了他身上总是延迟着一种矛盾之感。
而垣原是,真正的恶源于死亡,也结束于死亡。
他在准备好接受阿一的屠杀时,不断地经营的是死亡的规模(他的反抗也是侧面建设这种规模),这源于一种思考之后吗?
如果说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可以把这个世界把握为语言和符号,那垣原的形象就有点过于单薄草率。
只可惜,导演还是拍起来太年轻,以这样的一个粗暴的结构来阐释“思考之后”也必然是思考的轻率。
好的亮点必然也要指向一种品位大于风格的成熟期。
所以还是感觉此片是动机不纯的表现性绘画,并没有《不可撤消》那么有力量。
暴力的感情和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被赋予的。
当视听语言裹挟着饱含感情和想象力的暴力向我席卷而来以后。
这也太爽了吧。
人人都是阿一,只是大部分人没有把1⃣️放出来。
一群群的阿一被埋葬在人类文明的最阴暗的深处。
我太喜欢垣原了,三池老怪记得下次在他身上再多割几刀这样子。
就这样子,然后希望自己在毕业季可以快点找到工作吧
其实并不是太暴力,只是外在的,不是内心里的暴力。总之,还是没能把人心灵里的真正存在的暴力拍出来,太形式化了。
一开始给的差评,原因是暴力血腥的镜头做的太假.之后又思考了一下导演所要表述的内容还是改一下吧!
为什么这部电影所有的封面都是金发裂口男,一直以为他是杀手阿一呢,看了电影一半才知道他不是。太变态了,电影评分虽然比较高,但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凌乱而神经的电影,我说怎么那么夸张,原来是漫画改编的,但也有够无聊的。。。
大名鼎鼎,无聊透顶!去你妈的暴力美淆!
三池叔叔,你太牛逼了!!!!施虐受虐,喷血,暴力……变态程度无人能敌。超多画面V5。此片少儿不宜,有心脏病或承受力差者请勿看此片。人物刻画深刻,尤其是变态心理层面。垣原等着被阿一杀掉,死前的“就是这种感觉”将他受虐的心理推到了极致。阿一是被洗脑(催眠)的杀人工具,可怜可悲,像机器。
……神作。强忍了两小时的极端暴力血腥,被结尾的展开弄晕,回头重看才发现处处伏笔。这是一个悲情、浪漫、充满牺牲和成全的同性虐恋爱情故事。放弃身份、搭进全组织人员性命+秘密杀人武器,只为满足抖m爱人的心愿的老大/阿叔,以及如高岭之花般痴情追随的垣原。浅野忠信的躯体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浅野忠信 老兄,本以为你能对抗阿一的。其实你们可以选择实况足球单挑嘛,孙佳君HOT!@
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三池崇史当初其实只是想到哪拍到哪而已?只不过是因为脑洞比较大,玩的比较花,莫名就被无数人赋予了各种高深莫测的寓意,黄袍加身,捧上神坛?以前年轻,san值扛不住,又不敢妄加评论,现在各种实验电影,克苏鲁电影也看不少了,不说别的,单说最最基本的剧本这块,整一个初学者故弄玄虚。别跟我说什么导演本来就没打算认真讲故事,没打算讲故事你隔三差五逼着各种角色像背书一样交代你那些背景故事线索是干嘛呢?暴力场面也只会靠剪辑和道具猛撒血浆,没有一丁点真正的设计。摄影,调度,台词,更是看不出一点真实的功力,全是虚张声势。把每个角色都化作自己表达的符号,想到哪就拧成啥,真的,这跟大马路上的疯子没啥两样,不是只要你够疯就能被称为天才
断断续续看了八百年,还行吧我其实没看出个所以然来,飙血场面我还是挺喜欢的,虽然每次割喉喷血哗哗的老是感觉有点逗,Kakihara的嘴两边的钉子拿下来居然可以把嘴裂开,牛逼,看封面以为他是主角来着然后发现那个感觉有精神病的Ichi也是够吸睛,他真失忆假失忆了,不过被催眠脑残了看起来倒是真的,Jiji说啥信啥,而且变态也是真的,他的装备哪里来的跟个龟壳一样,脚后跟刀片一踢能把人割两半,最后还趴地上嗷嗷哭哭地上一滩水。。不过我倒是很喜欢这种反差,弱鸡一样却是个crazy抖s。有空我去看原著吧感觉会挺有意思的。
血腥暴力 太久没看如此内涵的电影 一时还消化不了。。。
三池崇史暴力美学代表作。浅野忠信穿什么都是帅。
看三池大叔的电影,从来都不缺惊喜与刺激!
片子糙了,里边的东西在后来都有超越,只要割舌头确实恶心到了
不管世人如何诟病,于我而言,纷飞的血肉和原始的利器恐惧总能带来无上的愉悦体验~不知道别人是怎么个模样,反正住在俺皮肉之下的灵魂就是一个受虐与被虐的矛盾共同体,惧怕流露自己的懦弱,惧怕真相带来的挫败,惧怕被人洞穿自己的惧怕···只不过把施虐的冲动和渴望用所谓的修养和道德裹得严严实实~
又暴力,又恶心,又变态浅野忠信的形象以后再怎么看都是变态
找不到原版 只能看剪切版的 一大遗憾啊 哎~~~索多玛都可以看到原版 为什么这部影片都是剪切!!!
我最讨厌开放式结局,这么一个故事排到最后实在有点拍不动了,剧情就像挤牙膏那样硬挤。整部影片的调子就是黑色幽默的。
我上初中居然就开始看这么重口的东西了。为自己汗一个,(ˉ―ˉ٥)不过剧情其实蛮无聊的。
不要以为变态我就会给你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