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的是,有一对恋人,已经谈了六年的恋爱了。
在这第六年,忽然就发生了一些事,先是女孩觉得男孩不像过去那么在意她了,男孩呢,觉得女孩总要他围着她转,很累。
然后男孩和别人有了一夜情,女孩也碰到了一个爱她的人,两个人就分手了。
最后,又合好了。
主要情节就是这样,并不特别曲折,只是让人感触颇深。
想一想,两个人在一起已经六年了,六年的时间,漫长到足以令所有激情和浪漫消失殆尽。
对于男人尤其如此。
剧中的男孩在荣对朋友说起他对女友达珍的感觉时说,“达珍是很好,但在一起久了,像是姐姐。
”这句姐姐实在让人无奈。
其实,在荣是个好男人,长得不错,有稳定的职业,踏实,幽默,孝顺长辈,而且对人体贴,这一点从达珍让他给她买卫生巾可以看出。
达珍打电话给他,“帮我带些卫生巾回来。
”说得很随便,显然他是有这个习惯的。
我向来认为,能愿意帮妻子或女友买卫生巾的才是真正体贴的好男人。
并不是说女人非要让自己的男人都去买卫生巾,而是想说,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那他就愿意为你做任何事。
连买卫生巾都买得坦然的人一定是个好男人。
剧中的在荣就是这样的一个好男人。
但是这样的一个好男人也会出轨,不免让人有些痛心。
或许编剧正是想用这一点来剖析男人的心理吧。
男人,在很多时候是抵挡不住诱惑的。
达珍也是一个很好的女孩,漂亮,可爱,有事业心,擅长烹饪,独立而且不粘人。
可是再好的女孩也有着女人的通病,偏偏这通病还是男人最不喜欢的,那就是太浪漫。
或许所有的女人都是浪漫的吧。
爱情电影总是能赚取女人的眼泪,哪怕她已七老八十。
可男人是不相信浪漫的,他们说那是幻想的童话。
达珍和在荣相处时总想有些浪漫的东西,尽管他们在一起已六年了,尽管她了解他的所有一切,知道他嘴里有几颗蛀牙,知道他头上每一条伤疤的来历,但她还是愿意两人之间充满恋爱的感觉,就象他们刚相爱一百天时那样。
都说女人长不大,真的是这样,一遇到感情,再理智的女人都弱智了。
男人不一样,男人认识你第二年和第一年绝对不同,那时他为了见你一面可以不顾一切,饭可以不吃,工作可以不做,只要你。
让你感动得一塌糊涂。
可是现在,你让他请假陪你,他说绝对不行,工作太忙。
刚恋爱时,他连抓一下你的手都心跳,可是现在,做爱的前奏少了又少。
你对比从前就总是觉得伤心,觉得他不爱你了。
男人也委屈,他们会觉得现在这样不就挺好吗,成熟的爱情就是这样。
你怎么这么多事?
或许这就是男女的不同吧,就像影片里在荣觉得对于他来说,达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然而达珍却认为,自己仿佛是在深水里,要努力一下才会够得到水底,是一种很盲目的信念。
男人和女人要的是不一样的。
作为女人,如果你能懂得这些,你就会过得快乐。
达珍是个聪明的女孩,所以后来她还是选择了在荣。
影片的最后,她对自己说,“如果我们复合了会怎样,都说断了的骨头接起来更牢,我们的关系也会更牢固吗?
我们也许还会互相欺骗、吵架和伤害对方,最后厌倦了,分道扬镳。
忘了我们如何思念对方,忘了我们会如何后悔。
”就是这样,他们是相爱的,只是,爱情有很多种,有时候,习惯也是一种爱。
其实,我很喜欢剧里的设计师李锦圣,就是爱上了达珍的那个男人。
他是那种看上去深沉、忧郁、冷漠,有些孤傲和不近人情,内心却满是激情的男人。
这种男人,只要爱上了你,就一定会爱得很深。
而且,和这样的人谈一场恋爱,一定能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浪漫。
我想,达珍也是喜欢他的,不然不会让他吻自己,也不会在吻了之后一直躲着他。
她是怕什么呢?
怕自己会爱上他。
她对他说过,“你也是个好男人。
”但最终她还是拒绝了他。
这一点,让看戏的我也不免有些伤心。
尽管我知道,如果是我,也会选择拒绝。
有时候,爱情是敌不过亲情的。
相爱时间长了,长到你们都以为自己不再爱对方了,都觉得对方是家人了,可就是无法割舍。
爱到无法割舍,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爱。
恋爱如人生,都是在漫漫的旅途中尝尽酸甜,长久相处的恋人共同的经历象相册一样制定好的散文式的情感弥漫......这是一部没有华丽外表,淡淡的真实的电影,仿佛记录着我们不知不觉中经历着的生活。
影片记录了度过六周年纪念日的男女主角,他们是门隔着门的情侣。
爱情,永远像那捧假花,娇艳动人。
六年的,相知,相依,相爱。
让他们像亲人一样熟悉,她知道她哪颗牙齿是蛀牙,他头上的每道伤疤是如何而来。
或许就是像亲人一样熟悉,让他不会像以前一样去迁就她,了解她的小脾气背后隐藏的潜台词。
是时间冲淡了往日的热度,还是我们始终跨越不了六年之痒埋下的时间的长河。
所以,当她的女同事,在即将飞往巴黎最后一次来找他时,他还是跨过了地上那条隐隐约约的白线。
等到失去的时候,他们才会在各自的房间伤心流泪,隔着紧紧只是一堵若有若无的墙。
其实他们还是那么在乎对方,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而得到后,又会渐渐的淡漠。
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前行。
而女主角,最后的旁白,就是导演真正要告诉我们的:爱情就是这样,没有什么道理的缘散缘聚。
六年之痒也好,七年之痒也罢。
缘分还是天注定,依旧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已经不记得,是有多久,没有写影评了,只是突然很想写,写一些真实的感受,真实的存在。
没有蒙太奇,没有分镜头,没有任何的局限,只有有感而发的心悸.
前几天,大学时很好很好的朋友告诉我她要结婚了,新郎不是那个人。
我愤怒然后沉默。
毕业后,间或的联系让我了解了她和自己曾经一样的痛苦,如果最爱的人不爱自己了,那么就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吧,可是,即使这样就一定会幸福么?
我不敢问,因为我希望她幸福。
一段爱无论怎样开始的,似乎都会走向相同的结局。
校园里青色的初恋,没有物质的浪漫,却因共同的梦想和誓言而变得璀璨;成熟后相知相恋,那份理解,那份心有灵犀令人感动而沉醉。
两小无猜,一见钟情,人生中的种种邂逅,因时间、空间和经历者的不同而有千千万万个版本,然而到头都是一个柴米油盐。
永恒,我们想象的幸福并不是短暂浪漫的无限延续,而是另一种生命模式的开始,那里像一条没有光亮的迷途,我们站在路中间,不能退,却亦不知如何进。
心中的对爱的理想是唯一的指引吧,然而一个信念在平淡生活的炙烤下究竟可以坚持多久?
爱情诞生时伴随着浪漫,他们是孪生子,有爱,即使破屋陋巷都是美的,粗茶淡饭也称得上人间美味。
于是,慢慢的我们将爱和浪漫等同,但真的等同么?
争吵的情侣往往因为在对方身上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浪漫,所以怀疑对方的爱,怀疑自己的选择。
男人的冷漠和女人的歇斯底里,彼此了解的一切到头来竟只是生活的习惯,这是电视剧里家庭危机的主线,俗到让人恶心,可生活却就是这样。
我们如此不甘心,那些记忆夸张地向我们昭示曾经我们爱得多么轰轰烈烈,那种幸福是除了我们无人享有过的啊?
为什么,一夕之间就变化如此?
曾经共同生活的记忆,即使分手了,也会沉淀在两个人的心底,因为那时爱情,是我们一起追寻过的幸福。
爱情或婚姻中,一个人先放弃了,另一个人就会永远活在被背叛的阴影里,这是悲惨;而如果两个人都放弃了,那么则是无奈。
有没有人坚持下去呢?
有吧,像我们的父辈,他们默默地接受这种爱情的死亡,将曾经的恋人慢慢视为朋友、亲人、同志或者人生的伴侣。
然而我们更执著追求永恒的人,能接受么?
不能,所以选择一段段短暂的浪漫,却发觉在爱情的狩猎中没有赢家。
所以爱成了年轻时的幻想,历经沧桑后的奢望。
当短暂的浪漫遭遇永恒的幸福,就像现实的肉体满足挑战超现实的精神磨砺。
我们都是凡人,所以有欲望,所以难以抗拒诱惑,如果一种快乐来的更简单一些,我们会不会放弃要痛苦跋涉又不一定能得到的幸福呢?
因为想爱而爱了,也因为想爱而放弃了。
电影还是电影,设计好的两个人同时劈腿,同时爆发,同时悔悟,现实中哪会呀!
它只是很生动的描述了恋爱中的一段,接下来会怎样又是会留给人们困惑,所以说它拍的不到位的地方,就是并没有完全真实的反映生活,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爱情的童话。
不过在电影结尾之前都是不错的,起码让我有心随而动的感觉,本来想在其中找到六年后是否还有爱情的答案,却是看到结局心还在悬着,像写一篇论文,绕来绕去的又绕了回去,论点并不清晰。
就像男主角说的,我们女生一直不知疲倦的质疑这还是不是爱情,可他们已经厌倦了,厌倦了陪我们一起质疑,厌倦了我们乱发脾气,厌倦了一次一次的先跟我们说对不起……,可是当他们厌倦的时候,我们又开始了质疑。
有圆满的爱情吗?
有至死不渝的爱情吗?
有不会吵架的爱情吗?
有彼此会一直爱下去的爱情吗?
这部很久以前就看过的电影。
讲的是有六年感情的男女。
怀疑欺骗厌倦分离最后可能复合的故事。
相互了解。
知道对方哪颗牙是蛀牙。
会在对方出车祸或者身体有问题时奋不顾身的关心。
会为了自己所爱的女人当众拦车打架。
我们的关系更像家人,她像姐姐。
男人这么对另一个女子说着。
不曾想女人刚好想要给他惊喜而出现。
隔阂产生了。
不管有多少。
有裂缝,就会有人钻进去。
吵架就要选在合适机遇道歉。
男人累了。
他发现可以暂时逃避的方法。
终于,带另一个女人回家。
虽然极力掩饰这一事实。
但女人微笑的问,卫生间里怎么多了一把新牙刷。
微笑的问着。
怎么会只多了一把牙刷。
那个留下来过夜的女人留下的并不仅是一把牙刷。
谢谢你给我的美好夜晚。
另一个女人在镜子上写着。
雾气朦胧了女人整张发怔的脸。
女人也是有魅力的呵。
她利用了另一个喜欢她的男人。
那个男人心甘情愿被她利用。
仅仅只是去了男人和女人常去的地方。
并且很巧合的在回来的路上翻车。
男人担心到发绿的脸,在看到另一个男人对女人的关心后瓦解。
等在医院外的,照例是争吵,是误解,是逞强。
甚至拦车。
大打出手。
卑微的请求。
还会想一个人,就代表自己没有忘记。
还会为一个人流泪。
就代表对那个人还有感情。
左眼角流泪。
只因为还是会对那个男人心动。
男人说。
你妈妈还好吧。
我可以去看她吗。
女人说。
如果我们复合了。
我们也许还会争吵 欺骗 隐瞒 伤心 厌倦 思念。
然后再为此后悔。
但是最后还是在一起了。
那么深刻的了解。
那么近的触及。
那么理所当然的被掩埋在生活中的爱情。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男人或者一个好女人。
只是看你心底有没有认可。
有一个人,可以让你付出全部。
去值得。
谁做菜,谁擦地板,谁洗衣服。
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看自己究竟把自己摆在一个什么位置。
你能做的,我全都能做。
所以,我能做的。
我相信你也能做。
忍着胃痛,蜷缩在被窝里,一个人慢慢看完这部电影。
一部2个多小时的电影讲述两人6年的爱恋缩影。
对于局外人的轻而易举却是对于当事人的百般挣扎。
6周年的纪念日,在荣送给达珍他喜欢的情趣内衣,达珍送给在荣他想要很久的手表。
在荣没有注意到达珍对礼物失望的表情。
两个人在一起6年,本该互相熟悉对方的喜好。
送礼的偏差,到底是过于熟悉的敷衍还是忽略注意对方的需要?
达珍开车撞到了,在荣第一反应是关心车子的损坏而未提及对达珍身体的关心。
达珍释怀后第一反应却还是担心在荣心疼他的新车,特地回家给他惊喜却换来在荣一句向朋友吐露的牢骚:我和她感觉就像亲人一样,就像自己姐姐一样。
达珍说:你觉得和我像家人一样?
这让我觉得真可悲。。
达珍也许比在荣早认识到他们的爱已过渡为亲情,但她选择还在一起,因为她够成熟,她告诉爱慕她的设计师爱情其实有很多种,她明白,心会冷,爱会变,这是感情必经的过程,世上没有永远激情的爱情,她知道,新欢不过是下一个六年的开始。
所以她可以在看到在荣和别的女人苟且时,选择宽容和妥协。
而当在荣理直气壮去误会和指责她的不忠时,她只能通过用折椅砸车窗来发泄心中的压抑和委屈,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车窗碎了,达珍的心也变得支离破碎。
久别重逢。
大家互相寒暄。
复合抑或各过各的生活,又有何区别?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我们还不是一样,守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今天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有一天也会为别人而流。
每段感情到底要经历多少谎言,欺骗,伤害,冷漠,才能到达终点?
感情太过顺利让人腻乏;感情太过曲折又让人疲乏经历一段又另一段的感情中,爱总是人填不满又淘不空。
说到底是人类的心是无底洞,欲望太大所以任何人都无法满足。
爱无能不过是一个最精致的借口,一个自我开脱的套话因为觉得感情转亲情而觉得无法继续...其实。。。
爱情没有那么多借口,如果不能圆满,只能说明爱的不够。。
她会好好的。
因为她知道是她改变太多,变的不自我,才会变的不独一无二了。
她会做回自己。
6年之后,谁又会是谁的谁谁谁。
她其实也不是太在乎了。。。
今天把电脑里存了好久的电影,六年之痒,给看了。
依旧一部韩国感觉的平平淡淡的无奇爱情故事,下午看的,晚上想写点什么的时候,竟然连男女主角的名字都记不起来了,又重新快速翻了一遍,才渐渐清晰。
看到片名,就该知道电影讲些什么了。
一对相爱了六年的恋人,在第六年里,却因为种种原因,而选择了分开。
不过结局不出意料,街头再次相遇,彼此已非昔日,继而复合再谱恋曲。
那个女人,达珍,她在对她的男友,在荣,一遍又一遍的讲她不想干现在的工作,想辞职开一家书店,在荣不耐烦的语气,也许这不是知道第几次说了,达珍说,我的生命里只有你和工作,我不和你说还能和谁说。
在荣只得耐心的听下去,而达珍却早已没有了说下去的兴趣。
生活了六年的恋人,奇特的是,却没有一直住在一起,却是住在隔壁,有时会同一床而寝,饭必然一起而食。
彼此太过于熟悉了对方,达珍在拒绝锦圣时说,太了解对方,他那一颗牙是蛀牙都十分清楚……然而锦圣一直在问达珍,你了解他,那你爱他吗。
可是达珍没有回答。
的确是,太过了解,反而忘记了爱是不是还在,反而丢失了爱。
因为点滴小事,斗了嘴,吵架;在荣在公司碰到一个兼职的女孩,青春四溢,身材姣好,独立而充满了魅力,梦想去西班牙参加步行大会,来忘记那个弃她而去的男友。
在荣和那女孩关系渐渐好了起来,并且在一天,达珍生气出走那天,在荣和那女孩在红酒的催情下,……了。
那女孩的热情,年轻,直白,活力,也许是生活了六年的恋人之间所很难寻觅到的东西,然后每一个男人却又在内心里十分渴望,在荣也一样,他依旧不够成熟。
而达珍,因为工作原因,认识了设计师锦圣,他优雅而体贴,他亲吻达珍的眼睛,说有黑眼圈的女人是性感的。
而处于情绪低谷的达珍,也……这两口子 出轨都出到一个时候。
默契到家了。
最后 彼此的事情都被发现了,达珍搬离了原来的住处,分手了。
分手前,天台上,她们淡然一站。
在深水里的时候,双脚会偶尔接触到水底,就是那种感觉,如果我努力伸一下就能够到,很盲目的信念,我觉得就是这样。
达珍说什么时候开始觉得的。
在荣说很久以前。
达珍说虽然听起来像是借口,但你对我来说就像理所当然的存在。
在荣说我明白,你对我来说也是。
达珍说从开始选择这个电影看,就是被六年之痒这个名字所感动。
六年,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可以让恋人最后决定分手,也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
那一刻,内心的变化,好奇妙。
走过了六年,却再也走不到第七年;感受了六年的理所当然的存在,却在最后放弃了,追寻另一种新鲜。
自以为也许不再有了爱,却不知,爱早已被平淡年华冲散在生活的每一个小小细节中。
无法一把抓出,却可于细枝末节中用心体会。
然而,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急躁的心情,五光十色的诱惑早已没有那种耐心与细心去观察自己周遭细微之处遍布的爱于是被诱惑,失去忠贞,或是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追寻内心已经被急躁化的欲望。
渴望一切都来的那么快,那么明白,那么直接。
却忽视了,越美得东西,越是含蓄而内敛,越是需要时间来证明。
彼此那么的熟悉对方,去饭店吃饭,知道对方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睡觉前有没有洗脚很快就能知道,因为连臭脚丫子味也那么熟悉,对方说了上一句,马上就能知道下一句说什么,……这么多的东西,在感到默契的一瞬间,特别容易让人感到一种归属感与安全感,这是一个多么了解你的人,TA知道你的一切,TA也许会帮你打点好你的一切,喜欢相拥而眠,早上醒来亲吻对方的脸蛋。
那么熟悉,如此亲切。
只是有时候,即使了解,反而会更伤害。
他知道你要的是什么,可是他知道他无法给你无法满足你,他做不到,亦或是赌气争吵,他明知你要什么,却故意不做什么,清楚你的弱点,有时甚至会狠心的戳到你的痛处。
电影里,在荣和达珍吵架,下着雨的天,在荣跑出了家门,达珍光着脚,跟着跑出来,留着眼泪,对着在荣喊道,我就想听你说一句对不起,对不起有那么难说吗?
在荣无奈的说了一句,对不起达珍哭的更伤心了,蹲下把自己蜷缩了起来。
一句对不起,陌生人我们总是会客气的说来说去不厌烦,反而面对自己最爱的人,却常不屑于口。
正是因为太过熟悉,太过了解彼此,反而更容易会伤害到对方。
尤其是在争吵时,脾气上来时,知道你想要什么,可就是偏偏不那么做。
有时会是内心该死的自尊心作祟。
谁都会有那么一刻,因为自尊心,而绝不低头。
可是到底是要自尊心,还是要这份爱情。
那么的伤。
那么的害。
然后流年逝后,回首,不禁一笑如果真的有机会走到最后,这一路遭遇的一切,或喜或悲会在最后沉淀被时光磨成一粒最美的珍珠闪耀彼此人生旅途而这一切多是会在一切之后方能幡然醒悟
话说有泪不轻弹, 自己看的第一部韩剧已经想不起来,不止六年。
电视剧也好电影罢,从不满《看了又看》银珠的时运掉眼泪,到《恋爱六年》恩佳跟男友说我们得好好谈谈,偏偏看韩剧最见不得女主角眼睛一红鼻子一酸眼泪或眼药水刷刷地奔涌而出。
自己像中邪似的跟着眼泪哇哇的。
看别人的故事大肆挥洒喜乐哀伤,喜剧悲剧科幻动作乃至纪录片尤其情色,太太太容易投入。
一个人郁闷的时候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新不了情》、《忘不了》、《孤男寡女》、《瘦身男女》这样的片子,喜欢看小市民的喜怒哀乐,一方面缘于自个儿就是恶俗之人,另一方面看到弱势群体的挣扎哎呀觉着自己混的还不错。
哈哈。
就好比好莱坞模式下的电影——N多形似的故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后大团圆。
你说它艺术价值不高,但人家好看,票房在那儿横着。
不过港片看多了也腻,A片看多了你也达不到人家那个程度——韩剧崛起~不仅满足你过把瘾就死的欲望而且大部分时候总有一个细节会触动你柔然的心房迸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价值,对了,是励志!
这是一个行将说烂的话题打住,前戏做足,说说片子……片头好像成了一种约定熟成的固定搭配,谁说3分钟分要能够吸引住观众——给你一段比MV还段的引子。
情色很重要。
《巴黎野玫瑰》片头的做爱情节,包括今天才看过的《蝴蝶飞》。
《恋爱六年》介绍了男女主角的工作提出主题六周年自拍给片名。
韩剧出片名都很有意思,爱情轻喜剧字间大都有心型,还蹦蹦跳跳。
比如《加油站被袭事件》《舞女纯情》等很多啦,《我的野蛮女教师》里伴随剧情字幕还夹杂图形。
电视剧更举不胜数了,《豪杰春香》《乞丐王子》《咖啡王子一号店》等等,《魔女幼熙》更是真人与动画相结合营造诡异风格,当然,不包括像《黄手帕》《人鱼小姐》诸如此类的家庭剧。
所有电影片头一般都有配乐,经典如《毕业生》。
韩剧大都节奏轻快,暖洋洋的。
桥段越来越漂亮的金荷娜结识打动冷峻的申成禄。
我以为,除了法国电影,韩剧是最能利用巧合和误会的了,无所不用其极,尤其男女主人公初遇。
某一韩剧(忘片名了)教师男抓小偷被从澡堂出来的警察女误当小偷抓,还有一片女主角在大街上用吃涮菜的长签插在了男主角腹部。
韩剧大都讲述男欢女爱,轻松不说教。
看起来津津有味,当然,看过后记不住太多东西。
叫人天天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之类的片子岂不闷死人~这就是为什么王晶电影屎尿屁的却还卖座~娱乐嘛,搞那么复杂干嘛!
《恋爱六年》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与珍惜的故事,其中爱人之间细小繁琐的甜蜜,叫人看起来“感时花溅泪”,男友背叛又恶人先告状让人“恨别鸟惊心”!
生活味儿十足,仿佛就是身边朋友的故事。
当然不是片子就没的挑,感觉金在此片中演技不若野蛮女教师,怎么看尹继尚怎么像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虽然人家都三张了……前段日子腾讯上还有一韩剧后遗症脑残特刊,如此看来韩剧仍乃大众情人。
将韩剧进行到底……
—我了解他,我知道他的蛀牙在哪里,他头上的每一个伤疤是怎样来的。
—你了解他,但你爱他么?
一直以为爱到深处就是那些平淡的了解,这部电影缺很冷血的摧毁这种信念,或者说建立另一个信念,有的爱转世为了解,有的爱却埋葬于了解。
感情就是没道理,我一直知道这一点,只是以为自己之前知道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但是现在连为什么没道理都模糊了。
就好像,中学教科书上明明白白告诉你,酸是酸碱是碱,大学化学原理又忽悠你说,酸碱实际上是一种东西。
很乱,所以这段话也很乱。
四个角色都性格鲜明,甚至有点脸谱化。
男主角在荣简直是所有大男人的集合:口是心非,自大,死要面子,很少为别人考虑。
比如有一次达珍开着他的新车,因为别人胡乱切道而追尾,他下车对于达珍的安危不管不问,而是一个劲儿盯着自己的车;还有他看到达珍跟另一个男人搀扶着走出医院,妒火中烧的大声刻薄指责着二人,好像完全忘记自己刚刚跟另一个女人睡过。
但是其实在一些关键时刻,还是能看出他对达珍的爱:六年纪念日楼顶的气球晚餐,得知达珍车祸后想都不想就在路中间突然掉头等等。
女主角达珍是个非常好的女人,只是对于深爱的男友在荣太过于理解和忍让而显得性格十分软弱。
最明显的也是刚才提过的两段:撞车后她想想觉得把在荣的新车蹭坏,理解在荣当时的态度,反过来跑去给在荣道歉;她明明知道在荣在她负气出走的那天晚上,跟另一个女人过夜,却仍然忍受着男友正义凌然甚至刻薄的指责她的不忠(在荣不知道她已经知道了)——而当时她也仅仅是跟喜欢自己的人出去兜兜风。
其实她想要的,只是男友的呵护,不要习惯把她存在当作理所当然——写这段话的时候影片还没看完,但是最后两人分手以后倾心交谈的时候,在荣也终于放下自尊告诉达珍:“对不起,(我的错就在于)你对我来说像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其实他一直都知道,只是没说出来。
另外两位小三的角色设置,也是非常的典型。
女的年轻性感,有活力,大胆主动,的确是个男人几杯酒下肚都把持不住的那种类型。
男的超级感性,善解人意温柔体贴。
一部接近两个小时的电影,主要角色不过四个,乍一看觉得也许有些地方需要拖沓几分钟才能凑完这两个小时。
但我错了,接近结尾的地方,对达珍闺蜜的感情发展仅仅用一个镜头就对观众有了交代,同时又算是对影片结尾的一个暗示——改细节的地方细节,改速决的地方一点都不多余,不能不说这部电影对节奏的拿捏非常的老到,同时影片对于内容的取舍也是原则分明:这是一部通过情侣的冲突来表现爱情另一面的电影,所以绝大多数的事情,说的都是二人的不和,而两个人对对方的关心照顾,略微点缀一下即可。
毕竟六年了,柴米油盐多过花前月下。
摄影方面,很平实,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音乐。
一直觉得韩国电影音乐的最大优点,在于看电影的时候感觉不到有音乐;拿出来做电影原声专辑,又感觉不到这些音乐对画面的依附。
《恋爱六年》的音乐,也同我看过的绝大多数韩国电影一样,扛鼎的乐器用的是钢琴。
轻轻淡淡的钢琴小品,让人回味无穷。
两个注意到的细节:达珍和在荣两人用的是情侣手机,型号一样,颜色不同;每次两人拨对方电话的时候,都能看出是speed dial,根本不用看键盘就开始拨电话的习惯动作。
其实就是这些不容易注意到的小地方,能显示出制作的用心。
一个用心的剧本,再加上用心的营造的细节,造就了一部需要用心看的电影。
以为很幸福,却恶语相撞;以为会分开,却重归旧好;六年,搁谁头上都得淡了,更何况是痒;当一方或者双方在解痒的时候犯了规时,会有多少人会选择掉头回去重新开始?
又会有多少人会相信电影对白里的台词:“断了的骨头重新结好会变得更加牢固!
”?
我,至少我是相信的,而且是坚信,但却没有办法掉头……因为,因为我发现我一直站在原地并没有离开过,你不信,所以你走了,提着行李箱随她去某个城市跑步了……结局,并不能说明就圆满了,六年,不过才是个开始,区别只在于,有人很幸运遇到了这个需要勇敢面对的机会,而还有的人或许一生都找不到一个愿意陪她一起走六年的人……电影不错,我很喜欢!
这样的结局至少能让我安心的睡去……
那时正赶七年!
小三那是什么操行
冷酷的从来不是时间、常理和感情,冷酷的是人们自己。自以为是如人,才能冷酷到把感情的问题都一股脑的推给时间,然后用尽一切进退自如的辞藻,修饰自己的崇高。自己感动往往都是自我欺骗。所谓爱情是美好的,而生活的真相不是。
最残酷的就是——时间
七年之痒~~也缩短为六年了!“同时劈腿,同时爆发,同时悔悟”!若现实中都能这么巧合,圆满的结局会不会更多一些~~
···
中国人说七年之痒,看来韩国人不太一样,比我们少一年。
额,六年的感情,还要个三角稳定一些,同居不是很靠谱啊,也不能给男人太多时间,空间。。男主比较孩子气
非常无聊乏味……
什么鬼
最后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6年足以让一切变成理所当然的存在。
都忘记剧情了
无聊
最后能在一起的笑容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这个时候看了这个电影。
好真实 。好平淡 。
擦,这最后的反转真是快,我还以为两个人劈腿劈的这么合适是要分手呢
用心的小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