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赵石画家是在Running Man看到他出演,看着像个挺害羞的大男孩,当时还不太了解他的漫画。
那一集是李光洙组队去找赵石比拼漫画猜词。
了解李光洙的人会知道他自己也是对画画很有兴趣,在节目里做游戏画画都会认真的那种类型。
后来没想到李光洙出演了赵石本人,选角真的合适——一部搞笑漫画的主人公,还有谁能比李光洙这个自带搞笑天赋,艺能神的宠儿来演绎更合适呢。
看到赵石那种宅男式的羞涩,偶尔露出的搞笑的言语,还有画画时候那种沉浸在自己精神世界的专注,属于创作者的观察人间的眼神。
再去看李光洙演绎的漫画,关于赵石这个小人物的疯狂日常时,会有一种奇异的匹配感。
一般观众对于李光洙这个人奇奇怪怪的印象会和赵石这个奇奇怪怪的作家完美重合。
你会觉得,没错,现实中的赵石和漫画剧中的李光洙一样,是一个有着平凡又不起眼的生活,但却能描绘出上天入地的快乐的那么一个人。
这个剧本身,当然能看到很多夸张魔幻的操作,但是其中的现实主义基础也会给人一些思考。
就比如层间噪音那一集,两个邻居因为噪音互相斗法,最后只能是更无赖的那一方“赢得了”制造噪音的权利,然而真实的生活又有多少差异。
这种无法协调又不触犯法律的矛盾,最后大多还是更善良更讲道德的人选择隐忍作罢,而无赖则享受着践踏别人利益而来的快乐。
就像妈妈以为赵爸爸出轨,一直追到夜店的那一集。
妈妈本来是穿着一身大妈买菜的衣服,被夜店门卫拦下,后来换了一身酷酷的年轻的打扮才溜了进去,一心捉奸,但突然站上舞台的那一刻,音乐响起,追光下,妈妈满眼都是少女时代的自己。
谁不曾年少呢,谁不曾有梦,有光,有想要为自己而活的自由愿望。
韩国家庭很多比中国还要传统,尤其年长那一代女性大多是在家里做家庭主妇,赵石妈妈也不例外。
每天给一家人做饭打扫是常态,只有这一集让人突然发现,原来妈妈也有自己的热爱,她是个爱音乐爱舞蹈爱舞台的火热的人,而不仅仅是被家常琐事禁锢消磨的啰嗦大妈。
这一集让我对赵石有刮目相看的感觉,毕竟在韩国那样传统男权的氛围下,一个作家敢于这样表达,况且是以一个中老年妇女的角色出发,表达她也有权利有自由去做自己,去保持年少的心,这大概是很难得的。
而有一集确实是整部剧让更多人感动的亮点,就是赵石和爱凤回忆学生时代那一集。
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搞笑的对比,让我们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即自己想象中自己的样子和别人眼里自己的样子。
谁没有过这种经历呢,回想自己从前滑稽样子的那种苦涩。
但当最后一幕,赵石回忆到学生时代爱凤看着他的画册大笑的场景时,气氛很让人动容。
我们刚习惯这个已经建立起来的古古怪怪的,失败漫画家的人设,看到他一直都处在不被人认同的低谷当中,连家里人都不赞同他的爱好追求。
这时候她出现了,午后的空教室,风吹起的白纱帘,昏暧暧的阳光,那个酷酷的短发女孩,翻看着他一页页被人嘲笑的涂鸦画作,笑得那么爽朗。
她不像一道光吗,在一个浑浑噩噩,徘徊在学校社会食物链底端的小人物身上,就突然洒下的温柔又明朗的光。
这样美的认同和成就,无用的他也可以拥有。
一个受人欺负被人看不起躲在角落里的差生,不需要多华丽的舞台,不需要多少人的掌声,就简单到一个姑娘的笑容,就足以照亮他灰蒙蒙的人生。
而爱情,我们看了太多影视作品里的爱情都是无来由的,有的只因为女主角惊为天人的美貌。
然而赵石笔下的爱情我以为比那样的作品要打动人心太多。
创作就像是照出自己内心的镜子,所有热爱创作的人都知道,每落下一笔,都是在把真心掏给别人看。
当然大多数别人只看到纸上毫无温度的黑白笔墨,看不到你心头的血红炽热。
活着本就这么孤独。
而当世界上的一个人,他被你的真心所打动,就像是鲸鱼的歌唱终于被同一频率的同类听到一样,于是你一切的孤独隐忍,悲哀落寞都终于有了意义。
这是多美的相遇,何时想起,都会想歌唱。
这才是我们每一个孤独的人类内心真正渴望的回响。
这部轻松搞笑的短剧,从小人物入手,把乏味平淡的生活加以想象,变幻出精彩的起承转合。
这些小故事就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让观众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脚踏实地的现实生活有了些许思考。
土地这么辽阔,人潮这么拥挤,一个人的世界却总是空空荡荡。
有的人在高处闪闪发光,有的人匍匐地上,人和人之间互有好恶,却总不相通。
而其实每一个个体都只是普通人,都只是一个在世上踽踽而行的孤独灵魂。
伟岸也好,无用也罢,结局和评价是别人给的,我们能做的只有从自己出发,听从心里的声音。
心里的声音是独特的个性,想法,和想要去的地方,是这些赋予每个个体以意义,而不是去学别人的功成名就。
人类间的不相通让有的人看起来奇奇怪怪;贪心和功利的社会氛围让有的人看起来“无用”。
而真正治愈这种孤独的应是坚持自我,而不是屈从主流,绝世的光永远只洒在独行的路上。
李光洙真的是天选喜剧人,记得高中的时候看running man就被他逗的死去活来,他真的是太适合喜剧了,这个漫改找他也是选对了角色,太赞了!
女主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我记得她出演过韩版恶作剧之吻,演技挺好的,属于踏实型的演员,这次也算是有突破了,跟李光洙机场的戏真的是永远的剪辑素材!
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坏人,好人坏人之间没有标准,这才是现实啊。
还有金选手看起来呆呆,好像很好欺负,其实时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利用给监狱人员签名的便利得知检查监狱的时间,从而送餐小胖情报,间接让狱霸关一个月惩罚房。
利用自身的特长,用棒球把摄像头打向赵主任索贿摄像头拍摄不到的地方。
从更新的两集来看剧情很紧凑,出场了好多人物,有的还没细细展开,比如名教授就值得深入了解。
最后说下朴海秀大叔,今年已经36岁了,是韩国 BH Entertainment (老板是李秉宪)经纪公司旗下艺人,同为旗下较出名还有女演员秋瓷炫,显然李老板并没有带他们飞。
担任过主角的影视作品少之又少,更是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品,也难怪百度百科词条都不收录。
不过却一直活跃在话剧和音乐剧的舞台上,从2007年至今每年都有自己的作品,2011年得过第四届韩国话剧大奖 男子新人演技奖。
所以演员的演技是不需要担心,也希望朴大叔能借着 tvN 的舞台让更多人熟知。
这部每集才十几分钟的网络短剧好像并不太为人所知,阵容却十分强大:李光洙主演,配角都是演技派,根据赵石漫画改编,众多熟悉脸孔客串,再加上豆比但温情的剧情,每集都笑翻,特别对于喜欢看韩综的人来说。
才十几分钟的短剧让人感觉似曾相识,剧情均来自简单的家庭成员身上,爸爸妈妈哥哥和自己,还有后来可爱的妻子,和普通的自己的家庭没什么区别。
略带夸张但可爱的情节总能让人感到温情,漫画自嘲式的叙事让人捧腹,一点没有韩剧惯有的拖沓,毕竟只有十几分钟嘛!
长颈鹿真的可以本色演出虽然他和赵石那种瘦鸡宅男样也完全不同啊!
每集都是慢慢吐槽和自嘲,各种蜜汁尴尬,比如有一集是看到电视里流行生活中讲英语培养孩子英语能力,妈妈规定全家一定要说英文,讲不出来各种指代,其实这事我大学宿舍也干过啊!
我们还一边打牌一边讲英语,哈哈那些年干过的傻事现在想起来即搞笑又有种青春不再的心酸。
这才是一部好剧能给人带来的感觉...出乎意料得是好像是搜狐投资,韩国主创,中韩共同上映的,搜狐现在的动作越来越大,自制剧的水准越来越好,说不定成为中国的HBO哦!
另外注意下右下发行许可证号250号~
咋觉得俩人咋看咋像第一次看李光洙就觉得是杨迪来了 两位行走的表情包都是自带特效
再仔细一看吧 发现光洙就是隐藏了自己的大高个,杨迪就是忘给自己接点儿骨 好看的剧本和好看的设计总是需要人们不停的发掘,和中意啊。
喜欢这部剧
这部片子由《搞笑一家人》的导演金英基执导 ,李光洙主演。
看过《Running Man》的朋友们,应该对李光洙不陌生。
男主赵石,是一个没什么特长,脑洞清奇的普通人。
赵石学习成绩常常垫底,同学嘲笑他倒数第一,不觉得丢脸吗。
赵石很郁闷,此时老师出现,他以为老师是来关怀自己的,没想到老师骂那两个嘲笑他的同学,说,“看人不能看外表,要看内心。
”我们的主人公赵石,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特长,还很欠打的普通人,就连自己的妈妈,都觉得他没用。
生活总是这样,在信心满满的时候,给人当头一棒!
1 .赵石一家人(5分50秒宋仲基)2.赵石离家出走3.请回答2016,寻找爱凤4.50的世界5.记忆的再构成6.赵石的日记7.意外的离婚事由8.时机9.今天起算第一天10.9月15日,第一次约会11.一直都超想试一次12.层间噪音13.爱凤的生日派对14.网络人15.纪录片16.双胞胎(金钟国)17.石膏爱凤18.周日19.今天漫画停载
男主赵石,是一个没什么特长,脑洞清奇的普通人。
赵石学习成绩常常垫底,同学嘲笑他倒数第一,不觉得丢脸吗。
赵石很郁闷,此时老师出现,他以为老师是来关怀自己的,没想到老师骂那两个嘲笑他的同学,说,“看人不能看外表,要看内心。
”原本只是学习成绩差,这回还要被班主任说丑,赵石悲伤地跑了。
学习不好,长得丑就算了,偏偏还花样作死。
拔河比赛的时候,内心坚定一定要赢,所以当看到对手要赢时,他跑到对面加入敌方队伍。
然后比赛结束后,被队友们打了一顿。
但生性乐观的赵石并没有因此悲伤,只是感慨,因为个子高,挨打的面积也大。
赵石在图书馆遇到喜欢的女孩子,直接拿草稿纸写纸条表白,结果女孩帮他把草稿背面的算术题算出来了。
结果显然易见,他被拒绝了,生气的赵石恶作剧地把女孩子的书合上了。
他去参加婚礼时,有女同学问他要不要去相亲,他很深情地说不要去。
然而煽情不过三秒,女同学以为赵石对她有意思,就连观众都差点这么以为了,他说,“出来见你的男人,何罪之有。
”然后,被女同学疯狂地打了一顿。
这里面用了《请回答1988》里面德善问正焕要不要去联谊的梗,看过《请回答1988》的人应该知道了。
我们的主人公赵石,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特长,还很欠打的普通人,就连自己的妈妈,都觉得他没用。
虽然电视剧整体有点丧,我们的主角做什么事都不如意,但他也会给自己提气。
赵石信心满满地去投稿,结果漫画负责人问他画的是什么鬼,还和其他作家嘲笑他的作品。
一开始以为,漫画是自己的强项,原来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生活总是这样,在信心满满的时候,给人当头一棒。
妈妈权正拳女士,是一位战斗力极强的家庭主妇。
权女士脾气暴躁,觉得二儿子一点用都没有,对待大儿子也没耐心。
大儿子把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放一起,她干脆直接一起洗了。
儿子回家后,发现白色袜子白色T恤变成这样。
爸爸赵哲,用全部退休金开了一家炸鸡店,六点一到准时下班,还好意思抱怨生意不好做。
有人去店里面想吃炸鸡,看到炸鸡店一直不开门,以为不营业了。
老婆问赵哲怎么那么早回家,他竟然还能理直气壮地说客人也没有,当然早点下班了。
权女士想要揍人,但终于还是忍住。
赵哲看到老婆用宣传单点菜,一脸鄙视,说用智能手机就可以了,于是,发短信叫还没回家的二儿子赵石带饭!
因为炸鸡店没收入,赵哲只能去做兼职。
他去给布偶娃娃钉眼睛,老板说钉100个,结果把100个眼睛全钉在一只娃娃上。
他去当门卫,把别人寄到门卫处的苹果吃了,因为他见快递包裹上写着,放门卫那。
那么多兼职中,赵哲最喜欢的是当群众演员,大概是可以跟主角抢戏吧。
哥哥赵俊,32岁的公司新进职员。
跟弟弟聊天说要加班,还说不要被人盯着,结果站在那发了半天的短信。
作为新入职员工,因为上司金代理还没下班,所以不能下班。
金代理,因为朴科长不能下班。
朴科长,因徐次长不能下班。
徐次长,因严部长不能下班。
严部长,因社长没走,不能下班。
工作中,尤其是在爱加班的公司,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因为上司不下班,所以下属也不敢下班。
但实际上,没人在工作。
《心里的声音》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简单的家庭里,虽然描绘的都是日常生活,但却很搞笑。
毕业后,赵石还在坚持画画,但是漫画负责人一直嫌弃他的画,没有任何收入的赵石被妈妈骂没用,说他连自己的一双袜子都买不起。
他在家过得不顺,去参加同学的婚礼也是各种波折。
婚礼上遇到许久不见的女同学,女同学对他嘘寒问暖,还问他是不是还没准备好结婚,说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这些话让赵石以为女同学喜欢自己,还幻想两人的未来。
然而,下一秒,女同学拿出一份保险,问,你要买保险吗?
赵石说自己没钱买,于是被女同学嫌弃。
人生真是处处充满套路。
赵石准备离开时,遇到了爱凤,字幕说要60秒后继续,然后画面真的暂停60秒。
制作组会玩。
因为婚礼上见面,赵石和爱凤的联系多了起来。
他一直以为,爱凤高中的时候暗恋自己。
因为她会主动给自己送雨伞,还会关怀他。
两人去玩的时候,被困在电梯里面,慌乱之中,爱凤抱着赵石。
这种情景下,赵石以为两人感情升温了。
但事实是,爱凤背着赵石偷吃饼干。
赵石开始追忆高中,爱凤以为赵石生气她偷吃了饼干,于是一股脑儿地把高中时对赵石的印象说出来。
她说,她扔过他的笔。
她说,下雨天给他雨伞,是因为他裤子的拉链坏了。
她也说过他蠢,但是她觉得,虽然赵石不聪明,但还是要关心他。
赵石这才发现,原来一直以来都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赵石一直以来被嘲笑,缺乏关爱,为此总会因为别人的一点嘘寒问暖,便把那份关怀当成喜欢。
爱情失意,事业也不如意。
赵石拿漫画去给负责人看,负责人说,画工是进步了,但还是吐槽这种东西怎么也拿给他看,还不如给他看他的日记本。
于是回到家的赵石,真的画下家里发生的事情。
此时,家里掀起了学英语的热潮,妈妈放话,谁说韩语罚款一万元。
妈妈以为,这个规定可以收到很多家用,没想到,家里其他人都用嘿嘿嘿对话。
赵哲受不了在家里面不能好好说话,跑去咨询英语培训要多少钱,当得知要30万元时,赵爸爸下定决心,跑去工地打工。
你以为打工是为了赚钱学英语吗?
不不不,是把钱砸权女士脸上,然后可以随便说韩语。
赵石把家里发生的这些事全都用漫画记录下来,家里人都觉得,没人会看这种东西。
就在他自己也想要放弃时,想到漫画负责人说过,你还不如给我看你的日记本。
于是,抱着恶作剧的心态,赵石真的把日记本发给漫画负责人看了,没想到,负责人很高兴。
从此以后,人见人嫌弃的赵石,变成了小有名气的漫画家。
赵石的成功,并非运气。
在家人不支持,漫画负责人吐槽的情况下,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梦想。
成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缺的不是能力,是能坚持下去的毅力。
如果赵石一开始就放弃了,那也就没有后面这些事了。
《心里的声音》虽然是喜剧片,但笑完以后还是能看到一些现实的问题。
赵石长得不好,别人都觉得他傻,没有收入。
哥哥赵俊,在公司里面夹着尾巴做人。
权女士面对着家里不争气的一群人,和其他家庭主妇聊天时,别人都在炫耀自己的老公儿子多争气,她也有自己的烦恼。
而赵爸爸,满腔热血用退休金去开炸鸡店,结果生意惨淡。
生活就像是这部电视剧里面的这家人,虽然充满苦难和心酸,但还是要开开心心。
俗话说得好,做人嘛,最重要是开心。
这个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但也没有那么糟糕。
只要熬过那些难捱的日子,那么光明的日子总会到来。
李光洙很好的诠释了赵石的角色。
第一次看到赵石的漫画,还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微博上,那时候觉得这个漫画的人物画的好丑,但是又有点真实又冷幽默的感觉后来听朋友说赵石的漫画改编了电视剧,最主要是我喜欢的短剧。
很多人说这部剧没有结局,其实最后的记者采访赵石就是结局,网络上的结局好像都少几秒。
赵石的家人都还活着,稍后的几秒镜头就是他家人一个又一个忙叨叨地出现了,还是那副疯疯癫癫的模样。
赵石对记者说漫画暂时不会完结,他们的寿命还长着呢。
一个贴近生活又充满搞笑的漫画电视剧,小有夸张,却又真实地演绎着我们的生活。
最后赵石放弃旅行回头画漫画那段是很感人的。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我们真的要珍惜别人的关爱,珍惜自己所有努力得来的一切。
然后继续像赵石一样画下去,我们呢,就要好好地生活下去,即便有再多的困难和不顺,也要为了珍惜我们的人,珍惜下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功学成为了我国社会主流学说,十个公众号,七个在煲努力向上的鸡汤。
尤其是在某个可能是我国中产阶级最集中的知识问答型社区,每一个问题下面都有答主在教导提问者“你要读书学习、健身旅行、成为最美好的自己,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对,几乎是每一个问题下面都有这种类似的答案。
这个社区里面的中产阶级,把人生的一切问题都归结到当事人不努力、不奋斗上面,完全忽略了阶级壁垒这件事情。
曾经是新闻从业者的我,对于阶级壁垒有着太深刻的体会,做社会性选题时,采访过很多社会底层民众,他们让我了解到,穷、生活在社会底层有时候真的不是光靠个人努力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这个社会就是有阶级分化,并且阶级分化非常森严,那些出生在富贵家庭的人,本来就是站在比我们高的山顶上,我们穷尽一生攀山越岭,可能也无法企及他们刚出生时的高度。
阶级壁垒,是任由你集合复仇者联盟、七个葫芦娃、奥特曼和比卡丘都无法打破的墙,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但这就是事实。
所以,看到很多中产阶级、富豪口口声声教人成功学、教人努力追逐梦想、说你们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你们还不够努力时,我都会暗暗发笑,这只不过是他们给普罗大众的心理安慰。
而最近有这么一部剧,它不教你成功,反其道而行,教你每天怎样混日子,这部剧是李光洙主演的《心里的声音》。
《心里的声音》是由韩国漫画家赵石所著网络漫画《漫画家日记》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目前出了10集先行版,一上来就摆出了“我是废柴我怕谁”的气势,而且是令人拍手叫好的废柴,我已经被李光洙饰演的赵石迷得颠三倒四,没想到神经病画风也能有偶像派的效果。
这部剧主要讲赵石一家人怎样致力于无所事事,妈妈是家庭主妇、爸爸开着炸鸡店、哥哥刚刚找到工作、主角赵石画着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网络漫画。
那么,这家人到底是怎么混日子的呢?
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妈妈为了不做家务,想出了在家中只能使用英文交流、谁说韩语就要罚款的计策,她知道全家人的英文水平仅限于“hi、what、why”,所以没有人可以用英文指使她做家务。
爸爸更厉害,每天在生意冷清的炸鸡店里坐着拍苍蝇,看看钟,“嗯,下午六点了,又度过了无所事事的一天,该准时下班了。
”然后就关门回家,跟随白领下班时间关门,这样的炸鸡店有生意才怪!
至于哥哥,做着一份没什么前途的工作,每天上班最重要的内容是等上司下班,然后自己就可以下班了。
我们的主角赵石,还是有点主角光环的,作为全家最有出息的人,他把一家人混日子的日常画成了漫画,几经碰壁,终于得到了漫画负责人的赏识,正式成为网络漫画家,而且还因为漫画收获了爱情。
赵石一家人的日常,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不努力,也没什么关系,即便你每天致力于混日子,也没有什么可耻的。
这跟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每天看了那么多成功学鸡汤,我们已经习惯了被催促着努力、催促着上进,仿佛不努力就要被钉在耻辱柱上,我们每天追逐着热点,我们在朋友圈表善心再去健身旅游学烘焙,我们惶恐着落后于人,生怕一不小心就被社会遗弃,却忽略了自己“心里的声音”。
是的,《心里的声音》这部剧最大的特质就在于,它把我们心里被忽视的角落、把我们不敢说出口的话、不敢做出来的事情展现出来。
它把人类的惰性、弱点、甚至是阴暗面给放大了,用浮夸的手法去表现我们不敢暴露于人前的部分。
这部剧有点像日本动画里面旁白吐槽的部分,把所有对生活的吐槽、调侃集中起来一次性放送,观众会发现,这里面的角色或多或少都有自己一部分影子,比如赵石的天真、爸爸的懒散、妈妈的机智、哥哥的软弱……他们都不符合成功学的期待,他们不止不成功,甚至还带着废柴的气质,即使这样,也不妨碍他们每天开开心心地生活,继续不求上进,他们还凭借混日子的日常俘获了不少粉丝。
《心里的声音》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噢,原来我们也可以不成功不努力,不开心的时候让生活脱轨一下也没关系。
如果我们内心的声音不是追求努力上进成为万人迷,而是追求废柴万岁原地踏步,这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就如同我最喜欢的一部动画《银魂》,主角是一帮连房租都缴纳不起的穷鬼,每天可以吃到霸王餐就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主角中的主角坂田银时,明明已经患了糖尿病,还是要坚持吃最爱的甜品,他的口号是“我已经做好吃喜欢的食物过短命的人生的准备了”。
银时这种放任自流的思想,自然也不符合健康节制的主流价值观,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老子开心乐意啊。
人,到底有没有不上进、不健康、不长寿的权利呢?
我认为是应该有的,做人最重要是开心,如果努力会让我们很痛苦,那么就不要努力了吧。
这世界上,有人当明星,就要有人当粉丝,有人负责成功,总要有人负责平凡吧。
生来自带主角光环的人大概只有亿万分之一,那么剩余的人就要去死了吗?
并不是,我们这些没有主角光环的人,开开心心地过着路人的生活也可以,只希望我们在追求平凡时,没有人拿着刀架在我们脖子上逼迫我们必须成功。
这个社会再推崇成功学,我也还是坚持——我们拥有不成功的权利,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开开心心地当一名胸无大志的nobody也是一种幸福。
挺爆笑的
笑死,还有RM售后
什么乱七八糟的,实在看不懂这评分。
先行版一集11分钟,非常棒。后来正式版每集30分钟内,瞎了,水准掉下来了。把女主角的人设也改了。
轻松
一般。拿犯二当笑点。
在豆瓣电影标记看过的第17000个条目。—— 个人观感,笑果非凡,超过预期,真是惊喜。这部《心里的声音》算是2023年至今最逗乐我的一部影视作品,观看的十集版每集都有让我捧腹大笑的桥段,作为韩国家庭生活搞笑剧,不禁让我联想到2021年追看的同样喜爱有加的《搞笑一家人》。
最后一集还可以吧,剩余的时间里全程尬笑。我的错,还没调整好自己的笑点,先误闯进了别人的圈子。
算是能看的下去的短劇。其实感觉好多集的搞笑都实在太刻意了,是在一个角色都得非常弱智的情况下才能闹出来的笑话,虽然偶尔也跟着笑了,但是会觉得这也太不高明了,而且也太不容易发生了,会觉得很不巧妙。不过角色本身还是都挺可爱的,演的也还不错,15分钟一个小故事,一集两个故事节奏也还不错算是可以比较能下饭放松的剧了
三星半。为李光洙量身打造的小品剧,蛮家有儿女的,部分笑料质量还挺高,这种生活喜剧大概在全球范围内都正濒临消失。
一般般呀。
欣赏不来,8弃。
是我笑点太高了吗。真的好无聊 除了英语那一集
真人版实在太无聊了,也可能是这些韩国明星我都不认识所以无感,总之评论区我看不懂。。。
“如果这次约会再失败,就只能当大魔法师了。”没有想象中那么搞笑诶,下三路的笑话和尴尬恋爱故事占比太大了。有些剧情在三次元里真的真的好尴尬!!!我替人尴尬这个毛病还是没能改掉。不过这股子对中国有意无意的贬低是怎么回事,那个八十年代才会穿的的确良西装就不说了,毕竟咱延边在韩剧里照例要陪一杯的。但居然能在上海找到那么破败的外景和那么朴素的吃的也真是为难你们了,而且为什么是个女人就穿旗袍啊真的好离谱哈哈哈哈哈哈。
Get不到梗的痛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邻居噪音那两集简直神经病啊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就是喜欢这种短剧!!简直笑尿!最爱的赵石!由光洙来演简直棒呆!
完了,第三集就尴尬到看不下去了……
差太远了。动漫和真人版一点也不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