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美得让人心碎的电影。
一部残忍的让人心碎的电影。
一部愚昧无知的让人心碎的电影。
画面很美,那小溪潺潺的流过山石,柔美,透亮,未经雕琢的美玉一样。
就像这个世界刚刚诞生般的纯净与美丽。
(而河岸岩石上沧桑的雕塑昭示了一点先民的痕迹。
)那两个大老虎就卧在旁边的干净舒适的沙滩上。
安静,闲适。
这是他们的家呀。
就在这里,那两个大老虎恋爱了,生了一对虎宝宝。
两个可爱的虎宝宝嬉戏着,在他们美丽的家里。
然而就在那一天,枪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从岩洞里,老虎妈妈看见了持枪的白人,一群猎虎者,同时还是盗卖文物的人。
危险迫在眉睫,虎妈妈叼着一个虎宝宝跳走了,虎爸爸来救家人,却被狡猾而残忍的人类射杀了,虎仔被丹带走,辗转进了马戏团。
被鞭子抽打着,渐渐地磨着它野性。
虎妈妈带着另一个虎仔,两次去救他的孩子,两次都失败了。
而且,它还掉进了陷阱,小虎离不开妈妈,也跳进了陷阱。
虎妈妈被放在森林里让国王猎杀,但是她用自己的智慧,上演了一次金蝉脱壳,让耳朵被打穿了一个洞人们误以为它死去之后,站在它身上拍照时,却腾空而起,顺利脱身,逃入大森林。
虎宝宝成了区长儿子的玩伴,和他一起在床上睡觉,头并头,枕着枕头,就像一对兄弟。
它被叫做哈桑。
那个曾经跟着丹的虎仔被叫做古塔。
有一天哈桑被家里的小狗追咬,终于咬死了小狗,从此被当做食人王献给了国王,准备要给大家表演一场厮杀之后被猎杀。
那一天终于到来,马戏团高价卖出古塔,两个虎兄弟在斗兽场碰面了。
怒吼,撕咬,突然,儿时嬉戏的场面浮现出来,他们彼此认出了对方,他们忘了是在斗兽场,尽情的嬉戏,像好多年年在自己家里一样。
周围的人哄笑着,马戏团的人恼怒着。
驯兽师,曾经用鞭子征服了古塔的人,冲进场教训古塔时,被咬伤了,兄弟俩终于逃离了斗兽场。
让人想流泪的是,古塔居然回到了它马戏团的笼子,准备躺下。
桑哈用吼声召唤它的兄弟,终于古塔起身离去。
但是猎杀的人又来了,而且是经验丰富的丹。
丹用大火包围了虎兄弟,看来,悲剧终于要发生了,古塔拿出了跳火圈的本领奋身一跃,跳过了大火,他用吼声召唤它的兄弟,这次桑哈却不敢跳。
在望远镜里,丹看见古塔又跳了回来,再次召唤桑哈和它一起跳过去。
丹的眼睛湿润了。
终于他们消失在丛林里。
但是丹还是要猎杀他们。
理由是他们不会猎食,最终会把爪子伸向无辜的妇女和儿童。
自己不做,别人也会做得。
他猎杀了他俩,就会自己的祖国了,再也不碰猎枪了。
区长的儿子,那个小孩来找桑哈了,他在那条依然美丽的溪水边找到了它和它的兄弟,他看着桑哈的眼睛,对他说远离人类,自己要学会捕食,并替他摘下了项圈。
而他没有注意到,不远处丛林里一柄枪已经对准的桑哈,就要扣动扳机时,但感觉到背后的气息声,一回头,古塔一双黑眼睛悠悠专注的看着他,他放下猎枪,古塔走过来,问他要糖果吃,毫无杀气。
这种信任征服了他。
终于一对虎兄弟走了,踏上了回家的路,临行前那回头的凝望真让人想流泪。
回到了儿时家园,一声吼叫,一只略显苍老的虎走了出来,是虎妈妈,母子三个亲吻着。
在他们美丽的家园。
阳光下,两个虎仔依偎在虎妈妈的身边,虎妈妈那只耳朵上的枪洞亮闪闪的,透着七彩阳光。
虎的亲情让人温暖而心碎。
人的冷酷和贪婪让人心碎。
而小孩则是纯洁的天使,是爱心天使。
让人感动的瞬间。
那个虎妈妈深夜来到寨子里想救它的孩子,村人的火把朝他仍来时,它的徘徊,它的无奈。
第二次,虎妈妈一路跑着跳上装载自己孩子的车,却咬不断绳子,最终被司机甩落在路上。
片中每一次老虎和朋友的对视,小老虎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充满着温情与信任。
老虎兄弟一个在树上,一个在地上的眼神,也是充满着爱意。
天哪,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排出来的。
另一个残忍的让人心碎的是文明的强行的入侵,还有当地官员的愚昧无知。
收着那一点点的钱,任由殖民主抢掠自己的文物。
终有一天这一片原始的蒙昧的美丽的家园会被毁坏,路不是都要修了吗,动物们和人都将无处栖身。
这一天在上一个世纪早已来到。
在此只是重温一次美丽与心碎。
1.第一次力荐5颗星.原因如下.2.有我最为之痴迷的动物世界、神秘的宗教文化和欧洲殖民地.心驰神往的原始丛林.尤其关于虎.有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和神奇的生态链.还有我所眷恋的柬埔寨浓郁的东南亚风光.3.我的一生离不开虎.86年的虎娃.出生到现在.性格温顺倔强.生性爽朗但也没停止让人头疼伤神.接受教育训练有素却同样难以驯服.坚持自己的意愿不屈服于恐惧.敢做敢当之所作所为.坚强韧性的外壳天生伪装一副可爱的面孔.虎是一个很威严很亲切的字眼.为之震撼为之心胸宽阔.有所谓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真切的赤子之心.兄弟之情.天伦之乐.4.这是一部趋于童话的影片.为虎崽的亲情感动.桑哈和古玛的眼神让我为之动容.5.资料:影片中选取的老虎混杂了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和西伯利亚虎的血统.一共使用了30只.片中大多数虎崽都来自法国,有一些来自泰国.这便让我过了把瘾.6.动物的人性&人的兽性.很讽刺很过瘾很强烈的写实.7.情节链接没有让我觉得哪里断链.这是我最愿意再加颗星的原因.
这是一部讲述自然的童话,却讲的煞费苦心。
故事里都是个性鲜明的人,没有特别坏的,也没有特别的好人。
有个英雄般的纯洁小孩子,还有位小孩子样的英雄。
它描画了自然,又映射人类社会,描述的是动物,也不忘给民族和人性打几鞭子。
奇异暧昧的热带恋情让人心理暖暖的。
许是缘于特殊情结,我一直喜欢热带,而看这片子,就有如踏上神奇的归乡之旅。
光影在石窟和绿林间变幻摇曳,巨大石像和威猛动物都调动着我们和宏大有关的情绪。
有多少神秘的不可知在那里?
住在吴哥窟里的虎家说不定都受到神灵护佑。
在那些古老遗迹间,亲情被一群嗜血美兽演绎得淋漓尽致。
就连平日里婚后也独来独往的虎爸,都沾染了灵气会“调人离山”拯救自己孩子。
为了让人们看明白故事,导演和编剧设计了很多细节。
比如虎妈妈中枪的耳朵,虎弟弟脚上粘着的树叶,长大后带着的项链,这些细微的标志帮助人们分清动物演员所演的角色,也为故事发展提供了线索。
可怜我是抱着完成个体识别工作的态度来看,结果发现弟弟虎一会儿是蓝眼睛,一会儿又是黄色,一会儿脸圆一会儿又长,身体头部的花纹也经常对不上号,晕到大半场之后,只好老老实实和所有人一起用最简单直观的标记来对应动物演员。
看完片子查资料才知道,导演为了拍这部影片居然调用了“大约超过30多只成年老虎(其中有从法国马戏团借用的20只,还有泰国10只),以及大量7到20周大的幼虎,甚至找遍了世界各地刚出生的虎崽”。
我都很难想象,为了故事好看,现场调度和片子剪辑上需要花费多少精力。
另外一些动作细节则要感谢干练的驯兽师们。
记得兄弟俩在逃出斗兽场后,哥哥居然下意识的跑到在马戏团一直居住的笼子里趴下,在弟弟声声呼唤下,他才顿悟般的知道应该离开牢笼奔向自然。
哥哥在迈出牢笼的时候,脚步曾犹豫迟疑。
这样细腻的处理,只有通过驯兽师耐心教导,动物演员们才能准确表达。
这个故事还包容了更多童话很难承载的内容,比如对西方文明人对掠夺东方文物艺术品的反思,土著人生存和猛兽间的关系,人之间的交易——酋长用小伎俩赚钱,长官用手腕和策略讨好上级,没落的王族,妄图通过斗兽来重温辉煌。
喜欢片子里的幽默和快乐气氛。
但不喜欢土著酋长那个角色,还有她西化的女儿。
不好用上“沙文”这么严厉的词,这片子就是欧洲人从自己的视角去看东方以及野兽。
我没想明白这是编剧导演宁愿用残酷的真实来戳穿美梦漏洞,还是他们无意识中就表露出这样的态度。
本来总期望环保影片如入无我之境,这点上《迁徙的鸟》就比《虎兄虎弟》要到位。
但前者没有后者给人们的愉悦感和快乐。
《虎兄虎弟》虽然没有《熊的故事》那样自然,但也没那么灰调。
有我,有时也很好。
无论它是不是一个童话。
除了讲述人类浩劫的记录片外和韩国的《实尾岛》外,好久都没有如此让我感动的电影了,那就是法国2004年新片《虎兄虎弟》,让雅克阿诺的作品。
也许是法国人独特的人文教育或者欧洲大陆浪漫气息的影响,法国很多导演都将摄影机的焦点对准了自然界的精灵们,包括雅克阿诺的《熊》,雅克贝汉不朽的《侯鸟的迁徙》等。
影片讲述的是越南湄公河畔丛林中生活的老虎一家的故事,这样的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故事片在电影的历史上不在少数,尤其是美国的动画业的各个巨头们,比如迪斯尼老大为人津津乐道的《狮子王》《海底总动员》,梦工厂的《虫虫特工队》《冰河世纪》等等,这些动画片连连破卖座票房的记录,但最让我们惊叹的并非是其中那些画出来的主角们,而是惊讶于电影的制作方式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而法国人却在坚持用真是的动物们,用活生生的生灵们来做电影的主角,虽然法国也由《疯狂美丽都》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
在湄公河畔的丛林中生活的老虎一家,虎爸爸虎妈妈还有一对可爱的虎兄弟,它们生活在一处被废弃的宫殿中,一对虎兄弟十分的调皮,哥哥要比弟弟要胆子大一点,经常在一起为玩一颗石头而动手打架,但它们同时又非常的爱对方,在弟弟被可怕的黄鼠狼逼上树上的时候,哥哥毫不犹豫的为弟弟出头,赶走了黄鼠狼。
它们就这么幸福的生活着。
但,它们却又是不幸的,19世纪的欧洲正掀起的是一场“开发”亚洲的热潮,他们对非洲的象牙已失去了热情,却对湄公河畔的那些神像心动不已。
猎人来自英国,他在老虎的家旁边找到了诸多美丽的神像而生动不已,用炸药,用刀枪将它们从故乡的土地上剥落下来。
炸药的轰鸣声引起了老虎一家的恐慌,在两只虎子前面,虎妈妈只叼起受伤的虎弟弟,飞跃而出,遗下了虎哥哥。
在这次的战斗中,虎爸爸为了保护小虎被猎人打死了,小虎也被带走。
生命的一切都充满了偶然性,也许就是哪天因为某人的心血来潮来改变了整个命运;而此时老虎一家的命运也正被猎人的贪念所完全改变。
虎爸爸死了;虎妈妈用它的智慧逃脱了猎杀;虎哥哥被卖到了马戏团;虎弟弟被长官的儿子收养,因为狗的欺压而将狗咬死,被长官送到了陛下的动物园中。
故事的情节也许在我们的观影经验中不出意料的发展着,电影的前后呼应做的也特别的好,几乎每一个前面所提到的细节都可以在故事发展的后段部分得到再一次的应证。
而出乎我们意料的却是这些凶猛动物的柔情,这些被人类看成魔鬼的动物的命运在人类的手中是如此的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脆弱而不堪。
在这部电影中,老虎的柔情几乎随处可见,在小虎被贪心的村民卖给马戏团装在笼子中运往乡镇的途中,小虎在笼中挣扎、嘶叫,眼睁睁的看着笼外尘土飞扬的道路离它越来越远,突然,道路旁的丛林中飞奔出了妈妈的身影,她卯足劲的朝装着她虎宝宝的小卡车追赶,跳上车上,用牙齿撕扯的捆绑箱子的绳索,但,事总与愿违。
最后镜头定格在虎妈妈和小虎弟弟坐在路上惆怅的望着尘土远去,和自己的儿子和兄弟作无声的告别。
在这样的画面中,这个柔弱而无奈的背景、无声的力量狠狠击痛人们的心。
这里的镜头画面让我们心痛不已,但在最后的俩虎在火圈的包围中的逃生却让我们振奋不已,柳暗花明又一村,满山的大火在小虎哥哥的眼中慢慢的凝结成了一个火圈,用自己的头温柔的摩擦虎弟弟的脑袋,擦去对火的恐惧,燃起生命的希望。
在《虎兄虎弟》这部电影中,除了展示了老虎之间温情亲情之外,画里画外还探讨了人类和动物和自然的关系,电影的镜头运用中,用仰拍的角度,如越南陛下去丛林打猎的时候从大象身下来来时候的拍摄角度,强调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宰地位,而相反的对老虎用的则是平视的角度。
的确,在今天这个自然和动物界被人类破坏殆尽的时代中,这样的反思和回顾实在是太重要了,在电影中,老虎的兄弟之间的患难真情,虎爸爸的奋力保护,虎妈妈的极力追赶都和电影中的人物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和猎人最后所举起的猎枪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在皇家庆典上,当两只久别重逢的虎兄弟欢乐的跑向家园成对比的是,那些看客却因为害怕而纷纷将自己关进虎笼子,他们一直害怕一直担心,担心这动物凶猛,却没想到凶猛的恰恰是他们自己。
正如电影最后的字幕显示:湄公河畔的亚洲虎的数量由20000只下降到现在的不多于5000只,而这5000只老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人类的贪,人类的枪。
太可爱了实在是。
从一对老虎在丛林中嬉戏神游,如同神仙眷侣,诞下两只幼崽。
一只幼崽追逐着圆球跑走,遇上别的动物胆怯,吓得爬树,兄弟帮它赶走。
猎人到来,公虎死去,母虎在危急之下叼走了一只,另一只被猎人带走。
我记不得他的名字,但当真是英俊迷人,把小老虎抱在怀里说不准咬人,否则他会咬回去。
他喂它吃糖喝水,手指撑住虎口逗弄。
他本来可以是很好的豢养者,但他被“审慎是东方人的美德”的村长举报盗窃神像关进牢里了,小老虎也被转手卖进马戏团,尽管母亲费尽全力两次营救也不成功。
狼狈的他在狱中什么也不吃,被开玩笑地拿走鞋带。
释放出狱。
地方行政官的开路计划要仰仗另一个人,另一个人打虎不成,猎人从马戏团买了张虎皮敬献。
……当它们被各方驱使走入斗兽场,却认出对方正是当年一同玩耍的亲兄弟,多么恍如隔世,它们停止了撕打转而重温故旧,相互扶持。
昨晚看了《两只老虎》。
从一开始就被吸引,因为过于期待简单的美好,心里会不断有期待的情节。
而虎兄弟的整个历程都像是一个容易破碎的泡泡,总是让人担心得不敢呼吸。
还好终于有一个美好的结果。
电影开始的纯自然场景使我误以为是一个动物世界纪录片,真实中又充满了童话的色彩。
老虎一家人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生活在一起,片头有个河边的镜头(片尾有呼应),让人感觉是一家人饭后在开着家庭讨论会。
老虎一家的人情则在兄弟关爱中有了完美的注解——弟弟被疑似土狼的动物给欺负着赶到了树上,委屈地不敢下来时,哥哥挺身而出,用还并不锐利的爪牙吓唬退对手,然后小心的把弟弟接回地面。
这种情感出现在这个童话世界,构成了他们本来命运的基本元素。
但是一切随着猎人的到来而改变。
随着这个家庭的分崩离析,我的心一直揪着,不断为老虎一家的悲惨命运惋惜。
直到虎哥虎弟都被带进人类社会。
即使与两个主角有了些许短暂的快乐,然而我心中的愤怒却不可遏制。
后来,温顺的弟弟在黑暗的地牢中承受着无边的恐惧,逐渐变得凶残;威猛的哥哥在杂耍班严酷的训练中日渐的麻木。
现实的环境,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人类疯狂追逐着荣耀和财富,而他们只不过是无所谓的牺牲品。
这些森林的主人,在人类的陷阱中竟然是这样的柔弱不堪,奈何不了失去家人,只能无声的告别。
再执着的信仰,没有了话语权,似乎也只有接受给定的命运。
然而人生的戏剧性就在于:希望永远都是存在的。
哀莫大于心始终不死……转机出现于新国王想要观看一场斗兽。
他要地牢中的虎弟代表自己,在国民面前展现兽中之王的残暴。
而那个陪衬,是从杂耍班高价买来的虎哥……分别数年后他们并不相识。
在陌生的地方,他们按照别人的剧本,扮演着他们新的角色。
一个凶狠地进攻,一个恐惧地后退。
在虎哥绝望地被扑倒在地,身上那个挥舞着利爪将要终结自己悲惨生命的可怕对手,竟然依稀有着当年树上那个手足无措的弟弟的身影!
终于,他们相认了。
由于不懂得利益,眼中的彼此唤回了他们最朴素的情感。
他们不会因为要履行取悦国王而痛下杀手,更不会因为要苟且偷生而暗下毒手。
于是,他们玩起来了!
当着所有观众的面,他们抢球,相互扑滚,在斗兽场内欢快的嬉闹!
对他们来讲,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从来没有丢失。
现在,他们需要堂堂正正将亲情进行到底!
非常感谢接下来的喜剧情节。
电影开始让人心情愉悦,坚定了信仰的美好。
斗兽场的门因为进场制止的人们惊慌中忘了锁住,他们大摇大摆走出笼门。
闲庭散步般的悠闲,却惊得看台上四周哭叫一片。
恐惧的人们纷纷逃进斗兽场,看客和演员身份瞬间逆转。
他们开始寻找回家的路。
因为觅食误闯入民居,跳进载肉的车子大块朵颐,过桥时路人惊慌跳河,充满了自由的快乐。
虎哥虎弟并排走着,不时碰碰对方。
夕阳西照小桥流水,他们人类的庭院里虽有些不和时宜,然而却更加让人感动不已。
我理想的结局不过如此了。
人性虽然脆弱,能永久保持品质,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至于接下来的猎人和小孩与虎哥虎弟的最后会面,是渲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续笔。
而和虎妈妈的重逢,则根本就在意料当中了。
两个简单而莽撞的家伙,可以如此幸福。
即便你没有听说过《虎兄虎弟》,你也会听说过导演让-雅克·阿诺的其它作品,如《狼图腾》(对,就是冯绍峰主演的《狼图腾》)。
让-雅克·阿诺,一个钟情于动物世界的法国导演,在2004年上映了一部讲述人与虎的动物电影。
虎兄虎弟的故事生动自然、惹人怜爱甚至催人泪下,宛如一部动物童话,但其背景信息,却隐喻了残忍又现实的东南亚殖民历史。
电影开端是自由生活在柬埔寨丛林的老虎一家,他们在人迹罕至的石雕神像群落定居,镜头沉静地划过长满青苔与藤蔓的石像,就好像历史湮没在时光里。
但老虎一家的平和生活很快被打破。
猎人与老虎相遇,杀死了虎爸,捉走了虎哥,只有虎妈带着虎弟逃脱。
虎哥辗转被卖到马戏团,成为观众表演跳桩、钻火圈的赚钱工具。
虎妈带着虎弟再一次被围猎,虎妈逃脱,虎弟被捉,上贡为当地国王的私宠。
幸运的是一次节庆表演上,马戏团明星虎哥与国王私宠虎弟同时被带上斗兽场,观众期待的恶虎相争并没有出现,虎哥与虎弟相认,逃出了囚笼,回归了自然。
在虎哥与虎弟的故事中,有虎哥、虎弟被捉的无奈,虎妈寻子的艰难,以及最后获得自由的两只大猫的快乐。
但这故事却不敢细读,因为字里行间全是殖民地人的麻木与苦难。
虎哥虎弟的灾难始自殖民掠夺。
在西方殖民时代,无数私人猎手趁机到各殖民地掠走大量珍宝,他们寻找当地的资源,雇佣当地人为助力,以微薄的雇工费将当地几百上千年的累积收为私人财产。
电影中西方猎人受东南亚石像高价的诱惑来到柬埔寨,雇佣当地人深入丛林挖掘传统石雕像。
而看整支队伍,只有猎人自己是白种人,真正拆毁石像并搬运的都是贫瘠瘦弱的亚洲面孔。
殖民地的历史文明被西方工业文明发现,但殖民地却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眼光保护属于自己的传统,民众无知,政府势弱,这是所有殖民地的悲哀,更何况殖民者无孔不入。
为了赏金,狡猾的村长向政府举报了猎人盗猎文物的行为。
但可惜的是他举报的政府还是法国人的殖民政府。
于是这批石像文物还是属于猎人,只不过多了一个内部分赃的步骤,只需猎人向殖民总督慷慨分享一点儿,就能轻松带走他的“纪念品”。
逃走的虎妈与虎弟面临更紧张的追捕,只因殖民总督想要讨好国王以获得修路批准。
可实际上强势的殖民者傲慢地面对殖民地的一切,讨好年轻的国王也只是为了给他们实质侵略的行为套上合法的外衣。
他们表面上逢迎国王像老虎一样威武,背地里讥讽他钓鱼都会掉进水里去。
殖民地国王是否是个草包难以评价,就以枪法来说,在殖民总督的花式吹捧下,他击中了虎妈,却只中了左耳,给了虎妈逃脱的机会。
总督笑着答应国王一定把虎妈抓到,但实际上只买了一张虎皮,并在右耳上伪造了伤口。
国王收了虎皮,他清楚地知道总督造假却仍配合摄影师拍照。
他理解一切,却什么也做不到,这是隐忍还是无能都不重要了,因为呈现在外的永远都是一个被殖民者环绕的草包国王。
所以观众也不必奇怪电影后半段里矮胖国王突兀的戏份。
国王给虎弟带上他父亲的首饰,问这只关在笼中的猛兽:“你记得你的父亲吗?
它是不是丛林之王?
我的父亲是。
你的父亲会对自己的儿子失望吗?
不,你的父亲也许不会。
”年轻国王沉思的眼神说明他的内心并不如他的言辞平淡,在他的所有镜头里,他频频提起他的父亲,并希望自己能够像父亲一样强大,只有在独自面临囚笼中的虎弟时,才诉说自己与父亲相比的不足。
毕竟没有哪个执政者希望自己的国土成为殖民地,但这也由不得他选了。
国王是一场名为殖民游戏里的虎哥虎弟,同样失去父亲,同样被困,在与殖民者的对手戏中,他与他的国土、国民是鲜美的猎物。
值得庆幸的是,虎哥与虎弟最终脱困,回归自然,而柬埔寨也在1953年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经历了90年的殖民历史,这个国家终于宣告独立。
以殖民的视角再去看虎哥虎弟的经历,虎哥经历了贩卖、展览,它学会了跳桩、钻火圈,从表演舞台下来后习惯性地钻回到笼子,它已经被驯化了,有了奴性。
而虎弟被饲养、却在与狗的争闹中激发凶性,它主动反扑驯兽者,为自己与虎哥赢得了逃回自然的机会。
而讽刺的是,追踪虎兄弟的猎人用火攻的方式将两虎围住,却是虎哥用习得的跳火圈的技能带着虎弟脱离了困境。
虎哥有了面对火焰的胆略,被殖民者也终于习得了工业文明的武器。
所以一部《虎兄虎弟》不仅仅是动物的故事,导演让-雅克·阿诺的编排使这部电影的内涵变得丰富,他曾说:“《虎兄虎弟》蕴含了三种我最痴迷的东西:动物世界、神秘的宗教文化和欧洲殖民地。
”电影的最后,殖民总督的儿子亲手摘下了虎弟的项圈,捕杀动物的白人猎手面对虎哥放下了来福枪,他重复着对不起,终于对这一场血腥捕猎有了悔悟。
也许这是电影面对殖民史的回答,但作为电影的观众,作为同样经历殖民的国人,面对近百年的屈辱史,又该如何作答?
差不多到最后才认出Highmore,脸盲如我💧个人比较反感和人类牵扯过深的非典型现实主义野生动物童话☹️ 虎虎很好,希望有被善待,其余我就一句🌿你们🐴的,残虐现实底色下动物还要“拟人”不觉得恶趣味吗?
老虎受尽苦楚后还信赖那俩人类是小学生意淫还是动物研究后的结果?
俩人类站那自我感动个什么劲啊?
有什么资格说“爱”啊?
小孩也就罢了,你一个非紧迫状态下主动侵入老虎栖息地开枪打死人家爸爸、后面又数度协助捕猎行动的畜生也好意思feel great???
我看老虎也咬不穿你脸皮🙃 你要是想拍爽片,那老虎该干碎所有不做人的畜生;你要是想秀特效,你就别用真虎拍摄;你要是想科普你就多展现野生老虎习性,少人类干预;你要是想教育,那先教育人类别随意把动物童话化、拟人化,远离所有野生动物,抵制动物表演,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不要擅自解读动物行为,我就问猫猫狗狗还不够人“荼毒”吗🙃 哪怕你做成纯动物童话我也没这么不适...态度是支持野生动物纪录片,但旗帜鲜明地反对它们被人类编排进这样一个充斥人味又没有“人”味的故事里,感动不了一点,悲愤交加黑人问号...还有,从大象身上滚下去啊畜生🖕🏻
四颗半星很好的片子只是好奇怎么把老虎融入剧情莫非是训练的?
虎妈妈跳上车企图救孩子的一幕小老虎害怕的爬上树虎妈妈被打穿的耳朵射出一道光线都很感人
像不得不承认人性的邪恶般,也不可对人性的良善视而不见。
成长使生命变得坚韧并残酷,人尚且为求生存和至理想而不断从他处夺取甚不惜杀戮以保全和提升自身,何况动物。
可再狂暴的心也有想要守护的事物,一如似火的骄阳也洒下和煦的光辉。
人即使无所不用其极地鼓吹野兽的凶残也总能从中辨认出生命的纯真,而且事实往往不过是猥琐之辈的恐惧造就了野兽的所谓残忍。
人类无论看起来多么出类拔萃也依然是本能动物中的一员,纵是那些想用灵魂来掩藏堕落的思想家们脱去了衣衫也会惶恐起来,就更别说那些想借着对兽类的征服来显示自身高贵的虚荣派了。
任何物种的延续都源于该物种生命彼此之间的羁绊所造就的爱情。
但到了人类这里,一切都被扭曲了。
人类的世界里,生命往往会沦为另一生命的工具,什么动物作为食粮、什么动物作为装饰、什么动物又作为娱乐,甚至人自身也有可能只是另一个人的财产之一。
奴役生命,就像是在规划植物的生长,使其变化成一种堪称为有艺术之美的造型的模样。
由此,它便变得尤其适当并高等。
接着,人就悉心照料,呵护倍加。
因为将这样一株优越植物摆在家中的那个人也显得品味独特,超凡脱俗。
可见植物与他有着无比隐晦却直接的关系,他们互为证明彼此的优异。
就像父母为子女构想前程终以光耀门楣一般顺理成章!
其实善于观察、勇于冒险的人不难发现,那置身大自然的动物身上却拥有着纯粹的本真。
它们没有一双为识别世俗和高贵而生长的眼睛,也没有为追逐名利而日夜奔波的四肢,更没有为了平静内心而编造的灵魂外衣做皮毛,它们不过是适应自然、各取所需,自在地活着。
我们不当自命不凡地将其它生命视为低级和愚蠢,而应虚心求教于自然,学着观察和理解。
一旦我们感受到了动物内心的柔软和顺以及它们自由的天性,我们便很难不去敬重它们、热爱它们,一如关怀我们身边的朋友般平等地善待它们。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和它们一样,都是地球上渺小却热情的存在。
我们并不会被肉体的饥渴奴役,而只始终渴望适应这个世界、敬重自然的给予,不因地球母亲的伟大就恃宠而骄。
我们固然迷失、坠落过,可我们终究会从生活中学会忠实于我们或许甘于平凡但永远向往自由的心灵。
你看,那是一只幼虎,在森林的晨曦中苏醒过来,它抖落掉困倦,翻了个身就跳跃起来,冲向它的哥哥顽皮地胡闹。
它或许预料不到未来有什么等着它,可它那闪烁并自信的眼睛却向我们传达着它的喜悦和活力。
它知道它又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和哥哥一起去林中探险、游戏,而且有哥哥陪着,它也无比勇敢了。
(虎兄虎弟即使被当作人娱乐或炫耀的资本,虎兄虎弟也永远在本性的纯真中保持着生命的尊严。
人不当一味叫嚣它们的凶残,更不当而在怀着敌意和歹意时接近它们,并枉称它们是邪恶的。
它们不过是孩子,渴望成长,向往自由。
)
拍动物有多困难真是不言自明。电影本身镜头为了循着各位大人的轨迹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而人类这边,故事几近完整遂到破裂,破裂到完整。幸亏结尾是个HE,让人觉得在最恶劣的环境中还有一些人性存在着。
我们本可相安无事 各安天命
老虎演技精湛,只是觉得逻辑上认敌为友难以接受,也许它已超越小我的冤冤相报境界了吧!
两只老虎,吴哥外景
刚开始都没抱希望,一面心不在焉的看看,一面专心分辨场景分别是柬埔寨的什么地方。结果到兄弟俩相认的时候,居然飚泪了。有人说现实中的动物不是这样温情的,我是不信的。
可耐捏>_<
其实一般吧。
很不错,能把动物的感情拍出来,实属不易。
就觉得整个电影拍得很不容易啊。。。。
一個明知道是假的卻還是忍不住去相信的童話 我這種內心腐爛的人看的時候都不好意思歪到兄弟年上年下去 題外話是: 本人認臉的功夫越來越到位 連老虎的長相都能區分 如果記名字的本事一樣好就好了 阿門
重点是动物部分,小时候可爱。整个故事基调不是很明显,喜剧还是悲剧,支持还是不支持,细想的话,其实含糊不清。
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影片,见证了两只小老虎动荡的一生。可惜我向来对动物题材的电影不感冒,三星半。
顺便Mark......
动物视角很赞,结尾太粗浅。
中途弃剧,画面有些昏黄暗淡,不是我喜欢的基调。除了老虎萌萌哒。
人对于动物何尝不是”食人兽“
小老虎可萌可萌的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的快~跑的快~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耳朵~真奇怪~真奇怪~电影里的老虎很可爱~耳朵都有.动物和孩子,最难拍却也是最吸引人的电影
老虎演的真好
虽然知道是演出来的,但看到老虎一家的遭遇还是心塞。贪婪的人类是一切恶的源头,只有除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