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开头铺垫得不错,男主女主的演技也都在线,但是,抗日神剧的中间段落显得突兀,最后十分钟虽然重口,却难摆脱烂尾的宿命。
如果我们把中间林醒抗日神剧的一大段都去掉的话,这部影片用《走近科学》的角度,也解释得通,而且更为顺畅。
首先,林惜家是一个自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提出利用科学让人不用睡觉,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产力,因为睡觉时间占据了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一。
说白了,林惜家的理念是消灭睡眠,提高生产力,促进文明发展。
因此,学术委员会认为林惜家的研究方案是反人类的。
在日常工作中,也能看到林惜家自私自恃的某些表现,例如,林惜家对待自己的学生就显得颇为高傲,他是在课堂上拿一段莎氏的语录进行提问后,反讽学生是“高材生”,当女主丘梦熙来找他时,直接叫学生“消失”,态度甚为刻薄。
当然了,这和国内研究生跟“老板”打工的某些场景也多有相似之处。
在与丘梦熙重遇之后,林惜家表现出令人厌烦的自恋,试图从各个角度证明丘梦熙是喜欢自己。
自恋自私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通病,影片从几处细节将这一点刻画得不错。
其实,影片直接绕过“抗日神剧”也能够自圆其说,因为,影片末尾的“吃人”,正是特殊失眠症和林惜家性格所共同造成的必然结局。
正如林惜家所讲,“特殊失眠症”是一种遗传疾病,有百分之五十的遗传概率,相当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打个比方,带病基因是A,那么病人甲的基因型是Aa(或AA),甲就已经是得病了,甲与未得病的乙结婚,乙未得病,那么她的基因型必然是aa,那么甲乙所生的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患病几率,如果甲是AA的话,子女百分百得病。
因此,丘梦熙所在的丘家,祖孙三代都得病,从遗传病的角度来说很正常,而且脑神经系统的某些疾病具有遗传性,也是得到目前医学界认可的。
林醒、林惜家父子有遗传病,也就能够解释了。
同时,失眠只是这种遗传性精神疾病的一种表现,其它的表征还有幻觉、狂躁、妄想,那么丘梦熙大哥发狂的行为,林醒、林惜家父子的幻觉也就能够得到解释。
再举一个例子,片中丘梦熙大哥的脑中蛋白质减少。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帕金森病,就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脑黑质多巴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引起纹状体DA含量减少。
可见,这种疾病也有类似帕金森病对脑神经细胞进行破坏。
已经去世的老教授选择培养林惜家也可能是有原因的,因为林的身上带有这种特殊疾病的基因,所以既能成为学生,又能成为研究对象。
这个也和林惜家一直想把丘梦熙作为自己的实验对象不谋而合。
林惜家作为一个冷酷的唯生产力、唯物主义者,肯定不会放过丘梦熙这么好的实验品,因此偷偷换掉了补充蛋白质的气体,加入兴奋剂,为的是实现让人类不用睡眠的反人类试想。
最终,丘梦熙和被实验的小白鼠一样开始了自残自食,林惜家也开始食用丘梦熙。
为什么这个时候林惜家要吃丘梦熙呢?
一是林惜家也是特殊失眠症患者,经过这么长时间失眠的积累,并在丘梦熙自食血淋淋的刺激下,终于发病了。
二是林惜家对丘梦熙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丘也对林进行过诱惑,所以林就通过把丘梦熙吃掉,来表现自己的占有欲。
吃掉异性也有过真实的心理变态案例。
有很多人提到苏联的剥夺睡眠实验。
这种说法都市传说占的成分更多一些。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说法,是因为苏联的神经学实验走在世界的前列,且国情较为特殊,例如著名的巴普洛夫实验,切开狗的唾液腺,连接上导管,而且,巴氏试验还曾经用儿童直接进行实验,十分残忍。
至于使用药物使人类长期不睡,也是有实例的。
纳粹德国就是通过让士兵服用冰毒的方法,让士兵保持长时间的兴奋状态。
但是,纳粹德国的飞行员服食冰毒之后飞行事故连连。
因此《失眠》应该是参考了历史上的某些实际案例,野心并不小,但是导演、编剧,并没有驾驭这么复杂题材的能力。
众所周知,失眠是现代社会常见的都市病,失眠的原因各种各样,病因也五花八门,以此作为突破口,值得赞赏。
但是,失眠和做梦都是非常难以驾驭的精神现象。
能够把“做梦”拍好的,大家能够想起谁?
没错,诺兰的《盗梦空间》。
多重梦境、人造梦境,诺兰的野心和能力匹配得上,因此创造了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佳作。
《失眠》也为“失眠”这一精神现象的电影化进行了大胆探索,希望以后有编导将这一题材拍得更深,拍得更好。
这部新作要拿来跟《人肉叉烧包》和《伊波拉病毒》比较,无论如何都是不公平的,毕竟现在不是90年代,无拘无束的电影拍摄环境,甚至是宽容的社会环境都早已不复存在。
不过邱礼涛这个剧本里前半部分的创意构思仍然秉承其大胆放肆的作风,从严肃的科学理论入手去揭开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情节,吸引力无可比拟。
可惜的是剧本后半部分开始难以为继,男主角透过灵媒找寻死去父亲,而道出日军侵华那条故事线索处理得不够从容,渐渐暴露出港产片制作的弱点:逻辑不通的剧本。
这种在黄金80-90年代盛行的做法尚可原谅,但到了21世纪还是老样子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分明是科学理论的探究,最终不免还是得回到传统的怪力乱神小格局里,实在有点可惜了这个创意十足的失眠题材。
最引人注目的仍然要数黄秋生的演技,他演绎起这类角色实在得心应手,简单的台词可以体味出暗藏的威慑力,司空见惯的动作与眼神,竟让人感受到毛骨悚然的战栗感,可谓名副其实的影帝,而且这部戏更一人分饰两个角色,各自性格的迥异与共通处都演绎得精彩绝伦。
另外,不得不提影片在美术布景与服装设计都做得相当讲究,尤其准确地是还原出90年代初那种特殊的时代感:女士烫发、男士服饰、BB机、初级电脑配置、咖啡厅餐厅等等细节都让人恍如时光倒流。
相比之下,对日本侵略段落的美术设计比较粗糙,历史感不够鲜明。
不过导演在处理慰安妇这个敏感话题方面做得比较含蓄,要放在90年代拍出来的话,必定又会搞得像三级情色片那般不堪入目。
据说导演是为了尊重慰安妇而做出的决定,凭这一点我对邱礼涛的好感又增多一点。
他跟那些只为个人趣味或商业利益而不顾一切的导演有着泾渭分明的界线。
从哪里能看这个电影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 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你看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从哪能看
不论是1993年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还是1996年的《伊波拉病毒》,邱礼涛加上黄秋生这对组合将变态杀人狂的角色打磨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邱礼涛的导演,黄秋生的表演。
即便电影中存在着不少诸如碎尸、强奸等限制级镜头,也有不少人就是冲着这些镜头来看的,但是电影的最核心仍旧是黄秋生饰演的那些角色的变态和癫狂。
时隔多年,这二人再次合作,带来了《失眠》。
首先从制作上来看,不清晰的画质一出现就给人一种正宗港片的感觉,当年徐峥的《港囧》再怎么模仿港片的镜头也仅仅是像,而非正宗。
故事比较简单,但是剧情方面比较复杂,直到电影结束整个逻辑依旧不是很顺畅。
前半部分倒无大碍,讲黄秋生饰演的林惜家是一名精神和睡眠方面的专家,并在大学任职。
电影里表现了部分黄秋生给学生上课情节,以及和学校讨论自己申请的研究项目的启动资金问题的情节。
黄秋生饰演的人物林惜家在这些唯一能够表现其身份的地方其实并没有表现出其造诣,作为一名国内顶尖的而专家,并在大学任教,讲了半天也逃不出那么几句诸如“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等睡眠方面的常识问题。
为了配合黄秋生的范儿,还有学生向其提问,看起来挺尴尬的,让人怀疑这会不会是一群智障。
随后便是前女友来访,连上了开场的DV拍摄画面的情节,原来前女友一家有失眠的遗传症状,失眠后极其痛苦,最后没什么好下场。
前女友提前来求助,希望自己不会有那么一天。
然而那一天很快就来了。
到此的剧情还算正常,有因有果,逻辑畅顺,也有些重口味镜头,比如黄秋生溜进太平间偷走前女友刚死的大哥的大脑,装在榴莲里快递回国以做研究。
但是当黄秋生没什么头绪时,想起了其父亲最后也是失眠导致的死亡。
于是前面还一本正经的说要用科学的精神来探究失眠症的原因,还要探索出怎样才能让人们不用睡觉也能不困的方法。
但转身就去找神婆请死去的父亲回来讲讲死前的事情。
到这里,整个故事开始混乱并且毫无逻辑可言。
这一个故事中,林惜家的父亲林醒依旧是由黄秋生饰演,林醒的父亲是清朝官员,躲避慈禧逃到日本,在日本长大,后回国。
在一次日本人抓捕慰安妇的过程中,黄秋生被田中大佐带回,要求林家栋饰演的汉奸带着他做事。
随后林醒即便给邻居送米送肉,也被人当作汉奸对待,但是,送去的米和肉也并没有被拒绝啊。。。
林醒一次趁人不注意,放走了四个小姑娘,但是最后只有一个人跑掉了,这个小姑娘在后来林惜家的故事中也出现过,是个老婆婆。
慰安妇的出逃导致田中大佐震怒,说跑了四个,就再抓四十个回来。
于是日本人挨家挨户的抓姑娘。
由于此次抓捕行动完成出色,田中大佐让林醒选一个姑娘带回去,最后林醒选了孪生姐妹的妹妹,田中大佐就留下了姐姐。
但是当田中大佐准备施以暴行的时候,姐姐的右眼从头发下露了出来,如妖怪一般吓人。
田中因为此事又修理了汉奸一顿。
汉奸气不过来,带领一队日本兵对姐姐进行了凌辱。
林醒再来的时候,姐姐已经不成人样了。
姐姐质问林醒,为什么选择的是妹妹,但不管林醒说什么,姐姐依旧认为这就是命,她认了,但她绝不向汉奸妥协。
于是对着林醒下了失眠降,随即死去。
之后林醒一直能看见死去的姐姐,最后不堪容忍,终于发疯,一刀就砍掉了早与之结为夫妻的妹妹的头颅,而后,提着刀一路走到日本领事馆,阉掉了田中,割下了头颅,提头走了出来,对姐姐说冤有头债有主,他已经为她报仇了,所以后来汉奸及其后人都有失眠的痛苦。
在连杀一群日本兵后,被乱枪打死。
这就是整个林惜家父亲的事情,讲完了林醒,却丝毫未提林惜家。
林惜家在前女友的资助下终于开启了自己的研究项目,但是其选址十分偏僻,说是便宜。
前女友自告奋勇前来当志愿者。
林惜家每天定时给前女友吸入一种气体,说是气体蛋白质,保证其不睡觉也不至于因蛋白质结构破碎而出现问题。
而后前女友的状态越来越奇怪,但丝毫没有说出这是为什么,林惜家换了一种气体后,加快了其吸入的频率。
最后前女友竟变成当年姐姐的样子,右眼是诡异的妖瞳,左脸腐烂一大块。
没过几天前女友就开始啃食自己的小臂,吃的津津有味,最后黄秋生也加入了进来。
被一早来实习的学生发现,被警察抓获。
影片结尾,这个地址就是当年姐姐死后从乱葬岗找回来下葬的地方。
而后,年轻的林惜家因为经常看见死去的姐姐,所以心中对奶奶不满,用枕头闷死了老人家。
电影结束。
看到这几乎是摸不着头脑,剧情的发展十分混乱,虽然每一部分都讲清楚了,但联系起来就完全不明白前因后果。
也许是林惜家从小看得见死去的姐姐,然而每次都被奶奶硬拉着去坟头给她送花,常年积累精神变态,最后发现与死去的姐姐有联系的前女友,其实是当年汉奸的后代。
林惜家将其软禁,气体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用,只知道能使人亢奋,但前女友被死去的姐姐附身是一定的,最后林惜家大仇得报,黄秋生依旧是最终大boss,恶鬼完全不算什么,仍旧被算计到死。
其实放在上个世纪,港片逻辑不足的情况并不少见,但那个时候似乎无所谓。
但到了今日,一部电影故事是核心,而故事的基础则是顺畅的逻辑关系,不论叙事方式如何,至少在时间线上,这个故事应当是通畅的。
但既然是“邱礼涛+黄秋生”,权当怀念吧。
这并不是部cult小众电影,相反讲了个很大的主题:普通人被迫做汉奸的无奈,其中又详细刻画了慰安妇的悲惨。
乍一看情节很“正”,但其实这只是外壳,内在却是惊悚恐怖向的“诅咒”,通过双胞胎妹妹的下降头,才引发了整部剧不同角色的失眠情节。
不过个人感觉电影的叙事是非常混乱的。
下面我结合我的猜测,列几点电影里展现的不太清晰的地方。
1. 双胞胎姐姐的异瞳是他父亲“故意”塑造的,以让她代替男丁延续茅山法术,或许里面就包含失眠降头。
2. 整个电影前90%都在“假装”是现实科学和迷信的斗争,但看到最后十分钟你会发现:我靠,这就是部百分百的非现实灵异恐怖片,并没有对失眠做出任何科学解释。
3. 男主的失眠“不是”遗传,而是被下降头,这可以从最后一个场景推测,他责备奶奶让他去乱葬岗,因为就是那时候他被顾家姐姐下降头的(虽然她姐已经死了)。
4. 关于女主,她身份很明确,就是片头一家人的后代,但这家人和男主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没讲出来。
这就很有问题,因为全片看完,对失眠症的描述很明显,就是顾家姐姐下的降头,那么问题来了,女主一家人准确的说是女主的父亲,究竟是怎么被下降的呢?
5. 难道说,女主父亲是当年在慰安场所工作的中国人?
(或者就是林家栋演的会长?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女主要找一个和顾家姐妹长相如此相似的人演。。
6. 亦或者男主和女主的失眠并不同源,不过这一点实在没找到什么支撑。
7. 关于顾家妹妹被男主砍头的情节,我感觉是不是也是顾家姐姐临死前的降头中对妹妹的怨念所致,因为实在搞不懂妹妹被杀的必要性,除非是剧情需要。
8. 男主到底是什么心态?
我个人认为他依然是被诅咒影响的,最后实验室选址在永泰坊,就是当年顾家姐姐坟墓所在。
最后的吃人可以理解为是降头所致,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片中所谓的科学解释:因为小白鼠也出现啃食现象。
9. 男主是不是好人,在我看来不太像,杀死奶奶,偷走病患大脑,诱骗女主来做实验,都是有他目的的,或许他一开始就知道会导致最后的结果,也可能他不知道,是女主最后的行为刺激了他。
9. 那么问题来了,女主最后啃食自己的手臂,是幻像还是真的?
我个人倾向于是真的,毕竟男主一直给女主输送致亢奋的气体,导致她能睡也睡不到,美曰研究实质是男主对实验的孤注一掷,他必须让实验继续。
(如果是幻想,那可就过于灵异了,和片子的科学基调不太符)OK, 写到这里,可以发现虽然问题多多,但字里行间的情节还是非常丰富的,能流畅自然的串接这些剧情,也实属不易,当然讲好这个故事就显得难上加难。
题材上讲,它更像是《大块头有大智慧》这个电影,现实的地方很现实,诡异的地方又很诡异,不过本片真实尺度爆表,恐怖氛围更加浓厚。
所以整体上算得上是个好故事,但呈现的不太完整。
珍惜吧,据说这是黄秋生最后一次接触这种恐怖题材了,黄的上一部惊悚片,我印象中还是《死因无可疑》,惊悚还在,恐怖却无。
Peace.
衝著黃秋生去看的【超喜歡他】。
對血腥免疫的我看這個當然本來沒什麽不良反應。。。
但到了衛詩雅那個強暴戲,我最見不得強暴戲啊。。。
而且後來還被林家棟抓去做“掛牌”慰安婦,拍攝場面超級慘【聽衛詩雅的慘叫真的超心疼⊙﹏⊙】。
最後當然是一鍋亂燉的血腥戲,當時就有種感覺是拿抗日的劇情洩憤而拍的。
尤其是那個日本軍官被閹掉。。。
特麽居然不打馬賽克【當時就orz了。。。
那東西真的很難看】,並且還要塞進軍官的嘴裏。。。
依然很喜歡黃秋生的作品,他之前演的《無間道》等電影裏都是強勢、正義的角色,現在要演一個懦弱的男人,為了家庭而做了些不好的事,但還是救了一些人,還為救不了的人而感到沮喪和恐懼,這類角色是非常矛盾的。
他真的演到了那種程度。
以及,衛詩雅在這部片的化粧我很心水,還有那個陰陽眼。
衛詩雅的聲音超甜~
文 | 乐一狸邱礼涛与黄秋生的黄金对角,从口碑炸裂影史经典《八仙饭店》,到借势应景中规中矩的《伊波拉病毒》,再到虎头蛇尾言过于实的《失眠》,折射出香港电影的下行困局。
无论是突然闪现的烂脸鬼影,还是真实记录的DV惨案,都在指向某种神秘的邪恶力量。
但最后,除了日据时期的凶残怨念拍得较为精彩,其他部分如逆科学研究、乱葬岗刨尸、失控屠杀的部分,完全可用唯物论解释:当一个人长期缺失睡眠,就会引发各种官能障碍、认知错乱甚至幻觉。
而若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过度惊吓或迷信误导,则有可能与精神疾病相伴终身。
此人一旦获得社会地位或科学权威,则有可能利用手中职权危害跟多人。
一个简单的人所共知的生物原理,被血腥杀戮和暴力悬疑包装成cult片,看过毫无恍然大悟之感。
■21:4023:20,看完了昔日香港B级惊悚片“黄金搭档”邱礼涛+黄秋生的新作《The Sleep Curse(失眠)》(香港/2017),影片用超自然的冷酷视角和两代人之间因战争埋伏下的恩怨情仇,深入探讨了有关于“特殊精神性失眠症”的前生今世,作品在香港刚一公映便招来争议不断,级别被定级为“三级”。
这部多年不见纯香港制造的血浆暴力话题性恐怖作品,相当赤裸的在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邱礼涛和黄秋生的经典电影《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和《伊波拉病毒》致敬,甚至将其统称为一个完整 Cult 电影系列都不算为过。
影片中血肉横飞开膛破肚的桥段比比皆是(阉割、切脑、强暴、咬鼻、生吃、砍杀……),以至影片中出现的所谓孤魂野鬼都只是小罗罗级别的次要存在。
人心的残酷以及对于道义和正义的殊死抗争,邱礼涛运用复杂的人设(两代人之间因太平洋战争而缘起缘灭的惊人连带关系)和无法回避的战争历史暴行,将苦难人间的疾苦和血腥残暴的杀戮升级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恨之有因,杀之有果”的罪孽,埋藏在一个被“伪科学”和神鬼附体的疯狂故事中逐一揭露出事件的原委。
影片的节奏与拍摄手法固然有着些许类型片为了寻求爆点的炫技娱乐成分,邱礼涛对于故事核心思想的把握也并非尽善尽美,但是影片其中所着力刻画的冤与怒、爱与痛,只有强忍恐惧睁大眼睛领略全片细枝末节之后,才能真切的体会到《失眠》所带来的邪恶力量真实的源头,那并非只是题目中“睡不着觉”那么简单,它根本的来源是善恶之间一线之隔的绝地反击,也来自于恶魔藏身的心底之处最疯癫的世代诅咒。
2017年最重口的香港电影,当之无愧……话说,诗雅的美瞳戴的可够逼真的😎。
【评分:7分/10分】
自从1987年首次执导《靓妹正传》迄今,邱礼涛已经执导了近七十部电影,产量之高,放眼同期华语影坛,难有匹敌者。
2017年更是不折不扣的邱礼涛年,总共有他执导的四部长片上映,放眼世界影坛,大概只有日本的cult片同道中人园子温可超越之(2015年园子温有六部长片在院线公映,冠绝全球)。
邱礼涛执导的近七十部电影中,主要类型以恐怖片与警匪黑帮片为主,邱礼涛最着力的肯定是恐怖片。
首要原因自然是恐怖片成本低廉,有固定观众群。
更重要的是,在一定可发挥的空间之下,邱礼涛可以展示他不同于寻常恐怖片导演的特殊一面。
这一面便是身为岭南大学文化研究哲学博士的邱礼涛不断借影像发出的无政府主义、反抗强权、追求平等公义的理想主义主张。
即便是近年来港片式微,邱礼涛在有限的条件下,始终不放弃任何一次表达的机会。
关于性工作者议题的《性工作者十日谈》、《性工作者2 我不卖身•我卖子宫》、《雏妓》,关于政制议题的《选老顶》。
即便在《拆弹专家》这样的警匪大片中,邱礼涛也会嵌入一些出人意料的有关香港议题的社会性思考。
而在《叶问:终极一战》中,邱礼涛有意识的与王家卫《一代宗师》浪漫史诗化风格拉开距离,代之以洗尽铅华的风格重写晚年叶问的冷暖人生。
只是因为制作成本原因,影片的表达未竟全功。
对大部分港产片影迷、cult片粉丝而言,邱礼涛的代表作必然是与黄秋生合作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后文简称《人肉叉烧包》)与《伊波拉病毒》。
《人肉叉烧包》之所以成为经典cult片,当然不是因为影片的残暴指数如何爆表(同期的港产三级片比之残暴者大有所在),而是影片很特殊的一些处理方法。
黄秋生在影片中扮演的变态狂魔陈子良,与通常港片中的恶人、三级暴力电影中的不死恶魔(以成奎安、曾江、吴志雄、吴毅将为代表)相比有很大区别。
香港电影中同类的恶人普遍是处理成犹如京剧里的脸谱式、标签化造型,但真实社会空间中的恶人,其面相往往会与想象的有较大落差(可参照去年落网的甘肃白银案嫌疑犯高承勇、今年四月初落网的浙江22年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嫌疑犯徐利)。
《人肉叉烧包》最别出心裁之处有两点,一是黄秋生将陈子良演成了一位童心未泯的未成年罪犯,造型甚至有喜剧感,杀人过程犹如儿童游戏,罔顾世间人伦法则;二是表现主义风格展现底层人物扭曲的反抗意志,影片中警察角色的塑造耐人寻味,一些刑讯逼供的戏份夸大了陈子良孱弱的一面,强化了反抗的意志。
反政府主义是英文单词Anarchism的通译,但与真实原意有一定落差。
词源为希腊语单词“αναρχία”的Anarchism的原意,是没有统治者的意思。
所以这种激进的反抗主张,所要多抗的对象并非简单的仅仅是有所具体指向的政府。
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学意味,使得《人肉叉沙包》脱离了单纯的消费暴力快感的cult片俗套。
也正是因为拍片甚多,质量难免层次不齐。
邱礼涛有时甚至会拍摄一些低端至匪夷所思的电影。
譬如《凶手还未睡》(2016),念旧的邱礼涛邀请了影视演出经验并不丰富的歌手许志安担纲主角(二人在1994年便合作过《梦差人》)。
电影围绕绑架悬案展开,邱礼涛试图用“或然率”的科学理论讨论作案动机,这当然是他社会学思考的一部分。
但由于制作条件的极端寒酸、剧本的草率敷衍、演员稚嫩的演出,导致影像效果连寻常的电视电影都不如。
邱礼涛2016年接受香港电台电视节目《好想艺术》采访时曾坦然表示,入行前,最想拍摄的电影是《黄土地》、《童年往事》,但真正入行时发现香港的环境不允许拍摄此类电影。
之后便要学会说服自己,如何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在既定商业法则中表达自我意志的方法,“别人为何贸贸然要让你拍一套电影呢?
”。
最重要的是,邱礼涛表示他的创作观念是让电影出世,“如非有人焚书坑儒,电影的寿命一定比我长。
这就是做创作的价值”。
这大概也是一旦有机会,他便会选择用恐怖片的方法表达极端看法的另一原因。
从成色来看,《失眠》确实让人有穿越感,在黄金搭档黄秋生的配合下,邱礼涛二十多年来终于有机会再现《人肉叉烧包》、《伊波拉病毒》式的暴虐癫狂美学。
影片的残暴指数,横绝新世纪港产片、华语片!
开场部分,黄秋生扮演的医生将血肉淋漓的人脑取出,装入清空的椰果中的场景,必定让非恐怖片影迷有着强烈的不适感。
诗雅扮演的逃难少女的假眼造型亦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
当然最令人目瞪口呆的场景,必然是结尾部分。
血肉模糊的黄秋生又是生吃人手,又是割日本军人的阳具。
影片中实实在在的出现了阳具镜头,并且是特写。
要知道港产片中出现阳具镜头的场景实乃凤毛麟角,唯有一些打真军的电影(《血恋》,1995)中才会有。
影片还设定了日军占领香港的历史背景。
这是华语恐怖片中比较多借用的一类背景。
香港开埠以来、改行电影三级分类制度后,首部被评等为“三级”的香港电影《黑太阳731》,便是借用了这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次依然有历史化段落,影片的制作条件也不富裕,但《失眠》的美术制景效果倒是比高度“影视基地美学”的《叶问:终极一战》优良许多。
日军占领段落,影片广泛使用了夸大的暗黄色调,甚至一些人脸也被故意涂抹成了蜡黄色,这种肤色导致演员很多时候像是僵尸。
历史,皇军,僵尸这些表意化的概念因为这层色调被有机的统一到一起。
也是在这种高度吸睛效果的主色调的干扰下,观众会忽略掉一些道具制景方面的缺陷。
这是低成本制作因陋就简的聪明法则。
当然这一些都是表面化的cult片元素,邱礼涛肯定不会仅仅满足于此。
《失眠》的主题有着非常邱礼涛式的反社会的敌托邦(Dystopia)设计。
主角林惜家教授致力于破除人类睡眠习惯的医学研究,这种研究试图打破人类千年来形成的惯性化生理机能,试图让人类可以无休止的工作、学习、娱乐、创作下去。
林教授的这项研究计划后来被以反人类的理由否定。
此外,林教授甚至用狮子和大象睡眠时间的多寡打比方,说明脆弱的、被捕猎性的动物睡眠时间比较少,换言之,动物之间的睡眠时间是不平等的,人类同样如是。
这自然是代表了邱礼涛一贯的对平等主义这最基本的左派知识分子理念的追求。
再来看影片更大的更重要的主题,即因果循环报应。
林医生之所以会陷入对睡眠的执念,源于父亲当年作汉奸时迫于无奈仅仅救助了孪生姐妹中的妹妹,姐姐被日军凌辱后深觉命运不公于是下蛊报复。
这种强烈的反抗色彩是邱礼涛恐怖片的鲜明特色。
有着深厚剧场功底的黄秋生在本片中依然展现出了远远超过绝大部分香港演员仅仅局限于自然本色效果的演出法则。
以影片开场DV视点部分结束后出现的第一场恫吓戏为例,通常角色看到心魔鬼影后会吓至仓皇不知所措,但黄的演法,是先有自然出现的惊吓状,但随后迅速恢复正常,镇定走出实验室。
这是一名接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理性之人应有的表现。
此外黄在展现林教授变态、狂暴、孤傲一面的时候,仅辅之以偶然出现的小细节。
一句简单不带鲜明感情色彩的“stupid”就清晰表现出角色理性外表掩盖下疯狂的内心世界。
当然《失眠》的缺陷也是异常明显。
这也是邱礼涛电影的通病,仅仅因为一个概念,一个要发出的声音,就强行因势而起。
影片的因果报应循环主题与反人类、反社会的科学实验主题之间,不仅没有联系,而且形成对立,二者完全是强行被嫁接到一起。
林教授的这条线索也是问题多多,他去马来西亚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治疗睡眠术的本领,受害者的女儿依然执念于他有点牵强。
醉心于科学实验的林教授为何会找灵媒问询父亲往事也是一大疑问。
最重要的是,这条线索的高潮位完全是而为了高潮而高潮。
林教授走入癫狂的过程缺乏有效的铺垫,最后的爆发逻辑上让人莫名。
这些缺陷其实也是大部分cult片会出现的缺陷,邱礼涛这一次没有在既定的恐怖片程序之下,将他擅长的社会思考与激进的美学形式妥帖的到联系到一起,这可能也是长久没有拍摄超大尺度恐怖片手生的原因。
自从看完了黄秋生老师的人肉叉烧包我就觉得他的演技是精华到骨子里的,后来的伊波拉病毒黄老师更是把一个穷凶极恶的罪犯表演的玲离尽致甚至能够让人觉得他是本色出演。
但是这部失眠所展现的艺术感染力和电影节奏已经远不如当年的伊波拉病毒了,电影中黄老师饰演的角色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变态,电影最后林醒的突然发疯也会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可能是人们对于睡眠并没有过多的研究并且对于人不睡觉究竟会变成什么样没有过多的认识,总之我觉得这部电影更像是直白地展现人性的丑恶而不是给观众反胃的变态作品。
黄秋生的演技不愧是影帝级别!
天惹,我万万没想到中间突然开始拍慰安妇?跟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冤有头债有主诅咒一代传一代”这种女鬼复仇梗套上日本侵华背景再穿越回现代下一代受咒厮杀真的很酸爽……关键词,失眠,伪纪录,怪病,诅咒,开颅取脑,女鬼,日本侵华,慰安所,双生仇,嫉恨,诅咒,割丁丁割头,人体实验,生吃,一锅乱炖😂
乱世好人难做,菜刀丧尸伺候;失眠科研化作国恨家仇同类相食。大部分时间都好烂,但结尾暴走还蛮开心
本身好好的故事,这个收尾也太瞎扯了
电影不怎么样,英皇不捧卫诗雅真是个错误的决定
这不就是欺负老实人吗?三星半
一群神经病演绎的变态血腥b级片。
港产片 邱禮濤 林家栋 经典 黄秋生 切掉! 大刀向鬼子的 __頭砍去......8.1/10 草莓醬加叉燒應該挺好吃....
两个女主都不搭
如今还在坚守纯港片的导演还有谁?前期以为是灵异与科学相驳之类的剧情,结果转到抗战时间,忽然觉得这是近几年纯港片中难得一见的“大投资”,且故事走向摸不着头绪。收尾的时候风格突变暴力血浆最后竟然变成了《生吃》。港味够了,很满足,故事差了点。三星半
简直怀疑美术是两个班子,jb做的特别真,一把菜刀却充满泡沫感,黄秋生的头套好假,想起了叉烧包时期的邱礼涛,看到中间小粉红气爆炸,几乎以为是反战主题了,演员挑的没话说,诗雅不红没道理。hkiff首映黄秋生本人太帅。(连刷两天吃人主题,发个肠仔也是吃的毫无压力)
哪怕黄秋生演个大学教授,她一出场我还是感觉不寒而栗;看完后果真还是应验了我心里所想,这个角色除了他,也没别人了。
有点反感女的傻逼,是个人都下咒。应了她的话,这是命运。嫉妒心让她把自己妹妹也杀了。笑死。
脑仁放榴莲里带走 yyds
黄秋生“变态”三部曲全部已看
如果是要走cult风格,邱导这一次并没有很成功。而且,邱导从什么时候开始,对JJ情有独钟了?重生也有类似的桥段。我是不太懂那几个特写镜头的必要性。
其实反而我觉得全片最难看就是最后十分钟。根本没有伊波拉和叉烧包那种人被逼到极限做出的反抗。变态如果没有任何理由或者是什么鬼上身别说切jiji吃人肉了。你就是再来一次伊波拉和叉烧包也不灵啊!
哇,好久没看到这么直白的片子了,仿佛回到人皮灯笼时代的黄秋生。一开始剥脸皮取大脑到高潮部分林惜切军官JJ塞嘴里、剁脑袋,非常干脆利落。其他什么失眠研究、降头算是噱头,冤鬼索命是双线剧情,可以理解为失眠造成精神错乱也可以解释成冤鬼复仇。
居然有被吓到一点点,期待邱礼涛再拍恐怖片
HKIFF 朋友临时的赠票 第一次凌晨在香港看三级片 会想起儿童时期看的鬼片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