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收获
Bitter Harvest,乌克兰悲歌(台),苦涩的收割,Devil's Harvest
导演:乔治·曼多陆
主演:阿奈林·巴纳德,巴里·佩珀,马克斯·艾恩斯,特伦斯·斯坦普,萨曼莎·巴克斯,理查德·布雷克,汤姆·奥斯汀,凯茜·基拉·克拉克,塔梅尔·哈桑,露茜·布朗,尼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俄语年份:2017
简介:真实历史改编,揭开不为人知的种族灭绝真相,关于爱与荣耀,抗争与求生的壮烈篇章。 二战前夕,随着史达林的共产野心扩大,推行了农业集体化的行动,造成了乌克兰出现严重的饥荒。一名年轻的画家尤里(麦斯艾朗 饰演)在饥荒、监禁和酷刑的环境下奋力求生,试图从这场“饥饿屠杀”中拯救他青梅竹马的爱人娜塔卡(萨曼莎巴克斯 饰演)。..详细 >
基本如实再现了百年前那场人为的乌克兰大饥荒。不知道何时中国能拍出。
故事真实,但编辑拍摄的一般,没有深度,表现得太过平实了。
不好看
鱼骨头 看过 2017-04-19为什么乌克兰人民要说英语?这种苦难不止发生在乌克兰。可惜电影拍得不够力度,脸谱化的人物,平铺直叙,控诉又太过直白,辜负了美丽的画面。两星半。
好尴尬呀……
苏联解体的真相之一
灾难深重的乌克兰。
英美拍的乌克兰大饥荒,隔靴搔痒
唉……
这是关于 那段历史的描述!
也就是有点心疼Max Irons而已。言之凿凿所谓“真实历史改编”,却用满满的主观恶意把颇值得深刻检讨的历史进程掺杂进汗牛充栋、车载斗量的私货:带有个人生活史性质的Yuri的人物塑造存而不论,一旦涉及历史大背景就见缝插针的植入偏见——用自由主义叙事置换民族主义叙事尚且可以理解是要讨好欧美观众,无原则的刻意歪曲、丑化真实历史背后的动因以逞一时之快却只能消解历史运动自在的厚重感,而且是在并不能提供任何更有价值的思考。加拿大出品、英美演员和英语表演这些都没有问题,在乌东问题陷入僵局的2017年由乌克兰人Richard Bachynsky Hoover投资拍这样一部刻奇而谄媚的电影才是问题——讲认真的,即便不计较其中政治色彩过重的丑化苏联的内容,乌克兰式的自我标榜也让人怀疑这个民族精英阶层的智商。想借此黑中国的,麻烦绕道死个妈(直球)。
将苦难符号化的流于表面,故作深沉的批判,感觉很不到位。
真实历史改编
乌克兰真是命运多舛!(片子过于宏达叙事,快进。)
第三十四。中间隔了好久,只记得好像是闹饥荒来的,只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一代,没碰到饥寒交迫,没遇到天灾人祸。
700-1000万乌克兰人死于斯大林人为制造的饥饿
看了很多关于这个事件的解说,感觉就是没有调查研究一味的用狭隘的思想去做事,结果就是高层以为是这样的就让下属去做,下属给了虚假的信息并得到一个对于虚假信息相应的命令,出来的结果就是完犊子,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局面无法收拾,最惨的还是老背兴,被饿死被迫害死的不计其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就这么成了牺牲品。我也好像听过亩产多少万斤的事儿(你懂得)
苏式农庄集体制太违反人性,农业是要给工业出钱,让工业反哺将来,但是也应该是通过税收、其他经济手段实现,而不是一刀切的计划。
苦难应该被铭记
小男孩儿跪在母亲坟前,脸贴着轻轻抚摸的那一幕,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