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骨骨折是什么概念,整个手掌无法用力,无法握拳,更别提疼痛难忍了。
跟腱割断什么概念,小腿无法用力,无法行走,更别提发力和跑步。
后脑被爆,颅后骨开放性骨折什么概念,昏迷不醒,手脚无法行动,甚至死亡。
可是就是这三种伤都齐了的大叔,居然活蹦乱跳地杀了药店老板,上厕所的警察,多年经验的侦探,掳走年轻女子并且奸杀。
好吧,就算你开挂无限血攻击力无限,也别把一个有三十多年重案组经验的退休探长写成弱智啊。
这探长还把凶手的照片找了出来给女婿,怎么就认不出这个假装送快递的,浑身是血的凶手了呢?
既然片名叫看见魔鬼,那这个凶手就是魔鬼吧。
可是最后被帅哥用潇洒的越野车虏去,怎么就温顺地躺在了帅哥的大腿上不动了呢?
帅哥开着车直奔你住宅去,那可是准备要你的命啊,怎么手里还拿着刀的你,受了重伤还能连杀4人的你,这回就乖乖地躺在了帅男的大腿上,静静地等着他开车把你带走了?
开的挂突然崩溃了吗亲?
影片里面bug太多,整的崔岷植跟超人一样,腕骨断裂,割断脚筋,铁棍爆头,就是没事,每次都能成功杀掉老人就算了,韩国的女人都是这样的铁脑瘫加运动废物?
对付一个受了那么多伤的人,你打不过,你应该能跑吧,还有最后那个重案组组长,你不是知道他长什么样吗?
就算你忘了,还别说你曾经是个重案组组长,就算你是个正常人,一个那样身上有血,表现的那么不正常的人说他送快递,你就真开门了?
再说一个,成年人的咬合力大约是30kg50kg,上下颚闭合力更是60kg以上,你能徒手给人家撕裂咯?
要不就是我误会导演的意思了,这是个科幻片,说实话除了对人性矛盾点的描写还有两个主角的演技,整部影片没有一点可取之处,看个乐呵还行,真去认真看的话,那就有点侮辱观众的智商了,在这种复仇题材上,这部电影名过其实。
《看见恶魔》。
8分。
金知云编剧、导演作品。
李秉宪、崔岷植主演。
极度变态、血腥。
不建议心理脆弱者观看。
李秉宪饰演的青年警员的未婚妻惨遭杀害并被肢解,在老警官岳父的线索下,找到了崔岷植饰演的变态凶手。
但复仇心切的警员并没有把凶手绳之以法,而是反复虐待他、羞辱他,像狩猎般玩弄。
过程中凶手残暴本性不改,不断的杀害、残杀无辜。
最后一次,凶手成功摆脱追杀,反过来残杀警员的家人。
于是一场终极复仇展开。
韩语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敢于直面被放大的社会矛盾、人性黑暗以及制度腐败。
这是一部漏洞颇多的电影,但并不影响它的优秀,它的血腥、暴力、阴暗反而给它增添了真实加了分。
以暴制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华语电影差距实在太远。
说到这部电影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它因充斥了大量的暴力血腥和性的画面而成为韩国首部被限制上映的商业影片。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惊喜,这恐怕是我看过最刺激的电影了!
像最新的几部《电锯惊魂》算是虐身的片子,不管多血腥也是为了血腥而血腥的,看多了也就乏味了,《水果硬糖》那种算是虐心的片子,尽管情节设定很不错,节奏也把握得好,可是没有血腥画面还是不给力啊!
这部电影则不仅虐身更是虐心,毫不掩饰的暴力血腥画面倒在其次,剑指人心最深处的阴暗面和仇恨才是最为震撼的。
更为可贵的是,这部电影整体节奏很好,非常的引人入胜,虽然时间长达144分钟,观影过程却毫不乏味,反倒处处可圈可点。
之前对李秉宪不是很感冒,但是在这部电影里他的一袭黑衣加上那凌厉阴冷的眼神和迅猛的身手实在是看点十足。
在跟别人打斗的时候简直就是暴力版的甄子丹,因为这部电影毫不掩饰的暴力倒显得比《导火线》甚至是《杀破狼》里的打斗更爽快刺激。
另一个惊喜是《老男孩》(原罪犯)里的崔岷植饰演的反面人物,尽管李秉宪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上佳,但因为崔岷植的演技太过炉火纯青而被遮盖了。
崔岷植饰演的杀人狂个人感觉甚至比黑暗骑士里的小丑还要入木三分。
就剧情而言也是颇有新意,以往的犯罪片往往就是找出并追捕凶手的过程,这部电影则在开头没多长时间就达到了这个程度,而且本片才刚刚开始这场BT游戏。
到最后终于用最残忍的方法杀掉对方之后流下泪来——自己其实从开始就输了。
这部电影的感情戏部分实在是具有感染力。
看不惯有的人口头禅就是“烂片”。
那我问你,好电影的定义是什么?
揭露人性、社会阴暗面的就是好片?
或者说特效好、场面大的就是好片?
在我看来,是不是好片跟这些都无关,再有批判性和深度,如果电影的手法差,不能很好的表现出自己的主题则依旧是烂片。
电影跟书籍、漫画一样,都只是一种表达形式,而最终的目的就是打动人心——能打动内心的就是好片。
复仇之后所得到的依然是无尽的悲痛。。。
一个变态杀手很显然是一个恶魔,一个为了复仇使用残忍手段的人也像是一个恶魔,其实我觉得看见恶魔也许在暗示一些什么,比如我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一直也是咬牙切齿,想让金秀贤往死里折磨张京哲,当这个想法产生的一刻,似乎我也在一时间成了恶魔。
也许这也是我喜欢这个电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赞。
我很喜欢韩国导演金知云的电影,比如《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比如《甜蜜的人生》,这两部电影是我眼中的佳作。
金知云是靠拍恐怖片出名的,那部《蔷薇红莲》,还有《三更》中的《回忆》。
我觉得,他拍的恐怖片远不如黑色片好看。
(现在我就把黑色电影叫作黑色片吧)。
这家伙的骨子里应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绝望情绪。
说实话,这种情绪也经常蔓延在我的体内。
所以我才会在看完《甜蜜的人生》的时候,绝望得无比过瘾。
就在前几天,我孤身一人,在旅馆内看了《看见恶魔》,很高兴,玩了一把《好坏怪》后,金知云回来了。
《看见恶魔》很冷静,冷得吓人。
其血腥程度,赶不上彭浩翔的《维多利亚一号》,但就因为太冷静,反而让人觉得太过暴力。
我相信,冷静应该是黑色片的一个标准。
彭浩翔的《维多利亚一号》有点偏抒情了,所以黑色程度少了许多,算是一个惊悚片。
但《看见恶魔》就是一个标准的黑色片。
梅尔梅尔那样的黑色片中的黑色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和难以掌握的宿命结局。
《看见恶魔》不同,它的黑色完全来自人性,而人性中的恶,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
崔岷植扮演的是一个真正的恶魔式的人物。
不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坏人,也不要坚持说什么人都有好的一面。
在我认识的人中,就有彻底的坏人。
我相信像崔岷植这种彻底的坏蛋,肯定是有的。
他杀人完全是兴致所至,不分青红皂白,不分男女老幼,但从电影中看,美貌少女更对他的胃口。
他杀人的手法可谓简单粗暴,主要采用钝器,连续猛击对方头部。
电影没有交待他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
只有那些烂俗的电影才会交待人物是怎么变成这样的,以示看问题全面客观,妄图加深故事的内涵。
《看见恶魔》不那样,崔岷植生来就是恶魔,管他是怎么来的,他除了杀人,还是杀人。
这样真酷,而且让故事更加简单,更加纯粹了。
其实,导演主要想讲的是李秉宪的事,崔岷植的主要主要任务是杀人和被追杀。
让角色做好自己的事,导演是对的。
李秉宪自从演了《甜蜜的人生》后,他就和这类苦大仇深的角色卯上了。
在电影里,他挺好的一个女朋友被崔岷植杀了,他是警察,找到了崔岷植,要报仇很容易,但他没有,反而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
猫抓到老鼠后,往往不会马上吃掉,而是乐在其中地纵擒一番。
李秉宪低估了崔岷植的实力,他玩的这个游戏要了很多人的命。
李秉宪越来越疯狂,越来越像一个恶魔。
他终究是个好人,和恶魔玩游戏,只能比恶魔更疯狂。
那他为什么非要玩这个游戏呢?
因为他舍不得一下子就把仇人杀死。
仇人一死,他的生活目标荡然无存,生命失去意义。
他要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报仇雪恨的过程。
复仇的感觉很爽,太容易让人上瘾。
我思考人生,想自己活得如此没意思,可能就是缺少一个仇人。
《看见恶魔》该算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看的韩国电影。
虽然其总体质量比《杀人的回忆》差了一截。
崔岷植又奉献了一次完美的演出。
他几乎要成为变态杀人狂专业户了。
他不停地杀人,不停地施虐,又不停地受虐,堪称永远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可嘉。
全篇最不能忍的点就是当变态偷听到窃听器的事,从桥洞出来说让我猜猜你是谁吧,直接说出了她未婚妻的名字和地址,不明白为什么男主猜不到变态要干嘛,男主居然还得先去医院问变态他哥们他能去哪了???!
这不是好人不能和恶魔斗,而是蠢人别和恶魔斗。
而且对付第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时候简单粗暴直接把蛋敲碎了,对付变态居然不先切j,只弄什么手骨折挑脚筋的,导致玩猫鼠游戏的时候每次放风变态都有人遭殃,小护士还被猥亵了,还让变态和兄弟女人爽了一大把,更直接导致了女主妹妹的悲剧,如果你想要的是他的心理崩溃更应该从他最在乎的生理部位下手好么。
再说结局说了那么多折磨还是一刀痛快死,至于让他儿子和父母来看见他人头落地这事,我觉着一来变态真的在不在乎他们还两说(虽然电影里他一直说着别进来但主要是怕自己死,而且他的人设来说也根本不应该在意),二来他都死了真正留下阴影的不过是他孩子和父母。
虽然知道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虽然男主和变态演技都在线,但真受不了男主智商总不在线,如果他是因为善良或者正义感,那玩猫鼠游戏伤及无辜的时候要么就收手要么就应该再破坏一些老鼠的武力值,总之这场以搭进去自己为代价的报复失败透了,害了好多人都是因为男主自负和愚蠢。
因为看《新世界》,感觉导演水平很不一般,所以来看同样是他主导的《看见恶魔》。
但有些失望。
这部片子没有很高超的东西。
剧中想表达的东西,其实是魔在人心。
张京哲因为什么社会伤害不知道,大概是因为他受到妻子和社会的遗弃与鄙视,与自大的冲突,导致其一再变态杀人。
而李秉宪因为受到了伤害,要把自己的恨全部发泄出来。
此时李秉宪也已经“成魔”。
所以张京哲与李秉宪的斗争已经是两个恶魔的斗争。
李秉宪认为在张肚子里放上跟踪器,自己就会像个魔影一样随时随地跟着他,在心理上就能折磨他。
但他错了,张是一个成熟的恶魔,这种心理上较量不能让他恐惧。
相反,张还杀掉了李秉宪的岳父和小姨子,并准备潇洒的自首。
这一切都是因为李秉宪而起。
如果张京哲只是自己在猎杀,他是在逃避一种现实的失败感,并通过奸杀得到补偿,他的内心是虚弱的,他对自我的认识也是人渣。
但当李秉宪把他当成猎物时,他内心的存在感立即得到了满足,努力争取这场斗争的胜利。
张京哲最后没有成功自首,而李秉宪得到了折磨他的机会。
张京哲对肉体惩罚已经麻木,李秉宪没有办法,为了在心理上折磨他,他的魔性升级了,让张的家人亲手杀他。
这一点是成功了,张看到家人,既有愧疚感,又有被杀的恐惧感;既有见到亲人的喜悦,又有离开亲人的恐惧;既有被亲人所杀的遗憾,又有害怕家人因自己离开的痛苦。
从这一点看来,李秉宪的复仇成功了。
复仇其实一直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主题。
而我们每个人心中或许受过侮辱,都有着复仇的冲动。
但从复仇一开始,我们就开始成魔,魔在心中。
不过我也不主张人心向善,因为今天的中国本来就是群魔下世——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一位精通易经的老师推演出来的。
所以,守住自己内心的安宁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片子的缺点:1、情节较假。
李秉宪是警护要员,是理性和懂法律的,如果为了复仇想尽招数,应该是受过打击和挫伤的;2、色情不够,可能是我没看完成版,这种片子本来就是昭示人性恶的;3、张京哲成为打不死的小强,而岳父也毫无缚鸡之力,有点不太真实。
第一次错以为:一开始袭击爆胎女,我以为崔岷植是劫色,把她关进那个仓库当性奴什么地。
结果没想到他是虐杀,肢解。
在女人以腹中孩子的名义求他时,他脸上那丝毫不带怜悯的凶狠,第一次让人觉得背后冷飕飕。
第二次错以为:崔岷植又杀了同样装扮(丝袜+短裙+大衣)的女人时,以为剧情在模仿《沉默的羔羊》,因为看到他多次称赞女人皮肤好,以及自己照镜子扑爽肤水的动作,还有抽屉里全是收集的女性内衣鞋子等。
这时候我认定他是个变态,喜欢着女装,杀人是为了剥皮贴在自己身上,而且对女性没有性欲。
不过看到他意图侵犯女学生、并且也杀害男人时,我知道我又错了。
他根本没心理变态,只是单纯的喜欢杀人而已。
第三次错以为:第一遍李秉宪放过崔岷植时迷糊了,不明白为什么。
后来用猫捉老鼠的案例就解释得通了,捉了放放了捉。
李意图要让崔感到越来越恐怖,从心理上开始崩溃,从这里开始,我以为崔真的会崩溃,李多么高明啊,可我有又错了。
崔竟然感觉到了捕猎游戏中的快感,并很享受。
不然他不会在一次次被追捕后还有兴致勃勃的性欲,坚持不懈地要搞一炮。
这个游戏对于他来说,只会让他越来越兴奋,不停地勃起。
第四次错以为:我以为李秉宪有多么周密的部署,以为一切都在他掌握中。
没想到他全部希望只是寄托在那个植入体内的追踪器,凭此就以为自己能玩弄崔岷植于鼓掌之中。
结果呢,在一堆特写的大便里,我们看到了事态的突变。
第五次错以为:我以为崔岷植在报复事件过后会逃走,因为已经没有什么能束缚住他了,相比起来,李秉宪比警方对他更有伤害力。
但是他却自首了,韩国没有死刑吗?
他投靠警方还要站在个大马路上,明显就是在勾引李秉宪,而且在明显他的车子冲过来时,他还不摇不动,任凭自己被李带走。
第六次错以为:在崔被李彻底制服后,崔说:“你也输了,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威胁到我,因为我不懂痛苦,也不懂什么是害怕。
”我看到了李的绝望,他精心的复仇计划被李嗤之以鼻。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崔的儿子,我以为李会带来崔的儿子,在崔面前杀死他,意图让崔懂得什么事痛苦。
结果呢,回想起来李全篇都没有真正意义地杀死一个人,他果然不会杀他的儿子。
但是却让崔亲人亲手去杀了他。
这算什么啊?
不是说希望崔死了以后一样继续痛苦着吗?
结果把这种痛苦转嫁到他无辜的家人身上,算什么。
第七次错以为:在崔终于死掉的时候,以为李会轻松,会笑,会有复仇的快感。
结果他确实彻底崩溃地大哭,他才是最可怜的人,爱人没有了,连爱人的亲人都被自己的自以为是害死了,没人陪他继续玩这个猎杀游戏了,他很空虚。
那一刻,真的让观者也觉得像被切掉五脏六腑般的空虚。
在血腥度上真的很心悸,那种抡锤子狠狠砸下去的感觉比电锯惊魂那种赤裸裸的虐杀更恐怖,让人看着浑身发冷。
李秉宪用手生生扯开那人的嘴巴的镜头,真的吓到我了,那么猝不及防!!!
总的来说,算是那种即使2个多小时但也不会觉得闷,看完后也不觉得无感的电影。
就像吃了一场麻辣火锅,而且喝了很冰很冰的啤酒,又辣又凉,我喜欢。
“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深受这回事,针不刺到别人身上,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痛。
”女主死的不是一般的惨,男主非常痛苦并决定要亲自杀死凶手让他也尝到同样的痛苦,这样的悲痛和想法完全可以理解,凶手屡次犯案罪孽深重等等剧情铺垫的也到位,也让观众深刻认同到让这样的变态轻易服罪真是便宜他了!!
最后凶手那死法堪称残酷恐怖,我却觉得非常活该。
只是让凶手全家人来见证自己儿子和爸爸的人头落地也太残忍了吧?
非常牵强,太过故意,难道就为了增加点最后复仇一刻的手段残酷度还是想说明男主角真的已经扭曲的和那变态一样了?
此片力度够但深度却不够,很多安排自相矛盾!
男主是个特工也知道凶手的危险性,别的可怕副作用不说,首先至少应让女主家人严重警惕并提早避开才合乎常理吧?
这边猫抓老鼠男主放了变态一次又一次,那边女主家人淡定从容的生活着,最后居然因男主的报复欲而导致女主全家惨死,表明男主出力不讨好,害人害己。
尽管有原有因,但事实残酷证明男主角的偏激报复却真的是错了,正义颠覆,那如此安排就是片子想讨论极端复仇是否正确,复仇了又能怎样。
那到底正确吗?
该怎样又不该怎样呢??????
可惜导演抛出了问题,电影却在最后也没有解答。
到底是应该放手让斯人白白逝去还是应该合理看待仇恨神马的意思至少应该有个情节或自白来点缀一下吧!
整个血腥暴力的杀完,死完,没了…… 只有男主角那无法释然又更加苦大仇深的空虚,也让我觉得看的十分空虚。
这苦命的男人啊!
从头到尾始终憋屈的境界,彻底缺少了打动人心的力量,人伦正义的浮云也减了片子的深度,牺牲不值得,那么救赎在哪里?
难道电影是想表达在没天理的事情上只能用没天理的手段去解决,结果还是没天理。。。
片子问“人性与兽性对立而最终变成禽兽怎么办?
”导演答:凉拌。
韩式犯罪片百花齐放,继我要复仇追击者之后,看见恶魔再次成为亚洲视点犯罪片奇葩.没有就犯罪动机破案手法作过多探讨,而沉迷描绘游走于法定正义之外的制裁.一部献身疯狂的电影,五星级的暴力盛筵.戏谑中带着悲意,力量才是正义.但,金知云较比早在06年拍出《狗咬狗》的香港导演郑保瑞来说,调子还是过于明媚.
摔烂!两星只给崔岷植!故事都讲不清楚,警察把杀人犯抓住3次都是打了半死再放走,再继续拼了命的抓,直到后来追不到又着急,你累不累啊。。。。好多点都讲不清楚!特好奇给高分的那些人,你们看明白怎么回事儿了吗?
跟朴赞郁和奉俊昊比,这个导演还差远了,不是暴力的料给的分量足,电影就会好看的。
大半夜看得我血气上涌,当我大喊“杀了他杀了他”的时候发现才播到30分钟,导演这不是折磨变态,这是在折磨我!女人不应该嘤得一声软下来,女人要有杀气,要像一头母兽,要把他的肉片下来当着他的面喂给狗,要把他的屎尿喂回给他,一定要他活着。
“若堕地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地藏经·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看得难受~
拍得这么令人发指有意思么?!!!
被耍的团团转的杀人魔……电影配乐真不错
注定是一部会引人反感的电影,太多不节制的性、暴力、肮脏人性和无所归的残忍……但后半部,当恶魔和追逐者的关系开始置换,天生的邪恶和冷酷的复仇彼此审视,影片终于开始享有了某种尖锐的力度,但深度终究不够。崔岷植的表演,不可避免地盖过李秉宪,也是个无法偿还的遗憾。
到底是誰懲罰誰了, 失去的早就失去了, 你還活在過去嗎
结尾太加分,如果不是结尾,前面就都显得过于拖沓了。复仇的电影有太多。只是最后,让父母和儿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杀了自己的凶手,看见自己的人头滚到他们眼前,这个结局确实设定非常棒。
以暴制暴的主题先行,毫不掩饰地呈现暴力血腥变态,但缺乏点情感的深度,思考的深度和人物的深度,看到最后会忍不住问,有必要吗?
又名“私刑猎杀”、“猫鼠处刑”
看到結尾發現Bug其實很大也很多,許多說不通的地方。李秉憲真是丑斃了。遊戲手法和結尾我比較喜歡。至多就三星了。
cult片重口味,两个半小时的猫鼠复仇游戏,狗血洒了一地。崔岷植的演技好,李秉宪的外型优,特别是他亮晶晶的眼泪。欲擒故纵到最后,发现别人拿不走的,永远是自己的痛苦。其实节奏可以再紧凑一些,两个半小时的血腥洗礼也很累的好不好。
虐心
又傻又血腥的烂片,金知云不是还可以吗?咋拍了这么糟一片儿???
头脑混乱的垃圾产物。无意义的东西太多,镜头也好、幼稚却自以为高深的对白也好,何苦拿珍贵的人命来作这种浅薄复仇的垫脚石,愚蠢。这导演只知道依葫芦画瓢却没有丝毫靠自己的脑子想出来的东西,他的脑子是个复印机。
这片不行
看来导演是硬物击头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