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看得无比压抑无比沉闷,我少得可怜的正能量轻易就被耗光。
看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于是翻了翻影评,然后才继续。
我想,这种死了的生活,或许是电影唯一想要表达的主题吧。
开头,撞上人之前,木岛开着车自顾自说着话,没人搭理。
而说的话题,是“原来蛋蛋也会动”。
五年后的木岛,刚露脸就在殴打星叔,之后抢钱包,大概也做了交易。
最后,建一拿着笔记本,说:“你的生活,你的一切全在这里”。
一本小小的笔记本。
星叔,被殴打之后居然和木岛混到一起了,因为“最近的电视节目很无聊,也没有想做的事”。
妓女,“你为什么想做这种事”“因为,无聊啊”。
她对kiss一脸漠然,只是自顾自说着电视节目。
保安妹,被抢钱包时,说自己想买黄色沙发,在街角那家新开的家具店。
在雨天,看着木岛推门出去一脸落寞,又因为星叔的搭话而感到安慰。
这些人,只是孤独,只是无聊。
只是浑浑噩噩活着,也不知是为了什么。
去见木岛之前,建一找了个应召女郎,却硬不起来。
也许,是连性欲也一并死了吧。
在雨夜里,在泥泞中,两个人的厮打,哀嚎,与其说是复仇,更不如说只是内心无助、彷徨的发泄罢了。
看建一双手锤着木岛的背,掐着他脖子又轻易被挣脱,然后,倒在泥泞之中喘着气。
一开始,就没什么杀意吧。
只是,在这一天,通过这样一个复仇的仪式,他终于将自己,从静止的时间里解脱出来。
最后的最后,脸上涂满布丁的大叔,表情终于不再呆滞。
他,终于活了过来。
我看了《生活之死》《我想买个黄色沙发》,然后才在电影中找出了自己的视角。
嗯看完了,怎么说呢,可能每个人的感受会不一样,因为经历不一样,这类经历可能并没有发生过只是想象过…片子越往后看越是能感受到一种疼痛,只属于一个人的感同身受。
像是自己揪自己的头发连着头皮一起往下拉的那种痛…像是自己咬一口自己的胳膊,想看看用尽全力一直咬下去要咬到什么程度才会出血,就这样狠着揪着狠着揪着…毫无意义
中村健一,一个普通的工厂厂长,患有糖尿病,但对自己的身体极不负责,吸烟,偷吃布丁,妻子再三警告,他充耳不闻。
直到一场飞来车祸,肇事者撞到妻子后逃逸导致妻子死亡,面对这样的结果,健一被无尽的悔恨,悲伤,痛苦所击垮,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虽然日子还是一如既往,但他的心却已经麻痹,靠着妻子死前最后的电话留言,遗物以及对肇事者木岛的复仇之火维持生命,在孤寂中一点点自我毁灭,直到木岛2年刑满出狱,聚积多年的苦闷好像终于找到了出口,呼之欲出。
"杀你了之后,我再自杀"每日一封倒数计时的恐吓信,每日的暗中监视,直到妻子的忌日,深夜,俩人扭打在大雨磅礴的泥泞中,健一爆发出声嘶力竭的吼叫,直到雨停后,健一表示只是想和中岛谈谈平常的事。
一个人自我封闭的太久,渴望着交流,就算对方是害死妻子的凶手,也想和他产生一丁点的羁绊。
健一在沉默中爆发变身成为一名武士,斩断了束缚自己多年的枷锁,得到了解脱与重生。
回家后,他删掉了妻子的电话录音,戒了烟,毁掉了足以致命的布丁,向新的生活迈出了第一步。
整体是一部阴暗的文艺片,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用心去感受才能在影片结尾得到救赎与希望。
雅人叔在本片的扮相使人大跌眼镜!!!
Σ(っ °Д °;)っ肮脏油腻的工作服,胖次一条的全裸...(居然是三角内裤!
。゚・(ノД`)。)再一次给演技跪了,丝毫没有违和感!!!
用心诠释人物的雅人叔赛高!!!
咆哮之:勇者你怎么了勇者!
勇者其卡里西楼!
叔的匕首可是涂满了毒药的匕首哦!!!
(笑)
第一次写影评,从来否在豆瓣潜水,这次却想说些什么,注册了账号来侃。
第一次看这片,我觉得去影院看简直是浪费观众的钱,内容空洞,豪无亮点,并且浑浑噩噩。
再一次看时,我不得不说,个人喜好,此片绝对史是神作。
堺桑奉献了他影史的最佳表演,个人觉得熊猫倒是中规中矩。
其他人新井浩文也算是亮点。
一个人,生存的意义,永远无法讨论。
这也是一个永恒命题,但你若仅仅以为此片是探讨角色们生活过的豪无意义就小看这部片了。
确实人的生活都是无意义的,所谓的成功也不过是主流社会套上的幌子罢了,就算你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又怎样,到头来一切还都是一场空,终将归于尘土。
所以宗教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问题。
然而没有信仰的人要怎么办呢?
他们都需要一个支撑点,有人求财,有人求名,有人求爱。
各取所需,各有不同。
甚至爱好也可以归为生存意义的支撑点。
可,这世上总有什么都不求的人,又或者他们的能力所不及,从而无法实现。
这些人怎么办?
谁能帮助他们?
影片给了我们答案。
影片第一个镜头,堺桑如行尸走肉般的买了水果,实际是在跟踪熊猫,记录他一天的生活,在后面堺桑返回时的镜头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刀掉了出来,路过的小男孩边走看着他,堺桑想到了什么?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无杂念的,单纯的生活,思想是个可恶的东西,他让人们变的聪明,有别于动物,同时也带来了痛苦,小男孩一定在想这大叔干什么呢?
傻不拉唧的。
堺桑低下了头,我猜这一刻他也在自我发问,我在干什么?
【这是片尾时健一和木岛的一段台词,括号里是木岛的话】随便,我想随便说几句我现在想随便说几句7月10号 早上 711的鸡蛋金枪鱼三明治 中午 711的笼屉荞麦面和牛肉盖饭 晚上 在鱼民喝酒7月11号 早上 什么都没吃 中午 果酱和麦淇淋的羊角面包、可口可乐 晚上 两杯泡面7月12号 (喂)7月12号 早上 什么都没吃 中午 什么都没吃 晚上 在鱼民喝酒7月13号 早上 711的鸡蛋金枪鱼三明治 中午 711的中华冷面和牛肉盖饭 晚上 速食炒面 (你在念什么)7月14号 早上 什么都没吃 中午 咖喱面包和可口可乐 晚上 Three F的炸鸡便当(我问你在念什么)(我问你在念什么)你这一个月的食物清单(啊)7月15号 早上 什么都没吃 中午 在小林家吃了冷面和可乐饼 晚上 在小林家吃了咖喱饭7月16号 早上 711的鸡蛋金枪鱼三明治 中午 711的笼屉荞麦面和牛肉盖饭 晚上 在鱼民喝酒(我叫你别念了)(我叫你别念了)你的一切都在这里 你的人生都在这里 你真的 活得毫无意义 活得毫无意义 (所以呢)这个故事 从最开始 就与你无关 与你毫无瓜葛 ============================电影只看了一遍,上面这段台词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当健一念完记录的木岛这一个月几乎一成不变的饮食记录后说出“你真的 活得毫无意义”,我登时有一种仿佛在说自己的刺痛感,说起来我也有每天在手帐上记录自己早午晚各吃了什么的习惯,然后回想了下发现自己最近几天也是几乎在吃一样的事物,完全没有变化,这也是自己生活毫无意义的体现吧,因为我完全没有探索新口味的意愿,只要在已知的饮食里还忍受得住没有吃腻我就不会去尝新的饭菜扯远了,这里健一泪流满面地说木岛活得毫无意义,我想这里他也是在对自己说吧,因为他也是这样毫无意义的活着吧。
他对木岛说这个故事完全与你无关的时候,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种救赎,对木岛,也是对自己,把两个人都从过去的漩涡里打捞出来。
最后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冒雨开车出门只是为了去自己喜欢的店吃拉面的川村,这是一个完全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和态度对待生活的人,与五年来一直重复同一天的生活的健一形成了强烈对比(画外音:我难道只注意到了与吃有关的场景?
)整部电影的色调都很阴郁,节奏缓慢,但还是一分钟没落的看完了,电影一般看一遍时的理解都很流于表面,不过还是把想说的话写在了这里。
堺叔的表演真的很精彩!
另外健一和川村在家庭饭馆相亲时,健一对川村道歉后突然切入的那段音乐感觉真是太棒了,非常非常合适先说这么多吧,也许以后再看的时候会有新的理解吧,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很值得看的,片中有很多活得死气沉沉的人,从他们身上都仿佛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得悲哀,但也是种鞭策。
-PS:堺叔在念到“早上什么都没吃”的时候还是摇着头说的,总觉得好可爱,hiahiahia
作品并不单只是想讲一个故事,而主要在表达上。
在一个特定环境下,用常理分析作品有时候会很乏味。
在作品打造的环境中:你理解了寂寞……你就理解保全妹、被浇煤油的中年社员、援交妹、男主角、逃逸驾驶员等的心理,就像结尾时男主角念出肇事者的一天:这五年,你真是活得一点意义都没有啊……;肇事者最后的台词:卡拉OK最近的歌都不熟啊……;保全妹:有(其他)人在家真好啊……(不要用冷冰冰的斯X哥X摩综合症去定义活生生的人)。
压抑……肇事者由于受到威胁一直拉不出大大,男主角满是汗渍的衣服,同伙埋人时的爆发及渴望平凡日子的叹息。
停滞……男主角与肇事者的生活状态。
坚持……男主角在相亲上说的前妻做东西并不好吃比如咖喱但还是连续吃了一个礼拜直到吐了,小舅子在安排尴尬无比的相亲后的继续努力,钣金工在对待后进员工的做法上(虽有抱怨但没有放弃)。
有很多个体的独立因素组成的这部电影,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个在沉寂环境下鲜活的个体,在别人眼里怪人、不起眼的个体也有丰富的内容:就像保全妹想买的黄色沙发。
在心浮气躁的时候不适合看这部电影,这是否部丰富的电影取决于观者的内涵。
一直要写这篇影评的,但是苦于不知如何下笔,心中感慨,却又无从下笔化成文字。
苦苦找寻头绪,却像迷路的瞎子,置身于空旷的草原,四面八方都走得通,可是你要找寻的终点只有一个方向,恐惧于自己会迷失于荒芜的草原,反而变得不知所措,只得站在原地发呆。
正在困苦时,窥见远处隐约可见的指引路标,渐渐变得清晰,心中道,也许这样做可行。
于是这个题目就诞生了。
生活之死五年前,健一妻子久子突如其来的死亡。
伴随期间的是健一过往的生活戛然而止,但过去的惯性将他推向他所不愿置身期间的未来生活中。
一个没有人在电话那端,暖暖的劝告患有糖尿病的他,不要在偷吃布丁。
一个没有人在担心他的健康,而每天强迫他做抛接球的运动。
至此,健一生活已死。
人活着,生活却已经支离破碎,现实不费吹灰之力,将他的生活肢解,撕咬,蚕食,吐出骨头,要他苟活。
小沈阳说,人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了。
而本片表现了另一种人生的残酷,人活着,可生活却死了。
健一在而后五年间的生活,反复听着妻子最后的电话留言,劝告他不要在偷吃布丁。
一种错位的错觉,仿佛他的妻子,只是躲藏在世界的摸个角落,执行着秘密的任务,暂时不方便露面。
然而理性上的现实告诉他,这不过是妄想。
两者夹缝中的拉扯纠结中,健一不仅失去了妻子,也失去了生活。
影片中在小舅子为其组织的相亲中,键一起身,从裤兜的口袋中拿出死去妻子的胸罩,向介绍人和相亲对象说道:“对不起,我不是能与你结婚的人”接着转身低着身子,身体僵直的离开。
铺面而来的颓废与压抑,叫人喘不过气,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着的人,可是你并不确定他是否活着。
如果说牵线的木偶还有挣脱束缚的梦想,而键一则已经失去了作为木偶最后的自尊,活在过往云烟细线的支配下,没了想法。
在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的表现值得称奇,小舅子为了挽救上次失败的相亲,特意带着妻子的便当给相亲对象,冒充是她自己准备的,对键一来做最后的努力。
在空地上,键一独自一人玩着抛接球,距离他不远处,键一的同事就这样静静的看着。
小舅子问到,键一在做什么,同事回答,当初为了控制糖尿病,久子每天都会和键一玩儿抛接球的练习。
为了促成相亲成功的小舅子,努力撮合键一同相亲对象玩一会。
就这样镜头定格在,两人一遍又一遍的接抛投中,键一不发一语,持续不断的重复中,留下的只有相亲者尴尬的笑声。
那一刻,仿佛看到了键一的生活,活着的生活,如烟如樱,顷刻间又化为乌有。
而另一方面,五年前,打开潘多拉盒子的肇事者木岛,依旧我行我素。
表面上,活的潇洒自在。
直到,在那个武士之夜,在那个决战的夜晚。
不知几号风球如期而至。
雨磅礴而出,键一拿着他记录着木岛生活的笔记本。
说道:你的生活,你的一切全部都在这里,你的生活完全没有意义。
同键一一样,木岛的生活也已经死了。
键一也在跟踪木岛的行动中看到了自己。
就如同我们看到的键一一般。
所以在决战之夜,键一发问道:我想了解你,了解你的爱好,喜欢什么类型的姑娘。
这是我认为本片最巧妙的解构,生活已死的人,向另一个生活已死的发问。
究竟,他是在向谁发问,向另一个自己?
还是向镜子中的自己发问,一个相同的自己,一个克隆的自己。
键一借由,向木岛的发问,完成了向自己的发问,借由向木岛的斩断,完成了向自己的斩断。
借由向木岛咆哮的“你的生活完全没有意义”。
为自己五年的生活斩去致命的一击。
大雨过后,决战过后,键一独自回家。
路途中遇到吃拉面的相亲对象。
键一说道,我准备回家。
五年间无家可归的人,终于找到了家。
影片结尾,键一删除了保留五年了的妻子的电话留言。
至此,一切都结束了。
生活,死去的生活,渐渐的活了过来。
从开始看《那夜的武士》到看了一大半,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期待8月10号,在期待健一和木岛的决战,心中的情绪一直在拉扯,一是想象着木岛这样的恶棍身中致命一刀,染血倒在地上的画面该是如何解气,又满是担心,怀疑弱不禁风,没有丝毫凶狠气息的健一不止会报仇失败,甚至有生命危险。
毕竟电影的一系列铺衬,都是在向观众强化健一的“弱”和木岛的“狠”。
但是,决斗的时候,我们看清了,其实健一最有优势。
因为他,不怕死。
木岛怕死。
随着处决日期日渐接近,他越发疯狂,紧张,暴力,因为他怕死。
健一不怕死,因为失去了妻子,活着没有乐趣,死了,表面上说是复仇,但我总感到不仅仅是复仇,健一的眼神仿佛在说“杀了我吧,求求你,既然你杀死了我的妻子,请你再次拿出杀人的胆量,也一并带走我”那大雨滂沱下的厮打纠缠,看着真是痛快。
可当时我没想到,接下来的十分钟,才是真正的高潮部分。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寂静,同样的语音回放,而健一的眼神变了,他的眼神不再死气沉沉,有种接下来会发生不一样的事的预感。
果不其然,按下的不再是重播,而是删除。
这里堺雅人的演技太好了。
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光靠眼神,我读出了健一的心理活动,那一刻,我掉眼泪了。
假如有一个抽象的凶手的形象存在,木岛占一半,健一占一半,他是那二分之一的凶手。
假如当时,他停下,不吃布丁,接起妻子的电话而不是无视掉,去检查冰箱,回应妻子冰箱里还有没有纳豆,那么妻子在超市的时间就会延长,或许就不会,或许就不会那么凑巧得在那时经过那条路,或许不会刚刚好被木岛驾驶的卡车撞死。
每一次的语音回放,那么就不仅仅是追念亡妻,也是对自己的罪过的再次提醒,陷入的,也不仅仅是思念,也是后悔也是愧疚也是良心上的不安。
删除键按下,代表的是那一份良心上不安已经被超越,“我尽力了,老婆,我想杀他我也想被杀,但是哪个我都没得到,但是我真的尽力了”。
一边如此想着,一边把布丁揉碎,往自己身上砸,布丁的吸引力已经不复存在了,健一成功地克制住了吃掉布丁的欲望,仿佛在对自己说,我要重生,我和以前那个我,已经不一样了。
面对自己的内心,他终于甩下了沉重的半个杀妻犯的心理包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添加的一部分--从别的影评中复习到那句健一对木岛说的“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与你毫无瓜葛”,我更加确定了健一他一直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凶手的这一想法。
很少写影评,看见随手翻了下其他豆友写的,很多讲的都是孤独。
我就换一个角度吧。
整个影片从一开始就很压抑,健一满身是汗的跟踪,来来回回,当刀子掉落地上被发现时的神色慌张,明明心里恨不得杀了木岛,然而做得最过分的也仅限于跟踪恐吓。
那么他在一天天跟踪木岛,观察他吃了什么,去了哪里干什么的时候,心里到底又在想什么呢?
妻子亡故,家里仍旧摆着她的骨灰盒,地上摊着她的旧衣物,一遍遍的听她最后的电话录音,吃着布丁慢性自杀。
这是一种自虐式的惩罚。
为当年自己因为偷吃布丁而没有接妻子电话惩罚,也为当年妻子出车祸时,自己却在同事身边逗笑而惩罚。
似乎只要时间错开一点点,妻子就不会死去,仿佛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健一心里太痛苦了,木岛可以在监狱里赎罪,可是自己又要怎样替自己赎罪呢?
于是他想到了复仇,五年来生不如死的日子他过够了,似乎所有人都走出了妻子离世的痛苦,只有自己还在其中挣扎,然而始作俑者木岛却依旧过着恶棍的生活,凭什么呢?
难道木岛不应该和他一样背负着罪恶的十字架生活吗?
为什么他可以这样没心没肺就算杀了人依旧没有半点悔悟呢?
健一绝望了,于是他想到了同归于尽。
杀了你,然后我也去死。
地狱里我们一起去向久子赎罪。
恐怕在复仇之夜之前,健一都是这么打算的。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复仇之夜,健一本来鼓起了勇气要和木岛决一死战。
最后却扔掉了刀,想要和木岛闲话家常。
“可以的话,我想和你随便聊几句。
”“比如,昨天看了什么电视,或者喜欢吃什么,还有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这些类似的话,是前面川村小姐在空地上对健一说过的。
我想健一在跟踪木岛的时候也是有想要上前说话的想法的吧。
把我妻子害死的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为什么他不曾悔改?
典型的受害者家属心理。
健一太想知道了,而当他发现他想要知道的这些东西远比杀了木岛更有意义的时候,在健一的潜意识里他已经放下了刀。
很多时候暴力并不能解决一切,复仇只能带来一时的快感,随后的便只剩无尽的空虚,对妻子的回忆和对木岛的仇恨让健一如行尸走肉般度过了五年,这五年里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听他倾诉,他也习惯了在人前装作没事的样子。
但是越来越压抑的情感总要有爆发的一天,于是那个雨夜,他找到木岛,两人大干了一架。
被压抑的痛苦发泄出来后,健一懦弱的理性又回来了,他深刻的意识到无论是木岛死还是两人同归于尽,妻子再也回不来了。
于是回到家的健一删掉了保存五年的录音,把布丁倒在头上、脸上,失声痛哭。
他放弃了对木岛的复仇,否定了五年来支撑自己苟延残喘的信念。
换来了没有十字架的未来。
我只是个路人...第一次在豆瓣发这些,因为电影里说的好像特别特别少,反而我倒有了特别特别多想说的。
谈谈感想,差不多是中学生观后感那种水平的吧。
看了四遍了,觉得这是个要看很多遍去慢慢感受的电影,第一遍过去,整个一副不太受欢迎的皮相。
第一遍看的时候好几次在电影的长镜头和一片静默里面走神儿...后来全部理清了情节,也看别人的评论被点明了不少。
首先冲着山田我就开始二刷三刷....【脑残粉的执念我还真是没什么思路呢...写东西果然还是饶了我吧...记忆最深刻的情节是全片比较匪夷所思的保安妹,居然真的去和第一次见面的那样脏兮兮的流氓痞子做那样的交易,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和一起的舍友都直呼“脑子有病吧..”再看的时候,注意到了木岛捡起她的钱包以后,她说自己想要买一个黄色沙发,明明像这种情况下,根本没人在意你要拿钱去干啥,买什么狗屁沙发,什么狗屁放在房间里比较合适,什么狗屁家居行的。
但是她迫不及待的说着,自顾自的说着。
甚至像是个在向心爱的学长羞涩告白的少女一样。
“我今天碰巧想去买沙发”“在街边那一块,新开了个家具店,那里有好多漂亮的家具。
”“我本来想买个黄色沙发....”“那个,我倒不是住在那种可以摆得下沙发的地方”“那个,我住的屋子很小的”……那种终于找到一个人能说话的感觉,能把这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对一个人讲出来的感觉。
加上后来保安妹收留木岛来家里,说的那句“总觉得,有一个人在真好啊。
”“这是几号台风来着”平凡,琐碎,甚至无聊的话题,却因为有一个人能够诉说,哪怕他是木岛那样的人,都可以接受,都觉得温暖,有一个人在,真好啊。
这个电影与其说实在讲复仇,不如说讲的是孤独,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老婆去世浑噩度日的建一、人见人怕行尸走肉的木岛、闲着没事干风俗的妓女、被暴打后却因为没什么别的兴趣而跟着木岛做事的星叔、想过平凡生活并且害怕木岛却说“他需要我”的小林.....突然觉得如果是我,我可能也会跟着木岛吧。
在这个压抑的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不被规则束缚的坏人,他破坏着道德破坏着最基本的底线,那些被他伤害过以后却跟随了他的人,会不会是因为觉得这样的一个人,能给自己无聊之极的生活带来刺激,带来一种发泄感呢。
关于木岛,在电影出来之前就知道这是个坏到极点的角色,山田几乎没有演过这样纯粹的恶人角色,所以我也是期待了很久。
真正看完之后,我发现木岛真的很坏,但是他好像也没有坏到所谓的“极点”。
说到底,一直嚷嚷着要杀这个杀那个的他,从头到尾也就只意外撞死了建一老婆而已。
他是个坏人,但是也是个懦弱的人(不过也不能说敢杀人就叫不懦弱....)揍完人以后一句“玩儿够了”就让他走了,过后还很小清新的骑自行车载着他一起喝酒泡桑拿去。
最后说要杀掉小舅子那里也是让小林去干的。
不知道他是不是打心底就能猜到小林不会下手呢....看得我最激动的当然还是最后雅人叔和熊猫的对戏。
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卖点了吧,尤其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吸引力。
两个都是我很佩服很喜欢的演员,所以这部电影情报出来的时候对我来说简直是圆满!
首先我作为一个美术生(...)觉得那把红伞衬在阴暗的画面里特别的好看,尤其是和建一面对面站着那个画面觉得带感爆了!
(总觉得重点错本以为会是个很火爆、充满愤怒的高潮情节,结果反而更多的是悲伤,一股说不出来的悲伤。
于是在雨里,在不知道是几号的台风里,建一这个复仇者似乎也开始试图和木岛聊一些“他爱のない话”“刚才我在松屋吃了咖喱”“满嘴都是咖喱味”“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和你随便聊聊。
”说到大叔复仇的办法真的是很绝啊,要么我杀了你,要么你杀了我被判死刑,总之我要你死,你得死,不管用什么办法也让想你死。
明显被吓到的木岛开始和大叔厮打,这段不能叫打戏的“打戏”,有人说“打得好搓啊”,我倒觉得这才真实,两个男人,对对方的恐惧、仇恨达到了顶点爆发出来的时候,不顾一切的攻击,攻击,攻击,这才真实,要是打得那么酷炫狂拽屌的时不时还摆个pose再配个重金属摇滚配乐——不好意思不小心穿越到热血高校了orz没想到最后建一还是没有杀掉木岛,没想到电影竟然是以这么一个平静的结局来收场。
但是几遍刷过去以后,又觉得这样才对,说不清具体的缘由,就是觉得,这电影就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很孤独,却又很胆小,却又很想得到温暖。
我想以后我没事儿还是会打开这电影看看的,能把这个电影重复循环的我,是不是也和跟随着木岛堕落的那几个人是一样的呢。
“喂,你知道吗,我想买个黄色沙发来着。
”(最后私心插一句:熊猫在里面懒懒的、痞痞的声音好喜欢,最后打完架打电话那里嗓子都喊哑了,弱弱的好喜欢)
分了十次才看完的。。。反正就是觉得堺雅人最近很缺钱。。。
山田熊猫迟早变尼古拉斯凯奇,有天赋有颜值有气场,可就爱畅游在荒无人烟的小径上……
決鬥的場景很有武士對決的氣氛,原來不是原諒不了兇手而是無法原諒沒接電話的自己,最後砸布丁實在是太噁了,不蘇湖
太拧巴了
高潮很无力。。。
话多节奏慢 | with Ken
日式剧情片还是这么枯燥乏味。。
怎么说呢……就……啥?????啊????啥啊???????
不推荐。就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我好久没看“日本电影”了。
young and beautiful
熊猫的侧颜被拍得不是一般的帅。中间一度有些闷,表现力欠了火候,还好两人的演技挽救了不少。
那夜哪里还有武士!活着,真累啊!死了累,杀人者累,家属累,参与者累,旁观者更累!武士?哪里还有武士!
你真是活的毫無意義啊.. 雙關了 .. 安藤樱那段挺亮
熊猫真的越来越适合演痞子了
2012年的雅人叔是有多忙 还要谈恋爱。。最后布丁那里太恶心了受不了
太闷了,能坚持不快进看完的人太有耐心了
堺叔可真适合演怪人呀~
了然于胸,每个桥段的意图一看便知,这绝对是我“会拍出来的那种电影”。
~~o(>_<)o ~~雅人演技賽高,哭死了擦
复仇的刀没有刺向仇人,压抑的武士最终战胜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