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韩高,美国高中校园一直是我很喜欢的题材,电影开头我就很期待,因为那种暖调,多种色彩构成的质感是我的取向狙击。
我觉得这部电影挺中规中矩的,但给了五星,因为好在亚洲人物形象正面、丰富有层次,没有像其他青春剧里面那么多的刻板印象。
而且男主角也是我在这部作品里面最喜欢的角色。
他记得薇薇安童年时期放生蜘蛛的善举,在手背画上星星和月亮支持女生革命,在夜深时想着早点把薇薇安送回家,他谦逊且尊重女性,他向薇薇安解释为何没有对她做出更多的举动,因为怕自己太过于强势。
在爱情或者在生活中,他都是把他人放在平等地位上温柔且真诚地交流。
只想说,黑人小姐姐感叹他真性感,也是我的内心活动。
薇薇安在朋友停学后与母亲争吵的那一段是最打动我的情节,她撕裂般把自己的委屈与难过一股脑地全倾倒出来,这个原本内向,“服从”的少女如今却顶着女生革命团体创始人的头衔不知怎么办,一句“爸爸为什么不和我过圣诞”,却是她内心深处害怕、怯懦想寻找人依偎的真情流露。
值得推荐给广大群众树立对女性平等的正确观。
从来没有逆着电影故事表达感受,今天是第一个。
《女生要革命》,如此女性主义题材的一部美式、青春、校园电影,全程充满着因为受到压迫而慷慨激昂发声的女生,为什么我的心里没有一点波澜呢?
思来想去了好久,只有一种解释可以告诉我答案:女性,不需要站在男性的对立面,而且也无法通过愤怒和叫喊让对方听到想要的表达,依靠这些只能吸引到同盟,而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女性主义中的“头脑发热”依然不是一个褒义词。
所以,action is action,去做吧,从自己做起,我只希望男女平等的这座天平有朝一日能慢慢回到它本该在的位置中去。
索性终归MOXIE!
只是一部喜剧片。
昨天吉克隽逸参加联合国男女平权活动,回国后发表了我们不是呼吁女权女权,一个在主流文化如此烫嘴的词,中国女权激进了吗?
还是全世界再刮龙卷风,我们这边就应该岁月静好?
美国这项运动走了300年了,我们呢?
在璇子开庭案外站得的人都是无声的支持,我们是人,不是机器,我们需要连接,需要发出同频的声音寻找同类我们需要发出声音
帅哥夸夸其谈说,这是经典,学校让我们读很好blabla老师回了一句
非常幽默地回击,不是文化人看不懂尼克卡拉威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角色。
他最喜欢盖茨比并珍惜这个男人所代表的梦想的人。
尼克必须不断欺骗自己,同时试图向读者保证他的诚实本性和公正的意图。
盖茨比非常令人着迷,因为他代表了美国梦的各个方面,从对它的不懈追求到它的实际体现,以及悲惨的结局认识到它并非真正存在。
老师就是说,你丫滤镜太重。
还是有点独立思考能力在开口。
开头和结尾这部片子是呼应,帅气的橄榄球队队长下课后找黑人女性,散发自己的雄性荷尔蒙。
未经允许碰她的肩膀,我碰到这种情况,自己也觉得自卑,合理化这种行为,我应该觉得荣幸,毕竟我普普通通一女生被大帅哥碰了,赚了赚了。
然而我们黑人美眉直接拒绝他,说,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不许碰我。
并告诉了校长性骚扰。
校长没有当回事,说,如果这是性骚扰,我会有很多工作。
并敷衍打发了她我们女主劝黑人美眉低调点,不要理他,他就是手贱。
这些话语很熟悉,国内教育,也是这种陈词滥调黑人美眉说,我会昂首挺胸的。
我们为什么要是谦让的那个。
在路上迎面走来一个男性,一般也是女性侧身,大家可以观察一下。
结尾就是这个男生确实强奸在女朋友的卧室强奸的女友!
在至今看过的女权电影里最喜欢的一部。
女权,黑人,华裔,残疾,同性恋……起初观影时以为只是简单的美国青春校园剧,讲述一群高中生小打小闹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Vivian在荒漠中惊醒,无法喊出声音。
随后惊醒后,在电脑上出现的题目"Reflect on a cause you feel passionate about." 。
还有孩子和家长的拌嘴,都没让我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强大的力量。
Vivian的觉醒过程,在我看来,及其贴近一个女生为女权觉醒的过程。
班里新来的黑人女同学Lucy在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课就与白人男孩Michael关于艺术作品问题起了冲突。
身为美式橄榄球队长的白人男孩在外人眼中绝对是闪耀的明星,一言一行成为了绝对的权威,听到对白人男性的反驳就变得尖锐,无法容忍移民、黑人母亲等社会问题的言论。
打断别人说话,尤其打断女性说话的这个角度是触动我的第一点,在Lucy肯定的表示"I am speaking"时不由得心生羡意。
在中国传统价值观灌输给中国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的价值观就是要求他们尊敬师长,三从四德,顶撞身份地位的事极少发生在我们身上。
有时即使是与男生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作为女性首先想到的是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这样的例子太过于常见有时都忘了其存在,但Lucy的一句才让我意识到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电影。
回到刚才的画面,Mitchel身份优势让他肆意妄为的同时免于惩罚,这也让Lucy的境遇变得难堪。
Lucy找到女校长之后的对话更是让人感到迷惑。
性骚扰被说成男生的淘气,被说成是女生自己"dramatic",对话最后女校长要求助手为Lucy报名学校的乐队,黑人就一定擅长音乐,热爱饶舌?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种族歧视呢?
被不公正待遇,被男生“打扰”这对Vivian来所是颇为心烦的一件事,但当她跑去安慰Lucy,认为她应该低调一点,这样就不会被打扰时,却得到了强硬的回应:"I'm gonna keep my head up, high"。
镜头一转来到女主母亲的故事,年轻时热爱摇滚,16岁使得梦想就是“推翻父权社会”,被女权思想感染的Vivian找到母亲的女权杂志,故事即从这里以杂志为线索展开。
母亲做的宣传海报杂志上写道:"Because we don't want to assimilate to someone else's voice, standards of what is or isn't."“因为我们不想让别人的观点,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同化”"Because I believe with my whole heart, mind, body that girls constitude a revolutionary soul force that can and will change the world for real."“因为我全心全意、全身心地相信女孩是颠覆性的精神力量,她们可以改变世界。
”
宣传杂志
歧视女性的男权言论,讽刺意味的台词贯穿整部电影。
给学校的女生排名,选出谁是“最适合上床的女生”,谁是“罩杯最大的女生”,谁的“屁股最翘”……;男性“自愿”为女性提供服务,好像她们真的不会怎么把采购的物品装进塑料袋,不知道该把易碎的放在最上面;拍女生屁股,搂肩膀,让女生坐在自己身上或自己坐在女生身上……等等;在有男生觉得“不太好”时立刻打压“她们又不会做什么(She's not gonna do anything)”;身为女性校长明明欺软怕硬,歧视女性,却坐拥“最杰出校长”的奖项,夸赞自己的学校"got moxie";“理所当然”男性就应该胜过女性赢得奖学金,即使他们输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这样的事例作为21世纪的女性见过太多,听说过太多,经历过太多,所以在Kiera的眼泪和"very fair"的叫喊声中的无可奈何才能戳中内心。
这就是我们的故事,一遍又一遍上演在我们身上的故事。
有人会说故事里的女权妈妈最终不还是找到一个男人,伪装自己的声音、生活习惯,成为了人们刻板印象里的女性吗。
我也疑惑。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当母女两人在卧室里争吵时母亲告诉Vivian "I want YOU to be YOU",她们都是女权运动的代表人,但不代表不能拥有爱情。
经历过16岁的母亲有一瞬间或许忘记了推翻父权制也曾是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当她把这个接力棒给到自己16岁的女儿时,女儿做的更好了。
或许也象征着女权运动的实际吧,每一个时代都有女性成为女权运动的领头人,她们的伟大贡献也让下一代有勇气做得更好。
最后要写的就是男主Seth。
在影片进行过程中我发现我及其痴迷且沉醉于Seth的人格。
他对Vivian的了解之深入,包括记得她小学时放生蜘蛛的善意行为,明晓她在亲密关系里每踏出一步都需要巨大的勇气等等都让他的魅力一览无余。
给她充足的空间,无条件的支持与尊重,恰到好处的边界感,让我惊叹于怎么会有人如此完美,集我对于男性所有美好的幻想于一身。
从他的表白开始,"I start to worrying that maybe I shouldn't come off too strong. You're like this super powerful feminist, and you're not just a cute girl.", 在他们将要进入到性的环节时,"I 100% want it to be with you. I want to be the only thing you're thinking about.", 而在影片最后,写着Vivian名字的手臂击溃我最后的心理防线——如果你走向我的路太过于艰难,那么我走向你,大步且坚定。
这次Vivian终于喊出声音了,所有的女性都喊出声音了,请你们相信,未来也一定会的。
ps:写影评再回看电影时才发现,Lucy的眼影颜色是按照彩虹的色彩画的,也是呼应她的出柜了吧,细节好评。
整体观感不好,情节过于简单暴力和理想故事一开始的展开比较新鲜,也很好的展现出了想表达的社会问题,但是电影本身并没有给出很好的解决之道,也没有为现状提供什么指导,片名是moxie,有勇气的意思,但是剧里,我个人看来少女们所作所为已经超过了勇气的范围,属于鲁莽和激进,匿名发传单,偷校长奖杯,在学校门口写字这些事对于维护女权有任何帮助吗?
如果现实里这么搞,搞得不好反而还会给反女权人士以借口抨击,这对于青少年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好影响。
反过来其实完全可以很光明正大的成立女权社团,学校也没有阻止你这么干,橄榄球队的一些问题可以想办法去找证据,录音偷拍之类的,提交到校长或者发给报社警察局,这样才比较靠谱吧。
最想吐槽的是,女主虽然是一个内向者的设定,但是我看越发展越NB,搞革命,怼老妈,怼男友,怼老妈男友,怼好友,怼橄榄球队队长,最后带头操作集合?
整个N到爆炸,人物性格的改变过于唐突,我突然想到有一幕还让我挺感动的,一开始虽然女主好友很吃女主的醋,加上家庭原因,可能也有主观意愿,不想参与这个活动,这里其实是两人的友谊的分歧点,女主气好友不帮他投票,好友气女主冷落了他,其实2人都没错,如果是现实里可能这段友谊就不存在了,但是好友顶着家庭压力主动道歉还一起帮忙出谋划策,这才是真友谊啊,为了你我可以忍受
美国的校园剧一直是我很喜欢的题材。
比如《性爱自修室》当然在国内,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肯定出现不了这种尺度。
不过《风犬少年的天空》也不错,有爱情、有热血、有亲情、有感动。
但涉及到校园欺凌,尤其是女孩子受到欺凌的作品,却是很少。
这里借《女生要革命》这部电影,看看美国校园里存在哪些对女生欺凌的现象。
01 无耻排名薇薇安是一名高二女生,单亲家庭,其貌不扬。
她有个好朋友克劳迪娅,亚裔,母亲是中国人。
两人打四岁就认识,都低调的可怕,放人堆里,绝对引不起别人的注意。
新学期,新气象,薇薇安班里来了一名黑人女孩,露西,女孩儿满头脏辫。
课堂上。
露西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她看来,这本书不过讲了一个富裕白人男性的故事。
“难道我们应该同情盖茨比?
因为他痴痴爱上了一个,一个他唯一无法得到的女人?
”如果要了解美国梦,她觉着应该读读移民的故事,或者工人阶级、黑人母亲的故事。
没想到她的言论,遭到了一个白人男生的反对。
男生叫威尔森,学校橄榄球队的队长。
他的论点很单一:因为这本书是经典,所以我们就该读。
两人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后,对彼此的印象都不好。
不得不说,这个威尔森真是个小人,为了这点争论就记了仇。
这货有多可恶呢?
往人家露西新买的可乐里吐唾沫。
恶心!
恰巧这一幕,被女主薇薇安看到了。
低调的薇薇安就好心提醒露西:“如果你保持低调,威尔森就会放过你。
”可露西却只是谢谢她的好意,对她说:“谢谢你的好意,但我会昂头挺胸。
”转眼间,来到了橄榄球运动的赛前运动会。
美国的学校一直是很看重体育竞技运动的。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
全校的学生忽然都收到了一条短信。
短信上是一个列表,列表上是对女生们的恶意评价。
最厉害的手活——玛格丽·奥康纳炮、王——洛蕾塔·莱芙蒂火辣姐妹——托妮莎和托妮娅最美奶——凯特琳·普莱斯最值得上床的对象——艾玛
当然,我们的女主薇薇安也没被放过。
她被评为了Most Obedient(最顺从的)的人。
看到这份名单后,薇薇安被彻底激怒了。
Stupid!
(愚蠢的!
)这就是她对那群混蛋男生们的评价。
外表看起来顺从的女孩,往往骨子里全是叛逆,薇薇安就是这种人。
她设计了一份女权杂志MOXIE,然后印了50份,放在了女生厕所里!
在杂志里,威尔森——就是那个橄榄球队队长,被薇薇安评为了最卑鄙的小人。
02 反抗之路薇薇安虽然很勇敢,但又不是很勇敢,因为没人知道Moxie杂志的制作者是她。
在第一期杂志里,她发起了一次活动:在手上画小星星和爱心。
第二天来学校的时候,薇薇安是忐忑的,因为她不知道有没有人参加她的活动。
她把自己画星星的手揣在兜里,留意着别人的手。
看了一圈,她竟没发现一个人手上有星星!
她慌了!!!
她来到洗手间想把小星星洗掉。
谁知两名女生夸她手上的星星和爱心很Cool,然后展示了她们手上的星星和爱心。
一瞬间,薇薇安心花怒放!
不过,此时又发生了一件事。
有一个女孩儿因为穿着太过暴露,被撵回了家。
这件事成了导火索,于是薇薇安又办了第二期杂志,号召大家明天穿Tank Top(紧身背心)上学。
以示反抗。
第二天,很多女生穿了Tank Top,男老师直接被吓到尿遁。
不过,薇薇安的好朋友,那位妈妈是中国人的克劳迪娅,却没参加这次活动。
其实克劳迪娅也是鼓起勇气想参加的。
但没辙,谁让她有一位强势的、操着一口普通话的移民妈妈呢。
她妈妈希望她上大学、当医生。
这个时候的薇薇安迎来了她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她是Moxie这个小型女权团体的幕后Boss。
暗恋她很久,她也很喜欢的男孩子,跟她表白了——她恋爱了!
她们推选了基拉去竞选学生运动员奖,奖金一万美金。
基拉是学校女子足球队的队长。
竞争对手就是那个卑鄙小人威尔森。
03 折戟沉沙以薇薇安为首的这个Moxie小团体,竭力地为基拉去争取选票。
当然基拉也很卖力地展现着自己的运动天赋。
只是,威尔森的确是个小人。
他看基拉可能会赢,于是就在学生会的晨间公告里控诉Moxie。
注:学生会的晨间公告就是学校早间的一档直播节目。
他说他遭到了Moxie这个女权团体的霸凌。
他直指问题的关键:一个可以肆意散播谣言的革命女孩,却隐藏了自己的身份。
革命女孩是谁?
她下一个要攻击的对象是谁?
薇薇安明显低估了威尔斯这次演讲的威力,没事人一样。
她以为基拉获胜毫无悬念。
谁知威尔森的演讲帮了他,他获得了学生运动员奖。
薇薇安被气得失去了理智,她大闹校园,被校长请去了办公室。
一气之下,她把校长的杰出奖杯给偷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
她最好的朋友克劳迪娅,因为Moxie团体,被停学了。
原来,克劳迪娅为了让Moxie团体被合法化,在学校里注册了这个社团。
校长找不到Moxie的幕后Boss,只能把克劳迪娅推出来背锅。
克劳迪娅从四岁就跟薇薇安是最好的朋友,所以她猜到了Moxie的领导人是薇薇安。
但她,没出卖朋友!
只是,薇薇安有些内疚,甚至崩溃。
她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对威尔森,对女校长,对可恶的父权社会。
她深深地伤害了她的妈妈、妈妈的男朋友以及自己的男朋友。
男朋友也离她而去。
她,迎来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04 破茧成蝶失意的薇薇安,躲进了厕所。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好狼狈。
但她却在卫生间里发现了一封给革命女孩(也就是她)的信:亲爱的革命女孩。
去年,我被强奸了。
我想站出来。
但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那是我。
你可以把事情办成,但没人知道你是谁。
你能帮我吗?
一个匿名人士帮另一个匿名人士。
薇薇安进行了一场充满了勇气的个人演讲。
她本是个内向的人。
不爱出头。
她最大的噩梦就是站在人群中演讲。
但这一次,她鼓起勇气,站在了人群中央,破茧成蝶。
在她的鼓舞下。
那个被评为最值得上床的女孩——艾玛,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被强奸的事。
而强奸者就是王八蛋威尔森。
这王八蛋睡了人家,还把人家评为了最值得上床的对象。
05 辣评故事虽然发生在美国高中,但其实我们身边也是有类似事件的。
比如有的男生会给班里的女生排序,并称之为“老婆”,甚至还包括女老师。
有的女孩子会因为相貌被群嘲,甚至被调侃和骚扰。
有些发育得较早的女生也会被不怀好意地调侃和指指点点。
但很多人也只是看着这种恶心的事发生,什么都做不了。
知乎上很多的匿名用户都说出自己有被强、暴的经历,还都是在学生时代,却很少有人发声。
只能匿名说说。
是我们没有勇气吗?
我记得看过一位大哥写的回忆录,他的同桌,胸非常大,却遭到了强、暴,勒索等一系列欺凌,最后大哥冲冠一怒,将坏蛋的双臂打断。
大哥虽然赔了很多钱,但他没有任何后悔。
其实,欺凌不止局限于女生,很多男生也会被欺凌,甚至是女对男。
我老家就有个这个一个案例,女人对男生欺凌,欺负得太狠了,最后被男的一刀捅死了。
怎么说呢,社会还是要有一个被欺凌后的处理渠道,对欺凌者造成震慑。
小孩子由于社会经验少,害怕被打,被欺凌后大都选择沉默,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上,也要让他们敢于说出来。
鼓起勇气说出来!
Moxie!!!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不迷路,以后还会有更多精彩的故事奉送。
也可以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剧情
女权运动太火成了美国的政治正确,看过了太多成年人的反抗嘲讽痛苦,不如来瞧瞧这部还不错的《女生要革命》。
从片名看像是一部青春期铁憨憨的战斗宣言,而实际也是如此。
一个小城镇的高中校园里的存在着各种性别歧视和价值扭曲,让一位沉默寡言的16岁女孩再也受不了了!
妈妈的叛逆过往让她灵机一动,匿名发行一份小报,继而引爆风靡全校的成长变革。
美国校园影视剧中永远瞩目的是高大帅气的运动健将,还有隔壁拉拉队队长,还有到处贴标签传来传去的Gossip Girl。
这部电影里以以往沉默寡言的“配角”角度描绘了一副白人男孩的权势威胁暴力的场景:他们可以恣意的给各位女生贴过分的标签,低级的对女同学的身体开玩笑,他们甚至行动上咸猪手……他们这样肆意而不用担心后果,不仅是因为历来的强权文化,还有女校长偏袒一方的粉饰太平。
于是作为小透明女主决定学着母亲过去的奋斗经历去发泄去宣传反击的信念。
她在屋里慷慨激昂怒火中烧的折腾许久最终不过是几页宣传册,打印小小50份,然后瞧瞧的提前发到卫生间,刚好传播开来,简直有些儿戏。
但星火燎原之始从来不是满腹筹谋,不过是很多的悲愤终于宣之于口而已的一点火光。
然后被赞同,被接受(她们一起在手上描绘星心的图案),被跟随(她们一起支持因为穿吊带的丰满女同学),被鼓舞(她们一起支持天才女球员申请奖金),最终形成一片燎原(她们最后聚在校门口为自己而呼喊)。
沉默的主角一边欣喜于大家的坚定,一边又幻想与强权的男同学和学校和平共处,颇似过家家的幼稚单纯。
接着果然收到敌对和学校的惩罚,她面临是否需要勇敢站出来接受”顶风作案”的风险。
还好她最终承认她自己内心对男权桎梏的愤怒,以及对平等的追求。
最终帮助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人生很长,一辈子要坚持也很难。
曾经她要强先锋的母亲也不过是平静工作,努力抚养孩子,但不要忘记曾经努力抗争过的总会有痕迹留下,悄悄的停留在平静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下一代,否则这场看似过家家的女权革命又怎会由她的女人起头呢?
导演是女性,所以很多地方对叛逆期女生的描绘得非常准确,包括最开始女主角的梦:疯狂地奔跑在丛林里,想要大声喊却发不出声音。
象征着有东西压抑着无法释放。
当然也为后来女生们的尖叫作了铺垫。
跟妈妈最厉害的冲突,四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她的表现让我想起了叛逆期的自己,最坏的时候,我妈问我“你怎么像吃了炸药?
别人都不能说话了吗?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只是感到愤怒,这个愤怒我找不到缘由,但真的憋在心里太久。
包括在后来电影中跟妈妈对峙,女主最后含泪问“为什么爸爸不跟我们一起过圣诞节?
”可能有人觉得话题转得奇怪,但我特别能理解,那一瞬间把自己委屈的东西全部说了出来,没有逻辑,只有情感。
真的要女性来拍才能很真实的描绘出来女生在那个年龄段的矛盾与状态。
如果你遇到一个正在叛逆期的女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抱抱她,陪着她吧。
除了一开始有些突然,其他情节都很流畅,被扣“挑起对立”帽子的人只是揭露了本来就存在的社会问题。
华裔的挚友的形象刻画的太好了,有亚洲人的隐忍聪颖和果断,她叙说的那段自己的压力很真实,男朋友的形象也很好,“我对你从头到尾只有支持,不应该沦为你的出气筒”。
不要小瞧内向理性人格,他们沉默的做出一些事往往超出你的想象。
又一部传统的white savior类型电影。
开头那个绿眼影的黑人女生一出场就输出自己的反叛观点,对比那个很lame的白人女主显得狂拽酷炫,我一开始还以为那个黑人女生才是主角。
我还在想终于轮到白人角色给黑人角色当陪衬了,很好,这很PC。
结果谁知道后期她基本没有戏份,也完全没有刻画她怎么为推进校园里的女权运动贡献力量。
给我这就是一个为了使电影“多元化”而安排的性感quirky的黑人女性形象。
真正让我特别不喜欢的是对白人女主的华裔闺蜜的塑造,一个非常传统的Asian sidekick的形象,为了女主而奉献,而背黑锅被退学,为了促进女主成长而存在,完全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尤其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华裔闺蜜和她母亲的那段对话,她母亲用非常纯正的华语与她对话(这点很好),而她却用英文回复,暗示她自己本身就不认可自己的华裔身份和文化,拒绝说华语。
亚裔女生母亲讲出的话更加让人匪夷所思,她不让女儿穿tank top的理由居然是“被学校开除就当不了医生了”。
“学业第一重要”和“希望子女当医生”是非常典型的亚裔strict parents的刻板印象,有无数包含的隐性歧视的亚裔笑话都基于这样的刻板影响,电影居然还要通过塑造这样的角色来perpetuate亚裔父母保守古板不通情理的形象。
为什么这里的亚裔母亲就不能是一个支持女儿的很酷很开明的母亲?
media representation是很重要的东西,我不希望人们对待影视强行保持color blind和tone deaf。
另外,电影中对校方的刻画也非常片面单薄,仿佛校方就是为坏而坏,一切决策都单纯是为了对抗主角,为了让主角处于困境。
学校里的学生们也被刻画成没有灵魂的群体,在剧情需要的时候保持冷漠,在需要剧情的时候及时觉醒。
给人感觉像是非常幼稚的白人角色爽文。
节奏完全不对。不能觉得拿着这种命题就配得上觉醒这种主题了啊 太蹩脚了
真不该拿妈妈出气,男朋友骂醒她的时候全剧最爽
Lazy writers trynna jam everything PC in 110 minutes. Nothing makes sense. This is not intro to feminism. I’d say Hollywood tokenism 101.
感觉有点元素过多,非裔亚裔,父权制,LGBT……
虽然剧本瑕疵很多,但真的太燃了!青春片又怎样,一样可以输出女性力量的价值观。亚裔与黑人角色也不仅仅只是为白人服务。ps:Seth真的是一个完美男友人设呀!
一步步来吧,女生的觉醒
最可笑的是这个女性力量的作品里塞满了人种刻板印象
追求权力是一种基本驱动力,如果你决心追求权力,那么你的行动越是有效,你就会越快乐。
转折生硬但有点校园美好幻想也不错and我也想跟喜欢的人躺一个棺材分享耳机www
革命是个好主题,但乱几巴消费女权主义,这拍的难道不是💩吗?
女权主义者、女性主义者以及想干翻男权社会一切的人可以看一看这部影片。
有点意思。Lauren Tsai居然演了个怯生生的角色哈哈哈哈一点不符合她有点bitchy的艺术气质,最后看到大家都喜欢Seth我就放心了哈哈哈哈
从中间开始变得好奇怪。。。落点很糟糕。后面一点我挺喜欢的倒是
糖裡混毒 這不紛紛讚歎Seth又相信有女權男了呢!媽媽年輕時就在抗爭反而現在還不如覺醒前的女兒清醒 談戀愛再加上最後對醜男說sorry真是🆘🆘
虽然有些地方很典型剧情,但我还是需要支持,就如片中说的做些什么。建议改名《娘们要战斗》另外我很不爽非要加入的这个男主剧情,恶。尽管在女性占如此多重要性角色的情况下,依然有如此多的女人和男人关注这个所谓的平权男,b站除了这个正剧资源后播放量最高的依然是讨论这个男主的混剪,说他多有“性吸引力”?男的只要说几句假惺惺的好话,就会有一堆人捧着他,为他疯狂,把他水滴鱼的长相说得有多帅?恶啊,我还以为女主和他决裂后会意识到性缘是多么糟糕的东西,没想到啊这个世界上果然不会有纯粹的全女女权剧,非要塞个男的当好人,以显得自己不是什么激进的危险分子。“我们是平权,不是女权~”真是两头好都吃。还是那句话:平*先平性别比,不*不是女*男
要素齐全,不会冒犯到任何人,但这恰恰就是这部女权电影最糟糕的地方,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冒犯的进步。
作为一个男的竟然老老实实的看了一部110分钟的标准女权影片,看完后我觉得影片质量还是不错的,结尾也有点令人激动。但是我还是觉得部分行为过于激进,比如在学校门口写大字报,至于女校长对学校的状况应该负大部分责任,正是她的冷漠导致事态越来越严重,并且还表现出了明显的重男轻女思维,我觉得要是现实中她早就会被免职了吧。4星7.8分!
很可爱的一群年轻人。
看来女权真是殙女调教男朋友的工具啊,
观点单薄经不起推敲。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抱团取暖,并把群体不断扩大的特权之争。非常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