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卡
Eureka,鹳看蓬莱(港),魔幻尤里卡(台)
导演:利桑德罗·阿隆索
主演:维果·莫腾森,齐雅拉·马斯楚安尼,阿莱娜·克利福德,莎迪·拉伯因特,阿达尼洛·雷斯,马西奥·马兰特,维比约克·莫林·阿格尔,拉菲·皮特斯,路易莎·克鲁兹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法国,葡萄牙,墨西哥,德国语言:英语,葡萄牙语,拉科塔语,查蒂诺语年份:2023
简介:阿莱娜厌倦了自己在松树岭保留地的警员工作,于是她决定不再回应无线电呼叫。她的侄女萨迪白白苦等了她一整个晚上。受伤后,她在祖父的帮助下开始了奇幻旅程:她穿越时间和空间,飞往南美洲。最终,她不再观看那些无法让她产生认同的黑白西部片,当她听到那些生活在森林里的人的梦想时,她感到一切都变了。然而,所有这些都不会有定论……..详细 >
三生三世,梦一场
再次印证主竞赛外出神片。这部片不在打分系统的游戏规则里没法横向对比,但比起浪费时间的怪物和小行星城,我宁愿把它再看两遍。同样是俗套的三段式和黑白戏中戏,至少能享受一下优秀的视听技巧。第一段干净利落余音绕梁,第二段大家都喜欢,暴风雪中窗内那一刻的宁静很容易引起共情。第三段不好评价,高等文明拍落后文明的时候总带着些不可避免的高姿态傲慢
4.5
8.1 昆汀→利纳斯→阿彼察邦?从西部的幻想到真实,一条没有尽头的单向道,很揪心的电影啊。
一个神秘有趣的玩笑,三个没有答案的故事。正如片中人物所说,唯有空间是真实的,时间则是人类虚构的,而阿隆索擅长的恰恰就是画外未知的空间和必须经历的时间。
B / 有点失望,但前两段连在一起依然完成了对《花月杀手》的降维打击。极其沉稳地呈现明澈而不可解的目光与面容,简单的空间跳跃便将技术语境、政治语境、叙述语气与人物关系紧密地扣在一起。相比之下第三段对历史的追溯反倒非常生硬,找不到第二段如此扭结一体的高效表达,反而有点低配阿彼察邦……
前几分钟睡着了,突然被几声枪声惊醒,然后画面就从黑白变成了彩色。然后的2小时,就在无聊中度过。
宁静的福音电影。天使漫游人间,抚慰伤痛,通往仙境。一种在复沓与跃行间循环往复的奇妙韵律。
。。。
喜欢前两段
4.5星。一部横向偏离其起点,依靠统一的审美体验引导观众在脱离了时间与地点统一性的世界里建立关联的电影。阿隆索前作<安乐乡>里没找到的女儿在第一个故事里找到了,第一个故事成为第二个故事里背景电视上播放的内容,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又以鸟的身份见证了第三个故事。三个故事点出美洲原住民生活的艰苦与背后隐形的殖民主义暴力。尤为喜欢第二个故事,一颗金子般的心彰显了超越的力量。观众需要重新校准自己的影像观,方可进入这样一个超拔的实验空间。
年轻人的第一场电影节电影,睡得差点摔倒。喜欢雪夜的部分,宁静漫长。
牛仔被女儿朝自己举起的手枪瞄准,变成小丑。女警在嫌疑人已经走光的酒店窗前惆怅,变成落雪。女孩吞下祖父承诺过的药水,变成鹳鸟。男人从淘金的雨林出逃,变成匕首。空有一腔英勇,原是错付。惯看人间吵嚷,多有雷同。生在没有可以失去,也无法获得的人生里,为何不掸一掸羽毛,逃出这生为人的转世。
+
#PYIFF 7th 可以称之为一种持久的折磨
古典的,提纯的,疗愈的。
鹤出来的瞬间我一下子绷不住了,想立马离场,但基于对电影的尊重又强行抑制自己的欲望。本届戛纳同场离场率最高的电影,几乎每个故事结尾都有几个人出逃,电影一结束,所有人立马拿包走人,掌声稀稀拉拉似乎在嘉奖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忍者观众们。
#28th BIFF#Cannes2023 第一部利桑德罗·阿隆索。不完全是三段式的叙事练习,章节之间有严密的组织逻辑,且阿隆索在影片中表现出了对不同叙事类型与叙事节奏收放自如的把控能力:从戏仿的反西部片风格到对西部景观的直接去魅,从现代与前现代的交汇之处到对原住民传统的朴素回归,作为观众的我们只需将感知的能力全部交出,就能够获得如梦境环游般的奇妙体验。在真实的空间之内,感受虚构的时间,感受影像带来的缓慢、松弛与自由。
+,能感觉到文本上西部片开头赋予之后地景的荒芜属性,但是对所谓"真实时间"的追求反而放大了对白中的刻意。极其僵化的视听,不像是漫游更像是贫穷图景的罗列, 对了解地景的兴趣已经在正反打中被消磨了。只有最后一段稍微观感好点,但某些走向还是刻意...
#7th PYIFF 小城之春厅 旁边的兄弟姐妹们睡的呼哈的,我由于咖啡喝多了不睡觉显得格格不入…….真的很适合睡觉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