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那些被名字耽误的好电影,《闪光少女》绝对排得上一号。
这部电影为宣发公司做了一个反面教材,前期能踩的雷没一个落下的,不管是名字还是宣发海报都透露出一股浓浓的“劝退风”。
海报感觉像是一群巴拉啦小魔仙在群魔乱舞,让人瞬间对影片的兴趣下降到零点。
硬要评价一下的话,就是三个字:辣眼睛。
但如果你有去看过这部电影,你就会推翻之前的所有印象,直接被这部电影的活力和创意所折服。
豆瓣上它的评分也有7.3,评分人数接近20万,作为一部青春片算是不错了。
但是这部影片的票房表现对不起这样的口碑,内地票房仅有6500万最后宣发主动出来背锅,排排跪集体致歉,请求大家不要因为片名海报而错过这部影片,才换回了排片量的上涨。
虽然卖惨可耻,但《闪光少女》确实是被宣发耽误惨了的一部影片。
而这部电影在19年也改编成了电视剧,依然启用了电影的原版主创团队,将故事再次进行了升级扩充。
曾经错过影片的同学,这次不要再被片名骗了,错过这一部好剧——《闪光少女》
剧版《闪光少女》依然由电影版的导演王冉、编剧鲍鲸鲸两人携手打造。
由于主创团队还是原汁原味,所以在剧情故事这方面大家还是可以放心的,依然十分精彩有趣,能让你感到眼前一亮。
从主线上,剧版和影版其实差不了多少,音乐附中里学民乐女主角陈惊暗恋的学西洋乐的校草,却遭到了校草的嘲笑,为了证明自己,陈惊联手502宿舍的女孩组成了民乐队,与西洋乐队上演了一场决斗。
但除了主线剧情外,剧版《闪光少女》也摆脱了影版的时长限制,有了更多时间和空间来发挥各种支线剧情。
比如剧版中出现的徐樱,因为少白头而被同学嘲笑排挤。
可能很多宿舍都有过那种小团体,故意孤立其中一个人,徐樱的宿舍就是这样,明明学校要求宿舍四人一起的活动,另外三个人却故意冷落她,形成了一个小团体然后丢下她一个看她出丑。
虽然没有言语暴力,但这种冷暴力也让人毛骨悚然,就像剧中徐樱常常看的那本漫画书里的台词:“他们没有劝我去死,只是善意地提醒我不需要活下去了。
”
而剧版中新加入的另一人物冯安宇则是个大明星,因为常常被吐糟演技不行太小鲜肉而倍感挫折,整天抱着一颗树寻求安慰。
喝醉了后吐槽自己拍的戏,一本剧本6个编剧,剧情乱七八糟,拍情侣的恋爱戏码,连女演员都不在,让他对着空气演。
到了要拍吻戏实在是没有女演员不行了的时候,导演竟然拉着自己的小姨子过来充当临时演员。
(这段话的弹幕观众也是尽力在艾特某部电视剧了23333)通过发展主角身边的多条支线,剧版《闪光少女》在讲述主线剧情的同时,也讲述着社会的多面性,在故事内容上会比影版丰富不少。
剧中对于校园生活的刻画非常写实,第一集开场就来了个学生时代人人闻风丧胆的“宿舍突击检查”。
一句“敌军还有5秒到达战场”拉响警报,宿舍乱成一团,每个人都在急着藏宿舍违禁品。
女生们吹风机烫发棒小风扇挂了一身,还有少女带着自己爱豆的抱枕私奔,堪比大型逃难现场。
男生们了解检查顺序,互相打配合,低楼层的锅碗瓢盆装在大箱子里搬到了高楼层宿舍,小手段层出不穷。
却被没想到老师的查寝手段也在升级强化,一句“我们今天从上往下查”顿时让学生们叫苦连天。
而老师们查手机的方式也非常新颖,晚自习站教室后门偷看,表面上学生都在奋笔疾书,老实地写着作业。
灯一关,教室里都是手机的灯光,谁是认真在看书谁是拿着书做掩护,一秒暴露。
有这么机智的老师,同学们真是太难了而作为学生辛酸排行榜前五,食堂饭菜永远是槽点满满。
菜牌上色香味俱全,打在盘子里的却总是让人不忍直视的暗黑料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简直不能太明显。
暴脾气的飒哥下不了口,拿着饭就要去倒掉,却被食堂大妈拦下指责浪费可耻。
飒哥火了,一句别出新意的吐槽让人忍不住喷饭:“浪费可耻?
你们把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做这么难吃,还有脸说我们可耻?!
”飒哥这个人物真的是全剧中我最喜欢的角色了,歪理一套一套的,吹起牛皮来也不用打草稿,关键你还找不出他话里有什么毛病,完全就是个人才。
《闪光少女》里的金句有99.9%以上都出自这哥们嘴里,列几个例子给大家听听。
男主因为颜值不高而不敢追女主时,飒哥贴心安慰:“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午饭有鱼有肉,你丑没事她瞎。
和谐社会,什么都有的谈,不要轻言放弃嘛”飒哥传授男主追女生技巧,男主怕太冒险,飒哥长叹一口气,拿着镜子揽过男主的肩语重心长:“这样的我们,活着就是冒险,还分哪天?
”
分分钟都能让人笑劈叉,飒哥就是我的快乐源泉,我的追剧动力啊!
但剧版中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最直观的就是画面的质感和电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记得电影版开头的那个长镜头,从学校大门跟到音乐教室,画面带着复古的黄色调,琴房里的文艺气息和建筑的年代感扑面而来,让人瞬间走进了故事中的音乐附中。
剧版的画面则偏白,反而没了影版的那种细腻柔情。
演员打光也打得太狠,每个人身上都套了一层美图秀秀。
最可怕的就是剧版中的校草了,任何出现他的镜头都像是开启了十级美颜,磨皮磨得亲妈都快不认识了。
演员的选角和造型也是网友集中吐槽的点之一。
影版的千指大人脸型削瘦,长年带着假发,虽然冷酷但卡姿兰大眼睛还是比较灵动的,又美又帅。
剧版的千指大人对比起来就有点太过普通了。
短发造型比较老式,眼神也显得呆板无力,那种酷劲马上就少了一半。
同样,饰演女主姐姐的演员也有点差强人意。
说话的时候就没有一点表情,感觉眼神都没有焦距,像在放空一样,整个人都显得比较死板。
但即使画面质感和演员上有很多让人不满意的点,剧版《闪光少女》仍然出色地抓住了电影里的那种青春势头。
徐樱因为头发少年白而受到排挤,因此总是带着帽子。
但老师明知道徐樱被排挤的原因,却还是让她在全体学生面前脱掉帽子考试,导致徐樱被排挤得更加厉害。
看不过去的千指大人和朋友们直接和徐樱一起带着张扬的假发去考场,在同学嘲笑徐樱时,她们站出来脱下了头上的帽子露出假发,用这种方式来对那些霸凌徐樱的人做着无声的反抗。
尽管行为中二到不行,但看到这一幕时我真的一阵感动!
就像剧中千指大人的那一句:“我们这个世界也是很残酷的,大人保护不了的,就自保。
”有些心酸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并体会不到,只有同样是少年的他们才能深刻感受,也只有他们才会用那么中二的方式地去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出头。
而作为青春期的重要一环,《闪光少女》里也讲述了少年们的爱恋。
女主暗恋校草,却被校草嘲讽,男主暗恋女主,却无法表白,换在《小时代》《左耳》式的电影里,这样的感情线足够扯出一堆虐恋抓马的大戏。
但在《闪光少女》没有。
暗恋中的男孩女孩们小心翼翼,虽然也有失落的时候,但并没有沉闷在一种悲哀的色调之中,而是轻盈的,温润的。
即使受到挫折、遭遇失恋,也不会绝望到撕心裂肺,分分钟就想结束人生,而是在朋友的陪伴安慰、亦或是打趣调侃中慢慢走出,重新展开笑容。
这个青春才是我们熟悉的,或者我们曾经过的那个青春,天真莽撞,肆意张扬。
总体来说,剧版《闪光少女》和电影版虽然在质感上有着不小差距,但在剧情上却不比影版逊色,故事丰富有趣,角色塑造形象生动。
剧中那些查寝、老师晚自修站后门、吐槽食堂饭菜的校园生活细节更是真实到让我觉得导演是不是窥探过我的生活。
但如今剧版的遭遇好像也不容乐观,关注度依旧很低,播出12集了豆瓣还没亮分。
笔者只想说,对于许多年轻观众而言,剧场版《闪光少女》还是值得一看的,相信它会让你回忆起那个属于你的美好青春
青石电影编辑部丨Leslie
朋友,你听说过扬琴、古筝、琵琶、中阮还有大堂鼓吗?
网友:退堂鼓我会。
先告辞了。
朋友留步,你知道扬琴和大堂鼓是好朋友吗?
据说一个演奏大堂鼓的人喜欢演奏扬琴的人,结果演奏扬琴的人喜欢弹钢琴的人?
谁和谁会比较配?
一部另类的校园青春剧来了。
《闪光少女》2019.12.16
俗套校园青春剧有三宝:恋爱分手加出国,闺蜜互撕少不了。
偏这群中二少年不走寻常路,无撕逼不狗血,中二、沙雕、励志,开启青春时代另类打开方式。
女主陈惊(别名神经),民乐系扬琴演奏专业,年纪倒数第一专业户。
距离成为学霸,就差换个脑子的距离了。
好闺蜜宋天爽也不差,年纪倒数第二。
两人互相鼓励:“你放心平躺,我负责垫后!
”瑞思拜瑞思拜。
男主李由,陈惊的男闺蜜,民乐系大堂鼓演奏专业,毫不起眼的宅男。
因为头经常很油,又名油渣。
油渣平时喜欢自己研究美食,贤妻良母一样守着很多锅碗瓢盆。
因为过于养生,他和身边宅男又显得格格不入。
实际上油渣的爸爸很有钱,但节俭是他家最大的美德,财富对于他的学习生活根本没有起什么作用。
陈惊的二重唱搭档临阵脱逃,李由顶上和她一起唱,一起跑调,一起被嘲。
陈惊被学长拒绝,错过回校的大巴,一个人淋雨跑回宿舍,是李由去门口接她回来,陪她去吹干头发,给她播放鼓励歌曲。
油渣喜欢陈惊众所周知,就差在脸上写:“我喜欢陈惊”了。
约好了在摩天轮上的高空表白,结果……李由恐高。
男二冯安宇,帅气无敌男偶像,无数少女梦中的老公。
没错,就是隔壁剧组(《梦回》)的十三阿哥。
他是整个主角团里面,唯一的例外,开场就比别人成功。
然而花无百日红,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走神偷笑,被卷入到“霸凌女记者”的事件中,遭网友口诛笔伐。
大龄偶像接拍校园青春剧,又被导演说过于油腻,好真实。
女二陈和煦,是陈惊的表姐兼中夏音乐学院的老师。
万年冰山脸,高冷御姐风。
陈惊问她:“为什么不谈恋爱?
她居然说:“谈恋爱干嘛?
手机不好玩吗?
”一般来说先立Flag的人最后都惨被打脸。
果不其然,整部剧最先发糖的还是她和冯安宇。
嗯,真甜。
中夏音乐学院的生活如同其他学校一样枯燥无味,好在陈惊找到了自己为之奋斗的动力。
没错,就是爱情。
学渣陈惊明恋西洋乐系钢琴演奏专业的学霸学长王文。
她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的床边贴着王文的海报,被室友冷嘲热讽;西洋乐系的同学故意羞辱民乐系的同学说:王文缺个翻谱员,你们民乐的学生闲着也是闲着,要来吗?
古灵精怪的她不顾同系同学鄙视的眼光,“自降身价”去给王文当翻谱员,就为了接近他。
在演奏厅里,陈惊壮着胆子表白,结果毫不意外地被拒绝了。
王文最后那句:“咱们两个人的舞台不一样”,激发了陈惊的斗志。
陈惊开始不再当一条咸鱼学渣了。
她要上舞台,她要组乐队,让王文看到他。
故事才正式开始。
民乐系看得起陈惊的人几乎不存在,根本没有人加入乐队。
走投无路的陈惊,只好找上了“暗黑风”502宿舍,请不好相处的她们加入乐队。
这个宿舍一直在老师管辖范围之外,里面的人我行我素,不和外人打交道,是大家眼中真正的“怪咖”。
经过一番折腾,陈惊的“怪咖天团”组起来了:陈惊、李由、502宿舍的小霾、徐樱、贝贝、塔塔。
乐队6个人都不被老师和大部分同学待见。
陈惊成绩差、经常违反校规,在琴房偷藏各种吃的。
油渣内向自闭敏感,不受大家重视,日常就是被陈惊欺负。
502宿舍的小霾,走路自带阴风特效,常年黑衣犹如灭绝师太;贝贝老是坐窗台上练琴,常被点名批评;塔塔喜欢lolita装扮,但走在街上会被说怪物;徐樱社交恐惧,不是那种活泼讨人喜欢的孩子。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最努力的那个:乐队成立初期连个排练场地都没有,只能在炙热的夏天夜晚,在没有空调的空场中排练一个小时,还要抽出20分钟给看门大爷伴唱。
但出于一份热爱,和不顾一切的一腔热血,他们似乎闪闪发光。
说起这民乐系与西洋乐系,那是隔阂已久:西洋乐是主流,校草王文是钢琴王子,校花是小提琴高手,于是民乐就成了不受重视甚至被忽视被鄙视的小众。
日常被嫌弃不足道也,民乐系最后还是在西洋乐同学发的一条朋友圈中爆发了:民乐同学,这路边拉二胡的大爷好像你们的师兄。
公然嘲讽,这谁能忍。
硝烟的味道逐渐弥漫。
2017年,一部小成本电影《闪光少女》悄咪咪在影院上映。
这部无流量、无大IP、无大成本的“三无”国产校园青春剧竟然获得一致好评。
时隔一年,影版导演王冉和编剧鲍鲸鲸,原班人马搭档再创剧版《闪光少女》。
剧中充满喜感的表现形式,青春励志梗点满满、金句刷屏魔性又洗脑,主演们无论言行举止还是台词语言都充满着溢出屏幕的少年气息。
(浇花喷版当加湿器)
(高脚杯喝汤)网友直呼“沙雕又上头!
”编剧鲍鲸鲸曾学了十年民乐,在学校里总被学西洋乐的同学欺负,因此“想替14岁的鲍鲸鲸报仇”,从而有了该片的创作初衷。
剧中对民乐的展示并未深入肌理,但很形象,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民乐与西洋乐划分为两个群体,描述二者的不同之处。
剧版《闪光少女》相较电影版来说有所增改,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一个电影能讲清楚的故事,拓展为24集网剧,注水难免。
(电影《闪光少女》)影版演员角色已深入人心,剧版新增加的角色则有些跳戏。
部分情节脱离现实,如剧中学生堪称“豪华”的校园生活,国产剧永远跳脱不了浮夸环节。
但作为一部青春校园剧,该剧仍有不少看点。
没有狗血撕逼,没有车祸堕胎,同样也可以讲述青春故事。
青春是一腔热血,为了热爱的民乐,势要与西洋乐正面Battle。
青春是无处不在的友情,是502宿舍看似冷面朝天的3个人慢慢温暖自卑少女樱仔。
青春也少不了无疾而终的暗恋,像大堂鼓喜欢扬琴的设定,是默默守护在陈惊身边的油渣。
在懵懂的青春里全力奔跑,向上生长,是每一个平凡青春里不平凡的闪光时刻。
如同那句台词说的:“青春有一千张不同的脸,但永远像你像我。
”
感冒在家休假几天,binge watching刷完了这部剧。
太好看了,为什么没火呀?
也没有任何影评UP主推荐过这个戏,宣发也太烂了!
好想骂宣发!
啥啊!
我在豆瓣往下翻了多少页才翻到这个戏!
要不是最近实在找不到剧看,我就要错过它了啊!
剧里女主很可爱,暗恋校草却不脑残,而是积极向上的样子让人全程露出姨母笑。
冯安宇这个角色也是承包了好多笑点。
剧里中学的少男少女的心态好写实,比那些堕胎戏好看太多。
剧里的学生们真的要读书要练琴要考学校的。
这个戏本身唯一遗憾的是女主姐姐这个角色,演员太僵直了,声音也明显是后配的。
都已经启用新人演员了,为啥不挑个演技好的,或者气质更好的。
Emmmmm电影最大的特色是“民乐”,主线是民乐与西洋乐的冲突,初衷“编剧鲍鲸鲸曾学了十年民乐,在学校里总被学西洋乐的同学欺负,因此想替14岁的鲍鲸鲸报仇,从而有了该片的创作初衷。
”电影也一直围绕冲突展开,而在电视剧这一冲突得到了间接弱化,例如即将毕业的师哥在天台上大吼音乐无阶级,情节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安排在剧集中部,而且以音乐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诠释主题不用音乐而紧靠强制煽情,甚至为此设计了一个看起来凶巴巴实则温情善解人意的师哥形象,不得不让我觉得很无趣。
谈人设,女主的人设在非专业的地方都塑造得很成功,机灵可爱,讨人喜欢。
这一特质成功到过于成功,以至于掩盖了其他角色的光芒,组乐队中几乎所有的麻烦都是女主解决的,几乎所有的麻烦都是“千指大人”“制造的”,而千指的人设又酷又暖又高冷又温柔又包容又霸气又宠溺又孤傲又心怀大义又勇敢又厉害又坚定,影版里千指斗琴中挑起战局,听到主任说不在招收学生后立马站起有理有据地反驳,霸气地说“我来招人”漫展中看sing演出时对陈惊的包容和“宠溺”以及演员本人又瘦又高又酷又冷的形象将角色魅力发挥到极致,剧版首先选角是一失败然后剧情让我感觉人设有点崩,截至目前18集,郑有恩三人团前来挑衅千指大人面对瘦瘦弱弱的女生居然一把就被推开了?
嗯?
你的霸气呢?
姐姐?
你不来处理问题么?
千指热爱自己的乐器并积极!
宣扬民乐,然而剧里有宣传机会给顶流伴奏时,千指立马拒绝并对流行嘲讽一波。
迷惑行为,502宿舍的每个人的爱好都不被理解甚至饱受嘲讽,那你为什么还要嘲讽别人呢?
你跟那些人有什么不一样?
见了冯安宇一面后,姐妹团调笑她,千指露出了一个羞涩的表情。
姐,你之前的振振有词是在放屁么?
剧里委婉地解释“大家都是凡人”……李由说大家投票决定,千指明明知道4个人都听她的,却没有直接明了地说让大家袒露自己真实的想法。
你行人家就得同意,你不行人家就不能同意。
影版中的人都不惧外界流言,并有自己的才华。
贝贝酱和塔塔酱爱lolit就直接穿lolit而剧中角色服大都为改版汉服,配饰和头发都很正常,还不敢穿出去,唯唯诺诺且弱小。
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才华时弱时强。
而女主的专业技能弱到无法想象,除了报考附中前会的曲子多年来无所长进,那么长时间连基础乐理都没掌握。
尝试过多次改变,从没想着提高自己的技能。
主角的背景变得普通化,而老师的背景却超级深厚。
不明白王老师,陈老师,冯安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尤其是冯安宇,油腻不说,一到他弹幕就好帅不说,因为他改掉了漫展演奏的情节。
由主变次并且少了青春的热血和中二。
剧版中截至目前18集没有看到给千指附加的古风网红的作用&相关情节。
音乐感觉上不是太多。
其实我不需要你编情节啊!
你们一直弹奏乐器就好啊!!!!
弱化了二次元,原本的2.5次元改成了闪光少女,冯安宇说的时候没跟任何人商量,并且事后没有一个人在意过这个名字和这件事。
不得不感叹李由的存在感之弱。
女主和李由的感情更明朗化,王文一直以来都拒绝得不留余地。
那么王文拍女主额头这一段保留下来有什么意思?
刚开始的时候表演的音乐和出来的声音违和感挺重的,后来就感觉还行。
再次,我不要情节!
你们一直弹奏乐器就好啊!!!!
平心而论,珠玉在前,我的期待值自然会更高一些。
我是先看的电影,隔了很久,因为棋魂的俞亮,再反过来看的剧版。
闪光少女的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燃,感情线什么的若隐若现,非常热血的青春热血。
电视剧加了两条线,一条圆号学长,一条表姐老师和大明星。
学长加得很好,李由说自己长胡子埋在王老师怀里哭的时候,我都也跟着哭了。
至于表姐老师和大明星,虽然金句很多,但还是感觉很多余,大概只是为了杀时间吧!
看到第十二集,还可以吧,里面的演员没几个演技特别在线的,当然也没有很掉线,特别是主演,演技就是在60-80分徘徊,女主动作过大男主过分舔狗周围人奇形怪状让人感觉十分drama,但是当大家都这么drama的时候我反而适应了这种世界观,挺特别的,曲子都很好,确实了解了很多民乐,很好的题材。
就是冯安宇那条线不知道是干啥的,似乎跳过也没啥影响,因为剧情发展完全在意料之内,和其他人的drama格格不入————————————————看完了!
磕死我了!
天哪油渣和神经马门溪龙那一段太好磕了吧!
我直呼how pay!!
看完以后还去找了影版来看,影版的节奏显然比剧版好,音乐也更好,主演演技非常圆润,表演痕迹不明显。
但是剧版人物更丰满一些,比如李由的拆二代人设,徐樱沉默的背景,虽然相比影版,改编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影版李由脱衣服是上台之前他就觉得自己服装和二刺猿格格不入,剧版是在一个颁奖礼,完全没必要脱衣服啊,特意秀肌肉也不太像李由的性格。
女主开头我不太喜欢,感觉过于咋咋呼呼了,但是她演到安静、酸涩又期待地互相试探的戏时,还是很让人有带入感的,我高中的时候和喜欢的男生双向暗恋也这样。
还有就是,男主脱牙套摘眼镜以后颜值过高了叭,女主的大眼睛漫画腿细白胳膊、花里胡哨的衣服显然也比其他人好看得多,这样的人在校园里平平无奇当舔狗,导演是当我没上过学吗!
此时男主还没长胡子,但是已经有了胸毛👍
真是太喜欢这样青春的少男少女们的故事!
纯洁美好,热血又有带点中二。
不过感觉这部剧的演员和导演制作团队们都和这部剧的风格有点像,诚意满满,但又有点青涩。
演员的话,感觉娇姐演得很自然,其他年轻演员还是要加油啦。
剧本的话,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把大明星的那条线和校园线融在一起?
真的很别扭,难道是为了凑集数吗?
坦白说,明星线如果单独拎出来拍一部剧的话,我也会很喜欢,因为里面出现了很多的金句,包括姐姐的爱情观在国产剧里面也很特别,很喜欢这样理智清醒的女生,人设也挺特别的。
但硬要和校园线凑在一起,就感觉格格不入。
导演的话没有怎么了解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新导演,里面有一些情节,例如像贝贝塔塔会议童年经历的实在是太生硬,强行回忆杀。
总体来说,这部剧我真的很喜欢,也有可能是因为老了,真的好爱这样的青春啊!
但如果说要给它打五星的话,我也打不上去,因为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希望导演,编剧,演员们都能有越来越美好的明天吧!
被台词吸引来的,前两集看得我一头雾水,从父亲节开始渐入佳境,回归主线剧情。
个人感觉如果一直是前十集的水准,这个剧阔以在7分左右🤗目前里面插入了一些海贼王的概念,宣传的是总有一天你会和伙伴一起远行一起做梦的感觉,太太太喜欢了!!
大明星和表姐老师的线偶尔演技尴尬,但是很甜我又可以了!!!
油渣和神经的感觉也还不错,虽然目前不如影版,但是没有一两星那么差啊啊啊!!
最后安利一遍,挺过前两集啊朋友们!!!
有很多小细节很戳人的!!
看完棋魂顺着小郝摸到了这里,当时因为很喜欢电影所以有点抵触的剧版,我居然完整地看下来了。
缺点:1.节奏慢。
2.姐姐和大明星的感情线虽然不至于莫名其妙,但明显注水。
谈恋爱一谈谈半集,姐姐说话的语速还特别慢。
相信大多数来看这部剧的观众都是冲着音乐来的,这个恋爱谈得真的很掉分。
2.主人公们太爱说大道理了。
无处不在的比喻、名人名言、小故事、我好像重回中学作文课堂。
3.油渣和神经的感情线没有讲好。
明明篇幅大了,剧情多了,但油渣和神经的感情线却没有比影版写得更细腻动人。
电影里的油渣看得出来是一个默默守护,小心翼翼偷偷爱着女主的人物,而剧版的油渣,确实嘴上说着“能陪着她就好”,但其实身体力行地在献殷勤,且一直试图表白的“舔狗”(这么说可能有过,但我的感觉确实是这么个意思)。
倒也不是说油渣的人设改地有多差,但这部剧既然想在影版的基础上扩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系列,就不应该把男主写得比原来还差了。
且,剧版油渣在公交车上扶住神经头的情节跟影版差太远了,无论是镜头设计还是演员表演。
4.造型差评!
尤其点名陈惊!
周依然虽然不是什么大美女,但也不算丑吧,风犬里的娇娇看着还挺可爱的。
但到了这部剧里,给人弄一个这么贴头皮的造型,低颅顶暴露无遗,显得人奇奇怪怪的。
陈惊虽然是“神经”,但也得是个可爱的“神经”,才能让观众原谅她的诸多毛病,但弄这么一个造型出来,再加上那个奇奇怪怪花里五哨的片头,真的容易让人第一集就撑不下去了。
优点:1.音乐部分不错,斗琴和主角团初登台的部分做得挺不错,甚至斗琴部分的艺术性我自认为要优于影版,而且中间对于民乐的小科普以及主角团演奏乐器的部分都没有出什么错(我学古筝,其他只是略懂),那么作为一部音乐主题的剧,已经马马虎虎能摸到及格线了。
2.主旨很好。
虽然随处可见的主角演讲让我有些疲乏,但比起电影里的民乐碾压西洋乐,剧版“音乐无阶级”的概念其实更好。
3.小郝好帅,虽然在这部剧里他的表演有些“彭氏”脸谱化了,但这个男孩子依然好帅,虽说聪明的贵公子可能要更加适合他,但他的表演完成度也很可以了,起码不会令人出戏。
一直看到有人吐槽女主,其实我觉得女主的表演虽然偶尔会有些夸张,但总体来说还算是灵动自然的,起码称得上“神经”这个绰号。
4.李飒好评!
台词一开始听的时候实在尴尬,漫画的语气说出来也太中二了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一开始是抱着搞笑的心态看下去的 然而每集都有泪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年轻了,看到校园剧如此热血,真的无比触动我啊。
是啊,长大不是为了成为严丝合缝的笨蛋啊,把每件重要事都当做人生的起点人生就回很长吧。
小演员真的很棒,中二又很贴合那个年纪会做的事啊。
神经,油炸,小霾,贝贝,踏踏,樱仔要永远追逐梦想啊。
流量明星的这条线一开始觉得没必要,我只想看热血满满的高中生,后来才知道,这条线不就是长大后越来越妥协的我们吗。
曾经那种冲劲儿呢?
曾经不顾一切想做什么就去做的那种勇敢呢?
曾经不在乎是否失败就去努力的自己,千万不要因为长大就丢失了呀。
ps.真的要多读书啊,尤其是偶像啊,哈哈哈哈哈,靠着好看的皮囊走不长远呀,背着粉丝谈恋爱要敢于承认啊。
不要为了一时利益,欺骗大众呀。
要一直闪闪发光啊 我们的人生 不能妥协啊
很不错
中二
好羡慕这样活泼欢脱肆无忌惮的青春呀 真想拥有一个陈惊这样的朋友
鲍鲸鲸编剧一如既往的宝刀未老啊,果然听着编剧名字来追剧是没错的~一口气看了十几集,这部剧好适合冬天啊笑的我都出汗了哈哈哈,心里看的也暖暖的!
无比欢乐,台词也很不错。
青春可爱贫。
不喜欢
剧本非常好看,所以故事本身也非常好看,稚嫩的演员们确实只能算是合格,感觉导演基本没什么调教,差不多就上了,可以说是对不起这个好剧本。但是,青春,真的就足够了,一张张稚嫩的脸呀……我喜欢李由的写法,不是什么事都要乘胜追击,“我觉得现在就很好”,羡慕啊,人家写出了我想写的男孩子啊!!!
喜欢电影版
剧情还行啊 和电影版的比较也不输 都不错 周依然真的好适合演古灵精怪小女孩 郝富申,,,算了 埋了吧,,以及王安宇真的有点子油
青春真好,我没想到我会为了男主撕开一袋薯片这么开心
王安宇,留短发吧,扣一分给没留短发的王安宇
不好看
唉我的鱼京鱼京!!!这是缺钱了吗!
题材很新颖,细节很糟糕。
以为是必扑剧 没想到真香了 鼓励鼓励 看下来 瑕疵还是有的 本应是亮点的音乐部分有点敷衍了 关于音乐的感触和共鸣明明应该是重点 然后故事主线支线太散了 压根没有关系 哪怕把乐团的谁自己的感情线拉出来也好啊
感觉没影版好
可可爱爱
主线加的一些情节挺不错的让剧版更加饱满,但很多地方实在太过拖沓。女主演员不如徐璐有灵气。女主姐姐和明星线又臭又长,三流偶像剧情节不明白为何要加…整体上不如影版
民乐部分如果拍多点就更好啦!校园剧有点小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