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奥诺拉的告别
Leonora addio,两个告别皮兰德娄的角色(港),别了,莱奥诺拉,再见,莱昂诺拉,莱奥诺拉·阿迪奥,告别莱奥诺拉,灿烂的告别
导演:保罗·塔维亚尼
主演:法比齐奥·费拉卡尼,马特奥·皮蒂鲁蒂,达妮娅·马里诺,多拉·贝克尔,娜塔丽·拉布蒂·戈麦斯,克劳迪奥·比加利,罗贝托·埃利茨卡,罗伯特·施泰纳,卢卡·吉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语言:意大利语,英语,德语年份:2022
简介:皮兰德娄去世时留下了明确的安排:不要给自己举办葬礼。但是影片中却发生了三次葬礼。这部电影讲述了皮兰德娄的骨灰从罗马到阿格里琴托的超现实之程。旅程中包含了种种奇妙的巧合:飞机因为古老的迷信没有起飞;火车慢慢地向南方行驶……最后,皮兰德娄的骨灰被撒到西西里海,形成了一个钉子的形状。《钉子》是皮兰德娄最后一部作品,灵感..详细 >
看了一圈评论也没人看出第三个故事就是《卡奥斯》第四个故事的一个补足续集吧,前两个故事晦涩不懂背景历史也还好,哪怕化成灰是有人铭记的~
当Pirandello的骨灰抵达西西里火车站 当钢琴曲在车厢中响起 终究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动
死亡的咏叹调,当维多利奥离开保罗,弟弟的那份深情与敬意浓缩进入了影像,摄影执笔写下了回忆录,黑白不全是记忆,彩色也非真实。西西里的海也太美了些,当蓝色浮现出来,沁人的海风与浓烈的情绪揉搓在一起,让他飞吧。
人工的痕迹。
本届心中最佳
遗愿和作品皆为“未完成”,荒诞和念想呼应其间。
最深情的告白
喜欢黑白镜头转变为彩色的那一瞬间 蓝色的天际 骨灰撒入大海 后面的镜头和画面也非常的工整
私人影像诗,无感,但导演都90多了,厉害。
《无感》
能够感受到基于经历所拥有的最为赤忱的情感,以及所完成的痛快告别;但也同样觉得前后部分的割裂与一次强烈的转换实在没有必要。前半部分的庄重以及视野上的丰富,或许都凸显了后半段的笨拙。
前半段只懂戏谑有趣,后半段完全没懂
彩色部分把皮兰德娄遗作影像化看得一头雾水,和黑白部分的割裂感也明显。不太了解背景的话对这种个人化的作品没有太大感觉。导演本人也在今年闰日去世了
没看明白。。。
无意义
8.6 写给至亲的悼词,死亡的意义被描绘地举重又若轻,人们或是嬉笑或是肃穆的望向死者不断改变的象征之物,二者实际没有任何区别。第三幕笔锋一转,以对未尽之作毫不完善的演绎总结这一波三折的"魂归故里",在粗糙的背景板下略过了人生的跨度,乡愁中更增添了许多遗憾。
告别不是炫技,何况压根没炫起来。愚笨和固执穿插在表层消亡主义,抛洒骨灰的一瞬,苦涩是有的。
如果没有最后部分就是完整的欧洲回忆录和意大利笑话组成,浑然天成的乡愁 (不会拍美国就别拍好吗...你意的阳光怎么能假装成纽约
4. 才发现导演塔维亚尼弟弟上个月已经没了 这最后一部献给哥哥也是献给自己了 这才是技术的最好运用 导演用了多种不同规格的表现方式诠释不同风格的故事 就是在总结兄弟俩一生的导演生涯
视角的选择没有任何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