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极力避免听/看到孙海英讲话,但吕丽萍真的演的很好。
唐山大地震pk玩酷青春,我投玩酷青春1票;徐帆pk吕丽萍我投吕丽萍1票。
顺便感慨一下那些大片们,大多不过是一票所谓的大牌在空洞或荒诞的剧情下衬着费钱的场景假模假式的扭2到3小时。
现实生活的精彩生动,有几个在关注?
这恐怕才是真的要动脑的。
为了8亿票房大家一起忽悠吧。
还是很耐看的,老北京的味道。
跑酷往里套的比较生硬,不够自然。
吕丽萍真的是撑起了这部片子。
如果不是她来演,而且演得这么自然,这部片子就真的很平凡了。
用平凡来形容,其实这个片子还是有很多正面意义的。
比起很多不知所云的片子要好得多!
其实姥姥的表演也很好!
如果没有金马奖,或许永远不会知道这部电影,一部小成本、不起眼的电影。
看片头的时候,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只是用来消磨一下时间。
最开始被带起劲儿的是一系列活力四射的跑酷,老帅了。
看到后来,很自然的就想起了我的高中,我的高考。
母亲的艰难、儿子的痛苦,电影最出彩、印象最深的就是儿子与母亲夜里那段撕心裂肺的吵架,看得人有些心力交瘁。
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都会陷入这样不可妥协的境地。
那个夜里,儿子推开母亲,回头不忍心的看了看、然后痛苦地奔出房门,那种又恨又爱的揪心,太真实。
这部片子不似纯纯的青春片,散发着特有的北京调调,亲情与梦想的冲突,底层小人物的日子。
最后结局的大圆满,没有不良少年,没有青春的边缘,没有变质的叛逆,是给我们青春最好的解释--永远健康向阳的青春。
影片呢,虽然整体还是有些散的,但单就母亲与儿子这一冲突的主线来说,已经非常不错。
比起用钱堆起来的中国大片,像这样贴近小生活的“小”电影,希望可以多一些。
吕丽萍的演技真的是没的说,太棒了,盛超非常卖力,吵架的那场捶门的动作声音都是真实的,听的让人心疼。
隔了很久见到他,问起这件事他还说,都半年了,手还在疼。
看第一遍的时候有趣的表演会让你大笑,但之后马上是感动的辛酸经历过高考的我们,体会梦想和亲情在我们青春的岁月里左右平衡-是件残忍的事
电影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观众,能触动某一个观众内心某一个柔软的部分,那就是好电影。
最让我有感触的是儿子青春期的叛逆在某一个瞬间被浓厚的亲情融化的转变,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深最沉的感情。
在此推荐一首内蒙古歌谣《梦中的额吉》。
1、这个故事我赶脚就是在说明北京娃就算随便高考前复习个俩三月也能上大学。
2、神马都要回归主旋律。
3、吕丽萍演技很给力。
4、考上大学就一定找的到好工作?
不过北京现在租房便宜,一个月才77,工作不好找也无所谓了。
5、晚上我就做梦跟我妈吵架了!
蛋疼!
梦里我气死了。
我可是一孝顺娃啊!
摔。
6、这电影是我无聊在我姐姐家看的,CCTV 6。
这也足以说明我有多无聊
刚刚看过印度电影《三个傻子》之后,便又马不停蹄地看了这个国产电影《玩酷青春》,结果发现这是个很难受很诡异的事情。
《三个傻子》之中提到的父母无需过多干涉孩子,应让他们“爱干什么便干什么”,这明明让我颇感认同,但《玩酷青春》里表现的母亲为孩子“走正道”、忙学业而呕心沥血、忍辱负重,又不得不让人深受感动。
这是一个比较扎实的国产电影,但也就是如此而已了,至于其他的所谓永不褪色的主题,诸如亲情、梦想、青春之类,主题倒是没褪色,只是表现视角、叙事方式也毫无新意——大概,要不是吕丽萍的出色表演(这让她获得了本届金马影后),这个电影就真的只剩下诚意了。
吕丽萍饰演的人物,就是那样一个很普遍、平凡的母亲,似乎有我们许多人母亲的影子。
这个母亲对亲人有着深沉的爱和期望,一旦谁、包括这个亲人自己对这种爱和期望有所损伤,她几乎会像一个受伤的野兽一样拼命挣扎、歇斯底里——自然,这种母爱让人觉得有些沉重,这种沉重也压抑了青春时期的许多幻想和萌动,这些都是为我们所熟知、也最容易让我们有所感慨的。
于是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情况,我在很多长辈面前都是被表扬的例子,因为在他们看来,我很“听话”,懂得体会父母的心思,从不和他们顶嘴、不和他们争论,所以不会让他们担心操心。
只是很多时候,我听到这样的话,都觉得心里隐藏着一丝酸楚。
我因为这个“听话”,又让自己委屈了多少呢?
我也想走自己选择的路,只是为了不出现各执一词、相持不下的局面,我已经先把他们的选择当成了自己的选择。
要说我的心中没有一丝遗憾,那是不真实的。
只是随着阅历和认识的增加,自己也看到:很多时候,像吕丽萍扮演的典型中国母亲那种忧虑和担心甚至是歇斯底里其实不是没有缘由的,中国的就业状况是怎样?
社会福利状况、救助机制状况是怎样?
大家都清楚。
可以想象,如果她的孩子真的不上大学、之后跑酷摔坏胳膊摔断腿的,以后日子会过成什么样。
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就是这样残酷,上大学吧不一定就有找到好工作、过上好日子,可是不上这个大学呢?
牺牲自己的兴趣屈就现实吧,现实不一定就垂青于你,可是坚持兴趣逆现实而动呢?
……其实,典型的中国母亲们,她们的愁苦不是杞人忧天,更多的是对中国社会状况的一种直观的看见和焦虑。
说到底,也许沉重的不是母爱,而是现实。
2010年首发时光,搬到这边来了。
xuqsd 发布于: 2010-12-15 15:17片名:玩酷青春导演: 孔令晨日期:2010年12月14日,Home我实在有点搞不懂mtime为什么只给这部片子评4.9分,我也在后悔为什么我没有去电影院支持这部片子。
它说的虽然是家长里短,但却是直指人心。
这部片子的画面是相当讲究的。
从镜头语言来看,难以让人想到这还是那个一个月没几天不是雾里雾突的北京城。
白云的流逝,特意用镜头角度演绎的跑酷动作,四合院的静穆,所有的画面都很贴近故事的叙述。
即便是“电视剧”般的叙述桥段,画面也显得相当的干净和不多余。
这部片子有很多引起普通人共鸣的东西。
老一辈艺人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不理解与畏惧,为人父母者的教育与沟通问题,等等,这些东西让我很有感觉,而且片子的演绎确实很好。
我很奇怪,难道大家都看不到这些东西么?
这部片子最大的戏剧冲突当然在于母亲要求儿子考大学,而儿子却更倾向于选择跑酷。
在这个重要戏剧冲突展开的过程中,各个矛盾与情感释放得相当到位。
母亲与班主任的交流,母亲与工作方面的几次交流,母亲去跟踪儿子、去片场揪回儿子,这些情节的分寸掌握得非常好。
这是一位很好的母亲,因为她真实,真实地说明了那些为人父母不可为人道、也无需为人道的育儿养家之苦。
这也是一位留有希望的母亲,因为她正在基于那种爱而面对现实中的这些纷纭而找到披荆斩棘之路。
遗憾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问题都是因为缺少父母们的爱——拜托,只是给钱让他们去造,那不叫爱。
母亲在公司争取留住养家糊口的职务时,这个桥段设计得很好。
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别老是叫狠。
ps. 片子的主题曲和片尾处的credit做得也相当的深得我心,请勿错过。
这部片子相当贴合我们的生活,也相当的及时,但是,我们却玩不起。
人们似乎都知道,青春应该阳光、快乐。
但我们不行,我们要让孩子们考上名牌大学,要让他们屈从于各种各样的潜规则。
我们不能像外国人潇洒地可以让孩子们随时辍学,因为他们玩得起,他们早已脱离了物质生活的束缚,所以他们有资本尝试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我们呢?
我们也许比片子中的吕丽萍稍微有钱一些,但我们害怕的东西很多,我们怕别人的飞短流长,我们怕标新立异,我们有几个人能放心地让孩子们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片子的结语很好:即使我支持你,但我还担心你摔断腿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
甚至于导演也玩不起,一群口水就可能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这部片子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就是鼓动孩子们更加骚动。
但只要孩子们还因为有人说“你打了你妈”而怒发冲冠的话,那都是好孩子,都是懂事的孩子。
我们大人要平和地容纳新事物,而孩子们也不要丢掉那些老理儿——那些东西丢掉了,就很难找回来,就好像“邯郸学步”找不回自己的家了。
人们要是能玩得起,包括大环境容许人们去玩,我们想必会开心很多。
The end...ps.这部电影在票房(或许还有口碑?
)上的惨败可能在于其文艺气质决定了其受众面的狭窄。
抢着去看Avata的那些视效快餐一族肯定不会鸟这个;而那些想亲近文艺片的人未必有那个时间、金钱或心力去体会这类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很久没有完整地看完一部电影了,也很久没被感动了,我们就这么没心没肺地活着。
对于父母,见面的机会也都少了,就连打电话也不是经常记得。
说实在的,谁不爱自己的父母,可就是说不出口。
看到志鹏一次次的和妈妈吵架,看的我都十分压抑。
我们也曾这样一步步走过来,也曾经历父母的不理解与隔阂。
可是越长大就越孤单,就越觉得愧疚。
什么大学,什么理想,都在我们一天天的颓废中淡忘。
每天一日三餐的过着,真憋屈。
还是说点开心点的吧,影片的前半部分挺平淡的,感觉没什么新意,不过越到后面就越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
幸好结局还是挺美好,志鹏也还挺争气,在母子两不间断的争吵中,我的眼眶湿润了。
是因为缺少生活平淡的力量你们感受不到好与不好不再赘述只希望说烂片的给我个理由说服我谢谢
吕丽萍和姥姥的演技把这部戏撑起来了,剧情一般
真没觉得孙丽萍演的比徐帆好 这种小悲小喜徐帆在拍电视剧的时候早炉火纯青了 唐山大地震的大悲岂是一般人能驾驭的了的 倒是这个片里的小孩和内老奶奶演的不错
没有女人愿意成为泼妇,都是生活所迫,如果给她一个温暖的天堂,我想她一样是天使。
吕丽萍演得不错 不过片儿不咋地 赤裸裸的广告植入
当我们三岁小孩吗
请豆友们注意通过本片,观察内地社会环境的本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吕丽萍和老太太真好玩儿呀
我在这戏上找到自己当年自己的缩影。只是我觉得何志鹏比我好的是,他忠孝两全了。什么都可以舍弃,母爱不能舍。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梦想能实现固然很好,但如果没有了母亲的关爱,再大的成功也是惘然。
唯一一星是给叫兽的
外婆是最大的亮点
一塌糊涂…中央八套黄金档电视剧随便抽出来的两集缝合的电影,电影频道的传统型烂片。吕丽萍这个随便演演的角色,在同届提名者里张艾嘉汤唯徐帆哪一个都比这个强,凭这种片子这种表演拿金马??史上最水。以前补片的时候看到这是吕丽萍封后之作才看的,今天补标记。
这是一个扼杀孩子理想的影片~ 与其叫玩酷青春 不如叫 摧残青春!!
不是为了表现跑酷,主题在于青春。以跑酷为线索,或有意无意地带出它,这在中国,尤其是影坛里还是个勇敢的尝试,无论褒贬,也算是给中国跑酷事业做了个宣传。当然,对跑酷的看法不管积极消极,不能以电影说事。作为这目前算小众文化里的一员,也经历过高考、恋爱,我只能说,剧情很现实,中国式现实。
吕丽萍的确演得不错,但感觉表演的难度和完整度,以及影片的整体质量都不及《唐山大地震》中的徐帆。匪夷所思的一个决定。
虽然有点像看迷你电视剧,不过比那些山寨片好多了
吕丽萍 表演不错=。= 这货是在火车上无聊看的
20110102@home,台词、表演都很真实,细节使剧情不落入俗套,吕丽萍值这个金马影后
吕丽萍就靠这个拿金马影后?oh,my god!
跑酷。。。倒霉孩子不听大人话。。不知道大人的辛苦甘苦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