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
差时症是一种病,它的临床表现有:把一段短暂的时间,在感觉上漫长化。
每秒都被延伸到无比漫长,好像永无尽头。
和把一段极长的时间,在感官上短暂化。
简而言之,就是对于差时症患者,时间是消失的,他追不上时间无比漫长,凶猛而逝的脚步,他只能根据自己的节奏去接受能适用于他的时间。
普世价值的实现也就自然而然地随着时间普世尺度的消失而无法在其身上生根发芽。
要知道这是一个群氓娱乐的时代,是“李莲英走了”风生水起的时代,执着于某种价值是值得怀疑的,人创造了物,结果却被物所占有,心甘情愿地走进了死胡同。
这种病唯一的治疗方式是找到另一个同病相怜的病人。
否则身死,否则心亡。
可是最最最难过的现实是:知音难求,知味难得,更何况天涯沦落人。
就像一个同性恋爱上一个纯粹的爷们然后不得不接受被拒绝的理由是纯粹的爷们需要的是纯粹的姑娘。
解铃还需系令人,心病还需心药医。
王倩是李献计最好的,唯一的药。
她和他一样有着无尽漫长的时光,在里面他们也扮演着各种人生,看尽周围仓惶而过无闲人留心的风景,人生幕起幕落,不过百年,而她对于他而言,始终若此如初见。
“我已经老了。
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最初的,最后的,最年轻的,最苍老的,容颜。
以世纪为单位的快乐,也是以世纪为单位的痛苦。
李献计穿越时空,踏破千山万水,做了一个时间的旅行者。
坐上了这趟不见尽头的列车,不知未来的方向,人生都选择从来不允许回头,任何一个偶然都连接无数必然,一个有差时症病患选择当时间旅行者,便选择担负比常人几何倍数增长的孤单。
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你做的这一切就只是为了一女孩?
” “其实就是为了自己。
” “能从分手后的世界顺利逃走。
”王倩在未来把游戏打破了,取代了这个时代的王倩,差时症也治好了,反正一切都不一样。
就像小龙女和杨过,一对各有残缺的神雕侠侣,一起驰骋江湖,游戏人间。
突然有天小龙女说不想这样了,她宁愿留在终南山卖茶叶蛋,或者嫁个人也不错。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道理谁都懂。
最残酷的分手理由莫过如此,因为它由始至终都如此理所当然。
不是不明白,是世界变得太快。
“就这样吧,过去的王倩还在等着我呢。
”后来,如大家所愿,李献记打爆了游戏,也真的出现了一扇门,穿越了这扇门,还有更多的门,每扇门后都是之前人生的各种阶段,必须重新在那里打游戏,重复循环地做以前做过的事,在这过程中,人开始变的圆滑,例如不会再为50万而跟本拉登死磕,双手因为生锈而散发出奇怪难闻的气味,皮肤也没法在夏天感受到蚊子的起落,无关痛痒地活着,然后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也逐渐知道,爱情并不是生命的全部,也许他可以在某扇门后停下来,做一些其他事儿,又有多少一生一世值得付出一生一世。
有时候,午夜梦回,匆匆而过的人流里, 王倩在里边,可他无论多么努力却也没法记起王倩的样子。
他为此而沮丧,又开始不断寻找那扇门。
时光在他身上汹涌地飞逝,最后他找到了那扇正确的门,一个模糊的光影越来越近,是王倩,她还是原来的样子,一样引他注目。
“见到王倩时,就像瞬间经历了整个人生。
”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
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
当有一天,我静静坐下来,眼前不断闪过打马而过的人生,成长,青春,残酷,大学,社会,婚姻,事业,生,老,病,死,匆忙地不容你停步,不容你思考的生活,回环往复,像一扇又一扇门,努力去开启,又到下一关,直到有天我双脚都无法踏出下一步。
热情被磨得不剩些许,有些人随着时光悄悄溜走了,留下了的也不是原来的样子,巷口的那颗榕树被砍掉了,还有那些破旧的老房子,城市在飞速的发展,这块土地上不需要过往,过去唯一存在的价值是令人不想回到过去,像一个婊子极度渴望并身体力行地修复处女膜。
在我眼前瞬间经历的人生,是否有一个你,在一个下过雨的午后,阳光洗白了安静的街道,我只记得你笑的样子。
说实话看到这部片子,真有点觉得自己老了,就像爱因斯坦妄图用毕生精力创建伟大的方程式一统江湖,却发现量子力学的小孩们已经远远把他抛在后面,弃如敝屣(过于自恋)。
又好像古龙小说里天下第一的混元棍孙老爷子最后却忘记了武功,只会用手比划一样。
20分钟的短片剪接流畅,小开小合,剧本角度新颖。
让人眼前一亮。
表面上虽然花哨,但骨子里有一种脆弱的优柔感,很符合当代孩子们的特点,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纷纷在残酷的成人式的奸诈世界中分化瓦解,一部分人顺其流而扬其波,日趋成熟市侩把纯洁的自我彻底抛弃,另一部分人则逃避躲闪,藏到各种隐秘的喜好中不愿自拔。
李献计的爱情就是彻底的失败者的角色,正是因为失败才会激起大家汹涌的同情与共鸣!
因为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被抛弃的痛苦,即使被抛弃的原因有所不同,但痛苦的感觉都是一致的。
就像很多女孩喜欢在左手腕上用香烟烫出烟疤,作为类似刺青一般的标记,既痛苦,又时尚,同时也是一种自虐的快感和另类身份的标志。
看到后第一时间发了链接给我娘子,她的判断十分中肯和准确“看到现在感觉就是一个失恋狂想症,幻想各种付出,折磨躯体的疼痛,时间的付出,孤胆英雄浴血奋战,明知道是悲剧 还是在虚无中坚持打着游戏,坚持打游戏的人都有对极限的想象,仿佛不断提高不断积累 就可以到达另一个世界 而真正打穿之后 其实只有虚无而已,只有空虚失落。
”她很喜欢15分钟大门之后的部分,我也是一样,软件带给大家的就是不断地选择,每一次选择都导致不同的结果,每一次的不同结果似乎都会带来更好的结局。
但似乎从没有人向作者一样,注意到这点——在不断选择中我们已经老去。
而且无法返回。
想到此,也准备做个人动画的自己还能怎么样呢?
收拾心情重振旗鼓,哈哈,毕竟还年轻,不管是自欺欺人还是怎么样,坚持到底吧。
以上为看到好作品后心理失衡时期内的絮絮叨叨。
毕竟大家的时代不同,喜好不同,挖掘自己的内心深处的东西才是重要的吧。
同时祝愿作者更上一层楼!
下面是可以算做有相当里程碑式意义的《李献计历险记》的v.youku.com/v_show/id_XMTM3NzM5MTgw.html 优酷播放链接
这片子去年12月刚出来时就看过。
当时是和女友一起看的,今天一个人重看,连续看了一下午+一晚上。
一遍又一遍的刺激,唤醒了另一个世界中的一些记忆碎片。
--某个阳光明媚的学校走廊,看到一个人的第一眼,就像被耀了眼,劈了雷,经历了一生。
和一个人在一起的每一天每一秒,都是满满的纯粹的幸福,时间无限被延长,直到幸福得再也没法更幸福一点,快乐得再也没法更快乐一点。
时间也常常跳跃,刚才还在床上准备合眼,下一瞬就见到了笑着的你。
会无比虔诚的祈祷,如果真有万能的神,万一能听到我的祈祷,我愿意付出所有一切,只愿这样的日子,永远不变的持续下去。
在某一天,突然的被独自留在,一个孤独冷寂的世界里。
世界被无休止的回忆和无穷尽的幻像充斥。
时间无限漫长又仿佛会跳跃。
片子中,李献计付出一切,不计代价,只为回到遇见的第一天。
而另一个世界中的我,用尽心思,只为能找回丢失的幸福。
经过了两年的努力,我成功的挽回她,迎来彻底的绝望。
直到两年后,我才发现,她早已不是当初的她,而我依旧还是当初的我。
我的时间我的世界一直停留在她离开的那一刻。
而整个世界,连同滚滚的人流,在我没感觉到时,已经从我身边走过走远。
和李献计一样,我想要的是,第一次见到的她,和差时症下无限幸福的过去。
李献计经历了一年半的努力,飞天遁地出生入死倾其所有,终于得到了回到过去的能力。
可是,李献计每次回到的过去,都不是他想要的。
李献计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回到一个又一个的过去,去寻找他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人。
很多年后,终于,李献计找到了她。
她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看到她的那一瞬间,李献计麻木坚硬的心,就像初见到她一般跳动,如耀了眼,劈了雷,过了一生。
而我,没有回到过去的任何途径。
我在差时症的世界里,仿佛等了一个宇宙那么漫长的时间。
最终等到了一个绝望的答案。
这个答案还不如一直等不到。
我的灵魂和世界开始崩塌,粉碎,直到虚无。
以消亡为代价,终于从差时症的世界里逃出。
--写下以上文字的,是在崩塌后的虚无中,莫名产生的一段思想。
它能思考,拥有以前世界的一些零碎片段。
它甚至还有感情。
可它一直很困扰。
因为它始终在一片虚无的宇宙中飘荡,无处立足。
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也不知道它想要什么。
不幸中的万幸,它知道它不想要什么。
公平点给中评!
就影片质量而言,要给一星(虽然我很想给),很多片没法评分了!
不喜欢,实话!
片中人“满口痞气”,至于这样吗?
除去声音这块,我没见过世面,没看出画面剪辑那些地方有啥精彩。
还有不喜欢一部分顶这片的人的“满口痞气”,这个B,那个B......为什么“满口痞气”到处被推崇?
从某个时段起,Very CD的首页开始凶猛的出现一些国内原创动画短片的资源,中国动漫势力如同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在日军国主义美帝国主义的动画已然大行其道N年之久的时候异军突起,以空前之盛况杀出一条血路。
优秀的国内动画在我们这批打小不怎么K书,只看五点半放学卡通和小神龙俱乐部的80后之垮掉的一代来讲,属于久旱逢甘露。
要历数优秀就只能追溯到《雪孩子》《邋遢大王》那儿了。
前一阵子央视推出的动画版《三国演义》算是可圈可点的了,集中体现了年轻一代动漫人的努力以及长期受日本动画熏陶的“优良成果”。
从人设上基本达到了该猛猛,该帅帅的硬指标,场景啥的可以再接再厉,但是一大不足就是还跟现今所有的国产动画一样,配音跟吃饼似的。
以上属于对国产动画的鼓励与鞭策,正文于下一段空两格后正式开场-《李献计历险记》技术流方面的事咱就不说了,说内容吧。
我们的男主人公李献计下巴一抬,眼睛自上而下这么一瞟,神情冷淡,语调平和,一口京腔,俨然就是一副天塌下来爷们儿也淡然处之的样。
可就是这样的主吧 ,遇见了一姑娘,从前的人生观价值观遭到了彻底的解构,于是他恋爱了。
但是正如每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所要经历的那样,出于某种原因姑娘和他分手了,爷们儿就绷不住了,任他再怎么不在乎,感情这道槛却令他翻江倒海。
这种反差如此生动,生动得令人兴奋。
我喜欢看你一脸持重,却因为对某人的爱恋而失态的样子,沉着冷静还叫什么爱情,爱情就是你所有的感官与体液一触即发。
放小说里就是纵使神雕大侠武功盖世万众敬仰,也得为龙儿憔悴出一个萧瑟的背影,搁君王头上就是待我拱手河山讨你欢,而孙悟空逃不出的不是五指山却是一滴眼泪。
这姑娘的名字肯定不是什么紫薇,依萍,周芷若也不成,就得是最简单的那种,比如说王倩。
像是经过锤炼一样,简单却沉重,沉重而沉痛,直指你内心脆弱的深处。
于是你颓了,憔悴了,枯萎了。
有能力带给你幸福的事物,总有成倍的赐予你痛苦的潜力。
爷们儿总是一碰爱情就怂了。
这都不是最要命的。
爱情多数时候只是一场潮汐,反应在你身上是一次急性荨麻疹。
它来势汹汹时你觉得自己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甚至一度感到五内俱摧,可当这一切都消退的时候你发现你照样能吃能睡能跳能笑,最严重的创伤还都是自个儿挠出来的。
假以时日,那个让你心痛的姑娘终将变成你心头一道明媚的伤疤……“忘记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但是我决定不忘掉她!
”(《恋爱的犀牛》)。
爱情和回忆比起来,哪一个会在丢失的那天让你感觉到更加虚无。
于是有些人让自己的爱情镌刻在了他们亲手铸就的琥珀里,就算疼痛也要反复念诵,以期巩固。
李献计就是这样的,他近乎偏执地一次次撕开血痂,拒绝愈合。
他想尽办法要打穿那款游戏,又是换肾又是找拉登,只为了回到刚认识王倩的那天。
后来李献计打穿了游戏,接着就真的出现了一扇门,可他发现这样的门并不只有一扇,穿过这些门你所到达的可能是玩穿游戏的前一秒也可能是刚出生的第一秒。
李献计只想回到第一次见到王倩的时候……她是你的放弃与追逐,她是你的幸福与痛苦。
不要怪我残忍,我觉得在你得不到时你内心的执着和牵挂,那种甜蜜而又忧伤的焦灼,远比相守无间时的缱绻来得美丽与炙热。
起码它让我相信人类情感中还是有相对纯粹的东西,就是你不远万里的跋涉,不辞千年的等待,纯粹的就像海的女儿幻化的雪白泡沫。
拥有通常让你腐朽变质。
括弧,但我仍旧希望你是个帅哥 (¯▽¯;)最后李献计说,见到王倩时就像瞬间经历了整个人生,心里很平静。
我不得不承认在将爱情的美好特质无限放大后确实非常动人。
而那些娓娓道来的故事又总让我觉得描述似乎比爱情本身要来得美好。
最近看到的作品里,对于爱情都有很极端的演绎。
比如X嫌疑人的献身,比如李献计的历险记。
这样的人出现在文艺作品中,总是能带来无穷的张力。
可在生活中呢?
我们短暂失控都需要自责甚久。
又有多少人,敢于以命相搏或者拼尽一生?
当然,作为一个成熟,聪明的人。
你在看到石神和李献计这样的人后,你会嘲笑着说唉,这帮傻瓜!
他为什么不换个人?
男人/女人都那么多!
是啊。
你看,你的身边从来不乏形形色色的人。
也许,下一秒又要出现点亮你眼睛的神秘嘉宾?
你可以视而不见,也可以满怀期待。
你觉得你在寻找,你觉得你是对的?
嗯。
有太多的机会,你可以偏执到底。
有更多的机会,你可以重新开始。
你尝试用一种更理性,更成熟,更经验主义,更置身事外的角度来平衡。
投入,和得到。
以此证明,自己是个能够做出最优选择的聪明人。
可是,请问。
为什么你的眼神和语言表达的情绪不对称?
可是,请问。
你为什么会在看到偏执狂的爱情时需要用清风???
会被嘲笑幼稚吧,总会被质问值得么。
你在为你还欠斟酌的爱情羞耻吧。
你的偏执时刻都忘了吧,你爱过的人都在哪呢。
好吧,你学着他们说,没关系。
都是尘埃了。
其实你知道,像李献计那样活着,也没什么不好是吧?
不会计较,不懂保护,没有权衡,只是,偏执到底。
好吧,要我说,我觉得他们,死得其所了。
对所有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执着所在的人们,我都致以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崇高的敬意。
不管它们是一件事,一个东西,一个人,一个结果。
只要你找到了它们,你的人生就没有迟疑和彷徨。
当然,如果那是爱情。
你还将成为一个浪漫而壮烈的人?
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人,请不要问他们,值得么?
有些人天生是要为另一些事情活着的。
他只是,非如此不可。
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人,不要说你为什么不放弃A,去选择BCDE呢?
-“如果你不爱那个人,你会活得更有价值。
”-“如果不让我爱那个人,我活着还有什么价值?
”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
请不要苦恼于他人的嘲笑,它们在急忙划清距离,以确保自己的生活不跌入漩涡。
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
请承受所有因此产生的磨难和伤害。
在你最愚蠢最无可救药的时候,一定,就是你最接近于爱的时候。
---卡列宁の微笑
头一次写豆瓣,却是在写批评的,不过这片子在我眼里确实不能说还行,至于一星,我又不做动画,所以我也不应该把别人的动画说得一文不值。
但是,这个片子貌似很有内涵,但是那关于日本及同性恋的情节在我看来太过狭隘而偏执,而且整个影片里的脏话数不清得多,暴力色彩如此之重,而且还有本拉登及毒品,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东西会出现在这里,我感受不到这些东西出现的必要性,于是,我基本上讨厌了这个片子的所有元素。
这个片子总要有个主旨是吧?
爱情?
那么,爱情和片中出现的元素有任何必然关联么?
并且失恋了就在那里折腾在我眼里也确实没有一点值得同情的地方。
刚刚看到有个人关于作品里脏话的赞扬,说京味,又说爷们,并且我更意外的便是他表达的一个观点“不说脏话在很多人眼里便是装”,这真是个可怕的观点,曾几何时有教养会遭到嘲讽,而满口粗话的短片会遭到如此多人的赞扬。
这个片子很出名,出名到令人沮丧,同为动画短片,回忆小屋那种隽永的韵味,送子鹳那些可爱的动物与诙谐的情节,父与女时间流逝中那淡淡忧伤,我并没有看过所有高分短片,但是我真的很意外李献计这样一个颓废而又冗杂的短片竟能和那些作品同列,我并不觉得我的审美出现了什么问题,因为那些好短片我都能赞赏,唯独此短片,我不会看第二遍,甚至已经懒得回想这是个怎样的作品。
我承认,我所打的这些字已经不存在什么逻辑了,只是发泄的产物,一堆废物,但是我并不会更改这个两星,只因为里面的狭隘思想,只因为里面的脏话连篇,只因为这影片没有哪怕一点我能够认同的思想。
--我曾经以为我大概不会给一个影片三星以下的评价,不喜欢可以不看,但是,我却写出的第一篇影评便是二星,只因为这片火的太过让人恼怒。
就好比喜洋洋火时动漫爱好者气愤难道以后中国动画就如此低幼了吗?
如今李献计火了,我也很气愤为何这种低俗的东西能称得上文艺二字,难道以后中国短片就会都如这般,充斥暴力,歧视,脏话,以及种种不健康的东西?
你掏出手机,按了个姑娘的号码出去,那边不是没人接,就是“您拨叫的用户暂时无法接听,请稍候再拨”。
你的内心顿时霜打一般,一股2劲力拔万钧排山倒海地将压过来,直叫你穿不过气。
恨不得从宋家庄狂奔到天通苑,好让外面冰冷的空气把你脑子里的那堆傻逼念头冷却下来。
恭喜你,你患上差时症了。
差时症的临床表现一:把一段短暂的时间,在感觉上漫长化。
每秒都被延伸到无比漫长,好像永无尽头。
没错,你给姑娘发过去短信,即便是那边以最快速度回个哪怕只有呵呵俩字的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在你的眼里也度日如年。
这痛苦足以让你坐立不安,上窜下跳。
而如果对方渺无音信,就足够将你知书达理,温文尔雅,从不对人动粗的个人素养直接推后五十年。
甚至让你不惜违反“父精母血,胆敢不孝”的人伦天理,卖肾割腕跳楼上吊,哪怕最怂逼的也是大冬天晚上顺着地铁线狂奔,冻不出来个甲型流感疯牛病誓不罢休的劲头。
至于节日之夜孤单影吊,哪怕路边小孩的脚印,公园褪色的长椅,夜店里来往的姑娘,井盖边零碎的烟头,都不得不让你拔腿暴走,免得一人跟那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同时你又不得不回想往日的历历在目,还得不停幻想两人如果重逢后的各种贫嘴吐槽佛跳墙。
你说,如果没有差时症,你狂奔这么短的时候,能干完这么多活么?
差时症的临床表现二:把一段极长的时间,在感官上短暂化。
当你把这些种种苦逼2逼傻逼表现统统挥霍完毕,却仍然排解不去闷住心口的那团憋屈时候,你会突然发现,你所经历的一切,仿佛可以自动忽略不计,而脑中所想的,仍然是你拨出号码的那一刻,就像这段供你发泄的时间,仅仅是上一秒所发生的一切。
这时你再次掏出手机,重新拨出那个号码,哪怕又是没人接听,或者又是“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听,请稍候再拨”,也感觉同上一个电话相隔不过一秒。
你说,如果没有差时症,你这两个电话,能在即便是两个不同的季节里面,也没什么区别么?
治愈差时症只有两种办法。
要么心死,要么身亡。
总结下来,差时症其实还有两个字的俗称:爱情。
在这个爱情理想被当作病症看待的时代里,我感觉到悲伤。
我患上差时症了。
但是差时症?
去你妈的!
老子没病!
老子活得好好的!
《李献计历险记》这部20分钟的动画短片,可以说是2009年最牛屄的中国动画片之一(之所以加上这个“之一”,是因为我并没有看完2009年所有的中国动画片,或许还会有比它更牛屄的作品存在,所以我也不敢把话说满了)。
这部动画片的气质其实十分谦虚,它没有花费哪怕一秒钟来阐述自己如何“牛屄”,只是自顾自地讲完了一个混杂着青春伤感和集体回忆的故事,然后就沉默地等待着那些可能会存在的观众发表自己的意见。
而我作为本片的一个观众,则是在网络上无意间看到的。
看完第一遍之后,我马上又看了一遍。
这个20分钟的短片里,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打动了我,以至于让我在随后的几天里,一直在琢磨着、惦记着这个动画片,并且固执地向那些我觉得值得让他们知道这部短片的朋友们推荐。
《李献计历险记》这部动画短片的故事并不深刻,结构也不复杂。
我虽然对制作动画片的技术知之甚少,但也能大致地猜测到制作本片的技术并不复杂和昂贵,否则不可能由一个人就完成这个短片的所有制作(后来我才知道,本片作者“年轻优秀的飞行员”用了两年半时间来制作本片)。
但就是这么一个相对简单的动画片,却凭借它独特的创造力,彻底颠覆了我对中国动画片的所有印象。
作为一个生于70年代的人,我所知道的中国动画片就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铁扇公主》、《天书奇谭》、《小蝌蚪找妈妈》、《没头脑和不高兴》等等,它们有一套完整、严谨的美学风格和叙事体系,并深刻影响了我的童年。
然后,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我长大了,它们也销声匿迹了。
成年之后很多年,我慢慢地知道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过去的那些岁月里发生的故事。
我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当代中国所发生的种种巨变,一种风格的动画片消失不见,似乎只是这个变化过程中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然后,一些要么稀奇古怪要么似曾相似的“卡通片”开始出现在我的视野中,那种笨手笨脚的拙劣模仿,彻底暴露出了制作者既没想法又没办法的心态。
他们忘记了过去的道路,又找不到未来的方向,结果在现世的繁华中彻底抓狂,以一种大无畏的拜金精神和不要脸姿态,把中国动画彻底带到了沟里。
在这架轰隆作响的体制战车勇猛无比地向着沟里猛冲的时候,《李献计历险记》、《打,打个大西瓜》这种独立制作的中国动画片,出现在2009年,并凭借网络的力量,终于找到了它们的观众。
起码对于我这样的观众来说,《李献计历险记》这种“一个人的大片”,让我重新对中国动画片的未来产生出信心和期待。
《李献计历险记》最大的意义就是“无意义”,作者在制作这部片子时所耗费的一切精力、时间、成本,都不是为了某个明确的利益目的,只是因为心里的某种不可遏制的欲念──他想做一个动画片。
现在,他做成了,而且做得很漂亮。
对于《李献计历险记》为什么如此牛屄的原因,一定有很多解释,我想任何一个解释都可以从某一方面给出答案。
但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这些出色的动画片都是“一个人的大片”?
中国向来不缺天才和领导,但缺乏一个让二者互不干扰的环境。
对于《李献计历险记》来说,出于我个人的恶毒猜想,这部片子如此出色,也许和“年轻优秀的飞行员”在制作本片时并没有领导经常过来关心和指导创作有很大关系。
因为《李献计历险记》是这么有趣和肆意,我很难想象会有什么“领导”能够如此重口味。
《李献计历险记》自说自话,不管不顾,肆意妄为,自娱自乐,它虽然棱角粗糙但生猛无比,在“领导”看来,它是最让人头疼的一类片子──因为看完它以后,虽然人人都有话想说,但却不可能提出什么“指导性”的“创作意见”,只能让作者按照他自己的思路一路狂奔,结局或者牛屄,或者傻屄,但无论如何,那都是他自己的灵魂和热血。
在所有的影视类型中,或许只有动画片才能在现有技术条件的支持下,做到这种彻底的自由和奔放。
一个人,一台电脑,再加上无法衡量的内心冲动,就可以在动画片这个领域让自己的梦想得到释放。
而这一点,正是中国电影最稀缺的资源──在其他类型还无法看到曙光的情况下,中国动画片用“一个人的大片”证明了这种选择的可能性,而这正是所谓“原创力”的最佳体现。
从一北京哥儿们的转贴里看到这东西,先话说这哥儿们本身就很有原装北京人的一点痞劲儿,无论是说的话干的事写的字看的片儿都很合本人胃口,昨天回家屋里没人,一口气开了这哥儿们转的十几个贴子,前面看了几个也是很吊的譬如EMINAM的MV,张靓影的印象西湖雨,杜蕾丝的广告等等等以后,点了这个历险记,看了个开头,然后暂停了。
看完了点开的其他窗口,关灯,点烟,从头看。
有的人见了一眼就知道这人牛逼,专业点说叫有气场,有的片儿看了一眼就知道这片儿牛逼,那口很懒的性感北京痞子腔让我一瞬间就联想到石康和王朔,后来看完发现这片儿不光牛逼,丫简直是他妈一神作。
引用网上一陌生男子对此的评价——辩证地说,《李献计历险记》,关了声音看,是纯艺术动画,画风有《黑客帝国》动画版系列的流畅跳脱范儿;关了画面听,是单口相声,语言声调儿把北京 胡同普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把台词抠出来发表,又是凄凉婉转的好小说,时间线颠倒错综,是小波那拨儿现代小说高手的把式。
如果你电脑功能齐全,画面声 音都拧得开,就会发现上面这些都不重要。
这就好像乍一美女扑面而来,你就是脸红心跳,硬,心里想的都是我该怎么表现得像是我没在想我该怎么表现。
等她过 后,智商回到正常水平,才能用逻辑去分析,哦,原来是因为脸美胸大腰细腿长,眼儿媚笑容甜,美瞳放光彩香水绕大梁。
——于是关于内容我也就实在不想再说什么了,说了也白说,我觉得这类东西吧,文字表述怎么都是空洞,这作为一个在狗屎一样的**制度和环境下诞生的片子,实在是强到令人发指。
我也实在是想不出《李献计历险记》还能有什么缺陷,从拼接到配音到配乐到情节,除了暴力爱情又结合了本人最钟爱的元素时间错乱,虽然世界上是没什么完美的东西和事,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由一个人自己在家随性花了两年半做出来的二十分钟的东西,除了完美,用别的词形容似乎不大合适。
网上也看到有人不喜欢这片儿,说年轻优秀的飞行员太自恋,受众不广,不广就不广吧,人本来就是祭奠时间祭奠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给自己做着玩的东西,还在乎什么受众。
另外,必须说一下这片子最打动我的地方,当然了,这片子从头到尾我都没觉得有一秒种的多余,一句废的台词,但唯独那一句,让我觉得年轻优秀的飞行员是个实在人,否则的话,虽然有立意,也终归逃不出装逼犯的称号。
总统女儿和李献计从山上也不是楼上跳下去:“你做的这一切就只是为了一女孩?
”“其实就是为了自己,能从分手后的世界顺利逃走。
”实在。
多少个恶心博文什么他妈逼亲们说如果爱请深爱可他是风一样的男子瞬间把我的优雅撕碎什么他妈逼不要离开我好么哪儿哪儿会有傻逼替我爱你么,多少个二逼青年喝多了搂着他哥们痛恸或者对着月亮怒吼她为什么不爱我,等等等之类的,你们扪心自问,你们丫到底爱TA吗,或者根本就是心里明镜儿的但就是成心要装逼,那么多年都过了样儿都想不起来还爱TA个屁呀。
其实谁都会有点什么事,想起来就纠心,不过绝不可能因为你我他分别爱着ABC,而是因为我们都爱着曾经属于自己的青春,至于某一个人,只不过是在那个时间恰好出现在青春上的寄托品。
所以实在的年轻优秀的飞行员随性搞出这么个祭奠自己的东西,牛逼大了。
20分钟的片子放完了开开灯,好像看过一场漫长的电影。
转载,原作者http://www.douban.com/people/3806532/
这部国产动画短片在10年前也是火遍全网,大家都被导演李阳震惊到了,因为不仅风格实在太过独特而且凌厉,故事则富有想象力前所未见,内含的主题又是那样感人,最后的结尾配上枪花那首经典的《Don't cry》,双脸发麻。下面照抄木鱼水心的点评:是一部极其奇特的动画,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甚至波普艺术都融入其中,跳脱的镜头与剧情,黑色幽默又带有调侃,具有王硕风味的对白,似乎蜻蜓点水,却总能触动人心。差时症显然是爱情的象征,如果你的差时症很快就好了,但我的却有一生之久,那只有不停寻找,直到再也走不动,记忆都模糊,还好在生命结束时,虽然想不起你的样子,却能想起初遇时雨后傍晚时候的温暖。
一般吧,没啥
不就是得不到嘛 为自己侨情出那么多环节
内涵也未必,京腔亦平平。
京痞挺着调
第一次欣赏后我推荐给了许多人,但看第二次的时候觉得有点失味,有点为深刻而深沉的感觉,但是已经很不容易了。推荐大家一看
讨厌的北京腔 恶心装b的爱情
觉得这动画稀里糊涂的,不知所云
咱们80有力量!~
和钢的琴一样 这些电影之所以受到追捧 之所以被认为不凡 我想他们是中国制造却又跳脱了中国体制之外 两者同样的卑微与执着让广大观众感同身受但和钢的琴的荒诞不同李献计更多了种歇斯底里 况且题材上的爱情与游戏元素的确加分不少
玩概念+装内涵+如此而已的京腔
把一个思念旧情人的故事弄的这么复杂又丰富,真是不容易。2D和实景的感觉不错,色彩是低调的华丽,风格还是像日本的某部,但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强了。那种深沉的北京腔让人喜欢也有点让人厌,黑色幽默里透着浓浓的感伤。孩子,振作起来吧,回不去的话就向前看!谁没了谁都照样活着。
啥玩意儿。。。
这个条目又出现了?别动不动消失了
这个都有……
神作啊。
吹牛逼呢,什么乱七八糟的
(10/10)其实每个人都有差时症吧,玩游戏1小时=1分钟,工作时1分钟=1小时………………
什么垃圾玩意儿啊
旁边是电影的一部分,在这里明显喧宾夺主了,侧面反映了电影的表现力不够,只能用旁边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