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漫漫长日,童年快乐,Day Dreaming

主演:岳昊,马千壹,徐艺瑄,方东海,王浩宇,张航诚,李勤勤,国义骞,郭笑,吴嵩,王珞丹,黄小蕾,饶晓志,金世佳,张本煜,范湉湉,谢波,叶浏,欧剑宇,周可,宋博,邓书荣,贾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热门推荐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剧照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1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2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3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4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5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6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13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14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15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16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17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18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19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剧照 NO.20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剧情介绍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三年级小学生朱同,他成绩垫底、调皮捣蛋,每天他的小脑瓜里都会出现一万种幻想。然而有一天,他发现班主任牛老师居然在走廊上追打外星人、草坪中的小花会说话、同学变成了杂草人......无数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纷至沓来,离奇幻想与学校生活的苦恼交织。朱同能否顺利逃过惩罚,又能否如愿以偿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广播操比赛?一场现实与奇幻交织的旅程即将展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是凯撒,十岁半,一百三十九公分喜剧爱妻物语歌带你回家浪客剑心明治剑客浪漫谭逃出坎大哈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奇侠大营救死无止境:阿根廷贵妇命案天命因缘音乐,战争与爱廖家幻影光环静静的白桦林女子大乱斗穿长筒靴的猫警告喂,看见耳朵啦冻肉11度青春之《哎》邻家心理医生曾经堕落监视者万万没想到第三季双雄荒川爆笑团第二季陆地空谷费城永远阳光灿烂第一季希望生长的地方古见同学有交流障碍症一只花奶牛养狗与猫每天都很开心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长篇影评

 1 ) 朱同的原罪,苍白的校园

朱同只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想象力,他做错了什么?

在他的眼里,公交车上的小偷是长脖子的大鸟,数学老师上课被叫出门外是在与外星人战斗,厕所里藏着便便人靠吃纸为生,在手上写一个“好”字能够释放烟花。

三年级,朱同转到了唯成绩论的学校,他的超能力却在一点点丧失。

他爱画天马行空的画却被嘲讽为“大画家”,他承载着姥姥的期望宁愿将试卷丢掉,他揣着一颗善心但总被责怪淘气,他逃过了无理取闹的纪律委员却还要遭受校园霸凌。

一天下来,朱同始终没有露出笑容。

他一天中唯一的一次微笑,留给了服从集体、按部就班的广播操排练。

他变成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容器,老师眼中的乖学生,为校争光的好孩子。

那一刻,他丢失了超能力。

尽管被归类为儿童片,但我更觉得这是部讽刺喜剧。

它用儿童的视角看残酷的校园生活,告诉我们不要做一个平庸的小孩。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2023)7.72023 / 中国大陆 / 喜剧 奇幻 / 王子川 / 岳昊 马千壹

 2 ) 专访导演王子川:在恰到好处的分寸感中灵巧舞蹈

(去年访问导演时本片还叫《漫漫长日》,所以文章中就还是保留《 漫漫长日》的叫法,不一一调整啦)2023First影展和上海国际电影节选映的影片中,有部叫《漫漫长日》影片获得了几乎一面倒的好评:电影呈现三年级小学生朱同漫长的一天,从他的早餐在公交车上被不幸挤掉开始,他接连遭遇因被执勤学生刁难而迟到、因为试卷没签名被罚站、为了逃避惩罚扯谎却导致更大的麻烦等一系列事件,最后以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对小孩来说可谓最重要的大事作结,环环相扣、趣味盎然,90年代在中国内地上小学的观众,应该更有共鸣。

《漫漫长日》的故事写得行云流水、片中几位小演员也都灵气十足,哪怕观影的大人在成长经历中并不曾或很少被罚站,想必也能多少对朱同的焦虑感同身受,笔者尤其被打动的片段,则来自朱同获得零分的一句话作文,他对着镜子和自己击拳、以及终于因为阴差阳错从倒霉的际遇中获得小小的喜悦、露出骄傲笑容的部分。

导演王子川饰演在朱同的一天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体育老师,舞台剧演员出身的他也在片中献上非常精彩的表演。

笔者在观影过程中愈发好奇:写出这个故事的导演究竟是怎样的人?

这样灵动可爱的《漫漫长日》又是如何诞生?

借着「FIRST青年电影展──香港站」的机会,我们终于能当面会会这位(真人和戏中角色看起来差异颇大的)导演。

时代在召唤Q:《漫漫长日》的故事缘起是甚么?

王子川:我个人创作可能习惯想到一个名字就记下来,最早我想到一个名字叫「时代在召唤」,这个名字好像一个大手在招一个人,让你向他靠近,然后很小的一个人就朝着手跑,我脑中有这样一个画面,觉得还挺逗的,就记在那。

之后具体故事我就想,是一个小孩在操场上做广播操,他做的样子跟别人都不太一样,别人都很懒散但整齐,他是有点像乱跳但很有激情。

然后体育老师打了他一下,他就误以为是要选他去参加广播操比赛,就类似这么一个事儿。

过了一段时间,有人问我想拍什么东西,我就又把它翻出来起了一稿,成了现在的《漫漫长日》。

Q:小朋友的「漫漫长日」中发生了很多奇妙的意外,很多也是他自己导致的,构思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有没有甚么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当时觉得比较不顺,但之后成功解决了的问题?

王子川:最开始的初稿其实跟这个小孩关系不大,是个体育老师的事情,因为我舞台剧的作品自己也会演,所以我习惯性地认为这个戏我也来主演,正好名利双收(笑)。

内容大概是,一个体育老师本来不想干了,后来找到一帮差生,带他们参加广播操比赛,最后成功了,像是《摔跤吧,体育老师》那种励志、热血的故事(笑)。

但越写关于这孩子的内容就越多,而每一次写到体育老师的时候,关于办公室里的事、他不想当体育老师的心情,怎么写都觉得写不动——我看不见体育老师,那些都很假、很虚伪,都是我完全不知道的东西。

直到有天晚上我给我爱人读新的版本,她听完就说,这故事怎么完全变了?

我说我也不知道,但我写这个人写得很顺,而且是我第一次有这种创作的经验。

我日常写的时候,就知道演员这么演他自己会开心,那就这么写,情节内容都为他服务,这次突然多了个小朋友出来,这个人好像就很强势地想把故事吃掉,他想告诉别人,这个故事是我的故事,不是体育老师的故事。

最终就听他的吧,既然他有那么多东西说,那就留给他了。

从那一稿开始,基本小朋友就变成了这个戏绝对的主角。

其实原片我们刚剪完的时候有137分钟,真的是蛮漫长的(目前全片96分钟)。

他会遇到更多的麻烦,电影节奏也比现在慢,是一件一件像流水账一样的事情的串联。

整体从筹备、写剧本,最后到拍和剪辑,加起来前前后后大概一年半到两年时间,还算顺利。

追溯童年的情感Q:小朋友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都很有趣,作为本片的编剧,当中有哪些故事是启发自您真实的童年生活和想象?

王子川:故事里可能有一半和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我应该就是在学校可以说是「特别不好」的那种小孩,老师也不喜欢,同学也好像不是很喜欢那种,我基本跟他差不多,比如不交作业,上课在教室外面站着——我小时候有一个学期的数学课都是站着,数学老师说只要是我的课你就得站,具体因为甚么过错我已经忘了,但这个惩罚我记着。

片中的想象不是我小时候真实的想象,它是我追溯那个时候的情感的结果,是我当下的一个想象。

因为我小时候肯定不会说,我想要拍一部电影,然后要去怎么样,只是当它过去了30年,你回看那个时候,可能会试图去诠释你那个时候的某一种情绪,你看他的时候可能会稍微再客观一点,或者间离一点,你没那么主观。

当下的我站在楼道里,肯定不会有那种「惬意」的东西,不会去玩味当下,只是多年后回看时,会觉得这小孩挺逗的。

当时的自己可能就是感到焦虑,然后找一点方式缓解焦虑,比如扔掉当下,让自己在别处,不在时空里,不纠结在当下的核心事件里。

Q:比如电影里的朱同幻想自己通过「发功」,让老师看不到自己。

王子川:对,电影里的小孩其实也是,他就一直在想办法度过当下瞬间的焦虑,他觉得瞬间只要度过了,焦虑就不存在了,他不会沉浸在对未来的恐惧里面,也对过往的行为没什么悔恨,他会快速的解决一个当下的问题。

比如他因为卷子没签字很焦虑,就把卷子扔掉,然后和老师说东西丢了,没签字这个事在他看来就解决了。

其实在他的角度还挺积极的,但结果有没有效,那不是他能决定的,他也不是全知,只是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去努力解决问题。

Q:电影中有关想象的部分拍摄起来困难吗?

王子川:对演员而言很辛苦,比如外星人其实需要两个人一起操控,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人,还得有一段打斗,演员也不太好看清路,那一段拍的还挺辛苦的,因为那个(外星人外壳)里面又很热,所以可能拍个10分钟,演员就得脱下来休息、喝水,大家在现场就等,他们休息好,我们再实拍。

那只大鸟也是看不太见路,所以他好多时候都是碰运气,比如他要扔一个卷子到垃圾桶里,其实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所以可能这些写的时候很简单,但拍的时候就有点难度。

Q:近年来有不少优秀的描述80后成长记忆的影视作品,您觉得自己这部作品有甚么想特别着眼的地方?

王子川:坦率地说我没有想过这些,比如说我要怎么特别之类的,我还是像我之前做舞台剧一样,基本提供一个个人趣味,我挑一些我觉得自己生命经验里愿意跟别人分享的东西,这个东西首先得跟我有点连接,要不然我不知道怎么分享给别人,然后我把它做成一个结构性的内容。

我希望建立一个好一点的姿态跟别人交流,分享一些经验本身,我没想到他特不特别,但他的确就是我的经验,也只能说是一个结果。

比如10000个人看完有9000个人觉得无感,1000个人觉得我大概能知道你在干嘛,就说明你这东西跟那9000个人就无关了,就不是有交集的,但是他也不是我主动的。

但如果10000个人看完都说我就觉得就是这样,你就是提供了一个普世的情感,所有人都接受到了,可能正好抽样到这10000个人小时候都在楼道里站着(笑)。

我就想以我能掌握的技术手段或者叙事方式把它做完,试图跟大家建立一种连接和交流。

恰到好处的分寸感Q:电影里饰演朱同的小演员岳昊是第一次出演长片,但把小朋友那种懵懵懂懂又憨态可掬的状态呈现得非常好,导演是如何发掘到这位宝藏演员?

又是如何和他互动?

王子川:找人的话就是大量面试,大量筛选,我们还特意去了河南,因为河南孩子特别多,有少林寺什么的,旁边也有好多武术学校,反正各种找,北京、贵阳都有。

有一天有人别人给我发了个视频,看到里面有个孩子,满头大汗,头发贴在脸上,气喘吁吁,他好像是去跳舞还是去打篮球结束后被人拉过来,然后就在那喘着说,我是谁谁谁,我几岁了,我怎么样……反正看到他时我就感觉自己像是见过他,就凭这个我觉得就是他了,然后就把他叫过来试戏什么的。

演员其实就是看眼缘(笑),开始前我们也给小演员们做了大概两周的表演训练。

Q:岳昊真人个性和在片中的角色差异大吗?

王子川:这男主是一学霸,他在北京读排名前三名的小学,在班里又是中队长,然后钢琴10级、钢笔字全校第一,每周末要去北京最好的街舞学校去上课,参加的都是国际比赛,所以现实生活中的他是在朱同的反面。

这还挺有趣的,就像阳光和阴影一样,他扮演的那个人是阴影,他就是光,可能是这种感觉。

但他很聪明,很有天赋又自信,这都是在表演这个游戏里非常重要的一些素质。

我觉得表演是一种游戏方式,而且没有什么比它更高级的游戏了,因为它是在模仿人类行为。

小朋友们对游戏天生有一种更强烈的信念感和参与程度,而且他能高度集中注意力,一旦你建立了这种游戏规则,给他提供安全感和空间之后,哪怕一开始你可能会意识到有点问题——因为他背台词时有点机械,或者说他以为说台词是印象里在学校晚会上做的事儿——但是一旦你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跟他的沟通,他意识到原来这个规则是这样的,他们慢慢自己会找到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比如你老让他慢点说话,在后面你不用提醒他,他自己就会慢点说,知道原来你就要这个,这就是人跟人之间的最简单的一种沟通。

所以其实也不需要他理解这个故事,让他明白为什么要拍这个电影,你只要确定他做到就过了这一条,你觉得他没有做到,就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做到,最终觉得达到的是你想要的那个标准就好。

因为我个人在表演里也不太信任分析人物那一套,在我看来表演就是可视化的结果,节奏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无非就是这些。

你最终找到一个你认为的分寸感,你觉得就是这个度,那就是你对表演的一个审美,你觉得如果够了,那就这样了。

Q:朱同在片中的小伙伴,比如贺娜、张秋,让我联想到《哈利波特》世界中的卢娜、张秋,加之本片也有很多想象元素似乎和魔法世界有些关联,他们的存在是在对应哈利波特在魔法世界中的同伴吗?

如何设置这两个人物?

王子川:哈利波特倒是没有,但张秋确实像是鲁迅先生笔下年少时的闰土一般的人物(笑)。

大家在童年时可能都是这样,会有一些像闰土一样的人出现在你身边,以及一些虽然同年龄、但你完全没有办法触碰到他的自由和广博精神世界的异性。

你对他只能仰望,就像朱同对贺娜,或者是他羡慕张秋的生命力,这些人物也是人类认知里一些经典的故事符号。

他可能在我们的语境中像闰土,在别的流派可能又有别的称呼。

现实世界中也有这样的符号。

Q:片中的画面和音乐也非常出色,可否为大家多作一些介绍?

王子川:我们摄影指导人非常好,特别耐心,他一开始就用大量的时间陪着我拉片子,我也找了一个分镜师一起商量,最终选定了一种拍摄方式,就是现在这种比较固定的镜头,用最简单的镜头语言。

基本上大家看到的除了有两场戏我们用了手持以外,都是用三脚架固定,然后辅以轨道的一些很简单的镜头运动。

我之前做剧团,在拍电影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只能学会一些最基础的语法,我就用我学会的一些单词,快速的做了个作文,语序也没有那么花哨,就是什么排比倒装都没有,我觉得我会的就是这样:主谓宾就这么拼在一起就是一句话。

配乐方面,所有的因素基本上都是跟电子乐有关的,中间好像也有一些管弦乐,我很喜欢这位音乐人的作品,有想象力又有他的趣味在,而他刚好擅长做电子乐。

因为电子乐是有时间区分的,比如某一个音色是哪个时代被发明的或者被找到的,我们就一起找属于90年代的音色。

我们希望整体做得轻巧些,别太复杂,但最后出于各方考量,音乐的占比相较之前想的还是更多一些。

Q:但它也令人印象深刻,全片的质感因此更轻盈了。

王子川:对,让它的交流姿态再友善一些(笑)。

Q:本片目前还没有大范围上映,但在FIRST影展和上海国际电影节播放后反响都不错,很多人都评价这部影片很「灵」,您觉得它为甚么会给大家带来「灵」的感受?

王子川:可能是因为小朋友身上有一种挺真诚的东西,在表演里挺可贵的,敏感的人观影时就能感觉到那种真诚,倒不一定是我的电影拍的有多好,可能大家被某一种表演状态、或者小朋友身上自带的特质打动,这就算是先天加分项。

Q:您的电影确实很「灵」,不要谦虚(笑)。

最后一个问题,您本来已经是很优秀的舞台剧演员,此次拍摄首部长片也很成功,接下来会有甚么打算,是继续进军电影业,还是兼顾舞台剧方面?

王子川:我之前自己做剧团,但2018年就把所有舞台的项目跟合作方式停掉,不再做了,我个人觉得想画个句号。

但做了电影才知道这行太难了,我的创作对我来说,首要的一点是生计,他是我的工作,这是第一位。

2018年我说不演舞台剧了,但后来拍完这个片子之后,我又开始接舞台剧的演出,等于拿舞台剧演出来养电影创作了,理论上新的创作我们不会再做,但比如有人让我去做个演员演出什么的,我就当挣钱了。

做主动创作,我们还是做电影,每一种语言你学它都得从头学,而且好像也没有没有办法齐头并进,有人可以,我不太想,我就希望能从头学一个语言,然后用这个语言讲故事。

(原文刊于橙新闻)

 3 ) 纯真的快乐

还挺有意思的,看都说什么80,90的回忆01的表示也梦回童年好嘛。

一开始还以为什么奇幻电影,后来才发现好像把自己小时候想的那些给拍出来了一样。

整天天马行空想这想那甚至有些不着边际的好快乐也很有代入感,没说哪里好好笑但总能代入到朱同那里去,一起紧张一起如释重负。

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很喜欢这种感觉。

丢失了超能力没看出来呀,我看他依然那么天真那么有想象力啊,小时候真好小朋友们的演技也都很好

 4 ) 真正的爽片

好怪啊我好喜欢啊哈哈,太棒了!

应该称它为现象学式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抛去了一切冗余的表达,用90min让一个普通小学生的漫漫一天在观众眼前一闪而过,任由观众们在绵延的时间的沟壑中,寻觅被庞杂的现世埋没的童年记忆。

朱同眼里的一切只要呈现在我们眼前,便能让我们和童年的自己、童年的感受相遇,这种体验式的回溯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无须任何符号学式的晦涩媒介。

正如电影中的那句台词:“难过的时候,只要在手心上画上一个“好”字,越慢越好,心情就会真的好起来了。

” 好就是好,没别的了。

电影的宣传词是“装大人累了?

做一天小孩!

”,可惜的是这句话虽然道破了电影的意旨,却低估了现代性的威力,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找了好几个电影院都没有排片,找到了就是一个人包场,迟到了5min那它就为我延迟播放5min。

这是好是坏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看爽了。

 5 )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小朋友的异想天开

小朋友的世界异想天开,丰富多彩,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想象自己能顺利渡过,所以三年级的朱同幻想了很多事情。

比如外星生物带走将要惩罚自己的老师,厕所里喜欢吃纸的怪物,对江湖行话“卸掉一条腿”的理解,无所不知的老师仿佛千里眼、顺风耳等。

朱同的这些离奇幻想都在电影中呈现了出来,小朋友们更能共鸣这些事情,对很多大人来说,可能有点低幼了。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或许在朱同的幻想里他一直都有超能力。

另外,小演员们的演技都不错。

 6 ) 好看的儿童电影,不批判不教育不对立

对这部影片,简单说就是,好看。

不夸张地说,这部是半年以来,我在院线看的三十多部电影里,剧情片中不错的。

作为一个新导演的首部作品,做到了所想和所拍出来的东西不拧巴,形式并不复杂,但故事十分完整。

尽管这个电影有儿童片的标签,但拍的其实是80/90这代人的童年, 所以也很适合成年观众,去回忆自己曾经是个什么样的小孩,又遇到过些什么样的小孩。

整个电影最大的优点,是从主角小孩的视角出发,不批判不教育不对立,不去先行区分什么样是好孩子,什么样又是坏孩子,只是在展现小孩的生活。

另一方面,不同于《年少日记》那种直接表现家庭暴力、校园霸凌等问题,在《朱同》里面的教育问题都是在侧面点明的,没有过分渲染,却又很明显,朱同注意力涣散,是单亲家庭由祖辈抚养的小孩,贺娜无视规则,是再婚家庭的小孩,张秋顽皮,是家长简单粗暴棍棒教育下的小孩,信息都很简洁地都安插在剧情和台词里。

这些不够完美的孩子,并没有被电影的创作者抛弃,他们成为故事的核心,又没有被批评、被改变,上演一出洗心革面再创辉煌。

光是这样,就足以让这部电影显得十分单纯美好了。

 7 )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影评——脑洞大开心,朱同学烦恼

欢迎 +V【machuntao7193】入《干货影评》微信群!

点击跳转小宇宙APP收听《朱无能》长评

【时间轴】00:20 影片基本信息、故事介绍02:06 片名过长,自作主张给电影一个令人虎躯一震的简称02:28 影片打分环节02:44 饰演朱同的小演员和导演王子川戏里戏外关系的有趣呼应03:22 主角的表演之所以自然,是因为他的素人感区别于少年宫式演技03:58 本质上这部电影不是纯粹的儿童电影,还是给大人看的电影04:25 饶晓志和王子川在电影中的客串,暗暗有一种对熊孩子的恶意05:03 王子川和孔大山,令所有创作者羡慕嫉妒恨的创作状态05:50 从贺娜说错的台词和背景滑倒的两个女同学,聊王子川美丽的拍片精神状态07:08 这部电影的核心优点和核心缺点,FIRST系部分电影的某种通病07:35 从这部电影另一个片名《漫漫长日》聊王子川电影节奏的缺点如何契合主题09:44 第一部分:小孩听得懂的童真——如果龙里实验小学是霍格沃兹,从赫敏、卢娜、小天狼星、乌姆里奇、有求必应物、打人柳、哈利到罗恩,这部电影的各种元素是如何暗暗致敬《哈利波特》16:23 第二部分:小孩听不懂的暗黑16:43 如果龙里实验小学是职场,那如何体现职场厚黑学?

职场晋升困境?

这电影里又又又又又有董明珠与王自如?

18:30 拳拳到肉,从只多不少的动作戏,谈这部电影中暗含的肉体暴力21:01 从《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屁股摸了手,还是手摸了屁股”、检讨书、《繁花》、操场大字报聊这部电影中暗含的历史与精神暴力28:09 重新审视王子川,他并不佛系恬淡,暗藏的讽刺比教导处李老师偷窥到的还要多29:40 从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聊它其实是儿童版的《河边的错误》,春秋大梦,马哲非马31:22 偷东西的鸟人,他真正指的是谁?

32:31 朱同的隐身术,与城管的小贩消失术、背后更有魔法的东西相比,小巫见大巫33:43 这部电影的续集已经拍好了,续集是一部已经播出的电视剧?34:14 从朱同在镜子中为自己加油的一幕、《热辣滚烫》、到最后空无一人的“空镜”海报,谈这部电影带给主播最终极的体悟主播:春涛剪辑:春涛

《干货影评》其他长评链接009《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老妖不知何处去,少男依旧晓春风008《辐射》(美剧)诺弟、诺弟、我不diss你!

007《沙丘2》(上)虫在手!

沙尘苟!

旱海龙王无雨则刚!

007《沙丘2》(中)皇室银!

星条绿!

美苏相争犹太得利!

007《沙丘2》(下)蜓儿飞!

蜂儿睡!

汉斯寂寞金星曲美!

006《繁花》(上)玉蘭雌雄同體,牡丹光影琉璃006《繁花》(中1)紫荊形散神聚,叶底花开荼蘼006《繁花》(中2)時空海納悲喜,输赢不悔执迷006《繁花》(下)默言聲聲不息,金玉只此红绿005《涉过愤怒的海》(上)恨比爱真,怒比海深005《涉过愤怒的海》(中)人为猫狗,我为鱼肉005《涉过愤怒的海》(下)天要下鱼,娘要撞人004《河边的错误》(上)马哲非马,梦真梦假004《河边的错误》(下)谋尸在人,成尸在天003《坚如磐石》(上)明修审查,暗渡艺谋003《坚如磐石》(下)明褒暗贬、顽石开花002《奥本海默》(上)又当又立,诺神坠地002《奥本海默》(中)人物不济,彩蛋救急002《奥本海默》(下) 连环杀妻,视听无奇001《封神》(上)中美隐喻,美女情欲001《封神》(下)海默芭比,子牙妲己欢迎 +V【machuntao7193】入《干货影评》微信群!

 8 ) 20241003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

童年的消逝。

影片充满了活力,但同时又十分平和,一个个可爱的故事,一次次有趣的幻想,让进入到那个色彩斑斓的童年,即便那时也有不少忧愁,但现在都可付之一笑,也即便那时又许多值得高兴的小事,但现在也都不能再有了。

所有关于过往的回忆总是覆着柔光滤镜,而且又都知道回忆不总美好,童年也不总如意,可童年或许正如影片所呈现的一样,是可爱的、有趣的、珍贵的,也是现实的、遗憾的、难受的,但或多或少也会想回到那个无忧无虑、自由奔跑的年少的午后吧。

童年是最富天真和创造力的时候,这就是孩子们都有超能力,大人们不是失去了超能力,而是忘记了如何去使用。

孩子们的清澈纯真的眼神,在学校中逐渐变得浑浊灰暗,明亮的眼眸渐欲被厚重的镜片遮挡。

童年不是消逝在繁重而内卷的教育体制之下,而是消逝在威权的制度和科层的组织中,消逝在成人领域不断对童真世界的侵蚀中。

当一个孩子失去了无忧无虑的快乐和天真可爱的幻想的时候,那他们和成人又有何区别。

孩子总是被动地置于一个附属的位置,他们的规则是被成人强制规定的,他们的一次次学习那些冗长荒诞的规则中也变成了无趣的成人,但讽刺的是他们也因此获得了主体性,得以通过规则合法地强制地支配比他们更弱的人。

 9 ) 从绿色小猪到鸟头小偷

先说好的部分:审美特别好,摄影、音乐、调色,各种意义上的好。

看完发现原来是英皇出品,一下子合理了。

剧本的各种小点抓的很准很有趣,感觉像王子川的日记本改编的。

小学生的逗乐儿太好笑了,看得特别开心,生活感特别强,完全感觉这就是在我们小学拍的。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

虽然所有人物看似塑造得极为真实,但是他们都只有一个准确的样子,没有具体的故事。

没有故事,其实人物就无法成立。

太多信息重复,人物的反复出场没有产生任何信息增量,甚至很多人物其实没有必要出场(比如金世佳)。

节奏问题也很大。

其实前面的节奏挺好挺灵的,后面开始有点太慢了,而且非常重复,像同样的小节复制了好多段,挺犯困的。

优点缺点结合,其实总体是一个三颗星片子。

多的一星,给王子川的灵气,和愿意支持这样 “无聊剧本” 的英皇。

这确实是一部你看完不会觉得自己得到了什么的片子,因为它真的啥也没说,只是还原了你的童年脑洞。

但是能在院线看到这样的片子,还是真的好开心啊!

像北京小学版《菊次郎的夏天》,絮絮叨叨经历了许多魔幻,其实只是平凡一天的日常。

其实作为《枕头人》粉丝,最开始愿意来看这部片是为了支持导演王子川。

从影片开头的鸟头小偷开始,就仿佛看到了好多好多绿色小猪到处奔跑,我心里的「好」也开始发光了。

曾在北京鼓楼西的小剧场听你讲故事,如今,你的故事用另一种方式带到了大荧幕前。

祝福你啊,子川导演,希望你心里的泡泡糖越飞越高!

 10 ) 不要愁,十年后都是下酒菜。

不是一个关于脑袋里有太多奇思妙想的小学生的故事。

是一个边缘的、不愿意被倾听和理解的、几乎从没得到过一丝重视和正反馈的、不敢承担一丝“家人会失望”这种后果的小朋友,是对他无助而惆怅的世界的呈现。

没有人托底,于是一个人缝缝补补出了一堆错,幻想有小妖怪偷走卷子,幻想有外星人和老师大战,说白了都是期待有人能帮他包容和承担,但没有人,于是他的无助和孤独为自己安排了这样的角色。

我几乎能想象朱同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里。

正常的家庭是有爸爸的,自己的家庭不正常,不正常的家庭更应该标配一个完美的、懂事的、争气的孩子——三年级的朱同比谁都很深刻地内化了这件事情,无论妈妈说或者不说。

妈妈很辛苦,妈妈要照顾姥姥姥爷和他,分不出太多精力。

特殊的家庭、疲惫的妈妈,承担着日常情感陪伴的姥姥姥爷,朱同拿不出漂亮的分数去扮演一个不正常家庭里的理想小孩,于是他努力收敛存在感,起码不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个多么“令人失望”的孩子,拙劣地用孩子的办法试图平息来自学校的麻烦。

从没人告诉他,36分没关系,被叫家长也没关系。

那些对成年人来说连一个小土堆都算不上的东西,是他的大山,让他的天空愁云惨淡。

那不是多么激烈的一种痛苦,但足以让他失掉精气神,让他习惯那种边缘、失落和挫败,并且习惯性地把自己缩在一边。

或者,假如能早一些认识那些闯过了那道界限并以不过如此为态度的朋友们就好了,没什么可怕的,那些你以为是巨大的失望也不会压垮任何一个重要的人。

我真的真的好想对朱同说,不要愁,十年后都是下酒菜。

《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短评

琐碎了一点,但很回忆杀。小学的我也是一个邋遢、糊涂、夸张、耽于幻想、偶尔自闭、没女孩缘、经常手贱的差生。

9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还行

给7分。太散了,节奏非常奇怪,尤其前半段。点子都是用烂的,一切走向都在意料之中,宣传着重点在“超能力”严重误导了我的观影走向,实际上就是“朱同的一天”,主打一个影像气质,小演员不错。结尾奔跑的镜头不错,再加上和本煜击拳明明已经在这里把情绪给顶起来了,但一段教学又瞬间泄气,高潮没了

12分钟前
  • JaHn
  • 还行

成人臆想的儿童天真,而且想象力十分匮乏,都是一些陈旧的元素和桥段。整部电影非常沉闷。

14分钟前
  • 苏案
  • 较差

有些许年代共鸣,也就仅此共鸣了~

17分钟前
  • 非魚
  • 较差

太拧巴了,导演编剧把自己的想法套上儿童的外衣,童真的表,老气横秋的里,念叨来念叨去还是那老三样,你们这些人咋就老想批判点啥。说不喜欢就是“就是你失去了超能力”还在这点题呢,超能力想象力不是你畸形恐怖的噩梦

18分钟前
  • 九磅十五便士
  • 较差

美術不錯,節奏稀爛(包括故事節奏和表演節奏),又散又墨跡,對無數場戲的處理都感到很不耐煩,貌似很有想像力(包裝)實際上實在是沒啥想像力。

23分钟前
  • 偏时差
  • 较差

不管有没有致敬哈利波特,它都足够儿童视角了,以至于我觉得小孩子没有能力拍电影使得这种闲散的童趣电影都差点没机会来到这个世界,感谢还有极少数的成年儿童被保护下来,在三十岁拍出这样的电影。爸爸缺位的朱同,妈妈缺位的贺娜,爸爸打人的张秋,但他们依旧野草般使劲活着,幻想手心里慢慢地写一个好字一切就都会好起来。我不曾看到一部电影能如此直观地呈现一个无聊课堂里开小差的孩子脑海里的具象画面,我突然又进一步理解了学校里的一些孩子。一本正经地胡思乱想,一片好心地惹麻烦……他们应该都来做PBL。即便没有这些,没有最后那段被时代召唤后的假笑,这也是个好电影,因为太可爱太好玩了!这个标准现当今有几个电影能实现呢?憋尿想象中不断增加的豆浆袋,每个不当行为后面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窗外连续翻跟头的老师大斗外星人……

28分钟前
  • 晓非
  • 力荐

first里印象最深的一部,灵气十足,甚至不那么first。映后观众有提及这点,我非常同意。小孩子看了可能觉得幼稚,因为他们身在其中,而大人早已成了童年的局外人,看得清,看得真,更多的是怀念。只有长大了才会觉得小时候被各种小烦恼弄得愁眉苦脸的样子逗趣,因为将来要遇到的困难苦楚远比这些可怕多了。虽然被叫家长写检讨书罚站被人堵门是不太好受,但孩子的奇思妙想结合各种魔幻色彩的镜头给童年添色很多,导致看的时候一直在“还好长大了”和“我不想长大”之间横跳,但人终究要长大的。

31分钟前
  • nothing纳森
  • 推荐

打着怀旧风的校园幻想剧,幻想内容只限于主角的大脑,所以部分情节过于跳脱,然后就是对于主角来说,他的行为在很多时候其实并没有影片中给出的想象情景那样的美好,其实只是借由儿童身份,人性本善的原则来进行美化其中的问题。给朱同找寻错误的理由和借口。当然这种情节容易给部分人以共情,但可惜我很难有这样的共情。

32分钟前
  • 条子
  • 较差

孩子对于世界的想象部分蛮有趣,但是男孩的性格看得人太憋屈了,叙事也过于平淡

35分钟前
  • Alina
  • 还行

换一个角度看,朱同的人生态度才是我辈楷模,职场典范,我都怀疑他是不是靠着装疯卖傻大智若愚神经兮兮满脑子心不在焉最后达成上一天学竟然一分钟课都没上的成就

36分钟前
  • trèfle
  • 还行

这电影像是拍好了放了25年。是90后三年级左右学校组织看的那种小学生电影。咋说呢。孩子有多动症得尽早干预,ADHD得太显著了。

40分钟前
  • 劝君金屈卮
  • 较差

个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45分钟前
  • 付玲
  • 较差

更加恰如其分的对位或许是詹姆斯格雷的《世界末日》,在一场“盛大”的冒险以后,失去的和坍缩的究竟是什么。我们终将滑向没有预期的未来,“时代在召唤”。

46分钟前
  • 无糖吐槽
  • 推荐

结尾其实挺黑色的,那段鬼畜的大笑几乎是全片最明显一次成年人的视角。全片非常的细腻,infp表示这完全就是我的童年,那种一件小事就可以让世界毁灭但闭上眼睛又可以天马行空的感觉,一模一样。唤醒很多回忆,比如得罪太妹差点在校门口被人打这事我真的也干过🤣。好剧本,镜头语言也不错,清晰明确。全片千禧复古的电子配乐。“时代在召唤”

47分钟前
  • occludere
  • 推荐

不懂

48分钟前
  • 夏予川
  • 较差

可爱。可我连我有没有过超能力都不记得了。

53分钟前
  • 12
  • 力荐

怎一个抽象了得。“自由派”可真是喜欢随时随地自怜自艾啊。

58分钟前
  • RobinLovegood
  • 还行

好无聊啊。信息量好低。都是谁把这个片子捧得那么高?。。从儿童片的角度都还没有30年前的《小鬼当家》好看。从喜剧的角度没有农村题材的《平原夏洛克》好看。

59分钟前
  • 较差

表现孩子充满童真,充满想象力就一定要塑造成懵懵的,一问三不知,老师喊都要三四遍才能把目光对上的形象吗,乱七八糟的书包,咸菜一样的书,因为秩序和规则是想象力的对立面吗?

1小时前
  • 煮饺子的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