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這部電影的結尾,海邊的女人理智地選擇退出導演的遊戲,但是回首爾的途中,汽車陷在海灘,是兩個男人幫忙把車推出,洪尚秀得出的結論就是:女人可以選擇離開男人,但是女人生活不能沒有男人。
越看洪尚秀的電影就越喜歡他,這是神馬魅力?
我覺得這魅力來既自於洪尚秀喜歡做夢,每一部電影都是一個夢,還來自於他的這些夢都是基於現實的對人和世界的客觀準確的觀察和了解。
電影中導演給人的感覺像一個採花高手,至少表面印象是這樣的,他喜歡高的女孩,遇見了不顧一切就展開追求。
本片寫的就是他和兩個女孩的交往,以至穿幫的故事。
故事本身沒有亮點,亮點在結尾。
想起他的另一部電影名為《女人是男人的未來》,本片對那部電影做了註解:雖然女人是男人的未來,女人同樣離不開男人。
所以洪尚秀的未來既屬於屬於男人也屬於女人,是一個大同世界。
不過這個世界一定不會平靜,因為脆弱的人不能戰勝自己,就如同這位導演一樣,因為婚後發現老婆婚前和自己的朋友上過床就開始糾結,最後導致離婚。
海邊遇見這個喜歡的女人,她同樣有過去,她在德國讀書時睡過三個外國人,這樣的女人必然會把韓國男人的JJ和德國人作比較,會認為自己的尺寸是一個問題。
他們交往的時候他的腦海裏總是浮現女孩和老外在一起的畫面,如果進行下去,結局必然又是離婚,由是開始擔憂,焦慮。
結果就是繼續在泡妞之路上大步前進,海邊女人選擇離去。
洪尚秀的人物的焦慮都是人本體性的焦慮,比如本片的JJ尺寸問題,由是他的電影才會擁有這麽多的受眾。
肤浅和粗心的人必将错过洪尚秀和年龄无关和智商有关,冗长的对话其实句句设计巧妙。
性爱只是个游戏而已,该有趣的时候有些人要认真,该认真的时候却玩弄。
只是生活的走向,洪导的电影看到最后,啰嗦和重复的生活逼得每个主角思考起来,纯粹的形而上。
若你连电影都看不懂,怎么能看懂生活?
导演提炼了一个软体给不懂生活的你,每个细节和对话都充满沟通和暗示。
生活的发现……
如果问我这部片主角是谁,我会告诉你是那只珍岛犬。
那么现在,这只叫多利的狗是主角,所以我就用它来讲故事吧。
【A】多利第一次出现在一对打酱油情人身边,吓跑了导演,因为导演被狗咬过。
女一欢脱逗狗,“男朋友”站在她身边附和。
这个小场景可以跟导演与女一第二次重逢,导演抱着女一吐露心声联系在一起:他前妻被朋友上过,他耿耿于怀,终于离婚;而眼前他喜欢的女一,她的“男朋友”和她的德国约会经历也让他心存芥蒂。
他很害怕自己这样的思维方式,让他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导演想定提前回首尔与女一私约,却在回程的休息站犹豫了。
不过我想这里也许也有另一个因素,就是拿下女一的胜券在握让导演觉得有些没意思。
这个因素不是我想主打的,但是我相信真相只有一个是不可能的,我们没有事实,只有对事实的描述。
因此更多的动机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还原生活本身。
【B】好,继续讲狗。
在导演私聊确定女一更喜欢他以后,“男朋友”就怂成狗了。
狗是不能懂得全部人类语言(话语,神态,肢体)的,它也许知道一些可能的情节,却无法知道整个阴谋。
就像那对酱油情人离开海边时自然而然毫无征兆不费吹灰之力地丢下多利,扬尘远去。
女一和导演在海滩偷腥的晚上,跟“男朋友”电话,让他往相反的方向走,走到海滩尽头,嗯,你想啊,你平时怎么逗狗的?
扔个飞盘,让它颠颠儿追去呗。
【C】当然,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是狗,那也不科学。
如果一部伦理电影,没有一点KARMA,没有一点你借我还他借你还的话,那拍球啊。
风水轮流转,多利轮流当。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对吧。
导演紧接着也做了一回狗,等女一等成狗。
不过,剧情妙也妙在这里了。
就像轮回这种东西不是简单重复一样,角色互换之间总是要节外生枝又不离其宗才有意思。
很多人养宠物是为了打发时间,寂寞的导演很快找到了代替珍岛犬的……那就秋田犬吧。
身高一般,经历一般,说话方式一般。
只是导演这次看的很清楚,被采访的女二就是一个度假宠物。
他不担心这只秋田犬的去留来往,他甚至不会自然而然脑补,为他们二人设置起因经过高潮结果这些剧情,因为这是生活给的小bonus而已。
就像我爱吃黑糖话梅,散装的有时候一个小糖包里会有两颗糖,没有两颗无所谓,再拿一颗就好,有了也不错啊哈,一包吃两次,时间也拖得久一点。
道理雷同,不是巧合。
【D】珍岛犬被好心人收养,女一也回到了海边。
多利这次出现,女一更是怜爱,边抱着它边嗔怪,“怎么能这样对待宠物呢!
” 就像抱了导演一样样的。
导演这次不逃了,敢于直面多利了,旋转跳跃我闭着眼啊。
然后就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然后就被回忆狠狠踢了一脚,回房了。
【E】这下好了,终于到了没有狗的房间。
一男一女,你爱我我爱你。
但是卤煮我有强迫症啊,我认定狗是主角我就拼命找狗啊,喂喂,good boy c'm here 你去了哪里啊?
找来找去,没找到。
导演开始跟女一讲哲学,wow sugoyi 卤煮就去抽了个烟,昂,继续等狗。
【F】珍岛犬和秋田犬到底是相遇了。
秋田犬按捺不住,把珍岛犬约了出来。
女人间的客套真是够了,就像说“你又不胖,多吃点嘛”一样假。
回正题……这出也是好戏。
两个其实是狗的人遇到一起会干嘛呢,同时开口告诉对方,哎,你是狗诶!
然后再同时发怒,你特么才是狗呢!
汪!
汪!
汪!
不欢而散。
【E】这里回到【E】【E】里没出现的狗,卤煮突然在导演写完剧本的时候醍醐灌顶了。
这幕的狗就是女一,她是导演和MUSE之间的宠物,是天使,神化的狗呢,盒盒盒。
所以,导演说谢谢你,就是谢谢这只让他和MUSE女神得以云雨的珍岛犬。
耶耶耶耶卤煮尊开心强迫症得到了满足找齐所有狗旺旺大礼包嗯,哈哈哈哈,来个插播。
最后导演和女一通话,说韩国还是有好男人的,然后片尾那两个男人帮女一推车,是为了给韩国男人面子吗,哈哈哈哈笑cry 尚秀你真是费心了。
男人的狭隘与固执,女性日渐清醒的个人意识。
虽然是在讲韩国男人女人云云,但还是很普世的。
首先人都是一样的,认识一个人都是从一个狭隘的点开始。
但是男女对后续事件的接受却不一样。
文淑的点 - 女性角度1.金导演是个有才的导演。
。
2. 金导演性格奇怪(餐厅假设gay男事件)3. “男朋友” 的不理智与考爹结论 - 金导演比男朋友好。
5. 偷情4. 金导演莫名奇妙把我甩了5. 金导演深情留言。
结论 - 我要回去找他6. 偷情7.撒谎8.撒谎被揭穿还骗我9求他还死扛到底10 无情的离开结论 - 烂男人。
两人的接触越来越多,完善了文淑对金导演的认知。
得到的结论,并理智的做出了行动。
金导演的角度 - 男性角度1. 我要写剧本 ( 文淑让我有心情,我愿意和她在一起,她烦我我不愿意和她在一起)2. 文淑和老外睡过结果 - 写完剧本, 跑路。
两人的接触愈来愈多,金导演对文淑的认知,之时建立在最早的两点上,并没有因为文淑对他的好而改变。
包括他前妻的背叛行为,让他一遍遍不能忘记。
金导演总是反反复复的坐着同样的事情,想着同样的情节。
写剧本,拍电影,写剧本拍电影; 前妻背叛的景象一遍遍出现; 对文淑的喜欢让他去找相似的路人甲。
不过两人的第一任务不同。
文淑是来谈恋爱的。
金导演是来写剧本的,有情绪,有灵感什么都好说。
就如同他第一幕里面说的“你以为我是去野餐的,我是要去写剧本。
”
气氛比较淡 对性的看法韩国人是这样的不保守吗?
最后一段对话我很喜欢 分手的告白 幽默而不伤人 还有最后夕阳照在身上 和之前金导 说的人老了 就喜欢西海岸了 可以看着夕阳 但我觉得那是日出 一个新的开始
我对这位韩国最为独立的导演了解并不多,看过的作品只有《处女心经》和《剧场前》,无论是《处女心经》的五段式还是《剧场前》的戏中戏都体现了洪尚秀对于电影结构的迷恋。
洪尚秀对于结构的运用在于段落和段落之间的重复和变化,并在其中透射主人公的心理状态。
以《剧场前》为例,电影本身划分为两段,前半段是一段电影(戏中戏结构),后半段是电影导演的一个朋友追求电影中的女主角,而前半段的电影又可能来自于后半段的男人过去的亲身经历。
因此电影和现实两者具有一种模糊的相似性,而细节上的差异有让我们不得不否定电影对于现实的反映,这种艺术媒体的自我重构削弱了现实和电影的差别,从而得到洪尚秀所期待在电影中体现的“亲切的虚假性”。
然而,新作《海边的女人》中,洪尚秀消解了其拿手的分段式结构,将电影圆润到一起。
电影讲述了导演金在海边写剧本的过程中先后和两个女人发生性关系得故事。
电影本可以段落为先后两次性经历,一次是和叫做文淑的女音乐家,一次是和叫做善姬的咖啡店老板。
“相似性”是整个电影表现的一个基调。
导演来到海边本身就为了写一个关于“相似性的奇迹”的故事;他在文淑发生性关系之后,由于文淑的过去和自己妻子的过去对他造成相似性的幻想,因而刻意疏远文淑;他和善姬发生性关系,是因为他认为善姬和文淑长相很相似;而他与文淑和善姬的交往过程本身就具有某种相似性。
导演金的成功和失败,他的自我困境在于对世界或者是命运的相似性的过份着迷。
从某种角度来看,导演金就是洪尚秀自己的化身。
金所表现出来的处女情结和对相似结构的迷恋或多或少就是洪尚秀的自我困境,或至少是他所热衷的主题。
但在金与善姬发生性关系之后,闯入的文淑,则打破了这种相似性,由此两段式的结构也在此被消解,这也就是洪尚秀的自我解构。
在男人身上的相似性结构被瓦解之后,洪尚秀又在两个女人身上重新结构了相似性,或者这也可以看作是洪尚秀女性视角的体现,并应合了前作《女人是男人的未来》。
两个女人的一次谈话,不仅达成了彼此相似性的认同(在于说话的方式),而且帮助她们摆脱了各自情感上的困境(文淑之于导演金,善姬之于她的丈夫)。
但是女人对于相似性的命运并不痴迷,而更加注重其内在的不同,以及个体之于生活的不同感受和反应。
文淑并不过分在乎“是否金和善姬发生了关系”,而更多注意“是否有他们从她身上跨了过去”,因为性关系对于文淑而言行为本身在她的身上具有相似性,而“被跨过去”所体现的差异性更让她无法忍受。
春天的海边乍暖还寒,两个成熟的男人和二个成熟的女人发生的微妙的感情故事,像任何一个旅途爱情故事一样,还是三角关系,还是背叛和游戏的态度,交织纠缠,非正当的关系,或是任着性子发生的快餐感情,最终的结果,如同是最后结局,女主人公的车子深陷泥泞,当两个小伙子帮她把车子推出泥泞,影片结束。
片子很真实,也很戏剧,男女主人公都是质朴和自然的演出,甚至女主人公年过三十也未有很重的妆容,实属难得,一件牛仔外套外加一条纱裙,是全部的戏服,甚至激情戏也是点到为止,着重刻划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挣扎。
男主人公有过短暂的婚史,离婚的原因是前妻婚前有过性行为,导致男主人公深深的猜忌和很深的心理障碍,其实女主人公真是个天真的女子,天真的性格很吸引人,胆大而细腻,惹人喜爱,海边女主人公背着同游的男友和作家发生了一夜情,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因为作家的内心障碍,和女主角是作家好友女朋友的身份,回到了城市后便失去了联系,可是作家再次来到海边,看到一位颇似天真可爱的女主角的女性,于是以采访为由,借机和些女子上了床,结果就在当晚,女主人公也到了海边,然后在门外不停的呼感作家的名字,要他开门,作家和刚认识的女人在床上,他们翻过旅馆的阳台,从另一间房逃出来;作家把熟睡的女主人公抱回房间,然后,就是几天海边甜蜜的日子,然而很快被打乱,隐藏在背后的是那名被采访女子的隐隐的恨,她们约在一起,然后讲述了经过,接下来就是两个女人的觉悟,仿佛成了朋友,又仿佛是永远恨的人,而这个作家男人在两个女人心痛的背后,完成他那所谓的灵感之作,完成了他作家的任务。
两个都是三十多岁的女人,一个是因丈夫背叛而来海边度假,被作家趁虚而入的可怜女子;一个是近乎天真浪漫无所畏惧的海派女子;为了同一个男人,不同的感受,喜欢片子结尾,那种感觉,就像雨过天晴般的真实。
也放这种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道貌岸然的作家男人,天天都在出现,他们用自己虚伪的道德去粉饰着自己的行为,然后找出种种理由和话题来表现自己,35以后的男人大多如此,尤其是小有成绩,又自视颇高的男人。
现实而又戏剧,老套却不庸俗的情节,不一样的感受,就是这部《海边的女人》。
喝过烧酒,趴在海岸线栏杆吹风、看沙滩上年轻人放烟花。
男人问男人“真奇怪,有什么好玩的?
““他们只是在自得其乐。
”整部电影由这么一些“有什么好玩的?
“情欲琐事组成,而男男女女们自得其乐。
西海岸最佳休闲胜地,一片贫瘠海滩,两男一女。
截稿期临近的金导演邀请朋友去海边,朋友带上了女友。
“你的腿很好看。
“”你的脸型很可爱。
“”你很美。
“金导演不遗余力的尴尬勾引。
女孩说,觉得自己的父亲像一只章鱼,将自己紧紧抓住。
过度的关心。
聊天喝酒,喝酒聊天,掉眼泪,酒桌从餐厅换到旅馆。
女孩说,金导演是一个真正的普通韩国男人。
声音大、好面子、喜欢“保护”本国妇女。
但当金导演问她,昌旭和我都很喜欢你,如果你同时喜欢上我们两个,你会怎么选择。
女孩给的答案是:我比较喜欢你。
海边散步,拥抱接吻,溜到无人的房间。
前戏是“我爱你”“我也爱你”,做爱一场。
但性欲到底是不是爱?
做爱前后,男人常常两样。
天亮之后,显然的疏远。
但女孩还是追问,你要大声说出来,不然我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
驱车返程,各自告别。
女孩的问题,可以用两个男人在海边的一段对话作为回答。
“为什么老天要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呢?
真的是很奇怪啊。
”“你自己是个男的,你应该知道啊。
”“是啊,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这个样子!
”两天后,金导演再次来到海边,独自散步。
对着沙滩上的三棵树,下跪流泪。
打电话给女孩留言道歉,说我想你。
在杂货店买一瓶烧酒,遇见两个陌生女孩。
悲伤和想念转头没了影踪,上前搭讪,开启下一段情爱的冒险。
男人总是这样的。
拥有迅速从一段关系切换到下一段关系的能力。
海边的痛哭流涕,原来并非愧疚,只是寂寞。
道德焦虑只能维持三棵树的距离,虚伪的自责是知识分子的良心保护伞。
以剧本创作采访为借口,金导演完成一次搭讪。
新女孩粉色心情程度是,打电话时会跟他说:“院子里有棵可爱的树。
”她问他:你说的那个很像我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样的。
”短暂的道德自省在酒后上头。
金导演给了一些相对诚实,也像忏悔的回答。
“她十分朴素,也很诚实。
不过她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也谈不上有多诚实。
就是比较朴实,又有一些和她不太相称的茫然。
她很容易轻信别人,特别是那些权威或者成功人士。
”算是提醒,也是自责,但这种酒后良心时刻毫无坚定可言。
海边散步,女孩对他说:“我答应朋友不会跟你做爱。
”更像是自我提醒。
但很快就补充,我烧豆芽汤很好喝,要不要去房间,我做给你喝?
欢愉之后,抱着说不痛不痒的话。
门外突然传来两天前那个女孩的叫喊,金导演的反应是经典知识分子式的紧张,抓手摸须挠头托腮抽烟,避而不答等天亮。
蹩脚地爬到隔壁房间的阳台,让新人悄声溜走,把门口的女孩带进房间。
依然可以自然地抱着她说:“一大早就能和你在一起,感觉真好。
”讲述过往情感里的痛苦经历,总结为一种心理障碍,为自己现在的行为开脱。
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日记,最后也只是学会撒更精致的谎。
电影末尾,金导演对着女孩,展开了一段关于“真相与幻觉“的理论阐释。
真相由复杂的曲线组成,而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由三个点连成的幻觉三角形。
更努力一些,多得到两个点,便可以得到一个不规则多边形。
可能不太符合习惯,但它还是比三角形更接近事实。
所以我们只要继续努力,就能得到事实的曲线。
这一段放在电影里,看起来仍然是男人的狡辩。
但对于洪尚秀而言,拍电影大概就是把所有的点连起来,让事件接近事实。
观众得以看到曲线。
但这件事值得警惕。
我们看到电影里每个人物的三角形,看到人物之间的多边形,看到整个故事的曲线,但它依然不是事实,只是洪尚秀导演脑海里的复杂曲线。
即便镜头下的男性,那样的卑鄙可笑,洪尚秀还是恻隐地借由两个女孩的酒桌对话,给男性留下一个台阶。
“两个女人不能为了一个男人互相攻击,选择权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电影末尾有个很好玩的片段,金导演在海边奔跑时扭到大腿。
医生告诉他,是无用肌肉撕裂。
女孩惊讶:“人还有无用肌肉?
”“我也不知道,大概类似于阑尾。
他说过一个礼拜就不疼了。
”这样的电影,大概也是一种无用肌肉撕裂。
情爱不是无用的,但我们都在等过一个礼拜。
前七部片中,洪常秀的女性角色越来越有独立意识。
前两部《猪堕井的那天》《江原道之力》中女性都是男性情欲游戏的客体,对象,及受害者。
第三部片《处女心经》中,女性成为权衡利弊作出选择的主体(虽然在男性视角里依然是一个被征服对象)。
第四部片《生活的发现》出现了比男性更具游戏心态的女性,女人抽身了,男人留在原地。
第五部《女人是男人的未来》,男人留恋过去,女人迎向未来;情欲游戏过后,女人轻舟已过万重山,男人徒留落寞与忧伤。
第六部《剧场前》女人是偶有需求才让男人得逞一下的主宰者,且游戏不可重复,因为女人不总是有玩的兴致。
他片中男人倒是没什么变化。
只是换了个皮囊,换了个身份。
心理结构异常相似。
见到好看女人自动被吸附。
这就让种种真情表白如同笑话。
无论表白时多么显得真诚。
或显出理论的高深。
洪常秀的悲观体现在对男性的悲观。
也是对自我人性的悲观。
仿佛在说,“作为一个男人,我不相信我会是个人——无论我看起来多么像个人”。
一群男人在女人面前,就如在丛林里搏斗。
第七部影片《海边的女人》沿袭了这些元素,同时又有新的探索。
本片也是两段式结构。
男主角照旧是个导演。
两段都是等腰三角形结构。
第一段中,两男与一女。
第二段中,两女与一男。
洪常秀善玩结构,或者说,他善于建局。
设置不同情景,将人扔进去。
就像把小白鼠扔进他的试验盒子。
边玩笑般看着小白鼠奔突动作。
边兴叹,看呐,这可怜的小家伙。
第一段中两男与一女的情欲游戏。
两男是哥们。
女人是一哥们的女朋友(或曰准女友)。
洪常秀设置情景让他们三人开车到海边度假区。
两个男人表面上友好,暗地里却展开了情欲角力。
那个从柏林留学回来的女人,很快就自我供认并不是她男朋友的女朋友,戏剧性的细节揭示出,那男的已婚,这女的疑似小三。
她自然不甘在“朋友的朋友”面前显示这般有损自我形象的身份。
这些冲突和尴尬发生在三人聊天过程中。
洪常秀电影中精彩戏剧性时刻往往都是人在聊天时产生的。
往往是熟人间聊天。
突然某种隐藏的东西被尴尬地抛出来,造成通常是主角的那个人物在社交关系里的失衡。
他需要补救。
于是戏剧冲突产生。
洪常秀喜欢观察社交场,所以他的片中场景常常是小酒馆,咖啡馆等地。
小型社交聚集最常发生的地方。
他电影中极少出现大型酒会,舞厅,PARTY之类场景,我恶毒地想象一下,一来洪常秀本人不喜这类场合,不熟悉也就不知怎么拍这些场合,二来,他都是低成本拍片,稍微复杂一些场合势必造成角色与场地成本大幅攀升,这对他来说是不必要的。
他善于在最平淡日常画面中捕捉到如侦破片一样戏剧性场景。
拍好日常生活画面,就能出神,像传奇的小津那样。
在这个三人组A段故事里,“男朋友”很快被边缘化。
这初步可归因于性格。
那个带她来度假区的男人,谨小慎微,有着过强道德感,与片中男主角很快就一点小事发生难以缓和的冲突(因为男主角进入海边小饭馆时对接待不周的服务员吼七吼八,“男朋友”认为他这种态度伤害了无辜者,坚决要求他去道歉)。
作为观众我们也会感到“男朋友”严肃得有点过火。
关键是,“女朋友”也是这么认为的。
并且在此后场合,奚落了“男朋友”这种表现。
从情感上,她反而更认同男主角的习性(她见到男主角之前已在“男朋友”推荐下看过他导演的电影,成为他粉丝)。
她与男主角似乎有着更深默契。
性格与价值观一致。
两人迅速跨过“男朋友”这道人际障碍,走得更近,打得火热。
我作为观众,真是为“男朋友”感到难堪。
他人也不坏。
虽然严肃了些。
但这场三人度假对他来说完全是场灾难。
他成了处处被看作不上道的那个人(在他“女朋友”眼中)。
很快,“女朋友”以避开他与男主角上床为浪漫目标。
“女朋友”与男主角合谋将他蒙在鼓里。
即便“女朋友”与男主角事实也有着明显不同,这种不同在争论韩国女人与西方男人谈恋爱这件事情上暴露了出来。
此前看似洒脱无比的男主角谈起韩国女子与白人谈恋爱,便骂骂咧咧,其狭隘见解令她也目瞪口呆(话题由她在柏林期间谈过几任白人男友展开)。
他也自知失态,暂时离开了三人酒桌。
这个分歧并未阻止二人随后继续的互相追逐,以及在床上寻求刺激浪漫体验。
仿佛瑕不掩瑜,一见钟情得以圆满。
但紧接着第二日,男主角突然冷淡起来。
他心里,还对她在外国留学时谈过几任白人男友的事耿耿于怀。
找了个借口提前结束海边度假。
本以为浪漫之情会在回到所在城市后继续。
但事实上,男主角又悄悄独自回到这片海滩(有写剧本的任务在身)。
于是故事进入第二段。
人物关系进入第二个三人组。
洪导玩了点小把戏。
将两个搭伴在海边度假的女人推入男主角视野。
男主角过去搭讪,借口为剧本找灵感,约其中一名女子采访。
被他搭讪那名女子以为他想采访她,事实上他相中的是另一个——个子更高,更漂亮。
男主角说,她跟他剧本中要写的角色很像(事实上,就是A故事中“女朋友”)。
高个女人接受他采访后,很快就对他表现出好感(她单独与他见面时马上吐槽她的闺蜜,真是女性友谊好榜样)。
她说她认识男主角,看过他拍的电影。
而她本人处在离婚边缘,期待浪漫放飞的机会。
他们很快滚了床单,度过浪漫一夜。
此时,真正三人组才开始确定。
A段故事中女朋友回来找男主角了。
她认为他还爱着她,在接到他暗示自己回到海边的信息后,就独自开车来海边找他。
结果看到他与新认识的高个子女人进入度假屋房间(他回到海边时因感孤独给她发了条信息,但很快遇到高个子女人)。
一场闹剧得以上演。
她喝多了跑去用力锤门。
他和高个子女人躲在屋内不敢开门。
许久后外面消停了,他悄悄打开门却发现她在门外地上睡着了。
他们如何巧妙脱身?
他们爬出窗户沿着外墙爬到相邻房间阳台上,从另一房间的门得以逃脱。
然后男主角从门外把睡在地上的女朋友抱到床上,若无其事的样子,好似与别的女人的艳遇不曾发生。
在他心中,显然,还是A段故事女朋友更重要。
高个子女人纯粹只是一夜浪漫。
而女朋友醒来后占据心头的疑问是,眼前这个男人究竟有没有跟别的女人睡觉?
还有一个令她想来就觉得是侮辱的问题是,他们是怎么从房间出去的?
有没有趁她睡在地上之际从她身上跨过去?
这场来自女人的痛苦追问(以及男人的执著欺瞒不承认)成为下半段影片中的重心,这场痛苦追问令人多么熟悉。
好像每一个遇到渣男的女人都经历过。
这涉及到爱与信任。
女人索要答案。
希望看到自己有没有受到欺骗。
而男人则将欺瞒进行到底。
他实在无力承认真相。
甚至搬出高深理论来辩解——男人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像理论模型来,告诉女人,由有限的几个点借助想象形成一个图像,这个图像是不真实的,却容易占满脑海,解决之道是要看到生活中有更多被忽略的点,将它们也容纳进来,打破原来那个想象,形成更健全图像。
女人听了这番理论豁然开朗,觉得男主角是个天才,折磨她心灵的魔咒,顿时化解(男主角声言自己也是想象出来的图像的受害者,他因想象着女朋友跟白人谈恋爱发生亲密关系的图像,内心受到煎熬——致使他一度变得冷淡)。
但现实大于理论。
很快证明男主角的图像论只是一种辩解手段。
他确实与别的女人上了床。
两个女人之间也有一场过招。
而当真相大白后,被男人劈腿猜测折磨的女朋友,突然间豁然开朗。
即便男主角事情败露后气急败坏地离开,她被抛弃在海边,当她一旦豁然开朗(不是任何外力影响的结果),笑容便重回脸上,对“情敌”的仇恨也突然间冰释烟消。
一念一天地。
人生如此奇妙。
洪常秀这部影片把男男女女那点事兜兜转转重新搬演了一遍后,为我们奉献了这么一个奇妙结尾。
一种来自念力的愈合能力。
当你看穿一切,无所期待,便再无什么可伤害到你了。
《海邊的女人》,第一次完整看過洪尚秀。
人稱東方Eric Rohmer,減去一點年代差異與很多的文化距離,坦白說洪尚秀易看得多。
若然要找神韻意象、深邃內涵或撩人氛圍,不用看此作,也大概不用看洪尚秀。
但最少在此作裡你會看到洪尚秀的一個絕藝:把事情拍得稀疏尋常。
是的,你幾乎覺得有點反電影。
但他拍的事情是,勾引、自欺、欺人、背叛、利用、偷情---他把事情還原到跟你的日常生活只有呼氣之隔,一邊你在取笑主角的可憐復可悲,一邊你又遭遇心寒。
影片裡有一句對白「三十歲前我做事講究邏輯道理,現在我更傾向於對自己寬容一點,隨心把事情做了,日後總會找到原因」。
說得動聽,但也意味著洪尚秀的成人世界---不再拘泥於道理,同時把手段磨練成熟的人---他們連偷情都說得這麼動聽。
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深深的结,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触碰了,什么时候能解开。
可能是2023年最后一部电影——当然选洪尚秀也是我有意为之。在看了几十部洪氏情爱小说后,剧情早已被一种更加形而上的“文艺调调”所替代,我猜如今世界上有两种爱洪尚秀电影的影迷:一种是因为“含喜量高”而爱屋及乌,另一种是深入感同了洪尚秀的精神世界而“爱乌及屋”——但这两种影迷并不对立,因为从第一种到第二种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洪尚秀电影里的金敏喜当然出类拔萃的好,但其实洪尚秀电影里所有主角一直都如出一辙的好。
音乐真美
很旧的、今时今日不多见的感觉
三星半
8/10.金导演为写剧本来到海边度假村,在这里他与两位女性先后上了床。洪尚秀深深地了解男人尤其是男知识分子的虚伪,懦弱,装腔作势,不堪一击。开始略平淡,后渐入佳境,亮点颇多。导演遇见的第二位女性宋善美2011年出演过《北村方向》里的熟美妇,我说怎么越看越觉着眼熟呢。
洪常秀导演的电影,出一部,看一部,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
学哲学拍电影都是为了撩妹,睡过就过,画示意图一度想起量子力学得纠缠态。女主的腿和脚真的长得好美啊,颜值也舒展大气,会开车的女生真的好帅~
又是对称式结构,又是暧昧暗涌干柴烈火极限拉扯,洪把男女那点小九九和个人对人性的洞察投射到影片的男女主身上。遗弃的狗 陷入泥沙的汽车 扎到手中的刺 失而复得的钱包,都是处于分离和接近这两种相对关系,他们就像男主画的哲学图边缘线上的点,一起构成事物的全貌。
喊出奇迹的名字,喊出的奇迹的名字…
电影导演钟来因为剧本创作止步不前而陷入苦闷,因此向美术指导创旭提议开车去西海岸旅行,想借此来缓解心理压力并找到突破口。已婚的创旭带来了跟自己关系暧昧的音乐人文淑,于是三人一起上路。钟来对文淑一见倾情,文淑对钟来也眉来眼去。海滩边酒过三巡,文淑和钟来摆脱了创旭,偷得一夜欢愉。但天亮以后,回汉城的路上,钟来一句“想清楚后才能再跟你联系的话”伤了文淑,所以她拒绝再接听钟来的电话。两天后,钟来独返西海岸,触景生情怀念文淑,正巧路遇跟文淑依稀相似的少妇善姬,于是以采访为借口搭讪,善姬也时值婚姻烦恼,两人一拍即合,又是一夜欢愉。谁知拒绝接听钟来电话的文淑,居然又被钟来的电话留言打动,当晚驾车重返西海岸,把正偷欢的男女堵在了房间里…
喜欢高贤贞
被抛弃的狗还能继续卖萌,被冷眼的服务员还能继续撒气。女人和女人之间没有撕逼,却徒留男主独自成为大猪蹄。你所谓的灵感并非朝乾夕惕,而是面对这一地鸡毛所留下的不堪的回忆。
从这部开始愉悦了
我倒是很喜欢前推的镜头,在所有的固定镜头里显得十分别趣
当年看的时候是抱着不纯的目的,结果啥都没看到
他怎么能这样解剖自我和感知女性?怎么能那么真诚的不道德?
xswl 女主通过电话告知骗炮男导演说我们就这样吧 我并不喜欢韩国男人。结尾女主车子深陷海边,两个年轻男子过来帮忙推车。洪常秀导演是想让女主知道,韩国男人还是不错的???
洪尚秀电影:1写的不是爱情,是撩,你情我愿,一晌贪欢;2主人公都是游手好闲假装高贵的人,就像班级里的差生,侯麦就不是,侯麦是青春期的忧郁男孩;3镜头直来直去,有点反美学的戏谑,真的很像手机拍的啊!4尴尬美学,把看透的展现出来,同时让剧中人继续伪装,因此观众置身事外才有尴尬的共鸣。
她把男人当备胎时灯红酒绿,男人把她当备胎时她哭天喊地。海边坠入情网的女人,海边被主人抛弃的狗,一样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