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黄修平
主演:颜卓灵,蔡瀚亿,杨乐文,刘敬雯,刘皓岚,何启华,霍喜路,游学修,吴肇轩,易健儿,何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20
简介:今次故事發生於工廈區,一班音樂人及舞者為了較平租金已進駐工廈,漸漸形成一個藝術家社群,一天他們收到一份奇特的工作邀請,將於龍城工廈區定期表演。各人的仕途、家庭、人際關係以至愛情,均因參與這項計劃而發生變化,一場「義利間的鬥爭」隨即展開……详细 >
跳跳舞不好吗?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还有这什么破结局。
看完后知道许多人为什么打低分,相比较一的纯粹“你为什么跳舞?”与青春,3表达的我觉得更像长大与现实的表达。3是戏中戏中戏,剧中也文戏多过舞戏,且rap多于街舞,这与编剧所表达的思想挂非常大的勾——“地产霸权”,想反应这点,单靠舞蹈是很难表达的,同时rap与街舞这两类差不多是属于同一种环境与思想诞生的,所以用rap来表达更为清晰,这也导致许多人觉得偏离了主题“狂舞派”,舞少了,怎么能叫“狂舞”了?然后,我认为3中女主的设定像是主演想对我们说的话,3也像个1后表达:1中所演示的她不是她,只是个角色,不要再停留在1的她了,真实的她是个演员,想大家更能关注真正的她与她的演技。
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第一集風靡全網的金句放在第二集看特別蒼白諷刺,誰的夢想是甘願一文不值?誰的理想是想要被昔日好友看不起?然而,一次次主角們告訴自己是為了夢想才這麼做,被討厭和犧牲原則都是不愉快的過程,但是當堅持的和在乎的人事物一退再退,最後成就了什麼,真的重要咩?想起Hana看著試鏡學生說要像她一樣,她陷入思考,這麼不堅定的她有辦法成為其他人的idol嗎?電影提出的質問尖銳又直接,扣緊社會議題卻不說教,沒有火氣的音樂唱不出我城人的傲氣,舞蹈很燃,記得看完的那個晚上,充滿力量,時代再差,也要跳下去,也許是此時此刻能給出最好的回答
听不懂粤语,字幕有些也看不懂,更不喜欢嘻哈文化,注定这是一部看不下去的电影
期待了很久,我也很喜欢,整部电影都自然,仿佛是身边会发生的事,但仔细想想又不可触及。我好喜欢黄修平。在梦想的废墟上营造新的梦想
很可惜,以剧本想要表达的东西来看,这大概是这五年来港影最难写的一个剧本,它需要精雕细琢,一句对白都得在合适的位置,人物的关系如何拉锯,要表达的主题层次如何区分,比例和重量感又如何分配,在剧本洋洋洒洒的情况下,有些戏拍得并不太好,例如见房地商的那个宴会戏,景和粗糙,不耐看,显得假,又显得认识上的肤浅,餐桌上的道具也做的不好,那个有戏份的“蛋糕”有种随处可见的廉价,重点放在了他们的不习惯,表演错误,和道具的关系错误,好不容易烘托了一大段情绪之后迅速收掉了这场戏,转入了下一场“采访”的纪实戏,更加得不好。黄修平绝对是有综合实力的导演,不靠强调一技来搏噱头,在这个时代更难做,希望他的下部影片会更加精简。
7.5,不爽不燃,但妥协下的细水长流里,总还会有爆发时刻。
「這是一部很有社會意義的續集Vlog電影。」
社區是一個生態系統,人在其中爭吵、痛苦、煩惱,也在其中體諒、包容、互助。以為可以輕易挪用它孕育出的藝術、人文成果作政績的附麗,利益輸送的粉飾,而不在乎其下深厚的社區根系,是當權者的倨傲和貪婪。就像現實裏以"儘快恢復往日繁榮"為名的打壓和破壞,才正正摧毁著這個城市"繁榮"的根基。Fxxk 狂S舞A街R。你哋不斷地 不斷地 不斷地 壓榨就只係 壓低水準!你哋不斷地 不斷地 不斷地 扼殺就只係 殺雞取卵!
苟延残喘好过屏住呼吸
完成度差了点,但比第一部野心大得多,空间形态的塑造更贴近表现歌舞片,表层主题指向梦想走入歧途的反讽(压抑情绪取代了第一部的释放感),同时触及地产霸权、网络舆论的攻击性、媒体对言论的断章取义刻意歪曲、亚文化为资本利用、商业造星的剥削本质等诸多比较尖锐的话题,一些场面又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香港面临的现实。想象的空间弥补了情节与人物的浅薄。
如果「狂舞派」是純潔的夢想,那麼「狂舞派3」就是骯髒的現實,追逐夢想多美好,七年後的一巴掌還是打回現實,醒來面對的還是資本的惺惺作態,社會的不公對待,誰來做這個城市的狂舞派。故事寫到最後,你才發現原來「狂舞派」不是獻給Hip Hop,不是寫給Dancers,而是給這座城市和年輕的鬥士。寫到這裡也不知不覺在句子間放了韻腳,講回電影本身,導演的設計和構思是真的值得稱讚,續作不炒冷飯,還把前作套成了戲中戲。顏卓靈的造型真的好失敗,第一部裡靈動的小天使回到現實變成了傻白甜,相比她在第一部中入圍金馬影后的表現沒有半點出彩之處,也許正是導演故意為之,但也反映出她戲路並沒有那麼寬。
隔了這麼多年後的續集,果然不同凡響。相比1只是講了一個大眾都能接受的故事,2或者說3想講的就很多了。首先直接戲中戲2叫自己是3就挺有想法的,模糊了現實和電影的邊界,因為電影裡說的事在現實裡又何嘗不在上演呢。看到隔壁香港有導演如此為HIP-HOP發聲,想想國內很多有嘻哈火了之後就和商業合作包裝粉飾的人,就莫名的挺有共感。小眾和商業,夢想和麵包,建設和守舊,這都是無解的衝突,但是導演在電影結尾的吶喊和發聲是有力的,不管怎麼樣,精神不能滅!
3.5/5
剧情没第一部好,不过也算可以了没那么多商业味 更多的是香港当代青年对跳舞的热爱,创新
女主好看 其它很无聊
其实挺好的。说不上哪里不好。颜卓灵越来越像年轻的薛凯琪
我一直觉得自己看过2,其实根本就没有狂舞派2。但这部很好,比第一部还好,可以算我近年看过港片中前5了。当然,我近年也只看内地院线片。
为了一首歌,看了两部电影。狂舞派3不再是花、阿良的后续,是完全独立的故事。上部是青春热血,希望和奋斗,是港人精神,这部就是丧和无奈。音乐部分依旧不错。比起电影里的演唱,我更喜欢他们在jinma的表演,尤其是舞者开始上台,旋律起,真是几欲落泪。“欢迎来到这个城市,24小时从来都没停止,如果你问什么时候望到明月,我只是知我脚下是我起点。”
黄修平试图刻画青年人的理想与社会城市发展之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是被收编为地产霸权画皮,沦为宏大光鲜的城市建设中被借用的一环,还是做一个敢为自己梦想为社会公平发声的自由人,坚守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关怀,我想其实各种艺术背后都还原到对人的关怀。可惜的是,地产霸权对人的影响、双方的矛盾讨论得不够深入,以至于很多对立中双方都有沦为二元标签的危险,但这样充满社会关怀的good intention真的很令我感动。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跳跳舞不好吗?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还有这什么破结局。
看完后知道许多人为什么打低分,相比较一的纯粹“你为什么跳舞?”与青春,3表达的我觉得更像长大与现实的表达。3是戏中戏中戏,剧中也文戏多过舞戏,且rap多于街舞,这与编剧所表达的思想挂非常大的勾——“地产霸权”,想反应这点,单靠舞蹈是很难表达的,同时rap与街舞这两类差不多是属于同一种环境与思想诞生的,所以用rap来表达更为清晰,这也导致许多人觉得偏离了主题“狂舞派”,舞少了,怎么能叫“狂舞”了?然后,我认为3中女主的设定像是主演想对我们说的话,3也像个1后表达:1中所演示的她不是她,只是个角色,不要再停留在1的她了,真实的她是个演员,想大家更能关注真正的她与她的演技。
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第一集風靡全網的金句放在第二集看特別蒼白諷刺,誰的夢想是甘願一文不值?誰的理想是想要被昔日好友看不起?然而,一次次主角們告訴自己是為了夢想才這麼做,被討厭和犧牲原則都是不愉快的過程,但是當堅持的和在乎的人事物一退再退,最後成就了什麼,真的重要咩?想起Hana看著試鏡學生說要像她一樣,她陷入思考,這麼不堅定的她有辦法成為其他人的idol嗎?電影提出的質問尖銳又直接,扣緊社會議題卻不說教,沒有火氣的音樂唱不出我城人的傲氣,舞蹈很燃,記得看完的那個晚上,充滿力量,時代再差,也要跳下去,也許是此時此刻能給出最好的回答
听不懂粤语,字幕有些也看不懂,更不喜欢嘻哈文化,注定这是一部看不下去的电影
期待了很久,我也很喜欢,整部电影都自然,仿佛是身边会发生的事,但仔细想想又不可触及。我好喜欢黄修平。在梦想的废墟上营造新的梦想
很可惜,以剧本想要表达的东西来看,这大概是这五年来港影最难写的一个剧本,它需要精雕细琢,一句对白都得在合适的位置,人物的关系如何拉锯,要表达的主题层次如何区分,比例和重量感又如何分配,在剧本洋洋洒洒的情况下,有些戏拍得并不太好,例如见房地商的那个宴会戏,景和粗糙,不耐看,显得假,又显得认识上的肤浅,餐桌上的道具也做的不好,那个有戏份的“蛋糕”有种随处可见的廉价,重点放在了他们的不习惯,表演错误,和道具的关系错误,好不容易烘托了一大段情绪之后迅速收掉了这场戏,转入了下一场“采访”的纪实戏,更加得不好。黄修平绝对是有综合实力的导演,不靠强调一技来搏噱头,在这个时代更难做,希望他的下部影片会更加精简。
7.5,不爽不燃,但妥协下的细水长流里,总还会有爆发时刻。
「這是一部很有社會意義的續集Vlog電影。」
社區是一個生態系統,人在其中爭吵、痛苦、煩惱,也在其中體諒、包容、互助。以為可以輕易挪用它孕育出的藝術、人文成果作政績的附麗,利益輸送的粉飾,而不在乎其下深厚的社區根系,是當權者的倨傲和貪婪。就像現實裏以"儘快恢復往日繁榮"為名的打壓和破壞,才正正摧毁著這個城市"繁榮"的根基。Fxxk 狂S舞A街R。你哋不斷地 不斷地 不斷地 壓榨就只係 壓低水準!你哋不斷地 不斷地 不斷地 扼殺就只係 殺雞取卵!
苟延残喘好过屏住呼吸
完成度差了点,但比第一部野心大得多,空间形态的塑造更贴近表现歌舞片,表层主题指向梦想走入歧途的反讽(压抑情绪取代了第一部的释放感),同时触及地产霸权、网络舆论的攻击性、媒体对言论的断章取义刻意歪曲、亚文化为资本利用、商业造星的剥削本质等诸多比较尖锐的话题,一些场面又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香港面临的现实。想象的空间弥补了情节与人物的浅薄。
如果「狂舞派」是純潔的夢想,那麼「狂舞派3」就是骯髒的現實,追逐夢想多美好,七年後的一巴掌還是打回現實,醒來面對的還是資本的惺惺作態,社會的不公對待,誰來做這個城市的狂舞派。故事寫到最後,你才發現原來「狂舞派」不是獻給Hip Hop,不是寫給Dancers,而是給這座城市和年輕的鬥士。寫到這裡也不知不覺在句子間放了韻腳,講回電影本身,導演的設計和構思是真的值得稱讚,續作不炒冷飯,還把前作套成了戲中戲。顏卓靈的造型真的好失敗,第一部裡靈動的小天使回到現實變成了傻白甜,相比她在第一部中入圍金馬影后的表現沒有半點出彩之處,也許正是導演故意為之,但也反映出她戲路並沒有那麼寬。
隔了這麼多年後的續集,果然不同凡響。相比1只是講了一個大眾都能接受的故事,2或者說3想講的就很多了。首先直接戲中戲2叫自己是3就挺有想法的,模糊了現實和電影的邊界,因為電影裡說的事在現實裡又何嘗不在上演呢。看到隔壁香港有導演如此為HIP-HOP發聲,想想國內很多有嘻哈火了之後就和商業合作包裝粉飾的人,就莫名的挺有共感。小眾和商業,夢想和麵包,建設和守舊,這都是無解的衝突,但是導演在電影結尾的吶喊和發聲是有力的,不管怎麼樣,精神不能滅!
3.5/5
剧情没第一部好,不过也算可以了没那么多商业味 更多的是香港当代青年对跳舞的热爱,创新
女主好看 其它很无聊
其实挺好的。说不上哪里不好。颜卓灵越来越像年轻的薛凯琪
我一直觉得自己看过2,其实根本就没有狂舞派2。但这部很好,比第一部还好,可以算我近年看过港片中前5了。当然,我近年也只看内地院线片。
为了一首歌,看了两部电影。狂舞派3不再是花、阿良的后续,是完全独立的故事。上部是青春热血,希望和奋斗,是港人精神,这部就是丧和无奈。音乐部分依旧不错。比起电影里的演唱,我更喜欢他们在jinma的表演,尤其是舞者开始上台,旋律起,真是几欲落泪。“欢迎来到这个城市,24小时从来都没停止,如果你问什么时候望到明月,我只是知我脚下是我起点。”
黄修平试图刻画青年人的理想与社会城市发展之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是被收编为地产霸权画皮,沦为宏大光鲜的城市建设中被借用的一环,还是做一个敢为自己梦想为社会公平发声的自由人,坚守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关怀,我想其实各种艺术背后都还原到对人的关怀。可惜的是,地产霸权对人的影响、双方的矛盾讨论得不够深入,以至于很多对立中双方都有沦为二元标签的危险,但这样充满社会关怀的good intention真的很令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