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存在,她叫佩特鲁尼娅
Господ постои,佩图尼亚神加持(台),上帝存在,她的名字是佩托尼亚,上帝存在,她叫佩托尼亚,上帝是存在的,她叫佩特鲁尼娅,主啊,她的名字是比
导演:缇奥娜·斯特鲁加·米泰夫斯卡
主演:拉宾娜·米特威斯卡,彼得·米尔切夫斯基,赫瓦特·杰斯哈瑞,马里奥·克涅佐维奇,佐里卡·努什瓦
类型:电影地区:北马其顿,比利时,法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语言:马其顿语年份:2019
简介:三十二岁的佩图尼亚身材微胖、相貌平平,空有一张历史文凭却毫无工作经验,面试再度失利还被男主管狠狠羞辱。在返家路上,佩图尼亚遇上男士限定的年度主显节“泳渡夺十字”大赛,抢到十字架的人将获得一整年的好运。神父在吟唱时失手提早开赛,上百位教徒壮丁争相跃入冰冷河水,万念具灰的她也不假思索地跳河奋游,竟破天荒抢得头筹。男性..详细 >
对宗教和男权的解构还可以玩得更深
很普通大众的女权主义电影 放在马其顿国家宗教和信仰里突出女性的地位 表达女性的反抗 不够有冲击力。
挺有趣的切入点,但这类撕破面皮的题材也确实不好把握。揭露矛盾的欲望足够,然而表现差强人意。“我被捕了吗”和母亲的不理解不支持,是最有张力的两组呈现。女记者是败笔,最后的胜利大逃亡也完全崩塌。耶稣最著名的桥段是受难啊。
从【-但那是男人的头 -这样她会过得更开心】到【还给你吧我不需要了,你需要,他们也需要】,一个女性挣脱牢笼的过程。源自真实事件,结果恶劣但未引发社会足够注意和讨论。片中最重要段落发生在警局封闭空间中,宗教、政府、女人、男人、媒体,各种现实中身处牢笼的元素被迫在电影的监狱中相遇,令国家和社会积弊的问题浮现和被讨论,导演由此在片内完成了她想在片外达到的目的。佩特鲁尼娅确是上帝,受难复活,回看仍在笼中人。身为历史学家的她知晓机关,轻巧又厚重的用一个还十字架的动作,把宗教的、传统的、历史的束缚都交出去,换回解开枷锁的钥匙。真实原型后来无法在家乡生存,逃离祖国;影片则有个略显积极的结局(但结的过于仓促),但环境仍是白雪一片,破冰太难真有希望吗?影片在事件发生地拍摄,今年又有一个女人抢到十字架。7/10
牢笼里关着仇视的恶犬,圣殿里供着歧视的神灵。当十字架被女人抢走,是对上帝说谎还是对民众强权。女人从男人手里抢走了摄像机和十字架,一个丢了工作一个丢了荣誉。给她夹克衫的警察羡慕她的勇敢,看警局里的同事竟然不敢反抗。谁是披着羊皮的狼,套着人头的假人,谁将政教合一,惩罚生而有罪的灵魂。
74/100
很别致的力量感
成也剧作 败也剧作
马其顿的一部反映女性平权和社会问题的影片,以个体女主人公对抗男性社会为核心矛盾,在斗争的过程中渐渐找到自信并顺带着收获了爱情,开头女主人公站在蓝色田野上配合着动感的音乐很有气势,后来的故事却以平淡对抗冰冷的体质,影片中还不忘“调侃”中国的政治制度,等导演来到中国生活个几年就会发现新的问题了吧。
女主的历史学者身份是个很有趣的设计。这个社会人民都吃不饱饭了,没人会在乎历史。最近看的这几部女性议题电影都跟宗教压迫分不开。
打算复读的那一年我妈跟我说:学了历史又能怎么样呢?就算学好了能找到什么工作呢?你告诉我,你想清楚后给我一个准确的答案,我不会阻拦你。
特別喜歡Petrunija有性格且有血有肉的人物。而她即是立場!從一件宗教活動作為切入點。審視每一個關鍵人物的眾生相。主教的明白但無能無力;憤怒的警察,息事寧人的警察,同情的警察;夾帶私貨滿嘴道義但也不乏一絲正義感的記者,愚昧的男性生物,很讓人討厭的母親,(不怪他,當下整個社會也是如此) 欲然又止願意體諒女兒的父親。在現今整個後真相的年代,這部影片顯得尤其珍貴。它是一個思考複雜問題的根源,很多事情本來出發點就很簡單,但被社會上的人賦予了多重標籤與解讀之後就顯得異常複雜。Petrunija說她不知道當初為何要這樣做,她自己也想不通,但其實影片已經一早地告訴了觀眾她為何要這樣做。這是因為人性,證明自己永遠都是人類作為一種生物的本能反應。從個人到整體的思考,宗教到國家層面的全面批判。
据称是真实事件改编。一个拧种女人的故事,生活中的失败者。虽有大学文凭,似乎却一无是处,对生活充满愤怒。一件小事让其爆发,做出让常人难以理解之事。为一个祝福十字架,而把各方都牵涉进来,并越搞越大,宗教、政治、女权、生活、警察都现身其中,其实也在某些方面展现了马其顿的现实。最后以和缓收场,只要放下,各方就都有路可走了。
刚刚在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看了,结局真的很温柔了,喜欢
没想到竟是一部女权主义的影片,切入点蛮特别,后半段慢慢让人失去耐性…
呃
就这种水平还柏林热门?出发点不错,剧本写得非常不行,还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不行。电影里有很多不错的设计,但是人物行为逻辑写得太草率了,中间几次想拍出维度也没有很成功,结局毫无力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女主角能力不怎么样
意义大于内容
或许在巴尔干半岛语境中所呈现的社会意义远大于电影文本自身。如果西欧昨日的历史复现为巴尔干半岛今日的现实,那么如此的女性主义叙事仍有被结构的意义。
1.5。前半程还算正常,在手持摄影营造的现实感基础上确立女主的极端人设,为女性上帝的诞生做足了准备。但从女主被抓之后,接下来40分钟剧情竟然毫无推进,只是一再重复之前早已建立好的几组基础矛盾,再让女主啰啰嗦嗦自陈心路历程,人物无转变,冲突无升级,议题探讨的层次自然也就极其有限,太浪费这个能多向延伸的题材了。直接安排一个记者角色满街采访路人来呈现各种社会声音也是非常迷了,还有比这更偷懒更粗暴的写法吗……最震惊的是结局突然180度大转折,莫名其妙就和解了,感觉编剧怕是直接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