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和“这就是英国”一起看。
什么伟大的理想,什么高尚的主意,到最后,不过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英国北部的一座城市,四名男子正在制定一个秘密计划。
奥马尔已经对穆斯林在这个世界上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对待不抱幻想,并决心要成为一名圣战战士。
这在他的朋友瓦伊看来,这是世上最令人兴奋的想法了,于是,他们专程前往巴基斯坦恐怖分子训练营受训。
同时,信仰伊斯兰教的白人巴里,与他的同伴费萨尔一道,尝试着训练乌鸦携带炸弹,为了充实队伍,巴里又招募了第五名恐怖分子哈桑。
一天,意外发生了,费舍尔在一次训练中炸死了自己,而剩下的四人继续着他们心中荣耀的事业,将目标对准了即将开始的伦敦马拉松赛。
这个片子讲得是四个英国巴基斯坦人和一个英国白人一起谋划搞恐怖活动。
巴基斯坦人都是穆斯林,英国白人是改信的穆斯林。
但是这几个人不但蠢还总有自己的小主意。
他们设计了好了恐怖计划总是因为阴差阳错实现不了,最后却也修成正果。
片子拍得很搞笑,典型的英式幽默,或者说是参杂了英国青少年文化的英式幽默。
前面纯属搞笑,但是越到后面越震撼,看完还觉得有点悲。
片子没有过多地去探讨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或者他们本来也没有太多的经历和很深刻的想法就匆忙加入了。
片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恐怖活动的谋划和最后的实施上。
看上去混乱不堪的组织,让你觉得他们肯定最后不是失败逃亡,就是被捕。
结果却出人意料,他们居然成功了。
同去看的是一个巴基斯坦的朋友。
我问他这个片子把恐怖分子描述得这么不着调,会不会引起反感?
他说:个别人肯定会有反感的心理,但是搞笑的片子总会让一些人受刺激不是?
而且片子里面也不都是恐怖分子,也有普通人的形象。
他觉得这个片子的长处是,虽然夸张,但是细节部分却是很真实的。
这种年轻人不知不觉、毫无计划地走向末路的可能性其实是比较现实的。
令人惊异的是,今天早晨起来,我还不断地想到这个电影。
看了看IMDB上的评论,有人说这个片子是笑话英国主流社会对恐怖分子的误解,还以为他们是多么精明强干的一群人呢,其实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英国人应该都看这个电影,好打消他们对恐怖的恐惧。
问题是:这位不说还好,说了反而让我觉得这事儿有点蹊跷。
如果是一批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这恐怖活动的随意性还会小一点。
碰上了乌合之众,连他们自己是怎么回事都搞不清楚就匆忙加入到恐怖组织中去,一切忽然间都变得偶然了,随意了,不可预测了,不可理喻了。
即使他们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坏,但是这难道不更恐怖了?
一、电影之意义电影以嘲讽的角度来看待穆斯林圣战事件,再两者互为对抗的关系来看,有失一个“客观”的水准。
不身为穆斯林教徒,不会理解其中宗教的意义,在今天这个和平的世界之下伊斯兰的圣战代表着“不道德”“愚昧”,但是电影作为文化语境的符号,对其的读解我认为带有一种种族对另一种种族的偏见。
愚蠢的、爱算计别人的伊斯兰人早就带有类型化倾向,其中巴勒斯坦的逃脱、轰炸清真寺、乌鸦羔羊爆破、穿着卡通人物衣服马拉松赛场人肉炸弹,这一个个事件是绝对的对于一个族群的非写实般的丑化。
二、电影之借鉴小成本的运营、英式冷幽默,爆炸的幽默式处理带来的戏剧张力,尤其是在处理每个人的死亡之时,这种喜剧式的死亡结局,更能让观众“思考”。
竟然是这样的内容,真是苦笑不得。
昨天看了informer被里面的卧底警察帅到了,查演员名叫Asher Ali,他演过最出名的电影就是这个四只狮子。
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下到了高清版本。
电影用伪纪录片的手法拍摄了meadowhall的白天与黑夜。
刚开始就是从m1俯视meadowhall shopping centre那个类似mosque的建筑的房顶。
没想到男主竟然在mall里当保安。
里面的五个人真是一个赛一个的蠢。
唯一不能理解的就是男主的老婆家人竟然说起恐袭谈笑风生!
主角之一从英国飞到中亚,看见几个本地人朝着西方礼拜,然后跳出来一本正经的跟他们说你们礼拜方向搞错了。
这一段我真的笑疯了哈哈哈哈哈哈。
说起来这个笑点还是需要一定宗教和地理知识的。
谢天谢地,我是个地理学的还相当凑合的回族人,足以支持我去明白这个笑点怎么就是凑不够140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这片子确实堪称史上最搞笑的恐怖袭击。
你不能说影片嘲笑了谁,因为影片里出现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白痴。
在这部影片面前,我们不需要思考什么信仰、宗教、战争之类的东西,只需要开怀大笑就行了,虽然渐渐地有些笑不出来了。
因为玩笑都是建立在死亡的基础上的。
典型的英国式的幽默,怪诞、突兀、冷。
影片可能要表达这样一个意思,恐怖袭击什么的最讨厌了,那都是些疯子和脑残才干得出来的事儿。
四头狮子四个笨拙的模仿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想做出点扬名的事情,圣战组织更像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和遥远穆斯林国度的模糊印象。
然而本片主人公并没有被所移民国所抛弃,相反很好的融入进去了,并且有幸福的家庭。
但媒体报道和对遥远国度故乡的偏见和穆斯林的生活惨状都让奥马哈对西方国家充满仇恨,大家为什么不能在一个地球上平等的生活和繁衍我想这是他的梦想。
他的精神故障的朋友瓦伊和他一样憎恶同胞受苦的巴里纯粹为了好玩的摇滚小子,还有神神叨叨的费舍尔。
为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目标而走到一起,只想炸出点名堂,然而意外的到来让他们离自己的计划越来越近,却也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及即将面临的死亡,尽管谁都不愿意承认是害怕了想退缩了,矛盾和分歧却实实在在的产生了,目标最终开始实施,奥马哈意识到普通民众是无辜的但又不能背弃目标,他只想尽量减少伤亡甚至取消袭击,最后这一切都没来得及,最初的梦想和理想都没实现,只为了朋友间的承诺和些许为遥远穆斯林谋福祉的决心而去了。
fuck圣战,fuck西方歧视。
悲怆的喜剧,只希望欧美政府和民众媒体不要误解穆斯林给予平等待遇,不要暴力干预他们国家的内政,而陷民众与水深火热之中。
Four Lions里面的料实在太多,我在这里将只讨论一个为豆瓣上诸位评论员忽略的主题,那就是伊斯兰文明现代化过程中的冲突。
这本电影中刻画了伊斯兰教现代化的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以Omar的哥哥Ahmed为代表。
他们拒绝现代化,但是能够和已经现代化了的社会共处,是和平的“光荣孤立”者。
他坚持按照古兰经的字面意义行事。
他穿着褂子,留着胡子,是sterotype的伊斯兰教徒。
他极端性别歧视,不仅把自己的妻子锁在储物柜里,而且不能看覆盖不全的妇女(Sofia没有把头发全部遮起来),不能够和妇女同室聊天。
但是他却是和平主义者。
他反对暴力,能够和其他人和平相处,尽管或多或少地与世隔绝。
第二种选择是以Barry和巴基斯坦训练基地的阿拉伯人(或者说本拉登)为代表。
他们拒绝现代化,同时拒绝与已经现代化了的社会共处。
他们或许不理解现代化,但是却(无端地)憎恨现代化,憎恨异教徒(kuffar)。
第三种是以Omar为代表。
他们接受了现代化文明,但是他们拒绝与这个现代化了的社会共处。
他穿着夹克衫牛仔裤,听着当代流行音乐,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份糟糕的工作(和碎嘴的同事)。
观众能够和Omar产生共鸣,主要是因为Omar和观众有七分相似。
但是如此现代化的Omar,却走上了圣战(Jihad)的道路。
因为他理解现代社会,理解这个社会的“帝国主义”和“消费主义”,从而做出了这种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不符的结论。
因此,他才要圣战,以烈士的形式践行自己的宗教信仰。
当然,这样的三分法是非常极端的。
许多人的定位是在这三种之间,或者说没有定位。
如果美国有所谓的ABCD (American Born Confused Desi),那么Waj,Hasson以及Omar的孩子大概就是BBC(Britain Born Confused)了。
出身中产,穿着嬉皮,喜好Rap,会把姑娘请到自己的公寓里派对;这基本上可以描述绝大多数西方的年轻人,而Hasson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Waj也是如此。
他并不憎恨这个资本主义的社会。
在片子的结尾,Omar在批判当代社会的铜臭味,Waj还对别人欠他200英镑念念不忘。
Waj也不憎恨这个社会,全片没有一处有他对异教徒的憎恨。
但是出于朋友的压力(不论是Barry还是Omar),以及对于“烈士之路”的盲从,他莫名其妙地走上肉弹之路。
当谈判专家问他有什么要求是,他非常老实地说“我没有任何要求”。
你可能会问,怎么会呢?
就让我们来看看Omar的孩子。
与许多孩子一样,他有两个慈爱的父母,有一个被迪斯尼童话包裹的童年。
但是,他知道的迪斯尼却是“圣战版”的,他所认识的辛巴是圣战的战士。
他长大了,估计也会走上Waj和Hasson的道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伊斯兰现代化中的不同选择的呢?
除了极端分子之外,他们既有可爱之处,又有可恨之处。
Four Lions最完美的地方,能把可爱和可恨平衡地描述出来。
让我们笑完之后,有几分深刻的思考。
药妆店。
人生就是这么荒诞。
你信仰的,你实际做的,你被人评价的,都在以自己无法控制的速度被各种偶然性事件控制着前进。
到最后也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
PS 拿RPG轰错地方的桥段实在太搞笑。
各种死法也好暗黑。
三个配角都是我的爱。
小毡帽警察BC,高个子二货保安(Parkinson叔叔你的正职是演绎各种变态罪犯喂),官僚专业户秃头alex macqueen大叔(幕后危机里首相的顾问julius nicholson)。
配乐也都好有爱。
他至少杀死了一只绵羊
搞不懂!在一个宗教和信仰严重缺失的国度,你很难理解这种幽默的悲剧,或者是悲剧的幽默。
啊哈哈哈 好傻啊><
我终于裸看了!!!!!终于!!!!虽然好多听不懂!!!!
偶尔会有一些好笑的地方但它仍然是一部无聊的蠢电影
不是我喜欢的喜剧类型
不太搞笑,也不应搞笑
我是真没看懂
简单直白的黑色幽默
炸一个人送积分卡
没觉得好笑。。只是觉得很杯具
有点过分了
黑色幽默是我最爱。
无措式喜剧。
奇怪的电影,康伯巴奇同学演了一个奇奇怪怪的菜鸟警官,出场如此之晚以至于我不停地怀疑他到底有没有出演?
昨天在Cardiff看的,看的人还挺多。看到前半小时,一直以为是一部无病呻吟的低成本小制作。看完整个片子,才知道什么叫欲哭无泪。显然,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能用喜剧的形式来说一个原本很难处理的悲剧,还说得很成功。台词很精彩,全场笑声不断。
那些自称幽默或者深刻的片子看到这部片子该多内疚!
哈哈~我要摇头,防止拍照。
牛
好吧,我没有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