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
The Victim,被害人
导演:尼亚尔·迈克考米克
主演:凯莉·麦克唐纳,詹姆斯·哈克尼斯,约翰·汉纳,艾西斯·海恩斯沃斯,卡拉·克罗姆,塞兰·巴克斯特,艾莉森·麦肯齐,乔治·格伦,大卫·古达尔,扎克·莱尼,泼奇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简介:《The Victim》由Rob Williams编剧,将透过一起刑事案件讲故事。本剧将背景设置在爱丁堡,讲述了一个辛勤工作的居家好男人Carl,在网络上被曝出其实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儿童杀人犯,现在的身份只不过是一个伪造的新身份,他因此受到了不少攻击。随着他原本的生活因为这个事情而坍塌,Carl应该忍气吞声等着风声..详细 >
最后的结局太减分,一下变成命题作文!
能原谅那些不可原谅的人 才是原谅存在的意义
英剧的质量真是没得说。由于不能剧透是我的原则,点评也不得不斟词酌句。这是一部满分的电视剧,细腻丰满,人物的心理刻画,故事的构筑发展,一步步走向高潮,文学之美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尽管我不喜欢白左价值观结尾,但不妨碍作品满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与恶的距离》我看不进去的原因,一个是英超联赛,一个是……
这部剧要说的全部都被安娜的现任丈夫在劝她宽恕时说完了。最后就看安娜能否做到了。
受害者与加害者都在无尽的痛苦中完成自我救赎。
女主从头到尾司马脸
看的时候一直觉得母亲太过于偏执,而到最后只有一句话一直在盘旋「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结局过于圣母
最后一集打我脸了😤
短小精悍的一部英剧,依然保持的英剧一贯的精致感和紧凑感。前面三集整个节奏都不错,悬疑性铺的也到位,到了最后一集女主知道真相后的剧情就有些突兀,有点破坏前面精心设置的剧情,这种峰回路转的设置让人看完缺乏一种回味感。
从本质上讲和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从被害者和加害者之间的身份对立以及情感上无法调和的矛盾展开对于现代社会司法体制、舆论导向还有人性层面的探讨,不同的是本剧在身份转换的处理更为优秀,简单的一句台词就将埃迪特纳的身份几次反转,而且每次反转都利用观众情感的转移达到产生新思考的目的,这样处于不同的身份、位置、环境都能理解任何一方的做法,比换位思考更为令人信服,最后凯莉麦克当纳和詹姆斯哈克尼斯相对而座的飙戏真是相当精彩又感人。
远在是非对错之外,还有一片所在。宽恕不可宽恕的事情,才是原谅的意义。每一个criminal 都曾是,或一直是victim,而victim又将会在无尽的痛苦与黑暗中变成criminal 。criminal与victim两者已不可分。执念于过去,将会失去现在,愿我们终将走出阴霾,得到救赎。
兜兜转转又绕回原点 (苏格兰音听得我头痛😂
最后的反转有点……怎么说……牵强?意外?好像都有一点 又好像都不完全是
这剧是慢热型,一开始觉得情节推进太慢、过于故弄玄虚,但看到第二集就会渐入佳境,开始反复感叹谁都是受害者,再到结束的时候的字幕出现——“远在是非对错之外,还有一片所在。我将在那里与你相遇。鲁米[伊斯兰教苏菲派诗人]”——倍感唏嘘。
分虚高了昂 大家还是看清出人数 我开始还以为是遗珠剧了 但是真的 怎么说看着很纠结和不开心 案子倒是讲清楚了两个主角的受苦难我也懂 就是咱get不到
受害人与加害人的角色重叠造成的多重悬疑是剧情的精妙之处。如此艰难的复仇、坦白与原谅,我不敢代入,亦不敢想象,超出我的情感标尺。
“完美”受害者的“完美”阐述,以至于受害者和被害者的身份不断调换。寻凶复仇的梗虽然老,但胜在有一个精致的剧本,以及一众演技爆裂的好演员。身处旋涡的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包括涉及网络暴力的任何人。人性在每一个节点都受到严酷无情的拷问,再跨一步可能就是无尽深渊和死循环。★★★★☆
人人。will the circle be unbroken?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受害者何苦彼此伤害,你伤害一个人,伤害的其实是双方家庭,法律判决之外的道德困境,an eye for an eye,原谅个屁,虽然是噩梦,我也不想醒来,我不想他离开,最后还是忍不住泪目,心痛,冤冤相报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最后的选择才不是原谅,只是不再制造更多受害者,I want to be BIG,跟前些天读的秋吉理香子《圣母》可谓相映成趣,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身为人母的你愿意付出多少,
复仇和宽恕难言谁对谁错,就本剧而言,没有复仇就没有宽恕。结尾很棒干净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