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断线

Disconnect,断了线(港),疏离世界(台),失连,掉线

主演:杰森·贝特曼,霍普·戴维斯,弗兰克·格里罗,宝拉·巴顿,安德丽娅·赖斯伯勒,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迈克尔·恩奎斯特,麦克斯·泰瑞奥,科林·福特,乔纳·波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断线》剧照

断线 剧照 NO.1断线 剧照 NO.2断线 剧照 NO.3断线 剧照 NO.4断线 剧照 NO.5断线 剧照 NO.6断线 剧照 NO.13断线 剧照 NO.14断线 剧照 NO.15断线 剧照 NO.16断线 剧照 NO.17断线 剧照 NO.18断线 剧照 NO.19断线 剧照 NO.20

《断线》剧情介绍

断线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虚拟的社交网络连了线,真实的人际关系却断了线。聊天室的每句对话、脸书上的一张照片一条短片,背后隐藏着人渴望与人接触的欲望,但却分分钟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日理万机的大律师无暇与家人相处沟通,直到儿子出事才悔恨爱得太迟;一对婚姻枯燥无味的夫妇各自在网上寻求慰藉,但网络世界何来秘密;孤僻宅男网上会女神,原来一直被玩更误堕色欲陷阱;顽童网上欺凌同学,乐极生悲;女记者为爆独家猛料,故意接近未成年色情网男模,道德界线难划清。几条故事线纠缠交错,每个荡失于虚拟世界的主人翁,只是渴望找到与人真正的联系和沟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橘子郡男孩第二季淘宝女孩的好评爱情狂热私人英雄再审超级魔术师在人海中遇见你悬棺迷尸流星尸咒机械师2:复活从零开始民宿的秘密佐料刻在石磨上的勋章RISKY诸神之锤小好、小麻、佐和子眼神阳光的男孩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可卡因浣熊巧克力我不是连环杀手别巡检3夺宝欢喜村我的战争特别勤务监督官赵昌风不良家族曾经想火第二季雪路看见味道的你

《断线》长篇影评

 1 ) 好的电影能让你看到生活的真实残酷

对于电影院里场面宏大的大片,在我眼中,不过是四星的评价。

个人而言,真正的好电影,不一定非要大牌林立;不一定非要场面震撼、声势浩大。

真正的好电影,是能让人从中看到生活,看到真实,甚至,看到你自己。

英国的《黑镜》系列,把社交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诠释得淋漓尽致,我们都曾是网络暴力的一员,谁亦无法逃脱,除非你从未评论转发任何的新闻信息。

《断线》里面是三个故事,相互独立,却又冥冥相连。

一如生活,互不相识的人们,依赖着社交网络,形成或深或浅的关系。

1、丈夫与妻子的故事谁没有对着陌生人吐露心声的经历?

所以社交网络之初,谁都会有几个陌生的QQ网友。

只是渐渐,这些网友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因为彼此,已无话可言。

曾经,因为彼此陌生,所以畅所欲言。

因为彼此深知,社交网络的交心之后,现实生活仍会毫不相干。

所以能把深藏于心的伤痛、秘密向陌生人一一吐出。

——若现实中,能彼此坦诚,谁又需要向陌生人浪费聊天的时间?

2、女记者和小男生15岁的小男生,是某私聊网站的裸聊。

某成熟女性是一个小电视台的女记者。

一个为赚钱、为生活;一个为名利、为新闻题材。

因为社交网络上不经意地搜索,成为“朋友”。

他以为,彼此是朋友,可以在一起。

她认为,他是迷途的少年,需要帮助。

他认为,他的生活过得安然自得,他要的是陪伴,不是帮助。

她以为,她做的都是对的,是成年人对迷途少年的帮助。

殊不知,他们只是在互相利用,互相曲解。

——若现实中,你不懂我,我不懂你,干扰别人的生活只会自讨没趣。

3、杰西卡和小莫扎特我更喜欢用小莫扎特来称呼那个10年级的自闭生Ben。

音乐天才,特立独行,却因不善交际而没有朋友。

两个叛逆期的小男生,虚拟了一个名为杰西卡的美女账号与之聊天。

其中一个小男生,却在与之聊天的过程中,代入了自己角色,喜欢上这个独来独往的莫扎特。

尽管后续的艳照事件,是他们始料不及的意外。

但偏偏生活就跟骨牌一样,一个决定,一次恶作剧都将引发一系列的变化。

终于,音乐天才小莫扎特上吊了。

父母和姐姐终于开始反思,自己对这个自闭少年的忽视。

叛逆小男生也开始反思,自己所造成的蝴蝶效应。

悲剧,始料不及;反省,有胜于无……——若现实中,能抛开社交网络,抛开所谓的忙碌工作,倾听身边人的心声。

生活,就会美好多了。

PS.小莫扎特的姐姐向好友们倾诉悲伤;好友们却关系facebook上的无趣聊天。

于是,姐姐爆发了,对着朋友吐了一脸的口水。

我想,这就是导演所要表达的,现实生活对社交网络的唾弃吧。

 2 ) 断了的线,断不了的情——观《断线》(Disconnect)

每天面对面相处的亲人,却因为种种小事不自觉变得隔膜;见不到面的网上虚拟的朋友反而更加亲切,因为彼此身份未知,所以可以坦露心声。

现实中,陌生感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消除,穿戴上的面具在面对冰冷的机器和臆想出来的聊天对象时可以渐渐卸下,每个看似冷漠的内心都希望得到温暖的抚慰,可能现实中碍于种种不得开口,只有在那个看似和自己毫无关联的局外人的面前才能寻求安慰。

忙碌的工作、家庭的小意外,无聊的虚荣心,让家里最亲近的人找不到好的沟通途径渐渐疏远。

现代人依靠网络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满足被关爱的渴望。

距离产生美,美得让人不经意放下防备。

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却也拉长了真心的距离。

当无谓的玩笑和蓄意的欺骗混杂在网络中袭来的时候,善于伪装的人们却很容易中招,因为太自信、太不在意,所以被搅得瞬间乱了阵脚,分不清真假。

当技术越发达,人们的生存能力就越退化,懒得花心思去维系家人爱人朋友的关系,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但是一切又都朝着相反的方向向消亡着。

当那些看似都密不可分的虚拟关系网瞬间断链的时候,能陪着你支撑下来的,还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人情才是真正的纽带,看不到的爱的力量维系了一切能看到的真切的每个人的心。

影片才用交叉叙述的方式,几个独立的故事又因种种相互关联,分别叙述,时有交叉,杂而不乱。

导演很好的把握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绪表达,那种隐隐的淡淡的忧伤贯穿始终,时刻敲打观影人的内心。

电影的配乐也非常棒,主旋律用提琴徐徐带出,那种剪不断理不清的复杂情绪瞬间被带到极点,在听觉上塑造了一个阴阴的微凉的混暗场景,非常极致。

附上电影原声乐的视听网址:Disconnect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http://www.xiami.com/album/1466716006?spm=a1z1s.3521873.23310065.23.7SYuUM

 3 ) 情断了线,与网络无关

不是"Offline",而是《Disconnect》,已充分说明在无态度的电影视角里,互联网只是载体,而不是电影本身,所以断掉的那一根是情感线,而不是网线。

电影大概有四种:一是越看越想睡的,二是边看边睡的,三是看完才睡的,四是看完不能睡的。

看完这片,刚好处于睡不着的状态,所以顺手就着本片撸一把,声明,以下内容有爆点:几根断掉的线和连上的线:前者是现实生活断掉的线,后者是通过互联网重建的线。

1)空虚独孤小青年断掉的社交线,通过互联网连上了各种裸聊视频线。

为片头切入点与社会热点,无特定人物角色,但是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去掉“古今”。

充分说明是色情产业是科技发展的强力推手,所有科技发展成果都会无一例外的利用到色情产业上。

2)与1对应的是,未成年孤儿倒霉孩子断掉的生活线,通过老鸨为目的,利用国外服务器搭上的裸聊服务盈利线。

倒霉孩子代表Kyle,老鸨Harvey。

关于这一条线,片子最后无态度的结局颇发人深省——这种无态度的结局要是放在天朝,肯定过不了剪刀手。

在片中,FBI重点关注的犯罪是组织领导未成年从事色情服务,而不是色情服务本身;在结尾,在这行业中的社会公众认为的倒霉孩子Kyle,并不认为自己需要解救,老鸨反而是朋友——被解救然后去教堂,那tm是个笑话。

断掉的是一条生活线,但是连上的也是一条无奈的生活线,客观和无态度的说,互联网、色情业联在一起,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是么?

3)孤僻孩子断掉的社交线和家庭感情线,通过互联网连上的交往需求线——一根充满无目的性欺骗的不确定线。

独爱音乐的孤僻孩子Ben,叛逆的年龄,孤独的爱好,头戴封闭式耳机,格格不入的学校环境,隐形的家庭父母姐妹关爱——为什么要说隐形,因为都明白不是不爱,只是爱的方式不当,或者因为生活的繁忙而疏忽。

可记得父亲叫Ben小莫扎特?

社交网络倒是为这感情寄托搭上了一跟线,可是那根线却是充满欺骗和未知的,以致于孤僻脆弱的小莫扎特在发现被耍了之后,选择了极端的道路——孩子本身连真相都还知道——起源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

起因于Ben和其父母姐妹的感情断线,落笔于其父一家人在医院的“Everything that I love is in this room”,Ben最后是否醒来已不再重要。

4)单亲孩子断掉的家庭关爱线,通过互联网体现的小伙伴情感线。

好吧,孤僻孩子不好,容易被互联网伤害,那让孩子有个小伙伴——那也不见得是好事,小伙伴在一起指不定会干出什么天大的坏事来,特别是依托于互联网虚拟世界。

恶作剧孩子Mike超喜欢IPad,可是私家侦探老爸就是不给买,所以和有IPad的Frye成了好基友,经常在一起恶作剧,最后通过IPad连上互联网,弄了个恶作剧,害得小莫扎特走了极端。

充分说明有了IPad和互联网,小伙伴好基友随便的恶作剧在网上就整出大事儿了。

5)失独夫妻断裂的夫妻情,找到情感寄托的互联网聊天线和赌博线。

退伍海军战士Derek与Cindy夫妇,壮年失去了唯一的幼子,可是自此夫妻感情淡化,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了夫妻之实。

少妇虽然没有找小青年裸聊,可是也在聊天室找到了同样倒霉催了的大叔互诉衷肠,前海军战士迷上了赌博网站,可是在支付赌资的时候才发现信用卡被网络金融欺诈犯罪刷爆了,找来了家庭侦探没帮上正忙,上百页的侦探保证充分暴露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实。

好不容易找了个敌人,最后却是虚晃一枪,所谓的敌人也只是可怜的肉鸡——感情上的敌人其实也只不过是同样一丧偶的倒霉大叔。

6)在此只着重于感情线,所以对于电视媒体与互联网的交叉线应该只能算是躺枪了,不过互联网信息的发达,确实让新闻媒体工作者不得不挖空心思从互联网这个仇敌这寻找素材。

这些断掉的线和重建的线,真的是因为互联网的原因么?

看看断线者,空虚孤儿小青年、孤僻孩子、单亲孩子、失独夫妻,会因为互联网没有而不存在么?

——当然不。

只是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让这些人找到了另外一种建立连接的手段,通过互联网重新建立了一些不可靠的感情线。

可是这些连接,却形形色色充满欺骗与不确定性,包括了致命、犯罪、欺骗等等。

情断了线,与网络无关;情线尚在,不因网络而联。

当我们关注非洲非洲角马因季节变换迁徙的时候,有没有关心一下远方亲人所在地的天气变化?

当我们报道意大利被遗弃宠物狗的时候,有没有瞩目一下流落街头的孤儿?

当我们醉心于划分左中右标签的时候,有没有对身边的人说一声“我爱你”?

 4 ) 《断线》,远方的人近了,身边的人却远了。

继英剧《黑镜》系列之后,我就知道肯定会有有关网络社交影响生活的电影作品的。

同《黑镜》夸张浮华的剧情不一样的是,《断线》则朴实许多,人和事都是如此生活化,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能打动观众引发共鸣。

其实,还有人将该片同《撞车》进行比较,我认为并没有太大的可比性,该片并不是为了将几条事件进行交叉来讲故事,就算这四个小故事彼此独立也并不影响影片剧情的推进,互有交叉也许只是为了更加完整。

还记得影片中的一个场景吗,律师的女儿在向自己的闺蜜倾诉自己的弟弟自缢躺在医院不省人事的事件后,却发现闺蜜们关心的只是Facebook上的帅哥好友,随即唾其面,拂袖而去。

我觉得这个情节刚好表达导演对于人们过度依赖社交网络的态度。

但导演处理自己的情感时却非常温柔,不紧不慢地叙述故事,然后在最后高潮处导演撒了欢地给了一口吐沫,所以很多观众会有负罪感,为什么,因为这些人都是他们的同类。

爱音乐的孤僻少年沉浸于与杰西卡这个虚拟人物的对话中;丧子的母亲一直在同网友交流,而丈夫则通过网络赌博排解忧愁;律师父亲同私家侦探父亲类似,重心都在工作上,对于家人和孩子却有些漠然;徘徊在职业道德与个人情感间的女记者与视频聊天室的少年模糊的关系。

这些再常见不过的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或者身上。

影片的高潮处,丧子的夫妇同网友的厮打,以及随时会走火的猎枪;两位父亲在草地上厮打,以及砸向儿子的棒球棍;女记者同老鸨的推搡,以及甩向记者的耳光。

这一瞬间,导演采用了升格慢镜,这一瞬间也看的观众血液沸腾,仿佛这致命一击其实是大荧幕甩向观众们的。

但是,导演高抬贵手了,枪没有响,儿子只是擦伤,女记者也无大碍。

结局虽不完美却依旧有搂住儿子、家人的父亲、搂住妻子的丈夫和搂住弟弟的姐姐,这样煽情的处理方式让活在网络世界的观众们唏嘘不已,我们在享受网络给我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却忽视了身边人最最真实的存在,忽视了那些最值得珍重的人们,不过,从现在起弥补还来得及。

早有人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大家在被其中一面锋利的刀刃割的鲜血淋漓时最好还是别再握住另一面,及时地给这把剑套上剑鞘为妙。

令远方的朋友更近的同时也别冷落了身边的亲情。

From North

 5 ) 写一点比较偏的地方

看完这个的第二天,家这边就有父亲因为包工头欠了儿子三年的工资而造成的命案。

这世界上所有的父亲都不容易,很多时候父爱其实很难体会到的,也许有些人一辈子都看不清。

但是,还是要很珍惜很珍惜。

断线整体上给我的感觉是在讲信任。

整部电影最喜欢也最心疼的是Kyle,这个单纯的大男孩。

他太容易相信别人了,结果被人利用。

也许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他会成长,会变得像那些人一样,但是还是希望他能留有初心。

 6 ) 最打动人的还是现实的情感

看到有网友把这部电影与黑镜子比较,其实并没有孰优孰劣,黑镜更像是后现代科技背景下的人性预言故事,而这部影片则是现代社交媒体下的情感赞歌,黑镜是不可触摸的未来,让人赞叹,但断线,更能打动现实中的我,disconnect,切断的是网络,连起的是人心的桥梁。

作为被网络媒体包围的现代人,我也会很困惑为什么离不开他们?

也许是每次下线后的失落感,也许是现实中种种失意,反正虚拟的,总比赤裸裸的现实好。

笑脸表情符号并不代表我们在笑,INS上的照片并不代表我们真实的心境,正如剧中老公不关心找网友排解,现实中不被理解的音乐小少年(那两个整人的孩子问谁是sigur ros我莫名喜感),还有那个视频卖春的年轻人,没有人爱自己的现实,但现实是虚拟的麻痹所无法代替的,感情没有虚拟。

网络色情,网络暴力,信用卡诈骗,社交网络,甚至网络私家侦探都出现了,苹果索尼电子产品一起上,但讲了一个很老的故事,人,还是感情动物。

从你一出生,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学,老板同事,你不能与他们切断联系,你想冷酷,你想不在乎,但你做不到,你和爱你和你爱的人在一起高兴过后你有满足与踏实,但和网络狂欢后却超寂寞,老想再打开手机电脑,互联网让我们更近,却无形中让我们更远,所以我们需要与活生生的人交谈。

对于长期依赖网络的朋友们来说,一下回到现实是困难的,正如搞视频的小哥觉得网上的自己更有价值,也更习惯,要重建信任是很难的。

那对丧子的夫妻,若不是网络犯罪榨干了他们的钱,恐怕还沉浸网络不愿面对已经分崩离析的婚姻。

网络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没人能回答这个棘手的问题,但至少各界都在关注。

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自己消亡后让后世评价,那网络呢?

特别爱结局,虽不完美,但真温暖,每个人还是找到了弥足珍贵的东西。

最原始的触动,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好作品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让每个观众深有体会,这就是电影艺术的真谛 !

最后来点题外的,那个老鸨Harvey是Marc Jacobs演得,差点没敢认。

Max Thieriot真够鲜嫩,Jason Bateman演这个苦逼角色真有不适应 电影配乐超赞,来自英国作曲家Max Richter,除本片配乐外,其他作品亦不错,动听有意境,片尾曲叫Ni SU NAVE ,原声虾米可在线听

 7 ) 网络无处不在,但不是无所不能

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这样有现实意义的好片了。

短短的1小时50分钟影片竟巧妙地串起裸聊男、记者、班一家、私人侦探父子、失独夫妻,三条线最后交集在一起,讲述了家人交流沟通相互关心享受生活的重要性。

手机、笔电、电脑上的QQ、微信、微博等各种聊天软件虽然拉近了与外人的距离,却疏远了与家人的感情。

有没有感觉到,网络虽让你足不出户就能方便了解外面的世界,但也让你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大量无用的信息浏览上,你好像被关在阿里巴巴四十大盗的藏宝洞里,刚开始很享受地看着琳琅满目的珠宝,然后发现再好的珠宝也不能当饭吃。

网络占用了你人生大量宝贵的时间,可能让你无法专心去做一件事情,可能让你“人在家中心在网”。

学会上网吧,让网为你所用,而不为网所困。

适时断开网络吧,不要舍近求远,舍本逐末,多与最亲近的家人谈谈心,或者全家来一次远行,享受家庭带给你的幸福感觉。

 8 ) 如果可不要信,寧死都不要信

(劇透) 互聯網把全世界連繫在一起,其壞影響似乎也遍及全球。

《斷了線》(Disconnect)也是從青少年一代在網絡世界的行為切入,卻不僅把青少年當「問題」來治理,藉此鞏固成年人的既有權力。

「下一代」總是在「上一代」的主導下被塑造出來的。

《斷》指出的其實是社會裡的信任問題,而牽涉互聯網的問題只是表徵。

《斷》裡有一家人同枱用膳,兒子只顧盯著智能電話的場面。

《斷》的兒子詰問:「爸爸也在做一樣的事情啊!

」父親辯說那是工作需要。

可憐兒子在網上交的唯一「朋友」卻是惡作劇,使他萬念俱灰而自殺。

比「網癮」更深一層的是面對面的人倫早已分崩離析。

按社會規範而「應份」的人際關係裡──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同學之間,以及記者和資料來源之間的信任一一瓦解。

那些人(不只青少年)渴求跟他人互相了解、互相關心、互相信任,最後卻被出賣和遺棄,對信任和認同的需求只能在互聯網上尋求,那怕那會冒更大的風險:洩漏私隱、受騙、成為別人洩慾的商品,或成為出賣別人的另一個騙子──讓人際創傷延續下去。

《斷》對社會最強力的諷刺,是它所描寫的幾個失信於人成年人角色,分別是律師、記者和警探/偵探這些在其他電影中通常是英雄的人物,是社會規範的標記;這些職業讓他們比其他人掌握到更多別人的私隱和信任,但電影卻把這些形象摧毁,最後只能訴諸暴力,意味著其所代表的社會規範也在瓦解之中。

(原載於am730,2013年07月18日)

 9 ) 电影真的不乱

想起以前看过电影里的一句话:不失去所爱,怎知其重要。

在我看来,虽然很多人借此片抨击社交网络和通信设备,其实只是怪罪“刀杀了人”。

手机和网络只是另一个窗口,提供给无处倾诉的孤独病患者。

你看那些地铁公交上独行的人,其实是用手机为自己划定结界,守护自己的世界。

而真正的毒药,在任何感情中,是淡漠与忽视。

这样说的话,我的内心充满愧疚。

但似乎,时间久了,这样的状态反而成为常态,没有谁能对谁一如既往,父母总会认为孩子青稚而忽略他们的一些感情动态,恋人间也会因为激情褪去而怠倦于交流,再好的朋友日日听你叨逼叨生活的不如意和琐碎也会躲避你的负能量(所以说,大家都喜欢和快乐的人交朋友)。

可我就在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事情都妥善不了,还要费心照顾周围人的想法,其实大家都挺不容易。

更多的时候,自己才是最好的依靠吧,不给他人添麻烦,又能静心经营好自己。

回过头才发现,似乎有点跑题。

But,who cares?

 10 ) 断了的线,断不了的情——观《断线》

每天面对面相处的亲人,却因为种种小事不自觉变得隔膜;见不到面的网上虚拟的朋友反而更加亲切,因为彼此身份未知,所以可以坦露心声。

现实中陌生感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消除,穿戴上的面具在面对冰冷的机器和臆想出来的聊天对象时可以渐渐卸下,每个看似冷漠的内心都希望得到温暖的抚慰,可能现实中碍于种种不得开口,只有在那个看似和自己毫无关联的局外人的面前才能寻求安慰。

忙碌的工作、家庭的小意外,无聊的虚荣心,让家里最亲近的人找不到好的沟通途径渐渐疏远。

现代人依靠网络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满足被关爱的渴望。

距离产生美,美得让人不经意放下防备。

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却也拉长了真心的距离。

当无谓的玩笑和蓄意的欺骗混杂在网络中袭来的时候,善于伪装的人们却很容易中招,因为太自信、太不在意,所以被搅得瞬间乱了阵脚,分不清真假。

当技术越发达,人们的生存能力就越退化,懒得花心思去维系家人爱人朋友的关系,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但是一切又都朝着相反的方向向消亡着。

当那些看似都密不可分的虚拟关系网瞬间断链的时候,能陪着你支撑下来的,还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人情才是真正的纽带,看不到的爱的力量维系了一切能看到的真切的每个人的心。

影片采用交叉叙述的方式,几个独立的故事又因种种相互关联,分别叙述,时有交叉,杂而不乱。

导演很好的把握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绪表达,那种隐隐的淡淡的忧伤贯穿始终,时刻敲打观影人的内心。

电影的配乐也非常棒,主旋律用提琴徐徐带出,那种剪不断理不清的复杂情绪瞬间被带到极点,在听觉上塑造了一个阴阴的微凉的混暗场景 ——写于2013-10-07

《断线》短评

搞不懂分还不低,剧情有些不足以让人信服

6分钟前
  • drizzlelewis
  • 还行

最喜欢俩爸的故事,宝拉巴顿那条太配合另外两条节奏硬抻了。还是叫社交网络版撞车吧,巴别塔担不起楷模

10分钟前
  • 左儿
  • 推荐

现在的我们急需真真切切的现实而现实却正在被我们一点一点的cut掉这是真真切切的

13分钟前
  • WAKEUPSTUPID
  • 力荐

拒信,杨教授网瘾戒除中心亦曾试图成为本片资方

14分钟前
  • 大作人家王書紀
  • 较差

毫不相干的三个故事,牵强的联系到一起,反复的插叙显得冗长,不知道怎么这么多给高分

16分钟前
  • 爱在茫~星际
  • 较差

boring

20分钟前
  • toucHero
  • 很差

黑还是白?网络本是为了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而出现的。可是人心总是无法掌控,凭借网络的掩饰人们的嘴脸只会更模糊更凶险。其实真的应该放下手机、平板、电脑 抬头看看身边的人对他/她微笑一下。

23分钟前
  • pandora刀刀
  • 推荐

遗落战境的女2原来已经这么老了

27分钟前
  • c7小小
  • 还行

浅显的六度分割理论,以互联网的虚拟串联起四个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人物活在自己的生活里,同时又影响着别人的生活,被称为网络版【巴别塔】有点过誉了。四个独立的家庭悲剧,胜在情感的细腻丰富,故事始终沉浸在悲伤的氛围里,完成度很高的处女作,最终的高潮让人很释放。★★★☆

3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哭了,我爱的一切就在屋子里

34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力荐

不知何时起我们对互联网上一个个ID和头像倾注了太多热情和信任,现实世界反而变得格格不入;因为连线,所以断线。其实电影的局部大于整体,因每个碎片都很漂亮,拼在一起反而凌乱。PS:Marc Jacobs只在里面打了几个酱油就叫苦连天说这辈子再也不拍电影了~

3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明明是人自己的问题,我们喜欢把一切都推脱给互联网。

40分钟前
  • 耳东某
  • 推荐

我们在网络上放上所有情绪,寻找出口试图建立现实中断掉的联系,逃避现实的种种 原声和sigur ros加一星

42分钟前
  • lovett_
  • 还行

平庸

45分钟前
  • 阇摩陀耆尼
  • 较差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爱。

46分钟前
  • 猪·明
  • 还行

线下的生活才会如此真实。

48分钟前
  • 贝塔先生
  • 还行

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52分钟前
  • 拖延症患者
  • 还行

姐姐长得真好看,结尾好赞啊啊啊啊,故事没劲,俗,成年演员一个都不喜欢

57分钟前
  • 反馈束缚wow
  • 还行

本来是看着海报有四哥才看的结果里面有好多喜欢的帅哥太惊喜了!一开场小马哥和Cole出现我还以为看花眼了,Max(贝茨里的小哥哥)还是演了个萌男可惜没有被救赎。几个故事的串联不错,好几次都想到了撞车。最后的慢镜创意不错,把所有可能的最坏结局都转变成了好的结果。ps,cole电影处女作竟然完全酱油

58分钟前
  • ashmiss
  • 推荐

另一部撞车,脚踏实地地拍一个好故事永远都不会过时。瑕不掩瑜,可以五星。

60分钟前
  • 小李嘛批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