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说到这种求生(人性、互相残杀、血腥)题材的电影,豆友们总喜欢说抄袭《大逃杀》,这个段抄袭哪里,这个段抄袭哪里,第一个出来的就是原创,之后所有的都是抄袭,没新意等各种......撇开这些,直接来聊聊这部电影吧。
说到关于密室求生,put sb into some place, let them kill each other之类的题材,很多人都会想到《大逃杀》,
大逃杀 (2000)7.92000 / 日本 / 剧情 惊悚 / 深作欣二 / 藤原龙也 前田亚季电影我没看过,所以我也不好评价,看了一下剧情简介,大概就是把故事的初始发生地点是荒岛吧。
这一版的生存游戏中,便是少很多科幻元素,这是最近这十几年的生存游戏里比较多的因素;而多了很多关于人性方面的因素,拍得也很细腻,都是乱扯的,没看过。
我的观影量不算多,也就600+,能列的例子也不多,唯一知道比较受青少年们欢迎的是《饥饿游戏》系列,也是个生存游戏,而这个系列的科幻因素很多,整个世界观也从现实转换到乌托邦方向去。
饥饿游戏 (2012)7.12012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盖瑞·罗斯 / 詹妮弗·劳伦斯 乔什·哈切森
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 (2013)7.42013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弗朗西斯·劳伦斯 / 詹妮弗·劳伦斯 乔什·哈切森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 (2014)6.32014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弗朗西斯·劳伦斯 / 詹妮弗·劳伦斯 乔什·哈切森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2015)6.52015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弗朗西斯·劳伦斯 / 詹妮弗·劳伦斯 乔什·哈切森而这一版中的生存地点从荒岛变成了一个高科技人工实验棚还是什么的地方,地方大了很多,也多了很多娱乐因素,什么武器啊,补给箱啊,幕后操作啊之类的,有种玩着真人版的网游一样,RMB玩家和平民玩家的大战。
《贝尔科实验》的地点则发生在一幢哥伦比亚境内的摩天大楼内,从一开始的一些背景描写可以看出应该也是偏僻的some nowhere,一群社会学家,为了研究人的啥啥啥,影片没怎么说,只能从最后格雷格·亨利的嘴里神叨叨的几句“ 也许有天为了让世界更美好 ”之类的话推断。
许多豆友们说影片的BUG很多,而事实上,BUG可以说是很多,但也可以说不多,因为很多所谓的BUG只是影片画面里没有描写出来,或者是根本就是自己脑袋没转过来想不到的,和自己的三观不相符而推论出来的,一部影片要是将所有的细节都全部展现给观众,那该多累啊,导演不得给整个美国的人民全部看完试映再重新补拍镜头?
从最后的镜头来看,显然这个“ 国际组织 ”还在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开展所谓的实验,“ 贝尔科 ”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地点而已,具体整个故事的走向该如何,我们都还不得而知,那些整天开着上帝视角的看着影片说着风凉话的人,要是把你们放进去,也许你们第一个就死了。
还记得影片里第一个死的是哪位仁兄么?
是个妹子,在顶楼和浣熊肖恩·古恩一起抽大麻的龙套,没说过一句话,感觉是不是有点像你?
身边总有一个啥都敢做的人带着你浪?
你就是那个龙套。
如果不是你,恭喜你存活过了第一波。
第二波是谁?
是大卫·达斯马齐连和迈克尔·鲁克,那俩管道工人还是器械工人之类的。
平时你是那种遇到屁大点事情都很容易紧张的人么?
或者对自己很没信心,畏头畏尾的人么?
如果是,你也许不会第一个死,但你有可能会直接误杀曾经想要劝导你让你冷静的你的好麻吉。
你说,我可能是龙套,但运气不会差到这个地步吧,肯定可以存活很久吧.....你有18岁以下的孩子嘛?
你是60岁以上的老人嘛?
是的话,那极有可能,你在老总掌控一切清场的时候,你就死掉了。
因为现实生活中,像男主一样的人设还真不一定存在,多的是逞强英雄主义泛滥想要单挑一群拿枪的特种部队退役兵哥最后被乱枪爆头的结局。
如果你说你觉得你自己内心还是有邪恶因子在里面的,你可能会加入那群试图敲开保安武器室拿武器的人,但我想很多觉得自己能做得到为了自己的家人而杀人的人,实际上都会是欧文·约曼一类的人物,特种部队出身,老婆儿子,看似为了家人什么都做得出来,但因为看到别人被杀而反胃到吐。
如果你是十恶不赦的罪人,打游戏打多了,对人毫无情感,烧杀抢掠在那个情况下都可以做得出来,那么很有可能,你是能够最后存活下来的那个人,前提是你的心得恨,第二你得有实力,没个特种部队出身你还打不过一个200斤的大胖子。
你不服,你再说你可能会很聪明,很能够分清时势,随机应变能力强,主角未满路人之上,那么也能暂时地恭喜你一下,你可能会是那个新人梅罗妮·迪亚兹。
死里逃生了很多次,觉得自己可能自带一点主角光环,其实存粹是运气好;有点小聪明,会关大楼的灯制造混乱拯救乱世,你也有那么一部分几率会成为所谓“ 捡漏王 ”存活到最后一批,能够捡点武器什么的还能够和最后的罪人一拼。
如果这些你都不是,那你会是存活到最后的主角么?
不会的,你没有女朋友。
1.最优解一直都是藏好自己,做好清理,可以有效躲过前期的混乱和淘汰,不要冲动,不要害怕,冷静思考80-2当然找不上自己,到减30的时候,也不过是要么其他人解决了问题,要么大家一起抽签死风险有两个:其他人不给力,完不成杀人指标——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BOSS这么努力不也没搞定么?
这根本不是凭一己之力能解决的问题,更何况这种情况也了不可能完全没风险,大不了忽悠个傻白甜或者老弱病残一起躲,可以一定程度降低风险躲的人太多,人员处于大量分散状态,有团伙抱团清理其他人——毕竟是现代社会,专心抱团杀人可能性不大,即使有人数也不会那么刚刚好(正好团队人数等于剩余人数或比较接近,意味着团队必须杀掉所有其他人),换言之即使杀人也不一定非要杀到你这儿来2.击杀最多者存活这条规则其实毫无意义,反正结果是要把其他人都干死所以即使任务是直接的杀人比赛,出去硬肛刷人头也不是最佳选择,躲在一边好好的,找机会补刀才是王道,像男主一样杀掉人数最多的一样能吃鸡3.最最优解其实是想办法破局,而不是按照游戏规则玩,毕竟除非上帝视角,你不知道主办方下一个要求是啥,永远都非常被动果断想办法撬芯片是好评的,但是被制止之后难道不能想其他办法?
我就不信真的每一寸地方都有摄像头,更何况,特么的不是还可以关灯么?
尤其是插旗子那个地方不是正好说明主办其实能力有限(没有魔法或者主神大光球这类超自然力量,只能靠芯片和监控)。
破局掀桌子哪有一次性成功了的,被制止了不是正好弄清楚主办方的监测手段对症下药么?
有没有没有摄像头的角落,或者人为制造看不见的盲区?
有没有其他的通路比如下水道?
炸弹是怎么引爆的有没有可能干扰或破坏?
挂旗子不行能不能引火放烟求救?
一个多小时塑造了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也是很厉害了。
忠于职守的可爱保安,自作聪明的丧病餐厅员工,理智天真的倒霉理工男,充满矛盾的懦弱顾家男,自私冷血的猥琐老头,体贴淡定的维修大叔,说实在话配角的设定反而要比主角出彩,男女主的主角光环简直要闪瞎双眼,那么多下都不死,作死都不死,要是老板最后赢了就好了,可是那样好像有些三观不正?
boss其实人也没那么坏,听到还要杀31人的时候崩溃有一部分也是因为还是没能救下自己的员工吧,分拨其实挺理智的,后面瞎凑数就有点……但是干过特种居然被男主搞定,唉,光环要你三更死,不会留你到五更啊。
好喜欢眼镜理工男,死之前还那么天真,心疼嘤嘤嘤。
看最后的设定,难道是人类要灭亡了才选这些人出来执行特殊任务?
期待续作。
先说说电影观感怎么样,从头到尾的电影节奏觉得挺好的,进入剧情也非常快,这点赞一个!
第一个问题: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三个保安(在2:30左右出现第三个保安在阻挡当地员工)在检查车辆,还拉了狗子去一起。
我的问题是“检查什么”,如果只是排除当地员工的话,完全不需要检查车底跟后备箱,如果是检查武器好像又不是很严格,毕竟车内没有进行检查。
第二个问题:在5:00左右出现旧机库控制台,里面有三个人,大概二十个监控屏幕。
我的问题是“这如何能监控近十层楼的大楼”,从后面的剧情可以知道摄影机的密集程度,光是一个卫生间就有三个,旧机库控制台是如何通过这区区三个人跟踪八十个人的?
特别在中间剧情杀人计数开始,是如何准确的监控每个人的杀人数?
说实话,我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脑海里想的是背后有个人员较多的监控团队,亦或者有个摄像数据AI系统,可以自动判断在乱战尤其无灯光情况下的杀人计数,当然如果监控方并不关心太具体数据的话就是另说了。
第三个问题:在20:00的时候,死了一个哈草的妹子(第一个),旁边的黄毛还在装逼的时候,妹子开始有头痛反应,紧接着三秒左右爆头身亡。
我的问题是“为何在最后主角反杀控制台的时候,并没有一点延迟直接爆炸呢?
”难道是因为距离近无延迟?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在楼顶跟一楼的延迟时间也会不一样啊?
第四个问题(不太算是个问题,算是对导演的吐槽吧):维修工的死亡安排有点故意了,年轻维修工貌似有点精神问题,外界稍微一刺激便能失手杀人,有强烈的暴力倾向,但是之前并没有铺垫这点,总感觉有点突兀。
我的槽点是“维修工为何必须最先死”,试想下如果维修工不死,会对实验稳定性有什么影响?
个人觉得导演一开始安排维修工死亡是为了消除观众对于维修工的期待,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真正的杀人实验中。
第五个不是问题,是槽点(这个我很想吐槽啊!
):在34:00左右,经历了爆头测试之后的巴里(也就是领导)竟然直接开始打算杀三十个人了,而且是开诚布公的告诉其他人(兄弟啊,我要是有这种打算直接就去强拆武器库了,你这样无所谓的说要杀三十个人,谁都害怕啊),特别是后面还有一句坐下来好好谈谈,谈尼玛嗨啊,三十个人谁先死吗?
我们会替你们好好活着的?
第六个也不是问题,是亮点(哈哈哈,我感觉已经离题了):在62:00左右,女主拿刀准备杀男主曾经好友的时候,正好是第一个任务的倒计时,只要杀了他就能多活三十个人,然而女主手下留情了,在前面的铺垫中女主是属于很明白人性自私这个道理的,而且也好几次跟男主讲过,然而出乎意料最后却无私了一回,反而导致了随机三十一个人的死亡,这个随机死亡中很有可能包括女主自己、男主等,无异于自杀,当然像女主这种看过剧本的就无所谓了(反正老娘不会死,老娘男票也不会死,滚蛋去吧),在倒计时的最后时间里给了好几个场景,我当时甚至觉得要是有人自杀多棒啊,这样还可以演长一点,可惜没有>_<!
之所以觉得是亮点,是因为中间的反转让我觉得有起码三种可能性,一是女主杀人,但是时间过去;二是女主不杀人;三是有人自杀,这样才有意思啊第七个问题:巴里在最后一个任务里,杀人计数十一,已经是最高的了,第二名杀人计数七,其他都是一,也就是一开始他是有绝对优势的,首要目标是肯定是先杀第二名,其次再杀掉两个人就可以躲起来等待胜利了,然后我们来看看接下来的演变,巴里首先杀了性感女,杀人计数十二,第二名杀了五个(卧槽,这兄弟好猛,虽然说最后被女主杀了,但是巴里并不知道),杀人计数十二,人事主任把副手杀了(电梯挤死的那个应该算意外死亡)。
我的问题是:“在最后与男主的对峙中,巴里看到了第二名(对,我不记得第二名的名字)的尸体了,为何还要追?
”,拜托,这个时候谁杀的人有你多啊,还去追男主干屁啊,找个地方舒服的坐下来,开瓶红酒稍微庆祝下啊,你是CT啊,等待时间结束就OK了啊,当然导演肯定是不干的,得让你们命运对决啊,结果特种兵出身的巴里被男主干趴了,Orz,导演,你这剧本好烦啊,就不能让巴里躲着,然后男主不想死疯狂找巴里吗?
这样感觉没那么怪了,不过你是导演你说了算。
第八个问题:最后两个保安押送男主的时候,为什么直接这样走进来了,没有麻醉枪先来个半麻吗?
大厦里面是有手枪的哎,这个距离如果男主有枪的话,起码一换一吧,而且你们的目的也不是让男主死吧?
而是要采访他吧?
没有什么限制措施吗?
最后男主杀了库房的五个人,三个监控者,两个保安,记得我在第一个问题里写的三个保安吧?
也就是起码还有一个保安在暗处,而男主一出大门就把枪扔了,后果可想而知,而且从最后一个镜头来看,这个实验起码有近一百八十次,从这个套路来看,一年多的炸弹准备,全套防御的大厦,完全隔离的信号,为啥最后为出现这么不专业的采访?
好了,以上是我的所有问题,总结下,这部影片挺好看的,但是还是存在某些剧情安排因素,导致有点不连贯,期待下一部。
说实话,不喜欢男主这演员,好像没睡醒的样子。
挺喜欢那位CEO的,做事风格也挺合人意,婆婆妈妈的那些人真是混蛋,抽签决定杀30人也行呀。
还是CEO有魄力。
单纯的血浆电影,可能是男主倒我胃口吧,竟然血浆,怎么来个如此娘炮的男主,看着就不舒服。
最后他愤怒的那几枪,算是解了一些气。
还有,害怕电梯的戏,最怕看电梯吃人了戏份了,因为太现实。
首先我是第一次看大逃杀类型的电影哈,看的原因也是因为好奇,不过大概什么剧情走向也就没啥新奇的,就是一群人被困在一个地方需要自相残杀嘛,关键是看大逃杀中人性的展现对不对,所以如果单单从人性上考量本片的话,我觉得这个电影不太合格。
电影大部分的bug我看评论里也有总结的,就是最开始检验炸弹和自相残杀无关啊,最后显示开窗了主角被拖出去的时候还是封闭啊等等吧,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给我感觉不太好的有一方面是因为电影节奏,感觉没高潮,前期节奏特别快特别好,一开始就让人进入紧张的气氛里,穿着严密的警务人员仔细排查,然后工作没多久就开始封锁大楼,大家临危表现出来了各种状态,不过后期就剩几个人了,给我一种非常虎头蛇尾的感觉,一直帮忙的新人一下子送了个人头,有过军人经验的老总最后1v1居然没干过微胖的男主角,而且最后男主拿胶带机一血老总时那个慢动作……嗯我是觉得没啥大用处的,带动的整体的节奏感都没有了。
而且像是大逃杀这种类型,我总觉得应该是揭露人性的黑暗之类的,本片里女主也是这么跟男主说的,但是男主就是一直非常真性情,而且电影里八十多个人里,居然只有五个人吧大概,为了活下去有过黑暗的念头,所以电影看完了我总有一种没看到人性黑暗的感觉,像是看到了真善美…且不提最后男主还干掉了搞这些真人实验的直接操作人(不说他们真的弱鸡,可能是放松警惕了)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在大逃杀里告诉大家其实大部分人都不是那种会为了自己活着牺牲掉其他人的那种人,所以其实人性也还不是那么黑暗嘛(我信你了)。
所以其实这个剧情就是太善良了,根本没多少黑暗,让人没感觉到刺激,或者说没感到人性面对自己利益的威胁下更多的丑恶,这是一部不成功的大逃杀电影。
职场大逃杀 情节紧凑个性鲜明 各种死法大洒番茄酱 最开始死的老维修工真是可惜了 就因为找了个猪队友 话说一开始总是骚扰女主的那个变态男最后被女主连接几下斧头砍成稀巴烂真是神清气爽以及 遇上危险一定不要乘电梯 原本一直逃命很厉害的女二号就因为出了电梯被一枪爆头男主最后的反杀相当精彩然而也仍然只是神秘组织实验中的小小一环而已毕竟能发动战争死上成千上万的国家 岂会把小小的80人放在眼里
为什么不在楼顶放火产生浓烟引起远处人的注意呢,可比横幅有效多了。
好蠢。
明知道有监控,一个个还大声喊出自己的想法,生怕监控的人不知道。
好蠢。
躲在电梯井里面的女的,知道要躲,但躲了三次都被发现。
好蠢。
30个人爆头加上配乐,有点致敬王牌特工,血腥版王牌特工。
片子看着感觉还行,题材值得一看,但是剧情确实是没好好琢磨,当血浆片看了。
情节上有bug,人设无感,男女主太过于圣母了。
但是不影响看一场血腥的屠杀。。。
第一部最大反派barry智商不够啊。
80-4-60=16人。
barry杀了11+5(电梯夹死算的话)=16人了。
第二名才杀了7人,最多只能杀16-2(自己和barry)-5(barry杀得)=9人。
barry这时候就应该找个地方躲起来等胜利就行了。
这又是一部所谓测试人性的电影,总觉得这种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几部了。
虽然没什么新意,但是电影整个节奏剧情还不错吧。
该电影的设定是将一群人封闭起来让其互相残杀,以测试人性。
但是我想说的是,测试个毛线人性啊,有什么好测试的,明明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有些人自私残忍,有些人无私善良甘愿牺牲,有些人畏畏缩缩只求自保,不就是这样子吗?
人性进化到现在,不就是这样子吗?
要测试就该等未来所有人的人性看上去都十分善良(犯罪率也很低很低的时候),但并不知道人性的恶是否真的消失了,是否真的进化到了真正的善,这时候再测试才有必要嘛。
当然那个时候的科技已经足够发达,测试也不需要真的牺牲人命,可以利用各种技术达到使人身临其境的地步,嗯……似乎想的有点远了。
回到这电影上来,我认为就算这电影有第二部,它的主题和立意也不会比这一部有什么更深的层次。
就像人类清除计划系列一样,每一部的表达的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故事而已。
打打打,杀杀杀。
如果有隐喻的话,那么男主起初是有济世情怀的理想主义者,然而最后为了生存也流向杀戮一族的合污。最后结局没有升华,而是将人性黑暗化,把全剧套入杀人游戏的恐怖电影俗套。很可惜,也为编剧有这种血泪一样的悲惨觉悟感到惋惜。
外企不好混啊
喜欢所有大逃杀影片。最后反转略像楚门的世界-你以为你逃出生天。却是又一场表演的开始。事实证明,拒绝办公室恋情可以保命,同事之间没有友谊,只有关键时刻的你死我活。
简单,粗暴,毫无深度。
激爽。
真心没什么看点啊,开头就猜到了结尾,新意不足
#失寸金#不错!血浆很多,最后公司宣传片+杀人的配合尤其有意思。可惜的是杀人方式不是很多,大概四种吧,而且绝大多数是枪和脑内炸弹,过于干脆了,希望能多一点电梯小哥的那种意外死法,当然作为一部b级,还是挺令人满意的。
电影剧情简介是展现人性丑陋新高度,但是并没有,看起来和结尾其他千篇一律的实验差不多,监控画面也有一位是杀了小BOSS,幕后始作俑者派人去操控实验,但没人告诉这些所谓的思想家自己也会被干掉,结尾的第二阶段也并没有带来太大的震撼,测了那么多也就那几个结果。主角永远是最善良然后反杀最后一个人活到最后,Dany后脑勺并没有安装炸弹,她完全可以在电梯上面继续躲着,但就是非要出来送个人头,这就导致她的这条支线也没多大意义,Leandra突然选择不杀Terry,这样就会有更多人死,有用吗?看起来像是为了加快电影剧情进度做出的选择,而且她最后应该是被燃烧瓶的玻璃弄死的,我具体看了镜头,她被打到的瞬间只有燃烧瓶和后面的给她挡枪,Dukes拿刀的疯子被斧头砍死,帮她的人都被迫送死了。Mike前面割了自己后脑勺想取出炸弹,灭火器砸却不死
办公室版大逃杀,编剧竟然是詹姆斯古恩,看来特罗玛那一套还是深入骨髓啊。可惜明显是成本太低,虎头蛇尾,想法挺好,但是中间太缺乏心思,草草带过,王牌特工最后烟花没看过瘾的,在这感受一下吧。配乐其实挺好的,感觉现在虐杀不配浪漫老歌都不够血腥了心疼电梯女五秒钟,哈哈3星半,6.5
这类型杀人片,要么把背后逻辑讲得完美,要么将血腥过程弄得丰满,或者将人性诠释得透彻,但本片几方面都一般,结局镜头拉开反而落了俗套。
看过好多这类题材的电影,这部还算中规中矩
翡翠里的小妞 挺好看 美版大逃杀
没啥新意
整片节奏不错,整个看下来也很带感,就是男女主有点圣母,特别是男主,还有一些弱智员工让人一言难尽。。。比如那个电梯里的女人。。。
17影107。人性不是实验出来的,不要试图拿人性做实验。
倒数八分钟假社会学家跑出来解释why会发生这一切时感觉剧情要变blow了,但是男主快速反杀,然后镜头后退告诉你违社会学家也是也是实验的一部分,非常像《九人禁闭室》。剧情设计对“不要挑战我的权威”和“你凭什么觉得自己有权利去决定别人的生死”这一段拍得不错。和《王牌特工》一样有烟花式爆头,但是不同于前者的戏谑,本片更真实血腥。
nice humanity test. - Singapore
阶段性的喜欢看看这种毫无逻辑乌托邦式的血浆片,但这部完全是被银护的导演吸引过去的,他是这部贝尓科实验的编剧,大逃杀的老梗放在了办公室里,可惜没嗨起来!又是配乐一流,银护是边打边放音乐,这部是边杀人边放音乐,詹导似乎很喜欢这一套。结局一看就是要有续集的感觉!
单纯的血浆片,其他的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