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播《冰雪尖刀连》的实际意义大于其剧情意义。
作为退伍老兵和影视军迷,有较长时间未看过央视播放战争题材影视剧了。
本人近期每晚8时坐在家中电视机前,准时收看央视并看完《冰雪尖刀连》24集。
尽管该剧存在前段节奏有些缓慢、团长政委的饰演者年龄偏大、伍万里参军前野性过份等一些不足;但必须充分肯定的是:该剧激情演绎了志愿军九兵团钢七连指战员的铁血军魂和报国情怀,充分展示了志愿军临危不惧、勇于牺牲的钢铁意志和英雄气节,让广大观众为志愿军浴血奋战、报国情怀而肃然起敬。
该剧主题鲜明,总体成功,故事感人。
这对于铭记初心,告慰英灵,缅怀烈士,继承遗志,讴歌军魂,无疑将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本人认为:观看该剧,有利于唤醒抗美援朝之历史记忆;有利于加强全民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敬仰烈士、崇尚英雄和军人”的良好氛围。
此帖组图为本人观剧时用手机拍电视画面,特此说明。
看了一下开头,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渔民中老年个个红光满面、青少年胶原蛋白嘟嘟脸,衣服布料平整光滑,甚至没有褶子,像极了现在旅游区富裕的村民,至少也是小康水平。
演员的表演更是一言难尽,就像表演课上的大一学生,拼命去展现自己饱满的情绪,俗套得如同教科书里的文字——对于朝鲜战争的志愿军题材,导演、编剧、道具、演员…有一点敬畏心吗🥺
剧情拖沓俗套,文戏狗血。
地痞流氓熊孩子,万里简直是无恶不作的二世祖,为了叛逆作恶而作恶。
前十几集的重头戏都给了万里,哪怕是个傻子,进队伍的第一件事也得是学会遵守纪律。
动不动溜号,动不动掉队,动不动惹事,没有一个教他军规军纪。
烂俗的流氓刺头叛逆少年建奇功,违反纪律才是正解套路,瓦解我军思想工作作用。
观看《冰雪尖刀连》第24集大结局感言:钢七连唯一幸存者伍万里光荣回到祖国。
伍万里背着拖着已经英勇牺牲的哥哥伍千里的遗体并含泪告别,他骑着团部通讯员的战马,继续与美军陆战一师撤退的部队战斗;这时,志愿军增援的大部队赶到,打退了美军的围攻。
纵观全剧:在连长哥哥伍千里和老兵战友们的帮助和教育下,伍万里由山村渔民孩子的野性、鲁蛮、任性和盲目爱枪,到逐渐适应部队生活和纪律,他在长津湖和三炸水门桥战斗中边学边打,积累经验,逐渐成为七连的投弹能手和战斗骨干,伍万里好样的!
他成为钢七连三炸水门桥战斗中唯一幸存者。
朝鲜战争停战后,伍万里回到祖国,带着家人和后代向“志愿军烈士纪念碑”扫墓并致敬;“回眸峥嵘岁月,不禁感慨万分,英雄永载史册,烈士千古流芳,初心铭记心间,军魂始终不变!
” 该剧通过残酷战争与英勇牺牲去表现志愿军指战员的勇敢与胆识,表现人民子弟兵的抗争与搏击,表现人民军队爱国主义的正义感和英雄主义的优秀品质;正是该剧的初衷和主旨之所在;亦是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之所在。
志愿军指战员这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仇敌忾、英勇杀敌、视死如归、以身殉国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无疑让广大观众的心灵受到震撼、教益和启迪。
钢七连的光荣事迹和英雄壮举彪炳史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续传承!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据悉,该剧根据兰晓龙长篇小说《冬与狮》改编,由兰晓龙、陈琼琼编剧,高希希执导,杜淳、王子奇领衔主演,张博、鲁诺、姬他、于震、郑伟、于滨、薛奇、鞠江、李晨等出演,该剧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真实的长津湖战役和三炸水门桥为历史背景,以志愿军九兵团钢七连指战员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所向无敌的英雄壮举为主线,通过客观史诗性和完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将热忱诠释当年志愿军爬冰卧雪、浴血鏖战、烽火硝烟的峥嵘岁月,激情讴歌人民军队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和铁血军魂,再次奏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赞歌, 长津湖战役和“三炸水门桥”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他们的事迹再次被搬上银屏,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他们不愧为祖国安全与和平的坚强卫士,他们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该剧将激情演绎诠释志愿军钢七连指战员“为何打仗,为谁打仗,怎样打仗”的硬道理,唯有具备了这种信念和理想的人民军队,才是任何敌人都无法战胜的。
通过残酷战争与英勇牺牲去表现志愿军指战员的勇敢与胆识,表现人民子弟兵的抗争与搏击,表现人民军队爱国主义的正义感和英雄主义的优秀品质;正是该剧热播的初衷和主旨之所在;亦是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之所在。
观看该剧,这对于铭记初心,告慰英灵,缅怀烈士,继承遗志,讴歌军魂,无疑将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一是有利于唤醒抗美援朝之历史记忆;二是有利于加强全民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三是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敬仰烈士、崇尚英雄和军人”的良好氛围。
人一生很难从事自己爱好的工作,尤其是在中国上世纪,温饱尚且成为头等大事,哪有闲情逸致搞爱好,于是很多这两年冒出头来的导演都不是电影科班出身,比如路阳、比如郭帆,好像都是学工科,为的都是先糊口再说。
现如今有钱了,孩子想干什么,家长不说倾家荡产支持,至少保证闯荡失败回来,有吃有住,不至于流落街头,这就够了。
于是很多艺术家就诞生了,在电影方面也是如此,爱好电影、投身电影才能拍出好片,以为只想着赚钱,最多就是拍蹭热点的流水线制作,甚至排泄什么自己都不知道,不过也无所谓,只要赚钱就好了。
佟大为当年拍过一部《狙击手》,因为是感兴趣的题材,所以随手拖了几集,没想到一下就看到了片中盗用《风语者》炮击的镜头,这种做法就如同在吃饭时吃到了苍蝇一样恶心。
也许导演和制片不在意,反正赚钱就好,认为观众看不出来。
除了没有职业道德之外,最重要的的就是说明他们不是真心喜欢影视工作的,只要是喜欢电影的人,是不会看不出来的。
十几年过去了《冰雪尖刀连》再一次挑战影视爱好者的底线,第一集字幕出完,开片不到4分钟,在志愿军冒着美军飞机轰炸渡江的镜头后面就接上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诺曼底海滩登陆美军在海水中挣扎中弹的场景。
这是在中央一台播出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审核通过在黄金时间向全世界播放,属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扶持的项目,换句话说纳税人是出了钱的。
不知道导演和制片是觉得这片子拍出来不会放,还是观众眼瞎看不出来。
今时今日,我们有真正爱好影视工作的年轻人,为什么还要资金和项目交给一个孤身一人在国内赚钱的老头呢?
作为从事影视工作一辈子的人,如果他看过成品,不会看不出来的这么明显的疏漏。
合理的推测是,这部片子在拍摄、剪辑、后期制作很可能都是外包给影视外行干的,如此敷衍才能解释片子开头的漏洞。
既然不在其位,为什么要做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为了名,央视大戏他导过多部;为了钱,似乎人家也不缺钱;只能说是接到了上级交付的任务,不得不去。
为什么要交给他呢,这就不好说也不能说了。
拿国家的钱,一点不上心,纯粹就是摸鱼混日子,是不是只参加一下开机仪式剪个彩就撒手不管了,有关部门应该好好查一下片子的主创人员,也许在高墙里踩缝纫机的演员就有导演和制片作工友了,逢年过节搞个活动,编演人才都有了。
真是越说越生气,为什么我们的影视作品总会出现这种老鼠屎恶心人呢?
不是水平不行而是态度问题,网络电影资金少,但爱好电影的人一样很投入的去拍,比如《羔羊游戏》几乎没有一处优点,但演员和导演却尽了全力,至少态度端正,想拍一部好片,本事不济,演技稚嫩可以慢慢磨炼,只要一直努力,总有一天会拍出合格的电影,再说了,人家也没花国家的钱。
PS:2023年国内电影票房必将创造历史,蹭热度的《冰雪尖刀连》只会是过眼云烟,被恶心的观众多看几遍《长津湖》洗洗眼,也就算了,不然能怎么样,只希望未来不再有此类事情发生。
高希希这票人真的是不负众望。
第一集到第四集,乱入的煽情和爱情戏份真是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各路台词也是一如既往的雷人,4-11集真是在被喂翔的感觉啊,大概有点懂为什么开头有拯救大兵瑞恩的镜头了,纯纯就是照搬美西方拍战争影视剧的那一套,主角就一定得当刺头(骂战友,抗命,逃兵),这个剧对万里这个角色的处理实实在在就是侮辱志愿军,什么都不懂就敢上战场,无组织无纪律,我军对新战士的政工工作、组织纪律和战前培训都被高希希拍成了过家家。
这种剧浪费钱和资源不说还可能造成反向宣传的效果,这样的导演和出资方把好好的剧本拍成这样到底目的为何?
这部剧别说得原著《冬与狮》的魂了,皮也没有,都拍成拯救小兵伍万里了!
好好的抗美援朝钢七连铸魂历史成了国产弱智偶像剧,兰晓龙95分+的作品就被高家军这群屌毛交出了20分的答卷!!!!
瞎了我的狗眼,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剧本了。
真心不好看,高希希水平不咋地,废话真多,万里竟然成小混混了,而且剧情乱七八糟的,全是废话,水太多,整个三集都是废话,到现在还没去朝鲜,搞笑了,这也算是长津湖,钢七连,笑死了,高希希不要侮辱经典了,什么玩意儿,高希希不要拍抗战剧了,技术不行,比不了康红雷,真心不如人家,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观看央视热播《冰雪尖刀连》第2集感言:战斗英雄伍百里(李晨饰演)魂归故里。
钢七连前任连长,伍百里在淮海战役陈官庄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平河而英勇牺牲。
现任连长伍千里抱着哥哥的骨灰盒回家,年迈的老爹老娘抱着大儿子伍百里的骨灰盒崩溃痛哭,悲泪泉湧,永别送行,将大儿子的骨灰一点点撒向太湖之中!
英雄报国!
魂归故里,感天动地,千古流芳!
永垂不朽!
如果直接看这个,看不出啥问题,如果看过美国的兄弟连,再看这个,就感觉打完二战的美国人咋忽然降智了呢,这合理吗?二战洗礼后的美军咋感觉又蠢又笨,美国佬知道屋里有人就愣冲?纯靠人堆?美国佬在兄弟连也不是这样啊?感觉兄弟连里的美军才能显出我军之艰难,之不易,之伟大,这剧里的美军反而有点侮辱我军的实力了,纯粹一群杂鱼啊,感觉不出我军的壮烈呢
冰雪尖刀瑞恩
“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看门,今派一只猪,眼看大门会守不住。”句子改写大概就是——“兰晓龙的《冬与狮》,不派康洪雷,也应该是孔笙、简川訸,今派高希希,眼看大门会守不住。”……文娱工作做到这个份上,钧座情何以堪。谢tm罪去吧。
看到出来的海报就觉得审美堪忧,顿觉不妙——我忽然有点想哭了,“总会有人年轻着,他们太年轻,而我已然苍老”这句话对粉丝也一样
一集弃剧,三观尽毁!高希希这是咋了?五万里这么个大小伙子,欺负老百姓+殴打解放军,这是淘气?就说先抑后扬,也不能这么无厘头吧?
我只提一点 导演高希希
很好的战争片,对于战争的惨烈、残酷刻画入微,特别是战友之间的生死情感人至深。
没完没了
看了10分钟,我要是兰晓龙就连夜声明放弃编剧署名
直接用拯救大兵瑞恩的画面还行....都不是模仿....而是直接用,牛批啊
啥玩意
不知道为什么评论区到处都是差评,我从开播到现在一直追,这么说吧——开头几集确实拉,拉到了二仙桥。但是等到了在火车那段戏,我又开始慢慢沉浸下去了,最后到了朝鲜,我真的开始喜欢上这部剧了。个人觉得比电影版好多了,至少内容多了,战争场面多了,人物刻画的时间多了,我相信导演是真的想把它拍好的。最后,特别喜欢剧中的一句话:“这里没有和平,我们过江去拿!”
拍的都什么玩意!一集劝退!
浙江卫视的剧怎么这么烂,还抗美援朝,还我李玟姐姐。
伍万里被拍成一混混
看过原著觉得剧版伍万里改编还不错啊,演员演得也挺生动的,第一集挺抓眼球的啊,可以观望,目前看完第一集还挺想看后面剧情的。
为啥追逐戏里总要把路人的菜啊,东西啊,扔的到处都是来凸显主角活泼?可是这是1950年吧,什么生活啊!
抗美援朝影视作品盗用美国电影素材 绝!
这题材能抄美国电影素材(还抄不明白)+插刀教教主主演,真是贱透了,简直是对英雄历史的亵渎。
出去的时候是好好的一条汉子……回来就变成了一个小坛子,太戳心了
可惜了兰晓龙的剧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