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浪潮已逝
Kapag Wala na ang mga Alon,浪潮退去之后(台),湧浪之後(港),浪退之时,When the Waves Are Gone
导演:拉夫·迪亚兹
主演:约翰·洛伊·克鲁兹,罗尼·拉扎罗,沙梅恩·布埃诺卡米诺,唐·梅尔文·邦加林
类型:电影地区:菲律宾,丹麦,葡萄牙,法国语言:菲律宾语年份:2022
简介: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以发起「禁毒」战争而扬名天下,他引起的反毒浪潮滥杀无辜者不计其数,但他却以此「创举」受到国内上上下下的拥戴。赫尔斯·帕普兰中尉是当局首屈一指的探员,当权者如何以残酷不仁的手段剔除「眼中钉」,他都看得一清二楚。他现正站在道德分叉路进退两难,就算他避得过良心的责备,也逃不了奇怪的皮肤病。在涌浪之后..详细 >
尽管对菲律宾历史与背景不是太了解,但是能够感受到导演强烈的政治诉求。许多光影画面与Primo的天主教相得益彰。
当浪潮已逝,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神奇的经历。前一个小时快睡着后两个小时慢慢看懂的全英文电影
晨练的人们置若罔闻,由辱骂到濒死前发出的痛苦声音,最后回归到沉默的寂静,在这片土地上也只是如常的一天,总体的观看感受是很沉闷,以及能感受到导演借影片想表达的政治诉求
#2022台北金馬影展
于海南,放了很大希望,只能说纯从个人观感出发,不喜欢这部作品呈现出来的以漫长的舞台剧方式表达的直白裸露的政治意图,可以接受高度概念化的表达,也可以接受政治寓言,但《当浪潮已逝》我多方面看着不对味…
2022 HKAFF 港譯:湧浪之後 熱門買不到剩下極不熟悉的菲律賓電影和毫無認知的Lav Diaz黑白片英文字幕電影節標配Noir / Comedy / 文藝組合第一反應聯想到Béla Tarr第二反應則是萬瑪才旦(別問我為什麼明顯我也不知道)定位長鏡extra-judicial淒涼核心卻努力平等的實踐——當然指兩位警察內心追隨的平等,不能再陷入政治漩渦的人想擁護自由意志與基本人權及正義可實現的環境,可惜政權的失能令不幸均勻地降臨到每個人身上最喜歡Primo在簡陋酒店幻想自己與其他人在跳舞的那一幕,老實說看完都不知道過了三個鐘
第四届海南岛电影节第17部。个人风格强烈,艺术性极佳。
摄影好
10/3/2023 @ MMPP。知道想表達d咩,但真係唔洗咁多長鏡頭
摄影机也像得了偏执症 一定要在这黑暗潮水中抓到怒骂和失败者的舞
数字化的胶片及巴洛克式的人物构型,Primo在毫无配乐的空无里扭舞,Hermes借用消弭的故乡的海浪冲刷灵魂里的皮肤病。最后半小时实在太过离谱的棒,镜头下的菲律宾小镇如同二战后日本电影能剧式的舞台,高曝光黑白,处于森山大道及东松照明之间。一幕冗长,怪诞又戏谑的能剧正在菲律宾各处上演。
3/10 AFA《涌浪之后》,开头沉闷但渐入佳境。故事与台词之间仍有许多缝隙。镜头过长(持续三小时,据说已经是导演的短篇了),映后见到拉夫迪亚兹本人,说剧本边写边拍,角色是自由生成长起来的。摄影记者的原型是Raffy Lerma,导演本人也曾经是个crime beat reporter。结束的时候抓住他问问题,他说拍电影是seek for greater truth
比他以前的作品更直接的政治表態,最後演員直接F了菲律賓。攝影和黑白的反差構圖方面精緻。港譯「湧浪之後」^o^
3.5
警察与牛皮癣与窒息洗礼
码头上追逐的小自行车🚲
不错。
不喜欢,观感上和《神圣无花果之种》类似,从头到尾都产生不了一丝一毫的触动,们第三世界男导演的政治表达一定要这么做作刻意吗,,,而且这个空洞浅陋的文本完全浪费了画面质感,有种杀鸡焉用牛刀的感觉,当然没有摄影就更一无是处了,整体三星。
三个多小时,黑白影像,讲述两代警察的恩怨情仇,透射出菲律宾社会体制的弊端和不公,最后一段拍得很精彩,但前面节奏有点慢,看得很累,全片带着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色彩,文艺味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