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春这部剧每年至少看几遍,越长大看的越有味道。
首先,演员演技太好了。
真实,非常真实;自然,非常自然。
从几位主要演员,到路人甲乙丙丁,城市的,农村的,都符合那个年代的气质,也演出了剧情年代的风貌。
现代拍的剧,演员眼里没有了那种纯粹,脸上也没有那种质朴。
第二,是家的亲情。
不得不承认,看这部剧,总是被这一家子的亲情感动着。
特别是姐妹们一起吵吵嚷嚷时,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毫无恶意地勾心斗角时,让我不自觉回想起小时候爷爷奶奶聚拢下的大家庭。
当然,有的时候也会感慨,自己对亲情做不到那么纯粹,自己对亲人做不到那种亲近和付出。
第三,剧中看到了岁月。
八十年代出生的我,正赶上毛主席时代和改革开放交接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上下学时还会听到大喇叭里播放的广播,父母大多安心在稳定的工作,社会上没有太多贫富、贵贱、权平的差距。
对于由衷敬仰毛又酷爱历史的我,剧中难得的回复了各个年代的场景,以及人的样子。
当然,这部剧也有缺点,温馨的同时人物性格过于单一,感人的同时让人不能相信这是真实的人物,大起大落的剧情牵动人心的同时也让人感慨脱离现实。
但电视剧有剧集限制,剧集又限制了时间,想到此节,上述这些问题又完全掩盖不了好剧的本质。
傻春,好剧!
看到很多人都觉得看得气人,明明傻春这么好的人,这么符合以德报怨这种中国式的高尚道德观,为什么大家越看越气,因为傻春傻的已经超出人们认知的界限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会说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是这些好,无私的奉献,傻春这种傻劲,我想都不是这部电视剧想表现的,至少我觉得不是。
给傻春这样有的傻的设定,是为了让大家的更好接受,傻春就代表着亲情人情,就像她的一根筋,是特别纯粹的。
而这个家里人个性鲜明,包括邻里邻外都给出了充分的刻画,其实这就是人性的各种显性的形态。
在那个吃饭都要打强的,吃不饱就要饿死的年代,人们是没有那么丰富的精神空间的,那小孩在家就是每天吵闹,有点小自私,各自也有小算盘,儿子比女娃重要,邻里邻外互相掐,掐完以后照样该帮还帮,这就是很真实的人性,灰色地带不断的上演。
而傻春这个角色就是跳开这些,只是代表一种真善美,纯粹的人情。
所以我们以正常的社会人在看傻春的时候会特别愤怒无法理解,就像电视剧里一样,明明傻春没错却总是怪到傻春头上。
大家都本末倒置,偏离重点了。
是的,这一家人都是鬼精鬼精,想要过上好日子,连自己家人都算计着,可现实里谁不是这样,从大团体到小家到个人,人都是自私的。
农场主一家为难过傻春,甚至毁了傻春的爱情,可他们也帮助过傻春,这辈子他们和傻春都有割不断的革命情谊,这就是人情,不是说什么事情都可以以看客的心情去看,而是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事,你可以不接受,但是最起码的对同为平等的人的尊重和理解是要有的,人和人交往就是不能少了人情味。
觉得片子里很多都体现了这一点。
电视剧里每一次跳跃都是这个家庭的一次坎,就像一个人的一辈子,有各种各样的坎,只是浓缩在这个家庭里,这个大院里。
我们从襁褓里长大,慢慢步入社会,慢慢就会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为了保护最重要的东西必然是要拼尽全力的。
而自己因为人生中不同的际遇慢慢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就是这些事,这些像傻春这样的人让我们不失自信,不失继续前进的勇气。
难道这种精神不是最宝贵的吗?
我们可以为了我们爱的人变成坏人,也会因为爱变成更好的人。
当然这毕竟是电视剧,是现实的再体现,会有失真的地方,所以还好只是傻春,但是永远不要忘了初心,失了人心。
有时候我们是真的不能以己度人,有些事我们不想做,不愿做,甚至认为不该做的,她做了,那也不是叫“贱”,“圣母”,因为她真的用尽所有力气做成了。
我们觉得她不值得,难道我们用现代人观点去捆绑她、要求她,难道才是正确的吗?
每个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我承认我有时候也嫌她烦,我希望她能不要去帮她的那些弟弟妹妹擦屁股,不要一根筋认死理,散就散了吧,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可傻春用自己行动告诉我她用她的方式栓紧了这个家,她用她的方式让家里的人感到幸福。
我并不是想要宣扬傻春的这种做法,我总觉得她爱太无私太沉重,我更不是想要推崇,我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亲情关系,获得幸福,或许我本人都更倾向她三姐二姐那种,但我始终觉得傻春对家庭的付出不能叫作“贱”,我是个感性的人,所以我不止一次被她感动到了,我尊重她,如果那是她追求的,我希望她一家永远幸福美满。
至于这部剧想要表达什么,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想这部剧并不是在要求,而只是在赞扬或是在感谢傻春大姐的无私奉献的爱,是不是有人曾经也见这个大姐,或是有这么一个大姐……
人有无限潜力可挖。
为抢占别人家房子,半夜趴人窗根儿偷听也不嫌费神。
为满足自己个儿小心思,得着个机会就捣鼓,就议论,就去告发,就亟不可待推人入井。
在特殊年代,一句话,一件小事,可能影响到的会是一个人的人生走向,说伤害家人卫护自己的话,做过分难解的事,好像勉强还找得出原因。
可在日常里,不愁吃穿,便宜占尽,还琢磨寻机强占自家人财物的,又该怎么找理由呢。
这样儿那样儿的贪婪、丑恶、无事生非,大概从来也没停止出现过。
机制无序,外部约束失效,好似激发出的根本不是人的自律,反而是更大的恶。
是因为老实人不论有没有管束,都更能自律的缘故么?
善恶相较,平衡机制一旦失调,喷薄而出的全是曾潜伏在约束条件下的恶。
前方再有点利益诱惑,哪怕是寸光里见到的那点蝇头小利,也能刺激着已被金光糊住了灵光脑袋们,一路向前,决不回头。
是啊,做事总得有点益处,何况是坏事。
无利不起早么,鬼还要靠了钱财买动力。
剧集里表现的,只是些脱离出某时某刻某地某人的虚拟故事片段,看到已经一阵阵头皮发麻,背后冷风,心发昏胸发闷。
可以想象,艺术再现的即便不是现实里发生过的、正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那也是许许多的人可想见的、做得出的、一旦时机凑巧就有机会实现的。
一根筋的傻春,干什么成什么。
在这尘世里,比傻春还傻的人们该怎么寻得自己的那条能相对顺当点的路呢。
不求富贵,只寻平安。
他们可能还远不如傻春,没有曾做过大干部的爸爸,没学过武功,不会三字经,不会说话,没见过世面,家里没什么人,甚至自己连带家人连个踏实安身的地儿都还没……靠信念靠毅力靠坚韧靠每天自己给自己画大饼的盲目乐观一夜夜的翻么?
看,又落到了不论外面怎样,也要管好自己的套路上去。
只能靠画大饼填饱的肚子,能拉动脑袋上那团主张向善的蛋白质么?
何况就连能画的饼,看上去也没剩了几张?
嗯。
能的。
人有无限潜力可挖么。
剧名取的很正确:傻春,不仅傻,而且惨,我很同情她。
一个家就靠大姐一个人维系和支撑,其他人都不管不顾,各种任性,找麻烦,然后歌颂大姐人性伟大,不是有病吗?
是想宣扬什么观念?
大姐就活该承担更多?
就因为是家人所以不管是吃了多少亏都要和睦要容忍,这种家有必要待下去?
可怕的是现实中还是有很多这样的人,承担着一切,偶尔夜深人静时会想一想为什么自己会过成这样,但是这种电视又告诉你这样的老大才是楷模是标杆是伟大,我要吐了。
有可能就是想写实吧,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想她妈一样重男轻女,像她弟一样蛮横不讲理,像她二姐一样自私,我这么想才舒服些。
现实生活确实有这样付出的女性,我三姑姥就是。
希望大家批判电视的时候,也关心一下现实生活中的人,现实中他们不是圣母,他们只是为了家庭在付出。
如果你在现实中认为别人圣母,我只能说你不会感恩。
圣母不应该是个贬义词,我觉得大家对于一些事情,网络构成的词语,没有明确定义的,总是按自己的评判,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矫枉过正)(锱铢必较)(吹毛求疵)
很多人说这部剧很狗血,我承认。
偏心的母亲,只会窝里横的弟弟,自私的媳妇,各自有小算盘的妹妹,就连那帮邻居也一个个是嫌人贫妒人富,就剩下一个对家人掏心掏肺对邻里情义两全的傻大姐。
观众看到气得跳脚骂娘,又窝火又心疼。
或许我们换个思维想想,这样的大姐你想要吗?
那么大一家子,如果没有这么一个傻大姐,早就散了。
大姐真的傻吗?
她怎么不知道母亲偏心,怎么不知道弟媳自私,怎么不了解妹妹的小算盘,但是她不在乎。
她要的就是一大家子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她才是最聪明的人,家是她的信仰,是她一辈子的守护,融入血液深入骨髓。
一家人过日子不能要求等分均份。
有大姐才有家。
因为有这样一个家,在成功的时候,才会有一群人为你真心的喝彩,在失意的时候,会有一群人给你温暖,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候,会有一群人竭尽全力给你买个希望。
漂泊在外的你,孤单寂寞的你,灰心丧气的你,甚至是高高在上的你,想的不就是这样一个家,这样一个大姐,永远守护着你,温暖着你。
其实人都是有良心的,人心换人心。
兄弟姐妹也好,邻居朋友也好,总要有个人先吃亏,总要有个人先付出。
看到过一大家子为钱反目,才更觉得这样的大姐是福气。
因为有人性的黑暗,所以才珍惜这难能可贵的美好。
昨天收到一个回应,是《流浪地球》下面我自己的一点小感想的评论,大体的主题是:流浪地球拍摄简陋粗制滥造。
我的回应还是比较触及问题的根本,就是行业问题,行业问题就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就是国家问题,在他的回应下说“如果你能像Hong Kong人一样为了一个正义目的去游行示威而不是打砸抢的时候你在来这里评论导演如何”,我的意思很简单,谈论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你到底对自己的话是不是负责的?
什么意思?
你要为自己的话付出行动吗?
说别人不好,你要做更好的吗?
如果只是嘴上使劲,你就是个小市民而已。
只是想利用“政治手段”打压他人,因为言论也是政治手段之一,那么你就不会是个什么好东西。
果然此人立刻举报了我的评论,豆瓣也以所谓社区规则,删除了我的回应,这就是傻春开头的出现的那批人物,当然我不做任何评价。
我只这样说,如果是封建时代,如果当局者没有承诺“民主自由”,那么那些年代发生的事情可以原谅,但是既然承诺了,还是在哪个年代发生了上千年来一直都在发生的事情,那么承诺的就是假的!
既然是假的,你不敢向毁约的人提起诉讼,还乘机落井下石,甚至兴风作浪?
这种人不论这个国家怎么历史定性,我如果能够决定这些人的生死,他们绝对没有活路,当然庆幸的是我没有这个权力,更为庆幸的是现在很多人明白了谁他么都没有这个权力,如果在明白自己没有这个权力的情况下,还在那里搞小动作,在“正义”之名下打击报复,这种人压根还活在几百年前,如果这种人是主流,这个国家的“政治形态问题”就不在我,而在这些人不是吗!!!
那你为什么删除我的回应??
难道所谓“好”都是排演的?
搭好的景,选好的演员,你只要跟他一起喊就对了???
到底谁才是“政治形态”问题?
这种言论你都不敢公之于众,这是我们先烈追求的真理,你都不敢让所有人知道,那你就不要谈所谓电影如何,电视剧如何,歌如何,剧如何,你连最基本的最为人的定位都没搞清楚,说什么评分,你心他么长歪了长黑了还特么说什么,说出来也就是违心的,守着自己那点自私过活算了,别在公正视线来表演自己有多肮脏!!!
很是佩服陶虹的敬业精神,把这个“傻”字演的很透彻,但不得不说,这个片子我真是忍着看完了四、五集,一个字——烂!
先说妈妈,真没看出是生了七个孩子的娘,一点生活经验没有啊,看着吕丽萍我脑海中愣是泛起“慈禧太后”的影子,除了训斥再就是发愁,一点看不出特殊的困难年代母亲身上该有的坚强和乐观!
再就是二姐(明摆着很老还装嫩,看着比陶虹还老)、还有小三,自私自利,最可恨的就是那个唯一的儿子,家里都没有饭了,还一个劲儿的傻吃,真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傻”,还有,一点家教也没有,一口一个“两半截儿”、“傻老大”,难道他们看不出姐姐为这个家的付出么??
真想上去扇两耳光!!
……可能为了配合片子的主旋律——讴歌大姐对家里的贡献吧,所有的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来烘托大姐的伟大,但却事与愿违,反而让人感觉很假、大、空,脱离了生活基础,怎么还能是一部让观众共鸣的好片子呢?
sigh……失败!
刘家成导演的作品,整体的风格,题材方面焦点集中在普通的市民,普通的市民的喜怒哀乐愁,虽然“俗”,但能够品出“俗”中的雅的都是君子。
当然君子并不是小人的反义词,小人是假人,看似聪明其实是假,所以非君子也不一定是小人,处于这中间地带就是普通人,做不到君子的高风亮节,逃脱不了极度狭隘自私,普通人为什么不能定义为小人,就是至少他不背后捣鬼,虽然嫉妒虽然心里坎过不去,虽然不高兴挂在脸上,对方遇到难处也会伸手相助,这种矛盾性是普通人的根本。
当然患难之处伸手相助并不是你自傲或者自信的证据,说到你帮人的那一刻,你自己心理也得到满足,那你并非不自私,自私懂得度的把握,是你还是个人的证据,至于小人,这种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地图,这里那里这个那个,分的很清楚,但是你问这些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他就不懂了。
但是虽然不懂脉络,但是比普通人似乎多了那么一点明白,于是这点明白就成为了他“高于”普通人的证据,凭这个证据似乎他可以跳脱于规则之外,给了他不守规矩的合理性。
所以普通人很容易变成小人,因为一旦在一点上他不糊涂,他的心理就开始膨胀,对自己的定位也会超出自己能力,当他自己的定位与现实给他的反馈不和的时候,他就开始超出规则做事。
所以这种“假性聪明”给了他假的智慧,所以你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是靠着某一个自己坚持的商业前景获得成功,大部分都是在法律和规则边缘徘徊。
然后不谈他获得财富的手段,“唯结果主义”说“人家就是有本事”,其实这句“人家就是有本事”也是普通人获得心理平衡的一个手段,我没本事没关系,找有本事的压你,反正“我只拿结果说话”,正如网络上疯传的一段视频“你被猴打过”,就是这种市民阶层自我疏解的方式,还比如在游戏里拿着经济优势说“有种单挑”,其实也是同类,就心理成熟年龄来看可能还是16岁,当然16岁的本人说这种话,可以理解,毕竟你不懂经济,但是如果你三十岁了还“有种单挑”或者认同这种不成熟,你在小人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些假性的“唯结果主义”是割断时间延展的一种思想,因果循环才是本质,总有那么一天你要为自己的路付出代价,这是必然的,比如当年德国的犹太人,当然不是说屠杀犹太人在法律和道德上是对的,但是这世界是存在于法律和道德之前的啊!!!
法律和道德救不了你腐烂的灵魂,只是保证你肉体不腐烂在一定时间内不回归黄土而已。
记住香港人可以做的事情,内地人也可以做。
外科手术也必然会先把伤口的烂肉割掉,再进行缝合,只不过你还没有烂到要下手术刀的时候。
傻人不傻真人不假,傻柱傻春其实代表的是同一类人,爱家爱国爱社会,从心底里绝对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不现实,傻春如果和傻柱比,可能太过于“形象化”,所以有点假,但是电视剧的假也无可厚非。
但是你看懂了这个“假”,你不懂不愿那么“傻”,只能证明你对自己要求也不过是“普通人”。
当然有些好事者问,你的标准如何?
你会怎么做?
比如赵素觉夫妇,我个人在现实不会给他任何占我便宜的机会,但是如果他有危难,我会伸手相助,尽管我心里不情愿。
这就是我的标准,我不做傻人,不做傻事,但是有人觉得我傻,认为我笨,更甚者整个社会都这样定义,那么就是这个社会坏掉了,不要你又如何?
傻春可以坚守“一个家”的原则,因为那有最基本的血缘。
放到国家层面,如果都是小人当道,那么重新洗牌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任劳任怨的君子,反而被小人踩在脚下,经济再发展也是在把金字塔到着建,总有一天回倒下。
中国君王口口相传的“得民心者的天下”并只是适用于封建时代,即使今天也是如此,当然你如果想要把所有普通人都变成小人,从而巩固你的“群众基础”,那就另当别论了,或许会有那么一天,被你们这些小人祸害成为世界之敌,那么有人以“清君侧”为名来做一些法理层面的合理性的动作时候,就不要喊“爱国主义”,因为那个时候的爱国主义只是那你在为自己喊而已!!!
剧名傻x
童年回忆
我奶奶看到废寝忘食没日没夜放了几天我也跟着看完了傻春真圣母本母,可是不夸张,每个家庭都有这样无私奉献的人,而且通常是女性
陶虹豁的出。
谁说傻春傻的?不傻!!
大桃红演技没的说
傻春~傻春~我可耐你
看了七遍了。虽然故事总是没有转折就快进了。还是觉得很好看。
兄弟姐妹都私心太重了,结局也觉得特别苦,不过有大姐在,这家还能维持着联系,也算是求仁得仁吧
为了“大的家”
妈妈看的时候就着饭断断续续看完,不是傻春圣女的问题,是编剧傻逼的问题。
跟爸妈看的,记得差点被女主的大度气死
少数能在电视上追的国产片之一。。。。不知为啥挺爱看的
这种剧为什么还能存在……
我他妈居然看过这个,永远都记得憋屈死了!!!女主到最后还是一个人!!!其他角色真的……太操蛋了!!
高血压剧情
看不懂编剧脑子怎么想的
陪爹妈看的,看着贼心烦
确定这片名字叫傻春而不是傻逼?也许偏激。不过和我妈看了5集。实在无力吐槽。情节很多不合理。为了突出傻春的好也不用把其他人都描述的禽兽不如吧。
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母职捆绑。三十年后希望我们不要再有这样虚伪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