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喊.山》由杨子导演,改编自葛水平的同名小说,在保留其原著的文化底蕴和结构细节之下,融入了犯罪悬疑的因素,作为文艺片和悬疑片的结合,题材非常新颖抓人,看过原著的朋友也不难发现,导演深入刻画、放大了“红霞”这个女性角色,作为一名男性导演,在女性角色的雕刻中如此细腻而层次分明实属不易。
朗月婷饰演的红霞全程没有一句台词,凭着一双眼神硬是演出了坚韧、温柔、乐观、果敢等多重人物特色,俘获了观众的心,导演在描绘时用了大量的闪回镜头,让人不自觉随着红霞在现实的温暖和回忆的战栗中来回穿梭,虽然已经摆脱了地狱般的生活,但是过往像是一根断在心里的刺,表面上已经愈合,却总在不经意间触发,把自己扎的生疼。
经历过拐卖、家庭暴力和流离失所,红霞的过去风霜催折,伤痕累累,但女主凭着一腔敢爱敢恨的坚韧一步步从绝望的泥沼里迈出来,散发着自我救赎的光辉和中国女性特有的母性之美。
从拒不收取赔偿费开始,她签下协议,缔结了与韩冲的不解承诺;玉米地里,小女人的胆怯与柔弱点醒了爱情的萌芽;冲进韩冲家与其父执拗的比划,表达心意守护爱情;大胆主动地关上了门,然后不可描述。
回想起来,在剧情的各个关键节点,红霞这个角色都起到了引导甚至主导故事情节走向的作用,结局到底是女主真的闷声放了大招还是凭着一腔爱意以自我牺牲了结了一切,开放式的结局相信大家心中也各有解读。
同样的,电影呈现给我们的还有互相救赎、相濡以沫的动人爱情,不是我依附你,或者功利地各取所需,而是一场心灵之间碰撞,是破碎彼此的互相成全,红霞在遇到韩冲之后,阴暗的生活慢慢洒进了阳光,让她尝试着去感受,去呐喊,去爱;而男主亦是如此,从一个家徒四壁、和寡妇不清不楚的登徒浪子,慢慢长出了坚毅和担当,就像男主在电影中说的,我们两个互相不嫌弃,我们就该在一起,又或者换一个文艺说法,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作为一部带着文艺色彩的电影,导演在社会现实问题的描绘中,也显得比较温柔,不像同题材电影那样暴力直接,而是保留了残酷、自私人性的最后遮羞布,在不那么文艺的现实中,有多少“被失声”的红霞,有多少被九曲山峦掩盖的歇斯底里的呐喊,只留下一片粉饰太平的虚伪表象和所谓“美丽”,正如电影中群峰竞秀、五彩斑斓的太行山。
原著中说喊山是为了吓唬山中野兽,给夜游的人壮壮胆气。
女主在结尾借着配乐发出竭嘶底里的“无声”呐喊也象征着像红霞一样被碾压、被奴役的女性,打破桎梏、自我救赎的大胆宣言。
一声呐喊动雷霆,豺狼虎豹掩行迹,喊山吧,别害怕,愿你在绝望的谷底也能站起身来,迎接阳光。
<图片1>
慢慢看一部电影,认真写几句观后感。
国产电影,遇到好的一定不能放过。
不要看不上国产片,还是有很多艺术家的,只是少了欣赏的人。
除了影片中看到的社会、现实、良心、爱情,影片也暗示道,被拐卖者日后面对的远不是脱离解救或终生束缚的两条路,他们的真实处境和心态,远比我们了解得复杂得多了。
很多观众希望看到的往往是大团圆的结局,不留遗憾,不需要想象,但我觉得《喊·山》用了这样的结尾反而整片得到了升华。
可以给到三点五分,镜头语言很棒,女主因为后天原因所以不太能发声,应该被关了有几年了吧。
原来的小女娃也没有长太大,女主这么多年不写字,上来就写的这么好,有点出戏……如果是被拐走了一两年倒是可以接受,我自己上学的时候几天要是不写字,手就有点生了。
影片有的地方略微刻意,感觉在顶气氛,韩冲向全村人大声表白红霞那里。。
气氛确实顶到那了。
整体观感上感觉还是可以的,到了最后就觉得,给了女主一种幸运,在腊宏的魔爪下能生存这么久,顺利生下孩子很不容易,身材还这么好,有种健康的美……我觉得他们这个村还挺干净的。
韩冲说你干嘛打女人那里,个人觉得也比较理想化,不知道时代设定具体在哪,现在可能还会有男人觉得打女人很正常吧,冲子没少挨爸爸揍,还能这么护着红霞,泪目了。
理想是美好的,救出来的是红霞,救不出来的是大山里的更多人。
开头韩冲和小寡妇的山头上对话还是很有感觉的,一下子就给我带入进去了,这个想法很棒!
很多年前,在火车上与一旅客聊天。
说到上小学时,他们班转了一个清秀男孩,说的话大家也听不懂,但人很机灵可爱,别人说什么他总是很快就懂了。
老师很喜欢和疼爱他。
不到一个月,男孩却走了。
后来他们才知道,男孩是被拐卖的,幸好被他伯父找到,回到了自己家里。
老师曾猜测过,只是怎么问他都不说,给他纸笔也不写,只是冲老师笑。
想必男孩曾被人恐吓或打骂过,才不敢说的吧,必是一段不为人知的痛苦经历吧。
杨子导演的电影《喊•山》里,哑女红霞经历了怎样的黑暗与绝望呢?
幼时被拐卖给了打死妻子的腊宏,并惨遭凶残拔牙,十多年,不准说话,不准与外人接近,经常毒打和咒骂。
长大后生下儿子,腊宏又犯命案,他们来到岸山坪(太行大峡谷山梁上的小村落)隐身。
一场意外的发生——韩冲在后山埋雷管炸獾子,炸死了腊宏,才终止了那可怕的黑暗。
腊宏死了,红霞没有丝毫的悲伤,嘴角偶尔露出一丝微笑。
他下葬时,她抓起泥土与石块狠狠砸向棺木,众人都以为她疯了。
岸山坪大山上是一层层怡人的绿色,人们在山梁上隔沟对话,活波波的生机。
可是红霞喊不出,她被恶魔扼住了脖子,时间久了,早已失去了言语的能力。
她围绕腊宏的坟头转圈,终于确定他真的死了。
夜里她听到山上传来热闹的喊叫与对话,有些希望被唤起了。
她拿着一个搪瓷脸盆,一根铁棒,走出家门,在山梁的一角,痛快击打与无声呐喊。
当她呐喊的刹那,她与天地重新连接,与大山相诉相倾,体会到了真正活着的踏实感。
大山不言,独独可怜她的苦难。
一场误伤,一场和解,她不要赔款,只要韩冲照顾他们娘仨。
这个借给他们房子住,借给他们地种,给他们粉浆饼子吃,并曾劝阻腊宏打她的男人,是个好人,她知道。
爱情在相处中不期然降临了,红霞的生活逐渐从灰色到明朗,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韩冲就像一缕金色阳光,照彻她那原本暗淡的命运。
腊宏杀人案发,上面查到岸山坪,韩冲难逃误伤罪责,分离之际,两人生死缠绵,让人落泪。
电影最后红霞自首,承认一切都是她的设计,并且捂死腊宏,可能只是增加悬疑的程度,或者就是一个烟雾弹,让观众在迷惑中自行判断。
我想,红霞不会杀死腊宏,仇恨是有的,但如果想害他,那么多年不会没有机会。
或者因为恐惧,或者因为孩子,她下不了手。
多年来,她怀着疼痛与绝望,温暖了一个更可怜的生命——腊宏的女儿“大”,腊宏打死妻子时,“大”才半岁。
但是为了爱的人顶罪,她会。
当韩冲因为她挨了别人一巴掌而疯狂,不惜与全村人为敌时,她心里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大山不言,却给他们以真正的爱情。
“天不知道哪块云彩下雨,人不知道走到哪里才能落脚,地不知道哪一季会甜活人儿呀,人不知道遇了什么事情才能懂得热爱。
”这是葛水平《喊山》原小说里的句子。
红霞在经历了彻底的黑暗之后,遇到大山,遇到韩冲,从而懂得了热爱。
大山不言,独怜你的苦难。
文/梦里诗书优秀的蓝本奠定了《喊山》出色的内容纵深,但写实主义的电影风格,在这部作品中却只是一把双刃剑,一面在大山闭塞的小村中悬疑与爱情的交织突显的人性是如此深刻,但另一面细节上的粗糙,使电影匮乏一种真实的时代感,镜头运用的尴尬更所见执导功底的平庸。
《喊山》的故事其实绝不亚于《盲山》这类电影蓝本的深度,在偏远贫瘠大山中的展开,不仅有着一同《盲山》中对残酷与愚昧的写照,也有着一同《盲井》中人性自私的洞悉,甚至在故事上来说,这场透过一次意外死亡事件,在悬疑中所去揭示的爱与罪恶,比之前者更有出色的剧情性,因为电影在揭露丑恶私欲的同时,也塑造了出色的人性深度,人物的悲戚形成了这部电影的震撼。
电影最为令人扼腕的便是女主人公红霞悲惨的人生遭遇,透过她记忆的闪回,幼时的拐卖,被残忍变成的哑女,饱受毒打虐待的生活,这一形象的树立比《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中身心同饱受摧残的金福南,更让人为之痛心,而在她丈夫腊宏终于死去后,她与韩冲的虐恋,也形成了电影后半段的张力,这使这部电影所想要表现的不仅是大山中的愚昧自私,更还有着命运现实的无奈。
这是杨子最好的一部作品,却并不是《喊山》最好的形态,单就从服装语言来说,难精于细节的刻画与80年代的时代背景并不相符,而导演对写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并没有形成一种浓烈的艺术风格,虽然在某些镜头上有着唯美的意境,但与电影所本当突显的冷峻凌厉难成一体,更为尴尬的是过于理想化的文艺抒情,与沉重的命题是断层的,这使电影虽有着深刻的构思,却难以真正去在这场电影中沉淀共鸣。
杨子的《喊山》是一部让人失望的佳作,其固然有着足够令人震惊的故事,却并没有一场堪为完美的呈现,差强人意的完成度是电影最大的遗憾。
非常感人的片子,非常感人的爱情故事,相对老版本而言,老版本比较写实,而这版偏文艺些,可以看成是老版的升华。
这版的景色拍得比较美一些,服装貌似有点偏离了那个年代,那个时候的衣服没有这么潮吧,尤其是哪个骚寡妇,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
这些细节如果能注意就更好了。
另外,感觉男主话有点多了,女主塑造的哑女形象还是很棒的,女主的形象很不错,看起来就有点楚楚可怜的样子。
在我看来,喊就是呐喊,有需要发声,勇敢表达之意。
其一,女主在遭受被拐、虐待、家暴甚至电影中没有明显袒露却一定存在的强奸等厄运时,她有勇敢的反抗,并不是做一只逆来顺受的沉默的羔羊,尽管招致更狠毒的对待。
其二,即使历尽磨难,女主仍能勇敢表达爱。
其三,也是最关键一点,在看到听到身边有人遭受不公对待时,我们需要勇敢站出来为他发声,而不应该做沉默的旁观者,纵容罪恶。
山,有质朴纯粹之意,比如男主的单纯、父亲的敦厚,比如男主女主在油米柴盐相处中纯朴的爱情,比如女主丧夫后村民对她的同情与照顾。
山,也有落后、封闭之意,像极了村民的愚昧无知与自私自利,比如炸伤了人不立即送医院,死了人不马上报警,这是缺乏知识漠视法律的表现。
又比如知晓女主死去丈夫是杀人犯时,村民的陈旧观念使得他们想方设法轰走女主,以免连累他们,昔时的同情转眼变成翻脸无情。
这让我想到,根本没有什么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之说,人性的善恶从来都不会单独出现在某个人身上。
人只有在遇见真正的弱者或是比自己弱时才会表现出善良,人的恶往往也就藏在这善的后面等待随时亮剑。
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部影片的,越是情节简单、少用或不用特技特效、演员普通的片子越体现水平。
闲来无聊,刷会儿抖音,恰好看到营销号推荐电影喊·山,顿时被短小精悍且曲折富有张力的剧情吸引,于是在这个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看着这部电影哭成了泪人。
这是我近几年来看过的寥寥可数的国产优秀电影,真的非常好,以下大量剧透,没看过的请谨慎阅读。
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腊宏携妻女儿子搬家寄居过来,但是她们穷的没有房子,把韩冲的马棚占了作为居家之所,韩冲看孩子哭的可怜把自己烙的饼送给她们,腊宏妻子红霞嗯了一声点头微笑感谢,但是转头红霞进了屋子就是丈夫腊宏的一顿毒打,“让你再说一个字!
”并且把红霞摁倒在床上强暴。
韩冲爱慕同村的寡妇,为向寡妇示好,去山上布置雷管打獾子讨寡妇欢心,却不想被上山摘野果子的腊宏踩中陷阱被炸一命呜呼。
村民商量让韩冲和哑巴红霞私了,赔偿红霞两万块钱作为对母女的补偿,但是韩冲拿不出那么多钱,于是村民拟了一个协议,让韩冲照顾母女的一日三餐饮食起居并且搭上了韩冲父亲提前为自己准备的棺材埋葬腊宏,只是红霞在看到腊宏的棺材担断了,还在偷偷的笑,下葬的时候一边流着泪一边用力的拿石头扔棺材,村民都以为她是太过伤心精神异常…另外一边,韩冲履行起了协议,把蔬菜鸡蛋背到红霞家,帮她家劈柴,制作桌椅板凳,贴心的修补窗户…红霞被这个男人的细心体贴打动,脸上的阴霾冷漠逐渐被笑容和阳光代替,韩冲也发现了红霞的温柔之处,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互生情愫。
这时导演通过红霞的多次回忆向观众揭晓一个迷底,红霞原来出生在幸福家庭,儿时与家人走散被腊宏拐跑,遭受腊宏整日虐待毒打,心灵上也因为创伤变成哑巴口不能言… 韩冲父亲介绍傻女给韩冲以赔偿红霞两万,寡妇想和韩冲好也主动找韩冲说可以帮忙赔偿红霞两万块钱,韩冲都给拒绝,只想照顾保护红霞一生,两次拒绝表明韩冲对红霞情意愈发坚定。
村民担心警察会找到追究责任,于是想赶走红霞,韩冲表明心意坚决阻挠,想去公安局自首牺牲自己来换取村民留下红霞,在一片争执中警局的车已经来到山村,韩冲被抓捕,红霞眼含热泪拼死阻拦,在让韩冲指认现场的时候,红霞对警察举起自己就是凶手的纸条,于是警察让红霞书写她的犯罪经过,红霞表示在看到韩冲布置獾子雷管陷阱的时候就想杀死腊宏了,故意让女儿骗腊宏去摘果子踩上雷管,看到腊宏没死自己还捂死了腊宏,韩冲是无辜的。
然后红霞被警察带走,韩冲被释放,追着警车奔跑,最后一幕红霞宛如一只蝴蝶起舞站在山峰上拿着一个盆敲打听山谷传来的回声,直到盆被敲破了,她脸上的笑容久久不散,那声音震彻山谷看完电影,已经感动的哭红双眼世界上最好听的情话是什么?
六姥爷他们跟你说什么了?
你别管他们说什么,也别管村里人说什么,他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咱俩互相不嫌弃咱俩就该好。
六姥爷是不是跟你说以后少跟我来往,免得村里人说闲话?
你别听他们的,我就喜欢对你好,我喜欢照顾你,我欠你的我还,我用一辈子去还,我不在乎他们说什么世界上最豪迈的告白是什么?
我韩冲炸死了红霞的男人,按照合同我应该照顾她,但是现在,不管有没有那份合同,我都一样要照顾她,一直照顾下去,照顾一辈子,我要娶她,我要让她做我的女人。
世界上最感人的爱情是什么?
我不要求你大富大贵是村长还是村干部,只要你宠着我,疼着我,照顾我,爱着我,那我就愿意跟你在一起,我愿意为你去顶罪,我愿意为你去牺牲。
影片其实很多细节都表现了两个人的爱情,红霞听到韩冲父讨论让韩冲娶傻子还债顿时急了,憋了半天,用手指指韩冲然后指自己最后指着协议上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说自己不要钱只想和韩冲在一起。
红霞和韩冲赌气,躲着他故意不和他见面,而后韩冲送摇椅红霞爱慕韩冲用脚暗示女儿留韩冲吃饭,用筷子敲碗告诉韩冲,却惩罚他故意不给他留坐,红霞偷偷笑虽然女主一句台词都没有,但是演技一点都不拉跨,其他人也把农村人的朴实劲儿演了出来国产好电影不应该这么低的分,我看来这部电影至少8.5以上
首先要说的是,《喊山》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里面也有妇女被拐卖、囚禁和欺凌,也有偏远的山村、险恶的人心和弱者被逼急后的爆发,但它不是另一部《盲山》,甚至引导观众对落后山区产生正面印象。
影片对穷乡僻壤的刻画,村民生存状态的描写,是隔着大山放声高呼,是坐着驴车悠悠然唱山歌,是看着玉米磨成浆缓缓流下,是端着大碗饭开心地扒拉,总之,是一种挺开心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导演也没有强调山村的贫穷,房屋虽然简陋,但整齐而洁净,充满生机,隐约有一份世外桃源的静气。
山林水溪原野更是亲意满满,面对蓬勃着负离子的避世之地,我们非但不会心存厌恶,更会萌生出到此一游的念想。
对于村民,电影也没有将他们丑化成愚昧野蛮。
村里的话事人,都是知书达理者,主流价值观是敬重知识和法律。
村民是愿意讲道理的,年轻一辈甚至懂得反抗繁殖恋,这即便在当代大都市也是文明进步的观念。
即便韩冲以死相拼,村民也只是挨打和防守,没有像《天狗》那样一拥而上利刃相加,这样温和的表现,当然会有审查方面的考量,但我相信,更多是出自小说和剧本自发的创作意图。
村民让人义愤的言行举动,也是出于人性共同的阴暗面,而不是长久以来被影视作品赋予的一种刁民横行的习惯性错觉。
从这个层面来看,《喊山》是非常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它不会让都市城镇中的观众,对偏远之地心怀戒备和恐惧。
映后导演交代,是由于不方便说明的原因,影片被迫改了背景年代,跟最初的美工调研脱了节。
既然难以圆满,索性架空了时代背景,愉快地玩耍起各种趣味来。
于是村民口中常有网络用语,“寡妇心里苦”,“你行你上”之类,非常称职地充当了调剂气氛的笑点,又不突兀。
少女红霞生活的宅邸,也是挣脱时空约束,一派民国大户人家的典雅贵气,文艺情怀猛窜。
成了寡妇的红霞也少有乡土气,时不时作民国女文青的忧郁沉思状,恍然是《黄金时代》乱入了。
最让人好感备生的,还是小伙韩冲的装扮。
前半部是花纹条纹毛衣加牛仔外套,已经潮气四溢,后来预备要去自首的那一身,换成灰色打底衫、纯蓝圆领厚毛衣,外面一件深色夹克,下身是紫红休闲长裤,脚上还蹬一双卡其色高帮靴子,潮得丧心病狂,简直是2016秋冬型男示范。
故事发展到高潮,被逼上绝路的韩冲一扫弥漫着泥土味的慵懒,几个后手拳加一记正蹬干翻来赶人的小崽子,利落地像一部动作戏,让我胸中一口闷气大出,太喜欢了。
所以《喊山》少了通常卖拐题材、穷乡故事和文艺电影的死气沉沉,总是逮到机会,就探头探脑露出一缕异彩。
身兼编导的杨子是个80后,无处不焕发着新生代导演特有的小心性。
我很期待能在华语文艺电影里,看到更多这样可爱的小心性。
片中的犯罪故事是半取材自现实,看多了推理犯罪的观众,或许会抱怨那转折不够惊人,但谁也不得不承认,这正是社会的本相。
意外灾祸、激情犯罪、三缄其口的掩盖,在刑侦不发达的年代,差点造就冤假错案,一切都是与现实交错的。
如果弄得嫌疑犯X那样瞒天过海诡计百出,固然让人拍案惊叹,意义也就失去了。
可能有人注意到,红霞杀死丈夫的细节存在前后不一致。
但仔细琢磨不难发现,那并非硬伤,后一段只是她的供述书的视觉展现,并非真正闪回发生的事件。
所以真相如何,成了一个延宕至观众脑回路的开放式。
映后导演更补充,结局做出了一些删减,韩冲没有得到释放,他被解开手铐后打倒了身边的警察,狂奔追着押送红霞的警车而去,后期甚至删掉了画面中打斗的声音,如此一来,更多的情节都能自圆其说。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舍弃一个更合理且已经拍竣的段落,并将情绪硬切到另一种模式,这种处理对于主创一定是个艰难的选择。
因为很多时候,观众期待看到大团圆,不喜欢留一条遗憾的尾巴,但作为艺术家,就应该这样坚守创作的意图,非常可贵。
看片之后了解到,喊山是当地的一种民俗。
古时的太行山住民为了驱赶猛兽,敲锣打鼓弄出大动静,后来失去了实用性,成为一种纯粹的仪式。
而《喊山》作为小说名和片名,确实有着明确的象征意义。
红霞兴致勃勃参与喊山仪式,差不多是她在全片中唯一的笑容,表现了她独处时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悦。
联想到,她的留下是需要拼命抗争的结果,离开(被驱逐或被解救)反而是一种牺牲,完全有悖大众观念中被拐女性一心逃离的诉求。
这种反常识的诉求,却被情节表现地合情合理,甚至观众也满心期待她可以留在山村,影片的用意就很明显了。
甚至片尾字幕也交代,红霞只是有希望得知身世,之后的命运会不会好一些,谁也说不准。
影片默默地暗示道,长大成人后的被拐外者,面对的远不是逃亡成功或终生为奴的两岔口选择,他们的真实处境和心态,远比我们局外人想象的复杂太多。
不过倒是可以这样续篇:被解救的红霞记起韩冲说过读书的重要性,在狱中刻苦学习,出狱后考上大学心理系,拿到博士学位后去韩国工作,有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位戴面具说港普的病人,正计划在足球场安放炸弹……(文/方聿南)
儿时被拐卖并拔去了舌头、被性虐待奴役长达数年的女孩儿于影片开始便设计了一场精密的复仇,利用数个看似偶然其实必然的事件一步步杀死了施虐者。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细节完美无缺,杀人犯的罪名轻轻松松地落到了“为了隔壁村小寡妇放地雷捕猎獾子”的青年韩冲头上。
可是这看似完美的一切却输给了她与韩冲的爱情。
哑女与韩冲的爱情从剧情的铺垫和发展上来看是顺理成章的。
哑女心里有着对诬陷韩冲的愧疚,以及韩冲日久天长照顾之情的感激,加之常年来自施虐者恶行的对比让她很快就对心地善良又有责任心的韩冲产生了感情。
而对韩冲来说,哑女与风情万种的隔壁村小寡妇完全不同,羸弱又不世俗,虽然已生育过却因长久被拘禁在家中,保留了如孩童般的纯净与朴实,让人充满保护欲。
俩人的爱情虽然建立在哑女的复仇与村民愚昧的想私了此事的基础上,却似乎也因为这些阻力而越来越坚固。
可纸包不住火,真相总会以某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施虐者本身就是潜逃的杀人犯,而一路追查他的警察们也终于找到了村子里面来。
无论是企图以赶走哑女而继续遮盖真相的村民们,还是打算自首来保护哑女的韩冲,都还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电影的结尾并不出乎意料,哑女为了爱情坦白了一切,道出了真相,让一切回归到了平静,只是平静下波涛汹涌。
本该在一切悲剧开始之前就伏法的杀人犯,却一边虐待女孩儿一边潜逃,从容地活了很多年,而“迟到的”正义最后抓的却不是滔天的罪人,而是在罪人数年非人折磨下不得已奋起复仇的无助哑女。
虽然自古以来法律虽为维护正义而存在,却从不赞成以暴制暴,对暴力压迫下以暴力反抗的“违法者”也只是按情况从轻处罚,而这中间产生的人间悲剧却往往让人感叹,唯苍天与铁律二者最无情。
看完了影片,还是会忍不住地想,如果这样一出人间悲剧没有红霞与韩冲的爱情做点缀,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替罪羊锒铛入狱?
不,在那之前应该是村民集体赶走了红霞,哑女和孩子们于寒冬中冻死荒野吧。
如果韩冲再恶一点,腊宏再善一点,这就是现代版的潘金莲与西门庆了……
华丽下乡族
喊山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这里看得到或者可以联想到更多伟大电影的影子。
山里人真洋气。。
把一个写实的题材拍出了浪漫的味道,会让人诟病煽情做作,但瑕不掩瑜!余皑磊演得好,红霞在山顶寻找声音绝对是高光时刻,韩冲是个浪漫的汉子!
从郎月婷找过来看的
刚考完mks看这样沉重的片子,心理落差真的会很大,不平衡不充分的fz不是说着玩玩的。远不及盲山那么深入与真实,也许没有完全把血淋淋的事实展现出来。只是会不经意地想到,被拐卖到深山的媳妇,对于一直家暴她的男人是不是拥有无限防卫权呢...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此女本弱被迷踪,穷乡恶土匿行踪,若非仗义多情冲,终至行凶归案宗。
腊宏打死老婆的时候警察不知道在干什么,红霞被拐卖的时候警察不知道在干什么,腊宏家暴虐待红霞的时候警察不知道在干什么,坏人死了警察来了,为坏人伸张正义来了,真棒
7分
整体是美的,男女主角从演《华丽上班族》开始就cp感十足啊。配乐简直完美,恰到好处,哭了三次,很喜欢!推荐
比较文艺,爱情故事不错!
可爱又揪心的乡村爱情,演员,剧本,摄影均在线的好电影,人性至恶至善表达含蓄到位,在乌烟瘴气俗不可耐的中国电影圈里还能拍出一部纯爱片实属不易 BTW:老爹成泰燊演技如空气的境界令人佩服,男主王紫逸也是个可塑之才
这几年最好看的国产电影几乎都是以农村生态作为基本题材设定的片子,看来拯救中国电影还得靠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了。
演员从表演到气质都游离于真实的乡村之外,令人遗憾。
好刻意的一部电影,像两个文青下乡体验生活
拍得还不错
虽然发生在山里的故事,但是影片的格调是很唯美的,悬疑与爱情交加的故事。朗月婷和王紫逸对人物的演绎让我感到惊喜,在老戏骨面前并不落下风。不过影片的节奏有些拖沓了,对琴花这个人物的刻画也有些过头。影片最后的处理还是有惊喜的,真相在真爱面前似乎不再重要。
一上来就开始演,时间地点什么的都没有交待清,故事情节也比较刻意,台词和剧情也比较直接,没有给观众留下看后细品的空间。
前30分钟故事缘起以及山村爱情比较好看,小伙角色讨喜表情到位,观众都懂了,剧中人偏糊涂。后面剧情就逐渐走低了,刻意营造冲突,野夫们愚钝点也就罢了,还十分无良。拍摄手法陈旧,演技出戏,不知道怎么交代哑巴的悲惨身世,拍了几段极其难看的闪回,郎月婷的苦瓜脸演哑巴还算合格,但演技基准线太低。影片涉及拐卖妇女的现实题材,几乎无声的哑女角色,象征着山村里的黑暗,而最后的喊山,是对重燃生活希望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