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去319的背景,这可真是一部庸俗、九流的剧情片,节奏拖沓,台词空洞。
不畏强权誓死揭露真相的干探,out了;父子情深却受人要挟而变节的好警察,out了;被人嫁祸做替死鬼的蠢蛋倒霉鬼,out了;政治阴谋杀人越货,全都out了。
319有很多秘辛可爆,李敖和陈文茜都知道。
蓝营的篇幅少之又少,避嫌吗?
别此地无银了。
口水仗,立法院打架泼粪多好玩啊,偏偏加进一条烂俗港片的线,任达华跟儿子的好几场戏都显得多余,廖启智纵然演技好吧可这个倒霉角色也太多戏了,至于张孝全在这堆老人里头怎么能不稚嫩呢,胡婷婷这类角色更是可有可无,难道是市长施压了?
搞得观众最后只能无视剧情,纯粹玩对号入座,沈孟生的“总统”基本掌握要领,好久没有看到此君了,方季惟的“副总统”颇感意外,方已经尽力扮傻不过还是比真实人物机灵了。
“第一夫人”与“总统”虽然只有一场对手戏,个中关系和喜剧效果已见一斑。
道哥版“战哥”演的颇有风范,可惜戏份太少。
关于弹,前半部分制弹拍的挺好的,做子弹的是戴立忍,一时还真没认出来,查弹基本没讲,也没有了国际鉴证专家的角色,道部分就更离谱了,如上所述。
子弹轻轻滑过很多人的良心,却射不进真相,谎言能用子弹创造,真相能用子弹来掩埋。
最后只剩下一幕红衫军围城,荡气回肠,影片最能撼动人心的,只是这些真实记录的画面,与导演无关。
我们不是没机会在荧幕上看到一把手,可是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见过大爷,据说目前影帝在网民心目中已渐有喜剧天分,这是个好的开始,不得不说扁“总统”和小布什总统真是东西方的两大翘楚,做了寓娱乐于政治的先行者,我终于在影院看了真实的影射,而且用我听得懂的中文,谢谢刘国昌,你拍的不好,不过我乐了。
Solo lau/文电影《弹道》完全有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潜质,只要将结尾和谐在吴立雄答记者问的地方,估计电影局想都不想就会第一时间通过并允许本片在大陆上映,要是哪位领导看得激动了,《弹道》杀入黄金档期也说不定。
原因不用说了吧,相信大多数观众看了《弹道》之后都会感叹台湾政治的黑暗,没想到一个小岛上的民主选举竟然能闹出这么多破事儿来,还真是“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看着电影中阴谋的参与者一个一个被杀掉,不由得想起了杜sir的《暗花》。
同样是权谋,人的命运或者说是棋子的路数从一开始就被决定好了,就如同刘青云手中的弹力球一样,注定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梁朝伟饰演的警察再聪明再费尽心思甚至剃光了脑袋也难逃被杀的命运。
因为一个人的利益,而牺牲了这么多人的生命固然不公平,但权谋就是这样一种游戏,阴谋者就像是古罗马斗兽场上的那些贵族观众,而《弹道》里任达华饰演的警察局长、廖启智饰演的陈二同,甚至柯俊雄饰演的黑帮头子,抑或内务部长,统统都是斗兽场中被迫进行困兽之斗的奴隶。
而政治无疑又是权谋游戏中最危险的一种,不说现在,单说历朝历代的宫廷流血政变之类的就数不胜数。
只不过相比之下《弹道》中的这场游戏要更加荒诞,所有人的生命都是为了一场看似漂亮的秀,但纸包不住火,纵使这场秀再漂亮,吴立雄的真面目最终也败露了,那些被灭口的人看到阿雄面对媒体时的狼狈相估计死都不会瞑目,他们的生命太不值了。
尤其是那位内务部长,费尽心机策划的一场秀成了闹剧,最终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被撞死的时候还真有点权谋者必将终结于权谋的宿命意味。
虽然电影题材冷峻,但刘国昌还算厚道,结尾还留了个希望的小尾巴,不过他的匠气也不言而喻。
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张孝全饰演的徐瑜昌,这么锋芒毕露的人物,又无牵无挂,手里还握有陈二同的证供,明摆着是这场阴谋中最容易出乱子的人物,但偏偏安全到最后,任达华饰演的孙大局长被杀的时候他居然能安全着离开,最后还跟参加游行的美眉来了一段深沉的对白,大老板也太放心这位热血警探了。
整部电影到最后真相也没有公诸于世,而现实也是如此。
若不是大侦探李昌钰的介入,搞不好民众还真以为阿扁是林肯那样够资格被刺杀的总统呢。
但纵使知道当时枪手瞄准的不是阿扁,真相还是模模糊糊沉入水中,毕竟政治这种危险的东西本来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看这电影的时候很有看《新闻联播》时,那种“世界很乱,中国人民很幸福”的幸灾乐祸感。
站在幅员辽阔的大陆上,笑看台湾不丈夫,小岛不太平。
但莫忘了,轰动一时的“319枪击案”起码能够被搬上银幕,台湾政治人物的丑态能够被拍成电影讽刺,甚至民众不满意了,也能像《弹道》中的那几位大叔一样去砸总统候选人的场子。
可我们的茶馆中还曾挂过“勿谈国事”的警示牌呢,虽然现在没有了,但网上发帖子如果带有什么惹眼的词汇,还不是照样被河蟹吞掉。
看过‘弹道’的影迷应该知道,要在中国网站里写些关于它的评论,字句是要万分小心的,处处是反和谐的雷区呀….偶既无奈更愤怒,无奈的是不能对标榜自油的射会主义国家反抗些什么;愤怒的是这个自诩民猪的国度容纳不下‘陈水匾’这三个字,偶却不能有所作为。
文明了几千年的汉字,在这些和谐的子民ZF手里,顿时手无足措,很中国特色的避讳哟。
既然香港来的刘国昌导演,一个曾经执导过‘五亿探长雷洛传’这样的港英黑金大片的导演,如今大胆选定了2004那一年,台湾地区有名的‘两颗子弹引发的选案’作为‘弹道’的剧本,那么影片的精彩度就可想而知有多火爆了。
特别是相对于民猪真空的大陆,对这件至今都没有真相的‘选矩枪案’,充满种种的臆测、猜想。
‘正文治’这个东西对于现在的大陆人民来说,仍是个禁忌的话题,至少在传播速度极快的网络世界里,那是绝对的大内禁忌。
大陆人民所能接触到所谓台湾的正文治情况,不外乎是共档媒体录下台湾义院里义员们脱鞋打架的不雅视频,那是档刻意预留给人民观看,以用来感受被丑化的台湾民猪现状。
从此,许多和谐下的人民,就只知道台湾民猪正文治就是义院里那些义员,吃饱了撑着的义员,大家每天无意义的不堪骂喊、斗嘴、摔鞋。
偶尤其欣赏片中角色竞选义员---‘吴志雄’手下团队首席人物---内务部长方正北(张国柱饰),他将华人中,从正文的正文客所特有的阴险狡诈、威逼利诱等等嗜权性格诠释地淋漓尽致。
所以偶才觉得应该用电影‘英雄本色’里李子雄先生的那句话来形容两岸正文客---大家的底子都不干净,别装的自己有多么….!另说片中的任达华先生,在这种性质的影片,他应该做的很好了,不应对他所接演的角色苛求什么,他亦很好的诠释了片中他的角色所有感情冲突与感理抉择。
反倒是不怎么看的惯年轻的刑侦组长徐瑜昌(张孝全饰),满口的闽南腔国语,再搭配上马景涛抽疯式的演技,一个不留神,还以为是在看NC的青春呕像剧。
需继续称赞的是片中退伍菌人‘陈二同’(廖启智饰),他让偶觉得在港影世界里,只有是现代动作片,廖启智演绎的正反社会角色,总会流露出他饱经社会沧桑的坚实,也正如他多年在影视界的摸爬滚打练就的一身演技那么的出色。
再说几句,其实大家演的都很好。
只是社会现实太不好了。
刑侦组组长徐瑜昌(张孝全)带领手下侦查 一起枪支改造案,抓获了黑帮老大庞天南(柯俊雄)之子。
时值政府大选,庞天南又参加了黑帮选举赌盘。
总统候选人吴立雄(沈孟生)的部下方正北(张国柱)找上门,答应搭救庞天南的儿子,条件是要他暗杀一个人。
另一方面,由于庞天南一案的政治背景,刑侦局长官孙学仁(任达华)接到调查局局长的命令,要其停止对该案的调查。
庞天南找来越南杀手(林家栋),并联络枪贩(戴立忍)制造了一把打不死人的改造枪。
孙学仁和徐瑜昌暗中监视庞天南,发现了庞买通了一个暗花,但不能确定暗杀对象究竟是吴立雄还是另一个候选人田正(王道)。
终于,枪击案发生,吴立雄中枪。
徐瑜昌等人追击凶手,却不想同事(张翰)惨死于杀手手下,同时一切的线索都被警方以搜查的名义清理殆尽。
就在此时,警方公布了一个叫陈二同(廖启智)的凶手,然而这个陈二同的台北中年男人根本就不是一开始追踪的那个越南杀手。
检察院成立了一个调查枪击案的专案组,并由孙学仁担任组长。
一方面让徐瑜昌追查陈二同下落,另一方面却渐渐陷入政府的威逼利诱之中,徐瑜昌从香港带回最关键的证人陈二同,与杀手决斗杀死枪手,此时的孙学仁已经判若两人,两位张孝全手下被杀,任达华儿子生病不能输血,方正北以血库来威胁任达华,任达华接船时杀了陈二同,让张孝全离开。
新闻发布说陈二同畏罪自杀。
方正北安排庞氏父子到日本,被灭口。
任达华升官,张孝全找他说有陈二同录音,任达华要开枪杀张孝全时被灭口。
方正北也被总统灭口找车撞死。
最后张孝全面对现实。
台北的仁爱路,转进一个弄巷。
有一家“阿才的店”,是党外运动时名噪一时的窝子。
施明德和陈水扁,当年都是熟客。
1987年解禁时,老板阿华在这里开业,几十个平米,无数人在这里浇过胸中块垒。
有新闻说,今年夏天,这家老字号就要被阿凡达了。
台湾20年的历史,有一半都从这里出发,充满了有理想、有预谋的荷尔蒙。
几年前,我应邀去东吴大学。
晚间,一群绿营的青年干部,拉扯与会者,到阿才的店。
吃过的菜大多忘了,只有一道“常堕落”,不可能忘。
就是大肠、四季豆加猪肉。
这家店和川菜大概有渊源,就是下水用得很多。
四川的火锅,喜欢吃“下水”,意思是各种动物内脏。
我的痛风,就是早年内脏吃多了。
但四川话骂人阴损毒辣,也说,你下水吃多了?
下水,以往都是穷人的吃头。
早年的民进党人,不富,所以吃下水。
吃多了,就“常堕落”。
这个悲剧,其实是全人类的。
陈水扁的故事,如果只是半截的坏蛋,台湾就白出了个阿扁。
施明德也在这里吃过下水,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说,更在圣经世界观的眼光下看,其实陈水扁就是施明德,施明德就是陈水扁。
其实国民党就是民进党,民进党就是国民党。
再说下去,就要挨骂了:其实中国人就是日本人,日本人就是中国人。
那个晚上,我很奢侈的,回到了历史现场。
墙上,贴着“小心匪谍”,“隔墙有耳”。
对面,挂着民进党诸侯的题字。
饭桌上,几个党中央的少壮派,朝气蓬勃,对时局挥斥方遒,对自己的党哀其不争,几至流泪。
我仿佛看见青年陈水扁,坐在当年的同侪中,何等忧国忧民,痛心疾首。
把酒一饮,虽千万人逆之,吾往矣。
调查局密探,就在后面,悄悄拿笔记字,回去交差。
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在过去一百年里,这个民族的精英分子,颠了多少次倒,翻了多少回梢,依然跳不出魔鬼的手掌心。
民主的意思,是对独裁者的拦阻,却不是对反抗者的加冕。
权利的意思,是阻拦国家用强制手段干预个人选择,不是赋予个人选择的德性。
选择的意思,是要死要活都可以。
从个人主义的价值出发,“权利”的结果,好像列侬唱的,“Let me be”(别管我啦)。
但从普世主义的价值出发,“权利”的结果,往往也是“Go to hell”(下地狱吧)。
台湾之子,两颗子弹的故事,最大的教训,是叫人知道,民主是好东西,而好东西是更好的东西的敌人。
制度一定有好坏,好制度通常可以减缓“常堕落”的速度。
但民主和权利本身,在伦理上是一个中性概念。
反对独裁,很可能是正确的。
但自古以来,反抗独裁的人,却往往因为被反抗者在伦理上的破产,而在德性上被虚假注资,从一个仅仅有正当理由的反对者,升值为克尔凯郭尔所说的“伦理英雄”。
人类波动最大的股市,是在公共领域买壳上市的道德观。
看一个人的道德行情,不是看他对妻子如何温存,是看他激扬文字的檄文。
我在多年前,曾希望自己是小施明德,其实只是小陈水扁。
当我无法抑制的、对最亲的人扔出冷言冷语;过后五分钟,我又不可抑制的,想起了整个国家的苦难。
我忍不住想,刚才和我吵架的那个妇人,是多么庸俗啊。
因她竟然不理解自己的丈夫,心里装的都是“中国怎么办”这种伟大命题。
按我菲薄的经验,我以为,吴淑珍女士在婚姻、人生中忍受的伤害有多深,她在第一夫人的地位上对金钱的贪心就有多深。
其实她不是嫌钱少,而是嫌爱少。
按我有限的洞见,陈水扁先生在婚姻、人生中遭遇的谎言有多深,他在寡人的宝座上对金钱的贪心也就有多深。
他也不是嫌钱太少,是嫌真正的尊重太少。
政治心理学,可能比政治哲学更重要。
有个牧师说,“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
这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危机。
民主的威力,只配打倒独裁。
但缺乏爱与尊重的男女,却可能败坏整个政权。
我略为惆怅,因为影院里,看片的人竟然不多。
这可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国内公映的、民主制下的阴谋论影片,或者第一部关于民主选举的国语片。
华人世界,要拍这样一部片子,代价之高,必须等一个政权垮台,等一个政权点头,还要等一个政权望风。
这是倾国之片,胜过倾城之恋。
对我们而言,甚至可以假惺惺的模仿张爱玲,说,“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谁知道呢,也许就是因为要成全这部电影,所以一个陈水扁倾覆了”。
台湾不珍惜民主,刘家昌不珍惜台湾。
我们不珍惜电影。
一旦错过这片子,要等下一个政权的垮台,又不知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了。
2008年,陈水扁一倒,刘家昌就拍了此片。
风格紧凑,中规中矩,社会纪实加香港电影的桥段,若不是少了几分两岸三地、周吴郑王的历史感,其实很像导演当年轰动一时的《五亿探长雷洛传》。
但影片最大的肤浅,是忘了那家“阿才的店”。
忘了这一票人,当年慷慨歌燕市的少年情怀。
导演的党派与政治色彩过浓,将陈水扁的黑枪,一路简化为全然败坏的阴谋。
国民党的道德形象,无形中又买壳上市。
其实,电影描述“大老板”一路买凶杀人的凶残,并不像民进党,反像极了当年国民党对民进党人的所为。
其实,导演是把民主制下的贪渎,和威权制下的残忍,集中在一个品牌上了。
历史一旦被简化,人性就必然被美化。
因为历史的最低目的,就是为人性的复杂与堕落,提供一个细细展开的舞台。
就像肥皂剧必须拍满一百集,让开始闹着看不懂的人无话可说。
换言之,若不是人性的罪恶如此罄竹难书,历史就用不着这么漫长。
也可能,因为我在“阿才的店”吃过“常堕落”。
所以剧中秉持正义的警察,末了“红衫军”天下围攻的宏伟场面,都不能使我像画外音一样,觉得人类有希望。
因为比这些更勇敢的反抗,广场、法庭,监狱,绿岛的小夜曲,当年来“阿才的店”喝酒的人们,都一一承受过。
这一切磨难,在公众眼里,通常是道德上的优良资产。
事实证明,却成为受害者上台后堕落的加速器。
枪击案的吊诡意义,就在这里。
为什么一旦有人挨了枪,就会成为“伦理英雄”?
为什么蓝营必须咬定枪击是自导自演,为什么绿营的民众,非要把阿扁比作十字架上的耶稣?
对一个基督徒来说,答案很简单。
如果基督没有为世人死过,那么谁为我们死一次,谁就是我们的救主;如果基督已经为世人死了。
那么谁宣称他要为救我们死,谁就是敌基督。
2010-4-19
两颗子弹牵扯出的是非恩怨,复杂的多个矛盾体的背后诠释出的却是简单而明晰的一个是非善恶终有道的朴素主题。
世界并不美好,很多人没有意义的成为了无意义斗争的牺牲品,或有意,或无意。
而始作俑者却往往可以逍遥。
看似光面堂皇的背后却是不可告人的猥琐,勇者往往无畏,这也是他们最终能看到希望的原因。
在黑幕中的患得患失往往就是把你拖向深渊的钩绳。
自以为明哲保身,但却掉入另一个陷阱。
尽管是非善恶终有道是很多人的美好愿景,但在有道的过程中,无谓的损失也是在所难免。
没有绝对的恶,就像没有绝对的善一样。
远离是非,独处孤独中的快乐,或许才是屁民的生存之道。
记得很久前就在db中标记了这是我很想看的电影,昨天无意在校内影院中看到立马观看。
想来,全民热捧的葛大爷三部贺岁大片于我乃浮云,赵氏我刚看到ZWZ演得大将军恍如白小年穿越而来的阴阳怪气就叉叉了,C导电影里的角色怎么总不好好说话,大将军演出戏子的感觉,唉,《BWBJ》是多少年前的作品了,还走不出?!
子弹飞啊飞,有点意思,被人打断没看完,8过,发哥演的好用劲,表情总觉的过一晃神以为黄金甲中的皇上附身;f2我就不说了,f1我都没看,题材不感冒。
so,我就奥特地看着三年前的片子,不过受着多年《海峡two岸》的熏陶,对319事件还是饶有兴趣的,只是ww的政坛真的好像狗血八点档,层出不穷的虾兵蟹甲窜上跳下,好不热闹。
剧情、悬念于我完全没有,永远猜得出第三步,第四步,所以并未体会到剧中各方势力的角逐,掣肘,尤其是黄派(影射阿b)为赢选举出的种种狠毒无比的阴招。
影片只是忠实地还原“史实”(网民们戏称这部戏是blue营出资拍的,影片分毫不差的再现blue营对该事件的YY)。
当然,影片在ww公映后的民调显示,逾8成民众相信影片即是史实。
毛主席说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so,你懂的。
此时,你会顿悟此片顶着动作剧情片的幌子实乃纪录片抑或加长版海峡two岸。
影片的卡斯相当强大,这在相当程度吸引我。
任影帝,黄金配角廖启智,老影人柯俊雄不消说,戴立忍演得制弹专家那部分很出彩,刚出场都没认出来,通过子弹穿入猪体的深度来掌控子弹的威力,不算新颖但绝对够屌,尤其最后戴凛笑着解决杀手,嚣张地扔掉手机,太太太腔调了。
沈孟生演的阿b,形神兼备,只是有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为神马作为T大法律系第一名毕业而后成功当选ww两届最高领导人的阿b无论举手还是投足都透着股喜感粗鄙呢???
派头的沈大叔硬生生用bh的演技演出那股子台蛮子味儿。
如果,一定要选出最出彩的非张震老豆张国柱莫属,之前对他的印象停留在《白色巨塔》中的内科主任,当时就感叹这伯伯也太帅太气质了吧,谁知他跑去演雷剧泡沫,还演个管家,真是白瞎了那份气度。
影片中张伯伯是阿b的部下方正北,319事件的真正导演,想出一个他们自认为可以拿Oscar小金人的剧本,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伯伯打开军用血库引诱任影帝上贼船的那出,那佞笑那尔等谁都逃不出我布的局的吃定你们的眼神将这个城府极深深谙人性、官场之道的超级幕僚刻画得入木三分。
最后,柯俊雄演得黑帮老大一语成戳,“该活的死不了,该死的活不了”,机关算尽的方正北也敌不过打不死的小强阿b,横尸街头。。。
而阿b呢,影片最后遭红衫军围剿。。。
之后的轨迹,大家都知道,身陷囹圄地他携妻儿还时不时整出几出绝食,重病,招妓等精彩戏码。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阿b家族做不到。
至于新生代的张孝全演的角色过于脸谱化,正义感十足的警员换谢霆锋,余文乐都能演,8过,他也很好地完成了角色的塑造,起码我没出戏;曾恺玹角色多余,为毛ww眼里的酷女孩一定是烟熏妆扑克脸皮衣短裙网袜呢,刻意!
真正的酷劲不是你叼根烟斜睨个眼就行的,不够味。
市长千金胡婷婷那令人震撼的西方美的面庞愣是在没几分钟的戏里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相较扮演秀莲姐的方季惟也太美了,严重与事实不符,算是片中少有的艺术源于生活远高于生活的地方。
再有,地下电台的DJ一个个都打了肾上腺素了么,亢奋成那样,搞得我看完影片许久,他们操着一口纯正闽南话声嘶力竭地呐喊“ww一定赢,阿b一定赢”的喜感画面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0002] 弹道据说这部电影放映以后,台湾有三四成以上的人认同电影中讲述的就是真实的历史。
所以对我来讲,这是一部还挺期待的电影,但是看过以后不仅仅失望,也意识到自己的智慧不比对岸同胞高多少。
电影真正的名字是《弹。
道》,两颗子弹引发的故事,引领着不同的人和道路,这或许是导演的本意。
所以,和CSI里面的弹道分析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也和华裔李神探没什么关系。
本来应该是个非常好非常戏剧化的故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导演让情节断续得很厉害,仿佛老片子一样多次出现“黑幕”来切换场景,即使故事的完整性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后半部分,曾恺玹的出现让电影变成偶像剧了,幸好导演没有安排她和年轻警察的激情戏什么的。
虽然挂着主演的名号,任达华用一贯的老酷哥模式打着酱油。
他也做了影帝了,但是在《岁月神偷》里占了大便宜,要不是吴君如实在太出色撑着他,也轮不到他做影帝。
也特别不喜欢他在颁奖礼上说的大实话,那么多亲戚价,显得他真的很高尚似的。
出色的人物是张国柱,原来这个的老帅哥是张震的老爸啊,最好的形容词就是“风度翩翩,老奸巨滑”,难怪这个世界上选的总统总理们越来越多俊男美女,有张好脸的政治人物实在是太先入为主了。
在P民时代,看看帅哥美女是唯一的娱乐了,不让他们占领更多的电视画面,实在说不过去。
沈孟生的模仿能力真不错,神似扁哥,以后台湾要是拍个传记片,不妨考虑让他出马。
林家栋,唉,依旧惨不忍睹,扶不起的阿斗就算给他再多机会也枉然啊。
智叔的演出中规中矩,他凭着《证人》获奖,我觉得也有些勉为其难,对他多年表现的一个褒奖吧。
一直觉得他是非常出色的演员,尤其是在一些电视剧里,但是在大萤幕上,不知道是不是太珍惜每一秒出境的机会,他会稍稍有些夸张和脸谱化。
不过,这次听不出有配音,难道他的普通话和闽南语都那么好?
曾恺玹,我心仪的大美女啊,为了增加一个女性的角色在里面,导演和她,都不容易。
“人心就像江湖,江湖有情也有义,人们会凭感情做出自己的选择。
但感情从来不是一朝一夕所为,其深厚,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这是任达华在《弹道》中的台词。
说得太好了。
而在这些台词被人记起的同时,任达华斩获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桂冠。
对于任达华来说,能够拿到这个奖项,着实不容易。
但就《岁月神偷》来说,我并不认为他演得一定比《弹道》中的“双面形象”更好,但能够获奖,也彰显了任达华的实力,总之是要恭喜的。
任达华获影帝以后再看正在全国公映的《弹道》,我依然持力挺态度。
像《弹道》这样的类型电影能够在大陆公映已然相当难得。
惟有支持和鼓励。
前段时间,都说《艋舺》好看,但我看了以后,也就那么回事儿,真论演技,论剧情,还真比不过《弹道》。
《艋舺》的好看在于偶像演员,长相好看,而《弹道》里的四大影帝以及港台中生代演员的飚戏则让该片熠熠生辉,这是实力的较量。
即便是任达华,如果戏演得差,也不会获得金像奖影帝。
而在整个4月份,一共有25部电影接踵而至,但就电影风格来说,政治惊悚题材的电影还就《弹道》这么一部,甚至在2010年也是唯一的一部。
因为题材的稀缺性,注定了该片的可看性。
所以,我在《娱乐快报》我的专栏中以“《弹道》是2010年最值得看的电影”为题对该片进行积极评价。
可能有少影迷并不太了解《弹道》,我在这里赘述一二。
《弹道》的故事背景是以台319枪击案作为背景,讲述一对情同手足的警察,陷入一宗惊天枪击刺杀案,历经重重险阻,争斗搏杀,两人被迫在正邪之间作出生死抉择。
最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太多实力派演员飚戏。
如:任达华、张孝全、曾恺玹、林家栋、廖启智、柯俊雄、张国柱、戴立忍、黄仲昆、沈孟生、方季惟、王道、张瀚、胡婷婷等等。
对于大陆观众来说,有些名字或者还比较陌生,但他们却都是实实在在的演技派。
看他们飚戏只有一个字:爽!
比如张国柱,他在片中饰演方正北,这个角色的老谋深算和狠毒都被张国柱演绎得令人不寒而栗。
内地观众对他可能不太熟悉,但应该有不少人知道他的儿子——张震。
实际上,在台湾,张国柱比他儿子还有知名度。
就连以批评为主的著名评论人谭飞,也在博客上感叹:张国柱演得太精彩了!
《弹道》的导演是刘国昌,曾经执导的《雷洛传》是刘德华演艺生涯中数得着经典电影。
著名评论人李星文如此评价。
拍《弹道》对于刘国昌来说,他就是想拍“一部对得起历史的电影”,这是他的初衷。
而至于这部电影是否对得起历史,有待观察。
但毋庸置疑的是,《弹道》有效地表达了更多人的想法和态度。
《弹道》的监制是何冀平。
何冀平曾经是《新龙门客栈》、《新白娘子传奇》、《牛郎织女》等众多影视剧的编剧,也是名家。
她监制这部电影也遇到了不少的挑战。
我对何冀平进行了专访,没有人能够看得到拍这部电影背后的辛酸与无奈。
但,《弹道》的主创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他们不希望《弹道》这部电影被半途而废。
毋庸置疑的是,对大陆的观众来说,就是偶像味道差了点。
这是和《艋舺》不能类比的地方。
真要和同样是台湾题材的电影比,《弹道》确实比《艋舺》猛!
《弹道》全片主要都是在台湾实地拍摄,再现了宝岛风情。
《艋舺》的发生地也是台湾,但属于台湾黑帮打斗片,是几个年轻人成长的过程,重点是描述的也是台湾乡村的风情,而《弹道》则将镜头落到了大城市,都是台湾的实景,是一部大陆人士了解台湾城市的一个窗口,也是能让台湾同胞更加感同身受的一部电影。
同时,该片也涉猎了台湾大选、黑道赌盘、香港大坑火龙等气势恢弘的大场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以及思考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这和《艋舺》过家家式的成长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这个世界,还有好人吗…?
萦绕在我脑海的台词。
片子里开了不止一枪,第一枪,开在大街闹市中,却根本误打误撞;但是它让很多盲目的人相信了阴谋的存在和对武力充满恐惧;于是某些人可以顺理成章的代表人 民,代表正义。
最后一枪,开在片子的末尾,击碎了一个父亲的噩梦。
不会有人怪责一个本性善良的父亲吧,他对儿子说过:你是最重要的事情…同样作为一个父亲,我觉得我会做 出一个一样的选择,管他善恶,他信守了对孩子的誓言而已。
只是自私一些,为了孩子,为了教育他“客人来要招待”的妈妈…也许,也许还有第三枪,在拉起的帷幕之后,没有人看到,没有人听到…这一枪,却凝聚了整部电影的精华。
因为那个血红的疮口,让几乎所有人丢了性命,只保住 了大老板一个人的前途。
2008年的电影,一直拖到现在才可以看到—沈孟生演的吴立雄,令人一眼就看出是在暗指那一位正深陷牢狱的“前总统”大老板—这不是简简单单的档期问题, 这也跟好人是不是可以赢坏人的命题有关。
每一个人都像阿昌说的一样在爬一口上不去,下不来的枯井,一直掌控着一切的方正北,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上面的毒蛇老早就咬到了他的喉咙。
什么都是好蒙蔽的,但是人的眼睛最难被遮盖—因为他有脑子,总有一天会看清。
政治的确是最肮脏的,但是不是只有台湾才会玩政治闹剧—我甚至觉得台湾人有很奢侈的东西:选票,不会因为害怕被玩,我们可以觉得这个世间没有好人,民主只是玩笑。
你今天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自己的理想投出一票是最重要的。
影响了自己,你就改变了世界。
黄衫军上路了,红衫军上路了…子弹,挡不住前进的人。
只要走下去,就会有路的。
他们说道。
借用网络间很流行的一段话(大概是这么讲的)当你代表人民的希望,人民选择你,当你背弃人民的希望,人民背弃你,有选择真好,没有选择,你就是个P。
此致,吉尔吉斯斯坦人民,泰国人民,俄罗斯人民,伊朗人民,缅甸人民,台湾人民,香港泛民联盟,全世界走在大街上的人民;当然,也包括,曾经,现在,和将 来会走上街头的我们,你们,他们。
杂记:早上看的首映,诺大一场就我一个人,算是30块看包场了…很遗憾,云集了沈孟生,柯俊雄,张国柱,黄仲昆,廖启智,戴立忍,林家栋…的电影 竟然这么冷场反而未来警察都还有不少人看早场。
张孝全留胡子比小白脸爷们儿,他的北京腔憋的也不错,曾恺玹就出镜这么几次还不如换个新人。
电影说的不是故事,是寓言,刘国昌的写实风格一直如此犀利。
国产影射
必须有表达的自由,才能有希望,才能保护这个国家不受任何政府的侵害。
政治就是他妈一妓女。
这是今年上映过的最好的电影了吧
确实不够狠a
失望
好几处妙笔生花,最后的死亡前面都是有铺垫的。
政治游戏,为了民调,但公众根本是玩物,谁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干嘛那么复杂,玩去
没·看·进·去
反諷阿扁. 有點假.有點真.一半一半吧. 2010.6.15 oaks
硬是被松散的剧情搞垮了
配乐好听,故事也挺黑死
接连看了两部关于台湾的烂片
直接叫“陈水扁枪击案”多好。台湾人经商头脑一流,搞政治真是无耻加白痴。
台湾大选事件改编。★★★★☆
在电影院里看睡着了……
宝岛政治果然黑的名不虚传啊~~~~
政治真黑暗
政治题材基本上还是不要碰的好,台湾政治香港味道。。。
原来是这样的